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整理15篇)由网友“lyy9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论文
摘要:大部分的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非常复杂,让安全生产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通过研究当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得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应该如何制定。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问题;策略
企业需要以工人的安全为第一要务,这就需要增加安全生产的内容,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
篇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论文
在众多企业当中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工作人员没有安全意识以及监督管理的力度不足等三方面。就制度方面而言,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但并没有将这些制度准确有效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这些制度无法有效的发挥出其应具有的作用。甚至还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就安全意识方面而言,由于企业为了寻求快速的发展,招收员工的时,并没有注重员工的个人素质,使得员工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在生产过程当中并不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对其相关的知识也不甚了解,进而就导致他们不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就监管力度而言,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主要就是因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监管工作不够重视,在加上监管的流程以及监管的制度都不够完善,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没有参考的依据,进而就导致相关的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的保证对企业生产的监管力度,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严重的制约企业的发展进程。
篇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论文
2.1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为了有效的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必须要完善企业安全审查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只有将相关的体系准确有效的完善,才能将相关的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已经越发的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并已经出台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律条文,在这些法律条文中,明确指出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有效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企业必须要有效的了解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就企业而言,它是构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体部分,如果企业有效的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企业的安全等级就会得到提升。为此企业必须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且根据自身现有的资源以及外部的发展环境,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标准管理计划书,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计划书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计划书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并且定期的对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因为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执行者,只有将工作人员的意识提升上去,才能保证完善体系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2严格监管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安全生产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相对而言,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更加的有针对性,这种管理模式是一对一的进行管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包含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管理范围之内。应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要求,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监管,这样就会使安全生产管理的更加全面,监管力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企业还必须定期的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考核,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重视起安全生产。就操作人员而言,从事安全生产的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执行管理人员所下达的任务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实践工作有效的增加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而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除此之外,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中,也存在着人才缺乏的情况,就需要进行人才的招纳,其主要招纳方式应该以招聘为主,广泛吸收社会人才;以猎头为辅,高精度寻找专项人才,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建设完成。
2.3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是当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主要的内容分为三点:首先,应该积极的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我国当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较好的参考标准。这就需要我国的企业能够积极的学习国外的内容,从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中,不断的学习安全生产的内容,这对于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能够将吸收来的经验转化为企业自身情况为基础的内容。企业的领导者能够按照自己企业的需求,不断的改变原生理论从而更好的创造出符合自己企业情况的管理方法。最后,进行管理方法的评测。在当前来看,企业中改进出来的管理方法未必就是最合适的,因此就需要采用试行的方式,在小范围内试行,才能够保证企业能够及时的对管理方法进行修改,这是非常重要的。从当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应该如何建设,从而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策,其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12):171-178.
[2]张冬.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7):289.
篇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的一个重要理念,其是指经过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设立安全管理机制与严格实施流程,排查治理安全隐患,重点监控危险源,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得生产的每一环节都满足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贯穿于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逐步构建起一种可持续管理模式。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1.完善制度类型
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企业在前期建立期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责任追究机制、安全培训机制、应急预案及监督制度等[1]。
2.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通过安全教育,能够切实增强人的安全意识,这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可行手段。企业只有将更多的财力、人力投入到安全教育上,才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开展。最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及规模的迅速扩展,安全教育处于停滞不前阶段,难以满足当前形势下企业发展要求。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工伤事故分析可知,员工普遍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制度,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尤为必要。
3.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企业要以国家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生产状况,尽快建立起完善的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要将排查的目的、区域、生产范围、方法、时间、组织方式、具体要素和资源配置等明确下来,开展全面、专项隐患排查工作。在建立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中,需要将排查内容明确下来,通常涵盖生产经营场所、工作人员、设施设备、环境和活动等内容。进行排查时除了要加大日常检查力度,还要与不定期检查、节前节后检查及专项检查等方式结合起来开展。
二、严格遵循落实制度
1.严格遵循制度
在构建健全规章制度后,企业应该在生产实践中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尤其是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度。企业应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力度,争取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一套安全生产标准管理模式,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得到有效实施。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过程中,该模式不仅有效规范了管理行为,而且能够科学评价评估各生产环节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并且有效避免企业生产活动中可能会产生的危险隐患。
2.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
通过制定安全责任制,能够将企业领导和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明确下来,将企业安全责任制度落到实处,企业相关领导、部门、技术人员及生产人员,都必须清楚意识到安全生产中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分解责任并落到实处,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度,以此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进行分解,同时将其在具体部门、岗位和个人中明确下来。对于煤矿开采企业来说,矿主、煤矿勘察设计规划人员、矿井建设单位、设施设备及材料生产者、技术人员、安全人员、煤矿安全监管人员等都必须根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明白自身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职责。
三、建立安全生产的PDCA动态循环管理体系
PDCA循环是一种体现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表示计划、D表示执行、C表示检查、A表示处理[2]。PDCA循环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方式,是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有效方法。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也具有此作用。这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是由很多元素构成,这些元素又被划分为很多子元素。PDCA动态循环管理体系,能够引导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步骤和思想方法进一步科学化、图像化、系统化和条理化,安全标准化各子元素根据计划、执行、检查与处理四个步骤,企业每个部门、车间、班组、个人的工作都有一个PDCA循环,从而一层一层地解决各种问题,并且为大环套小环,一环一环促进大循环。相关子元素的小环都是根据上层元素的要求向着同一个方向转动。
四、完善标准化管理保障体系
要从标准要求出发,针对企业生产中出现的风险隐患,要合理进行评估,同时在整改计划中纳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根据修改计划及时修改。加强档案管理,做好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同时科学评估检测,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培养更多专业的人员。要定期检测特殊设备,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重点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并提高对规范力度。同时,为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并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快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步伐。与此同时,要落实《安全生产法》中的标准化管理规定,保证企业安全行为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范[3]。与安全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工作做到位,让标准化工作的进行有良好的基础。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与安全许可制度相结合,通过实施许可机制,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总而言之,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可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促使自身稳定长远发展。对此企业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样有利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真正实现。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发展过程中,只有尽快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才能真正立足于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中。
作者:郑伟伟 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张建业.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11(9):186—189.
[2]白云凌.推行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分析[J].现代商业,2012,2(36):158.
[3]赵慧,杨振宏,田彦清.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调查及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5(12):163—167.
