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论文(共13篇)由网友“diefreiheit”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工程硕士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工程硕士论文
工程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在理工科院校建立管理工程专业十多年来,国内管理人才的需求市场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管理教育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总的来看,管理教育还不适应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这在最近几年已日益明显。为此,我国已在20多所院校开始工商管理研究生(MBA)教育试点。同时,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以下“管理工程专业”与“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均简称为“管理专业”)改革也近在眼前。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与MBA教育试点的协调和遍及目前各大学的学科改造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使管理专业改革成为一个相当具有共性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拟结合我校管理专业的情况,提出一管之见。
关键词:管理工程,本科教育,改革
一、管理专业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管理专业的设置特点有:
一是按行业设置专业,如工业企业管理工程、交通运输管理工程等等,口径过窄,有急功近利之嫌。
二是同一学校各管理专业教研室偏大偏全,且各行其是,每个教研室与管理有关的各类教师云集一室,各室之间同类人才多所重复。
由此导致的问题为:
一是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在各方面都懂一些,但在企业的任何职能领域都懂得不深。这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尚可应付,但在今天企业的经营活动非常复杂、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这样的人才就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
二是师资浪费,研究水平和教学效率低。每个专业都有同一套教师班子,都上一些小班课和浅层次的课,既开不出深层次的课,越来越脱离实际需要,也开不出必要的选修课,学生没有选择余地,教材、阅读材料和案例建设也成问题。
二、管理专业改革的基本思想与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如何进行管理专业改革?我们认为,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工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
二是培养这些管理人才的合理有效的教学体制是什么。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经济活动复杂,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各类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集团化、多样化经营,经营范围跨越多个工商行业,经营业务涉及生产、销售、技术开发、金融、房地产、服务、贸易等众多方面,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跨行业的综合管理才能。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工作的具体业务越来越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某些专业特长。例如,进行企业的销售工作,除应具有一般的市场营销知识外,还要具备进行市场研究、广告与促销策划、顾客的消费行为分析、营销战略计划、零售与批发业务、个人推销等复杂工作的知识。又如,进行企业的财务工作,除应具有一般的财务分析知识外,还应掌握投资决策、金融法规、股票证券市场业务、多样化经营投资、房地产、各种金融机构等深层次的知识。因此,工商企业需要兼备综合管理才能和专业特长的管理人才,其中一部分高层次人才可由研究生教育来提供,而大部分的中高层次人才则需要由本科教育来提供。
三、向工商管理多学科方向综合发展的思路
我们认为,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路是向工商管理多学科方向综合发展,培养既有综合管理才能又有专业特长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具体的实施措施如下。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将原来按行业设置专业改为按管理职能设置专业学科方向。如设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人事管理、国际贸易、信息系统等,学生毕业后可为工商企业,如金融企业、服务业、工业企业等服务。具体设什么专业,可按本校的师资力量、对准的市场和重点发展的方向而定。在教学组织机构上,可按新设置的学科方向成立教研室,将教师按专业分别划到各自的专业教研室去。各教研室开设本方向的5~7门专业课,教师人数只需4一6人即可。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能开出一门普及性质的专业课和1~2门深层次的专业课。
工商管理各学科方向的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和实施要点是:
1.学生在前三年所学的课程基本一致,实行统一的教学安排。这样做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前三年的课程一般都采用合班(即2~3个班)上课。这些课程包括:普通基础课(如物理、化学、数学、英语等),主要在一年级上;技术基础课(如数理统计、电工学、机械基础等),主要在第二学年上;专业基础课(如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企业战略、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各职能方向的普及性质的课程),主要在第三学年上。专业基础课程按性质承包给各专业教研室负责。
2.第四学年上学期各教研室为本专业的学生开出4门深层次专业课。这些专业课由各教研室根据本方向的市场需求、热点,有选择地开设。例如,市场营销方向除普通市场学以外,深层次课程有市场研究、营销战略计划与分析、广告与促销、消费行为、个人推销、零售与批发、工业市场学、国际市场学等。又如,财务管理方向除了一般的财务管理课外,深层次课程有投资决策、金融法规、股票证券市场业务、多样化经营投资、房地产、各种金融机构等。这样,学生所学的近20门管理课程中,至少有5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
3.学生除了必修本方向的4门课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其它任何专业开出的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四年级的专业课堂不宜大,一般以50人以下为宜,这样,每个专业课堂上除了本专业的学生外,还可插入巧名左右其它专业方向的学生。
4.四年级专业课的课时应逐渐减少,最低可降到30学时,以增加学生课外自学、阅读、进行案例分析的时间。
5.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业实习,调查企业实际,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当然,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应考虑适当发挥研究生辅助教学、批改作业的作用以及利用校际间教师兼课、调剂师资的可能性。
四、管理专业改革的意义与面临的困难
管理工程专业向工商管理多学科方向综合发展这一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
首先,管理学科按管理职能建立,能真正培养我国企业急需的不同层次的管理人才;
第二,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工商管理研究与教学;
第三,学生真正有选修课可选,提高毕业生择业的灵活性。
进行管理专业改革也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是:
第一,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使部分教职工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改革方式;
第二,人事调整必然打乱原来的组织关系、课程间的关系、非正式的组织群体关系以及原来的教学科研组织关系,从而带来某些不便;
第三,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艰巨,原来只开一般课程的教师,重新组合后再分别开出深层次的专业课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四,在教学资料的建设中,要开出更多的专业方向和深层次的课程,需要有教材、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大量的案例,加以高年级以案例教学为主,推动案例教学也要经过相当努力;
第五,推广管理专业向工商管理多学科方向发展的观念,需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界的支持。
总之,管理专业改革意义重大,前景光明,只要我们积极探索,艰苦努力,所有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篇2:工程硕士论文写作技巧
1、主题的写法
审计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审计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其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
2、题目的写法
审计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例如:“在事实与虚构之间:梅乐、卡彭特、沃尔夫的新闻观”就比“三个美国作家的新闻观研究”更专业更准确。
3、摘要的写法
审计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
通过阅读论文摘要,读者应该能够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因此摘要的写法应力求精确简明。论文摘要切忌写成全文的提纲,尤其要避免“第1章……;第2章……;……”这样的或类似的陈述方式。
4、引言的写法
一篇审计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
1.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
3.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4.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
5. “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
各章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符合逻辑顺序。
5、结论的写法
结论是对审计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2]
注意事项
审计论文的形式应该遵循“绪论一本论一结论”的逻辑顺序。通用的论文格式一般包括的项目有: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这十个部分。
扎实的理论为基础才是写好论文的关键,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通过!
篇3:工程硕士论文致谢
工程硕士论文致谢
工程硕士论文致谢【1】
在紧张而又充实的氛围中,我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
回顾这两年半的生活,留在心中最多的是感激,感谢在我研究生生涯中给过我帮助的所有人。
由衷地感激我的导师窦立军教授的谆谆教导。
这几年里窦老师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为我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学习和锻炼。
跟窦老师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踏实肯干的生活态度。
窦老师,谢谢您,您的教导必会影响我的终生。
衷心感谢我的校外导师王欣研究员提供的企业实习机会,使我在专业实践期间有机会接触先进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感谢长春工程学院对我的培养,向土木学院、研究生部以及所有任课老师致敬,谢谢所有老师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试验的基础上完成的,试验在学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完成。
在实验室里学校给提供网络支持,硬件支持,使我们在完成试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谢谢学校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实验室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实验室张曙光老师、朱坤老师对试验的指导,感谢王维、李斌、宗逸人、高明亮等师兄弟对试验的帮忙。
实验室既是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朝气的大家庭,又是一个团结、奋进、战斗的团队。
能有这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归功于实验室的每一位老师及工作人员,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谢谢大家!
