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共15篇)由网友“青虫”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信群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微信群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微信群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群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消化内科病区内的22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专科知识考核、护理差错率统计等方式,评价应用微信群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与2014年的非微信群管理期相比,2015年的微信群管理期护士信息知晓率和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专科知识考核成绩较前提升(P<0.05),护理差错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微信群的应用可高效传达日常护理信息,增强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士差错率,使护际关系融洽和谐,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微信群;护理管理;护理隐患;沟通
智能手机已成为主流的信息载体,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微信是一款实时通讯软件,能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客户端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具有便利、高效、信息直观并可持续保留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本研究尝试将微信群用于日常护理,探讨其在病房管理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2015年浙江医院消化内科共有固定护理人员22名,均为女性,年龄22~58岁,平均(31.2±10.8)岁,所有人员均配备智能手机。
1.2研究时期划分
对22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2014年为非微信群管理期,2015年为微信群管理期。
1.2.1非微信群管理期
采用早会通知、板报通知、短信或电话通知、口头传达等传统方式,公布日常护理计划,反馈护理质量,通知业务学习时间,完成危重病人交接班等项目。
1.2.2微信群管理期
采用微信群传达护理相关信息。微信群上传的内容有护士长一周的基本事务、各类学习交流、人员间信息交流。护士长事务包括科室本周的工作重点,医院及科室的会议和讲课安排,护士长的临时通知,值班人员需向下一班继续交接的事情等。各类学习交流方面主要包括业务学习资料、科室制度变更、经验小结、护理操作的视频指导、提醒告诫、合理化建议、新知识、新技术等。人员间信息交流主要包括好人好事、节日问候、活动安排、个人需求等等。护士长可实时传达护理部下达的指令,或是就近期工作状况,组织科内人员进行群聊,及时发现及分析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从而提出改进方法,消除护理隐患,使全体护士掌握护理工作的最新动态、信息,真正达到信息共享。
1.3评价方法
(1)专科知识考核:每年年末进行消化内科护理专科知识考核,试题来自数据库,题型及难度系数相同,采用闭卷形式,满分为100分。(2)护理差错率计算:根据胡琳[1]推荐的计算公式:护理差错率=护理差错例数/护理处置总数×100%,计算出应用微信群前后2年的护理差错率。其中护理处置总数依据年占床日数×每个占床日的平均处置数计算获得。(3)自制问卷调查:自制问卷包含护理信息知晓率、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等条目。每年年底进行填写并汇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资料以(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运用微信群后,信息交流活跃。2015年护士长分享信息共317条,其中制度流程52条,仪器设备管理29条,医嘱处理核对提醒19条,书写记录不全及缺乏动态提醒56条,服务意识人文关怀提醒23条,规范操作提醒40条,科室排班48条,传达护理部指令18条,节日祝福32条。科内其他人员分享96条,其中接班质疑43条,发现病情异常及时报告21条,活动安排提醒15条,个人要求17条。2.1进行微信管理前后信息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进行微信群管理后,护理人员的信息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P<0.01),护理管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非微信群管理期(P<0.01)。令18条,节日祝福32条。科内其他人员分享96条,其中接班质疑43条,发现病情异常及时报告21条,活动安排提醒15条,个人要求17条。2.1进行微信管理前后信息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进行微信群管理后,护理人员的信息知晓率得到明显提高(P<0.01),护理管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非微信群管理期(P<0.01)。2.2进行微信群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考核结果比较结果显示,进行微信群管理后护理人员专科理论成绩较前明显提高(P<0.05)。2.3进行微信管理前后护理差错率比较结果显示,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1)。
3结论
3.1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科室的管理任务繁重,以往通过纸质材料或电话传达各项事务,不仅难操作且护士知晓率不高,护士很少参与科室管理。微信群设立后,护士自觉参与管理工作,对科室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及时上传,诸如病房管理、危重病人管理、专科护理、管道护理、科内备用物品、仪器完好率等方面的问题都得到整改。每季度的护理质量控制检查中,对上级部门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共同探讨,分享相关学习资料,护士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可以随时翻阅查看,减少差错发生率。2014年及2015年科室护理质量检查中,考核成绩平均分由92.40分升至97.80分,科室呈现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风貌。
3.2提高了护士信息知晓率
有报道[2]护士因倒班或休假,有很多医院下达的文件,护理部和护理单元相关规定不能及时了解,也不能很好掌握病房的动态变化。科室设立微信群后,护士均可以迅速地在微信群上了解新信息,即使护士在产假、长期病假期间也不例外,而且微信可保留、直观及可重复查看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信息知晓率,通过群聊,科内护士信息知晓率提高至97.80%。对耗时耗力的护理操作技术,操作组护士上传分享相关视频加以指导,其他护士可重复阅读,直至掌握其中要领。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易于被科内人员接受,同时减轻了护士压力,让学习与交流在轻松中进行,使科室上下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微信群护理操作视频指导,科室的护理操作水平得到提高,护理部操作考核通过为100%。
3.3提高工作满意度
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提倡情感管理。微信群能够了解护士的个人需求,在尽量满足每个护士的要求下科学排班,使科内班次调整和临时请假次数显著减少,出勤率明显提高。每逢节假日,这里便成了大家互动的.平台,微信群上留下一串串温馨的祝福语,给节日增添乐趣,也让大家感受集体的温暖。微信群满足了护士和护士长的需求,护士长重视人性化管理,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凝聚力,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3.4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
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和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基本[4]。护理工作的繁琐和操作的重复性,导致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也较多。如何提高护士风险评估及防范意识,培养其安全管理能力,是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通过微信平台,护士长可分享有关全院安全会议的精髓,提供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及隐患分析,弥补护士在处理应急事件中的不足,尽量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护理安全与质量督导员也把自查中发现的亮点和缺点以不同的方式在群里展示,既强化了正能量又杜绝了小错误,成为了护理质量与安全自查通告的“展览馆”。
4结语
科室的管理,离不开有效的信息交流。只有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科内护士才能更好地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能和护理质量。微信群以其实施推送、实现多人互动、百分百达到率、形式多样、成本低廉的特点满足了各种信息交流,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常用方式,促进了护士长与护士的有效沟通,确保了信息流畅,提高了护士的知晓率,激发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同时能够更好地维持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科室整体工作正常运转,提高科室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微信群在科室管理中,经实际运用证明是一种简单、方便、科学的沟通方式。
作者:杜丽云 沈利水 单位:浙江医院
参考文献:
[1]胡琳,刘丽华,钟江滨,等.护理差错率的正确计算与评价[J].人民军医,1986(2):10-12.
