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

时间:2022-06-03 01:52:4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合集16篇)由网友“小三爷的闷油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

篇1: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

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

夏寿波

(江西省万年县第二中学)

摘 要:化学方程式是初三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最为重要的化学用语,它是深入认识和学习化学的基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重视程度,为学习化学提供重要的帮助。为了提高初三化学教学效率,有效发挥化学方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关键词: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循序渐进

初三化学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和学习化学方程式,是正式进入化学殿堂的敲门砖,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合理、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从而提高初三化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化学方程式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时间和深入程度都较浅,所以,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方程式,老师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释过多,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不掉,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释就会故意减少,从而导致其重视程度不足;其次,教学方法不合理。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三化学教学活动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而化学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对于化学用语的解释就相对较少,而这导致学生在真正面对这些复杂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时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急于求成的心理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化学用语不能准确分清主次顺序,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学习、记忆、理解的难度较大,并且机械的记忆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方法

1.夯实学习基础――利用口诀法学习化学方程式

在初三化学学习时,由于在初二学习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开始接触更为专业的化学知识,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并且其学习的过程是个学习方法的过程。在方程式的灵活运用上,要着重加强抓要领,夯实学习基础。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最基础的运用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其要领主要是: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等号连,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这是学习化学方程式基础的基础,所以,在学习运用时,要熟练地掌握口诀,从而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还是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善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化学方程式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科学方程式,所以,想灵活运用就应该善总结,通过学习、观察和思考,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实现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同类型的问题和化学反应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面在教学的过程中,简单的举出几个化学方程式的例子,帮助大家积累总结经验。一氧化碳+金属氧化物→金属+二氧化碳(2NaOH+CO(少量)=Na2CO3+H2O)像此类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在写出盐的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到盐的配平,但是由于学生在记忆时对于生成物的记忆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所以,对于如何写出同类的生成物就显得非常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配平时,要注意到盐里面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氧化物等,再加上一个氧化原子形成了负二价的原子团,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化学方程式提供的引导去作出准确的配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化学知识,更应该去指导学生和教育学生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探索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初三化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化学知识,教育学生如何去配平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用,所以说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应用化学方程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虽然对于刚刚学习化学不久的初三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在学习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汽车上,都安装有汽车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内部装硝酸铵,当汽车受到严重的撞击时,硝酸铵就会分解产生大量的N2O,H2O,从而防止汽车内人员受伤,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对这个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NO3=N2O+2H2O。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防止机械记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福志。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87)。

[2]韦秀明。浅谈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J]。教学经纬,(05)。

篇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中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都是初三化学重点,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①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只针对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生成物,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④只针对“质量”守恒,不涉及体积等其它的守恒;⑤催化剂不能视为反应物。

2、质量守恒定律原因:①宏观: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保持不变

②微观: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①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②元素种类不变 ③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①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②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①分子总数可能变②化学价可能变③物质的状态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准绳

2、书写: (注意:a、配平b、条件 c、箭头)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中学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篇3: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试题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生成物的质量( )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 不能确定

2. 下列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3.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C.寻找新的催化剂使水变成油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 红磷

4.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送往月球,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 (NH4C1O4)分解提供,其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 N2↑+Cl2↑+4X +2O2↑ ,则“X” 为( )

A.H2O B.NH3 C.HCl D.H2

5.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 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6.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 它发 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CO2 B. Cl2 C. O2 D. N2

7.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物质,一定条件下充 分反应,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克 23 80 2 2

反应后的质量/克 待测 32 46 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

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8.“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

理为无毒气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 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中有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2

二、填空题

1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

( )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

(3)电解水

( )

(4)过氧化氢制氧气

( )

12.“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 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 分NaCl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 质的方法是 高温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

1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CH4 + O2 点燃 CO2 + H2O

C + CO2 高温 CO

NH3 + O2 催化剂 NO + H2O

14.3月11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 子的撞击下,原子 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 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 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 电。

①从物质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

从原子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②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三、实验探究题

15.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可充气的 气球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 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 ,立即产生气体,气体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W1>W2,试分析: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 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W1>W2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

四、计算题题

16. (1 )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

(2)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 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 氢气多少克?