篇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基础,其主要指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经验,安全有效管理企业生产全过程的一种模式,通俗来说,就是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促使每位员工对生产过程负责,按照相应的流程和规范操作,进而排查控制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安全隐患,在企业安全生产发展过程中这种管理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简述
1.管理过程。安全生产管理是全过程管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只有加强阶段划分,针对性给出具体要求,进而全面覆盖企业横向安全生产管理过程。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即“PDCA循环法”,通过对过程提出要求,采取闭环式“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过程,以及计划为基础实施,再检查实施结果整改计划,进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管理对象。安全生产管理囊括了众多管理内容和对象,企业管理时应详细列出并对此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其包括企业职工、物资、制度、设施以及环境等,进而全面覆盖企业纵向安全生产管理内容。而这种方法相对较多,企业常用全面安全管理、目标管理、OHSMS管理体系、无隐患管理等方法。
3.管理关键点。企业将特定阶段或内容视为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点,一般是辅助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内容管理的方法。包括:危险控制技术和分析法、风险及系统安全分析法、事故预防预测法、安全行为抽样与本质安全技术等。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目标是实现全面安全生产管理,而这三种方法侧重法虽然不同,但只要在实际应用中将其综合起来,便可全面覆盖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和内容。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误区及正确认识
1.缺乏全员参与,提高认识。在企业中建设安全生产标准的文件,通常都是由董事长签发实施。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分工、拟定文件和收集资料,以及深入车间进行现场考察,但此上种种均未体现全员参与原则。即高投入低回报,无明显效果。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必须贯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全员参与才能有效整合经营信息,实现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升。为此,还需要注意这几方面:建立专职机构,以相应部门管理建设安全生产标准的工作;加强对管理层、专业组和基层员工的培训,促使每位员工都参与其中;规范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会议,落实资金投入和整改策略,总结性分析重大问题,实现不断整改发展的目的。
2.标准化建设过于格式化。企业通过标准化实行过程摸索出来的有效管理手段即建立管理资料。而建设企业内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标准化为最低要求。各大企业制定管理程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往往会出现常见性失误,就是系统化企业标准化管理程序,以及程序制度也要基于行业统一的标准上建立。实质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应根据企业相关部门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设定新的与之相应的管理资料。由于,不同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形式不同,为此,要完全实现统一标准化规范相当困难,只能是建立符合企业生产管理实际的标准化。
三、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有效开展的基础是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企业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及时了解自身实际,并基于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而要实现管理制度的系统完善,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完善制度类型。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其中会遇到某些难题,为避免这些难题前期就必须建立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企业在前期建立过程中应积极制定以下制度:管理制、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应急预案、安全培训及监督等。
1.2健全安全教育制。安全教育本质上是指对人的意识教育,是强化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手段。对于企业而言,安全教育的效果和投入将直接影响企业能否正常生产,有着巨大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不断变化,以及进一步扩大的规模,安全教育明显处于僵化滞后状态,远远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要。总结近年来发生的工伤事故不难看出,员工不具备较强安全意识,违规违章操作是关键因素,究其根本也就是人为原因。为此,健全安全教育体制,加强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1.3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安全隐患在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必不可免的问题,为有效缓解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企业在制定完善安全责任制的同时,应积极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通过有效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管理制的落实等形式,大力排查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在企业内安全隐患排除工作极为重要,特别是其对安全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给予充分正确的认识,进而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尽可能排除安全隐患问题。
2.严格遵循落实制度。
2.1严格遵循制度。企业在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后,应积极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制度,特别是注意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企业要做好安全生产考核,以便其自动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或模式,从而进行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该模式既能实现管理行为的规范,又能进行各生产环节安全性、规范性的评价评估,同时也能规避企业生产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2.2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制度最终目标是为了落实制度。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可采取分解落实法进行。企业必须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坚持“责任、职权、利益”相互统一的'原则,制定落实安全责任制的完善体系,同时一层层分解原计划的标准化目标,促使该体系在每个部门和岗位都能落实执行。
3.完善标准化管理保障体系。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评估和保险投入等:在整改计划中纳入试生产阶段产生的安全隐患,并根据整改计划实施。建档登记企业重大危险源,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评估,同时事故应急预案应积极完善,以及培训相关人员。定期检测特殊设备,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视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强对其的规范力度。另外,企业要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势态,必须积极实施宣传活动,进行必要的安全学习,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和文化的建设。最后,结合《安全生产法》执行标准化管理措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与企业安全评价相结合,加强评价工作,奠定标准化工作开展的有利基础。以及与企业安全许可制度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结合,通过落实许可制度,顺利开展和不断深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四、结语
现代企业要实现高效发展,安全管理生产过程是关键。为此,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刻不容缓。企业应针对自身实际,综合分析标准化模式,正确认识该模式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全员参与标准化管理的目的,进而合理选择建立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模式,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落实管理制度以及完善标准化管理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永坚.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技术与市场,,22(7):282-282.
[2]廖志坤.浅谈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安全事故控制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5,(15):179-180.
[3]林建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18):268-268.
[4]赵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277-277.
[5]于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9(12):171-178.