[2]吕新娟,苏琪琴.短信沟通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2(11):174-175.
[3]李静华.护士长与护士有效沟通促进眼科护理管理[J].护理与康复,2007,6(12):841-842.
[4]王文娟,齐晓彦.护理隐患分享会联合手机短信提醒在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5,3(14):267-268.
篇2:发挥微信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1 前言
微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信群目前己经被应用到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发挥微信群便捷、高效、即时的特点,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利用微信群基本功能促进小学班级管理的
让微信群成为教育资讯服务窗口,交互与沟通是微信群的核心功能,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消息发布。班主任利用微信群的这一功能既可以进行班级活动的通知,如公布停课、调课等通知,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微信群还能够帮助班主任和学生获取相关教学信息的咨询与查询,方便学生的学习与班主任的教学。班主任能够通过微信群发布课程安排及学习流程,让学生了解并参照相关流程进行学习。此外,学生的家长能够通过微信群向班主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方便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在微信群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己喜欢课程内容的投票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参加到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来,实现班主任、家长与学生对班级进行共同管理,加强了学生、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对班级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微信群不仅能够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还能够通过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等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就使得交流方式变得更为具体,丰富了班级管理的形式[1].
让微信群成为家校联系的纽带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情况都想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班主任的精力有限,难以做到向每一位家长都详细地报告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但是微信群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家长利用微信群就能够获取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群来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借助每月之星的形式对该阶段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样对班级的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这些形式都会受到学生家长的重点关注。家长在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以及班级的管理情况后,可以通过微信群将意见及建议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促进班主任不断改进。在学校或者班级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时,班主任就可以将学生的活动照片或者视频等上传到微信群中,并且为每个文件配备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的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成长表现,家长可通过微信群中传递的照片或者视频进行下载保存,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展示,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微信群的应用促进了家校沟通,实现虚拟网络与校园生活的有效结合,对班级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让微信群成为班主任工作资源库班主任工作经常会有新老交替的情况,很多新任班主任不能够有效地寻找到班级管理的切入点,无法有效地对班级进行管理。老的班主任经验丰富,但是随着他们退休或调转,使得一些有效的管理经验也随之流失。为了保留下有效的管理经验,新任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群来实现保持班主任间的持续沟通通过交流与沟通使新任教师获得经验和指导,获得成长微信群己经成为班主任工作的资源库。
让微信群成为学生移动学习的管理平台班级微信群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等进行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能够通过微信群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的学习。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微信功能,开发微信课程,将视频、音频以及文本等形式的学习资源上传到微信群中,学生自行选择下载学习。支持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可完成相关知识的预习、自主学习、复习以及答疑检测等学习过程。
篇3:发挥微信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应用微信群能够帮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班级管理的质量。
首先,利用微信群促进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学习。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微信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微信群的功能丰富,能够实现实时对话,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互动学习是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与班主任间的沟通,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其次,微信群能够促进班级的建设与管理。要充分利用微信群的功能,在班级管理中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利用微信群对班级开展的活动与管理的方式提出意见建议,之后由班主任进行筛选,选择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不断提高,从而使班级管理得到加强。
最后,微信群还能够拉近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间的关系。家长能够通过微信群对班级的管理提供意见,能够不断完善班级的管理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工具,微信群具有很多的优势,方便应用于小学班级的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微信群进行管理时,需要充分发挥微信群的功能,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合理发展,方便教学的开展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郝艳霞。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思考[J].中小学电教,(5):14.
