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 Lesson Nineteen

时间:2022-06-03 02:00: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十九课 Lesson Nineteen(精选8篇)由网友“hhin奇怪一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第十九课 Lesson Nineteen,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十九课 Lesson Nineteen

篇1:第十九课 Lesson Nineteen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句型:1) Please be careful! 2) Don't go too high. 3) Some of the apples are hard to reach.

二、教具

录音机。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值日生报告。

2.打开书,学生看图。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本课生词: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ere is Han Meimei? What is she doing?(引出reach一词)

Who is holding the ladder? What does he say?(引出本课其他生词。)

放课文第1部分录音,学生跟读,反复三遍。

3.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2部分,要求学生用铅笔划出不认识的词或短语,并结合上下文去猜测。教师板书读前提问(Pre-reading questions):

1) Where are the children working? 2) Whose apples are better, Jim's or Li Lei's?

教师规定学生在四分半钟时间内读完(本段短文计145个词)。规定时限过后,组织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让学生挑出生词,教师讲解并领读。

放课文第2部分录音,学生跟读,反复三遍。教师讲解短文中难句(见难点讲解1、2、3)。

4.指导学生做练习册习题1。两人一组,先用口头回答,然后将答案记在练习册上。

5.准备做听力练习。给学生一分钟准备时间。放录音三遍。学生边听录音,边在练习册上记录答案。当堂核对答案。

6.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本课对话和短文;2)抄写生词及短语;3)完成练习册习题。

四、难点讲解

1.Some of the apples are hard to reach.有些苹果很难够得着。

to be+形容词这一结构后面可接动词不定式短语,用来形容做某事。例如:

It's easy to fly a kite.放风筝很容易。

2.But mine are bigger than yours. 但是我的(苹果)比你的(苹果)大。

句中mine和yours都是名词性物主代词(参阅第一册第十四单元)。

3.They're much bigger. 它们(指苹果)大多了。

句中much是副词,表示程度(参阅第十五课难点讲解3)。

篇2:孙老师英语第十九课

孙老师英语第十九课

第十九课

(动词不定式复习--2)

▲ 动词不定式做主语

is easy.

It is

easy 学习英语很容易。

It is easy for me

对我来说学习英语很容易。

It is clever of

It is kind

-----------------------------------------------------

To drive to school takes me 2 hours。

开车去学校花了我2个小时。

It takes me 2 hours to drive to school。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暂停,先做练习,再听课,这一点非常重要。1:从北京飞往上海要花两个小时。

2: 横穿美国坐火车要花40个小时。 )

3:每天做家庭作业要花学生的4个小时。

4:对我爸爸来说每月挣一万块钱非常容易。

5: 对一个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非常必要。

6:你帮助我真是太好了。

课堂练习答案

1:从北京飞往上海要花两个小时。

It takes

2:横穿美国坐火车要花

40个小时。

It ta

kes3:每天做家庭作业要花学生的'4个小时。

学生错句 It takes of a student 4 hours to do homework.

正确句子It takes

4:对我爸爸来说每月挣一万块钱非常容易。

学生错句It easy for my father to make ten thousand Yuan every year. 正确句子It’s easy for my father to make ten thousand Yuan every year. 5:对一个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非常必要。

It’s necessary for a student to do the homework every day.

6:你帮助我真是太好了。

It’s kind of you to help me.

▲ 动词不定式做宾语

动词后接不定式做宾语完全是英语中的习惯用法,必须死记硬背,并且养成习惯。下面是一些常跟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 like hate decide afford agree learn start begin love want promise hope plant prepare fail 等

I want a book.

I want to study English a book.

like, love, hate, begin, start等动词后即可用不定式也可以用动名词。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做主语和表语时一样。有时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可以换用。

like hate start begin love to do (doing)

什么动词后面跟动名词,什么动词后跟不定式或两者都可以,完全是英语语言习惯,必须死记硬背。下列动词后只能用动名词。Spend enjoy…….等。

enjoy doing

spend …doing

▲ 动词不定式做宾语补语

ask sb to do tell sb to do teach sb to do

在感官动词和一些表示让某人做某事的动词后应省略不定式的to。可以用于这种结构的动词有feel, hear, notice, see, have, help, let, make等。

------------------------------------------------------------------

Teach sb how to do

He teaches me how to study English. -------------------------------------------------

▲ 动词不定式做状语

1. 不定式做状语时,通常只表示目的,有时在to

前面加 in order to用于强调。

我学英语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I study English hard to find a good job

In order to find a good job, I study English.