篇6:供水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供水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梳理了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供水企业建立的主要步骤和关键环节,从制度、人员、物料、设备、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分享了过程管理和信息系统建立的心得,帮助供水企业解决遇到的共性问题,更好更快地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关键词:供水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对象;过程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供水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供水行业的安全生产态势整体向好。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落地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如未出台针对供水行业的专用安全标准,而在实际推进中多套用工业制造业通用标准,其不能体现出供水的市政特性和食品属性。在实施过程中因各地标准不同,供水企业的规模、工艺及设备、管理层级、业务范围等个体差异,供水企业的安全管理也会有所差别。只有紧抓供水行业特点,结合企业个体情况划定安全管理边界和层级,把现有的管理体制与安全标准化的要求有机融合,利用信息化管理方法,才能实现供水企业本质安全的目标。
1安全标准化实现的一般要求
安全标准化由在安监局备案的专业安全咨询服务机构进行跟踪指导,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进行自评及改进,自评合格后形成自评报告并网上申报。第二阶段,由当地安监局牵头组织专家进行初次评审。评审从企业资质、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四个方面进行,采用档案核对、现场验证、等评审方法,依据明确的评定标准进行量化打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评审中含部分否决项及加分项。如分数合格则取得安全标准企业资格,不合格则整改后再次申请评审,安监部门抽样复查。供水企业一般为规模企业,较多采用二级评审标准。安全标准化的建立是为了帮助企业理清安全管理思路、明确责任、规范行为,落实过程中不能做成规范和执行两张皮,让安全标准化真正在供水企业的管理中发挥作用。企业首先应明确安全管理范围,做到“宽到边、深到底”业务流程全覆盖。供水企业的主要业务如自来水的生产、收费服务、取水化验、管道维修、表具管理和管线施工都应纳入安全管理范围。供水企业一般为公司―部门―班组的三级管理模式,对应层级建立相应的安全巡查、人员培训、应急处置方案等安全管理制度。窒息中毒、淹溺、坍塌、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等作为供水企业易发事故类型应该引起重视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各供水企业在长期的安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但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原有的模式不能完全与标准化的要求契合,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安全要求、充实安全知识、改进管理过程、完善文档和记录,对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行细化和升级。
2供水企业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标准化工业二级通用标准有近二百条评定内容,在初步建立时需要对照标准逐一核对落实。采用面对安全管理对象的方法,从制度、人员、物料、设备、环境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1]
2.1制度
2.1.1安全投入
市政供水行业有投入大,成本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运行多年的供水企业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的问题普遍存在。如果节省了安全资金,出现重大事故实在是得不偿失。安全需要一定的投入。安全专项资金应纳入企业的年度预算,设立专用账户,转款专用,由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管理。经审核符合安全资金使用规则的支出,不计入各部门的成本。
2.1.2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安全生产委员会。企业负责人应兼任委员会主任,各分管副总为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法规要求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议供水企业成立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能科室,同时作为安全生产委员的办公室。
2.1.3建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常见的安全制度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拟定并汇编成册,报最高管理者审定签发。以部门为单位接收文件,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学习。
2.1.4事故隐患排查
事故隐患排查分为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安全检查,内容各有侧重。并根据作业特点进行周期性检查,如夏季多为有限空间作业检查,冬季为火灾隐患排查。供水企业应将检查和整改结果定期上报各地安监信息平台和水务安全信息平台。
2.1.5应急救援与事故管理
根据危险源和本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综合安全预案和专项预案。供水企业的专项预案应特别针对火灾、防汛、有限空间等事故类型展开,应设置指挥体系及应急人员,可通过预案专家评审以确保行之有效。应急物资由专人管理,定点存储。供水企业都有较为成熟的水质安全应急体系,安全生产预案可依托水质安全体系来有效实现。安全生产事故应按规定时限上报,事后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2.1.6相关方管理
供水企业的合作单位较多,如水源的供给方、管网的维护方、查表外包方、药剂供给方、设备维保方、管线施工、劳务输出方、承租出租方等,需要与相关方明确安全管理边界及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相关方进行资质及现场安全检查。
2.2人员及作业管理
2.2.1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绩效考核
按照公司经理(厂长)―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员工的路径,从上至下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让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做到一岗双责,“谁管理、谁经营,谁负责”。并依据不同的岗位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考评体系。对于提出安全生产建议并采纳的予以奖励,对于违规作业、违规指挥的予以惩处。
2.2.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培训分为三级,对一般员工、新员工及“四新”员工的培训不得小于规定时长,主要负责人还应取得安全管理证书。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危化品操作工、化验员和变配电作业人员需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作业资格证才能上岗。
2.2.3安全行为管理
适用于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环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应下发到班组学习,由部门和班组共同进行考核。吊装作业、压力容器作业、药剂投加、变配电设备操作、化验、消毒作业、水泵维修都应由专门的人员按照规范作业。供水企业中的危险作业主要是指限空间作业、氯气投加维修作业、临时用电、动火管理和高处作业管理。危险作业除严格执行规范外,作业前根据危险程度分级审批,危险性较大的要制定专项安全方案,通过勾选安全相关措施填写委派单,保证安全措施到位后才能作业。
2.2.4职业卫生
噪声和氯气是供水企业常见的职业卫生危害因素。安全管理部门需定期联系当地职业危害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和评价。有些泵房噪声大又无消声措施,如检测结果超过每周40小时等效声级85dB(A),即判断存在噪声职业危害。如加氯车间的通风效果不好,加氯设备管路老化严重,可能造成工人操作呼吸带的氯气超标。如果评价结果不合格,则要采用工程措施降低危害并定期登录安监系统申报信息,同时对作业人员定期体检,培训、告知并配备耳塞等防护用品。
2.3设备设施的管理
2.3.1特种设备管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和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安全阀是水厂常见的特种设备。起重机械作为维修辅助设备经常被使用,压力容器在经常用于滤池气冲等需气场合,直径大于25mm的供水压力管道基本都属于压力管道的范畴,安全阀是有压力防护功能安全附件。特种设备需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和档案。初次安装时需到当地质检部门备案,并定期保养和委托校检。
2.3.2一般设备设施管理