篇4: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的作用论文
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月规范化护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为对照组,1~12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为观察组,比较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情况、病房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消毒灭菌物品采样检测结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20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8%,明显低于未开展规范化护理管理的20医院感染发生率5.63%;消毒灭菌物品检测合格率为97.42%,护理人员手表面合格率为96.30%,室内空气检测合格率为97.93%,均显著高于未实施护理管理(年)的各项指标(P<0.05);患者满意率为96.77%,明显高于2012年未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时的84.62%(P<0.05)。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利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护理管理;骨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感染主要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但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影响住院患者的及时康复,还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负担[1]。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高低,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2-3]。骨科由于患者多为年老体弱或外伤引发骨折的`人群,特别是开放性伤口患者较多,人群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加之骨科无菌手术多数是修复性手术或重建手术,大部分患者需要置入内固定物,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预防医院感染一直以来是骨科病房工作重点,受到各方的关注[4]。有研究发现,每年有30%~50%的医院感染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器械消毒、病房护理、患者日常护理等过程中强化护理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5]。我院于2012年1月开始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规范化护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为对照组,男5022例,女3544例,年龄0~78(35.50±15.20)岁;年1~12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为观察组,男5102例、女3782例,年龄0~75(36.70±13.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2013年全年发生骨科医院感染的情况、年度科室病房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消毒灭菌物品采样检测结果。院内感染分类根据原卫生部印发的《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6],相关采样、检验严格按照采样《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执行[7]。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主要:①完善和落实医院防控院内感染的规章制度。在认真梳理我院前期制定的院内感染防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并与各科室签订院内感染防控责任书,明确不同科室的责任,在全院内推行三级护理感染监控管理,一级管理即为自我管理,要求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相关护理操作;二级管理主体为各临床科室,安排各科室护士长与1名护士负责科室感染监控,按照消毒隔离考核标准对每名护理人员进行评分考核,督促检查科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书面报告感染管理科;三级管理主体为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环节质查,每月月底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大检查,一方面,检查发现的问题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量化扣分,与科室绩效挂钩,并书面反馈给科室,按照PDCA模式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将全院环节质查和月底质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整改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每月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以上内容。为提高护理人员防控院内感染的积极性,我院制定了相关奖惩办法,对院感防控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进行奖励,对出现多个问题或多次出现同一个问题的人员或科室进行处罚,进一步加大对各科室医院感染人员管理力度。②强化培训考核力度,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意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水平。护理人员是开展疾病治疗、护理操作、消毒灭菌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和能力是预防骨科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相关消毒技术规范等学习和院感技能培训,并结合前期医院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分析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和难点,作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纳入到护理继续教育工作中,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的同时,重点组织各科室护士长、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进行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疾病管理的专项培训,系统讲解医院感染方面新知识、新技能,促使医院各级负责感染管理人员全面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专业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提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③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提升护理工作安全质量。要求每名护士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办法,认真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区空气清新、整洁,做好病房床单位的消毒工作,严格执行出院患者终末消毒制度,实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一床一巾湿式扫床,用后消毒处理程序。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强化手卫生意识,同时加强手卫生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采取随机检查方式评价科室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④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力度。骨科病房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比较高,所有科室都是发生潜在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因此在广泛重视护理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将相关科室ICU、手术室、供应室、检验科等作为防控骨科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对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消毒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等均制定相应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同时感染管理科不定期进行环节质查,深入科室,及时发现科室存在的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科室人员共同分析研究,查找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重点加强手术室感控管理,严格做到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划分明确,确保洁污分流,重视常规手术器械包、备用骨科普通器械规范管理、显微骨科器械的保养和维护。重视供应室的建设和消毒、灭菌工作,改建为层流洁净供应室,手术器械实行集中消毒供应,加强电动工具、内固定物和外来器械的消毒灭菌与保管,确保所有医疗器械消毒清洗和灭菌管理合格率达100%。
1.3评价指标
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要求,对病房、手术室各类环境中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器械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当空气细菌总数≤40cfu/cm2,Ⅰ、Ⅱ类场所物体表面、护理人员手细菌总数≤5cfu/cm2,Ⅲ类场所上述指标≤10cfu/cm2为合格。比较两年间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和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情况比较见表1。表1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例)2.2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监控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2.32012年与2013年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3讨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水平是体现一所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工作贯穿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因而科学的护理管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是医院管理者、护理管理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8]。骨科病房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外伤、开放性损伤比例较高,创面污染比例高,加之医院中病原体来源广泛,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如果不重视外环境消毒以及护理工作中的灭菌消毒工作极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容易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延迟康复时间,加重疾病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强护理管理成为预防骨科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9]。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我院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数、医院感染监控指标检测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通过完善和落实医院防控院内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提升护理安全质量;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护理管理,通过培训考核,增强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实的执行力和患者满意度。2013年当年发生医院感染比例仅为1.78%,较2012年的5.63%显著下降;当年各项感染监控指标检测合格率均较2012年显著提高,证实医护人员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能力显著上升。研究发现医院环境卫生学合格率提高有助于医院感染率的下降,本研究结果发现2013年空气检测合格率达97.93%,当年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上一年度明显下降,进一步证实了该论点[10]。同时,研究发现通过加强手卫生管理可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以上,因此通过强化护理人员手卫生培训和管理,2013年的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达到96.30%,较上一年度显著提高,避免了医护人员经操作传播疾病的发生[11]。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程创新.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32(7):1414-1415.
[2]张玉芬.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5):119-122.
[3]李健.应用护理风险管理预防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5):462-463.
[4]邓丽芳.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3(20):1886-1887.
[5]王霞.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86-388.
[6]陀翠英.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2014,8(1):89-91.
[7]张贺,杨晓燕,刘斌,等.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医疗机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1):85-86.
[8]卓贵椰.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6):269-270.
[9]周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3):130-132.
[10]张红.肿瘤内科医院感染监控与护理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14(20):23-24.
[11]陈碧洲.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管理,2014(4):190-191.
