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2-08-14 08:12:2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整理19篇)由网友“爱心靠大家”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方便大家学习。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在我国不断深化市场改革,积极投身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当代,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自从上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因而,金融体系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这也正是从美国开始并漫及到全球的金融动荡所深刻说明问题。

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增加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也是实体经济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在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深化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而且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的逐渐深入,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呈现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世界经济和金融动荡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虽然国内已走出阴影,有部分国家却是正在或刚刚挣扎出来。所以,加强金融风险的研究与管控,已是全世界各国必须严格执行的工作。

要明确,我国经济体系存在又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是不争的事实,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确也引起了各国金融学界的广泛关注。应对金融危机的最佳手段就是“防患于未然”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也要求我国应将应对金融危机的重点放在对金融危机的预见上。因此,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水平,已成为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更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

“防患于未然”,相对危机后的补救,危机前的防范于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各国都应重视金融风险预警防范。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且灵活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对宏观经济、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我国金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增强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我国金融、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一)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对金融风险预警的研究,其逻辑起点应该是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对金融风险识别的研究当首推Irving Fisher(1993)针对1929年的金融危机所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入衰退期后企业会逐渐丧失清偿能力,当银行被拖入企业的债务链时便会引起通货紧缩,借款者为了偿债便会低价抛售资产,如此循环便会导致大量破产失业,由此爆发金融危机。

二十年后,Hyman P•Minsky(1953)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 认为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使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 当金融体系的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便会爆发金融危机。

随着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不断增大。Friedman(1963)首先发现了这一问题,开创了“泡沫”理论之先河, 认为证券市场被投机资金越吹越大的“泡沫”是引起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随着讨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分别从更多角度寻找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Kindleberger(1978)提出了“过度交易” 理论,认为是人们对金融资产的疯狂投机行为导致了金融危机;Krugman(1979)首次提出“货币危机”理论, 认为导源于国内经济政策和固定汇率间的矛盾会导致国内金融风险积累,引发金融危机;Tobin(1981)提出了“银行体系关键论”,认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极易把整个金融体系推向崩溃;而Obstfeld(1986)的货币危机理论则认为, 是固定汇率的不可持续性引发了危机,而直接动因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动摇了投资者信心,形成了风险根源,并自动引来了投机资本攻击。GaryH•Jefferson 提出, 在产权没有完全界定清楚的经济中容易产生大量寻租行为, 特别是在转轨国家中,上层经济机构产权未能完全界定清楚,低层经济机构会消耗金融资源,形成资源层层空洞化,导致金融资源过度消耗,产生金融危机; Stanley、Cavallo和Majnoni()认为, 由于发展中国家看似严格的监管原则下实际上潜伏着由于执

行“软预算约束”而造成的风险堆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预警模型上,有一些经典的模型代表。Frankel 和Rose()利用的概率单位模型(probit model)和多元Logit模型,简称FR模型。Kaminsy,Lizond和Reinhart()的“信号法”(signal approach),简称KLR模型。Sachs,Tornell和Velasco(1996)的横截面回归模型,简称STV模型。斯坦福大学的`刘遵义教授在1995 年就较成功地预测了东亚金融危机,提出了主观概率法。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金融风险预警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陈松林通过综合分析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因素,建立了综合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较完整的风险度量模型。曹文炼、徐晓波提出了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 3 个层面考虑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高海燕从动态决策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三层 BP 网络,绘制出动态预警曲线,尝试建立了金融风险动态预警系统的动态信息融合方法。贺晓波、宇红运用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并采用宏观经济预警中的信号灯显示法显示风险状况。冯芸、吴冲锋提出了基于综合指标的多时标预警流程,同时引入扩充观测指标集的方法,提高了系统对市场变化的洞察能力。张瀛对货币危机预警方法进行综述,从 6 个方面对金融危机进行预警,并建立了金融危机预警的指标体系。汪莹提出了五系统加权法预警模型。黄益绍、林都运用 AHP 层次分析法对预警指标的潜在危机预警功能进行排序,并结合最近20 多年所爆发的几次较大金融危机进行了实证分析。石柱鲜,针对我国外汇风险,运用三元 Logit 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吴海霞、邢春华、孙婵娟借鉴 KLR 信号分析法,建立了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陈守东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金融风险的来源, 运用 Logit 模型建立我国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孟卫东、南旭光利用 31 个样本国家的年度数据,设立 13 个预警变量,运用等比例危险模型(PHM),构建了金融危机预警模型。饶勋乾对中国金融风险进行了 GARCH 条件下的 VaR 方法分析,并建立预警信号指示灯以构建中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陈守东、马辉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建立了我国金融系统的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产泡沫危机预警系统。史建平利用 KLR 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现阶段的金融危机做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 KLR 模型的预警绩效较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预警研究。万义平,徐斌通过对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吕江林,赖娟通过构建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用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方程,对中国 年的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和验证。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著作及文献资料,利用电脑浏览相关网络资源,与老师和同学相互讨论,借鉴文献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作相关分析。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马辉.中国金融风险指标体系构建与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陈守东,杨荣,马辉.中国金融风险预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0,(07).

[3]董小君.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第一版,.

[4]庞皓,黎实,贾彦东.金融安全的预警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5]陈松林.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研究[J].经济科学,1997,(03):28-36

[6]徐惠玲,徐传华.金融风险预警模型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0,(11):131-134

[7]卢芹.中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张瀛,王浣尘.货币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五系统加权法”预警模型[J].西安石油学 院学报.(02)

[9] Bacchetta, Philippe. Temporary Capital Controls in a Balance-of-Payments Crisi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1990(9):246-257.

[10]Bae, Kee-Hong, G.Andrew Karolyi, and Rene M. Stulz. A New Approach to Measuring Financial Contagion[R].NBER Working Paper, 2000.

[11]Baig, Taimur and Ilan Goldfajn. Financial Market Contagion in Asian Crises[R].IMF Working Paper, .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4.7--4.13:查询各种参考文献,选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4.14--5.15:写论文提纲,对论文内容初步规划,完成论文第一稿

5.16--5.25:与指导老师探讨,修改论文,完成论文第二稿

5.26--5.31:完成论文第三稿,准备外文资料、中文翻译

6.1--6.10:规范论文格式,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整理装订毕业论文

6.11--6.20:毕业论文答辩阶段

篇2: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研究概况、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研究,从研究角度来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致力于研究与非利息收入相关的中间业务,一类是直接通过研究我国非利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出发进行的。从研究的落脚点来看,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致力于研究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一类是专注于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王新华,郭永强(),通过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认识到:(1)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市场份额呈逐步扩大态势;(2)外资银行的外汇中间业务竞争优势明显;(3)外资银行单位中间业务业务量的创利能力较强;(4)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综合竞争力强。

周好文、王菁()、赵冠宇(2010)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来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问题。周好文、王菁(2008)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的下降是净利息收入波动性下降和多样化收益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其中多样化收益是关键因素。因为净利息收入波动性的下降不显着,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的增幅较大,所以非利息收入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者值得高度关注的部分。

赵冠宇(2010)在上一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又更加精确地得出,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业务收入必须占比达到11%以上才能起到发挥收入渠道多元化作用,降低商业银行总风险的目的。娄迎春(2008)实证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太小,所以非利息收入对银行资产和资本盈利能力的影响尚不明显,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一定要在坚持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刘畅(2009)从多元化、范围经济、金融创新等理论角度解释了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动因,并分析了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制约因素和风险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只有当非利息收入不引发营业成本大幅增加时,非利息收入才会促进银行利润率水平的提高。谭弦(2010)引入衡量银行收入多样化程度的指标DIV和非利息收入占比指标UN,试图发现这两个指标与银行收益状况和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我国现有环境下大力发展多元化收入结构并不合适,还应以提升存贷业务效率为当务之急。

魏世杰,倪旎,付忠名(2010),利用Robust标准误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发现非利息收入份额的提高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并得出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份额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但是投资收入份额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龚蓉()比较分析了20金融危机前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变化及务结构,认识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丰硕利润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但是其高利润仍是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最有力工具。

段军山、苏国强(2011)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最显着的是银行间国债指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债券价格弹性是-9.28%,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货币供应弹性是6.13%.曹辰(2011)应用非利息业务收益率来衡量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市场份额、外资银行进入、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需求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借此来反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效率的受影响情况。

