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最大的“书”》

时间:2022-08-25 07:49:0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19《最大的“书”》(集锦9篇)由网友“雪柜”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9《最大的“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9《最大的“书”》

篇1:19、最大的“书”

19、最大的“书”

19、最大的“书”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

(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

篇2:《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 河西小学  王建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对话。 三、课前准备: 1、课件(师备)。 2、生收集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知识储备)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听张老师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读书,那你们喜欢读什么样的书?(生自由答) 2.小朋友读的书可真多,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本书,它可是一本最大的书。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它写下来吧!(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3.看着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书上加了双引号。 4.对呀,真奇怪。你还会提什么样的问题? 生:最大的书是什么?生:为什么叫最大的书? 二.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1、小朋友门看着课题就有那么多的问题要问,真是爱思考的孩子。那你  想不想知道答案?(想!)那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请小朋友自由读一遍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并标出自然段。 2、小朋友们读了一遍课文,肯定认识了不少生字朋友,对吗?(生:对!)老师把它们请到了大屏幕上,快叫一叫它们的名字!(生自由练读) 3、谁愿意单独和它们打着呼?(指名读) 4、去音开火车读。瞧,小帽子没了,你还认识吗?( 认识!)小小火车开起来,谁来开? 5、重点字指导,交流识字方法。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了,想让大家记住它们的样子呢!你肯定有好办法,快说给小伙伴听。 册:瞧,它来到了你面前,谁能叫出它的名字?(指名读)你是怎样把它记住的呢?(生答)谁还有其他办法?(生答) 刨:嘿!走来一个小胖子,你们认识它吗?(生齐读)谁来说说记住它的办法?(生答) 质:师介绍:嗨,大家好,我叫质!我的朋友可多啦,你们知道都是谁吗?(生组词)渗透组词记字法。 底:认识它吗?一起叫出它的名字吧!看到这个字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上下都有点。) 小朋友们真有办法,那么难的字都记住了,那些简单的肯定难不倒大家了,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出示去音生字词,齐读) 三.检查初读,过渡到再度理解: 1、检查初读: 生字朋友不见了,他们藏到课文里去你还认识吗?(认识) 那我们来接读课文吧,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畅! 一人读两个自然段,(分段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呢? 2.随机指导初读 3.过渡: 课文读完了,你知道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了吧?(生齐答:岩石!)[板书:岩石] 那为什么把岩石称为最大的书呢?我们仔细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四.再读理解,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解答一个难题:地质勘探队员是干什么的呀?(生自由答)喔,老师明白了,其他小朋友明白了吗?(明白了) 小朋友快看课文插图,叔叔拿着放大镜在看什么?(生:看岩石呢。)你觉得奇怪吗?(生:奇怪。)那就奇怪地问一问叔叔吧!(生:叔叔,您在看什么?)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叔叔明明在看岩石,却说在看书,这是为什么呀? 生答:因为岩石一层一层的,像一本厚厚的书。 [板书:一层一层的] 哪位同学愿意学着叔叔的样子说说这句话?[多媒体出示叔叔的话] 指名读 听了叔叔的话,你有什么想法? 生自由答:真没想到!真令人惊讶!------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出惊讶的语气?(生齐读) 3、自主学习第五到第十二自然段 ①川川从叔叔那里知道了岩石的模样像书,可是他还不满足,你知道他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吗?大家快快默读一遍课文,把川川的问题用横线画出来。 谁愿意把川川的问题读一读? 指名读[多媒体出示:①这上面有字吗?②这上面有图画吗?③这能说明什么呢?④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②引导孩子观察句末标点,指导读好问句。 你能不能通过读课文替川川解答这些疑问?(能!)快和小伙伴合作,看你们能帮他解决哪些问题。 ③小组汇报: A:师:这上面有字吗? 生:有字! [板书:有字] 师:有什么字? (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字,看你认不认识。(多媒体出示雨痕、波痕、矿物的图片) 生说是什么,并说怎么看出来的。(多媒体出示填一填)指名填,齐读。 B:一般的书不但有字还有画呢,这岩石上有画吗? 生:有! [板书:有画] 师:想不想看看都有什么画? 生:想! (多媒体出示图画) 指名说岩石上都有什么?(引导生用上“有......有......还有......) 再请生用上这一句式说说教室里都有什么. C:看图质疑:小朋友门看着岩石上的图画,有什么疑问吗? 生自由答。(引导生发现树叶和贝壳、小鱼怎么在同一块石头上?) 你能从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引导生找到第十自然段,默读一遍。 指名答。 [板书:告诉] 这样的变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吗?(不是) 你是从课文中的那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快用横线画出来。 生答,(多媒体出示第十自然段,强调“很久很久以前、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指导读好这些词语。 男生读给女生听,要让女生听出时间的漫长吆。(男生齐读) 女生再读给男生听,要让男生听出时间的漫长吆。(女生齐读) D:这本岩石书的用处可大呢,他除了能告诉我们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外,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板书:还告诉] 生答 齐读第12自然段 你还想从这本岩石书中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答。 E:师:这本岩石书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如果你能把着本岩石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听到这些,你高兴吗?(生:高兴!)川川也很高兴,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3自然段吧!生齐读。 五. 回归课题 川川也称这块岩石是最大的书了,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说这块岩石是“最大的书”了吗? 生看着板书回答。 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吧! [板书:最大的“书”] 川川说等他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你们猜川川长大了要干什么? 生答。 你想不想和川川一样去这本书中探索奥秘呢?(想!) 六.总结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拓展延伸 多有志气的小朋友啊!我们的地球就是一本巨大的书,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许许多多宝贵的资源都在等你们去发现、去研究呢!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神奇的地球》。 (板书:《神奇的地球》生齐读) 下课!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        一层一层的   有字 岩石 有图画 最大的“书” 告诉 还告诉