篇5: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作用论文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作用论文
我院护理部为了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出精细化管理。病房实行护理站前移,手术室作为一线科室为了迎合医院发展需要,多次召开科室质控会议,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从工作实际出发,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回头看,从中找出了很多不足和缺陷,其中有很多好的思路、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等落实不到位、做的不具体,没有起到应有的效应。1 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质控内容及岗位流程。
1.1 年初根据医院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科室规章制度,对科室每项具体工作都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科室的质控内容,将日常工作中容易忽略又经常容易犯的错误纳入科室质控管理,如术中配合:巡回护士坚守岗位问题、各项有创操作前告知问题、手术间环境管理问题等;组织纪律方面进行细化:迟到30 min和迟到1 h有明显的处罚区别;迟到一次和迟到三次有明显的区别;事假和病假有明显的区别;工龄假和病事假有区别。对工作质量进行量化管理:有创操作每月进行个人一次性成功率统计;工作量完成情况每月进行统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每月进行统计。
1.2 完善各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使工作说明每个岗位的操作室,每一道工序,具体到每一个事件做,责任到人。如助理护士,专门接送手术病人,需要三个人才能完成,但三个工作也有差异,分别为A类,B类,C类,具体双方在共同的工作,也有明显的差异。的不同,因此工作流。人性化护理到每一个岗位,围绕服用的患者为中心,以工作,比如护士,护士,工作内容,每一项工作体现了整体护理的病人。人文关怀无处不在,无处不在,考察,在手术过程中的合作,术后随访反映在责任由术前的位置。另一种仪器室护士岗位,从设备使用,设备维护,设备供应具有特定职责,并会使用,维护,监控各种消毒,使用大型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包含在责任范围;还包括用于教育设备,教学与新护士实习生,研究生,新设备,新设备的培训。
2 创新服务措施
2. 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人员工作弹性工作轮班制度,保证了操作大量的人力资源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保证,实现部门,临床和三护理人员满意的效果。
2. 2 向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娱乐的玩具,防止孩子哭闹和麻醉和手术,家人和医生深深的爱的影响;医生准备汗水波段操作,以防止术中大汗淋漓的操作现场和污染作业区也满足了医生需要在这方面,硅胶垫位置的应用保障病人权益,皮肤的经营压力部位,防止压疮患者的发生;为了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输液加热器使用;生产经营小被子;加强单个病人盖的运行管理:部门建议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时间,减少患者的暴露部位。
2. 3 加强部门环境管理:计划运作等候区:为患者的家庭成员,如冷热水,报纸和杂志,操作相关的信息提供优质服务;大屏幕的患者进行操作知识;提供一排座位等待的病人家属。
2. 4 加强整体护理:术前访视内容:增加评估。患者体力活动的评估。根据病人的静脉穿刺部位的动作的评价。患者的特殊要求,包括在早班会议内容。
2. 5 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纳入学习内容的早晨,让我们知道更多有关的手术室的工作和责任的性质的重要性;操作,严格检查制度:一个点的计数;改变教学模式,根据工作特点,使教学计划:手术室和工作要求,将新护士培训模式的改变,从一开始一位老师到最后,教学,现在是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由护士长日程安排表,达到操作技术,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实习生,研究生的学习计划是完美的,在确保他们保证部门的安全,同时学习计划,发展医院实习计划,以学习,从每个学习其它从而达到目的。
3 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临床沟通。
3.1 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根据医院要求每月进行优质服务小结,切实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让患者真正受益。科室为了完善此项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科室持续质量会议,护士长、护理组长不定时在一起进行工作探讨,为的.是能够把更好的优质服务项目拿出来进行实施。为了将优质服务措施长期运行,科室进行了常规质控管理,对做的好的在科室晨会上进行表扬,做的不好的给予点名批评,必要时进行经济处罚。
3.2 加强和临床沟通: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需求,在尽可能范围内给予患者大力帮助。术前了解术者对此手术的习惯、手术特点、特殊要求,以达到术中准备充分,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4 小结
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工作质量明显的提高,增加了大家优质服务意识和工作的责任心,对待患者更加细心和耐心,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如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每项技术操作前都进行告知,手术盖单执行的更具体、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肢体暴露部位和时间。加强了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病情观察,完善了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定了科室重要环节的警示制度以及相关规定,消灭了一些潜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安全隐患;环境管理上更上一个层次:在原有的基础上环境得到了更新,如:家属等候区、一次性更鞋的重新规划,使其更具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得到专家和参观人员的肯定和赞许。业务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为了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大家都能自觉的查找资料,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知识和技术,保证配合质量。学习氛围浓厚:比学赶帮,积极撰写论文;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三基”大赛,并取得个人专项技能第一的好成绩。在医院媒体宣传方面,勇于争先,取得好的成绩。
大家能保证质量按计划完成医院和科室的学习任务,每次在科室持续质量改进会议上大家都有新的收获。科室彻底的改变了带教模式,保证新护士在三个月时间内合格上岗,正式投入到值班行列中;实习生、进修生在确保他们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下保证科室工作的安全,对口学习的护士长、参观人员达到了互相学习的目的。
篇6:风险管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
风险管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36例儿科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观察组对患儿采取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对患儿采用普通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住院环境满意、护理管理满意、护士业务水平能力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日常的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入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防范意外发生,提高儿科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患儿在医院内接受护士专业细心的护理过程中,因为儿童与成年人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患儿的年纪比较小,再就是情绪很不稳定,这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还使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超负荷。医院的护理工作本来就很繁琐且沉重,这就使护理工作意外风险发生率增高,由于这种风险存在于护理实践的多个层面,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其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1]。伴随着患儿家属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护理工作也越来越细致,承担的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很多儿童疾病发病比较快,病情也相对复杂,变化迅速且自我表达能力差,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只能靠护理人员自己去观察从而发现病情变化。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而且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偏低,晚上经常要倒班,家庭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薪酬与劳动不成正比,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等原因,是造成儿科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2]。为了给患儿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儿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对患儿采取风险管理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儿科患者236例,男161例,女75例,年龄3~12岁,平均(7.8±2.4)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18例。观察组男81例,女37例,年龄(7.7±2.5)岁;对照组男80例,女38例,年龄(7.9±2.3)岁。2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
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组员由责任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责任护士组成,根据不同的能级完成不同的护理任务(护士长巡视监督、主管护师专科教育、护师完成日常的操作、责任护士负责护理反馈及评估),有问题及时报告,针对发现的问题开讨论会,护士长为顾问,主管护师主持,会议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实施后评估实施效果并做出进一步整改,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及讨论,达到提高风险管理小组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风险认知意识。
2)加强业务学习。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每位护士的不同特点与能力来制定相应的再教育方案,并对其安排合适的岗位,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与工作积极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进行专科技能方面的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定1个1年计划,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1个档次。
3)开展患儿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患儿疾病情况的不同,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宣教,再根据患病儿童的心理状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与之交流疏导,耐心细致地答复患儿的每个问题,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
4)建立药物及设备维护管理制度。针对患儿使用的药物与设备应及时地做好记录,保证各种仪器的安全卫生及有效性,每天的值班护士要对设备进行检查与清洗等。
1.3观察项目比较
2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包括给药、意外伤害、管路脱落、压疮风险)及对住院环境、护理管理、护士业务水平能力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风险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住院环境满意、护理管理满意、护士业务水平能力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3讨论
儿科护理任务繁重且琐碎,在护理过程中常出现如护理人员的疏忽、操作不正规、试管乱用、点滴外漏、留置标本出现信息错误、仪器检查不仔细等情况,而在住院期间住院家属的.照看下还有管路脱落、磕伤等意外出现,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产生,管理上风险随之而来,而这种二次伤害,不管是对患儿还是患儿家属都是难以接受的,既影响患儿的身体恢复,延缓治疗效果,还会给治疗增加不必要的麻烦[3]。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将制定出的解决方法应用到进一步的工作中,评估解决方法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做好预防性的工作,解除安全隐患与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对患儿的预后会有很大的帮助[4]。有相关研究[1-2]证明了将风险管理运用到儿科护理管理的工作中,效果十分显著。目前所知的护理管理方法中已经从多个角度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力争形成有效的预防,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风险发生概率比对照组低,说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医疗事故的产生,有效降低医疗风险,明显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观察组对住院环境、护理管理、护士业务水平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表明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上得到患儿及家属的高度认可[5]。
作者:邹芹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参考文献:
[1]蔡金娣,韦丽.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究[J].饮食保健,2015(8):124-125.