最后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
谢谢大家!
工程硕士论文致谢词【2】
时间匆匆,三年的时光,恍如昨日。
数不清的画面历历在目。
在半年辛苦的努力下,论文终于完成。
“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湘潭大校训始终激励着我、熏陶着我。
湘潭大学的求学经历让我获得了知识,开拓了视野,磨砺了意志,提升了能力,这都得益于湘潭大学严谨的学风,利益于湘潭大学老师严格的教导,利益于同学们和睦的相处。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姜军松老师。
从论文的选题,写作方法和文章框架的拟定到最终论文的完成,姜老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的影响着我。
在此谨向姜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要感谢研究生期间给予我帮助和指导老师与同学们,让我在这短暂的两年时光不仅有了学术上的进步,提升了综合素养,更收获了宝贵的师生情谊和同学情谊,丰富了我的人生。
最后,要衷心感谢参加答辩请阅论文的各位教授、专家,恳请您的批评指正。
工程硕士论文致谢词【3】
在半年辛苦的努力下,论文终于完成。
“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湘潭大校训始终激励着我、熏陶着我。
湘潭大学的求学经历让我获得了知识,开拓了视野,磨砺了意志,提升了能力,这都得益于湘潭大学严谨的学风,利益于湘潭大学老师严格的教导,利益于同学们和睦的相处。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姜军松老师。
从论文的选题,写作方法和文章框架的拟定到最终论文的完成,姜老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的影响着我。
在此谨向姜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要感谢研究生期间给予我帮助和指导老师与同学们,让我在这短暂的两年时光不仅有了学术上的进步,提升了综合素养,更收获了宝贵的师生情谊和同学情谊,丰富了我的人生。
最后,要衷心感谢参加答辩请阅论文的各位教授、专家,恳请您的批评指正。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致谢【4】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值此定稿之际,我的工程硕士生活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遥想入学之时,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恍如隔日,不免感叹光阴易逝、韶华难追。
然而,艰辛而快乐的求学之路,也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温暖和幸福。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视域狭窄,加之资料匮乏,思路难以理顺,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波折,我深感这份喜悦和骄傲来之不易。
除了欣喜,心中更多的还是感恩,此时此刻,只能以最为朴素的感谢,感谢所有使我的今天成为可能的人们,老师、同事、同学、朋友,还有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论文的最终完成。
首先我要感谢我尊敬的导师姜卫平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姜教授热心地帮助和指导,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授业精神,对我影响深刻,使我在硕士生期间不断成长和进步,并将在以后的岁月里继续激励我。
在我撰写学位论文的两年多时间里,姜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我对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调整、内容的增删、乃至具体格式的规范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建议意见,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领会到了一个真正学者所应该具有的风采以及治学为人的道理。
借此机会再次表达我对姜教授最深切的尊敬、爱戴和谢意。
感谢给我传授专业课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老师们,是他们授予我知识,为我的研究思路铺垫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他们谆谆的教导和深深的关爱,我的论文就无法完成。
感谢吴院长和全体总院领导,感谢他们的决策,是他们鼓励大家考取工程硕士,并组织开办了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工程硕士班,从而使我紧紧抓住了这次宝贵机会进入武汉大学深造,没有他们或许今天的我还在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是他们鞭笞我们进步,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找准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感谢与我同窗的同事们,感谢他们为我提供的宝贵资料和技术指导,他们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使我的两年半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乐趣和生机。
感谢我的朋友,感谢你们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在失落时给我支持,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来,让我在此过程中倍感温暖!
最为感谢我亲爱的父母,他们最为普通,也最为伟大,是父母给予了我这二十六年的生命,让我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是他们给了我直面人生的勇气,给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分担和谅解了我所有的一切,使我能够顺利考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
感谢我的爱人,感谢他在精神上对我的`支持,在生活中对我的照顾,那朴实而温润的爱、那无法用言语比拟的默契是使我向前的最大动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在武汉大学养成的良好学风,从点滴中积累,让自己全面发展,更上层楼!
硕士论文致谢词范文【5】
论文的顺利完成预示着我三年的硕士生活即将结束,也为我在母校的人生最美好的七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年的时间太长太长,经历了太多事情,三年的时间又太短太短,转瞬即逝大家都已经要分开了。
还清楚的记得迎来新同学时的欣喜,集体活动中的欢声笑语,紧张的学习中的忙里偷闲,学术创作中的绞尽脑汁,没课时的百无聊赖,寻找工作时的焦急万分。
时光如水般流逝,忙得我们仿佛还没有看清同窗的彼此就又要踏上新的征程。
在此我要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教授在三年研究生期间给予我的关怀与指导,他以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循循善诱、不拘一格的教导风格深深的影响着我,也使我在学术方面不断进取、刻苦追求。
感谢---老师在统计方法和科研思路上的教授与鞭策,这些是我的毕业论文得顺利以完成的重要因素。
感谢---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理论课教师的辛勤工作,他们的教学内容是我毕业论文思路的源泉。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诚挚的感谢---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
感谢研究生教务---老师,她不辞辛劳的为我们安排课程、开题和各类学术活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阅历。
资料的查阅无疑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在此过程中感谢资料室---老师给予的无私帮助。
作为班长,我要感谢研究生期间同学们对于我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也为我的不周向各位道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年来我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的宿舍里,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院系,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相互的关心和爱护,经过了三年的时间我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年龄最小的我总是需要她们的宽容和理解,在此也向她们道声感谢、珍重!
感谢---同学在论文外文资料收集和整理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
论文的实验是在------学校进行的,特此感谢该校领导的支持,感谢---等一线教师的悉心配合和热心帮助。
感谢远方的家人,他们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七年前,我带着理想也带着家人的嘱托来到了美丽的丽娃河畔,回想大学时的青涩,研究生生活的忙碌,过去的种种都历历在目,在心里升起的已不仅仅是感动,现在就要离开心中仍有隐隐的不舍。
一路走来,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华东师大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几年,这也是我以后永远值得自豪的。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心想事成!
篇4:工程专业硕士论文致谢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篇5: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在论文书写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开题报告大部分院校也需要进行答辩。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借鉴,欢迎借鉴!