2、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主要从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以及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两个方面拓展研究。De Young and Roland()认为非利息收入实质并不比利息收入更具有稳定性。他们认为由于转换成本、信息成本以及扩展非利息收入的服务所需要的固定成本问题都可能导致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增加。Smith R and Wood G(2003)选取1994-欧盟银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利息收入的下降虽然不能完全被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所抵消,但对稳定银行绩效不至于大幅度下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Stiroh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在美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并没有表现出其业务的多样化收益。Laetitia等人()对欧洲银行业的风险与产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将非利息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交易性收入,另一部分为手续费收入。通过分析1996-间734家银行的数据,发现那些积极从事非利息业务的银行的风险要大于主要从事信贷业务的银行,且非利息收入占比越大,银行的风险越高。Calmes等(2009)考察了加拿大银行业非利息业务的情况,结果发现虽然加拿大银行从事非利息业务的范围和规模在扩大,但并没有显示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产生了正面影响。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就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随着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银行业市场面临程度更深、范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增长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般观点认为,利息收入具有显着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特征,且受坏账风险影响较大。 而非利息收入,如信托服务、 结算业务、 资产托管等高收益的中间项目相对安全、 稳定且利润率更高。在我国,就现阶段而言,商业银行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于利息收入,信贷业务高居主导地位。因此,为了降低营运风险、提高银行业绩、增加收入、提升竞争能力,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日益重视非利息收入,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促进银行收入结构转型。非利息收入开始承担起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任。

那么,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又是受何种因素影响与制约等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它可以揭示和确定影响影响收入结构的因素、方式和程度。其次,它为防范银行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以为金融制度等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应用前景

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银行业的开放,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存贷利差日益缩小。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是我国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现状及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收入结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便于相关银行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改变或者提高相关性较高的可变因素来优化自身的收入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框架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选取我国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近年来的最新数据,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因素,并提出观点。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引言

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

2.1 利息收入的概念及特点

2.2 非利息收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3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架构及特征

三、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转型的影响因素

3.2 实证分析

四、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五、结论

研究方法、步骤及创新点

本文通过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研究我国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的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描述性分析,通过相关数据整合成图表等,对我国收入结构及非利息收入结构变化现状进行分析。

2.比较分析,对各年份、各类银行之间非利息收入进行比较。

3.实证分析,利用相关数据,研究对影响我国非利息收入的各个因素与反映收入转型效率指标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二)步骤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整理思路

2.整理阶段:分析资料,为写作做准备

3.写作阶段:对于整理好的资料,运用研究方法的出结论

4.归纳总结,分析修改。

(三)创新点

对于非利息收入,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主要倾向于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和风险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外研究结果大多认为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银行收益率,从而提高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在国内,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完善,主要集中在对于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分析,也就是说对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上。

本文利用近年最新数据,通过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因素,并提出观点。

研究工作进度

1 20XX年X月XX 日 外文翻译

2 20XX年X月XX 日 文献综述

3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一稿)

4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二稿)

5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三稿)

6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定 稿)

7 20XX年X月XX 日 整理文档、准备答辩

8 20XX年X月初 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新华、郭永强。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J]. CHINA URBAN FINANCE.2005,7:22-23

[2]盛虎、王冰。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J].财务与金融2005,5:8-15

[3]郑璇。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彭峣。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周好文、王菁。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J].经济经纬,2008,4:155-158

[6]娄迎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2008,4:240-241

[7]刘畅。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C].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5

[8]赵冠宇。从资产组合理论的角度考察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C].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9]谭弦。银行收入结构与其收益--风险关系[C].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10]魏世杰,倪 旎,付忠名。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40家银行的经验 [J].未来发展2010,2:51-55

[11]赫国胜、徐 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析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0,12:86-92

[12]吴珣。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及其效率分析[D].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 文,2010

[13]李葛。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研究[C].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14]龚荣。金融危机前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变化分析[J].商业时代,2011,24:60-61

[15]段军山,苏国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金融,2011,5

篇3: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浅析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部署。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银行业务拓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银行业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撑。尹程依据1994-的面板数据运用因果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商业银行与城镇化二元协同的因果关系和历史溯源。沈炳熙()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对金融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对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进行测算并对金融服务进行新的布局。陈万海(2013)认为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降低了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

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通过剖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及发展方向,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聚集效应,并探索在此之下银行业发展的契机,针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选题目的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驱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引擎。城镇化进程将深刻改变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必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新型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应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要求,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潜在机遇。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与发展方向开始研究,总结城镇化进程中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探讨银行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分析城镇化发展进程,总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银行业的发展机遇。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城镇化进程中调整发展目标与经营策略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开始研究,总结城镇化进程中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探讨银行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前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概括新型城镇化的含义,简要阐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第三部分,总结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聚集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银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现代服务业及产业升级等领域面临的发展机遇;第四部分,在上述三部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银行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与对策。

论文的撰写提纲: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一)新型城镇化含义

(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三、城镇化过程中的聚集效应为银行业发展带来契机

(一)城镇化过程中的聚集效应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银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银行业的金融风险防范

(一)强化项目贷款风险防范,降低贷款风险

(二)加快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二)密切关注地产动态,严控金融风险

(三)区别对待新兴产业,规避未知风险

(四)健全个人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2.研究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型化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方向进行分析,总结商业银行在助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并针对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提供建议对策,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城镇化进程中调整发展目标与经营策略提供参考。由于数据材料的限制及个人水平有限,这篇论文还存在很多问题,对相关问题的论述还很浅显,但最终形成了本篇论文。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本文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来说,运用定性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城镇化过程中银行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聚集效应进行分析。在分析城镇化建设给银行业带来的各方面的机遇分析时,列举多个实例表明城镇在各领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最终形成一片合格的毕业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前进,2012(12):4-20.

[2] 浦善新. 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时代的背景[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 刘立峰. 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宏观经济究,2013(5):3-6.

[4] 郭田勇,褚蓬瑜. 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89.

[5] 张国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3(3):14-15.

[6] 蒋晓岚,程必定.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3(2):130-135.

[7]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N]. 人民日报,2013(9)

[8] 巴曙松. 新阶段城镇化带来投资需求[N]. 中国经济时报, 2013(3).

[9] 孙汉鼎.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金融发展研究,2011(2):65-66.

[10] 陈万海. 浅析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J]. 现代商业,2013,24:23.

[11] 阙国平. 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与银行责任[J]. 甘肃金融,2013(6):55-56.

[12] 李忠. 银行业支持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改革与开放,2013(7).

[13] 蒋怡. 地方商业银行助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发展思考[J]. 财政金融,2013(6):55-56.

[14] Bjorn Wellenius, Vivlen Foster, Christina Malmberg-Calvo. Private Provis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Competing for Subsides[J].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August,

[15] Woo Seok Jang,Woojin Chang.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A Case of Technology Guarantee System in Korea[J].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novation,2008,12(4)

篇4:金融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一、选题意义

所谓私人银行业务,即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目标,以商业银行所涉及的一切资源为保障,向目标客户及其家庭提供私密性的量身定做的“管家式”金融服务。其业务领域不但包括投资、信托、保险、基金、外汇、贵金属等一切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同时包括法律、税务、收藏、拍卖、遗产安排、子女教育及财务动态管理等专业顾问服务。

私人银行可能代表着商业银行的未来,但目前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正面临着全面的失败。未来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私人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入手,首先对境外私人银行进行了高度概括和介绍,在学习、研究境外私人银行发展的先进经验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境内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组织形式、客户需求、产品与服务、资产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品牌管理等。

作者有针对性地对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系统地对国内私人银行在过去几年内的发展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有前瞻性地、有建树地对未来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战略实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根据相关协议,中国应当对外资银行取消所有业务5年过渡期后,限制,全面开放。那时,中国银行业尚未涉足私人银行业务领域。该业务领域作为部分外资银行打入中国市场的“王牌”,被外资银行广泛宣传,自此,综合性、针对性的.“财富管理理念”开始逐步被接纳,促成了中国银行业最重要的观念转变。9月,瑞士友邦银行在上海成立了境外私人银行国内代表处,花旗银行3月,上海分行私人银行部正式开业;中国银行推出第一家中资私人银行,中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3月,领域的争夺战从此拉开序幕。如今可以看到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领土上蓬勃发展,然而,在中国特色的国情、民情之下,私人银行业务下一步该如何发展,仍旧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将从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着手,以国外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市场作为对比和借鉴,重点探讨如何在中国国情、民情下,树立中国人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牌。