一般是指水泵、搅拌设备、投加设备、动力及控制设备、水处理设备和各类工艺建筑管理。对此类设备实行台账管理,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评价标准并自主评定。从设备新建、维护到报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2.3.3安全设施三同时
水厂或加压站等功能性项目的改建或扩建工程,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应做项目安全初步评价,对潜在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在设计时宜有安全专篇解决相应的问题。安全验收评价是在项目竣工后进行,前置条件有消防验收、职业危害检测评价、防雷检测等,全部通过后可委托进行验收评价,项目在安全验收评价合格才可正式投入使用。另外如氯中和塔、排烟风机、消防设备等安全防护设备必须与项目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2.3.4消防安全供水企业是市政消防水的供给者,部分水厂利用工艺池作为消防水池,不再单独设立消防水池。如利用清水池等工艺池替代消防水池,需要定期对消防泵进行检修并特别注意防止消防管路水质倒流污染成品水。如供水企业综合楼建筑内有喷淋系统,则消防水池需单独设置。
2.4物料管理
供水厂的物料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对于用量较大并且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的管理,从危化品的使用、存储两个方面进行。供水工艺在混凝阶段投加的混凝剂、消毒阶段投加的消毒剂及污泥处理阶段投加的化学试剂都可算作此类。絮凝剂常为高分子材料,使用时常经过溶解、稀释调制和定量投加步骤,一般无毒但有些带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溶解之前,有些絮凝剂呈粉末状,可能造成空气污染,如果环境中到达一定浓度遇到明火还有爆炸的可能性。部分絮凝剂在水解时会析出如氨气等有害气体[2]。消毒所常采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氯气、二氧化氯其他含氯消毒剂。氯气属于危险化学品,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在“一战”时曾作为化学武器使用,一般作为重大危险源管理。二氧化氯也有刺激性和毒性,还有易挥发和易爆炸的特性。在污泥化学调理阶段投加的石灰也有一定危险性。药剂投加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被腐蚀需要定期检修或更换,保证密封及机械强度。另外危害药剂出入库及使用应进行登记管理。
2.4.1从安全存贮的.角度
一般存贮15-30天的用量,不宜一次储量过大,如二氧化氯可采用现场制备的方式随用随制,做到零存储。药剂分区存贮,存储环境符合其化学及物理特性。存储库房有防泄漏、溢出的中和塔、围堰等应急设施,还应设置洗眼器、吸附包等应急用品。现场标示明确药剂名称及性质。危险药剂存储地点不宜离办公或居住区过近,氯瓶间应设置在下风向。
2.4.2从安全使用方面
首选工艺成熟、自动化程度高的投加方式,做到本质安全。同时采用能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闭)以减少和控制使用场所危险化学品的事故风险。使用和存储场所为防止有害气体聚集,应当设置有毒气体报警仪并合理通风。建议采用报警仪及风机联动控制,当环境有害气体(粉尘)浓度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开启风机。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并向其配备性能合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其操作危化用品时的安全。
2.5环境管理
2.5.1厂区环境
供水企业作为饮用水供应的特殊行业,一般都是整洁有序的花园式环境,对于垃圾堆放有一定要求。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分开并定点存放,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对于污泥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应有专门存放地点,存放点有防渗漏措施。
2.5.2防雷接地
供水厂一般场地开阔、地势较高,易遭受雷击。目前水厂自动化程度较高弱电设备多,遭受雷击后损失较大。供水厂经过专业防雷改造并经过防雷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建筑物上应设置接闪装置,配电设备应装有防浪涌保护装置,中控室防静电地板、中控台或大屏幕等设备需做防雷接地并遥测绝缘合格。供水厂内管线种类繁多,应按种类涂刷相应的管道色标并标示流向。
2.5.3临边防护
供水企业内各类池体众多,巡视、维修、取样都会在池边作业,作业人员不慎坠入池子中的事故时有出现。工业梯台和护栏可以有效的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参照《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3-)对厂内护栏的高低、间距、踢脚板高度进行改造,使通道、梯台、护栏及厂内照明照度都符合安全要求。
3供水企业的安全过程管理
安全标准化要求按照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进行过程管理。确定每个工作的目标和周期,把每个周期内划分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形成一套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计划阶段:按照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要求,对安全管理的对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根据全年计划把工作分解成月计划及周计划。如制定隐患整改计划要参照上个周期完成情况。制定的计划内容包括对象、内容、预期效果、预计完成时间、费用、责任部门、责任人等内容。实施阶段:包括计划执行过程当中的核查和落实情况的检查。明确是否有新的情况,评定是否需要调整或终止计划。实施中应详细记录实施人、完成时间等内容。落实情况的检查应除记录检查情况、检查人、检查时间外还应对未完全落实的项目提出建议整改并督促落实。检查阶段:对照计划阶段制定的计划,按照实施阶段的落实和检查结果,定期总结安全管理工作,分为全面总结和特定总结,为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改进阶段提供依据。改进阶段:对检查的结果予以处理,对成功的经验予以肯定并推广,甚至上升为企业的规章制度。周而复始的解决问题,使安全管理找到符合企业发展的方法。
4供水企业安全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目前各供水企业较多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常见的系统有OA办公系统、SCADA系统、智慧水务平台等,信息化也是实现安全标准化的有利抓手。供水企业安全信息化的建立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势,可以依托之前的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实现信息共享信息联动避免重复性投资。
4.1基础信息库的建立
基础信息库是企业安全信息化的基础,包括信息的录入、维护、更新和删除。包括安全管理基础信息、人员信息、设备台账、特种设备信息、危险源库、职业卫生信息、法律法规库、环境信息、物料信息、安全检查表和隐患排查表等。这些数据和企业其他数据库共联共享,实现条件查询、自动预警、表单输出等功能。
4.2过程管理表格的建立
结合PDCA的管理流程和企业的工作周期,建立起安全工作过程管理表格用以指导具体工作。建立基础信息之间的联系,在后台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型,将相关表格按照不同的阶段和因果关系进行关联,按照计划表生成提醒信息、对照落实记录生成检查信息、对照检查记录生成统计报表。[3]在程序上是以一定的输入、引用、输出作为流程。在外观上有计划、记录、台账、汇总、检查、总结、分类信息等。
4.3安全信息系统的使用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库为基础,以过程管理为流程,依托供水企业信息化平台,指导供水企业的安全工作及时、正确、高效的开展。其建立的各类基础信息数据,可联网更新避免重复性工作并提供个性化的查询服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输出,如万吨水事故率等指标性数据,可作为供水企业安全决策的依据。
5结论
本文结合供水行业特点论述了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在供水企业建立的流程、难点和重点。明确了供水企业的安全管理边界,根据评定标准从制度、人员、物料、设备、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根据过程管理理论把安全工作分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阶段,明确每个周期的工作内容及重点,形成一套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出依托供水企业现有信息平台,建立基础信息库和过程管理表格,并关联构建安全管理模型,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从而提高供水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运行效率。总之,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供水企业的有效建立需要以标准化体系为基础,创建适合自来水行业的、可复制的安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工业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评审通用标准[S].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供水(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于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2):171-178.