一、选题背景
建设工程是国家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很快,建筑市场已初步形成。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如人员、材料、设备的情况变化,投资决策、设计、建设及使用各阶段出现的诸多问题均会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会以各种方式增加项目的风险,可以说,风险一直伴随着建设工程项目运行的这个过程。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风险,特别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时,风险直接影响到盈利的可能和水平。面对着不可避免的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建设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建设工程的特点要求既与人打交道,又要与大自然进行斗争和协商,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建设工程建设中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已带来很多现实问题,不仅表现在资源的严重浪费,有的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就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做进一步的研究,并以,提出自己的新建议,以此希望对推动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之中,人们创造财富和社会福利的途径与方式已经由过去重复进行的生产活动为主,逐步转向了以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活动为主的模式。而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的、一次性的并涉及到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从而使得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控制这些风险,就会给项目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事件和问题的处理。
就建设工程项目来说,与其它行业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工程建设投资方会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从最初的项目投资评价到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耗时较长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大量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并涉及对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协调。此外,这一复杂过程还受到大量外界及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防范,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时采取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采取何种风险管理模式,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和监督风险才能使投资企业更好的管理风险、驾驭风险,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风险管理(包括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导致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还很不完善。这也说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本文研究,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而推动我国建设工程的更快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相关企业的风险管理通过借鉴。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本文研究涉及的理论基础是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问题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德国,主要指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部管理功能的延伸。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科学,1952 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一文中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20 世纪 50 年代莫布雷在其合著《保险学》中详细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内涵。70年代以后,美国成立了风险与保险协会,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处置风险。1987年,为推动风险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和普及,联合国出版了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报告《The Promo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都相继建立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报告,风险管理有三个定义:
(1)风险管理是系统识别和评估风险因素的形式化过程。
(2)风险管理是识别和控制能够引起不希望变化的潜在领域和事件的形式、系统的方法。
(3)风险管理是在项目期间识别、分析风险因素,采取必要对策的决策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相关主体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以求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决策技术及行动过程。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学者陈妍芳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的连续过程,主要包括几个环节,即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方法制定。学者王君仁()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但是在制定风险管理方法之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的风险,为此还需要进行风险监控,并将监控的信息反馈到前几个环节。
目前一般认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过程上应当包括四个环节: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应对以及风险监控。这四个环节就构成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这个连续过程可以用图来表示如下:
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它是管理风险的第一步,即识别整个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一般是根据项目的性质,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和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检查风险。
2、风险分析与评估
确定了项目的风险列表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了。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大量资料的分析,利用概率统计理论,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相应损失的大小。风险估计是对风险的定量化分析,可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管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对风险发生概率、损失程度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得到描述风险的综合指标-风险量或者风险度,并与内部公认的风险指标相比较,得到是否要采取控制措施的结论。
3、风险应对
完成了风险分析后,就己经确定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项目的风险冲击,并可排出风险的优先级。此后就可以根据风险性质和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即风险应对。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风险的应对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项目开发方案。对于应“规避”或“转移”的风险在项目策略与计划时必须加以考虑。
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后,就可编制风险应对计划,它主要包括:己识别的风险及其描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应对的责任人、风险应对策略及行动计划、应急计划等等。
4、风险监控
制定了风险防范计划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的风险。
风险管理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层次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还进一步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使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工程项目中的不确定性。传统观点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直线的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则强调,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应对与监控发生于项目的全过程,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闭环系统,随着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风险会出现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的信息应及时反馈,风险管理者才能及时地对新情况进行风险估计和评价,从而调整风险应对计划并实施新的风险应对计划,这样循环往复,保持风险管理过的动态性才能达到风险管理的.预期目的,如图所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是:
文章的第一章为概述。文章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意义、目的以及研究的主要范围,并对写作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文章的第二章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综述。文章首先界定了风险概念,指出了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内容,并说明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分析了建设工程项目具体风险,并对其风险管理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文章的第三章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进行了详细研究。文章介绍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说明了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理论基础,论证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作用,并对风险分析与评估目的及步骤作了说明;探讨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说明了建设工程项风险监控,探讨了风险监控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监控的实施。
文章的第四章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探讨。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一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措施。
文章的第五章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证研究。文章以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为例,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第一章 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综述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类型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影响因素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一)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三)风险管理的内容
(四)风险管理流程
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
第三章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一、我国工程建设外部环境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体流程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应对?
(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监控?
第四章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发展及风险管理状况
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竞争意识
(二)企业内部不严格控制
(三)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流程不完善
(五)不注意多种风险应对措施的灵活运用
三、完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三)完善风险处理流程
(四)完善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五)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第五章 建设工程项目实证研究--以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为例
一、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情况
二、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状况?
三、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完善
五、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著作类文献
[1] 邱菀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出版,版。
[2]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版。
[3]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编译:《大型土木工程项目保险》,中国计划出版社,20版。
[4]纪燕萍等:《中外项目管理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版。
[5] 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7月版。
[6]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年版。
[7]丛培经主编:《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年 3 月 修订版。
[8]张海贵主编:《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金盾出版社, 年 12 月。
[9](美)哈罗德.科兹纳:《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年 4 月。
[10]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03年2月版。
[11]何增勤:《工程项目投标策略》,天津大学出版社,4月。
[12]王洪等:《建设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版6月版。
[13]沈建明主编:《项目风险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4]毛小玲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技术问答》,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版。
[15]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版。
[16]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教材审定委员会:《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版。
(二)论文类文献
[1]李世蓉:《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与特点》,载于《建筑》,2003年第9期。
[2] 傅鸿源:《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载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 10 期。
[3] 李峰、颜哲:《建筑业中工程保险应用研究》,载于《建筑监理》,2001年第1期。
[4] 李晔、张清华:《浅谈大型土木工程项目保险》,载于《上海保险》,20第4期。
[5]苏红燕:《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合同管理》,载于《施工与管理》,2003年增刊。
[6] 张英宝:《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的系统管理探讨》,载于《基建优化》,2003 年 6月第 24 卷第 3 期。
[7] 余志峰:《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载于《工程保险》, 年 3月。
[8] 赵晓玲:《企业风险管理》,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第3卷第1期。
[9] 刘冬梅、陈志勇、周玉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载于《福建建筑》,2003 年第 3 期。
[10]汪源浩:《对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思考》,载于《当代建筑》,2003年第5期。
[11]肖维品:《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的实用方法》,载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7月12日。
[12]毛儒:《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载于《都市快轨交通》,2004年第2期。
[13]郑展飞、周直:《模糊数学在工程项目风险辨识中的应用》,重庆交通学院学报,4月25日。
[14]周敬瑜:《工程施工分包的风险与监理对策》,载于《建设监理》,20第1期。
[15]吴宗彝:《中外合资项目钢结构工程风险管理实践》,载于《建设监理》,第5期。
[16]成博、龙八军、赵世家:《工程项目中业主的风险管理》,载于《山西建筑》,年第4期。
[17]官昌赞:《谈谈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9期。
[18]杜静华:《对建设工程保险制度强制实行的探讨》,载于《工程质量》,20第l期
[19]董士波:《对工程保险费率厘订有关问题的思考》,载于《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第22卷第9期
[20]刘延宏:《建设项目推行工程保险的障碍与对策》,载于《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年第2期。
[21]魏星、夏恩君、李全兴:《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综合评价》,载于《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2期。
[22]张静文、徐渝、柴国荣、朱少英:《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载于《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2期。
[23]贾玉生、于海春、田喜龙:《建设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载于《建筑设计管理》,2004年3期。
[24]余建星、李成:《工程风险分析中的风险当量及其评价标准》,载于《海洋技术》,2004年1期。
[25]祁世芳、贾月阳:《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1期。
[26]蔡依平、朱文龙、施国庆:《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载于《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7]杨艳萍:《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分析,载于《经济师》,2003年第7期。
(三)外文类文献
[1] D. Hertz and H. Thomas,Risk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hn Wiley&Sons,1983.
[2] 2000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www.pmi.org.
[3]R Max Wideman, Project and Program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sititute,USA,1992.
[4]S.Samastre,Usage and Yenefats of Probezt rask analysas and management[B]Bnt, B.ProfeZt Management ,1994,12(1)5-8.
[5] Stephen Mak. David Picken. Using Risk Analysis to Deter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ingenc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March/April 2000.
[6] Flanagn, R and Norman, G.Risk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1993.
[7] L Y She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Vol.15, No.2, pp.101-105.
[8] Perter F. kaming, Paul O.Olomolaiye,Gary D.Holt, Frank C. Harris.Factors Influencing Construction Time and Cost overruns on High-Risk Projects in Indonesi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1997,(15):83~94.
[9] Willam K. L. Chan, Francis K.W. Wong, David Scot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the Transitional Period in the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7(4):257~263.
[10] Shen L. S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l997,15(2):101一105.
[11] Raz T.Michael E. . Use and Benefits of Tools for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2001, (19):9-17.
[41] D. Hertz and H. Thomas,Risk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hn Wiley&Sons,1983.
[42] 2000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www.pmi.org.
[43]R Max Wideman, Project and Program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sititute,USA,1992.