二、写作提纲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私人银行的定义

2.2关于国外私人银行的研究

3.中国私人银行建设的

4.中国私人银行建设的不利因素

5.对中国私人银行建设的建议

6.结语

7.参考文献

三、写作进度

20XX年11月份定题目

20XX年1月份 交开题报告

20XX年2月份 定初稿

20XX年4月份 最终稿

篇5: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和意义

xx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iii》,随;t银监会发布了《巾国银监会关于中p1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商业银行提高银行全面风险能力。违约风险作为第一支柱内的重要内容,建立违约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初级的还是高级的内部评级法,都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独立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概率作为量化违约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有效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控制违约风险的能力。能有效估算违约概率的方法和模型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抓住时机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在传统业务上,巾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自有资本较少,因而不易获得贷款。并且商业银行多采取 信贷配给 的信贷模式,信贷人为了减少坏账隐患,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融资困难。但是近年来为了寻求业务的增长,供应链金融被我国众多商业银行人力发展。作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金融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银行以及学术界重视。银行为了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会利用自身资源为核心企业挑选合适的'中小企业,或者为部分中小企业配对强势的核心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双方企业经营发展,又增加了银行的业务。但是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还并不成熟,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其中中小企业违约风险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而违约概率测算是商业银行进行违约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银行在挑选中小企业时需要合理的评估其违约风险。

在银行和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往往变成一种博弃行为。尽管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传统的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的需要,违约风险评估的模型不完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观念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等。这对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来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如何有效评估并控制违约风险、提高利润成为许多银行的迫在眉睫的难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其违约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际研究还比较欠缺,这增加了违约风险管理的难度。木文的选题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形成的,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特征,研究评估违约率风险的模型和风险防范方法。这对于有效解决我p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将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进行总结和综述,丰富了国内对供应链金融内涵及其风险的理解。

第二,分析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并构建供应链金融下违约风险的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分析选取适合我国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这对银行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第三,研究期权契约在预付款模式中对风险防范的作用,这为银行防范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四,在实践方面,通过选取现实中的汽车行业销售商的巾小企业数据,评估它们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违约风险,这有助于银行开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木文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论述了国内外有关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最后论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及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阐明了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及评估指标的构建,并比较分析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第三章针对供应链金融基木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挖掘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违约风险的相关信息,分析其生成机理,构建适合本文研究的风险评估指标。

第四章为实证部分,根据上文选择的分析方法,利用构建的评估模型,对汽车供应链金融中违约风险进行分析。

第五章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其中针对预付款模式融资模式,研究期权契约对风险防范的作用。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下是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本文主要运用了以下分析方法。

1.文献归纳法

收集当前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和相关文献,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

2.因子分析法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量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使得指标降维,简化指标结构,对后续的模型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模型建立法

在被因子分析已处理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评价模型。

4.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融入期权契约前后的预付款融资模式,探讨期权契约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分析期权契约对风险防范的作用。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供应链金融理论方面的应用演绎,力求从理论上对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违约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力求客观、定量、科学地揭示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优势及其内涵。

三、创新与不足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国内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供应链金融在实践中也逐渐收获成果,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银行视角的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的研究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产物,在以下方面做了探索性工作:第一: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建立主体评价和债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尝试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在样本选取方面,本文和其他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所有的研究都是选取我国中小版的企业数据,没有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寻找合适的核心企业,并且企业间上下游关系不明确。本文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汽车品牌企业,而各个经销商却是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根据各企业与经销商的供应链关系来研究供应链金融融资的违约风险,对不易获得的数据采用打分方法,力求科学、合理的分析中小企业违约情况。

第二:根据供应链金融各融资模式中风险点,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其中针对预付款融资模式特点,考虑期权契约对控制违约风险的作用,这为银行防范风险并扩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足和需要改进

第一,本文的指标体系是根据各银行现有的中小企业评价系统结合各参考文献分析得出的,这只能是一般性研究,在实践中需要各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重点调整和改进。

第二,本文违约风险的评估还存在一定误差,需要进一步对模型进行研究改进,提高违约风险评估准确性。

第三,本文只研究期权契约融入预付款模式的理论意义,而期权是否可以现实顺利合理开展需要做出进一步讨论。

篇6: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快速增加,逐步 形成国强民富的态势: 根据 年 1 月 18 日国际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 年度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51932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8% ;全年城镇居 民人均总收入 26959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65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2.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6% ,增速比上年加快 1.2 个百分点。同时,居民金融 消费出现多样化需求,居民消费能力的差异所带来的消费层次的多元化,形成不同的理 财需求,从客观上要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投资理财日渐成为居民家庭重要 经济活动。由此看出,国内理财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市场前景广阔、风险低、收入稳定的特点,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增长 点,因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这些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由于经验不足,在风险管理上很薄弱。个 人理财业务存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许多风险,而这些风险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 制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研究, 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地规避和控制。这对于保障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健康 发展和提高银行盈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随着个人理财业务日益被商业银行所重视,多年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 务风险的研究不断升温。

在国外,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有超过 70 年的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 技术、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以及风险控制理论与模型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广泛应用,有关商业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及其风险控制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在不断完善之中。

夸克・霍和克里斯・罗宾逊在《个人理财策划》一书中,较为详细地界定和讨论 了个人理财活动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各类金融风险的识别理论与 方法。 Hendrik・Hakenes()认为个人进行理财活动,必须高度注意风险和风险控制。所谓 风险分析,就是对风险资产的分布与相关信息进行总结与汇总;所谓风险控制,就是对风险资 产的组合进行积极的构造与设计;个人开展理财活动,必

须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风险控制。 在国内,由于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金融风险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 这 些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凸现,因此,我国学者们也 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进行各方面的探究。

刘楠()提出了市场准入法律问题与相关的违规风险,跨行业金融工具或产品的违法 违规风险,风险提示不当,不充分的违规风险,不尊重客户知情权引发的风险,银行履行职责 不当或不谨慎引发的风险,宣传和销售理财产品中操作不当引发的风险等等,指出应从风险理 念、业务流程、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来进行有效地风险控制。

谭中明、柏志春()揭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各类风险不容小觑,应对策略 一是重视止损与保本机制的运用;而是提高产品定价能力;三是加强信息披露;四是做好理财 业务市场客户细分工作。 严霖()通过揭露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强调要化解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可从支持商业银行理财人才培养和实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中,找到解决问题 的密钥。 刘晓刚()则认为防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要从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加强 商业银行自身风险防范思路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郭佳栋、孙英隽(2012)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总结了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四类,强 调要从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管制度,完善风险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 方面来化解风险。

刘勋涛、刘阳静文(2013)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进行研究,结合国外银行个人理 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的具体国情,认为可以从银行自身角度和监管部门法律法规角度分析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的相关措施。 王婷、李闰春(2013)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声 誉风险,提出要加强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风险防控以及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风险防控。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们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探究分为两大类。一是从人民币或外汇 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角度,分析蕴含其中的风险点,如投资产品风险、透支银行信誉风险、产 品的法律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等,来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二是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 财业务同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作比较,总结出外资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先进理念 和模式以及应对风险的管理策略,从何提出适合我国市场发展状况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 创新思路

本文将通过搜集最新数据和最新实例,了解各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的状况以及存在的 风险问题,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在借鉴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 上,进一步分析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四、 论文提纲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国内外 研究现状、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总体框架。 第二部分是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况。包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发展现状及特征和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分析,包括分析所存在的风险,如法律风险、市 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方面,以及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外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机制借鉴,包括外国商业银行和香港商业银 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 第五部分是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第六部分是结束语和参考文献。

五、 参考文献

[1]夸克・霍、克里斯・罗宾逊,个人理财策划[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Hendrik・Hakenes,Banks as delegated risk manager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4, vol. 28(10)

[3]刘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十大风险提示[J],银行家,2007, (02)

[4]李晓红、 王瑞春,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 北方经济, 2009, (10)

[5] 谭中明、柏志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及其管理策略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09, (06)

[6] 严霖,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10,(07)

[7] 谷华,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J],时代金融,2010, (03)

