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研究大学生消费方向的论文提纲(精选12篇)由网友“我坑我自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简述研究大学生消费方向的论文提纲,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简述研究大学生消费方向的论文提纲
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也必然会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其消费观发生了新的变化.
1.个性品位
当今时代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普遍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他们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己的个性,通过消费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这表现为一些大学生总是愿意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消费,在消费中力争张扬个性;他们不愿意随大流,不愿意他人左右自己的行为。在穿着打扮上,他们总是按自己的审美情趣来选择,不怕别人说自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他们这种独具一格、弃旧图新的消费心理,与当代大多数大学生心里一致。
2.消费的多层
指由于经济发展和家庭收入不平衡,导致大学生消费水平出现高、中、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消费层次相对较高。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差距拉大,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校园的贫富差距从表面看是经济消费的差距,实际上是社会阶层分化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内部的贫富差异是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的直接反映。
篇2:大学生论文提纲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次贷危机的警示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
首先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其概念、原理、参与者和运作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深入探讨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阐述了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发展历程和内在原因。然后讨论我国在次贷危机背景下继续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潜在风险,并利用credit poirtfolio view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今后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规避危机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一. 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基本框架与思路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三. 美国次贷危机的历程与成因
1.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
2.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
3.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四.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风险
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状况
2.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3.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研究
五.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策略
1.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3.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4.建立完善的证券定价机制
5.扩大投资者范围
6.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7.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条件适度推行
篇二:论文提纲论文题目: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精神生活,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 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引起的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等等,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还要依 靠环境执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意义,着重分析目前我国环境执法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执法所依据的环保法律、法规中对公众参与的规 定,并结合工作实践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主要从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实体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执法信息公开制度、鼓励非政府环保组织发展壮大、建立 环境执法众参与的责任追究机制与激励机制、强化舆论监督与提高法律意识等五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建议。
内容提要4-7
引言7-10
1 环境保护众参与的一般问题10-14
1.1 环境保护众参与的起源10-12
1.2 环境保护众参与的含义12
1.3 我国环境执法的工作内容12-13
1.4 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含义13-14
2 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意义14-18
2.1 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环境执法打下良好的根基14-15
2.2 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促进环境执法的公平性、公正性、全面性和及时性15-16
2.3 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完善环境执法程序,监督违法执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16
2.4 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减少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树立环境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16-18
3 环境执法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8-27
3.1 我国环境执法众参与的现状18-22
3.2 我国环境执法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22-27
4 完善我国环境执法众参与的对策27-44
4.1 构建公众参与的法律体系,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机制27-31
4.2 建立环境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公众参与的参与体系31-35
4.3 鼓励非政府环保组织发展壮大,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公众管理35-37
4.4 建立环境执法众参与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37-40
4.5 强化舆论监督,提高法律意识,营造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良好外部环境40-44
结论44-46
参考文献46-50
论文摘要50-54
篇3:大学生论文提纲
封面:
鸣谢
摘要:需要中英文两种,每个以1-2页为主。
正文部分
introduction -- 概要介绍:主要说以下这个论文是干什么的?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创新点?论文的各个章节的内容提要。
specification analysis (problem analysis) -- 需求分析:主要了解一下客户/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需求。
这一部分要讲清楚。
可以考虑将这一部分放在文献综述章节前边。
literature review -- 文献综述:主要综述一下前人做过什么?最后提出来什么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做,这就是你要做的。
key technical parts -- 技术核心部分:这一部分可以有3几个章节。
例如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硬件网络以及基础平台建设,应用章节,安全防护;如果做的是一个开发项目,例如开发环境建设、开发平台语言等、具体的开发、安全等等(代码放到appendix);