[44] L Y She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7,Vol.15, No.2, pp.101-105.
[45]S.Apeland,T.Aven,Quantifying uncertainty under a predictive,epistemic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75(2002), 1993.
[46] Tianji Xu and Robert L.K.Tiong, Risk assessment on contractor’s strategies,Journal of build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1.
[47] L.Y.She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7, 15(2):101~105
[48] A.Uchechukwu Elinwa, Silas A. Buba. Construction Cost Factors in Nigeria.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3, (4):698~713.
[49] Perter F. kaming, Paul O.Olomolaiye,Gary D.Holt, Frank C. Harris.Factors Influencing Construction Time and Cost overruns on High-Risk Projects in Indonesi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1997,(15):83~94.
[50] Willam K. L. Chan, Francis K.W. Wong, David Scot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the Transitional Period in the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9,17(4):257~263.
篇6: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当前,制造业、金融业、医药业等行业市场快速变化,企业不仅仅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查看分析,更加希望了解各种数据的实时变化情况,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提示或者收到报警信息。然而信息的管理分析模式仍然停留在用户以主动方式触发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的阶段,获取的信息往往滞后于现实,使企业错失机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业务规则是随着实际情况随时发生变化的,而在流程中对业务规则的设计往往固定地嵌入代码当中,普通用户没有能力自行修改业务规则。如何将业务规则从编程代码中分离出来,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使业务规则变成可配置项,更加灵活地适应实际工作变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企业面对与日递增的业务规模和管理复杂度,如何适应瞬息变幻的市场环境,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环境成为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一步。基于商业智能的企业业务活动监控平台BAM,可为企业解决这一难题。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与企业业务活动监控(Business Activity Monitoirng,BAM)的有效集成,将为企业建立更为完善的IT平台,使其成为以数据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以分级管理视窗为手段的具备实时作业监控功能的平台,使企业后援管理中心成为计划、风险、成本、绩效管理职能的控制、分析和指挥中心。企业决策人员、统计分析人员、商务办事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及时地以业务的方式灵活而多角度地查询和分析数据。并可以十分有效地分析和研究企业所在的宏观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潜在客户,加强对成本、利润等指标的监控,同时还可以进行业务即席查询和公司报表制作。
综上,基于商业智能的企业业务活动监控平台BAM,将各业务系统积累繁多的数据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集成起来,实现信息随需应变,为企业提供一个完整信息化视图,并为它的整体决策提供支持,实现智能化的信息管理方式,使企业的利润和规模实现同步增长,从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具体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本文以保险业为应用背景,首先讨论企业业务活动监控系统(BAM)目前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明确了BAM实现实时监控各类业务的运作情况,为后援管理中心的管理提供实时的支持,并实现管理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讨论BAM系统功能需求,提出基于商业智能的企业业务活动监控平台框架,并展开相关业务标准及实现思想技术的概述,将重点介绍商业智能BI、Cognos Now(实时数据监控工具)、Cognos 8(报表工具)。然后分析业务活动监控系统的架构,并利用模块化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对BAM-CORE、BAM-ETL、BAM-EXTEND等核心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重点讨论其中商业智能BI与业务活动监控平台的集成和实现。最后对系统可扩展性和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篇7: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热点信息通信(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发展,通信网络规模快速扩张。截至20xx年,中国移动有100万个GSM室外基站和45万个TD-SCDMA基站,中国联通有40万个GSM基站和45万个WCDMA基站,中国电信有35万个CDMA基站和10万个PHS基站。目前三大运营商正在积极部署4G网络的建设,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xx-中国铁塔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指出,由于未来三年中国正处于4G网络建设的高潮期,仅中国移动,就规划在20xx年底前建设50万个4G基站,中国电信今年订购的基站将多达25万座。到20xx年底,中国4G基站数量可能会由目前的近30万座增至多达100万座。通信网络规模的快速护张,使得通信业能源消耗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比重和对全社会的影响逐年增加。
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了20xx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xx年减少40%?45%的承诺,并实现在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16%、减排17%等约束性目标⑴。通信业作为ICT推进减排的中坚力量,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工信部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20xx年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要比20xx年下降10%,还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要达到1.5以下,改造IDC的PUE值要降到2.0以下。推进绿色IDC和绿色基站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对己建基站进行节能改造[2].
20xx年国内基站的年总耗电量达到130亿度,占整个通信行业能耗的一半左右[3],基站的节能己经成为通信行业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专家学者从基站主设备、建筑、空调及电气等各方面对基站节能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基站空调系统能耗是基站能耗的一个主要组成,在20xx年基站空调设备能耗占基站总能耗的40%-46%[3],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目前主要的节能技术包括:空调变频节能技术、空调变设定控制系统、智能通风技术、智能换热技术、相变材料节能等。自然冷源利用是基站节能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通风冷却技术、空-空换热器、乙二醇换热系统及热管换热系统等利用自然冷源的方法,在国内的一些基站内已有应用。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基站是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域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说得更通俗一点,基站之间主要负责手机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把收集到的信号简单处理之后再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通过交换机等设备的处理,再传送给终端用户,从而实现无线用户的通信功能。
目前,国内通信基站空调系统的节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合理选择基站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以及优化气流组织等。
3、参考文献
[1]巩永华。ICT助力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和途径研宄[J].价值工程,20xx(31):183-184.
[2]黄海峰。十二五通信业节能目标出炉硬指标+软指标双管齐下[J].通信世界,20xx(40):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xx年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4]王建华。规范基站建设是无线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m.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xx,38(5):83-84.
[5]杨彦伟,廖杰。浅说GSM基站[J].现代通信,20xx(8):23-24.
[6]权志鹏,彭月明。基站围护结构的保温控制策略[J].建筑节能,20xx,41(270):45-49.
[7]张高记,吕建东,陈文学。通信基站节能减排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研究m.电信科学,20xx (3):101-105.
[8]Yogenbra Joshi.Energy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of Data Centers [M].20xx: 10-13.
[9]YD/T 1821-20xx.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S].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xx.
[10]叶晓燕,胥惠芳。计算机房的环境要求及解决方法[J].信息技术,20xx,28(1):32 -34.
[11]阮灿华。计算机机房空调系统的探讨[J].福建电脑,20xx(8):71-72.
[12]程紘理。中国基站空调发展简述[J].制冷与空调,20xx,13(8):9-11.
[13]曾春敏。移动通信基站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析[J].制冷,20xx,29(1):66-70.
[14]王东。移动基站空调节能器的应用[J].机械与电子,20xx(19):514-516.
[15]YufengZhang,Yi Chen,Ji Wu,etal.Study on energy efficient envelope designfor tele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in Guangzhou [J].Energy and Buildings,20xx,40(10):1895-1900.
[16]涂壤,李震,刘晓华等。基站围护结拘性能及空调系统性能优化分析m.暖通空调,20xx,41(12):46-48.
[17]Rang Tu,Xiao-hua Liu,Zhen Li,Yi Jiang.Energy performance analysis ontele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J].Energy and Buildings,20xx,43(2-3):315-325.
[18]陈杰。利用自然冷源制冷对通信基站节能降耗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xx.
[19]陈祈,吴基,王飞等。广州地区通信基站通风冷却节能技术研究[J].建筑科学,20xx 24(12):27-31.
[20]尹华,郭华芳,鲁涛。通信基站通风冷却节能系统的研究[J].节能,20xx(1):49-52.
[21]项生逵。移动通信基站节电的成功探索[J].通信世界,20xx,13(8):9-11.
[22]黄成龙,杨文鹏。移动通信基站节能控制的理论与实践[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xx,22(2):205-209.
[23]刘彬。基站空调系统自然冷源的利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xx.