[8] 刘晓刚,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08)

[9] 郭佳栋、孙英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研究[J],金融经济,2012, (11)

[10] 张远、张立勇,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J],金融教育研究,2012, (03)

[11] 刘勋涛、刘阳静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分析[J],经济视角,2013(08)

[12] 王婷、李闰春,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浅析[J],企业家天地, 2013, (03)

[13] 卢燕,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与防范[J],中国经贸导刊,2010, (11)

[14]李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03)

[15]杨树林,基于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的策略分析[J],大众商务,2009, (03)

[16] 王智轶,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J],对外经贸,2013, (03)

[17]乔滢,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 (32)

[18]熊剑庆,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7, (09)

[19]葛海蛟,操作风险管理:荷兰银行的经验与启示[J],银行家,2008, (02)

[20]王学先、杨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法律规制[J],学术界,2009, (04)

[21]朱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2, (04)

[22]梁辰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分析[D],河北大学,2013, (05)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篇7:金融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经济学中蛛网模型的数学解析

研究意义及内容:

一、(1)研究意义:

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这类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时机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是动态经济分析中的经典模型。它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是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模型。蛛网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不能中途改变,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而本期的产量则取决于前期的价格。因此,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商品本期的产量决定于前期的价格。由于决定本期供给量的前期价格与决定本期需求量(销售量)的本期价格有可能不一致,会导致产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出现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农产品由于生产周期长,完全符合蛛网模型考察的商品的必备条件。由于生产周期长,农户本期的生产决策依据往往是前期的市场价格,这就形成产品价格波动的蛛网模型现象。本文的研究的就是通过对传统蛛网模型进行数学解析。

(2)应用价值:蛛网模型在解释农产品波动、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波动等现象时具有一定的价值。蛛网模型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从蛛网模型的经济学定义出发,对其定义、分类进行数学解析。

二、(1)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蛛网模型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对传统蛛网模型的实际应用。例如,[4]王楠等从蛛网模型的经济学定义出发,对其定义、分类进行数学解析,用一阶差分方程建模,讨论均衡点趋于稳定的条件,运用该模型分析农产品市场和大学生就业市场。[5]吴光宇通过差分方程建模,讨论蛛网模型稳定的条件,揭示了产量和价格波动性的数学机理。[7]么海涛构建了二阶线性非齐次差分方程的蛛网数学模型,在理论上对蛛网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在实践中有助于生产者更加理性的生产,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我的见解:蛛网模型理论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它在一定范围内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产品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不同关系,将波动情况分成三种类型: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和封闭型蛛网(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蛛网模型(Cobweb model)的产生极其背景

1、产生及背景

1930年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尼古拉斯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蛛网模型理论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较广的动态经济模型,它在一定范围内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定义

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又称蛛网模型,是利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影响的动态分析,它是用于市场均衡状态分析的一种理论模型.

二、蛛网模型的数学解析

1、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1)收敛型蛛网

第一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由于受到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收敛型蛛网”。

(2)发散性蛛网

第二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最后会偏离原来的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发散型蛛网”。

(3)封闭型蛛网

第三种情况:相对于价格轴,当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按照同一幅度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既不偏离,也不趋向均衡点,相应的蛛网称为“封闭型蛛网”。

三、总结

(1)收敛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因为需求弹性大,表明价格变化相对较小,进而由价格引起的供给变化则更小,再进而由供给引起的价格变化则更更小……

(2)发散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3)稳定型蛛网的条件: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或,供给曲线斜率=需求曲线斜率。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模拟法、数学建模法

研究进度计划:

1、20xx年11月: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2、20xx月11月----12月: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

3、20xx年12月----20xx年01月:完成论文初稿;

4、20xx年01月----02月:完成论文第二稿;

5、20xx年02月----03月:完成论文第三稿;

6、20xx年03月----04月:完成论文第四稿;

7、20xx年04月----05月: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33~64

[2] 赵英军.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机械工业出版社,:41-44

[3]姜启源.数学建模(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1-205

[4]王楠,冯涛.蛛网模型的数学解析与实践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0,(1):1-3

[5]吴光宇.基于数学模型的蛛网理论解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33(2):1-3

[6] YAO Hai-tao . Mathematical study on the Cobweb model[J].《Jornal of Bjng Nformaon N & Hnology Nvry》,2011-02:1

[7]么海涛.蛛网模型的数学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11,26(2):1-3

[8]李伯德.蛛网模型极其数学机理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17(5):1-3

1.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关于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数学与应用数学开题报告

6.数学市级课题开题报告

7.数学市课题开题报告

8.2016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9.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0.关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8:经济与金融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与金融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

——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不断的融合,我们的宏观经济研究已经不能再停留于国内宏观经济总量以及部分参数变量的层次,而是要同时考虑世界经济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连续九年的“双顺差”使得我们积聚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截止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5万亿美元,中国经济也奇迹性的连续保持每年7%-13%的速度告高速增长。加上来自美国的压力,使得人民币从的7月21日开始,走上了一条漫长的升值道路。将会持续到何时?经济学家们也都只是估算。

20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小幅升值2%,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正式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是中国经济改革走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及回应了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充分考虑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承受能力。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走高以及内外强烈的预期,之后人民币持续走高,截止20底,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13.3%,截止202月20日,过去的30日内,人民币再次升值2%。

这样迅猛的势头到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其留下的滞后效应以及将来的走势又会对年的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眼下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

各大机构将2008年的中国经济GDP增长调低为10%左右,理由是年初南方地区的恶劣冰雪天气以及08年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可能会陷入低迷。一国拉动GDP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中,投资和出口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贡献很大,而且近两年来净出口增长给GDP增长带来了贡献占了11%中的近四成。而在研究贸易差额的变化中,汇率又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

所以从现实意义来说,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中国持续的高贸易差顺差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过程中,是否会得到明显的减缓,毕竟贸易顺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各个变量,比如GDP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率,而且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到人民币进一步的走势。GDP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等重要宏观数据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松紧,从而波及到证券市场走势等等。

因此本文将以贸易差额与汇率关系的弹性分析理论来研究中国自年人民币升值以来,中国的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必然的显著联系,而结论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其对国际收支弹性分析理论的验证也是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要求:列出相关文献的名称、出处及主要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评述。字数不少于4000,文献不少于10篇部)

论文总共参考了12篇文献,由于国内外的参考文献在时间,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略有不同,所以拟分为国内和国外两大部分介绍:

(一)国外文献

随着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在英美两大二战胜利国家的组织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即美元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价,各国政府可随时用美元按固定比价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为评价上下各1%,各国货币当局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当一国发生“根本性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才允许升值或贬值;当平价变动超过10%时,须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的国际货币制度。

在这之后,各种国际收支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经济学界,其中的国际收支理论主要分析了一国当局所实行的货币贬值对该国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汇率贬值改善贸易逆差所需的弹性条件和汇率贬值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两个方面。弹性分析法是以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的。有以下假设:1、它只考虑在进出口市场上汇率变化的影响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包括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不变),进出口需求曲线本身的位置不变,因而货物贬值的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被抽象掉了。2、所有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因而按国内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不随需求增加而上涨,与出口相竞争的外国商品价格也不因需求减少而下降。当进口需求减少时,以外国货币计算的进口商品价格不下降;当进口替代商品需求上升时,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商品价格也不上升。3、假设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4、假设最初贸易是平衡的。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即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其著作《经济学原理》(1980)、《货币、信用与商业》中吸收了边际学派的理论,并首创了“静态分析范式”,其以数学分析为基础,将经济学与数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俗易懂。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勒纳(Abba Lerner)在其经济调控理论中提出了“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该条件指本币贬值使贸易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于是在其后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的经济学家们纷纷开始以更为具体的模型去完善弹性分析理论,并且用弹性分析理论的实证分析为国际收支的调节出谋划策。到上世纪末,西方对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已经十分完整,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