[2]孟红燕.探讨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分析其有效的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9):5132-5133.
[3]冯霞.探讨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71-272.
[4]邱光娥.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要点初探[J].医学前沿,2014(11):69-70.
[5]郭书丽.风险防范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5):266-267.
篇7: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月至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参照组和风险意识组,参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风险意识组121例,实施风险意识管理,分析两种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参照组风险发生率18.2%明显高于风险意识组4.9%,而且对护理满意度70.2%明显低于风险意识组88.4%,两种管理方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管理能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篇8: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论文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的管理,以保证医院的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把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感染管理放入医院对护理质量的整体管理中去,建立并完善感染管理体系,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医院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中普及有关感染的医学理论知识,以使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护理工作规范化,通过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成果来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结果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在严格执行规范管理中有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医院在进行感染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与程序化,使医院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加强有效、规范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关键词:感染管理;护理;问题;措施
护理管理能够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水平以及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1-2]。国内外调查显示,医院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感染情况有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有关[3]。所以,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不足
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部分护理人员对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上面。只是注重病患护理工作而轻视日常防护的思想严重,尤其是个别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愿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做过多的投入,不注重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落实。
1.2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4]
规章制度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机制的缺失。护理人员在医院接受感染管理的培训次数过少,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感染管理知识缺乏。(2)监督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医院感染科室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没有与之匹配的感染管理制度和奖罚措施等。(3)工作中防护意识很淡薄,治疗、护理不按消毒隔离制度的规章要求进行。
1.3科室管理不够严格
科室管理不严,消毒中心护理人员没有经过卫生相关管理部门的专业培训,没有获得上岗证,在对污染物品进行清点以及回收处理工作中没有做好自身的防护,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检验就进行了发放。
1.4废物回收管理有待加强
在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的工作中没有做好相应环节的管理工作,没有对医疗废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收集处理、固定放置、专人回收、集中处置,没有进行回收登记记录或者是所记录的资料不完善,没有对进行医疗废物回收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回收人员没有必备的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护理管理工作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对策
2.1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监控网络体系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监控网络体系,对存在问题当场指出,限期整改,对存在普遍性问题与护理部共同分析、研究解决对策,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定期反馈[5]。加强感染管理意识,规范护理操作技术,实行严格的无菌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有效提高医院护理医疗质量,对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具体工作中,护理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如果在一个环节出现了疏忽,就极有可能导致感染情况的出现。因此,提高对医院护理工作的`监督力度,规范医疗设备的使用,重视对医疗环境的管理,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使医院的感染情况得到控制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2.2做好院内感染的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专业的特点,使医务人员掌握无菌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6]。护工、卫生员应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卫生学和关于消毒、消毒剂的方法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一定要明确人员职责,落实好各种规章制度,这是做好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2.3落实各项护理管理措施
在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预防的工作中,如何使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是重点所在,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点:(1)保证洗手制度的落实。在医院中,手是非常活跃的感染传播途径,因为相关医院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彻底的洗手而造成医院出现感染的发生率达到了40%,而彻底洗手可以使医院感染下降50%,而且彻底洗手成本低,因而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直接、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措施[7]。(2)保证无菌技术操作的落实。医院护理部要根据相关标准制定出符合医院卫生标准的无菌技术条件下的操作规范流程与奖惩制度,把医院全体护理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保证所有的医院护理人员从根本上清楚地看到进行无菌操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进行规范的医疗操作,把进行无菌规范操作作为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工作的重要部分。
2.4提高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的意识
由于部分医院护理人员对感染管理工作在认识上不到位,没有良好的控制意识,从而致使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之间不相协调,进而导致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和实际的制度落实之间有着非常巨大的差距,导致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出现感染情况的数量大大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医疗事故纠纷的增加[8]。要对医院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于感染的重视程度,提升他们预防感染发生的能力,使预防感染的思想得到统一,并制定具体的流程使之得到有效的落实,保证从每一个环节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使医院的感染管理真正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并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管理后,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树立医院感染预防的意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而且能够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降低医疗卫生用品的浪费率,值得在医院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玉宇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晓娟.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物经济学,,8(1):453-454.
[2]杨春林.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14(5):155-156.
[3]金鹏.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3):332-333.
[4]刘曼丽.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48-149.
[5]郑敏.加强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老年病房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3(6):90-92.
[6]黄雅琴.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中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05):60-61.
[7]高蕾,翟丽娜,李莹.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2):217-218.
[8]罗元柳.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29):169-170.