篇4:初三化学酸碱盐全部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酸碱盐所有化学方程式:

(氯化物/盐酸盐)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 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FeCl2 FeCl3 AgCl

(常见的酸)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 溴化氢 碳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常见的盐)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2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

K2CO3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

Fe(OH)3 Fe(OH)2

至于化合价,初三的化合价一般都在那个表上面,上面的酸碱盐的化学式的化合价,大都遵循这个顺口溜(我们老师教的,背下来会很好记的,推荐推荐~):

一价元素钾钠银氢

二价元素钙镁钡锌

铜一二,铁二三

三价元素铝和金

篇5:如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学生信息

如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学生信息

如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学生信息

重庆市江津区嘉平学校 李开国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以人为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任何一节课都是一个互动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互动的教学中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作为教师只有抓住这些信息,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使每一节都充满生机。

一、收集有用的学习信息,促进教学相长

1.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

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倾听,并且要认真听,听懂孩子们的每一句话,明白他们的学习需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有的方法或者问题是教师在教学预案中所没想到的,他们在表达时语言可能不够规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

2.分析整理学习信息

课堂上存在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有的有用,有的无用,还有重要和次要之分,这就要求学生要加以鉴别,根据所教学的需要进行分析整理,有选择的重组已有信息。如:在教学按规律填数时,我出了这么一道题,、3、()、7、9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这些数都是十以内的数,有的学生说这些数都是一位数,有的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是单数,有的发现中间只隔一个数。教师就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分析整理这些学习信息,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正确的方向。

3.创造新信息,完善知识体系

在信息经过分析整理之后,可以运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在运用时不断产生新信息,从而创造新信息完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用身边的工具在纸上画圆,有的随便画,有的沿圆形的物体边上画,有的用圆规画,最后大家还是觉得圆规画又对又快。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又将视野拓展延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有些很大的圆形图,不能用圆规画圆,怎么办?这样的教学先放飞学生的思维,以学生的求异信息为基础,再延伸出新的信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入,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根据学生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做了“教学方案”向“教学预案”转变的尝试,在课前的教学预案的设计中,我们会预测学生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走向,并有针对这些信息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处理预案,但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信息,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措施,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为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调整工作:

1.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能简单的以是否完成教案上内容为标准,而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学生的思维发散与否,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在我教学低年级的“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时,我刚把例题讲完,一双小手就举起来了,这个学生问我:进位加法为什么要从低位加起,能不能从高位加起?当时我也没预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既然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就一定要解决。于是我果断地放弃了原来设计好的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并从一些练习题中得到证明,让学生充分明白:进位加法可以从高位加起,但较复杂,从低位加起则更为简便。

2.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我们学校用过人教版、北师大和西师版三种版本的数学教材,各种版本的内容都在努力的实现与时代同步发展,随着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的一种教学的依据,时代的发展远远超越教材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第一课时是安排认识到100以内的整十数,第二课时安排整十数的加减。在教学中我发现100以内的.整十数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一半以上的学生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根据学生的信息,即时调整教学的内容,重组例题,直接把两课时的内容合并到一课时进行。

3.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的教学所面对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更喜欢去自己探索、自己去发现,作为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上教师可以假装糊涂等,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在教学“比较两位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的时候,预先设计了一道题目:87○78,老师先说出自己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让学生先听。老师说:“87和78这两个数中8和8一样大,7和7一样大,所以中间填等号。”学生反对声一片,学习的激情一下子就提高了。于是老师就让学生来“教”,很快这些学生就说出了自己是怎么比较这两个数的。这种即时调整教学方法的做法,让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的印象也更加的深刻。

三、有效利用错误的信息,完善知识体系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需要经过一个由不知到知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这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信息,这正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有效利用错误信息,巧妙点拨,让学生自己感悟错误所在,从而牢固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出示了例题:“46-9”,让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学生们都发现个位上的6-9不够减,用退位的方法可以解决,但有个学生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他说:46-9,9-6=3,40-3=37,他实际上是用“欠”的方法想出了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这让学生既掌握了退位减法的一般方法,又因为这种错误信息的出现而让学生又多懂得了一种减法的计算思路,比直接给学生矫正效果好得多。