于是我查找了本世纪最新的相关研究。,来自伦敦的三所不同高校的三位学者(Derick Boyd, Gugielmo Maria Caporalfe and Ron Smith)共同对马歇尔-勒纳条件以及该条件的协整分析做了完整的研究,论文题为《实际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协整与马歇尔-勒纳条件》。文章先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经典研究,并指出了其优劣所在,接下来去的文献综述中也是对其查阅的资料进行了总结,随后就是模型的推导,数据的整理,模型的检验以及最后的总结。文章中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也基本是沿用了其以前的比较常用的推导,对宏观数据平稳性的检验以及协整分析也比较透彻,文章的改进之处就在于其在全球范围内,对贸易发达国家都做了数据的收集,对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了检验,最后进行了总的评价。结论是:如果确实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那本币贬值的确应该是可以有助于贸易差额的,但如果政府只是关注名义汇率的变化,没有把价格因素考虑到其中,那确实是会出现以前的有关研究中出现的违背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结论。

在随后的,来自台湾了两位学者(Tantatape Brahmasrene and Komain Jiranyakul)运用了弹性分析理论对台湾的汇率与贸易顺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题为《台湾实际汇率对贸易顺差影响的探究》。台湾也是一个进出口贸易十分发达的国家,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的发展也是以强劲的出口来拉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当时的台湾与如今的中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文章对台湾的实际汇率以及贸易顺差的研究对本文的研究有相当的借鉴作用。文章开始同样是对弹性分析理论的历史研究成果加以叙述,在模型的设计中引入了实际汇率、GDP以及CPI,对宏观数据平稳性的检验也是用了ADF检验,然后是协整分析,最后是总结。文章得出结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台湾是适用的,台湾与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差额与实际汇率的变化是有明显关系的,特别是与日本,但与相关贸易伙伴国各自的'国内收入关系不密切,所以政府应该相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政策来促进贸易。

最后是年最新的关于中美贸易以及人民币-美元汇率的研究,由Mohsen Bahmani-Oskooee和Yongqing Wang共同完成,题为《美中商品贸易及人民币-美元汇率》。文章讨论的主要就是近几年,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与人民币一再的贬值是否有显著的原因。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头几年美中的贸易主动权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但近几年中国则渐渐掌握了主动,人民币的一再贬值,使得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呈现单边的走强,美国开始将国内的贸易赤字归因于人民币的贬值。于是文章用了美国88个产业的数据来研究,最后得出其中33个产业的情况可以论证人民币的贬值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严重打击,并得出了人民币的贬值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的重要原因。这个研究也是与之前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之前的研究普遍是将原因归结为美国内部的经济结构以及中美产品结构等问题,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不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所以人民币的贬值不是导致美国巨大贸易赤字的显著原因。

(二)国内文献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是1978年了,而且确立市场经济更已经是1992的事了,所以我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出现相关的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加上我国经济增长是典型的投资和出口拉动型,所以出口贸易的研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相对普遍的一些学术杂志上的有关人民币汇率以及我国贸易差额弹性分析的文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如郝雁的《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与汇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和万红先与郭晓瑾的《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这类文章主要就是采取了西方弹性分析最初的模型,配以数据和协整检验,最后得出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然后就是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贸易差额,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类是以封思贤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为主,这类研究主要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加上国际收支弹性分析的时滞研究,即“J形曲线”的研究。也就是说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研究人民币升值所引起的贸易出口的减缓将出现的时间,结论是二到三个季度左右,这也是弹性分析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两类文章虽然相比当今国外以及国内优秀的研究有所逊色,但也算是我国经济逐步步入正轨的产物,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开了一个头。

随着人民币从2005年7月以来的升值步伐,国内经济学最权威刊物《经济研究》上也越来越多的出现有关人民币汇率以及我国贸易顺差的研究,以2005年上海财经大学的戴国强和卢向前教授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78-》和来自厦门大学的魏巍贤的《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评价》为主。当然之前,早在19,也有像戴祖祥的《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这样的前辈。戴国强和卢向前教授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78-2003》显得实证性很强,的确,文章中的模型之复杂,之严密也是其能上《经济研究》的重要原因。魏巍贤的《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评价》虽然题目显得是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文章同样是建立了复杂而周密的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各个方面的传导机制,最后得出了具体的结论:当人民币升值10%以内,对国内的影响甚微,但如果超过10%以后,影响就渐渐扩大,到20%的时候,我国的贸易出口将下降21%左右,那将是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直到如今,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早已突破了10%的警戒线,速度没有丝毫减缓的意思,效应似乎也有点开始显现。

以上的文献基本都遵循了一个基本的方法与思维,但是有这样一片文献,其思路就有一定的创新。余斌教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利用人民币贬值来促进出口是否达到了效果。其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自从其出现至今,也没有一些定论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方式,也都是学者自己建立模型来验证,并且其认为如果按照进出口需求弹性的定义去直接计算,就需要知道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动与数量变动的情况,计算出每一种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然后进行加权平均求得。这将要求计算者能够获得各地海关最详尽的报关数据,并能够在国内市场上获得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然后才有希望通过运用大型计算机计算出进出口需求弹性的数值。这一点恐怕连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都无法做到,经济学家们就更不用提。稍微变通一点的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但这样一来,一方面,进出口需求弹性的计算精度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马歇尔—勒纳条件实际上无法运用;另一方面,保证一定的计算精度,又会使得实际减小的工作量并不大,从而实际上也不是学者们所能完成的。因此,必须构造出能够运用宏观数据来计算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公式。目前,学者们常用的是一种回归模式。以进出口额的增长率或进出口额的对数为因变量,以汇率的变动率或汇率的对数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以回归系数作为进出口需求弹性。但是,这个模式在理论上行不通。首先,它要求的假设前提太多,而这些假设,尤其是有关正态分布的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值得怀疑;其次,回归系数的大小会受到回归方程中其它自变量和常数项有无的影响;最后,以回归模式中汇率与进出口额的随机型关系来验证马歇尔—勒纳条件中汇率与进出口额的确定型关系也令人怀疑。所以最后,余斌教授运用了一种灵活的变通,以运用宏观的进出口数据就可以完成模型的检验。最后其研究了与中国有较大贸易往来的几个国家作了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的检验,发现与不同的国家,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满足情况是不同的,所以要指定不同的相关政策。

总的来说,国内的关于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也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也是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与西方相比则仍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样一个人民币升值的周期里,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再一次显得尤为重要。

三、论文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是利用国际收支理论中的弹性分析法,推导出马歇尔—勒纳条件,然后分析自从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来,我国对主要贸易国家的贸易差额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各国的贸易差额与汇率是否有显著联系,即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然后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国家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同样可以预期2008年我国贸易差额的大致变化趋势,这样对我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也是有积极的帮助。

论文拟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绪论

探讨中国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意义

二. 国内外关于贸易差额与汇率关系弹性分析的研究成果

(一) 国外关于贸易差额与汇率关系弹性分析的研究成果

(二) 国内关于中国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弹性分析的研究成果

(三) 当前需要结合人民币升值背景对贸易差额与汇率的关系进行的新研究

三. 中国贸易差额及人民币汇率现状

(一)近阶段中国贸易差额变化

(二)近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化

(三)近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贸易差额变化的影响

四. 论文研究模型推导以及中国数据研究

(一)需要对贸易差额与汇率关系弹性理论中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再推导

(二)需要对贸易差额与汇率关系弹性理论中的进出口需求弹性进行再推导

(三) 采用中国数据对论文推导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检验

(四) 结论与建议

五. 总结

谢辞

参考文献

四、参考书目

[1] Alfred Marshal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and Co.Ltd, 1920, Eighth edition : pg.56-107 .

[2] Derick Boyd, Gugielmo Maria Caporalfe and Ron Smith. Real Exchange Rate Effects on the Balance of Trade: Cointegration and 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1, 6, 3 : pg.187-201 .

[3] Tantatape Brahmasrene and Komain Jiranyakul. Exploring Real Exchange Rate Effects on Trade Balances in Thailand. Managerial Finance. ,28, 11 : pg. 16-33 .

[4] Mohsen Bahmani-Oskooee and Yongqing Wang. United States-China Trade at the Commodity Level and the Yuan-Dollar.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07, 25, 3 : pg. 341-354 .

[5] 戴祖祥.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 经济研究,1997,(7): 34-43 .

[6] 戴国强 ,卢向前.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78-2003. 经济研究,2005,(5) : 31-39 .

[7] 魏巍贤.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评价. 经济研究,2006 , (4) : 47-57 .

[8] 郝雁.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与汇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广东社会科学,2007,(5) : 41-45 .

[9] 万红先,郭晓瑾. 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 21-27 .

[10] 封思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 : 3-13 .