篇7:燃气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论文
燃气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论文
摘要: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燃气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是企业各个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解读,随后以某燃气企业为例进行分析,该公司在危险源预防和识别方面欠缺经验和技术,并分别发现该公司燃气泄漏、火险、漏电、锅炉异常、意外坠物等方面存在潜在危险,该企业在危险源辨识、仪器设备和现场安保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应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对输送管线、辅助仪器、现场工作环境等进行检查并整修。同时,提出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宣贯、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落实到人、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与评优并重等三个方面的完善措施,将标准化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紧密联系,务必确保企业责任、员工参与、政府与社会监督等联动效应,确保燃气企业平稳、健康、安全、高效发展。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理念
20xx年~20xx年相继出台的国发〔20xx〕2号文件和〔20xx〕23号文件,严格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作业行为和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得到了深度发展[1-2]。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可以规范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更能保证燃气企业日常安全生产作业。同时也体现出了国务院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燃气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为燃气行业安全、高效、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就是从管理、作业行为、生产条件、作业环境,履行职责等5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把安全放在企业生产作业第一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在于:①预防和防范潜在的作业风险;②操作行为标准化;③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应急措施;④生产作业设备检修定期化;⑤工作人员技能考核规范化;⑥生产作业环境安全化[3-7]。图1为燃气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流程。
2实例应用
以某燃气企业为例,该公司一共有工作人员50余人,部门有总经办、安全质量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市场部、客服部。集中供热站1座,供热能力450×104m2,可以提供企业实际供热220×104m2。在检阅该公司日常作业历史记录,发现该公司在危险源预防和识别方面欠缺经验和技术,检查生产作业历史记录,发现公司最近几年发生过许多作业事故,主要包括火险、天燃气泄漏、漏电、锅炉异常、意外坠物等,具体分析如下:
(1)天然气管线压力、温度、机组驱动和调峰能力等设计,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实现安全化生产,燃气泄露、输压不合适等导致现场事故频发。
(2)变电室、金属装置未接零线,金属设备运行管线有破损,工作人员未进行维护,一旦接触电气元件极有可能发生触电危险。
(3)天然气输送设备材质不符合要求,低成本的前提是安全性要有所保证,管线材质质量缺陷,超压作业导致输送压力较大,极易使管道憋压较大,短时间大能量的释放,造成锅炉、管线和设备破损。
(4)巡检人员和检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手册,违章作业导致现场安全事故。
(5)安全生产标准未认真执行,安全作业行为没有得到重视,安全生长各环节未落实到位,对原材料、锅炉仪器、操作行为、检修技术、应急措施、监管力度以及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等未能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从企业发生的安全事件类型来看,该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规范和意识欠缺,分别在危险源辨识、仪器设备和现场安保等方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此,根据事故发生频率和类型,提出了如下几点整改意见:
①用户应增设隔爆墙,避免与供气设备直接接触,严格设置安全间距;同时完善家居消防验收程序。在公共场所加设防护栏,避免行人或车辆碰撞输气管线引发危险事故。
②天然气管线输送压力监测,压力表上用红线标识最高允许压力,便于巡检工作人员检查和维护;对锅炉等辅助设备要进行防爆隔离设置,同时设置进出门禁和导静电棒,防止静电产生火花,引起危险。
③对监测压力表、报警设备、金属管线接地电阻、安全阀进行定期安全性检查,对巡检时间和内容做好备案记录。④燃气输运环境、设备可靠性、工作潜在危险源进行风险排除和安全性评估,对潜在的危险进行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安保方案。
3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
(1)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宣贯。不定期、不定时组织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宣贯讲座,每个部门必须参加和学习,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工作人员要建立安全生产理念,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进程,在实践过程中,坚决维护企业安全生产大方向,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将完善-改进-再完善的理念贯彻下去,深度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2)安全作业责任落实到人。安全生产与作业的主体是企业,对生产作业过程中规范和要求要有相应条例,规范员工作业和管理行为,首先,安全生产应该与员工甚至企业年度考核指标挂钩,突出安全作业生产重要性,将《安全生产责任书》认真贯彻和执行,部门领导要带头签字,主动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其次,本次达标的企业,不能掉以轻心,贯彻执行“回头看”制度,使企业要时刻保持高度重视,严格监控企业安全生产执行程度和深度,完善和落实长期规范化机制。(3)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与评优并重。在定期对安全生产落实程度和情况进行检查的同时,提出对完成程度不同的企业和部门进行奖励措施,对于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单位予以先进单位称号,可以适当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将本次考核结果与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挂钩,约束企业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进程,促使企业各个部门严格遵照执行,务必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达标的单位可适当延长安全生产许可年限,或者免于现场审核。处于未达标的单位,可采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要求该企业工作人员和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信念,迟迟达不到安全考核标准的.单位,应吊销营业执照。
4结语
燃气行业对于安全生产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人们生活离不开燃气供应,使得燃气行业对人民生活和生活环境有着某种程度的责任。燃气在输送供应过程中,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同时,对供应安全性要加强保护,不能轻视对输送设备、仪器管线、人员资历以及安保措施的投入,没有安全生产运行,燃气企业也不会得到发展。因此,加强对燃气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燃气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也是对社会人们生活的一种责任。
参考文献:
[1]苏宏杰.国内外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4(4):132-134.
[2]刘宏,罗颖,唐禹夏.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体系研究[J].现代化工,2008,(12):51-85.
篇8: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
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经过我国煤矿、机械等行业领域长期实践证明、结合中国企业安全管理实际,借鉴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通过排建章立制、查治理隐患、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也是国家安监总局强制推行的一项工作。尽管政府部门在积极推动、安全咨询中介机构的在介入、企业在努力,但有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是存在“两张皮”现象,即写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有些企业还在创建中,而有些企业已经进入复评阶段的安全标准化推进的关键之年,我们更应该对几年来标准化工作做一个反思和总结。
1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
简单的来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是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改进完善技术装备以及作业环境,从而使企业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操作过程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建设、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的状态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所以企业首先应正确辨识与企业安全生产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形成一套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其次,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这套管理制度应切实可行。安全管理制度是将安全文化从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化的保障,其定义了在安全理念的要求下需要遵守的一系列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不仅制度本身要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更需要一系列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闭环,构成制度体系。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应当至少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基础,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要全面、有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明确、切实可行。第三,建立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严谨、有效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规范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杜绝违章操作的有力保证。第四,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做好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既要符合编制导则的要求,更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加强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不注重应急演练,应急预案只能是一纸空文。从多次生产安全事故中总结发现,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不利会造成更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有效的应急救援得益于平时认真的应急演练。第五,安全生产档案资料建设。安全生产档案包括各种资质证照、文件、记录、台账、检验检测报告等,如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设备设施台账、特种设备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台账、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相关方档案、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等等。安全生产档案是规章制度是否落实以及落实情况的有力证据,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持续改进的支撑材料。第六,设备设施及现场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采取隐患排查的方法,查找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和措施,及时治理安全隐患,达到闭环管理。使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达到操作过程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
2存在的问题
2.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人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实、做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础,而在许多小规模企业中,尤其是一些非高危行业企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源,不会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未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所以自身安全管理没有问题,没必要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推进。
2.2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不足
有的企业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态度不积极,主动性不强,甚至有些单位出现了敷衍了事、突击、应付、造假的现象;有的企业认为,委托了中介机构,这项工作就应该由中介机构来完成,而自己单位只是由一两个人员来配合,过度依赖中介机构,工作中不主动,缺乏自身建设能力,标准化建设形同虚设;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中小企业短期行为严重,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达标极其复杂,投入大,操作难,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而有的中小企业把标准化达标看成是政府强加的一项工作,当作一种负担,指派一两个人,来敷衍这项工作。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不深入,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3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氛围不浓厚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每名员工。只有通过报纸、网络、广播、展板以及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取得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的事,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造成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时出现了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其他人员不闻不问的现象,没有形成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2.4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实用性不强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达标只是标准化工作的开始,持续改进是标准化建设手段,改善安全绩效是建设目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而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动态达标、本质达标、长效达标和全面达标。部分企业在达标后存在思想麻痹、放松要求的现象,综合管理档案资料、生产现场管理水平、设备设施对标符合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取得的成果没有得到保持和发扬。在对企业进行咨询、评审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在标准化建设各要素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90%的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要素中内容缺失很大,包括:安全生产目标未具体、未量化;也没有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执行监测情况。(2)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大多非高危行业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少部分企业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大部分企业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多数没有取得相应安全管理资格证书。(3)企业安全投入,基本是按照各部门所负责领域,各自申报安全生产费用,并没有制定、颁布安全投入管理制度,也就没有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未做到专款专用,未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和台账。(4)大多企业未制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未进行本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辨识,未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传达及考核。(5)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执行不利,教育培训记录不完整。例如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不能体现“三级”,无培训内容及培训学时,对于承包商、供应商及外来参观人员的教育培训比较欠缺。(6)企业对于隐患排查和治理,没有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7)多数非高危行业企业,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上较为薄弱,大部分企业未进行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未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卫生档案及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完善。(8)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可操作性差,应急救援物资不齐全,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演练,企业应急能力差。
