教学设计论文(共20篇)由网友“房车闯天涯”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教学设计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有效教学设计教学论文
1.制定渐进式的有效教学目标
当我们问及很多高职学生为什么必须要学好园林设计课的时候,有人认为是要成为设计师;有人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因为我将来不会从事设计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迷茫的,认为学习是老师或父母的要求。可见学生对于这门课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基础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特别重要,这个目标由大到小,由总到分,每个单元到每次课,都要向学生讲明白其中道理。各类绿地设计课程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设计与表现能力、自主学习和融会贯通能力为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在原有基础上,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在这四个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个目标定位于学生发展,而且必须在每个教学实施环节加以实施,才能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
2.构建循环式的有效教学模式
笔者将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教学实践的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分成道路绿地与城市景观、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四个单元,对于每个单元的教学大约4~5周,16~20课时左右。每个单元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大体相同,教学流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展示—教师归纳理论要点—实地调查与分析—模拟抄绘—评价—设计实践练习—再评价,每学习一个单元循环一次,这样有利于强化掌握学习设计课程的方法和流程。通过预习、展示、调查、设计、反馈几个环节使学生目标明确,通过分组合作,相互学习,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在一次次任务完成过程中得以逐步提升。若整个学期中前四个单元学得较轻松,还可增加一项专类园、农业观光园、屋顶花园等开放式学习内容。
3.创设有效教学的学习氛围
一个班级的学风对于有效教学能否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相互影响有时比教师的说教更有作用,学习小组的建立在一开课就组织实施,而且要贯穿整个学期,每个单元的学生讲课和实地调研都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分工及展示的机会,在此过程可开展一些小的竞赛和一些激励措施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表现自我。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友谊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抓两头,带中间。而在设计课堂上中等水平学生是大多数的,更应受到关注,因为经常得到关注和鼓励,当他们开始主动上进时,慢慢会变得和第一类学生一样好,这样第三类学生在想不完成任务时,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努力,也就慢慢跟上了。当学生经常在教学活动后有成就感,课堂效率就自然提高了。
4.科学开展有效教学课程评价
在学生已经知晓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教学目标与学习流程后,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关键。因为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促进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对是否是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除了普遍意义上的评价内容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保证每个学生都取得进步,因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对照教学目标所涉及的四方面能力,针对每位学生的课程评价包含现场调研分析、自主学习与沟通表达、设计要素练习、设计实践四个部分,分别占10%、20%、30%、40%。此外还设有学习进步和刻苦努力的加分项。评价的方法主要有自评、互评和师评,评价的过程是每一课都进行记录,最后对四个单元进行分类汇总,通过对比,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设计好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行合适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的课程评价来提高教学实效。对于高职园林专业的教师来说,对于有效教学的探索,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的课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途径,构建高效课堂。
篇2:现代教学设计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从而化难为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
正文:
一、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日益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课堂情境。“多媒体教学”即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投影、电脑、录像、录音机等声光电先进教学设备于教学过程之中。
二、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而且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直观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2.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
情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顾此失彼,不可滥用多媒体技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滥用多媒体技术,过多依赖大量繁杂、色彩艳丽的图片等来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用电脑的机器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可能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而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是途径之一。
1.应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将“说”与“识”相结合。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更是枯燥无味。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汉字中许多都是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家庭环境中的文字符号,社区、亲友的姓名用字,动、植物的名称用字等等。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汉字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把汉字的音、形、义与学生认识的事物、环境等语言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说”与“识”相结合。
比如,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生字字音。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动物的影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在给动物找名字的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
2.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西湖》,是一篇景点介绍的说明文,主要描述了浙江杭州的著名风景区-西湖的美丽景色。但是,课文中所提及的那清澈的湖底、秀丽的湖面、童话般的仙境是许多学生未曾见过也难以想象的,如果在教学中只出现课文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时,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变革和著名景点,刺激他们的视、听觉神经,让他们领略到西湖的无限风光,就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远不能达到的。
再如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如果仅仅从文章标题和教材内容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那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同学们“实地”观察和探访北大荒,可以亲身感受北大荒的秋天,这既适应了中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应用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知识。
一篇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4.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文字载体所承载的内容,而且十分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文字载体这一工具本身。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习语文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滥用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优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改善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将是一种有益的帮助,值得我们继续去研究和实践,以便于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
[2]李飞,邢晓怡,龚正良编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3]郭宁宁编著.《多媒体实用技术》
篇3:现代教学设计论文
一. 论文撰写要求
1. 任选一题,论文内容须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2.须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联系教学实践,撰写课程论文,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一经发现该门课程将以“不及格”处理),可参考相关资料,引用内容须注明出处,论文结尾须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3. 字数:1500-字左右。
二. 参考题目
1. 对中小学新课改教材中某一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如: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2.选择一个的主题,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完成一个研究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3.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谈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5.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6.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7.新课改中的评价体系对语文(数学、英语??)的影响
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多媒体已越来越广泛地在各科教学中运用,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更为普遍。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充分的感知,思维活跃。它可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形象的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变苦学为乐学。因此,语文教学中科学的运用多媒体,为改革传统教学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多媒体可以转换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等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吸收、记忆,课后抄写、背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会网上在线自学,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沟通,向他人寻求帮助,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不仅能学会教师教给的基础知识,而且懂得怎样去获取知识,具有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
在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出现费时低效的问题,有的课文要教二三课时还完不成教学任务。时间一长,学生学习起来就觉得呆板、枯燥,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夺取“391”高地时,我军要想取得战斗的胜利,潜伏时必须做到纹丝不动。为什么纹丝不动呢?此时出示投影片,学生的注意力会格外集中,并能从投影片中找到答案:知道敌人离潜伏部队太近了,又加上敌人居高临下,我军很容易被发现。此时,学生既愿动脑筋思考问题,又会积极回答问题,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极佳。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是形象思维和再现表象的过程。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只有在影像上较完整地把表象再现出来,才能激发出应有的情感效果,从而深刻领会内容,在配制影象上要充分体现它的直观性,使直观的形象和语文很好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更