篇9: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成为临床救治的重要手段,而手术室是手术治疗的场所,也是医院内风险高发的地点,由于手术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具有各方面的安全隐患,并且高复杂性,因此,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护理管理,增加风险意识成为预防和减少风险发生的手段[1]。本研究对2月至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2例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现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2月至20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参照组121例,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在24~67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5.3±7.1)岁,其中急诊手术59例,择期手术例62例。风险意识组121例,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在22~65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3.1±5.5)岁,其中急诊手术60例,择期手术例6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参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风险意识管理,具体方法为:
①增加手术室护士风险意识、防范方式和应急处置的能力,组织手术室护士提高风险意识的学习度,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应急处置风险发生的能力,进行定期的考核,保证手术室护士具备风险防范意识。
②实施人性化管理,手术室工作强度大,护士工作压力大,在排班上要实施弹性排班,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减少手术隐患,促使手术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③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改正。
④合理安排手术,手术室的工作量大,要合理安排手术,注意手术台的准备,避免在手术室出现人手紧张的情况,造成手术延误的情况。手术室护士要具备责任意识,认真核对患者的手术信息,准备手术需要器械,核对药品、器械数量,术后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指导工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法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对比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患者发生风险的概率明显高于风险意识组,并且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风险意识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管理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医院工作中不可缺的一项,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优秀的管理不仅能提高医疗质量,还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降低风险的发生[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护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还要承受大量的工作内容,并且不容出现差错[3]。一旦在护理工作中发生差错,不仅给患者造成伤害,还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有效的护理管理能降低护理工作的差错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手术室是风险高发地,从患者的安置、手术治疗、护理操作等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手术室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防护的同时,还要仔细的进行配合,防止自我伤害、对他人伤害和对患者伤害的发生[4]。
风险意识是针对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对手术室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为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同时,为规避风险,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请患者填写对护理满意情况,通过问卷分析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纠正,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本研究中,采用风险意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并且发生风险的概率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促使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责任心,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淑芳,李梦洁,范世英。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11(3):119。
[2]胡元川。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风险意识研究与探索[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9(11):147—148。
[3]王万叶。浅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139—140。
[4]林翠芳,潘洁琼,陈惠芳。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39—741。
篇10:危机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1医院护理工作中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危机管理的特点
1.1医院护理工作中危机的形成原因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维权观念越来越强。为此,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与治疗过程中往往有比较高的要求,像是之前的一些合理的护理现象,而在当今看来,患者会感觉其属于侵权的情况。再者,在新时期医疗改革的影响下,医疗行业有着医疗结果难以预见、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这造成了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常常由于一个行为或者是一些言语就会造成紧张护患关系的形成。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护理工作者的技术操作能力与服务水平等也直接影响到护理危机出现的概率,像是经常地更换护理工作者以及新护士违规操作、对患者态度差、缺少熟练的操作技术、语气不委婉等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3]。
1.2医院护理管理中危机管理的特点
危机管理的特点有3个,即应急性、预防性、不确定性[4]。因为在护理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面临危机要素,随时都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不确定性的特点;危机管理的主导是预防,在萌芽时期就扼杀突发情况,从而降低突发情况导致的不可见的形象损失以及可见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预防性的特点;出现危机的过程是4个时期,即前兆、发生、持续、恢复,而危机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处理这几个时期的情况,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应急性的特点,从而能够有效地化解危机,大大地降低对院方形成的不利影响。
篇11:危机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2.1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医院护理工作者素质的全面提升,院方应当培训所有的护理工作者规范化的礼仪;引导与激励护理工作者参与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以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学历水平的提升;安排所有的护理工作者开展一系列护理操作技术的比赛项目,从而让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理论水平都提高[5]。总之,只有实现护理工作者素质的提升,才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才可以使系统化和全面性的护理模式实现。
2.2注重护理管理,懂得探究出现危机的原因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当及时处理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及沟通,通过各种方式来发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可以建设危机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每周评价护理工作。对于存在的缺陷以及可能出现的护理危机进行分析和讲解,探究原因,要求所有的护理工作者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出现一些类似的现象,从而能够防范护理危机。护理部在每月组织护士长会议,积累经验,引导护士长探究危机隐患,且努力探究处理问题的有效措施。针对危重疑难患者,实时地探讨和制定护理规划,搞好预见性的护理工作。针对不能够预见的危机实施下面的策略:
(1)实现管理的精细化[6],把管理方式细化至最小的单位,每个科室选择1名质控员,从而实施管理和监控。
(2)护理管理工作者到各个科室贯彻实施一系列的制度,以及进行有效地监督,注重管理会出现的危机。
(3)注重跟患者交流,建设良好医患、护患关系,护理工作者经常密切地接触患者,应积极地跟患者交流,且有相应的语言表达技巧与沟通能力,实现健康教育、入院指导、出院指导的制度化与常规化。
2.3高度关注,实时地处理危机
在出现危机导致患者不满的情况下,能够由下面几点加以处理:
(1)清楚患者不满的原因所在,有目的性地加以解决;
(2)清楚服务理念,对护理工作者的行为与语言进行规范;
(3)认真地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操作流程;
(4)当事者实时地向患者道歉,且搞好之后的一系列护理事项,从而得到患者的原谅;
(5)实时地联系医务科处理对医疗技术存在意见的病人的问题;
(6)在出院时以及出院之后征求患者的建议[7]。
2.4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完善护理危机的预防措施
对于医院护理危机的预防管理需要实施下面的策略:
(1)设立危机预防及处理机构。对一些可以预料的危机,管理者要有先见之明,提前采取措施,可避免护理危机的发生。针对不好预防的危机,实施周密的应变策略。定期地对危机处理工作者开展演习,让他们明确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对策。如果出现危机,就能够对危机进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2)制定真正能够实施的危机预防组织规划。护理部需要建设和完善危机出现的组织机构,即实施四级预防管理体系[8],当事人报告给科室的护士长,护士长再汇报给总护士长,然后总护士长汇报给护理部主任,最后护理部主任汇报给管理护理的副院长。
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应用危机预防体系,一致地组织人员,各负其责。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应当兼顾可行性、具体性、长期性,从而在出现危机之前真正地预防危机。综上所述,在护理质量的提高中,护理工作者的素质非常关键,其能够有效地确保护理的安全性。护理工作者只有确保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术熟练、职业责任意识强烈,才可以确保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当及时处理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及沟通,通过各种方式来发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9]。如果出现了护理危机,管理工作者需要激发危机的处理体系,冷静面对和处理,努力探究完善的策略,且对危机处理体系进行重新地评估,从而实现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对危机进行处理的情况下,护理管理工作者应当反应迅速,亲身指导,承认面临的问题,且实时地进行解释。最为理想的情况是当面处理问题,消除患者的不满。在医院护理危机管理中,应当建立与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像是护理部危机管理登记制度、护理投诉制度、护理管理差错事故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患沟通制度、管理纠纷病例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质量监控制度等等。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特殊服务场所的医院在全部的医疗工作过程中,由于出现护理危机而导致患者存在比较复杂的投诉内容。为此,护理部需要建设一种对护理危机进行识别和跟踪的系统,要求各个护理工作者务必实时地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危机。从而实时地实施有效的完善策略。总之,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针对护理管理工作者来讲,危机管理充满了挑战,这就需要危机管理工作者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懂得法律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哲学知识等。这样,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者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实现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以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元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8(16):261-262.