[24]刘刚,陈志东。黑龙江移动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实践[J].通信管理与技术,20xx(4):15-19.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是篇好参考范文,涉及到基站、节能,通信,技术,研究,空调系统、减排、建设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8: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
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二、课题研究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运作的方式。村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信息化管理直接关系到村镇建设的效果。我国村镇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村镇建设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却严重滞后,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的信息发布、传递和反馈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的阶段,因此构建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缺失问题,本文研究了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建立需求。首先,运用需求识别理论分析了系统用户,将用户进行合理分类,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的特点,结合村镇建设的具体活动明确用户需求内容与特征;其次,基于用户需求分析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具体功能需求及业务功能流程,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了系统体系结构和运行环境;最后,根据顾客需求满意度理论,尝试在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后,从使用需求和用户满意度两方面分析系统的适用性,并构建了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需求满意度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在充分分析系统需求和满足用户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村镇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和实际工作的要求,实现了以用户需求为根本的村镇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涉及用户入网查询、在线验证、内部审核、网上信息发布等一系列功能,通过完善的标准业务流程设定,清晰的操作界面以及明确的工作划分,有效地将用户需求与系统各方连接起来,通过这个系统,用户可逐步认识村镇建设标准的准确性、适用性,使村镇建设标准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最终达到用户的满意度。
三、研究背景
建国60年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中国计划经济制度,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和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小城镇,城镇化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规划⑴。国家“十二五”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体现特色、量力而行”的原则,搞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是各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保障。
村镇建设活动极其分散且分布在广阔的地域范围。目前,全国共有约330万个自然村,66万个行政村;有2.2万个集镇、近2万个建制镇,有9亿多人口在农村居住、工作和生活。全国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为3.41亿亩,城镇建城区5700万亩,而农村建设用地2.84亿亩,农村建设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5倍。
住宅建设一直是村镇建设的主旋律,我国村镇建设规模巨大,且持续增加。据建设部统计,20xx年农村住宅投资2334亿元,村镇住宅建设量8亿多平方米,而同期城市的年住宅梭工面积约为25?30亿平方米。20xx年我国的城镇化率约为40%,“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xx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47%。目前农民自建住宅每年还以2%的速度增长,其中楼房比例增长更快,约占60%,年梭工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以上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工程建设量将不断增长,一批适应村镇经济发展需要的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生态住宅等建筑形式也会相继出现。
每个村镇的功能不是天然的、自发的,它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如村镇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状况、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等。我国现在非常重视依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村镇建设,把村镇定位为分担大城市人U的聚居地,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配套、高质量管理”为指导,探索建立小城镇规划备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划执行,大力加强了村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其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而非经济生产功能。
四、研究目的
为了有效地改善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大力发展村镇公共事业,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村镇规划建设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方式作为技术指导来实现,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适用于村镇建设项目特点的工程建设标准,为村镇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维护、加固、拆除等活动提供一个协调统一的、可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
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完善和发展是村镇建设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涉及到有关村镇建设的众多标准的申报、编制过程管理、审核和发布、宣贯、修订和废止等等诸多标准化管理工作,同时还涉及到与村镇建设标准相关的信息发布、技术指导、动态辅导、专家支持等。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信息化系统平台作为媒介,满足村镇建设领域标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保障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快捷、方便、广泛传播。
任何信息服务建设都需要满足相应的需求,适合使用者的特点,同时,能够提高相关工作效率,节约时间、资源等。本文旨在分析总结当前我国村镇建设的现状,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经验,针对我国村镇建设标准不能被及时掌握和标准实施效率低等问题,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利用顾客需求识别的思想,分析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用户群体及其需求,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功能和体系构架,构建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需求满意度评价体系,以测量用户满意度,为系统平台的开发提供依据。
五、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的研究视角从技术应用和政府职能变换转向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系统功能、体系和开发模式,能够直观地实现用户需求、达到用户满意。以用户为中心的村镇建设标准化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涉及用户、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需求满意度四个概念,其巾需求是核心,用户是需求对象,而功能需求是用户需求的实现方式,需求满意度是用户需求的最终目的。因此本文将从用户需求、基于需求视角的功能需求与设计和系统需求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展现。
篇9:工程硕士论文致谢词
转眼间,两年多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
在攻读硕士学位的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帮助,是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使我不断提高,我才能顺利完成论文。
本论文是在导师韦节廷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韦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科研工作敏锐的洞察力是我毕生学习的楷模。
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有了这些财富我将受益终生。
本论文从初期选题、中期考核到最终成型,我的指导老师给予了大量的指导意见,老师还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还有我的校外导师危永江老师,他教会我如何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而又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还不顾工作劳累尽心尽力指导我的论文写作。
在此,对导师们两年多来对我学术上的精心指导与生活上的关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
在此感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还要感谢师弟师妹们在科研过程中给予我诸多鼓励和帮助。
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收获颇多。
在此还要感谢父母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是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让我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我的学业。
同时,还要感谢同学们两年多来的包容和帮助,是他们让我的生活每天都充满激情,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最后,我向母校老师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感谢你们的辛勤栽培,祝老师们幸福健康!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词【2】
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除了我自己一年多来的潜心学习和研究之外,也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
所以在这里,我要对帮助我完成论文的所有人表示感谢。
首先,我要对我的导师——任远教授,表示我最由衷的感谢,感谢任老师在我攻读硕士学位的两年中对我所付出的一切心血。
两年前,我从一个门外汉,在任老师潜心的教导下,成为一个热衷于中国纪录片的内里人。
任老师身上的责任和热情深深的感染着我,并让我为之动容,他老人家让我觉得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会时刻牢记他老人家的'教诲。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尽管他老人家年逾古稀,但身上时刻焕发的活力和热情让我觉得他是那样的幽默、和蔼可亲,每周我最喜欢的就是跟他老人家在南食堂一起吃一顿韭菜陷儿饺子——感觉像一家人,亲手为他端一碗汤或者倒一杯水,就让我觉得很开心,很幸福。
谢谢任老师!希望他老人家与师母能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还要感谢让我深入纪录片制作一线的段鸣镝老师。
尽管我之前有在电视台的工作经验,但纪录片制作对我而言还是一片很新鲜的领域,尤其是大制作的精品节目。
段老师让我带领摄像和助理独闯三峡,这不仅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一个新人莫大的鼓励,他的人格魅力让我为之深深折服。
纪录片《灵渠》的最终完成,不仅是一段回忆,更是我成长的见证。
此外,还要感谢著名导演廖烨老师,他为我打开了一个认识问题的全新视角。
感谢电视系王晓红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感谢朱羽君、叶凤英、高晓红、赵淑萍、张雅欣、任金州、何苏六等老师对我学业的教诲,感谢电视系张龙老师对我的关心。
感谢我的师姐05电新硕士李奇,谢谢她对我无私的帮助。
还要感谢我的同门王凌岚同学。
感谢在这两年中陪我一起走过的06电视新闻的所有同学,感谢:秀龙、陈申、金铭、涵方、一楠、郭杨、林凯、大伟、老贺、晓宇、晓栋、范老师、勇老师、姜泓等等,感谢所有认识的好同学们!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一直是我努力和学习的动力,感谢他们为我所付出一辈子的辛劳,感谢我的妹妹,感谢我的朋友和亲人。
感谢苏醒,感谢她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词【3】
转眼间,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而入学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初来乍到时的场景犹历历在目。
回忆起这两年半的点点滴滴,感慨不已,欣慰之余而又庆幸无比。
值得欣慰的是,我这两年多的时间是在汗水和拼搏中度过的,学到了许多受益无穷的东西;庆幸的是我来到了一个很好的环境,遇到了很多的良师益友,给我了很多的指引和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再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最深的谢意献给我的导师胡智文教授。
我知道,我所掌握的言语并不能确切地表达我对胡老师的感激之情。
是胡老师给了我一片天空,使我有了可以试翅的空间。
胡老师在学术上给了我方向,生活中给我了温暖,行动上给我了勇气,处世上给我了榜样。
在我失败的时候,胡老师给我打气;在我咬牙坚持的时候,胡老师给我加油;在我成功的时候,胡老师给我提醒,让我继续前进。
总之,胡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给了我最大的信任,用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也是我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陈文兴教授和姚菊明教授在实验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对论文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万军民师兄在本课题前期的工作中做出很大的贡献,并且在本实验的路线设计、产物合成表征以及论文后期的整理工作都给予了重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感谢他们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分析测试中心的吴子樱老师、陈海相高工、胡玉群老师、邵 敏老师、张国庆老师、章世深老师等对实验测试提供的帮助,感谢材料与纺织学院的所有老师,感谢研究生处的所有老师,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本实验室的郑世睿师兄、王 秉师弟和郑海玲师妹,感谢和我一起做实验吴凯峰、吴琪慧、吴高明、王 建、贾小琪、边瑞琦、王清清、高国琴、林 雅等本科生,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帮助,感谢他们创造的欢乐和谐环境,感谢他们带来阳光灿烂般的春天气息。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感谢深爱我的女朋友,我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也知道我永远都无法完全回报他们的爱,所以我希望顺利地完成学业,争取更大的成功,给他们一点欣慰。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所有关心过和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他们对我的关注,就没有我今天的任何成绩。