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如教学《草原》一课时,配制一张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草原的投影,上面有羊群、骏马,碧水、蓝天。用这幅投影,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引到了美丽的大草原,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了情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急切地要知道详细内容,这样学生学习心理进入最佳状态,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从感知上获得知识,感知越丰富,就越能为进一步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规律打好基础。小学生对教材和内容缺乏感性体验,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抓住时机,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从而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通过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是怎样的呢?从投影片中可以看到邱少云脸上的表情极其痛苦,手指紧紧抠住泥土,身上熊熊烈火正在燃烧,但他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从而使学生感到此时邱少云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此时此刻的邱少云具有多么坚强的毅力啊。他内心想到的是战斗的胜利,即使牺牲自己,也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的光辉形象和严守纪律的精神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四、巧用多媒体,让学生学得更多
语文教材是多种科学文化、人文素养汇集的“信息场”。在阅读教学中,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得更多。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中一些不必要的过程,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宝贵时间,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这样,只需要用键盘和鼠标简单的几下操作,就能使教学内容、文字资料等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常常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或者是在网络上交流,无疑也是丰富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可能。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不可缺少。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能将形象、意境等融为一体,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了情操,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文教资料,9月中旬刊
2.郭宁宁编著:多媒体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
3.钟玉琢等编著,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4.李飞、邢晓怡、龚正良编著,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5.李国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
6.李永前: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与作用。
篇4:现代教学设计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日益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课堂情境。“多媒体教学”即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投影、电脑、录像、录音机等声光电先进教学设备于教学过程之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营造氛围,激发学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了英语教学视听等相关教学问题,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频率要适当,媒体的使用和课件的设计要合理,要正确处理好教师讲授、教学多种要素使用与多媒体使用之间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和方法的多样化、新颖性、趣味性是激活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则使课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直接激活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大环境,让他们能走进广泛的英语世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多彩的英语的奥妙。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应遵循自主学习方法
求知者是认知的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内容进度,选择方法技巧,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自主学习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习惯去合理的安排计划。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由注入式变为启发式,不仅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师生的行为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任务就如道格拉斯布朗所说的“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ning ,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 setting the 1
condition for learning”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交际的合作者。而学生也一改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好处
1.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使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单一黑板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短片等方式配合教学,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2.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思维空间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应用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采用的是图文并茂同步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语言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利用语言,有利于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经常得到锻炼,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学习受环境影响很大,从宝宝出生到咿呀学语直至语言系统的完善都是环境熏陶的结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所创造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3.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而“快节奏”指“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我们知道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黑板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描述及抄写时间,很多描绘性的板书,可以由老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直接储存到多媒体课件中,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接收到更多的训练,减少了老师板书、学生等待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4.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给学生一些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等等)。交际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需要一定的图式为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图式即背景知识,其中文化因素是背景知识的重要方面。“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要场所”。但是,“文化内容的融入也只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因而在起始阶段就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再加上网上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将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具体化,因而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
5, 多媒休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中学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运用语言能力也较以前的学生强。教师在自己的业务进修中,多媒体技术应是一门“必修课”。教学设施是要人来用的,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要大胆使用。例如多媒体的使用,起初也许不会用动画或交互功能,但用总比不用好。在基本学会了多媒体的使用后,教师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如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环境个别化”、“学习课程探索化”、“课堂教学学生中心化”、“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别化教学”等命题。教师须选准起点,瞄准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反思逐渐走向成熟。
三、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不仅是教学的一个改革,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次发展,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授课的宗旨,即“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变成了多媒体的“工具”,因为内容具有多样性,在教学中老师很少提出或没有时间提问。于是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未能得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此点问题应加注意。
2.教师在课堂上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
现在各种英语教材基本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内容形式多样,动画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很有实用性,比传统的教学形式好多了,用起来也方便了。因而,有的教师就省去了备课的环节,单纯的依靠课件中的内容进行教授,虽然 3
课件也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但是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所以教师不应该单纯的依靠课件,应该将课件作为基础进行不同的多媒体教学,尽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
3.缺乏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问题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与教材配套的优秀课件很少。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课件要么因为将教材的更新过快而过时,要么不符合实际教学运用,所以应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学生的情况研发适合自身学生的优秀课件,多创新的`课件。
4.学生变成抄写员
由于教师提前做好课件,上课的时候进行演示,这个时候学生看到的课件中的内容便抄写,没有足够时间思考,不能达到教学效果;而另一方面,由于课件内容繁多而每课时内容又得讲完,所以有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抄完这页就过去了,造成了听前不听后,结果什么都未听懂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四、多媒体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
多媒体教学形式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针对于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课堂进度
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将重点与难点加以强调告之学生,多用时间、多加练习,增加互动性,使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公开课件
学生可以提前在网上看到老师上课所用到的课件,便于课前预习,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单纯记笔记,而不去思考,影响学习质量。
3.创新课件
教师如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手段自行研发适合本班学生的课件,相信定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对于教学有帮助,而且对于多媒体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五、总结
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基于多媒 4