result,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 结论、讨论、结论:理科的论文可能需要三个章节分头描述。
电脑的估计一个章节就可以了。
references / bibiography -- 参考文献:需要列明各个文献的具体情况。
本科论文需要不少于20个参考文献。
硕士应该多一些。
估计40-50为佳。
上述是基本的内容,但不局限于这些。
可以根据自己的课题及内容适当加减。
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次贷危机的警示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
首先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其概念、原理、参与者和运作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
其次深入探讨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阐述了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发展历程和内在原因。
然后讨论我国在次贷危机背景下继续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潜在风险,并利用credit poirtfolio view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
最后通过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今后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规避危机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一. 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基本框架与思路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三. 美国次贷危机的历程与成因
1.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
2.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
3.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四.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风险
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状况
2.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3.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研究
五.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策略
1.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3.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4.建立完善的证券定价机制
5.扩大投资者范围
6.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7.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条件适度推行
篇4:大学生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精神生活,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 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引起的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等等,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还要依 靠环境执法。
本文主要阐述了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意义,着重分析目前我国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执法所依据的环保法律、法规中对公众参与的规 定,并结合工作实践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主要从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实体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执法信息公开制度、鼓励非政府环保组织发展壮大、建立 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的责任追究机制与激励机制、强化舆论监督与提高法律意识等五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建议。
内容提要4-7
引言7-10
1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一般问题10-14
1.1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起源10-12
1.2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含义12
1.3 我国环境执法的工作内容12-13
1.4 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含义13-14
2 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意义14-18
2.1 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环境执法打下良好的根基14-15
2.2 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促进环境执法的公平性、公正性、全面性和及时性15-16
2.3 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完善环境执法程序,监督违法执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16
2.4 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减少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树立环境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16-18
3 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8-27
3.1 我国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18-22
3.2 我国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22-27
4 完善我国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的对策27-44
4.1 构建公众参与的法律体系,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机制27-31
4.2 建立环境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公众参与的参与体系31-35
4.3 鼓励非政府环保组织发展壮大,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公众管理35-37
4.4 建立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37-40
4.5 强化舆论监督,提高法律意识,营造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良好外部环境40-44
结论44-46
参考文献46-50
论文摘要50-54
Abstract54-59
致谢59
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提纲【3】
目录 4-8
图表目录 8-10
摘要 10-13
Abstract 13-16
1 导论 17-32
1.1 研究背景 17-1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1.2.1 研究目的 18
1.2.2 研究意义 18-19
1.3 相关研究综述 19-28
1.3.1 关于福利的研究 19-26
1.3.2 关于福利测度的研究 26-28
1.3.3 研究评述 28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28-30
1.4.1 研究方法 28-29
1.4.2 研究内容 29-30
1.5 创新点及不足 30-32
1.5.1 可能的创新点 30-31
1.5.2 研究的不足 31-32
2 相关理论基础 32-42
2.1 农业产业发展层面 32-36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4
2.1.2 农业系统理论 34-35
2.1.3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35-36
2.2 经济增长方面 36-40
2.2.1 生态经济理论 36-38
2.2.2 循环经济理论 38-39
2.2.3 幸福经济学理论 39-40
2.3 社会福利方面 40-42
3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及生态问题 42-62
3.1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 42-49
3.1.1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内涵 42-43
3.1.2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特点 43-45
3.1.3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作用 45-49
3.2 农业产业的生态问题 49-61
3.2.1 农业资源问题——自然资源锐减 50-55
3.2.2 农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 55-57
3.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生物风险凸显 57-58
3.2.4 农业生态问题—生态破坏严重 58-61
3.3 本章小结 61-62