2.5硬件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企业基本都能及时、认真进行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有的是因为资金投入问题,有的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难以整改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制约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推进。
3建议措施
3.1加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根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首先要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让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有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顺利推进;让安全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成果切实可用,持久长效。加强对企业全员培训。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所以中介机构在帮助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之初,应对企业全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目的意义、建设流程及对所选用标准的'解读。企业应该全员参与,从总经理到一线员工,通过培训,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个初步了解和感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执行小组,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方案,方案中应当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完成时间、主责部门等。
3.3重视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中介机构要指定相关专业人员,由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全程配合,深入生产作业现场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对标”检查,对照相应行业评定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以上方面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制度建设,要明确每项管理制度的主责部门,明确每项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明确每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记录,对每项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要有追溯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具有针对性、简洁性。对于发现的问题,企业应当定责任部门、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及时进行整改并验收整改效果。现状摸底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阶段任务进度的针对性依据。
3.4重视痕迹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应注重痕迹化管理,没有痕迹相当于不作为。在各种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时间和管理内容方面,应有不留间隙或空白、死角的缜密的工作记录。痕迹化管理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查证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电子档案等资料,可以有效复原已经发生了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形成相关记录,包括会议记录、检查记录、培训记录等。实行痕迹化管理就是让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都留下印迹,可供日后查证,一方面可以为管理者留下可供考察、评估、佐证管理的旁证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上级主管单位和司法机关区分责任界限并向管理者实施问责及追究法律责任提供有力证据。
4结束语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要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这个平台,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切忌走形式、走过场,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当作一次评价或者安全检查,一阵风过后又回到从前。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只有通过企业、政府监管部门、中介机构相互配合,才能让安全生产标准化切实为企业服务,使企业的安全绩效明显改善。
篇9: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论文
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论文
一、引言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自治区安全监管局有关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
2.1人文气氛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安全保障都是建立安全文化之中的,群众人民的态度行为和认知的意识方式,可以控制人民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事故,达到最终目的。在主体汇总生产力和安全生产最活跃的因素还是人,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企业及时开展安全文化活动。把安全理念通过安全的生产实践,整合,积累,创造,总结,广泛参与广大工人讨论,形成“安全文化手册”积极把“安全文化手册”学习,宣传工作,进入大脑,进入心中,促进文化内心的安全,付出代价。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规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增加安全投入,创新安全管理,落实科技战略,自觉应对“僵化”,“灵活”,“五金”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第一,与“软件”关系,耻辱安全管理使命,一直是安全文化倡导者,经理人,实践者。加快员工技术培训。通过发送,请进来,专注于帮助,采矿,机电,通风,运输等重点安全技术培训,坚决克服松散疲惫思维的瘫痪,形成“我想要安全,我会安全,意识自治,“标准岗位,干标准生活”,创造本质安全的人,打造“违法违法,不违法,抵制非法气氛”’,实现煤矿,机器,环境协调与和谐,实现基本安全。2.2安全理论是指教育培训,监管体系和工程技术作为安全对策的最佳管理。安全技术是指使用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原材料,工具,使过程安全保护控制至关重要,以确保系统在生命周期中的基本安全保证。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加强柳州市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市安全监管局、卫计委、人社局、总工会联合组织开展了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经过宣传发动、企业申请、县区初审、联合评审、综合评定、社会公示等程序,有13家企业通过评审,成为第四批柳州市职业卫生先进企业。为表彰先进,激励各企业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根据《柳州市关于开展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的通知》(柳安监管〔〕49号)的规定,决定授予柳州十一冶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企业“柳州市职业卫生先进企业”称号,有效期五年。受表彰的企业要珍惜荣誉,戒骄戒躁,持续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努力为劳动者创建更加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希望各单位向先进企业学习,锐意进取,认真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尽早使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达到先进企业的标准,为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作出新的贡献。
三、安全生产标准制定指南
3.1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企业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此外,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为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记录各种原则;教育,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安全行为和道德价值观大多数的监督,真正建立起企业员工首先想到的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3.2现场标准。现场标准是根据《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的颁布,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特点,主要对环境和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通过事故树、事故树、事故树、风险识别等手段对现场生产和环境进行分析,对生产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制定具体的现场管理标准。如对实施物业管理的现场实施,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各种安全设施、设备、信号、报警管理,让人们做他们自己的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物料摆放有序,完整和准确的为操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或减少不安全的操作环境。3.3操作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是根据国家制定的“三个程序”,结合企业安全规程进行技术规程。据统计,事故造成的人身事故占事故率的80%以上。因此,控制不安全行为尤为重要。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法,逐一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结构化的程序和行动消除不必要的操作,不合理、不安全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的错误,为了实现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身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核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四、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
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的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如原有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与原劳动部,全国工会联合会和甘肃省有关部门企业安全领导和专家制定标准化建设进行评审指出:“银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企业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手段和方式,经济形势好,做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综合管理一个系统的项目是进一步落实企业负责加强企业的利益培训机制的开拓。是国有大企业在社会主义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安全生产的成功生产标准化生产银,其中规范化管理,现场标准化和运行标准化这三个方面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特别是运行标准化,运用人机行为科学理论,运营人的运行过程中的行动分解,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每个行动的标准,十年来,公司的工厂和矿山开发了各种操作程序近3000个,科学规范了人类行为的运行,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行为和习惯性行为,避免了滥用和非法经营。以和过去只是强调执行安全操作程序更加严格,更具体。司机过去在车床上工作,强调过去如何执行安全程序,但是操作人员不符合标准要求,经常造成事故,目前的运行标准尽可能快,操作简便更好我们也强调操作的标准化同时也强调了现场的一套管理,工业卫生,文明生产,加上一套规章制度的约束,人机实现了科学的`完美搭配,使操作员能够处于最佳的安全状态。还使用系统工程生物节律,安全检查表,安全定性和定量分析“三点”(事故点,事故点,防尘点)控制,电脑控制等现代安全管理手段。使公司的安全管理逐步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向前发展。
五、倡导安全文化理念
要真正贯彻“安全第一”的理念,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公民对安全的深刻理解和真正的重视,这就归结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这是一项战略性基础建设工作。安全文化理念是人们关于安全问题的深入思考。是一种知识的升华,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理论。安全文化是一个群体内所有人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人们渴望并积极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少灾难的环境,强调人的价值、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安全文化高度安全生产、自律规范和规范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今后,必须在企业、社会、大力培育安全文化。有了安全文化,才能使企业时刻关注安全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六、结语
任何事故都是一些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系统的不安全状态、恶劣的环境、缺乏管理的“四要素”导致或构成。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并对事故机理的理论必须深入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管理,标本兼治,常不懈,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奚隽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刘华政.谈行业组织在企业安全生产中隐患防范教育职能的发挥[J].继续教育研究,,02:89-91.