体和网络辅助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而富有意义,有了更多的超越传统课堂的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互动甚至人机之间的互动,培养了他们之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以更好地掌握网络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是对英语教学的一次革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不断学习,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理论的认识,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其优势,以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岳.多媒体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俞真.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8
3. 张丽,《浅谈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4. 齐瑾,《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
5,陈文,《谈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6,王东梅,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论现代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7,丁火英,《浅析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8, 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和需注意的问题
篇5:美术教学设计论文
美术教学设计论文
一、目前民族地区高师美术教育的模式
目前湘西地区高校的美术课程设置有《美术基础》和《手工》课程。美术基础教学内容有美术作品欣赏、素描、色彩、图案基础、美术字、简笔画与卡通、中国画、版画、设计基础、设计与生活等;手工教学内容有折纸、剪纸、贴纸、橡皮泥塑、布艺娃娃等。教学内容主要是美术基础知识及技能的锻炼,美术教学内容的革新迫在眉睫。我们民族地区高校的美术教师基本是本地人,对当地的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有所了解,可以设计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美术教学的创新。
二、基于艺术设计的民族地区高师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基于艺术设计的美术教学内容。湘西地区的小学教育师范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受经济物质条件的制约,负担不起经典美术教育的油画颜料、中国画笔墨、画架等,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教育思维定势,多采用民间美术素材、题材、技法,因时、因地、因人、因材制宜的学习美术,湘西地区的小学教育师范生用他们自己了解和常见的材料来创作完成独具匠心的美术作品。如:蜡染、手工自然材料粘贴画、鹅卵石画、剪纸、苗族花带描绘、苗画绘画等,基于艺术设计的美术教学内容可行性强。
(二)基于艺术设计的美术教学活动。高师美术教师教学设计拥有更大空间的发展趋势,美术教学应与民族地域、文化、个性特色、地区差异等相关联。运用设计美学、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艺术创作方法等艺术设计理论,创意高师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对高师美术课程进行设计与计划。教师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互动、集体思维、共同实践应用,创建美术课程的微博、微信交流平台等途径展开研究。一是选用民间美术素材来设计美术教学活动,发掘和探索能用于美术教学中的资源,如:土家族、苗族的居室、服饰、礼仪、集市贸易、文体娱乐、宗教信仰、饮食文化、工艺美术等;二是基于艺术设计的美术教学活动,运用艺术设计理论来设计美术教学,如:欣赏苗绣,描绘苗绣的花色纹样,练习图案基础课程的二方连续及适合纹样等;三是举行校园文化活动,以艺术节、画展、手工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等校园活动展开美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发掘民族文化特色美术素材。
(三)基于艺术设计的手工制作课程的设置。基于艺术设计的方法,来设计制作手工作品。学习和领悟艺术设计的知识理论,了解艺术设计的色彩搭配、平面排版、文字规范、动画特效、设计风格等。认识艺术设计是什么?设计元素有:线条、形态、肌理、色彩、空间等。在色彩设计中,主次色彩的搭配、冷暖色调的应用、辅助色彩的调配、对比色彩的运用;在平面排版设计中,横版设计、竖版设计、倾斜版式设计、S形版式设计、散点版式设计;在文字设计中,标志字体设计、书法字体的设计应用、电脑字体的运用等的知识理论的学习。了解了艺术设计的知识,就可以有计划有目的设计手工作品。先设计构思手工作品的形式,绘画草图,学生分小组研究讨论可行方案;再寻找物质材料来制作手工作品,掌握手工制作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最后制作完成,师生交流讨论,评议优劣,再进行改进方案。
(四)基于艺术设计的美术教学资料与信息创建。基于艺术设计的调查研究,来搜寻美术教学资源。新时代数字技术的出现,让高校大学生对数字艺术的热情高涨,表现出与数字艺术设计相关的学习思潮应该受到重视,师范院校的学生们热衷于讨论动画片、3D电影、网购、电子游戏、漫画角色扮演等,需要美术教师的正确引导,建立美术课程与数字艺术之间的创新平台,构建新形式的美术教育体系,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搜寻美术绘画资源。创建美术学习的微信群、QQ群,师生共同参与美术作品的评价及欣赏。
美术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喜好及审美特点,学生可以参与评价,自由发挥心里所想,促进美术的学习。传统的美术教学,以美术作品的纸张图片、书籍照片欣赏为主,从临摹到写生绘画,学生依赖教师的较多,学生创意思维的较少,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美术教师提供美术欣赏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网站,学生可以自主浏览学习,欣赏动画,下载图片资料。
提升高师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描摹绘画作品,应重视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从绘画的内容、构图、形式、肌理等出发,利用网络资源,拥有表现艺术形象的热情。在美术课程的设计上,由传统的绘画教学转变为艺术设计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相互沟通和融合。在绘画内容上,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题材去创作绘画,能主动去塑造形象。在数字艺术设计的视野下,三维动画电影广受喜欢,《玩具总动员》、《最终幻想》、《小鸡快跑》、《怪物史瑞克》、《马达加斯加》、《功夫熊猫》、《冰河世纪》、《里约大冒险》等的热播,其中的动画形象深受师范生的.喜爱,画喜欢的动画形象。
三、承古开今,民间美术传承
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湘西民族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的传承,同时也要开创适合这个时代思想、文化的高校美术教育新形式等。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新教育时代的到来,对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革新尤为重要。基于艺术设计的民族地区高师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艺术设计知识和网络技术因素。从美术教学的管理及对学生审美培养的理念出发,应有一个崭新的前景,新颖的美术教学想象空间,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方法,以多视角、全方位、新理念、跨时代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展示天地。
高师美术课堂教学是美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设计是关键。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及自然资源,树立创新意识,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运用艺术设计的美学理论、设计方法、设计原理等来计划和设计民族地区高师美术课程的教学,包括:美术教学内容、美术教学活动、手工技能、美术教学资料等方面的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与传统美术教学结合,与现代计算机网络资源互动,提倡应用民间美术资源,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锻炼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民族地区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
篇6:手绘设计教学论文
手绘是通过素描,色彩等的准备,草图,正稿,上色,调整五大阶段对设计效果图的一种表现技法。在设计中,美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在高校设计教学中,计算机绘图表现的出现,使手绘的表现形式的应用变的越来越少,在我的教学经验中,大学生对手绘设计方式比较排斥,往往忽略了手绘设计的优点,手绘表现手法有它独特的魅力,在设计基础训练及教学方法中是计算机电脑设计无法取代的。在现代社会各种具有科技含量的传统描绘工具运用于设计表现的流行趋势中,手绘之所以能够显现出描绘力度感的独特魅力是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亲切的感受。能使画面体现出手绘的生动和个性感觉。所以传统的手绘总能受到公众的欢迎。手绘的描绘工具有铅笔,钢笔,马克笔,水粉笔,水彩笔等各种工具。单从手绘的描绘工具来看,铅笔给人单纯,单一,质朴的感觉;钢笔具有线条粗细有序,色调一致的特点;马克笔具有色彩的纯度高,使用方便,用笔轻松的特点;水粉笔具有随意,笔触清晰的特点。水彩笔具有色彩透明,细腻的特点等。从手绘的描绘工具来看,那么手绘的`弊端也有很多,比如,工具的复杂性,对设计者的绘画能力及设计创意的要求比较高。由于手绘绘制出的作品要求相当精细,所以比较花时间等。传统的手绘在电脑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简单画一条曲线,手执笔的轻、重、笔痕的深浅是计算机目前不能完成的。简单说就像是在一幅平面作品上用硬笔签字一样。计算机只能借助其他仪器来刻、画、挤、压。但与手绘的效果截然不同。总之,计算机设计与手绘的相结合,在设计师的高超本领,资深的经验中,才会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完美化。
2计算机应用于设计教学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的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走进了设计课堂。运用计算计辅助设计教学和传统的手绘教学方式,在教学结果上是相一致的,都是引导学生在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计算机能开发学生的大脑,随时能捕捉到设计的灵感,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资料,获得层次丰富,色彩协调,设计精密,个性多样的设计作品。计算机设计无论是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能轻松的运用计算机来完成变化多端的作品,还可加入音乐等设计内容,使设计手法多样化。这是手绘设计无法完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进入,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有成就感。现代设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在各种辅助工具的配合下,取代了过去的画笔和颜料。在现代设计的表现处理上,计算机教学体现了极高的应用价值。根据创意的需要和各种各样画面效果的表现,计算机可以模拟各种各样的手绘工具并且可以提高效率。用计算机存储的各种各样的素材描绘出不同的画面。计算机还可以在现代设计例如插画,给插画带来新的运用于新媒体的插画形式。
3教学反思
手绘与计算机在设计教学中同样重要,计算机辅助教学虽然被广泛运用,但是有它的弊端。由于计算机中的辅助功能比较多,往往使设计者和学生不去动脑,忽略了自己的创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手绘能力减弱,对手绘技法排斥。还有就是上文所说的手绘的效果和计算机绘图的效果完全不同,导致作品缺乏生动,缺乏深度及精细程度。计算机辅助设计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不能替代所有的设计手段。所以,笔者通过在现代设计教学中的经验,手绘和计算机在设计教学中应相结合,才能使设计教学更好的开展,才能使设计作品更加完美。
篇7:论文教学的设计
论文教学的设计模板
题目:如何写好提纲与论题句
班 级: 级 1班
小组成员: 余万强 0541152
何 慧 20121641049
胡兰兰 20121244010
周梦莎 20121043062
黄 佳 20120541217
二Ο 一 五 年三 月
前言:
提纲与论题句在一篇论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好提纲也就意味着构建起了整篇论文的骨架,它指导着全篇论文的写作。因此,写好提纲对我们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同时,论题句也同样如此。论题句是对我们阐述论文观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灵魂,它是决定整篇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所以,写好提纲与论题句,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论文写作成功了一半。相信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严谨的论文写作,或多或少对写提纲和论题句都有一些困惑,因此,我们这一组很荣幸有机会给大家较为详细地讲解如何写好提纲和论题句。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一、 Outline(提纲)
(一) 定义:
所谓论文提纲,它是由序码和文字形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是指论文写作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
(二) 重要性:
① 指导全篇论文写作,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
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与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②有助于作者整理总体思路;
提纲可以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
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③有助于作者按一定逻辑性的组织材料,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
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大家一看就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三) 提纲的分类
1.简单提纲:
简单提纲分为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只提示论文的要点,至于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才能顺利进行。
2.详细提纲(具体以例子展示)