4 基于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利测度——以湖北省为例 62-79
4.1 文献回顾 62-65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65-69
4.2.1 研究方法 65-68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8-69
4.3 实证分析 69-76
4.3.1 农业从业人员发展指数动态分析 69-72
4.3.2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足迹的动态审视 72-74
4.3.3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福利指数的动态审视 74-75
4.3.4 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75-76
4.4 简要结论与启示 76-77
4.4.1 简要结论 76-77
4.4.2 启示 77
4.5 本章小结 77-79
5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绩效评价——基于农户调研数据 79-98
5.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模糊综合评价 79-92
5.1.1 数据来源及统计检验 79-84
5.1.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各公共因子的描述性分析 84-92
5.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综合模糊测度 92-96
5.2.1 明确评价因素集U 92-93
5.2.2 给评价集V 93
5.2.3 明确评价指标权重集A 93-95
5.2.4 构造评价矩阵 95-96
5.2.5 给出模糊评价结果 96
5.3 简要结论 96-98
6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三方博弈分析 98-108
6.1 当前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组成内容 98-99
6.1.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产生的利益主体结构 98-99
6.1.2 生态福利的公共属性 99
6.1.3 生态目标实现中的监管机制 99
6.2 生态福利产生中各主体行为分析 99-101
6.2.1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中央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100
6.2.2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100-101
6.2.3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农业经营者层面的原因分析 101
6.3 农业生产生态目标实现过程中三方博弈行为 101-106
6.3.1 建立三方博弈模型 102-103
6.3.2 农业产业生态目标实现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103-105
6.3.3 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 105-106
6.4 本章小结 106-108
7 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提升策略 108-119
7.1 国际典型实践 108-113
7.1.1 美国 109-110
7.1.2 欧洲 110-111
7.1.3 日本 111-112
7.1.4 其他国家和地区 112-113
7.2 国际实践的经验规律启示 113-114
7.2.1 重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113
7.2.2 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科技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113
7.2.3 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13-114
7.2.4 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114
7.3 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分析 114-117
7.3.1 政策法规体系 114-115
7.3.2 组织管理机制 115-116
7.3.3 社会参与机制 116
7.3.4 资金投入机制 116-117
7.3.5 信息网络建设机制 117
7.4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与提升的未来政策取向 117-118
7.4.1 调控农资供应市场,建立生态农业的补偿机制 117-118
7.4.2 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标准,加强生态农产品管理 118
7.4.3 鼓励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开发农业环保技术 118
7.5 本章小结 118-119
8 简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119-122
篇5:大学生论文提纲
大学生论文提纲
一、[选题依据]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这部分的写法于往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在要求上有明显不同。“学术史梳理”是对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的做系统的梳理,专家建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说明每个时段研究的注意内容、形成的主要观点、解决了哪些问题,主要学术贡献和存在的不足等;“研究动态”是指目前研究的状况,即目前研究的主要的学术流派、主要关注哪些问题,有什么观点,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哪些学术的空白点,有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等;“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实在上述梳理的基础上,说明您的研究的拟解决哪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您的研究能填补哪些方面的空白,或者在哪些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起到补充和矫正的作用,进而说明您的研究“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这部分的文字量所占篇幅应该较大,不能过于简单,要仔细梳理。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不只是说明您要研究什么,还要说明这个问题重要性,重要性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理论上的主要性,二是实践或者应用上的重要性。侧重于那个方面具体看您的研究侧重于那个方面,切忌不要写得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践(应用)意义,无限拔高会影响可信性。足以让评审者认为确实有研究的必要。这部分要写的详细些,论证充分些,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很难有说服力。
“总体框架”既要有研究的基本构架,又要写的“有血有肉”,不能只是一个一个的标题。基本构架上要环环相扣,逻辑性强,内容上也要有上下的承接。形成结构严谨、内容充实的研究总体框架。这部分的写法和过去的“主要研究内容”很相似,但是多了对问题意识考察的内容,是论证材料的核心部分所占权重也最高。
三、[思路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其中,特别要注意具体研究方法,不仅要说明使用的研究方法,还要说明在研究哪些具体问题时使用这些方法。与本研究无关的方法不要写,否则评委会认为您在研究方法论方面存在问题。
四、在格式方面请注意,一定要按照要求,请仔细对照检查。
申报材料中的内容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 一般说来,不按格式要求填写,评审专家会认为不认真,对评审结果会有很大影响!
文献管理
1.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
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以及 换行符 删掉。 每次
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
篇6: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研究论文
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研究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内容、动机、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及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促进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的建议,为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及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学生;消费特征;建议