[2]韩方.人性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3):1223-1224.
[3]黄水英.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病房服务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58.
[4]王建英,李英涛,李娇.老年冠心病80例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13(27):161-162.
[5]丁冯喆.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8):2990-2992.
[6]胡艳春.静脉输液及其不良反应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7):75-77.
[7]朱娜,马洪,詹旭蕾.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0):71-72.
[8]冯丹.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7):132-134.
[9]赵玉英.危机管理在防范门诊医疗纠纷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100-101.
篇12:病房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的论文
关于病房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的论文
现阶段,人们开始逐渐重视重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尤其是病房护理工作质量,主要在于病房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140例病房患者临床资料予以收集,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1月至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3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0.6±7.3)岁。研究组38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0.9±7.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流程安排患者就诊,同时协调医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向其介绍病房环境与就诊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即:
1.2.2.1加大病房护理管理力度
进一步加大病房护理管理工作的力度,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其予以定期培训,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的病房护理能力[4].病房护理人员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其对医院形象的认知,第一印象主要包括:仪表、举止以及言谈等;所以,病房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综合素质对于病房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建设。病房护理人员外在形象的体现,主要包括:动作轻盈、观察判断力敏锐、谈吐举止文明、衣着整洁大方、有亲和力、态度温和、性格开朗以及精神饱满等一系列方面。在对病房护理人员的外在形象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重视其内在修养的提高,对其予以定期培训,扩宽病房护理人员的知识视野,丰富病房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加强护理技能,进一步强化病房护理人员的优化护理服务意识[5].
1.2.2.2心理疏导
由于病房患者具有年龄阶段化、类型多样化等一系列特点,而且不同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严重程度也不同,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根据不同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消除其不良心理[6].
1.2.2.3环境卫生护理
由于医院病房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确保病房的'整洁干净,为患者创造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就诊环境,使患者能够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就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其中,护理满意度选取调查问卷表,主要包括:病房设施、病房环境、服务方式以及服务态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9.0软件综合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投诉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房护理人员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充分考虑患者的情感需求,为患者提供多种护理服务。这就要求病房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语言技巧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应当予以不同称谓,尽量在短时间内获取患者的信任,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中,研究组70例门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投诉率为97.1%、1.4%,对照组为82.9%、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十分显着,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慧,赖兰静。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实施[J].当代医学,,5(10):116-117.
[2]胡碧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降低红灯率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09):787-788.
[3]章莉丽,俞申妹,冯佳。优质护理病房护理员规范化管理的实践和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3,7(11):1072-1074.
篇13: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论文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论文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采用分级管理,对照组则采取传统功能制管理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护士在实施管理前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管理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综合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研究设立了试点病房,对其护理人员实施了分级管理,并与采取传统功能制管理方式的对照组进行了护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比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4月~4月我院内科工作的4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26.74±3.56)岁;文化程度:本科6名,大专20名,中专16名;随机将42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采用轮班制度.护士进修杂志,,25(9):795.
篇14: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1月~209月一年内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两组分别应用传统健康教育与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观察组76.7%(46/60),对照组48.3%(29/60);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开展全程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详细,血糖控制效果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管理;全程健康教育;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发病原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引起的[1]。长时间的代谢紊乱和高血糖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眼睛、肾脏、神经系统的伤害更大,若病情严重会造成患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最终出现高渗昏迷[2]。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食量大胆消瘦、多饮多尿,在科学的治疗与恰当的护理下,患者的血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减轻身心痛苦。我院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的是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囊括并发症的自我检测及管理、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现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是年1月~2016年9月一年内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全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8.3±2.7)岁;病程1~,平均病程(6.1±0.3)年。观察组60例,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7.4±3.3)岁;病程1~,平均病程(5.9±0.5)年。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询问患者对糖尿病有哪些认识,并指出错误之处予以纠正,发放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详细解答患者疑问,并叮嘱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保健、养生意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①入院时:护理人员一一核对、检查患者的个人资料,分析心理特点、社会需求、病情发展等临床信息后做出综合评估,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向糖尿病患者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②饮食健康:向患者讲解饮食搭配的合理与否和糖尿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个人口味及身体状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建议患者尽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瓜果,少吃高糖、高盐食物,提高自律能力,养成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③机体锻炼: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之前身体肥胖、超重,科学、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控制脂肪增长,维持血糖处于稳定水平。本研究在评估患者个人体质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在控制体重的同时,让心肺功能得到改善。在锻炼期间,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增加运动量,以免激烈运动造成低血糖;④用药指导:糖尿病是可伴随患者终身的慢性疾病,患者必须长期、规律地坚持服药,然而治疗期间有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规律用药不够重视,也没有按照医生的嘱托正确服用药物,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反复强调规律、遵医嘱正确用药对糖尿病临床治疗的意义,纠正患者用药依从低的问题。
1.3观察评定标准
①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判定:应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问卷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预防保健四项,每项10分,总分40分,>35分为优、25~35分为良、15~34分为中、<15分为差。②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获得数据实施综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有调查显示[4],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状态,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他们的皮肤、神经系统、心脏等机体各组织器官都会有所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深受影响。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仍以控制血糖水平为最终目的,然而,将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依靠的不仅仅是药物治疗以及临床护理,更重要的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否能够遵医嘱严格用药,且能坚持健康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研究发现[5],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渗透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自律能力。我院对此展开了研究,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76.7%)高于对照组(48.3%),血糖控制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开展全程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详细,血糖控制效果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闫福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5):41-42.