详细提纲是把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2.1 绪论:本部分是对论文整体上予以简单介绍,涉及以下方面:指出研究目的,并把研究目的细化为2、3个研究问题。指出用何种理论框架,有何研究意义、方法论、语料收集和论文结构。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2.2 本论:
2.3 结论:首先对全文有个小结;然后回顾你的所有结论,并指出此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将来的相关研究的启示等。
提纲的选择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很多。
(四) 论文提纲的写作原则:
1. 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2. 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力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的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抛弃。
3. 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这样的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题纲是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4. 论文提纲的基本结构由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要点,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五) 提纲的编写方法:
1.标题式写法
用简洁的文字凝练出标题,并将这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作者本人对此非常了
解熟悉,但是外人乍看没有眉目,因此,在毕业论文的提纲写作中,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2.句子式写法
就是用表述完整通畅的句子将所要描述出来的内容进行概括,这种写法更为具体,更为明确,自己了解的同时也能让外人看得懂。因为毕业论文不是针对个人,因此在毕业论文提纲的写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六) 提纲的写作流程:
1.提纲写作需要先拟定论文标题;
2.根据论文题目写出总论点;
3.结合总论点要考虑全篇的整体布局;论文的整体布局需要充分考虑总论点的叙述顺序,这是论文写作的整体框架。
4.确定论文的整体布局后再逐步考虑总论点下面的分论点,直至确定论点句;
5.结合段落部署,把相关材料组合起来,以便写作过程中的随用随取;
6.进行全面的检查,对于不必要的内容进行不必要的删减;
(七) 提纲的注意事项以及修改推敲
毕业论文提纲写好后,需要进行推敲和修改,修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题目是否合适;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不合适的论文题目会对接下来的论文写作带来阻碍。
2.结构是否合理;
合理的结构需要点明主题的基础上围绕主题进行拓展延伸,划分层次和段落,提高文章的逻辑性,检查过渡是否自然,然后进行全局性的把控。
3.层次是否完善;
提纲的层次必须完善,每个层次必须保证清晰,总论点应该重点突出,序论和结论部分应该简明扼要。本论是全文的重点,是需要集中精力写的一部分,因此,提纲应该罗列地详细一点,层层深入,体现总论和分论的巧妙融合。
篇8:学前教育教学设计论文
【摘要】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在其影响下促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其是整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数学课程以基础学科形式产生,需要具备优良且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适时建立优质、高效的正规幼儿教师队伍,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当前学前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等,对学前教育专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要素等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
应该了解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上和相关教学实用性上存在部分缺陷,学前专业数学教材特点具备和高中数学教材等同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学前专业未来幼师从业知识学习结构体系,实践课程中,数学教学内容所涉相关数学知识皆为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以侧重教学点形式产生,数学知识重点内容有所缺失,应从实际角度出发,特殊问题予以特殊解决,从根本上处理这些问题。
一、重要性分析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主要是进行空间形式研究以及对应数量关系研究,因为数学能够有效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之后在此基础上也可进行资料观测和理论证明,随时进行自然现象数学模型提供以及社会结构系统数学模型提供等。数学所涉范围相对较广,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和学习领域以及研究领域中皆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可有力解决实际问题。幼儿专业教学环节,数学以核心文化课程形式产生,务必进行教学水平提升和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旨在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通过此种形式来满足幼儿教师群体文化素质诉求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等,使学生学好数学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也可深度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和对应数学基本技能内容等,学前专业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目的和运算能力提升目的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升目的便会达成。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正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进行几何图形认知,学生可进行自主制作,循序渐进的去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优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与数学思想教育相结合环节中可深度培养学生群体内在个性品质,形成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认真学习态度。身为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应按照学前专业教育特点要素和学前专业教育现状要素以及学前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目的要素等进行基础性数学课堂设计优化,使得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双向提升。
二、学前教育专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分析
1、教学模式整改
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过程中,其内容选择上应注重现代社会生活教学内容筛选和日常生产广泛应用内容筛选,需有力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旨在为学生后续幼儿园教学事项进行打下良好根基,还有就是应按照教学目的内容进行数学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精选和数学方法数学基础知识精选以及数学思想数学基础知识精选,充分揣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兴趣和学生爱好,在具体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环节中适时融入学生感兴趣内容,以满足学生基本学习诉求。数学教学内容安排方面,仔细斟酌不同类型知识结构系统性,遵循由浅入深教学原则、由易到难教学原则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以此种方式满足学生具体认知需求,在符合学生群体认知规律基础上方便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和基础技能掌握,随之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学生智力得以开发的同时,注重与对应数学内容间的紧密衔接性,不断充实幼儿教育工作相关联数学知识点与内容,生活实际数学内容涉及度也应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密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适时进行针对性教学,其主要分为数学游戏教学内容和数学故事教学内容以及数学话剧教学内容等,数学教师可借助卡通形象编写模式和对应数学故事表演模式等进行学生潜在学习兴趣激发,形成生动数学教学模式和活泼数学教学模式以及有趣数学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更新与教学观念创新
老旧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室为主要教学阵地,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洗耳恭听,教师进行举例示范模式教学,学生便会模仿学习,通过反复练习后则由教师进行课后作业安排,机械式教学现象和填鸭式教学现象尤为明显。应该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应逐步走出课堂,不应拘泥于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可在室外进行相关数学知识教学,以游戏教学模式为主,以此来加深学生本体数学概念理解程度,函数性质内容等也会得到深度理解。学前专业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进行多样化教学与实际化教学,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摒弃原有作业本作业完成模式,纳入手工制作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玩具制作和教具制作,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和乐趣与快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喜悦,将数学知识内容与实践活动相连,通过教室合理布置以及优异学习环境创设来让学生熟悉周围教学情境,达成教与学的完美相融,逐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之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均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安排与选择,适时进行原有教学模式优化与原有教学模式整改,执行说学结合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函数奇偶性教学过程中可执行分组合作学习方案,此种方法可达到扬长避短式教学目的,随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础性数学课程教学任务安排,函数奇偶性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旨在有力巩固此类知识,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数学游戏活动组织,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比赛的小组可以获得胜利,需要注意的是,应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探讨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编自导教学方案实施和自演话剧数学教学方案实施,此时学生群体必会从中提升本体创新能力和基本竞争意识。
3、作业形式整改与评价模式创新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特点加以深度分析,数学课程教学要求不应太高,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才最为根本,数学作业无需沿袭以往教学模式,证明、求解等书本作业方案应被改革与调整。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可运用书面作业安排形式进行作业任务下达,主要涵盖了手工作业安排形式和构思性作业安排形式以及表演性作业安排形式等,不仅如此,也可安排比赛型作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幼儿教育从业能力,也可稳步提升作图能力和玩具制作能力等。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假设最终还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核心考量标准的话,多数同学便会对数学学习愈加厌倦,导致弃而不学状况产生,所以应在具体数学课程教学中认真对待每位学生且尊重每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注重学生特长发展,对不同层次学生群体和不同程度学生群体提供不同类型教学要求,给予学生公平竞争机会,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受到公平对待,而不是区别对待,使其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快感,从而进行学习自信心完美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个体进步加以肯定,对学生学习缺陷加以指正、引导,评价用语务必充满正能量和极具鼓励性特质,让学生熟知劳有所获的学习真谛,在充分认知自己的同时发现自身需改变之处,了解努力与结果成正比的道理。结束语综上所述,首先要理解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是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优化,通过教学模式整改、教学方法更新与教学观念创新、作业形式整改与评价模式创新等来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篇9:问题设计教学高中语文论文
问题设计教学高中语文论文