一、前言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健身娱乐与休闲的个人支出,它包括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运动竞赛表演过程中,对体育服务产品及体育活动直接有关的体育实物消费品、精神产品等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以及为参与或观赏运动竞赛而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和入场卷等。随着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不断浓厚,大学生体育意识的不断加强,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消费也不断增长。为此,探析他们自身独有的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体育消费。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以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三所大学男女大学生共600名(每校随机抽出男女大学生各100名为样本)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67份,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553份,有效率为92.2%。
2.2.2文献资料法:查阅涉及体育消费、大学生消费心理等相关文章30多篇。
2.2.3访谈法:与一些大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消费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能够引起人们购买某种体育文化产品或选择欣赏和参与某种体育文化活动货币支出投向的兴趣、意图、愿望等。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把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大致分成以下几类。
3.1.1社会交往动机
社会竞争加剧使人际关系变得微妙复杂,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建立真诚的合作、融合的感情、相互的信任。调查中,我们发现男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居首位,占35.6%,明显高于女生,这跟男、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这些特征决定了男、女大学生在需要及行为上的巨大差异,反映了更多的男生把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交往、锻炼并显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手段。
3.1.2审美动机
女大学生的审美动机居首位,明显高于男生,女生更乐意花钱在这方面,使自己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大方的气质,这跟女性爱美的天性有关。
3.1.3健身、娱乐动机
健身、娱乐这种体育锻炼最直接、外在的功能,被相当一部分男、女生作为稍次的动机。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年轻人,同样会感到身心疲惫,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增进健康、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独特有效的方法,自然成为大学生们的选择,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们自然愿意花钱去“买”健康和快乐。
3.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种类
3.2.1实物型消费
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消耗的实物产品。如运动服、鞋袜、球拍等小型体育用品。购买体育报刊、书籍、声像制品等也属于实物消费。调查中显示,此项消费男大学生占体育总消费的52%,女生占31%,男女生差异显著。这说明男生较女生更乐意花钱购买体育服装及体育用品进行体育锻炼和健康投资,男生在购买体育报刊、书籍方面的花费占整个实物消费的40%。(见表1)
3.2.2参与型消费
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而参加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班等各种体育实践活动所支付的费用。表1显示,此项消费男大学生占体育总消费的40%,而女大学生为63%,男女差异明显。这说明一是男大学生选择非收费性体育锻炼项目的空间比女生更为广阔,自由度更大;二是女生为在日趋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中获取优势,除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比男生更注重体形健美的锻炼及自我形象、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2.3休闲观赏型消费
主要指大学生为了观看、欣赏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电视转播等而支出的费用。表1显示,此项消费男女生均出现较大的降幅,并无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一是各高校承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太少,不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可供消费的体育市场;二是校外的体育竞技门票太贵,大大超出了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只能望赛兴叹。
3.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观念
3.3.1小部分学生能有计划地理性消费
大学生消费的随意性强,他们既想很好地使用手中的钱,又想自由一些来支配,但其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往往影响了支配的自由度。在调查的学生中,30.3%的男生认为自己能理性的`有计划的体育消费,而女生只有20.1%,19.61%的女生认为自己易受打折、广告、促销等的影响。而男生只有8.33%。这可以反映出,在体育消费方面,大部分男生比女生更为理性。
3.3.2价格与质量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虽然大学生渴望自由地消费,但由于其掌握的资金有限,因而在消费中首先会考虑到价格,而质量也是他们不会忽略的一大因素。在质量相当时,大学生更愿意多花钱购买名牌,17.26%的学生在消费时追求时髦新潮、个性化,这些都反映了大学生对名牌的一种追慕心理。
3.3.3大学生对超前消费持宽容态度
在调查中,53.1%的学生赞成超前消费,其中非常赞成的为18%。另外,在被调查的学生中,69.2%学生偶尔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10.71%的学生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只有20%的学生从来没有出现过入不敷出的情况。由此可见,超前消费是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误区之一。
四、建议
4.1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开发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体育消费价格和质量要符合大学生的要求,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4.2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学生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体育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校体育工作者要不断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4.3要倡导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适度消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我国体育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和行为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
[2]朱建宇.当代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3.
[3]张辉.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3.
篇7: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编 列宁民族理论的要义
第一章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与“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理论
第一节 承认民族自决权就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自由
第二节 民族自决权的目的是促进“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
第三节 民族自决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绝不是多余的
第四节 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统一而不可分割
第二章 列宁的联邦制国家理论
第一节 “自治制是我们建立民主国家的计划”
第二节 联邦制在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其合理性
第三节 统一的联邦制国家是走向集中制国家的“过渡性步骤”
第四节 联邦制国家是苏联各“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的形式
第二编 列宁民族理论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 苏俄为推动世界革命对中国共产党施加影响
第一节 没有东方各民族的援助,世界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
第二节 民族问题的中心在东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第三节 苏俄是援助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基地和中心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为获取民族自由接受来自苏俄的政策
第一节 只有奉行列宁的民族政策才能获取真正的民族自由
第二节 苏俄能够以诚意、热情和实力援助中国革命
第三节 苏俄对中国是“没有侵略野心”的国家