感谢浙江理工大学,她给我的人生添上了浓烈的一笔,给我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让我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注过和关注着我的人,祝愿他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篇10: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产品开发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过程。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软件、硬件、结构件和定制件等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活动互相依赖、交叉并行。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往往采用串行、离散、重量级的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
n 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不能有效支持产品开发的迭代本质,项目的风险往往在后期集中爆发,导致项目进度失控或产品草率交付。
n 传统产品开发过程把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活动视为一系列静态的、离散的过程,对于多学科交叉并行活动缺少有效综合与协调。
n 传统产品开发过程采用的重量级方法导致大量的文档工作和漫长的开发周期,难以快速交付高质量的产品。
随着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功能和结构日趋复杂,其开发难度也不断增大。同时,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飞速提高,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加频繁,也使得开发时间日益缩短。在开发难度提高和开发时间缩短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已经不能满足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的需要。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产品开发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国内外现状分析
为了解决传统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导致的产品设计改动量大、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人们提出了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与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IPPD)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建立产品开发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并行工程与IPPD本身并没给出具体的产品开发过程定义,尤其是对于产品开发的迭代本质和多学科交叉并行特性缺乏具体的过程方法予以支持。
在产品开发中,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起着统领全局,综合、协调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关键作用。对于产品开发过程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工程领域,现有的各种系统生命周期模型和系统工程过程模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了描述,现有的重量级的产品开发过程大多数正是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这些模型本身比较抽象化和一般化,不足以作为产品开发过程定义。同时,由于系统工程长期以来主要应用于大型/超大型系统(如武器系统、航天飞机等),在应用这些模型进行产品过程定义时必须非常小心,否则容易产生过于重量级的过程。
反观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领域,对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和实践近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迭代开发正取代传统的瀑布模型逐渐成为软件过程方法的主流。基于迭代开发的产品化的软件开发过程——RUP的出现,标志着迭代开发方法的成熟。以迭代开发为核心的一批敏捷方法(Agile Methods),代表着软件开发过程研究和实践中极为活跃的部分。但是这些过程和方法主要关注于软件开发过程,对于其他学科的活动通常只是作为软件开发过程的外部环境加以考虑,而不是从全局上予以综合和协调。
产品开发、系统工程、软件工程3个领域的过程方法各有所长,但都满足不了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要求,尤其对于多学科综合的迭代开发方法都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
篇11: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xxx石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股份公司总部“建设国际综合性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型建设工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建设工程是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及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
炼油部分:建设1000万吨常减压、120万吨延迟焦化、20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300万吨直馏柴油加氢精制、80万吨催焦化柴油加氢等10套装置。
化工部分:建设100万吨乙烯、6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55万吨聚丙烯、60万吨芳烃、32万吨苯乙烯、13万吨聚苯乙烯、13万吨丁二烯、12万吨mtbe/丁烯-1、10万吨丁苯橡胶、8万吨sbs、2万吨己烯-1等12套装置。
公用工程部分:主要建设3台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5台41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力站,以及系统配套项目。
该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中国石油“xx”重点工程。工程对于拉动地方经济、繁荣西部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总投资300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5%,税后投资回收期8.77年。于XX年8月22日破土动工。
独山子石化公司在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的项目管理经验,建立了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也有一定的执行过程的问题。因此,根据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的利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完善过程管理的思路和做法,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2、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
现代项目管理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并且将各项目阶段的计划、实施、控制等具体管理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现代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管理中,要根据具体项目所属专业领域的特性和实现过程的特定情况,及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限制条件,将一个项目划分成各个便于管理的项目阶段,并将这些不同项目阶段的管理活动进一步划分成一系列的具体管理过程,分阶段、按过程做好一个项目的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要在生成项目产出物(成果)的实现过程中,通过项目的管理过程去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全面总结巧年来建筑业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推行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进一步规范全国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作法,促进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拉,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7]。经国家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并于XX年5月1日起施行。但系统的.引进项目管理的知识还是近几年的事。
11月,我国与pmi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将pmp认证引入中国时,国内知道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pmp的人很少。XX年6月中国首次pmp考试也仅有60多人参加。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大量的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XX北京奥运会,XX上海世博会等等,需要大量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从各种渠道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项目管理的知识,并逐渐认识到项目管理知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的热潮。项目管理在ti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正方兴未艾,己呈星火燎原之势。因为ti行业强烈的示范作用而成为项目管理知识推广的强力推进器。如今,pmp认证与mba,mpa文凭一样成为中高级管理人员热捧的对象。这一轮热潮的兴起大大加快了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的速度。
上个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论文很少。到了70年代,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已成为趋势:有些研究成果已涉及到了图形评审技术(pert)的应用。这个时段的研究焦点是:成本与进度控制,绩效考评,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 s)的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本阶段的学术研究大多由政府部门主持与发起,由商业与教育机构发起的研究已有所增加。70年代末期,成本设计(design-to-cost),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己在学术论文中出现,并在80年代发展为一个通用的概念,特别是在政府机构与防卫部门中。
80年代,关于项目管理的学术论文显著增长。研究专注于成本设计和生命周期成本。关于项目风险管理,成本/进度控制指标体系和挣值(earned value)的概念已出现。其它涉及较多的研究范围还包括:团队建设,质量管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
到了90年代,大量的研究集中于人力资源方面,包括:团队建设,领导能力开发和激励:并有大量的文章集中于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沟通管理。
项目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有:
a.标准化的过程和工具,以及标准化的术语,有助于项目成功;
b. web技术将在帮助项目沟通与协同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c.使用被普遍接受的项目管理实践与观念将会在承包合同的要求中写明;
d.项目管理的外购服务将会被绝大多数公司所采用。
3、研究内容与方法
将按照《工程项目管理学》理论,分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目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工程管理的改进建议。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设计如下。
1 前言
2 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综述
2.1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综述
2.2 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特点
2.3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 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及项目管理体系
3.1 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概况
3.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
4 独山子石化炼油乙烯工项目管理实践的分析
4.1 项目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4.2 hse管理分析
4.3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4.4 招投标管理分析
4.5 物资采购管理分析
4.6 工程进度管理分析
5 总结与建议
在研究方法与思路方面,广泛收集有关工程建设有关资料,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差距以及完善工程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着眼于工程建设主要环节,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构建工程建设管理整体框架,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对策。目的在于建立符合独山子石化公司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总结出加强和完善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4、开题条件
本人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按照工商管理学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已修业完成了相关课程和必修环节,学分达到了规定的要求,经学院考核合格,导师同意进入论文阶段。
5、时间安排
XX.02—XX.05 选题、文献查阅,完成文献综述
XX.06—XX.10 完成开题报告
XX.10 开题答辩
XX.11—XX.02 撰写论文初稿
XX.03—XX.05 完成论文中稿
XX.06—XX.10 论文定稿、答辩
篇12: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通信基站分布式冷却系统研究
1、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热点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发展,通信网络规模快速扩张。截至,中国移动有100万个GSM室外基站和45万个TD-SCDMA基站,中国联通有40万个GSM基站和45万个WCDMA基站,中国电信有35万个CDMA基站和10万个PHS基站。目前三大运营商正在积极部署4G网络的建设,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铁塔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指出,由于未来三年中国正处于4G网络建设的高潮期,仅中国移动,就规划在底前建设50万个4G基站,中国电信今年订购的基站将多达25万座。到20底,中国4G基站数量可能会由目前的近30万座增至多达100万座。通信网络规模的快速护张,使得通信业能源消耗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比重和对全社会的影响逐年增加。
中国的政府向世界做出了 单位GDP碳排放比减少40%?45%的承诺,并实现在“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16%、减排17%等约束性目标⑴。通信业作为ICT推进节能减排的中坚力量,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工信部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要比下降10%,还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要达到1.5以下,改造IDC的PUE值要降到2.0以下。推进绿色IDC和绿色基站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对己建基站进行节能改造[2].