一、问题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如,我在讲授苏教版《祝福》这篇文章时,由于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相距比较远,而且课文内容又很沉闷,通常会使课堂气氛枯燥无味。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设计有趣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这几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其一“,你们说一说祥林嫂是不是一生都没有春天的女人呢?”其二“,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穷死?饿死?冷死?”一提出些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了,学生讨论纷纷、畅所欲言。学生经过讨论这些问题,从中领悟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同时让学生领悟到和祥林嫂相比,自己是幸福的,我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生活上的悲哀及困扰,所以更应该发奋学习,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显而易见,采用趣味性的问题设计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还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问题设计时要留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如果学生没通过思考就有点体会,但是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时,则先不去引导他;如果学生没有通过绞尽脑汁而又想不明白时,则不要去启发他,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灵活运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方法,留给学生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间,使他们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去探索问题、去处理问题,进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如,在讲授苏教版《赤壁赋》这篇课文时,我有意不讲课文中客人吹箫及苏轼发表感慨和议论方面的内容,而是立即转入下面段落学习当中。机敏的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而且主动发问“:为何客人吹箫那段内容及苏轼议论的内容老师没有进行具体的讲解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也很快地引发了其他学生的参与。我让他们进行讨论后,只归纳了问题的几种大概性,而没有给予他们准确的答案,这样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下课后查阅许多有关资料来学习。由此可见,运用此种提问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育他们发现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在课堂设计问题时,需将教学目标及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问题,使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经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龚群英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第六中学
篇10:文字设计的教学论文
文字设计的教学论文
一、引言
平面设计也可以称作视觉传达设计,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于上世纪中期,是以平面材料为介质,通过喷绘、印刷等方式形成图片、文字、符号来向公众表达想法和传播信息的一种视觉表现方式。当前,平面设计已经涵盖了相当多的内容,包括书籍设计、广告设计、字体设计、网页设计等。在平面设计中,图片和文字是传播信息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相较于图片,文字对于抽象的内容更具表现力。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也应该抓住文字这种特性,使平面教学更加具体。
二、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的含义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即表示利用文字的规律,将文字所体现的含义转化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并在里面加入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和文字都是通过千百年的进化累计逐步形成完善的体系的,是人类社会得以迅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平面中的文字设计则将用于阅读的文字用视觉符号加以表现,作为现代社会信息沟通的媒介,平面设计的文字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大家所知,文字本身就具备一种艺术美,是一种艺术形式,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字都有其特点,通过对这些文字的字形字体进行研究,能够变化出成千上万的字体设计方案,拓展文字设计的表达层面。
三、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我国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教学过于单一,不具备多样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能灵活的培养学生使用各种文字变体进行设计。只是单纯要求学生运用标准字体或者一些常见常用的行书、舒体、楷体等进行设计,缺乏变化。相较于我国,西方国家平面设计开始较早,对文字设计的研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进行文字设计时,西方设计时对拉丁文、英文等各种文字的灵活利用和再创造,让文字设计变得更具美感。第二,创新模式不足。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开展好文字设计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恩能够力,可以促进文字设计和平面设计的融合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平面设计教学依旧普遍存在缺乏创新性的问题。一些教师只关注于让学生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描述,忽视了文字本身就可以作为艺术品的事实,以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培养,势必会导致学生文字掌控力的低下和创新性的缺乏,导致很多学生只懂得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概括介绍,无法灵活的利用文字,创新文字,将文字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第三,对汉字的开发不足。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文字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古传说中提到:“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从这些传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们对文字的重视和文字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演变出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来,这些字体蕴含着非常深厚的美学价值,是平面设计中绝好的素材。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没能对汉字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在进行文字设计时习惯性只用最常见的宋体、楷体等汉字字体,但长期使用单一的字体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四、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是仅次于图形设计的一项重要表达方式,如果说图形表达占据了平面设计的半壁江山的话,文字设计也几乎可以和它平分秋色了。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开展文字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字能够十分完整的进行信息传递,文字设计可以清楚明晰的表达平面设计的内涵和主题。文字设计也具有丰富的含义,可以使平面设计的含义变得饱满。其次,在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表达的含义有时会有一定的隐晦性和不明确性,需要受众充分理解图形设计的内涵,而文字的出现可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具象化,使图形更容易被理解。再次,文字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出现,可以增加视觉效果。文字底蕴丰富,是人类发展了千百年的文化结晶,在平面设计中使用文字设计,可以提升整体的审美价值。最后,文字设计在平面设计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出现在各个与平面设计有关的场合里,已经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五、文字设计的类型
第一,文字的图形化设计。对文字进行图形化设计就是将文字与图形相结合,图形通过视觉化的效果将设计理念及想要突出的主题表达给受众,再与文字结合,用文字简介的道出相表达的信息。通过这种结合,能够创造出与以往不同的“图形化”文字视觉语言。合理的进行文字的图形化创作的话,可以创设出非常具有审美意义的概念性字体,使文字的图形化设计独具魅力。第二,文字的形象化设计。文字本身是带有意义的,将文字所蕴含的内容添加上具体的形象,就是形象化设计。文字的形象化设计增加了其趣味性和直观性,让受众印象深刻,形象化设计包括整体形象化、笔画形象化、标记形象以及添加形象。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汉字是世界文明中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它本身就具备着极强的象形意义,经过几千年的繁衍发展,汉字的含义被极大的丰富,图形感和象征性也让汉字极具美感。汉字由诸多笔画组成,笔画的丰富性也使汉字可以千变万化,笔画之间、文字之间或用联结的手法,或用穿插的手法来达到新的文字设计。汉字的设计变化无穷,可以行云流水,笔锋刚硬,可以婉约娟秀,也可以粗犷豪放。汉字每个字都有其自身含义,这也使文字设计更具内涵,文字含义就是文字设计的灵魂,通过研究形意结合,使文字设计闪现出统一的、生动的美感,就是设计者要达到的形象化设计的目的。第三,文字的意象化表达。对文字进行寓意变化的设计处理我们称之为意象化设计,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无法用语言直接形容的.事物通常用另一种事物来进行替代表达,例如中国的“龙”、“凤”、“祥云”这些极具符号意义形象,都是象征繁荣、华贵、强大、和谐之意的。而西方则喜欢用雄狮象征力量,用玫瑰表达爱情,黑猫和乌鸦则表示不详。文字也有相同的作用,通过对文字进行意象化的艺术处理,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人们经常通过会意文字进行表达。文字就是这样通过意象化设计进行艺术表现,这种手法也使文字本身充满美感。
六、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教学的实践应用
文字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中的一项基础课程,长期以来都存在重技巧而轻内涵的问题。课程训练也只是进行一些宋体、楷体,或者几种美术字的训练,单纯强调技巧训练,缺少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审美,使学生的作品都大同小异,无新意可言。在实际应用中,文字设计训练应该将重心放在创意思维的拓展和视觉文字表现力上,深挖文字内涵,对文字进行图形情感化以及有个人审美的语言创造。第一,文字设计在标志设计中。标志使一种视觉图形,它同文字一样,都是由原始图腾和符号发展演变而来,是同样具有传达性和识别性的符号。我们在企业logo设计中、广告宣传海报中、产品商标设计中都能看到标志的影子,这是标志设计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标志设计通常是将社会生活中为大众所熟悉和认可的事物,诸如图形、文字等进行形象的艺术加工后,在不改变原本事物的属性后进行的再创造,再创造的标志可以区别于一般事物,让人印象深刻。在19世纪的欧洲,标志设计大多是由繁复的图形加文字说明构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快节奏时代,尤其在进入21世纪后,网络信息的发达让人们更愿意去看、去理解简洁明了的事物。文字标志设计就具备有这样的优势,它通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往往利用一个改造的文字或者特殊的符号就涵盖了各种信息。这种方式在很多企业标志中都很常见,用一个变体的字来做企业的logo,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的企业lo-go就是由一个圆圈和内部一个变体的工字组成,在标志下面再缀以中国工商银行的英文缩写“ICBC”,设计简单明了又不失醒目。第二,文字设计在广告设计中。广告设计是将要宣传的产品内容和信息用精准的、有效的宣传手段传递给受众,文字和图形在广告设计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广告设计存在的基本元素使广告设计让人们读的同时,兼具了看的含义。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已从过去一味强调产品品牌的设计理念,转变为注重情感表达,即企业品牌的人文内涵,崇尚亲切、自然的广告风格。文字作为广告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其情感设计也十分重要。文字设计的图形化设计在广告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使广告设计能够兼具文字字形和字义的特点,做到图中有字、字中有图,丰富了受众的视觉感受,使得受众在接收广告信息的时候,能够有美的感受,提升了愉悦度。第三,文字设计在网络中的应用。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网络信息时代,媒体网络成为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介质,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的时间和概率都成倍增长。因此,在网络世界中,我们也应合理的利用文字设计去打动受众,让受众与设计者产生情感共鸣。举例来说,百度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应用量和使用量十分可观,百度在自己品牌logo的文字设计上也颇下了一番功夫。每逢有重大节日或者重大事件发生时,百度搜索的logo就会随之添加一些应景的元素,在过年的时候就添加爆竹庆贺新年,在植树节就添加树苗,有植树迎春之意。在网络中不同的载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懂得将文字设计和图形设计相结合,使文字设计以恰当的方式出现。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字是人类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创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如何将文字设计结合到现代平面教学设计中去,让文字设计教学更灵活,更具创造性,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章一而.谈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03:171-172.
[2]余蕾.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4,13:224.
[3]朱凌雁.谈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J].科学中国人,,24:366.
[4]李俊.试论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12:132.
[5]彭永红.浅析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文字设计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07:124.