篇8: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
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当前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研究
本文结合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文中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想信念与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二、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
三、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文中对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的含义、主要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梳理,将多方面内容建构成一个体系,并探索其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清楚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探寻期间的内在关联。
我们从“三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作为着力点,详细得阐述了教育的内容。文中阐述了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1.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3.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4.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为了使文章更真实的反映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情况,我们在学生当中采取了问卷调查,调查中我们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00份,我们同时也参考了中山大学、四川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成果,通过问卷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文中对典型数据做了应用,并用图标标注,科学的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原因分析。
在文章的最后用了大量的篇幅详细的探讨了解决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对策,从加强和巩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机制、改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积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为提高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摘要
ABSTRACT
引言5-6
第一章 理想信念与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概述6-15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6
第二节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含义6-7
第三节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7-12
一、“三观”教育8-9
二、公民道德教育9-10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0-12
第四节、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12-15
一、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2-13
二、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13-14
三、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14-15
第二章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15-19
第一节、当前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15
第二节、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15-19
一、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本身存在误区15-17
二、全社会关心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17
三、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做到有的放矢17
四、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缺乏应有的研究17-19
第三章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19-27
第一节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19-21
第二节 加强和巩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21-23
第三节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机制23-24
第四节 改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24-25
第五节 积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25-27
结语27-28
参考文献28-30
致谢30-31
篇9: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
1信息不对称对长三角地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影响
1.1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特色的调查研究,将信息不对称、法制健全程度、风险感知、广告宣传这4个因素作为影响大学生消费的相关影响因素〔5〕。(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人员对有关信息的掌握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一般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缺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3〕。(2)法制健全程度。在我国有关互联网上的消费的法律法规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因此在商品信息上大学生消费群体就属于了信息拥有量少的群体,而商家就能够利用其足够的信息进行谋利。由于法制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不能让大学生消费群体和商家形成公平的交易。(3)风险感知。风险感知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因为无法预料这一消费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由于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不同,使得感知到的风险也会不同。风险感知的差异可能使得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不一样,最终导致消费行为的不一样。(4)广告宣传。由于商家的大量的广告宣传,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误导,为消费者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使得消费者做出了不正确的消费行为。
1.2模型的假设根据以上因素的分析,从而提出信息不对称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H1:法制健全程度与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相关关系;H2:法制健全程度与广告宣传存在相关关系;H3:广告宣传与风险感知存在相关关系;H4:风险感知与信息不对称存在相关关系;H5:法制健全程度与信息不对称存在相关关系;H6: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2问卷调查及量表设计
2.1样本选择本研究的对象是长三角地区的大学生,由于数量多、范围广,笔者仅在学校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以及学校周边地区发放问卷,还有一部分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在网络上发放,主要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合肥、镇江、扬州、盐城等城市及地区。正式问卷共3部分:①问卷简介,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②被调查者个人因素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③影响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因素调查,包括信息不对称、法制健全程度、风险感知、广告宣传4个方面。问卷第三部分采用5分法调查大学生消费者的态度,分别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态度层次。
2.2问卷测量量表根据前面提出的假设模型,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各变量的测量指标。
2.2.1信息不对称的指标体系对信息不对称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我非常关注那些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消息;②信息不对称不会影响我的正常消费行为;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会选择信息更加完全的商品进行消费。