篇3:《最大的书》教案设计

关于《最大的书》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⒈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⒊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谈话:教师手拿教科书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⒉板书课题: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师: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⒈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⒉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⒊检查识字

⑴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⑵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⑶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⒋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⒌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⒈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⒉师生释疑。

预设例如: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四、指导书写

⑴写正确。

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王”。“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⑵写美观。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⒈复习生字

⒉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生质疑,归纳:

⑴“书”中有什么内容?

⑵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⑶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⒈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⑴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⑵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①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等)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课后“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课后“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②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⑶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⒉猜中想: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三、课堂总结

⒈“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⒉ 通过描绘岩石这本 “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展示了岩石这本 “书”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篇4:最大的书教案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古生物化石: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篇5: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2、复习生词。(开火车读)

3、拿作业纸听写词语。

听写完毕,谁能大声读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岩石就象书。[板书—岩石 样子像]

二、初读课文

1、师: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什么内容?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听师朗读课文。同学们用画出川川的话,用[ ]划出叔叔的话。

2、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评课文

同桌间分角色读课文一遍。

指导朗读问句与感叹句:出示对话句子(这些句子真有趣,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整体读相接合。

你能说一句带有!和?的句子吗?

3、课文里有好多这样的句子,请同学们分组读,每组推选两名代表读。其他同学做小老师,看看他们读得通顺吗?感叹句和问句读准了吗?

推选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川是好问。

4、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5、A、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里有一组近义词,谁能找到它?学生找不到再提示:在叔叔的话里找:脚印----足迹。什么是雨点的脚印?波浪的足迹是什么?

B、书中的字: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质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j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板书-------有字有画]

为什么贝壳走进岩石里?那都是什么?我们一起看看“我知道”

6、读了这本书有什么好处?(可以为祖国做贡献、找到宝藏)、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7、它的'作用大不大?[板书:作用大]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在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这本最大的书加上双引号并不是真的书,样子像 有字有画、作用大(指导复述板书内容)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让我们再读读课文。

师生合作读男:叔叔。女:川川

刨根问底:喜欢这词吗?把它在课文中找出来,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大自然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啊!在这些书里,藏着无穷的奥秘,让我们用心去观察,用眼睛去发现,多问一个为什么,学好眼前的这些书,长大了才能去读懂大自然中一本又一本的书!

四.拓展实践,课文延伸

1.今天,我们跟着川川去爬山,去刨根问底,从叔叔那里知道了有关岩石这本最大的书里的很多知识,现在,你想对川川说些什么吗?

2.读了这篇文章川川收获了很多,你有收获吗?请拿出作业卡,完成知识整理可以任选一项写,也可都写完。(适时点评)

3.最后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它可以向我们解答许许多多的奥秘。

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教学反思:(四月七日)

今天上午第四节把这节课上了下来,课在上周已经备出来,还没来得及细细思量、修改便匆匆忙忙的进行了。幸运的是遇上杨老师来视导,以下是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依据凌琳老师在八小的名师课堂里移植过来的课,课前是没有进行过试教的,上周五才教完生字,然后布置学生们回去自读课文,在课堂上学生们的朗读与课堂表现我觉得还算可以吧,比我想象中要好。课堂上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比较紧凑,能达到教学要求,在学生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他们对“岩石”这本最大的书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而且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以下三点是我听了凌老师的课后的小结,拿来对照自己的课堂,有种感觉是“形”似,却没能准确把握住“神”。这是我最大的感触!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继而探讨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路径。

1、《最大的“书“》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充分抓住本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让学生亲密地与文本接触,“潜心会文本”,引领他们自主地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初步认识化石,感知地壳运动.在师生、生生分角色对话朗读、语言积累中又进一步认识这本最大的“书”,在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朗读部分,有位参与听课的老师向我指出说:学生读得太少了,老师讲的稍微多了。的确就整堂课来说,设计的内容多了、课文也较长,为完成任务我缩少了学生读文的次数,这是以后要破解的难题啊!)