国内基站的年总耗电量达到130亿度,占整个通信行业能耗的一半左右[3],基站的节能己经成为通信行业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专家学者从基站主设备、建筑、空调及电气等各方面对基站节能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基站空调系统能耗是基站能耗的一个主要组成,在20基站空调设备能耗占基站总能耗的40%-46%[3],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目前主要的节能技术包括:空调变频节能技术、空调变设定控制系统、智能通风技术、智能换热技术、相变材料节能等。自然冷源利用是基站节能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通风冷却技术、空-空换热器、乙二醇换热系统及热管换热系统等利用自然冷源的方法,在国内的一些基站内已有应用。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基站是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域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说得更通俗一点,基站之间主要负责手机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把收集到的信号简单处理之后再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通过交换机等设备的处理,再传送给终端用户,从而实现无线用户的通信功能。
目前,国内通信基站空调系统的节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合理选择基站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以及优化气流组织等。
3、参考文献
[1]巩永华。ICT助力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和途径研宄[J].价值工程,2014(31):183-184.
[2]黄海峰。“十二五‘’通信业节能目标出炉”硬指标+软指标“双管齐下[J].通信世界,(40): 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年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4]王建华。规范基站建设是无线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m.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38(5): 83-84.
[5]杨彦伟,廖杰。浅说GSM基站[J].现代通信,(8):23-24.
[6]权志鹏,彭月明。基站围护结构的保温控制策略[J].建筑节能,,41(270):45-49.
[7]张高记,吕建东,陈文学。通信基站节能减排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研究m.电信科学,2011 (3): 101-105.
[8]Yogenbra Joshi. Energy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of Data Centers [M].2012: 10-13.
[9]YD/T 1821-.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S].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
[10]叶晓燕,胥惠芳。计算机房的环境要求及解决方法[J].信息技术,,28(1):32 -34.
[11]阮灿华。计算机机房空调系统的探讨[J].福建电脑,(8): 71-72.
[12]程紘理。中国基站空调发展简述[J].制冷与空调,2013,13(8): 9-11.
[13]曾春敏。移动通信基站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析[J].制冷,,29(1): 66-70.
[14]王东。移动基站空调节能器的.应用[J].机械与电子,2011(19):514-516.
[15]YufengZhang, Yi Chen, Ji Wu, etal. Study on energy efficient envelope designfor tele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in Guangzhou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8,40(10):1895-1900.
[16]涂壤,李震,刘晓华等。基站围护结拘性能及空调系统性能优化分析m.暖通空调,2011,41(12): 46-48.
[17]Rang Tu, Xiao-hua Liu, Zhen Li, Yi Jiang. Energy performance analysis ontele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1, 43(2-3):315-325.
[18]陈杰。利用自然冷源制冷对通信基站节能降耗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19]陈祈,吴基,王飞等。广州地区通信基站通风冷却节能技术研究[J].建筑科学,2008' 24(12): 27-31.
[20]尹华,郭华芳,鲁涛。通信基站通风冷却节能系统的研究[J].节能,2011(1):49-52.
[21]项生逵。移动通信基站节电的成功探索[J].通信世界,2003,13(8):9-11.
[22]黄成龙,杨文鹏。移动通信基站节能控制的理论与实践[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22(2): 205-209.
[23]刘彬。基站空调系统自然冷源的利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24]刘x,陈志东。黑龙江移动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实践[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0(4): 15-19.
4、论文提纲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基站概述
1.3基站空调系统主要的节能技术
1.4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分布式冷却系统及其性能测试
2.1分布式冷却系统介绍
2.2分布式冷却系统设计
2.3分布式冷却系统性能测试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于TRNSYS的基站空调系统的能耗模拟
3.1 TRNSYS软件介绍
3.2基站和其DCS的模型建立
3.3基站和其原空调系统的模型建立
3.4模拟结果及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站节电率测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基站节电率测试方法
4.2典型基站的测试结果
4.3全国基站测试结果及节电率影响因素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站气流组织模拟分析
5.1基站数值模型的建立
5.2模型合理性验证
5.3基站内气流组织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全文总结和展望
6.1全文总结
6.2本文主要创新点
6.3展望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通信基站分布式冷却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基站高效冷却系统,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际测试等方法,对分布式冷却系统的全年能耗和气流组织等进行研宄。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基于通信基站分布式冷却系统的概念及其性能测试的结果,利用瞬时系统模拟程序TRNSYS软件建立了基站和其空调系统的模拟系统,利用该模拟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基站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以及节电率。在模型中输入基站所在城市的气象参数,和基站的物理模型信息,就可以计算出基站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对其节电效果进行分析。
(2)采用同站对比的测试方法,对位于全国10省市的近30个标杆站进行基站节电测试,所测试基站的讳度范围为我国北绎18°~北讳38°。利用基站能源与环境监测系统SinoEES记录基站的测试数据,并可以实现基站和其空调系统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全国多个基站内的测试数据表明,分布式冷却系统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并根据不同基站的测试数据,分析了基站节电率的影响因素。
7、预期的结果
(1)针对杭州市的一个典型基站,设计了一套分布式冷却系统,采用恰差测试法对该分布式冷却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将室外温度分成10个温度范围,基站的分布式冷却系统有五种不同运行模式,测试得到单制冷循环、双制冷循环和载冷循环的制冷量和耗电量。根据测试结果预测该基站的DCS全年的节电量可达7224kWh,节电率为30.1%.
(2)以中国联通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四桥转盘基站为例,利用TRNSYS软件分别建立了基站和其DCS系统的模型以及基站和其原空调系统的模型,通过对相同时间段机柜逐时温度的模拟结果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两个模型分别计算出了基站两套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该基站的DCS的年耗电量为2594.68kWh,全年节电率达62.5%.