篇11: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论文
一、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
第一,生动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生动性的原则。用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来诠释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原理,从不同的感觉渠道向学生大脑传输数学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实践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初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放在生活上的,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结合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知识或者将数学故事的讲述落脚在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让学生学会用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第三,悬念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悬念性的原则。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让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情境的创设就离不开学生的兴趣,悬念性比较强的情境才可以让学生身心投入到数学问题的学习和探究之中。
二、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性低下。
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有些情况下,虽然教师进行了比较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但是却很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导致出现成绩比价差的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日益低下,逐渐失去了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2.教学情境创设千篇 一律,缺乏新意。
新课表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给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部分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创新能力却比较有限,导致部分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大致相同。久而久之,就越来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味追求新意,却不具有实用性。
与教学情境创设千篇 一律问题相对应的就是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而脱离了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具有实用性。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会老师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有适得其反的不良影响。
三、完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应当遵循的策略
1.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和数学典故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用熟知人物,但不知晓人物具体事迹的数学故事、典故,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例如,讲述勾股定理时,可以引用古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来进行情境创设。
初中学生认知中最熟悉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用到的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已经在他们头脑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教授。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进行互动性强的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要求老师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平等的关系,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要从学生认知状况和生活实际进行考虑,更多的让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4.情境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现实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在教授之前利用创设情境进行知识的引入,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创设内容各异、难易有别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四、结束语
成功的初中数学教学不在于让学生硬性的掌握多少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探索和求知的习惯和方法。教学情境的渗透与融合要更多地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牧鞭,服务于教学重点,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开心的学习数学,开心的锻炼能力,开心的全面发展,成长为知识、能力、情感和谐共进的有用之才。
篇12: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论文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当今,教学方式仍为传统的“平行分班”模式,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基础知识状况、学习动机、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其领悟教学内容的情况也就参差不齐,并且每个班里学生人数数量太大,假如教师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那么长此以往,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对于后进生来说也赶不上教师的进度,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素质整体提高的目标。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很有必要。通过之前实行的分层教学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被试验的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在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方面均提高百分之十几。同时,在数学竞赛方面,实验班中有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方法的试验施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了我们教学中一直所追求的因材施教的目标。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
(一)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
在新学年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倾向等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通过两者相结合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结合学生平常的学习主动性、平时表现、智力水平、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组。一组学生可塑性好,基础知识也扎实;二组学生可塑性中等,基础知识水平中等;三组学生可塑性差,基础知识不牢固。而且二组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占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分组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样可以使三组的学生积极向上,争取到一组或二组。一组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而不至于落入其他两个组,争取实现三组逐渐消失,二组逐渐壮大的目标。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一组的学生属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扩展一组学生的思维;二组的学生属于需要教师点拨的类型,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提问他们,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与能力,争取向一组靠拢;三组的学生属于依赖同学及教师型。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提醒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让一二组的学生帮助他们,使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即可。
(三)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行差异化要求。对于一组的学生,教师应该严格要求,使其在完成课本习题、做配套的参考书练习之外,总结解题方法并将同类型的题整理到一个专用笔记本上,以有助于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要求他们做有关数学竞赛方面的习题,提高其创新能力,扩展其思维方式。对于二组的学生,教师就没必要要求其做数学竞赛习题,而应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总结并思考,争取进入到一组。对于三组的学生,完成课本习题,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即可,从而不断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对考试试卷进行分层
由于对学生进行分层,为了检测出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水平各异的考试试卷,以切实做到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为下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分层调整做好准备。同时,对于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保护其受伤的自尊心,使学生慢慢进步。
三、总结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使之趋于完善。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自己学生水平的目的。
篇13: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教学改革设想,并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项目教学实施、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实践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CDIO;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项目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而目前很多地方高校仍存在着诸如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教学不足、考评体系单一等问题,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业务技能不熟悉,所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差距越来越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迫在眉睫。CDIO工程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CDIO工程教育及其引入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1]。强调学习与具体的产品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这种模式不仅提出了4个层面的系统的能力培养方案,还创建了实施过程和结果评价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2]。实证表明,CDIO作为改革教育思想观念,符合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根据系统的相似性原理,CDIO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可以有选择地移植到非工程类的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第一,培养目标和特征的一致性。二者以“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强调人才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重视团队精神、社会责任等培养。第二,培养机制上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倡导“做中学”和“产学合作”,都积极推广项目式教学,鼓励校企合作办学,要求努力创建一个能够将“做中学”得以实施的一体化的项目实训环境。第三,面临问题的同一性。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失衡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而工程教育引入CDIO之前也同样存在。实践证明,针对以上问题而探索的CDIO教育模式,能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构建基于CDIO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
1.设置具体而清晰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综合相关文献[3],目前普遍认为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和证券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人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它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但CDIO教育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则更加清晰而具体(见页表1)。2.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恰当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来实现。根据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要求,该专业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大类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其中,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有劳动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大类岗位基础课程有劳动法、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险学、企业文化、管理定量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有工作分析与理论、人员素质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管理等。实验实践课程有招聘与培训实训、绩效管理综合实训、企业模拟经营等。素质拓展课程有创业管理、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方法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在CDIO理念下,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安排,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为背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将课程教学与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机联系,即通过合理规划的课程项目、综合项目等,把上述系列课程和上述CDIO能力目标有机结合,构建了以项目为主导、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新体系(见图1)。其中,总体构思的CDIO项目,按规模和范围可划分为三级,1级项目是指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综合项目。依据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就业岗位群和对应的工作任务,划分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测评、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课程群。3级项目是指单门课程内为增强该门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而设置的'课程项目。3.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蓝图。CDIO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要求将专业课程的内容融合到各个相关的实践项目中,并采取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一种以专业技能课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项目教学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项目设计。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设置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我们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模块以及每一模块的工作流程为基础,设计出具有明确主题和活动内容的七大项目。同时,又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将之分解成若干个次级分项目(见表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框架是“总—分—总”思路,即从课程的大型项目(顶层项目)出发,归纳出完成该项目的所有单项技术或流程,针对这些单项技术或流程设计相应的次级项目,再将每个次级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然后以具体项目和任务为依托,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任务之中,并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地开展各项技能的训练。这样,当所有次级项目与子任务完成后,一个完整的大型项目也实施完毕,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也随之结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主要从以下七个环节开展。环节一:理论教学。指课程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讲授。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环境的多样性,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学习、模拟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环节二:学生分组。项目内容比较多,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将学生分组,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项目。一般将授课班级分为6~8个小组,每组人数因班级规模与总人数而不同。环节三:项目分解。指将课程大项目逐级分解为小项目与子任务,并交给各小组及组员去合作完成。同时,教师要提炼每个子项目中涉及的知识点,并根据难易程度和学习需要进行讲解,使学生容易掌握项目每个部分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环节四:系统构思。指明确任务和任务准备,要学生明白自己做什么,并考虑怎样做。在构思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项目的主持人,负责整个设计过程。教师只是项目的协助者,布置项目主题与任务要求,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去发现自己熟悉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与课程学习相关的问题,自己确定与项目主题一致的研究对象(模拟企业)。环节五:系统设计。指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在设计阶段,采取组长负责制,以小组为单位集中讨论,明确设计任务与设计目标,编写项目计划书。教师可以增加方案的汇报环节,安排一个合理的时间让每个小组讲解自己小组的项目构想,由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探讨每个小组讲解的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并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环节六:实施与开展。指各个小组的项目方案确定后,就要做好小组内成员的分工,首先,根据设计方案把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然后,针对每个任务安排相应的人员去实施,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只是指导与督促学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环节七:运行与评估。指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项目结束时,每个小组安排一个学时,在班级进行公开展示或模拟表演或汇报答辩。项目团队推举主讲人,团队共同参与项目演示。评估由师生共同完成。首先,由各小组学生分别挑选一人,组成学生评价委员会,对各小组表现予以评价。其次,教师结合各环节知识点,评析各小组表现及观点或结论,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采取结构化考核方式
CDIO强调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的综合评估。CDIO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考评方式宜采取“全过程考核,全方位评价”的结构化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25%,主要考核学生的到课率情况、学习态度等;二是项目成绩,占35%,主要从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的任务、做出的贡献及与小组其他同学协作的态度与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考核;三是期末成绩,占40%。近年来,笔者基于CDIO对此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员测评与招聘》、《培训与开发》进行了项目教学改革。实践证明,CDIO项目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完成项目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胡志刚,等.人力资源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其优化[J].高等人力资源教育研究,,20(6):29.
[2]顾佩华,陆小华,编译.CDIO工作坊手册[M].汕头大学出版社,.
[3]缪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227-229.
[4]制定颁布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在作了修订[Z].