[11] 王相宁,李晓峰.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研究. 运筹与管理,2005,(6) : 33-38 .

[12] 余斌.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 : 9-15 .

篇9:金融开题报告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

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实证分析;

4、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的新思路。

二、调研资料情况

上世纪 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信用度量模型与传统的信用度量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分析度量模型主要有四类,即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麦肯锡模型和 CSFP信用风险附加法 (Credit Risk)。

1. CreditMetrics模型。

CreditMetrics模型是世界上第一个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是由 J. P. 摩根公司等于 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为依据,运用 VaR(Value at Risk)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CreditMetrics模型依赖于历史数据,属于盯市模型 (MTM)。

2.麦肯锡模型。

麦肯锡模型是在 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 (a structur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 ”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克服了 CreditMetrics模型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可以看作是对 CreditMetrics模型的一种补充。

3. KMV模型。

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该模型将贷款看作期权,首先利用 Black - 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 (default exercise point),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 (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主要使用股票市场的相关数据,是一种动态模型。该模型同时具有盯市模型和违约模型 (DM)的特征。

4. Credit Risk模型。

Credit Risk模型是一种基于精算方法的信息风险计量模型, 由 CSFP (Credit Suisse FinancialProduct)于 1997年推出。该模型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看作是市场风险,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Credit Risk是一种违约模型,它忽略了转移风险。但是,该模型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模型只需要相对较少的数据,具有简易性的特点;能够得到债券组合或贷款组合的损失概率的闭形解,具有计算上的优势。

除上所述,国际上应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还有许多,如神经网络分析模型、死亡率模型等等。

就我国而言,已逐步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同业相比,在数据的采集、加工、度量方法的运用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学习和借鉴上,以此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

徐畅在《Credit Metrics 模型及其对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的启示》[,3]中认为,Credit Metrics是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 at Risk)理论等为依据 ,以信用评级为基础 ,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 ,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研究此模型对于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张红舸和夏佳南在《KMV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2006,11]中提出, KMV模型作为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信用风险量化技术,早已引起我国学者对它的关注。他们对我国应用 KMV模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期能找到一种在我国适用的新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度量方法。但我国目前对 KMV模型所涉及到的各参数的估计方法都没有较好的研究结论,这势必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者要寻求一些替代指标进行近似评估。而这种近似的替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KMV模型的输出结果不准确。作者也在文章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使用 KMV模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姚传娟、李源和夏苏林在《信用风险度量KMV模型与Credit Risk+模型比较研究》[2006]中,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比较分析KMV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参数选择的共性及差异,对两模型各自特点做出客观评价,结果发现运用Credit Risk+模型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度量的精确性,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乔小京和周石鹏在《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比较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启示》[2006,10]中,对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即CPV进行了描述,Credit Portfolio View(CPV)模型将周期性因素纳入计量模型之中,将迁移概率与宏观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且通过模拟宏观因素对于模型的冲击来测定迁移概率的跨时演变,这样可以得到未来每一年的不同的迁移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Credit Metrics的方法计算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的VaR。可以说这种方法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由于假定不同时期的迁移概率是静态的而引起的一些偏差。

曹道胜和何明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比较级其借鉴》[2006,10]中,从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模型类型、回收率、现金流折现因子四个维度对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KMV 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 +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合我国国庆的信用风险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在相关研究过程中随处都暴露出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经验,我国银行业应当大力加强建立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和管理体系所需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我国专业评估机构的'建立,建立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强化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加强市场约束,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

篇10:金融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研究,从研究角度来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致力于研究与非利息收入相关的中间业务,一类是直接通过研究我国非利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出发进行的。从研究的落脚点来看,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致力于研究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一类是专注于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王新华,郭永强,通过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认识到:(1)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市场份额呈逐步扩大态势;(2)外资银行的外汇中间业务竞争优势明显;(3)外资银行单位中间业务业务量的创利能力较强;(4)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综合竞争力强。周好文、王菁()、赵冠宇()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来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问题。周好文、王菁(2008)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的下降是净利息收入波动性下降和多样化收益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其中多样化收益是关键因素。因为净利息收入波动性的下降不显着,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的增幅较大,所以非利息收入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者值得高度关注的部分。

赵冠宇(2010)在上一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又更加精确地得出,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业务收入必须占比达到11%以上才能起到发挥收入渠道多元化作用,降低商业银行总风险的目的。娄迎春(2008)实证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太小,所以非利息收入对银行资产和资本盈利能力的影响尚不明显,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一定要在坚持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刘畅()从多元化、范围经济、金融创新等理论角度解释了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动因,并分析了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制约因素和风险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只有当非利息收入不引发营业成本大幅增加时,非利息收入才会促进银行利润率水平的提高。谭弦(2010)引入衡量银行收入多样化程度的指标DIV和非利息收入占比指标UN,试图发现这两个指标与银行收益状况和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我国现有环境下大力发展多元化收入结构并不合适,还应以提升存贷业务效率为当务之急。魏世杰,倪旎,付忠名(2010),利用Robust标准误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发现非利息收入份额的提高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并得出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份额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但是投资收入份额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龚蓉()比较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变化及务结构,认识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丰硕利润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但是其高利润仍是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最有力工具。段军山、苏国强(2011)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最显着的是银行间国债指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债券价格弹性是-9.28%,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货币供应弹性是6.13%.曹辰(2011)应用非利息业务收益率来衡量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市场份额、外资银行进入、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需求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借此来反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效率的

受影响情况。

2、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主要从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以及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两个方面拓展研究。De Young and Roland()认为非利息收入实质并不比利息收入更具有稳定性。他们认为由于转换成本、信息成本以及扩展非利息收入的服务所需要的固定成本问题都可能导致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增加。Smith R and Wood G()选取1994-欧盟银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利息收入的下降虽然不能完全被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所抵消,但对稳定银行绩效不至于大幅度下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Stiroh (2006)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在美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并没有表现出其业务的多样化收益。Laetitia等人()对欧洲银行业的风险与产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将非利息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交易性收入,另一部分为手续费收入。通过分析-间734家银行的数据,发现那些积极从事非利息业务的银行的风险要大于主要从事信贷业务的银行,且非利息收入占比越大,银行的风险越高。Calmes等(2009)考察了加拿大银行业非利息业务的情况,结果发现虽然加拿大银行从事非利息业务的范围和规模在扩大,但并没有显示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产生了正面影响。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就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随着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银行业市场面临程度更深、范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增长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般观点认为,利息收入具有显着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特征,且受坏账风险影响较大。 而非利息收入,如信托服务、 结算业务、 资产托管等高收益的中间项目相对安全、 稳定且利润率更高。在我国,就现阶段而言,商业银行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于利息收入,信贷业务高居主导地位。因此,为了降低营运风险、提高银行业绩、增加收入、提升竞争能力,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日益重视非利息收入,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促进银行收入结构转型。非利息收入开始承担起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任。

那么,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又是受何种因素影响与制约等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它可以揭示和确定影响影响收入结构的因素、方式和程度。其次,它为防范银行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以为金融制度等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应用前景

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银行业的开放,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存贷利差日益缩小。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是我国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现状及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收入结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便于相关银行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改变或者提高相关性较高的可变因素来优化自身的收入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框架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选取我国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近年来的最新数据,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因素,并提出观点。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引言

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

2.1 利息收入的概念及特点

2.2 非利息收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3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架构及特征

三、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转型的影响因素

3.2 实证分析

四、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五、结论

篇11:金融开题报告

三、研究方法、步骤及创新点

本文通过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研究我国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的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描述性分析,通过相关数据整合成图表等,对我国收入结构及非利息收入结构变化现状进行分析。

2.比较分析,对各年份、各类银行之间非利息收入进行比较。

3.实证分析,利用相关数据,研究对影响我国非利息收入的各个因素与反映收入转型效率指标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二)步骤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整理思路

2.整理阶段:分析资料,为写作做准备

3.写作阶段:对于整理好的资料,运用研究方法的出结论

4.归纳总结,分析修改。

(三)创新点

对于非利息收入,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主要倾向于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和风险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外研究结果大多认为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银行收益率,从而提高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在国内,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完善,主要集中在对于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分析,也就是说对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上。

本文利用近年最新数据,通过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因素,并提出观点。

四、研究工作进度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XX年X月XX 日 外文翻译

2 20XX年X月XX 日 文献综述

3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一稿)