由上可见,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果断整合信息,把握各种信息生成的机会,并灵活运用这些学习信息,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

篇6:初三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进入第二学段,我们开始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教学内容上最大的变化是突然化学方程式多了起来,有了更多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教学起来显得更方便了,因为有了一种更加直接表达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语言,从反应物到生成物非常直观,可让学生有点不适应了。

第三章第一节需要三课时完成,按照教材安排,第一节课学习金属单质与氧气、氯气的反应,做实验、列举了生活中的案例,特别是强调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强调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产物、反应条件及书写规范等。

第二节课进入金属与水反应的内容,在新课的引入时,我要求学生默写以下八个化学方程式,并给出以下信息:绝大多数金属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变价金属与氯气反应,金属都被氧化成高价化合物。

⑴钠在空气中表面失去光泽;

⑵钠块在空气中加热燃烧;

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⑷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⑸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⑹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⑺铝片在空气中成膜;

⑻钠块在氯气中燃烧。

全班同学几乎没有做全对的`,主要是反应条件漏写、未配平、产物错误等,我感到非常惊讶,我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我强调到位才导致了同学们对化学方程式的陌生。于是我在第二节课金属与水反应的教学中,反复强调了金属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堂练习,布置任务下去,但过了一个周六和周日,新的一周的第一节课,我再一次让学生默写以下四个化学方程式,同时在任务下达时仍然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条件、产物及书写规范,结果更让我失望。

⑴金属钠块与水反应;

⑵镁条与沸水反应;

⑶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⑷铝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与水反应。

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学习化学必须重点掌握的语言之一就是化学方程式,不会写化学方程式就像平常人不会说话一样。同学们接受化学方程式为什么那么不容易呢?也许是刚刚接触到这么多的化学方程式,一下子不适应,就像刚会说话的人,一下子让他说的太多,他就会语塞一样。看来化学教学中,真要把化学方程式当作一回事了!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篇7:专业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专业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就是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作 者:王蕾  作者单位:山东胜利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12) 分类号:G 关键词:专业教学   教学方法  

篇8: 《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在学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并且熟练掌握前面所学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通过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为本课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了理论准备。本课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事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化学方程式不仅书写方便,同时它把质和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巩固并检查了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教学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课通过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看,为什么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守恒的?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符号H、2H、H2O、2H2O各具有什么意思?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又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注重启发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较好的地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注重了直观性教学:

本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将水通电分解的反应通过动画演示,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所提供信息的认识。

四、注重了学以致用,当堂评价与反馈:

通过巩固练习:题型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题型二:能用质量比来推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题型三:能看懂图中的化学反应。进一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并及时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节课教学不足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学生对化学式掌握的不好,不能真正的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所以在完成本节的任务显得比较吃力。

二、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不够。

篇9: 《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讲授完《化学方程式》后,本节课中很好的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中,在引导学生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先从前面学过的化学用语着手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很好的连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对几种化学反应表示方法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引导效果非常好。在学生认识化学方程式后,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个教学重难点时,先让学生根据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试着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给学生尝试的机会。通过探究,学会配平。

我没有直接把方法讲给学生听,而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归纳总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亲身经历了方程式的书写过程后,再对整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篇10:《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也最容易使学生学习走向两极分化。导致这部分内容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

1、有些学生化学式的书写感到困难,更有少数连元素符号都写不出来;

2、配平在我们看来很容易,对刚接触配平的学生来说却很难。

以往教学大多数是按定义、涵义、读法、书写方法等版块一一展示给学生,大部分内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演练,总觉得这部分内容想不出什么新招。

这次网上教研,王亚囡老师却以全新的设计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王老师一步步引导,让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动手,感受到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与方法,自己总结出了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每一部分知识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动手、动口,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互相取长补短,重点在让学生体会过程,学会方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形成价值观上下功夫。