2、挖掘想象资源——使文本充满活力。让文本活力充溢,就要让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学会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他们想象力的舞台。这节课凌老师让学生由雨点的脚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迹去想象波痕,再在教师的朗读中想象地壳运动的场景。既展示了学生理解的多元,又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既避免了讲解科学常识的枯燥乏味,又为学生的智慧学习搭建了一个个平台。整堂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这部分我感觉自己是匆匆带过,没有细细品味已经走到下个环节了。)

3、准确把握“书”的内涵,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三个难度的“书”,即平常的书,文中最大的“书”,大自然中更广的“书”。以平常的书引入,以大自然中更宽泛的“书”结尾,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使学生的视野不再被禁固在本教室,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堂。(此部分的引导我觉得应该把握得不错,这是我个人主观的意见,还望在明天的评课中杨老师会指点出更为到位的点评。)

4、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以其便捷、直观、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这节课中,凌老师采用的课件,既不使语文过于直白,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又比较准确地解决了常识性知识,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这部分我是删去了,没有制作课件而是用小黑板替代,感觉也算不差)

篇6: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精品教案

教学目的: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指导书写。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知道同学们的知识面都特别的广,大家懂得的课外知识可丰富啦,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智力问答,能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二.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以前你有没有把岩石和书联想到一起?真是没想到,这种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老师要给你出出难题,你能够把问号变成句号,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

),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4.这些有文字和图画的岩石能说明什么呢?咱们一块看着大屏幕读。(出示地壳变化的课件,并有文字说明)

5.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演变过程)

13.本岩石书的作用真大啊,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14.听了叔叔的话,你们的心情如何?你在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川川是怎么做的?

15.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16.小朋友们,我们的地球就是一本巨大的书,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快看啊!(播放课件,伴随音乐。)许许多多宝贵的资源都在等待你们去发现,去研究,此时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

17.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和几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网站,小朋友们可以用课余时间去看一看,不少同学还收集了资料,本周班会课我们要开展一次奇石博览会,欢迎大家把资料带来交流。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岩石

篇7:最大的书说课稿

说教材

《最大的“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本单元以“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主题来整合课文,学生在见识了《古诗两首》美丽的自然景观和《雷雨》变幻的自然现象之后,《最大的“书”》又带着他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因此本课处于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上。《最大的“书”》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从而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而且学生对自然科学类题材的课文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的思维还以形象思维占主导。根据这样的分析,我预设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理解“刨根问底、雨痕”等词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基于以上的学习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文字所传达的一些自然知识。教学难点是结合人物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

说教法

新大纲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合作解疑的教学方法。

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读”文中“川川”和“地质勘探队员”的重点对话,“说”自己理解地内容,“问”自己不懂的地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说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

说流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

你喜欢看什么书?为什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读一本最大的书。

(二)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这一环节围绕课题,让学生提问,巧妙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发现课题中“书”的引号,

以“书”为什么加引号,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这一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思考:书为什么加引号?

(二)交流: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学习岩石,会写“岩” 。

(三)学习字词:藏着铁矿 宝藏 地质勘探队员 刨根问底

识字学词是低段语文的重点,将这四个词串起学习,即落实了音的难点,又无痕地理解了词义,同时串起了下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读好川川的问题。

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是课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读好对话,首先要读准这六个问句。这六个问句的教学我各有侧重,第1、2两句,指导学生读准“啊”的变音。第3、4、5三个最基本的问句能读准就好,第6句最长,最难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把朗读落实到位。

四、读好对话,感受“书”的神奇。 分别出示三组对话,通过对话的朗读,让学生明白岩石的形状很像一本书,体会叔叔用反问的语气更加肯定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并以“册”为生发点,让学生有趣地学语文。

在第二组对话中找到“足迹、脚印”这一组近义词,体会文本用词的不重复和汉语的丰富性。“雨痕”、“波痕”是非常抽象的词语,和学生的生活又有着较为遥远的距离,我就出示形象直观的图片,将这些抽象的词语赋予形象的内容。