[2]郭祥英.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9):193-193.
[3]瞿娟.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现代养生B,,(1):251-252.
[4]贺三娇.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20):2848-2849.
[5]陈小燕,吴小燕.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9):105-106.
篇15:护理管理在口腔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论文
护理管理在口腔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2015年期间护理管理前后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情况以及相关卫生标准达标情况。结果管理前感染率为8.32%,管理后感染率为1.92%,P<0.05;在手部卫生合格率上,管理前为80%,管理后为95%,P<0.05;空气质量合格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90%,P<0.05;在使用器械合格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95%,P<0.05。结论口腔科门诊中运用护理管理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率,提升相关操作质量。
【关键词】护理管理;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
口腔科门诊由于相关疾病的检查与诊断需要在患者口腔中进行,因此相关病原菌可以通过空气浮尘、器械物品、唾沫、血压和口腔黏膜组织进行传播,如果医护人员的手部、器械、空气等无法做到规范彻底消毒,容易导致医患、护患、患者间、医护间的交叉感染,因此需要对相关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管理,针对存在的疏漏和危险问题做防控,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2015年期间护理管理前后的口腔科门诊情况,其中护理管理前收集患者案例5219例,护理管理后收集5018例;护理管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测评次数各为20次;护理管理前后在研究数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1.2方法:护理管理操作主要从提升领导层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和强化消毒灭菌具体工作等方面进行,具体操作如下:1.2.1提升领导层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达到一定管理效果,首先需要从领导层提升足够重视高度,这样在领导之下的具体执行人员中才能充分提升重视和规范执行的意识和效率。为了降低医院管理,护理管理中需要必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支持,只有相关领导层充分认可相关操作的重要性才能积极的配合工作的开展,各科室领导之间达成一致的认可度,充分有效的沟通和提供工作支持,加强人员的投入和物力的支持,提供护理管理工作应有的硬件和软件支持[2]。1.2.2制定规范合理的护理管理制度:制度的确定是护理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标准与指引,将所有护理流程、注意事项和细节操作做规范的标准化依据,让所有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而不是单纯的人管人的非理性管理,应该是制度管人。在制度的制定上要有效的符合实际医院科室情况和专业的护理工作规范,切实的解决实际护理操作中的问题。要及时的对现有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监督发现,而后将所存在的`问题做汇总分析,提出改善措施,进行制度化的完善。所有的护理工作要做定期的考核检查,成立专业的监督小组,实时的为护理工作问题做发现与纠正,检查内容包括空气培养、人员手部和物体表面细菌数检测等[3]。1.2.3优化培训管理:要提升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专业的培训管理必不可少。培训需要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科室现存的问题做针对性和现实案例的分析指导,提升护理人员在本科室中的操作能力。要充分强调医院感染的危害性,提升护理人员自身操作的谨慎意识。同时还需要将理论和实操同时做培训与考核,提升人员培训内容的重视程度,考核成绩进行公示,甚至可以与个人晋升相连。1.2.4消毒灭菌操作的强化规范:消毒灭菌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水平。在器械处理中应该做分类管理,采用对应的消毒灭菌方式。可以承受耐高温的器械可以运用高温蒸汽来达到消毒灭菌;对于无法承受高温处理的可以通过消毒灭菌化学药剂做浸泡处理,浸泡处理时长应该超过10h。相关操作台、地面和物体要每天做消毒,同时口腔器械操作后要快速做污渍清洗,漂洗与烘干、封装、灭菌消毒处理等。同时日常要做好器械的养护和维修。1.3评估观察:评估观察护理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率、护理工作卫生合格率。卫生合格率中包括护理人员手部卫生、器械和空气质量合格率。1.4统计学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护理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率情况:管理前感染率为8.32%,管理后感染率为1.9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2护理管理前后护理卫生质量情况:在手部卫生合格率上,管理前为80%,管理后为9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气质量合格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9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器械合格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9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感染的防护是双方性的,一方面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另一方面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要佩戴专业医用帽、手套和口罩等,避免患者的血液、体液触及医护人员身体组织,乳胶手套采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一弃的处理。同时在操作后,要运用流动水和去菌肥皂对手部做完全性清晰,同时规范操作6步洗手法进行。定期要为医护人员做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华.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4):248-250.
[2]尹沛.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5):56-57.
[3]黄天霞.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0):326.
★ 老年护理论文范文
★ 榜样5简介内容
【微信群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儿童康复科工作总结2023-02-17
疫情先进感人事迹学习心得作文精选2023-12-18
防疫先进个人2023-05-13
疫情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心得2023-12-25
抗击疫情先锋个人事迹材料2022-04-30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2022-10-14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2023-02-03
核酸检测志愿者事迹材料2022-12-27
抗击疫情的感人瞬间作文2022-09-02
糖尿病专科护士实习个人总结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