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

时间:2022-06-03 11:53: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集锦9篇)由网友“半扁是扁扁”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

篇1:送别诗——《送刘师服》

《送刘师服》原文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送刘师服》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篇2:送刘师服唐诗原文

作者:唐·韩愈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注释】

①夏半:指农历五月。按照汉代的'卦气说,农业历五月。为姤卦羹,一阴生于下,是阴气始生之象。

②渐:据宋方崧卿《韩集举正》、朱熹(韩文考异》,字当作“晰”。晰然,明朗的样子。

③客:羁居他乡的游子。指刘师服。

④材:集本作“财”。财,物。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篇3: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

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 -诗词大全

送刘师服

作者:韩愈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篇4:送进士刘师服东归,送进士刘师服东归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的意思,送进士刘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送进士刘师服东归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的意思,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赏析 -诗词大全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

作者:韩愈  朝代:唐  体裁:五古   猛虎落槛阱,坐食如孤豚。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

公心有勇气,公口有直言。奈何任埋没,不自求腾轩。

仆本亦进士,颇尝究根源。由来骨鲠材,喜被软弱吞。

低头受侮笑,隐忍t兀冤。泥雨城东路,夏槐作云屯。

还家虽阙短,把日亲晨飧。携持令名归,自足贻家尊。

时节不可玩,亲交可攀援。勉来取金紫,勿久休中园。

篇5:赠刘师服,赠刘师服韩愈,赠刘师服的意思,赠刘师服赏析

赠刘师服,赠刘师服韩愈,赠刘师服的意思,赠刘师服赏析 -诗词大全

赠刘师服

作者:韩愈  朝代:唐  体裁:七古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馀皆兀Y。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凇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栗与梨。只今年才四十五,

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

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篇6:《赠刘师服》韩愈唐诗原文及注释

《赠刘师服》韩愈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赠刘师服》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0卷。

【原文】

赠刘师服

作者:唐·韩愈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

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

只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

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

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注释】

1、刘师服:韩愈弟子,乡贡进士。此诗元和七年在长安作,时韩愈四十五岁。全诗校:“服,一作命。”

2、呀豁:空缺的`样子。呀,全诗校:“一作牙。”

3、兀臲:动摇。

4、呞:牛反刍。

5、饤:堆放。

6、悬知:揣度,预知。莽卤:即“卤莽”,荒废。指落尽。

7、诸馀:种种,一切。

8、太公:周代姜太公吕尚。《荀子·君道》:“文王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齿羽”然而齿坠矣。”

9、虞翻:虞翻齿存十三已无书一可征。

10、点检:计较,理会。

11、巨缗东钓:《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钓巨淄,五十辖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缗,钓丝。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篇7:送惠师,送惠师韩愈,送惠师的意思,送惠师赏析

送惠师,送惠师韩愈,送惠师的意思,送惠师赏析 -诗词大全

送惠师

作者:韩愈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F。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鱼龙惊踊跃,叫啸成悲辛。怪气或紫赤,敲磨共轮铩

金鸦既腾翥,七合俄清新。常闻禹穴奇,东去窥瓯闽。

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

回临浙江涛,屹起高峨岷。壮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弃去非吾伦。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

崔没云表,陂陀浸湖沦。是时雨初霁,悬瀑垂天绅。

前年往罗浮,步戛南海_。大哉阳德盛,荣茂恒留春。

鹏N堕长翮,鲸戏侧修鳞。自来连州寺,曾未造城。

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太守邀不去,群官请徒频。

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昨日忽不见,我令访其邻。

奔波自追及,把手问所因。顾我却兴叹,君宁异于民。

离合自古然,辞别安足珍。吾闻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衡山与洞庭,此固道所循。

寻崧方抵洛,历华遂之秦。浮游靡定处,偶往即通津。

吾言子当去,子道非吾遵。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吾非西方教,怜子狂且醇。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

去矣各异趣,何为浪沾巾。

篇8:送刘昱原文及赏析

送刘昱原文及赏析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译文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