4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二稿)

5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第三稿)

6 20XX年X月XX 日 撰写论文(定 稿)

7 20XX年X月XX 日 整理文档、准备答辩

8 20XX年X月初 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新华、郭永强。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比较[J]. CHINA URBAN FINANCE.2005,7:22-23

[2]盛虎、王冰。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J].财务与金融2005,5:8-15

[3]郑璇。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彭i。 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周好文、王菁。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J].经济经纬,2008,4:155-158

[6]娄迎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2008,4:240-241

[7]刘畅。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C].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5

[8]赵冠宇。从资产组合理论的角度考察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C].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9]谭弦。银行收入结构与其收益--风险关系[C].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10]魏世杰,倪 旎,付忠名。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40家银行的经验 [J].未来发展2010,2:51-55

[11]赫国胜、徐 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析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0,12:86-92

[12]吴。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及其效率分析[D].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 文,2010

[13]李葛。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研究[C].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14]龚荣。金融危机前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变化分析[J].商业时代,2011,24:60-61

[15]段军山,苏国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金融,2011,5

[16]曹辰。中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效率的实证研究[C].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17]周开国、李 琳。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 5:57-66

[18]张启迪。中美商业银行同质化与差异化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39-40

[19]De Young, Rand Roland, K. Product Mixand Earnings Volatility at Commercial Banks: Evidence from a Degree of Leverage Model[R].Working Pape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Research Department,1999: 99-106

[20]Smith R and Wood G. Non-Interest Income and Total Income Stability, Working Paper[D]. Bank of England, 2003.

[21]Stiroh, K. J., 2006. A Portfolio View of Banking with Interest and Noninterest Activities [J]. Jou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6,38:1351-1361.

[22]LEPETIT L. Bank income structure and risk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uropean bank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7 ,31( 1): 1 - 21 .

[23]Calmes and Ying Liu Financ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banking income:A Canada-U.S.comparison [J].Journal of Intemational Finaneial Markets Volume19 Issuel February2009:128 -139

篇12:金融开题报告

一、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之论文题目: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之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XX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 XX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 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XX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 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 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XX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三.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篇13:金融开题报告

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

经过30多年改革开发,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XX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能源利用率过低等缺陷日趋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在巾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经济进入技术经济时代以后,科学技术贡献成分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保障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花大力气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同时我们应当保持清 醒的意识,我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脆弱,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仍旧是其显著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战略的高度,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与其作用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制约着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金融支 |1持,是改善和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幵科学、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相较于传统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及长周期性等是高科技产业的显著特征。

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一家科技企业是无法成功的从一开始的项目培育过渡到产品成形阶段,最终实现科技产业化。如果项目没有充足的资金链供应,项目的研发进度势必会受到影响,那么最终的产品即使能走上市场,也会因为丧失了原先的优势而使市场份消失殆尽。与此同时,单一的、缺乏层次的资本市场受其自身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科技企业发展每个阶段的融资需求。如何弥补这一缺陷,建立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使其与科技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保持同步,就成为了支持科技产业成长的核心问题。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本研究选题来源于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巾金融与科技密切结合的反思和深入探索,选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 I预期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进行理论上的梳理。文章希望通过对前人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相互作用的理论机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总结完善。(2)进一步探索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目前存在问题。文章希望能够利用金融学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并以金融支持为切入点,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经验作对比的方法,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3)对构建合理科学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给出建议。文章首先解释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与资金需求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围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暴露出的问题,从比较分析入手,结合美国、日本、德国等_家金融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综合考察与介紹,力求能够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战略,提出实现该战略的思路以及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创新建议。

研究意义

高新技术产品的成长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从木质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高新技术规模化、科学化、市场化的发展过程。凭借金融市场1?身的发展与金融工具的不断推陈出新来增强技术产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最终使金融市场与高新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这彳严然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不断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使金融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成为可能。

(1)有利于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互动机制,促进金融与高新技术产协调发展。

(2)通过构建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3)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工具创新,合理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各个阶段的融资需求。

(4)对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研究内容

第二章,木韋主要论述了涉及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有关理论。介绍一下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和金融支持概念的界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周期性特点并总结了这些理论研究对本文的冶示。

第三章是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支持的概况介绍。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梳理,并对其现阶段发展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障碍进行梳理,这些研究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了指引。

第四章是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通过归纳演绎分析方法对美国、日本、德国的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与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制度的优化与设计。本章是全文的精髓所在,在前面四章内容的铺垫下,本章通过整合对策研究与归纳演绎的方法为我国中国高新技术金融支持体系如何进行优化提供若干对策。

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

研究方法

研究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辅助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3篇)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3篇)。有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利于正确的认识客观规律和进行正确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釆用的方法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是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当然也可以用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问 I题。实证分析法主要是研究 是什么 的问题,即考察这一问题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而不回答这样的状况是好是坏。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研究过程巾,需要调查统计各种数据的实际数值并与理论规律比较,用理论规律加以解释以加深对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 I持体系的客观认识。

规范分析则是研究这一现象 应该是怎么样的 ,也就足说要对某一客观现象的好坏做出评价。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调整相关金融支持安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好的发展,以带动经济发展。所以不可避免的需要涉及什么是 好 的标准,以及以此标准来决定怎么调整、安排相关的政策措施。

篇1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术型研究生)

课课

题名题来

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研究

√导师研究课题 □自选课题 源 □

□其它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所属性质 □

□综合研究 □其它

姓层

赵海连 S10030505017

学 号

次 硕士研究生

所在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思想政治教育 金玉秋

20xx年11月6日

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注:以下1-8项内容,如填写不下,均可加页。

1、立论依据

篇15: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东南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探究

专业名称 年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公共事业管理

填表时间

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

一、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外来语应用中文和英文同时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开题报告需用计算机打印,一律为A4开本,于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

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三、开题报告需在第八学期开学之前完成。

篇16: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

三、开题报告的时间和步骤

脱产研究生在第2学期末,在职研究生在第3学期末进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阶段。可先由教研部提供选题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选题意向后,由教研部批准。为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开题报告会应在脱产研究生的第2学期结束前、在职研究生的第3学期结束前举行。

四、评审小组的组成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和秘书组成。评审小组的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

五、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的成员在听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研究生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在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后,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申请,导师批准并重新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六、开题报告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评审小组秘书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经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交研究生部备案。《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必须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剪贴。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有关材料归入学籍档案。

注意:开题报告以书面(a4纸打印,左侧订)方式向导师组提供,字数不少于3000字。请在规定时日之前,按照各导师组成员数提供相应开题报告份数并交到jm办公室。

开题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你个人的新见解。

第三、论文的结构、基本框架、主要论点、论据和研究方法等。

例:基本内容(研究框架):

序言一、纽伦堡审判。

二、法律家阶层与实证主义。

3。xx结语参考文献:拟参考资料(书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来源 ——请注意:著作部分不少于20个,论文部分不少于20个后记。

第四、论文进度安排(时间起止)。

第五、需要特别向导师组请教的问题。

篇17: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s 一、选题意义

朗诵是声乐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声乐教与学的过程中忽略朗诵一味追求声音这一现象实属多见。朗诵和歌唱二者是相融相通、不可分割的,歌唱中有朗诵的读白,朗诵中又夹带有歌唱的韵律。从歌唱的角度看,朗诵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朗诵过程中可充分发挥表现歌词的意义,抒发歌词的感情,使歌词与曲谱情调互相配合,相辅相承。用真挚的“情”结合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个性特点选择自己的声音形式和表现手法,生动、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加深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对提高声乐表演者的声乐表演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朗诵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在人类的语言产生之际,朗诵也就诞生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朗诵实践有了更大的发展,许多学者在理论领域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因为朗诵和我们日常的语言更接近,使声乐演唱者感觉更放松,通过一阶段的练习渐渐在气息方面做到“深、稳、通、活”。有了“深、稳、通、活”的气息支持便为歌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把语言的含义表达出来,朗诵艺术在国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过:“要把声调加以适当的安排,借以表达不同的情绪,什么时候说得响亮,什么时候说得柔和,或者介于两者之间,什么时