2.2.2法制健全程度的指标体系对法制健全程度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网络管理制度相对健全能够保障商家产品信息的真实性;②我国的法律制度保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③我国的法律制度削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2.2.3风险感知的指标体系对风险感知的测量分为4个测量题项:①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仍然进行网上消费;②商家的对商品信息的描述都是真实可靠的;③信息不对称是无处不在、不可避免的;④在网络消费前会先调查商品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麻烦〔5〕。
2.2.4广告宣传的指标体系对广告宣传的测量主要根据网络广告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为4个测量题项:①被商家的大幅度广告宣传吸引而进行网上消费;②被虚假的广告信息吸引而进行消费;③广告宣传加强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④广告宣传削弱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2.2.5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我和周围的人经常在网上进行消费;②在经济条件允许下我不在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③进行网络消费时我通过商家描述了解商品信息〔6〕。
3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3.1样本描述性统计本研究一共发放800份问卷,其中320份问卷是现场发放,还有480份问卷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进行调查的。最终一共收回722份问卷,剔除其中无效问卷12份(无效问卷主要是问卷中至少有一题没有做),有效的问卷是710份,录入的有效数据也是710份。本次有效调查人数有710人,调查区域在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和地区。从性别上看,男女比例接近对半,女性稍多了一点;就学历而言大部分是本科,占66.5%,专科占26.8%,居第二多,硕士35人,博士学历的16人,比较少。
3.2信效度分析
3.2.1信度分析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该值越大表示信度越高〔7〕。本研究中各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见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在0.703至0.784之间,均大于0.7,这表明本次问卷调查所设计的测量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
3.2.2效度分析根据Kaiser的观点,KMO值越大时,表示变量间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信息不对称的KMO值为0.655,适合做因子分析。关于信息不对称的3个测量题项落在一个因子内,所对应的因子载荷超过的题项的总体特征,信息不对称可以归结为一个因子。除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KMO值只有0.591,勉强适合做因子分析。经过效度检测,信息不对称、法律健全程度、风险感知、广告宣传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相关测量题项都落在一个因子内,5个方面都可以各自归结为一个因子。
3.3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3.3.1初始模型检验常用的拟合度指标有以下几个:卡方与其自由度的比值CMIN/DF、拟合度指数(GFI)、AGFI调整的拟合度指数、IFI增加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RMSEA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得到初始模型的拟合度见表3。可以看出,CMIN/DF略大于3,其他各指标的值也都略偏小,RMSEA的值偏高,模型适配度欠佳,可以看出初始模型的拟合度还不是很好,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3.3.2模型修正后的检验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后,各项拟合度指标值见表4,可以看出修正之后的模型卡方与其自由度的比值为2.274,这说明适配情况优良;GFI、AGFI、IFI和CFI的值均落在最优值趋向内,模型拟合度良好;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为0.073,在0.05至0.08之间,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在SEM方法中,判别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的标准是临界比例,简称C.R.,当C.R.的绝对值≥2时,回归系数数值即可认定为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见表5。其中,广告宣传因素和风险感知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这一变量,广告宣传和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是间接的;法制健全程度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大学生消费这一行为,但是法制健全程度通过广告宣传因素和风险感知因素,也间接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影响〔6〕。
3.4假设模型验证结论总结以上数据的分析结果,现在将所有假设及其验证结果进行汇总,见表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法制健全程度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大,在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维权等法律方面的因素;②法制健全程度对广告宣传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广告传递给大学生消费者的虚假信息,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③广告宣传对风险感知的影响较大,广告宣传力度的加大,就可能致使大学生风险感知度减小,大学生还是处在信息的劣势;④风险感知与信息不对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风险感知能力越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就越小;⑤法制健全程度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较弱,法律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生网络消费的影响;⑥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网络消费行为的关系较为显著,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大学生对在网络上消费还是有所顾忌的,商家的诚信、商品的质量、物流的速度都是大学生网络消费所要考虑的问题〔8〕。因此,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4总结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因素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出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有着显著地影响。根据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以下的可行性建议:(1)建立大学生消费者联盟。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目的大同小异,如果单独消费会提高信息搜寻的成本,速度慢、效果差,但是建立大学生消费者联盟就可以降低信息的搜寻成本,提高信息搜寻效率。当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时,大学生消费者联盟可以派出有权威的代表与商家进行协商和谈判。(2)提高从众消费意识。由于现在网络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存在,很多消费者都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降低了消费者作出决策的信心。但是提高消费者从众消费的倾向,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就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3)追随品牌消费行为。大学生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购物的`经验,选择自己信任的品牌,经常使用的商品,重复的购买会降低购买产品的不确定性,同时购买品牌商品对于消费者维权比较方便。信息不对称对网络消费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的消费的,希望转变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在网络消费中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影响。
篇10:大学生论文提纲怎么写
一、论文提纲的作用
论文的提纲,就好比是“路线图”、建筑工程的图纸,有了路线图的指引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能够通过捷径直奔目标;有了图纸,就了全局的框架,建筑工程才能有序、完整的进行。拟定论文的提纲,实际上就是勾勒论文的整体框架,将头脑中的设想变成理想的“蓝图”,论文的撰写也会变的有序。拟定了提纲,意味着撰写论文的思路已经理顺,主体框架已经形成,再填充内容就相对容易很多,写出的论文也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二、论文提纲的种类