-------------------------------------------------------------------------

动词不定式的一些习惯用法

Too……to

He is too fat to walk.

他太胖了以至于走不动路。

--------------------------------------------------------

It is time for sth.

It is time to do sth.

It is time for rest

It is time to have lunch. (It is time for lunch.)

家庭作业

1:对于一个司机来说了解汽车非常必要。

2:我很高兴你能来机场接我。

3:为了给我买一辆新自行车,我爸爸拼命 do (try) my best to do挣钱。 4:我想去看我妈妈。

5:你看见他昨天在教室里做作业了吗?

6:学英语花了我两年的时间。

7:你知道怎样学英语吗?

篇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九课教案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讲授新课:

把“硅谷”并作简单介绍,以景触情,激发学生学习“美国经济的发展”的兴趣,提问“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由此导入新课。

先指导学生看书,制表来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时期

表现(特点)

原因

五六十年代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

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90年代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改革社会经济;

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一、战后的繁荣

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二、 危机和经济调整

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三、新经济的出现

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

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P50页图片说明的问题:

“互联网”显示了美国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更能说明美国高科技的发达、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强以及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

组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或“基本特点”时,注意提示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和现实情况,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做到言之有据地分析说明问题。例如“特点”,从发展过程上看,五六十年代出现繁荣,七八十年代遭遇危机与通货膨胀,90年代稳定发展,21世纪初又发生经济衰退,这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从实力地位上看,尽管发展出现波折,但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是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国家。从主导产业上看,经过了传统工业到新兴工业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要使学生认识: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讲授新课:

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也可运用教材上有关“欧盟”的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这个组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它们的建立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等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再导入新课。

一、 欧洲的联合

西欧:是指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1.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大减,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2.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

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欧共体的产生:

“欧共体”的背景,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所以说“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欧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体。

二、日本的崛起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2、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3、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4、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5、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发达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维新开始的在世界体系中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激增,其中新中间阶层比例不断增大。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众消费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缩小,农民的收入与工人相当。

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

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九课教案

篇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

[知识要点]

1.西晋的兴亡

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

“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

3西晋灭亡(匈奴人所灭)

3司马睿建东晋,定都建康

4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灭亡

2.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

作用: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淝水之战(前秦----东晋)

(1)时间:383年。

(2)结果:东晋大败前秦。

(3)意义: 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4)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5)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4.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北方人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

(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成就:(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2)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3)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4)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难点解析]

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利用西晋内乱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2.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来看,前秦的军队成份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它民族不满前秦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氏族贵族的统治.秦军中的汉人更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3.《宋书》里描写的南朝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也很低。《宋书》所描写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这里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重点考点]

1.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内迁有什么历史作用?

(匈奴,鲜卑,羯,羌,氐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淝水之战的作战时间,作战双方、结果、意义和影响。

(383年,东晋与前秦,东晋打败前秦, 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3.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重要影响。(见知识要点)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后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礼乐制知识点

产生朝代:西周

简介:礼乐制是区分社会等级,维护高低贵贱秩序的制度。是西周是维护等级的工具、是宗法制的抓手。

意义:维护政治的安定,保证社会的和谐,有深厚、久远的文化影响。

五礼:吉、区、嘉、宾、军五类。吉礼,祭祀鬼神,祈求福禄之礼,凶礼,丧葬凶荒之礼;宾礼,迎定朝聘之礼;嘉礼,饮宴婚嫁之礼;军礼,兴师动众之礼。

指南针知识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

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

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已使用针盘导航.指南针的发明,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篇5:Unit 4 Whats this in English? 第十九课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句型:1)What's this/ that? 2)Is that a…?