[3]裴继春:《如何做好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培训》,《安全》,05期.
篇10: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探讨论文
众所周知,化工企业开展的生产活动有着极大的危险性特征,如果在日常生产中稍不留神,便会致使意想不到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失。为能够促使化工企业生产在安全的状态下顺利进行,促使企业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性的提高,使得当前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本质上的改变,我国推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我国的一些化工企业当中,存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企业化工生产活动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威胁着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
篇11: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探讨论文
国家从法律规章制度的层面上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而造成化工企业在思想观念上认为此要求国家并未有任何强制性的规定,这是造成企业管理者、操作人员在思想意识上忽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根源所在,致使一些操作人员觉得注重化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在具体工作当中可有可无。所以,从企业上级管理者的层面来看,他们也觉得是否注重安全问题对企业的发展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这是致使整个化工企业从思想认识上以消极的态度看到此问题的现状,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属于一种动态化的系统性工作,这其中不但需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化工企业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1.2化工企业自身对安全生产认识不清楚
通常化工企业在日常工作当中会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差异性认识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安全标准化与一些其他安全体系要求有效综合在一起的情况下进行思考是较为多见的,可是,其实是二者间会有显著不同之处的存在,很多的华工企业认为基本的安全体系可顺利通过,其在一定程度上可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开展。按照我国目前安全生产部署要求在具体操作加工的过程当中,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缺乏一定的系统化,这是造成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差的根源所在,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充分,这从本质上讲化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未来发展前景完全忽略,只是过于侧重工作的外资形式,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并未从企业的实际状况入手,所以此工作的开展根本不能够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1.3化工企业内部欠缺良好的安全工作安排
在目前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当中,由于在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往往会导致化工企业在日常安全生产的过程当中,根本不能够形成统一化的内部完整体系,有的时候会显得有心无力,经常性的会出现企业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督工作做的不到位,不能确保企业综合化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的管理也会处在完全混乱不堪的一种状态。
篇1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探讨论文
化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其融合在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当中,所以,需要从根本上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工作,促使其生产价值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与此同时,化工企业要从企业发展规划出发,综合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明确实际操作目标,创建科学合理化的建设系统,促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确保化工企业能够得到迅速地发展。
3结语
化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过程当中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行为或是企业领导的具体行为,为此,要以企业为主,促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进而推动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现代化中国化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当中存在很多现实性问题,为此,需创建完善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等等,以促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推动企业向规范化、可持续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武.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要点[J].大陆桥视野,,(4):34~35.
[2]刘利,李春庆.基于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价值工程,,(34):12~14.
[3]孙广德.关于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1),51~52.
[4](美)M.阿姆斯特朗.企业行为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5]张鑫.现代企业制度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篇13: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探讨论文
2.1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政策的正确引导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于企业的日常生产及我国社会的安全现状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所以,要不断地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的要求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为此,guojia政府部门要从本地区化工企业的当前发展状况出发,制定与之配套的安全要求政策,利用好的企业发展规划前景去吸引更多的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生产,以促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规定落实相关方面的工作。
2.2强化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系统培训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强化对企业员工的系统性培训,与此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譬如,对于化工企业的管理层、安全管理人员、工艺技术人员实施分层式的专业化培训。在企业管理层培训的过程当中,在设置培训课程上需要综合企业的相关工作氛围、设施、加工原料等具体状况,针对施工工艺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方面,需注意节奏花化的实施,采用严格的考核机制用来验证培训的最终目的。
2.3管好企业组织,引导先进的专家小组
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需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所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工作当中,需制定明确化的目标及生产规划,在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组织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好各方面的领导工作,要知道,角色的分配对整个团队的建设状况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要引导先进专家小组,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14: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思考论文
(1)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知识系统,提升了全行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被党和国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道路运输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大多数道路运输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尚处在经验性阶段,常常因管理人员的变更而改变,随意性比较大。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摆脱传统的经验型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用体系管安全、保安全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从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三个方面所设定的十六项考评指标,囊括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要素的各个方面,全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明确的实施程序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也将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2)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管依据和标准,创新了监管企业安管工作的手段。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目前,道路运输市场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道路运输企业有不同的类别,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危险品货物运输、道路旅客运输等,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安全标准,就算是同一类别,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规模也不尽相同,这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员表示,对于企业应该具备哪些安全生产标准,交通行政系统的各个批次的检察人员意见并不一致,企业在应对过程中也比较茫然。安全生产标准化正好提供了一把尺子,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按照标准来开展安全工作,也统一了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口径。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一项行政监管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通过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延伸到其他领域的标准化,这是一种试验,更是一种开拓。
(3)引入第三方作为考评机构,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首次引入第三方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评价机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它改变了以往检查考核上对下、官对民的传统模式,形成了由第三方组织专家组按预设标准的客观评价模式,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评工作也为考评机构提供了一套相对合理的考评流程,整个流程既严格规范,又动态可控。总之,考评内容的标准统一、考评流程的规范和考评机构的第三方性质,共同构建了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安全评价机制,将会对行业安全管理日益呈现出重大作用。
篇15: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思考论文
2.1安全标准化考评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了考评的进度和质量
2011年7月《方案》的印发兴起了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标准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每一层级的行政主管部门都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标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内涵,这对主管部门的研究和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行政主管部门内部本身宣传和学习的力度不够,认识不足,并没有把该项工作置于主要位置。许多地方到2013年才开始关注和部署安全标准化工作,离2014年底完成考评工作只剩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准备不足,尤其是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内涵和进行整改自评,只能是仓促上阵、赶鸭子上架。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也影响了安全标准化考评的质量和效益。
2.2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严重削弱了考评工作的公信力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行业内安全生产管理的大动作,不仅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更需要政府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由于政府对该项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投入,而工作又必须完成,许多地方采取向企业收取考评费用的办法解决考评工作必须的费用,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从管理手段来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是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性的监管方式,是在行使政府职能,考评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为前提和基础,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企业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的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考评费用不应在企业的承担范围内,不然就违背市场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3行业导向不清晰,企业规避考核和监管的问题突出