毕业论文的提纲有两大类,即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
1、简单提纲。简单提纲就是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文章的要点标示出来,列出纲、目,交代清楚论文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几个,每个部分下有分成几个条目,以及与纲目相对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简明扼要,一眼就能够看明白,但是拟定简单提纲必须要深入思考、考虑周全,以免在撰写论文正文的时候出现问题。
2、详细提纲。详细提纲除了有纲目等大的框架之外,还有细目,除了确定文章大小部分的标题之外,相应部分的内容要点也被完整的表述出来,在跟各部分的标题下面还会有所述内容的提示词或提示句,必要的时候还会使用关键词或提示语将部分之间的联系和过国度问题标识出来。实际上是等于论文已经展开,只需要添加相应的内容,在书写正文的时候就会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编写论文提纲的要求
首先,考虑全局、确立主旨。论文的纲目必须要围绕主题来设置,如果没有确定主题,纲目也没有的汇聚的方向,会使整个论文没有中心,论述混乱。
其次,理清思路、有条不紊。拟定论文提纲不能只看纲目的排列,关键是看内在思路的延展和融会贯通,即文章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要按照既定的思路有序进行确保论述不会脱离主旨。理清思路的有效方法就是分类,但是要注意在分类是要统一标准,以免因标准不同意引起混乱。
第三,确定论文格局、精炼概括。在撰写论文之前,要充分结合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篇幅的长短,确定文章要分多少章、节、层,每个部分所占的比例,文章的重要部分要占有较多比例,详细叙述,文章的次要部分所占比例要小一些,简略叙述,做到突出主题、详略得当。
篇11:大学生论文提纲怎么写
写作要求
1、提纲包括这样几个部分:论题观点来源,论文基本观点,论文结构。
2、在论题观点来源这一部分,学生需要说清楚自己论文的观点是如何得到的。论题观点来源一般有以下两种:①阅读某些著作(包括教科书)、文章的时候有感而得;②与老师讨论的时候得到的灵感。前者要写清楚著作的名称,作者,出版时间,以及著作的哪些方面给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后者写清楚老师的指导给了自己什么样的启示。
3、在论文的基本观点部分,要求学生写清楚整个论文的基本观点都有哪些,这些观点必须逻辑清楚,合理。
4、在论文结构部分,学生结合自己的基本观点写清楚整个论文的结构。这是学生向指导教师说明自己如何论证观点的一个部分。例如学生要写清楚正篇文章包含那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什么,其中包括几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写什么等,以此类推。
5、提纲没有字数的要求,但是学生必须保证有2,3,4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文字方面要求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写作步骤
1、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2、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 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 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 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3、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1.本科论文提纲怎么写
2.学年论文提纲怎么写
3.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4.论文二级提纲怎么写
5.会计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6.本科生论文提纲怎么写
7.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8.秘书论文提纲怎么写
9.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10.英语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篇12:大学生经济管理论文提纲
2018大学生经济管理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前言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要求
1、科学合理的村镇空间布局
2、充满活力的农村发展格局
3、明显改善的农民生活质量
4、日益完善的农民保障制度
5、不断壮大的新型农民队伍
6、城乡融合的新型工农关系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1、工业化、城乡化带动了“三农”发展
2、“三农”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
3、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有了进一步改善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
1、镇域经济欠发达问题突出
2、农民增收难问题尚未解决 3、农村生态建设欠帐较多
4、村庄整治工作任重道远 5、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第四章 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
2、健全体制机制
3、调整发展战略
4、提升农业产业
5、美化农村环境
6、提高保障水平
7、加强民主管理
第五章 加快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设想
1、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2、制订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3、建立城乡联动发展的机制
4、营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氛围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昌平,贺雪峰.在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看新农村建设[n].中国证券报,2006,2.
[2]申端锋,刘国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评述[n].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白宇阳.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j).农业科技,2005,4.
[4]程春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杭州农业科技,2007,1..
[5]张建刚,杨艳.发展县域经矫加快社会蚕义新农材建设[n].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4.
[6]李泽民.论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z).维普资讯,2008,1.
[7]姜信治.论县域经济的发展(m).甘肃民族研究,2004,2.
[8]余明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z).学说连线,2005,7.
[9]阎增福.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实践(j).湖北经济,1996,6.
[10]蔡社宝.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保证(z).维普资讯.
[11]杨先平.县委书记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领导科学,2005,21.
[12]黎裕生.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民族论坛,2008,1.
[13]柯炳生主编.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锡文 - 发展, 2005
[15]郭云清.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的思考定位.环境与规划2009年
[16]张伟宏.科学编制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17]徐承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科技促进发展,2007 [18]沈娟群.对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06 [19]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08
★ 论文大纲怎么弄
★ 论文大纲
★ 论文大纲怎么写
★ 物流论文提纲范文
【简述研究大学生消费方向的论文提纲(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商品介绍的写法和2022-11-06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提纲2022-12-03
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格式要求2022-04-29
论文答辩相关介绍2022-12-29
上海博士毕业毕业开题报告内容2023-10-16
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及答辩技巧2022-12-14
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2024-02-01
英语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05-06
如何准备在职研究生论文提纲2024-04-13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