篇14:数学教学设计的论文
关于数学教学设计的论文
数学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一套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学习互动活动;它也是一门艺术,必须融人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强化基础学情分析找准教学设计的落脚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1,学生的知识储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2.学生的思维能力。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的`是“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3.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起始数学素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关注他们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教学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找准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四维目标,只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不是每节课设计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分解、细化,生成具有导向性的具体目标。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三、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的重点。对于教材中那些后继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来就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创设有效的探索场,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要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的探索场。当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不同教学阶段创设不同的探索场,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经常创设不同的探索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合作交流。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通常组建研究小组,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主要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在知识易混淆处,在概念、公式、规律的探索与归纳的过程中,而且要对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与估计,为它们预设好通道,预留足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找准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任何新知的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程序应体现所教知识的特点,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显然,教学程序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程序,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叶澜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课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重在大环节的策划上,让过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改变过去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格局,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让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使课堂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舞台。
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单调、生硬的一面。组织开放性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探索中成长。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要优化课堂导入,重视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快乐的身心交流中学习、成长。设计的评价过程,要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润滑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篇15: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论文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操作
数学知识并不来自于教材和课本,而是来自于实践,数学知识最终应被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纵观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很多教师都过分注重学习结果,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阻碍了学生实现真正的学习。
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给学生机会,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和充分思考,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为学生终身开展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来动手操作,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更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群体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教授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后,先组织学生准备学具,每一名学生都要准备正方形以及全等直角三角形纸片。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全等直角三角形的纸片是否能够组合成平行四边形?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边讨论、边研究、边操作,有的小组很快便找到规律,得出方法。
二、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性,原因就在于,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便会步入社会中,那个时候,社会从四面八方带给学生压力,学生学习的干扰因素也就越来越多,阻碍了学习。
在面对学习过程中各种困难的时候,学生只能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态度来对待,并且实施自我调节,以适应压力,克服困难。
这便要求学生必须有很高的积极性,这样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会影响学生一生,同样能够使学生在社会中快乐成长。
比如,根据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实际问题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在开展某项竞赛之前,让学生由一枚硬币来决定谁先开展竞赛,由此引导学生学习概率知识。
并且让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可以掌握知识,还可以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感觉,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发挥其自身的价值。
综上所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学生要不断学习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及时沟通,进而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和探索,努力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效果。
篇16: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论文
一、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在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感觉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是无味的、是毫无实际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初中数学的教学必须通过学生自主参加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达到最终的初中数学教学目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较好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组织教学活动是必要的.
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要做到以教学重点为核心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合学生发展为要求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
如果教学活动的设计偏离了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那么就会造成数学教学“事倍功半”,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每个活动的毎个阶段都能有所收获,在实际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当然,活动的设计不能偏离或超出学生的认知,每个活动的设计都必须有清晰明确的目标,都能做到以适合学生发展为要求,
不能束缚学生的发展,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勇于探索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其根本目标还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当然这也就决定了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能千篇 一律,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重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数学知识的发展为导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那么,数学的`价值又在何处?是为了攀比所记公式的多少?还是追求数学分数的高低?
当然,这些都不是数学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有“学而能会,会而能用”呢?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教学不再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摒弃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初中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教具或多媒体等工具的演示,将数学知识的发展展现给学生,以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为导向,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中蕴藏的道理,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
三、巧设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思考重于一切.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设计合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解除数学中的疑问,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当然,合适的数学问题并不是老师信手拈来学生脱口而出的问题,需要体现学生的一个思考过程.高效的数学课堂是以巧妙的数学问题为基础的,数学问题设计得好,
学生不仅能通过问题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能提前思考理解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好的数学问题是贯穿整个数学教学中的主线,能让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应结合所授知识和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总结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新课改下,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素养.通过艺术的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让学生不再为繁重的数学作业而苦恼,不再为解决不了的难题而烦心,深深爱上数学,徜徉在数学的艺术之美中.
篇17: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论文
一、教学目的、内容和总体思路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现在课程改革之后,将有些高等数学中的基本知识点下放到初中数学的选修部分中,给初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
如导数、矩阵、布尔代数、数列和差分都属于高等数学中基本的知识点,现在已成为初中数学学习内容。
数列和差分的教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差分概念及与数列的关系、差分方程。
其总体思路为,从易到难,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差分概念,再讲与数列的关系,最后谈一谈差分方程方面的内容。
讲授过程中加强对教材的再次开发,从简单的事例着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谈起,注重教学内部的逻辑脉络,注意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最后是学习效果评价,这一部分是选修内容,一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所以评价过程要求学生以了解知道为主,不需要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运用所有知识。
二、具体设计
首先,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教师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复习数列有关概念,预习差分相关概念。
其次,在课堂上,主要分为三块内容———差分概念、与数列的关系和差分方程。
第一部分,使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差分的概念。
如开车时每小时记录一次里程表上的公里数,形成一个数列,再把这个数列每一项进一步相减,便是差分,由此引出差分概念。
进一步介绍这一次相减后的差分属于一阶差分,再减一次属于二阶差分,如此下去。
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一阶差分是什么,从而引出差分与数列的关系。
如一阶差分是常数列,则原数列就是线性数列,就是通常所说的等差数列。
进一步启发引导第二部分,差分与数列的升降、最值、凹凸之间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有一些是前面课程涉及到的,可以前后联系,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使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对知识整体把握。
篇18:体操教学设计探究论文
体操教学设计探究论文
1主题
1.1对体操课程内容的选择的研究
体操项目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原则来确定从中选择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是最终学生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的,那么这个原则就是探讨的首个问题。确定好教学内容后,需要把这些内容进行层次的划分,使内容清晰明确,每部分内容适合的群体及作用。最后进行内容的编排,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构想实践于课堂中,使教学目标最大优化。对体操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的安排体操课程的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呼唤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具体到体操教学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位居首位的就是健身性,这表明,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依据,考虑并确定其教学内容与方法。从体操的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而选择依据。学生需求的多样性:由于学生的性格、年龄、生活习惯、学习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对体操教学内容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比如有的学生为追求“难”与“美”而乐意学习竞技性体操动作;有的学生为了娱乐身心而愿意学习趣味性体操内容;有的学生为塑造形体美而坚持不懈地进行轻器械体操练习;有的学生受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而不失时机地在全民健身路径上进行锻炼;有的学生为了增强与同学间的交流而广泛地参加多类型的体操活动。以上是综合了几位研究者的观点,这些表明,选择体操教学内容要有基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系统性。
1.2对体操课程组织实施的研究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就是体操课程的组织,学生的主题地位首当其冲,教师要很好的指导。例如,在教授广播体操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组,对每组学生教授不同的节操,然后每组学生负责把其他组的学生教会,依次类推,这种教法,就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高度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总之,教学内容的编排一定要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首先,小学主要教授各类内容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点感性认识,着重培养学生对体操的兴趣;初中主要教授各类内容的简单组合动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高中可以教授一些稍微复杂的动作和组合练习,同时让学生体会体操教学内容的内涵所在。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注意各学段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排列,防止各学段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结合上述内容,不同阶段的体操教师可对体操课的结构的内容进行编排。另外,有研究表明,适当安排些校际间的体操比赛,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并自觉的学习体操内容,这也是体操内容编排的亮点。
1.3对不同群体体操教学设计内容层次划分的研究
从体操理论知识可知道,体操的分类方法有几种,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而学校体育里的体操内容包括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技巧、器械体操和理论知识。明显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就是有保护和帮助。根据毛振明先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划分方法将体操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四类:精学类内容、粗学类内容、介绍类内容和锻炼类内容。精学类内容—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兼顾其它领域目标。其特点是运动技能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内容较简单,利于学生掌握,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就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课程目标的达成。例如广播体操、跳马等。粗学类内容—掌握运动技能身心全面发展。学习这类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学有所得,在以后的体育锻炼中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了解体操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体操运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精神。在达成“运动技能”目标的同时,重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的实现。例如技巧中的滚翻类动作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保护与帮助、队列队形等。介绍类内容—主要介绍体操运动文化和项目知识,可采用理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内容。既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深刻地认识体操运动的实质。同时,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些项目,如果以后有机会学习,他们能会更快更好地掌握,有利于完成“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的课程目标。例如体操理论知识。锻炼类内容—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主要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等专项素质以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现“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课程目标服务。例如技巧、器械体操。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更多的是从队列队形和徒手体操出发,也就是精学类的内容,其他类动作教授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和发展。
2总结
在体操内容的选择依据方面,必须得了解学生的需求,依据这样一个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但是,实践则不是,每个阶段的内容都以规定,体育教师不会去考虑每位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按部就班,低级重复。因此,就要求教师有自己的创新,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操内容的划分,本文是依据毛振明先生提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整体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种有利于明确对象,明白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精学类、粗学类、介绍类和锻炼类这四种类型是把体操教学内容作为手段和载体的形式结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体操教学内容的实质结构即技能与价值目标。要把每一类能实现多个目标作为划分的重中之重。在体操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就是最能够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部分。通过以体操课的结构为主题进行检索,对着方面的研究是数量很少,笔者对这个主题有很大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基本步骤: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进行,总是这样,缺乏创新,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觉得枯燥。笔者举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方法,在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要勇于突破常规,内容形式要丰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样教学目标就能最大化的实现。