(3)采用同站对比的测试方法,对位于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海南等10省市的近30个标杆站进行基站节电测试。杭州市滨江区的四桥转I;基站的测试结果显示,基站DCS年耗电量是2594.7kW,与实测值的误差仅为1.0%,年节电率为69.4%,进一步验证了 TRNSYS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全国基站的测试结果表明,分布式冷却系统在通信基站中的节能效果显着。并根据全国基站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基站节电率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在所测试的基站范围内,地域对基站节电率的影响较小;基站的类型和负荷对基站节电效果有影响,基站单位面积负荷越小,年节电率越大;基站围护结构对基站节电效果也略有影响,彩钢结构的基站比砖混结构的基站节电效果更明显。
(4)建立了原空调系统和DCS系统下的基站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基站的气流组织进行研宄。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原空调系统和DCS系统分别运行时基站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对比两个模型的速度场分布表明,原空调系统的送风先用于冷却基站室内环境,再依靠环境去冷却机柜,造成冷量的浪费,导致空调冷量的利用率很低;而DCS系统送出的冷空气直接对机柜进行冷却,提高了冷风的利用率。对比两个模型的温度场分布发现,DCS系统下基站室内整体温度比原空调系统明显降低,高温区域面积显着减小,机柜内部整体温度也低于原空调系统下的机柜整体温度。
篇13: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企业网VPN接入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客户群、供应商及分支机构分布日益广泛,移动办公人员也随之增加。传统企业网点对点固定的专线连接方式,实施效率慢、不灵活且价格昂贵,已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办公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子公司、物流点、供应商、移动办公人员,公司与客户之间都要建立安全有效的专用连接通道以进行信息的输送。
2.而在传统企业组建网络的方案中,要通过进行远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的互联访问,可以租用专线(Digital Data Network,DDN),但实施慢、价格昂贵,除此之外并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对于外地出差的移动用户而言,只能通过虚拟拨号线路进入公司各自独立的局域网中。这种方案会导致高昂的线路租赁费用。在这种情况下,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的概念与市场随之慢慢出现。
3.利用 VPN 设置的程序,通过使用 VPN 服务器可以启用与整个网络的企业通信,并能保证数据的安全。虽然普通路由器可以相互连接内部网络,但缺乏安全性,不能对敏感的网络数据进行限制。网络管理员通过调试 VPN 服务器,确保只有指定用户以满足特定身份来连接到公司的 VPN 服务器访问权限。此外,对于所有 VPN 数据加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为企业量身定做一套适合自己的 VPN 方案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增强数据通讯安全信、可随意与合作伙伴内部联网提高工作效率,利用 VPN 网络能够获得网络视频等流媒体的服务。
4.近几年世界网络经济发展增速,特别是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的增加,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客户遍布全球,合作伙伴区域性不断扩大,企业的效益日益增长,另一方面传统企业网的功能性、扩展性越来越少,问题凸显:传统企业网点对点固定的专线连接方式,实施效率慢、不灵活且价格昂贵,已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办公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子公司、物流点、供应商、移动办公人员,公司与客户之间都要建立安全有效的专用连接通道以进行信息的输送。VPN 以其特有的灵活、安全、高效、易于实现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使企业可以减少网络运行与维护的关注度,而把重点更倾向于公司商业目标的实现。
5.虽然 VPN 在理解和应用方面是非常复杂的应用技术,甚至确定其是否适用于本公司也是一件需要详细研究、复杂的问题,但在多数情况下,VPN 可以应用于每个公司并予以实现。即使不使用加密的数据,也可节约成本。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VPN 技术将被应用到更多的客户和供应商。
二、本人承担的任务
1.分析主流的 VPN 技术,了解各厂家 VPN 产品发展规划;
2.设计本项目 VPN 系统硬件架构规划与部署实施;
3.参与本项目 VPN 系统的功能、性能测试与分析。
三、本文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对企业网络需求现状做了简要的描述,介绍了本系统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
第二章,针对本课题做的相关准备工作。
本章重点介绍了VPN的概念、分类、优点,对常用的VPN协议做了详细的描述。
第三章,企业网VPN接入方案设计。
本章重点介绍了企业网对于VPN的功能需求,把各种VPN的性能和优势做了对比,通过归纳总结,对每一种VPN做了分析。
第四章,方案实施。
本章重点介绍了VPN方案实施的过程,介绍了IPSEC隧道和SSL隧道的配置过程。
第五章,系统测试。
本章重点介绍了VPN系统构建的接入过程。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
四、写作进度与安排
第一阶段(XX年X月-XX年X月):资料收集,整理,确定论文的写作思路,技术路线,论文提纲等,模型分析,方法应用等。准备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XX年X月-XX年X月):完成论文的一、二章。
第三阶段(XX年X月-XX年X月):完成论文的三-六章。准备中期答辩。
第四阶段(XX年X月-XX年X月):根据修改意见,补充完善论文,提交答辩委员会
五、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本人承担任务
1.3本文工作
1.3.1常用企业VPN解决方案分类
1.3.2企业VPN建立方式
1.3.3公司企业网现状分析
1.3.4公司VPN建设需求
1.4本文组织
第二章 相关工作
2.1VPN的概念和特点
2.1.1VPN的定义
2.1.2VPN概念
2.2VPN虚拟网安全技术与分类
2.2.1VPN的安全技术
2.2.2VPN的分类
2.3常用VPN分析
2.3.1MPLSVPN技术分析
2.3.2L2TP技术分析
2.3.3GRE技术分析
2.3.4IPSEC技术分析
2.3.5SSL技术分析
第三章 企业网VPN接入方案与设计
3.1VPN设计要求
3.1.1安全保障
3.1.2服务质量保证(QoS)
3.1.3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3.1.4可管理性
3.2企业VPN性能分类
3.2.1安全性
3.2.2用户可使用性
3.2.3可伸缩性
3.2.4费用
3.3IPSecVPN与SSLVPN的区别和对比
3.4企业VPN技术选择
第四章 方案实施
4.1网络环境介绍
4.1.1相关硬件设备
4.1.2选择VPN应用
4.2实施过程
4.2.1远程用户本地管理配置
4.2.2VPN静态隧道(本地配置)
4.2.3SSLVPN配置案例
4.2.4全网接入
4.3VPN拨号
4.3.1VPN客户端软件的安装
4.3.2VPN的配置
4.4方案实施特点
第五章工程测试
5.1测试流程
5.1.1IPSecVPN隧道管理:远程用户本地管理测试
5.1.2VPN静态隧道(本地配置测试):
5.2本章小结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
6.1论文工作总结
6.2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六、参考文献
[1]曾华强,李燕。浅析虚拟专业网技术及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39-241
[2]王斌。 MPLS/VPN的服务质量保证探讨[C].北京:北京网通网管中心网络分析调度部,2007
[3]段登高,VPN技术及其在电信业务中的应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
[4]IPSec与SSL,中小企业的VPN如何选择[DB/OL].
bbs.2cto.com/read.php?tid=227592
[5]陈志伟。 VPN技术及其应用[C].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TP393.01.
[6]网络工程部。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分布。[R].苏州: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14
[7]施帮利。主动网络技术在VPN中的应用研究[A].北京: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011.
[8]张X霞。基于VPN技术的校园移动OA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9]艾泰解析远程访问技术VPN网络解决方案[DB/OL].
★ 管理费用毕业论文提纲,与工程报价与工程管理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 工程验收意见评语
【工程硕士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工程机械专业毕业论文2022-07-0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022-04-30
评中级职称论文2024-04-23
工程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2023-09-16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022-12-08
印发《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2022-11-06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技巧2022-07-12
医学教学论文发表的期刊2024-04-06
十堰新增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明年1月开始招生2023-04-21
论文的摘要主要写什么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