二、教具

录音机;与课文词汇有关的图片。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上一课的句型与单词,通过教师提问形式,学生集体或个人回答。本单元出现的句型,教师要交替使用。然后将实物(或图片)交给同学,由同学自己进行问答。

2.打开课本,与学生讨论一下本课书中的6幅图画。借用图片来教新的词汇(步骤同前)。

3.放录音,第一遍听,从第二遍起,学生跟读,反复读几次。

教师解释this或that的区别。

4.两人一组,完成练习册上的对话。以每幅图为单位,一个一个地进行(如学生接受能力强,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张图画的对应练习)。

5.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本课对话;2)抄写生词,完成练习册1、2题。

篇6:教学设计 第十九课《鸟岛》

教学设计 第十九课《鸟岛》

教学设计  第十九课《鸟岛》

太仓市实验小学  方明珠

19、        鸟 岛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导入

1、师述:在青海湖的西北部,有两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一东一西,耸立于蔚蓝的湖畔。当你踏上这两座美丽的小岛,就会看到上万只鸟在你的头顶飞翔,在你的周围嬉戏,你会听到到处是清脆的鸟鸣。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鸟岛上游览一番。

板书:19、鸟岛(读课题)

3、去游览之前,你有问题吗?

(1)、鸟岛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叫“鸟岛”?

二、学生轻声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鸟岛在什么地方?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1)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

(2)鸟岛的名字叫“海西皮”。

(3)鸟岛闻名中外。  板书:闻名中外

3、你能把“闻名中外”换个词吗?

( 驰名中外 中外有名 中外著名)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自然段

1、这个小岛为什么被人们称作“鸟岛”呢?我们先来看看春天的`鸟岛是怎样的?

2、出示第二自然段。

轻声读,想想你读懂了这一节中的哪个词或哪一句句子?

3、交流

(1)第一句

a、“一群”、“一群”、“陆续”说明鸟儿很多。  板书:鸟多

b、用“一群一群鸟”图进行演示,理解“陆续”

c、指导朗读

指名读  学生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  齐读

(2)第二句

a、筑巢安家:做窝

养育后代:抚养小鸟

b、齐读

4、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读第二自然段

(1)每当春天,小鸟们怎么样?

(2)它们飞到这里干什么?

(三)第三自然段

1、出示幻灯,你们看――六月------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3)

3、轻声读第三自然段,选你喜欢的一句多读一遍

4、交流

(1)第一句

a、你知道了什么? (鸟多)

b、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鸟多?

“各种各样”、“聚”、“最热闹”、“鸟类的世界”

c、指导朗读,用喜爱的语气读一读。

轻声--指名--齐读

(2)第二句

a、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鸟窝多)    板书:窝多

b、你怎么知道的?

“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   贴图

c、指导读

(3)第三句

a、你知道了什么?(鸟蛋多)   板书:蛋多

b、你是怎么知道的?

“窝里窝外”、“到处是鸟蛋”

c、你能到黑板上画一画吗?