篇11:《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继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这节课的导入是从电解水的微观模拟图切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出微粒的数目,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给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的优点,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导入新授很自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教师以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分析其表示的含义,书写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再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并书写出比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这种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例如:方程式的改错、配平化学方程式,巩固并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应用的是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由于学生对化学式掌握的不好,不能真正的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所以在完成本节的任务显得比较吃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 )中,多练习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篇12:《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讲授完《化学方程式》后的反思,本节课中很好的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中,在引导学生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先从前面学过的化学用语着手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很好的连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对几种化学反应表示方法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引导效果非常好。在学生认识化学方程式后,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个教学重难点时,先让学生根据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试着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给学生尝试的机会。通过探究,学会配平。我没有直接把方法讲给学生听,而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归纳总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亲身经历了方程式的书写过程后,再对整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学科会心得:

复习课中要做到知识点要比较全面,课的容量要满,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知识与知识的衔接过程中,巧妙地用谜语、顺口溜等增加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在整节课中,老师只能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意义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

篇13:《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在学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并且熟练掌握前面所学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通过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为本课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了理论准备。本课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事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化学方程式不仅书写方便,同时它把质和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巩固并检查了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教学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课通过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看,为什么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守恒的?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符号H 、2H 、H2O 、2H2O各具有什么意思?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又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注重启发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较好的地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注重了直观性教学:

本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将水通电分解的反应通过动画演示,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所提供信息的认识。

四、注重了学以致用,当堂评价与反馈:

通过巩固练习:题型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题型二:能用质量比来推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题型三:能看懂图中的化学反应。进一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并及时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突出了学习兴趣培养:

通过课尾设置的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1)4Fe+3O2 2Fe2O3 (2)4P+5O2 2P2O5

(3)H2+O2 H2O (4)2H2O== 2H2+O2

向学生提出了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如何判断方程式的正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为下节课

做了思想准备。

本节课教学不足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学生对化学式掌握的不好,不能真正的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所以在完成本节的任务显得比较吃力。

二、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不够。

篇14:灵活运用考核中的技巧

1、 建立一个开放式的人事考评制度

有了这个制度,就可以保证评价的公开性的绝对性,同时,可保证确立十分明确的评价标准。

2、 注重多方收集信息,实行立体考核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

(1) 上级考核。上级,尤其是员工直接的主管人在人事考核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员工直接向人报告工作,他对员工情况了解较多;他最了解组织对员工的期望,便函于对下属进行比较;他直接指挥员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感受最深。因此,应当十分重视直接上级的考评意见,但直接上级与被考核员工朝夕相处,感情因素往往影响考评的客观性。对合得来的,“听话”的下属,考评易偏宽;而对合不来的下属,考评易偏严。因此,有时还需要更高一级领导做二次考评。双重评价的目的除了对评价进行检验之外,也可使较高的管理者和较低的管理者保持较为密切的接触。

(2) 同级评定。公司内同级互评,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协作精神。其他方面因受晋升方面竞争心理影响,所提供的意见价值有限。不过,采取员工互评却是一种极好的民主参与方式,它的意义往往超过人事考核本身。

(3) 下级评定期。对于主管人员的工作作风和领导能力,下属很有发言权。但有些下属害怕得罪上级而不敢直言,有的则出于个人恩怨,评定缺乏客观性。因此,对下级的意见要注意分析,尤其要强调事实依据。

(4) 专家鉴评。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考核项目,比如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能力评定,就需要专家参与。

(5) 员工自评。员工自评是人事考核为达到促进员工成长目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考评中的重要方法。

3、 关注考核中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关注信度,就是要关注已收集的员工能力、工作成绩、工作态度等信息和稳定性和一致性。它强调不同评价者对同一个人或一组人评价的一致性。关注效度,就是要关注用考核方法测量员工能力与成绩的准确程度。总之,要注重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使这项工作定期化

人事考核是一种连续性的管理过程,应定期化。考核工作既是对员工能力、工作成绩、工作态度的评价,也是对他们未来行为表现的一种预测。因此,只有定期地进行人事考核,才能真正了解员工的潜能,发现组织中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组织的有效管理。