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

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注释

刘昱(yù):作者的友人。

苇(wěi):芦苇。李时珍《本草纲目》:“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

浪头:掀起的波浪。

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浔(xún)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鸬鹚(lú cí):一种鸟,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属于鹈形目鸬鹚科。

郭:外城。

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古称。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其时,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浔阳,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眼前刘昱偏偏要冒**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么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试”字,即暗含比意。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此诗虽然是一首古体诗,但在古拗中时有律句,在散漫中夹带对偶,丰富多姿。如第一段头两句都是拗句,而第三句用律句;第二段四句七言诗,除第一句是连下五个平声字的拗句外,其余三句都是格律严整的律句,与七律仄起式的第二、三、四句平仄格律全同,在声律上兼有铿锵顿挫的音乐感、柔和婉谐的美感。再如“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两句,在前后一片散漫之中,突然插入工整的对偶句,正所谓“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说诗晬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声韵与情境的配合方面,第一段用节拍急促的五言诗,配以短促的入声韵,抒写临别时激烈的情怀;第二段,情境由激烈转为舒展,声韵也随之转换,变五言为七言,化急节为慢声,配上悠扬的平声韵,更显情深意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宦游江南送别朋友刘昱时所作。刘昱不知何许人,从诗中可考见的,他与李颀是朋友,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两人当时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八月间,刘昱溯江西上,准备到九江去,李颀作此诗送别。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篇9:《送刘昱》翻译及赏析

《送刘昱》翻译及赏析

《送刘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前言】

《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八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写景起兴,抒写离情别绪;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在设想的景况中,寄寓一腔深情厚谊。这首诗以临风寒苇轻点别绪,以秋江白浪,抒发豪情,描写肃杀而又雄壮的分别场景和离别氛围。

【注释】

⑴刘昱:作者的友人。

⑵苇:芦苇。李时珍《本草纲目》:“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

⑶浪头:掀起的波浪。

⑷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⑸浔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⑹鸬鹚:一种鸟,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属于鹈形目鸬鹚科。

⑺郭:外城。

⑻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古称。

⑼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翻译】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鉴赏】

刘昱不知何许人,从诗中可考见的,他与李颀是朋友,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两人当时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八月间,刘昱溯江西上,准备到九江去,李颀作此诗送别。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其时,“北风吹五两”。五两,是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谁是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浔阳,即九江,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眼前刘昱偏偏要冒**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么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试”字,即暗含比意。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此诗虽然是一首古体诗,但在古拗中时有律句,在散漫中夹带对偶,丰富多姿。如第一段头两句都是拗句,而第三句用律句;第二段四句七言诗,除第一句是连下五个平声字的拗句外,其余三句都是格律严整的律句,与七律仄起式的第二、三、四句平仄格律全同,在声律上兼有铿锵顿挫的音乐感、柔和婉谐的美感。再如“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两句,在前后一片散漫之中,突然插入工整的对偶句,正所谓“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说诗晬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声韵与情境的配合方面,第一段用节拍急促的五言诗,配以短促的入声韵,抒写临别时激烈的情怀;第二段,情境由激烈转为舒展,声韵也随之转换,变五言为七言,化急节为慢声,配上悠扬的平声韵,更显情深意切。

送刘师服唐诗原文

送惠师,送惠师韩愈,送惠师的意思,送惠师赏析

描写夏的带夏字的诗句

描写夏天景物的诗句有哪些

夏的诗句有什么

带夏字描写夏天的诗句

夏的诗句

立夏诗句

描写盛夏天的古诗句

含夏的诗句带作者

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
《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送刘师服,送刘师服韩愈,送刘师服的意思,送刘师服赏析(集锦9篇)】相关文章:

有哪些夏天的诗句2022-11-17

初中形容夏天的诗句2023-07-26

迎接夏天的古诗句2024-03-03

夏天下雨天的诗句2022-09-24

描述夏天的诗句有哪些2022-06-23

石鼎联句,石鼎联句韩愈,石鼎联句的意思,石鼎联句赏析2022-05-07

夏天美丽的诗句2022-11-05

描绘西湖的古诗句2023-01-01

夏天的古诗句欣赏2024-04-01

描写夏天季节的古诗句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