第三组对话中运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介绍“书”上的画,我引导学生在不改变意思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如:

树叶、贝壳、小鱼都是“书”上的画;“书”上的画有树叶、贝壳和小鱼??再结合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关于化石的有关知识。

不同的语言表达,却传递着相同的信息,学生进行了语言的转换,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如此的富有变化,充满神奇,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播撒了一颗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种子。

五.小结。

(1)为什么说岩石是书呢?因为岩石形状像书,有文字,有图画,完成板书。

(2)男女分角色读对话。 这一环节,教师进行总结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回归整体,更深入地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欲望。

设计构思

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像《最大的书》这样一篇既没有生动情节,又没有什么美丽词汇,带着点科普知识的文章,我们又该怎么样去把握?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之中更应体现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让这类课文的教学更具“语文味”。

1、识字教学贯穿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初读识字:识岩石,读准音,了解岩石是“书”,带出词串教学:“宝藏”、“藏着铁矿”、“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研读理解:向学生介绍书的由来和“册”字的演变史,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字的来源,对文字有一种新鲜感、文化感,增强识字乐趣。“脚印”“足迹”“雨痕”“波痕”四词的教学采用先正音,再让学生发现“脚印”和“足迹”是对同义词,对于“痕”进行了“泪痕”“刀痕”的拓展。实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依托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2、在教学中,充分抓住本文对话贯穿全文的特点,在通读对话中了解岩石是“书”,“书”上有字有画等内容,通过学习反问句、调换句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8自然段对话,让学生亲密地与文本接触,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地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在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3、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在教学中采用后置的方式呈现课件。如让学生由雨点的脚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迹去想象波痕,再出示图片印证猜测。矿物、化石用课件演示再读好句子。既不使语文过于直白,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又比较准确地解决了常识性知识,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 岩石 形 状

文 字

图 画

板书简单明了地显示了最大的书就是岩石。这样的板书设计学生一目了然,对岩石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篇8:《最大的“书”》的说课稿

《最大的“书”》的说课稿

《最大的“书”》的说课稿

【说教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本单元以“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的主题来整合课文,本课处于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上,是一编讲读课文,它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说教法】

新大纲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媒体演示、自主读书,合作学习、合作解疑的教学方法。

【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川川”和“地质探究员”的重点对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说过程】

本课文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课时:朗读感悟,学写生字。这里我单说第一课时。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播放化石和岩石的照片,学生边欣赏,老师一边引导和介绍。我相信学生都会被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们情不自禁地就会翻开课文,这时师问: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然后全班读课题,读准“最”、“书”二字。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巩固生字、生词的学习。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而且经过三个学期的生字学习,他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识记方法,所以先让学生同桌学习生字,为了帮助他们对生字词语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设计了“摘水果,兔小弟”的识字游戏和“比一比谁的花朵最漂亮”的扩词游戏巩固生字和拓展新词。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雨痕”“波痕”和“刨根问底”等重点词语。

3.巧用多媒体导学,整体感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小组自读解疑 ﹦﹥ 分角色 ﹦﹥ 师生分角色等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篇9:《最大的“书”》说课稿

一 、说教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本单元以“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的主题来整合课文,本课处于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上,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二、说教法

新大纲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媒体演示、自主读书,合作学习、合作解疑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川川”和“地质探究员”的重点对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文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写生字。第二课时:朗读感悟,理解课文。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播放化石和岩石的照片,学生边欣赏,老师一边引导和介绍。我相信学生都会被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们情不自禁地就会翻开课文,这时师问: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然后全班读课题,读准“最”、“书”二字。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巩固生字、生词的学习。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而且经过三个学期的生字学习,他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识记方法。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雨痕”“波痕”和“刨根问底”等重点词语。

3.巧用多媒体导学,整体感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小组自读解疑 ﹦﹥分角色 ﹦﹥师生分角色等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书包里的争吵作文600字

世界之最读后感1000字

我的最大乐趣是读书小学作文

给我影响最大的话作文700字

书柜里的争吵作文600字

19《最大的“书”》
《19《最大的“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19《最大的“书”》(集锦9篇)】相关文章:

琉璃拼图读后感2023-03-31

广告剪辑大赛策划书2022-12-24

公益图书馆捐书倡议书2023-08-28

《人与永恒》读书心得笔记2022-11-07

图书馆捐书倡议书内容2022-05-06

爱是我最大的财富作文650字2022-04-30

世界因你不一样读后感精选作文2023-11-15

流程与设计的教学设计2024-03-18

《忆读书》读书心得体会2023-04-22

冰心《忆读书》教案设计参考2023-03-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