5、 对考评结果进行反馈

人事考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员工个人及组织改进绩效,

而能否及时而妥善地对考评结果进行反馈面谈,会直接影响整个考评工作的成效。要知道反馈的作用是很大的,它能使上下级有机会核对考评结论;它能起到教育员工并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和自我开发的积极性;它有利于增加考核透明度,实现公平合理;它能为员工今后的努力指明方向,也有利于加深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信任。

为了使反馈面谈更有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对待矛盾

由于年处地位不同,期望和要求不同,有时难免反馈考核结果时产生矛盾,人事主管不能因为怕矛盾激化而不搞反馈,应当想方设法减少矛盾,防止矛盾激化。比如,让部属明确考评应把重点放在对未来的展望,共同制定新的工作目标上;不要将考评与工资混为一谈;避免算旧账;不要与他人做比较,肯定部属的优点,共同确认贡献及需要,改进目前的不足。

(2) 培训考评者

需要对考评者加以培训,使他们重视这项工作并增强成功的信心。在培训中,要对他们讲明考核计划实施的依据、考评者应负的责任和考核的意义。同时,要对他们认真说明与评定有关的要素、重要性和专门术语,包括口头上的字面上的。这有利于使所有评定对评定所用术语的理解和标准的掌握上尽量一致。

要使评定者认识到评定中有些属于敏感性要素。因为任何评价员工的计划都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给自己带来某种变化的感觉,他们对评定者公正与否极为关注,甚至会对这种把人作为“测定”对象的方法产生疑虑。因此,最好不用上述所提到的测定、评价等名词。如果换个口气,比如“近年干得如何”或“工作有何情况”一类的问题可能就更好了。

(3) 选择恰当的面谈场所

尽量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可到家中或咖啡厅等场来谈,在办公室谈比较严肃。

(4) 学会倾听

要注意倾听下属的意见。是否善于倾听,是反馈面谈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上级应始终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一些问题,体会对方情感。

(5) 论事不论人

反馈是针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沟通,避免涉及个人性格、习惯和隐私。应记住,谈话中心应是绩效本身而不是其他,例如部属的“气质”等。谈话结束应是鼓励,使部属满怀信心地离开谈话地点。

谨记:技巧虽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按部就班,按照人事考评系统的各项程序进行工作。

篇15:初三化学教学心得精选

今年我教类79、九年级化学是一个年级才学,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一些反映给我如下:第一节课,初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书中提到的一些化学的成果。我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问学生我国的四大发明,我想问下,中国的四大文明古国,属于化学过程。我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不能说四大发明的许多学生在我们班上。我停顿了一下,意外。为什么这应该是他们的小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这是常识),第三,但是回答不上来。通过这件事,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同时,加强他们的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初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我不认为,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怎么能去世界吗?化学的学习,也可以做更紧密的融合和历史。

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存在这样的特点:知识、规则,更多的例外,和大量的知识,学生的记忆。但是考题的难度适中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在过去的高考可以平均的主题体现了。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化学学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快速学习,更加无序,长期被遗忘。“许多学生经常抱怨学习化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缺乏学习动机。通常的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有以下结果:

答:研究教材内容,设计良好的介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介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初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激发学习的热情,迅速进入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进口有几种方式:从导入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学习进口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或根据学生情感,加上专业教师等等。简而言之,导入的目的是快速和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将课堂教学引入到学生的情感。

案例1: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教学内容

篇16: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喜欢化学,喜欢上我的课,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这些是我的教学的出发点。

二、指导思想。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做到全面复习。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立足双基。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大纲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我在每单元教学中,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讲试卷。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五、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映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在最后阶段(约考前两周),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复习:灵活记忆 联系生活 掌握技巧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的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初三化学教学个人计划

上学期初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教研工作计划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三年级化学学习方法

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
《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合集16篇)】相关文章:

学校中考复习备考计划2024-04-04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教学初探论文2023-03-18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2023-01-23

九年级上册化学答案2023-01-31

化学教学教育工作计划2022-05-08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024-01-08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2023-10-12

创造性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2023-05-27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2023-02-04

初四化学教研计划2023-10-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