d、指导读

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到处都是,确实很美

---------------------------

篇7: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十九课

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十九课

19    留言条 教学内容:6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写留言条的格式,学会写留言条。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留言条的能力。 3、按题目给出的要求写两张留言条。 教学重、难点:掌握写留言条的格式。能按题目给出的要求写留言条。 教学准备:写留言条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有事要出去,可爸爸妈妈又不在家,你们怎么办? 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留言条》。板书课题: 19   留言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提出生字: liú       wāng      táng         zhī       dù          hé 留言条    汪 老师    唐龙     通 知        杜小民    集合  3、教学生字。 4、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5、理解词语的意思。 6、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生字新词。 2、讲讲词语的意思。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课后分析:本课的生字词比较少,而且意思也比较浅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写留言条要注意的事项。 教学过程: 一、复旧 看(听)写词语 留言条     通知      集合      秋游      提前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1)汪老师请唐龙通知谁?有什么事?(老师请唐龙通知杜小民,明天秋游的时间提前了。) (2)唐龙为什么写留言条?(因为杜小民不在家,所以唐龙写了一张留言条。) (3)写留言条要注意哪几点? 3、对照课文中的留言条,讲清留言条要注意的几点。 留给谁:杜小民 什么事:明天秋游的时间提前了,早晨七点三十分在学校集合。 谁写的':唐龙 日期:10月6日 4、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 2、说说为什么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哪几点? 四、总结课文。 留言条是有事去找人,但没有找到,来不及告诉他人的情况下写的一种便条。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对方。 写留言条要注意:先写留言条留给谁,再写有什么事,最后写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五、作业:读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了解写留言条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了解留言条的格式 教学目的:明确写留言条要注意的事项,了解留言条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说说写留言条要注意哪几点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1 1、读课文。 2、回答问题: (1)课文中的留言条是谁写的,写给谁,他为什么要写留言条? (课文中的留言条是唐龙写的,写给杜小民,因为杜小民不在家,所以他写了留言条。) (2) 留言条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留言条先写条子是留给谁的,再写有什么事,最后写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三、联系课文中的留言条讲解留言条的格式。 留言条写给谁:要顶格写。 有什么事:要空两格写。 自己的姓名和日期:写在右下方。 课后分析: 因为留言条的格式和以前学的请假条的格式类似,所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学写留言条 教学目的:学写留言条 教学过程: 一、学写留言条。 1、8月5日下午两点钟,小敏请林红一起去看电影。可是林红要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还没有回来。林红就写了一张留言条放在桌子上。下面是林红给妈妈写的留言条。                                                                                                                                                                                                                                                               (1)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帮助学生弄清以下问题: ① 留言条是留给谁的?(是留给妈妈的) ② 有什么事?(和小敏一起去看电影) ③ 留言条是谁写的?(是林红写的) (3)让学生仿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读一读写好的留言条。 2、学校要在8月19日下午组织同学们去游泳,一点半在学校集合。8月19日上午朱红到陈明家去告诉他,可是他不在家。朱红给陈明写了下面这张留言条。                                                                                                                                                                                                                                                                 (1)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帮助学生弄清: ① 留言条留给谁?(留给陈明) ② 有什么事?(学校要在8月19日下午组织同学们去游泳,一点半在学校集合。) ③ 留言条是谁写的?(是朱红写的) (3)让学生写留言条,教师巡回指导。 (4)读一读写好的留言条。 二、作业:课后习题2  课后分析:学生对写留言条要注意的事项和格式已经了然于胸,但是部分学生对题目意思的把握、对留言条正文中人称的把握和语句的表达,还是有些困难,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完成习题。留言条的真正掌握还是需要在实践中练习锻炼。

篇8: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九课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第 五册) 主备教师 吕丹丹 授课 时间 第  周 月  日 使用教师 张冬梅 课题   19、航天飞机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1节,思考: 1、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小结,指导朗读   学习课文2、3节   (1)默读第2节,   (2)   3、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   4、画出有关的词语。     5、指导朗读,评议     6、智慧老人告诉它一些什么?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   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 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   讨论:   (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   (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     7、讨论,小结练习8、指导朗读 9、出示: 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   ,他能 ,他能够   。   (一)学习第4节   (二)  1、默读第4节,   2、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三、有感情地朗读 教后修改   课堂练习设计     课外作业设计                                 说说文中航天员与你想的有哪些不同。       试写一篇有感         板书设计 飞得更高 19 航天飞机速度更快 作用更大     教学反思    

成功人生的52堂课

第二十九课 Lesson Twenty-nine

学英语计划

牛人的英语学习计划

边疆民族的发展和明朝的对外关系 二

人物头像素描教案

计划的英语

初二政治教学计划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高教版中职语文的第一单元教案

第十九课 Lesson Nineteen
《第十九课 Lesson Nineteen.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十九课 Lesson Nineteen(精选8篇)】相关文章:

高教版《语文》基础版第一册7―8单元教案2023-12-30

学霸的学习计划2022-04-30

学霸学习计划2022-08-05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2023-04-06

初二政治上册教学计划2023-10-27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022-08-17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2023-11-26

二年级英语的上学期教学计划方案2022-11-06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022-12-03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2-09-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