道路运输市场的大门向社会敞开给整个道路运输市场带来极大的繁荣,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同台竞争的局面,也给行业导向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市场竞争中,为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大量的私营车辆挂靠在较大规模企业的旗下,被挂靠企业通过这种形式收取管理费用,这就产生了挂靠车辆和被挂靠企业的导向和监管问题。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过程中出现的最极端的情况是:出现了靠收取“挂靠管理费”生存的企业,即企业备案记录的车有几百辆,但没有自备车辆,全是挂靠车辆,被挂靠企业对这些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但是为了安全标准化考评,只能是东拼西凑地临时准备资料。因为权责不清晰、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分散经营等问题而给考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企业规避考评的现象突出,例如有些地方对普货运输企业的考评定在10辆车以上,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考评,想方设法将企业的规模变为只有9辆车以下的小公司。政府如果不能对挂靠企业监管的松弛和对规避考核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出现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的死角,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行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2.4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企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交通部发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标体系是原则性和指导性文件,各个地方又对指标进行细化,形成评分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企业自评和考评机构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也有区别,用同一把标准化的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所有企业,难免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比如,指标体系中要求企业制定中长期计划,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夫妻店”来说,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去搞那些“高大全”的一套。再如,对大型企业的总部也要求有配套的站场,否则不能达标。因此,为了考评过关,一些企业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就有悖于安全标准化的实际意义,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考评的积极性,反映了标准的制定存在脱离道路运输市场实际的现象。此外,这次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有些地方不涉及10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有些地方不涉及5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而且从数据上看,这些小规模的运输企业数量在市场上占比不小,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没有全面完成,安全管理上就出现了死角,客观上产生了把企业变小的导向。
2.5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
由于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在实际考评中忙于应付考评,缺乏有深度的整改。一方面反映了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反映了在设计考评政策时,对考评对象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考评不是目的,考评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考评,推动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整改和提升。例如:挂靠企业的问题是考评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要优化道路运输市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必须对挂靠企业的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进行严格整改,整改不合格就注销,否则就会削弱考评对行业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持续的推动作用。
3对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的解决途径的探讨
3.1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人们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在经济新常态、民生新内涵的客观情势下,安全生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党和政府把安全生产置于发展的首要位置。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防止和克服单纯的任务观点。为此,要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一是企业是安全生产主体的意识和责任,凡是不具备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企业都应整改,以至注销。二是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既是行政业务的主体,也应是所管理行政业务的安全监管主体。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负有宣传推动、组织协调、监管落实的责任。支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构独立地开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日常监督资料。行业内安全生产水平应成为检验他们履行安全监管主体职责的唯一标准。
3.2政府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向考评机构购买服务,增强政府和考评机构的公信力
交通安全生产在整个安全生产体系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交通事故也是人们在享受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时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发布的基于182个国家,覆盖全球68亿人口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高达每年124万人,俨然成为世界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公害之一,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巨大,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过去三年中交通事故统计人数每年约6万多,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因此,交通安全在整个安全生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政府健全和完善对交通安全的财政投入既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是花小钱办大事。具体到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政府要建立专项的财政投入机制,向第三方购买服务,将资金投放到行业的安全管理培训、促进行业安全管理创新,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考评工作,切实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评机构有购买服务的资金保障,就能够更加客观地行使考评职能。总之,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是确保安全监管主体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3.3严格和规范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导向
在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中国迎来了第四次创业浪潮,道路运输企业同样在解决就业和创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特殊性,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有一定的原则性,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企业规模的门槛可以放宽,但是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过硬,必须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标准,要将达标与市场行政许可联系起来,凡不符合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的,一律不得注册成立道路运输企业;已经注册成立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企业一律不批准从事道路运输生产经营活动。行政主管部门在严格和规范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通过第三方对企业的准入资质进行评审,最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严格市场准入和安全生产监管的大环境下,会形成企业的严格自律,形成行业的良性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文化,从而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逐步提升。
3.4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考评标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
安全生产标准化设立的条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已具规模的中大型企业,但从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不同规模的交通运输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的资况上差别较大,用同一套标准考评所有企业容易造成考评的形式主义和企业管理上的虚以应对。所以,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不同的考核版本,做到分类指导。例如:针对5台或10台车以下暂时没有纳入考评的微型企业可建立简要型版本,该版本直接与道路运输市场的准入条件挂钩,考核过程就针对准入的基础条件进行审核和把关;10-30台车辆以内的小型企业可设立基础性版本,着重对经营者资质、运营安全管理、驾驶员安全培训、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工作场所的设备安全状态等一些基础的安全标准进行考评;对于30台车以上的中大型企业则可建立精细化版本,安全标准朝更加细致、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但是精细并不意味着繁琐,而是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促进企业日常的规范化作业。考核过程既要按标准严格执行,也要切合实际实现分类管理,要抓住安全的本质,尽可能去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通过考评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全面达标。
3.5加强考评结果的跟踪管理,以考评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常态化
考评达标并不是意味着工作的结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跟踪和监督检查,没有达标的企业要停业整顿直至吊扣或注销经营许可证,对于基本达标但生产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企业要促进和鼓励设备的达标升级,要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敦促企业进行整改并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所谓常态化管理,首先要在“常”字上提要求,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指标要求落到日常工作的实处,使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成为日常管理的题中之义,消除工作的随意性,使整个工作流程常态化;其次在“态”字上下功夫,就是不断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生产观念,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驾驶员等的安全教育培训,全面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再次,在“化”字上做文章,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档案规范化、服务人性化,这是常态化管理的过程控制,也是衡量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标准。总之,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常态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企业的自我管理,形成安全管理体系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本质定义。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中国道路运输行业多年安全生产经验积累的结晶,它的开展对于提高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运输安全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与成熟。只要全行业紧紧抓住安全生产的主题,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安全标准化之花就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 会计学论文
★ 会计学论文范文
★ 会计毕业论文题目
★ 论文题目
★ 论文选题参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整理15篇)】相关文章:
学前教学论文选题2022-05-07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期刊2024-04-17
发教学论文期刊2022-06-02
论文尾注期刊格式范文2022-06-26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选择2024-02-21
汉语言文学论文发表期刊2022-05-07
法律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技巧2022-10-20
药学论文选题2022-11-01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讨论文2022-05-05
化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