候说得高,什么时候说得低,或者不高不低,根据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节奏,这正是应当记在心中的三件事——音量、音高和节奏。文中根据歌唱和朗诵的共同特点对咬字、吐字、气息、共鸣腔体的运用、情感等方面进行研究,说明这几点在歌唱和朗诵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网上搜寻资料,相关书籍的学习以及自身近年来所积累的经验相结合,对声乐学习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通过网上搜寻资料,相关书籍的学习以及自身近年来所积累的经验相结合。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供参考的资料较少,可能存在一些论述不够准确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笔者希望此论文完成后,能使读者正确认识和了解朗诵在声乐学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六、论文提纲

(一)前言

声乐是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时间艺术。朗诵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技巧来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歌唱就是把语言附加到音乐上去,使情感表达得更为妥当。从歌唱的角度看,朗诵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加深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体会情调韵味,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二)提纲

一、朗诵与歌唱的特征

1、朗诵

2、歌唱

二、朗诵与歌唱的区别和联系

1、发声技巧方面

2、艺术表现方面

三、朗诵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1、朗诵有助于歌唱时共鸣腔体的打开

2、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

3、朗诵有助于声乐演唱时“咬字吐字”的清晰及作品的情感表达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声乐学习中朗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朗诵歌词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的环节。在声乐学习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加深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体会情调韵味,提高声乐演唱水平。让声乐演唱者能够正确的理解声乐的学习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论文写作进度的安排

201 年10月12日——201 年11月20日 选题,开题,收集资料

201 年11月20日——201 年 3 月15日 完成初稿

201 年 3 月16日——201 年 5 月15日 修改,定稿,上交论文

八、参考文献

[1]赵兵、王群.朗诵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曾卫星.浅论朗诵与歌唱[J] .贵阳师范学报,20xx.

[3]胡敏、林速韵.朗诵 主持 演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余开基.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九、导师评语

篇18: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摘要:随着英语课的逐步推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作为英语教学的实施者,英语教师应该切实加强教学素质的提高。那么,在新形式下该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创造素质呢?我们需要从创新教育理念的树立、知识通识性的具备、教师教学思维的诗意化以及做研究型教师四个方面入手。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竞争的时代。在这些竞争中,人是最活跃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创造教育的实施、创造教育体系的建立最直接的要素是建立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那么,新形式下,如何塑造自己的创造素质,做一名创造型的教师呢?

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是教育者从理性上认识教育的切入口,我们说,创造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师,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这项教育,必须是具有创造意识、能够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教师方可。因为实现创造教育的目标必然要依赖教师的创造性素质和教育创新的实施,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已成为塑造具有现代教师风采的核心要素。

创新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育观以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培养能熟练掌握已有知识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创新的教育观则针对传统教育观实现了三个转变。

第一,将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目标转变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教育目的 使学生通过以教材为基础而展开的学习活动,获得认识和理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在知识的应用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二,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创造性的教学鼓励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使教学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的过程。

第三,将严格遵守常规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要是过分强调对课堂纪律的遵守,便容易束缚学生的天性,使学生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和激情。所以英语尤其强调课堂氛围的轻松与活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创造潜能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具有知识的通识性

创造性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创新都离不开知识作为载体。以往,人们常常将 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等形容学者或教师等拥有的知识量,教师往往成了知识的化身。然而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今天,人们拥有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可以这样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缺乏的并非主要是知识,而是形成知识的知识能力,即知识的创新能力。那么,这种 知识的知识 怎样获得、如何形成呢?

首先,作为教师,要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合理的知识逻辑结构。所谓学科知识基础是指教师掌握的知识面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之中,在知识分类越来越细的今天,如果教师只重视 专业知识 ,将自己陷于狭窄的专业领域,思维很难有开阔性、发散性。如果一名教师,要教学 red,yellow,blue,green,purple,orange等颜色单词,他该采用什么方法?仅仅是照本宣科,将单词悉数教给学生,还是巧妙运用学科知识基础,渗透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做三原色的加法实验(what sredandblue/redandyellow/blueandyellow?),寻找实验结果,从而引出purple,orange,green三个单词。从这儿可以看出,知识的广博性是形成创造思维、创造性教学的广阔原野。

其次,在教师获得的知识中,还要形成知识的逻辑结构灵魂 知识的融会贯通,即通识性。通识的要义在于强调 识 与 通 ,即见识与智慧的通性,强调智慧及其对人类文化的 统摄 。在施教过程中,通识不能理解为单一的知识教学,它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文化在人格中的整合,这种文化精神是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应具有的内在素质。

追求思维境界的诗意化

所谓思维境界的诗意化,是指审美性和情感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氛围。创造是一种美。美与创造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人的创造活动与终身的创造激情和创造冲动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创造思维的心理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英语氛围,无疑会激发学生在课堂里运用自己的情感开展多种活动,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创造动机。

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一位学者说过:成功的教师就是:经验+反思。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堂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学有所得,会感到莫大的快慰;反之,一堂不成功的课也会使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作总结分析,寻找原因和对策。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反思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可以对教育教学实践做出总结、概括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评价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得失,提出新的想法,发展和创造丰富的教育教学观点。总之,随着创造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知识的通识性,注重思维的情感性和审美性,勤于动笔,勤于反思,积极投入教育实践,做一名新形势下的创造型教师,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 1]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 年.

[ 2]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主办20xx

篇19: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主要研究莱州市草艺品出口贸易的优势,及其所在地人文地理优势,还有生产加工的过程介绍和改进建议,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前景观望,提出一些建议和发展方向研究。

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介绍莱州市的人文地理环境

2.介绍草编艺术品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3. 对其加工材料的来源做研究

4.对其市场生存能力做研究介绍

5.草编艺术品的生产加工过程

6.举例研究齐生产成本和利润

7.对其销售和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8.分析与其他草艺品出口地(国)的产品对比

9.对其销售.加工流程做分析研究

10.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其生产销售的问题

11.对生产和销售提出改进意见

12.对草编艺术品的发展前景展望

3、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 根据国内的一系列研究情况综合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外贸企业已经在一个全新的开放的环境中发展对外贸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按照其宗旨和基本原则进行经济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履行谈判中承诺的市场开放的义务,将为各国、各地区的贸易伙伴提供更好、更稳定的市场准入机会。对外开放的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将逐步享受国民待遇,投资环境将更为宽松、透明、稳定。这毫无疑问将为国外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有着两面效应,后一点是我们尤其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不同的行业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就中国外贸企业而言, “ 入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和中国法律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关。中国自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颁布第一部调整外国投资的法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至1999年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用了整整20年时间。到20xx年法律框架已经日渐成熟,总的来看,中国外资法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朝更开放自由的方向转变或转型时期,中国的外资法的重大变革对中国的外贸企业也有一定的优势可占。

理论上讲外贸企业应具有进出口功能,但由于某一时期中国特定的环境因素,假如人民币无法完全自由兑换,政府的政策导向等,使得出口功能对中国外贸企业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大部分外贸企业无法自己生产产品出口,它们必须寻找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组织出口。出口产业竞争力属于国际竞争力范畴,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

按照迈克尔(E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参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6个因素,我们根据海关统计数据, 采用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指标,对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筛选评价。 贸易竞争指数=Xi-Mi/Xi+Mi,其中Mi、Xi为某i产品的进出口额)。 此指标主要反映一国(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某i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数值越大,竞争优势越明显。

统计分析表明:目前,中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外贸企业类型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所不同的是,我们将纺织品与资源性产品分开,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存在的差异是,纺织品的竞争力要远高于其它产品,也高于资源性产品,但其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这一点与国内的分析结果一致。从总体上讲,目前中国的化工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还尚无巨大优势可言,但必须看到,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要高于化工品及有关产品,而且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可能要高于其贸易竞争指数所反映的状况。因为在这些产品的出口额中,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企业作为中国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这些产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相关进口额高居不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目前具有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产业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但其比较优势在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还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竞争力在逐年上升。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的选择空间,很可能被继续局限在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研究生开题报告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样本

生物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研究生开题报告

英语语言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化工研究生开题报告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整理19篇)】相关文章:

教育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023-03-23

硕士开题报告2023-12-05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指南2022-06-15

金融论文开题报告2022-05-07

学前教育硕士开题报告2024-04-25

英语教育硕士开题报告2022-10-09

药学硕士开题报告范文2024-02-26

历史教育硕士开题报告2022-12-28

药学硕士开题报告2023-06-11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