3体操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不论是体操教学还是其他的运动项目的教学设计,都必须要回归到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那么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坚守与选择。在不断强调体育课重要性的同时,却很难看到课程本身的价值,就比如一台旧机器,总是不断的强调加润滑油和换零件,却不评价机器本身的时代价值,这就是我们坚守的问题。学生进入社会后,确实需要良好的身体和有规律的锻炼,但这些,不一定都是学生在课堂锻炼的,从另一方面讲,就是学生的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教师不管有怎样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培养出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那样当学生步入社会,有规律的锻炼才体现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这就是我们选择的问题。把体操教学内容设计成体操是学生必不可少的部分的程度,这就是文献研究的意义所在。
篇19: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论文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作者/孙小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但正是这样,才能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我们老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熟练的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诸多因素,还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互动的每一个环节,抓好整个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因此,每位教师在课前都要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
设计一节数学课,首先要把握住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一节课的总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预设,尽可能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增强预设的开放性,某些问题的处理在预设时可采取多个方案,课堂上针对学生情况选择预设方案并及时做出处理,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从而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增强教学目标落实的.效果。
学生由于本身年龄特点,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不同,老师应该考虑自己的设计是否顺应了学生的思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也就是学生的反应与老师不一致时,老师要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问题。这就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特别要考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有差异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我们确定的目标要适当、合理。目标定得太高,学生不容易达到,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定的太低,学生不需努力就能达到,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促进性;如果定的太宽泛,学生缺乏主导性,忙乱不知所从。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整体考虑,注意切实,既关注预设目标,又要关注生成目标。
比如,一堂课当中,我们就可以对三个维度中的某个目标有所侧重,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有所突破。记得有次在听两位老师的课《角的度量》中,其中一个老师把目标定位于对角大小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自己思考各种方法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学生量边的长度,有的学生量张开的地方有多大等;而另一个老师把目标定位于让学生掌握量角的技能,让学生自己设计量角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量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点滴滴。两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不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就不同,让学生体会角大小的概念很重要,但让学生学会量角的技能也很重要。
2教学设计要关注教学背景的分析
教材是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载体,用好教材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促进和发展。首先,要认真的读懂教材,知道教材中到底讲了哪些内容,它在教学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课堂上我们又应该如何的使用。同时还要注意参考《教师用书》,它不仅是对数学教材的一个补充,也为我们说明了教材的处理和使用方法。其次,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深入的分析学生情况,()针对教师自身和学校教学的实际,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使实施方案更具有说服力。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而且要了解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3教学方式设计要注重实效
对新课程下的主要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不难发现,无论是探究、体验、还是讲授,他们的特点明显,但在教学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教学方式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注重与其他教学方式相互结合,才能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我在讲授《平移和旋转》一课中,我在教学方式上运用了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用多种感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在计算平移图形距离这个知识点,我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探究空间。同一堂课,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使本课的知识目标达程度高,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情感体验。
4教学过程设计要注重教学效果的落实
教学设计的好与差,关键在于教学效果的落实。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各具特色的评价方式,有的教师评价教学目标的落实程度,如三维目标的评价,教学方式的评价等。有的教师评价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反应速度及深度。有的教师评价自身的教学过程。有的教师设计的评价表中既有学生自评,又有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通过各种各样的可操作性的评价都能增强教学实效性。
5教学过程设计要关注数学的内涵
数学教学活动是为了促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老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经过数学学习要获得的能力、素养和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不同风格的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是不同的,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情况和教师特点的分析,还要把握住数学的本质,一堂散发浓浓数学味的课堂,才是最具魅力的数学课堂。
做为一个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学习的还很多,在新课程实践中,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将更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去。
篇20: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论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理学家认为:积 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 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 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 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 愉快中学习。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 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 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 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 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 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 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 五方面的探究:
1、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 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 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 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 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 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 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将是在师生沟通的时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讲授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的时候,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 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 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 确元误的频波”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同学们正在 看的《西游记》激起兴趣:“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 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 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得到了齐声否定之后,笔者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 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 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 去。”望着笔者“抓起”“塞入”的手势,同学们会心 大笑。进而笔者一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一手指着课 代表:“我的眼睛能把卢婉敏吸进去吗?”同学们开 心答到:“能!”“对,通过眼睛我知道了她是个勤奋 好学聪明负责的女孩子。”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 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 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 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 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 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 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 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 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 意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 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 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 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的方法。
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 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 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 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 课堂的无限活力。
2、赞扬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 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 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 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 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 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 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 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 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 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 轻一点头,微微一笑?6?8?6?8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 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 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 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 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 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 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 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 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 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 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 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 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3、 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 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 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 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 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 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 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 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 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 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 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 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 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 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譬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笔者让学生找 出喜欢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 流,一学生说:“我喜欢‘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 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雷罗汉’,这 写出了小孩天真活泼、充满生机的情景,尤其是 ‘呵’字非常的形象、传神、有趣。还有那‘紫芽姜一 般的小手’,很好玩。”当笔者一问什么是“呵”时, 大多数同学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堂笑声一片,活 力迸发。又如《两A,JL辩日》,几乎都是学生在疏通 文意在争辩。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 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世界 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 不会学习的人。而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昕的教学 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 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 力与魅力。
4、平等评学激趣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 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尤其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
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 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 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瓦评,取长补 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 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 一举三得。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对 于作文的评改,笔者经常“放纵”,具体的做法为: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 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 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 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 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 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 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这样不仅让笔者从繁 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 写作兴趣,让以往死气沉沉的作文评讲课变得活 力四射,每周六的作文评讲课也成了同学们的周末礼物——开心一刻,收获无限。 曾有老师感叹考试“不是考学生,而是考老 师”。的确,一次考试,语文老师需几天才能改完, 而那时学生早已把考试内容遗忘到九天云外,劳 而功小。对此笔者尝试着改革,在上学期,除了期中期末考试,单元测验笔者全“放手”:头天考,第 二天白评自改,老师讲评时作好评改指导,学生个人无法把握的可询问老师。刚开始实行时,笔者还 真担心学生乱给分数,但从事后收上来的试卷可 看出学生还是诚实可信的。这种评改方式可把学 生由过去的注重“形”(即分数)转而注重“质”(明 白每一题的得失),从而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下一阶段的测试。
5、教师魅力激趣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是有魅力的教师。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的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 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 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 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 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 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 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 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 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 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 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 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 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 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 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 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 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 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 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 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 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 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 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 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 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 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 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 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 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 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 设计答辩评语
★ 本科答辩小组评语
★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教学设计论文(共20篇)】相关文章:
对毕业论文的答辩评语2022-09-15
基于过程控制的财务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研究论文2022-12-24
本科毕业论文评语精选2023-11-19
本科劳动合同答辩2023-03-07
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分析与思考2023-09-24
毕业设计 论文 评语2023-12-31
论文手册指导教师评语2023-11-06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2023-09-26
09届毕业论文工作计划2022-05-06
导师对论文的评语202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