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推荐9篇)由网友“Charlata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区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区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
研究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从经济安全视角展开则是值得研究,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经济人假设是从微观视角展开的研究;如果另一种假设经济不安全一旦成立,则一切利益最大化都不存在。
因此,研究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是值得关注的,特别是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的桥头堡,是联接世界东南海区域的出边境港口;因此安全式经济发展系统需要研究。
一、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战略研究
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战略研究包括:东南亚经济安全模式、中国引领东南亚经济安全发展系统与动态变量系系研究,调控东南亚海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东南亚市场化经济安全系统等多方面。
而战略研究的核心是东南亚经济安全系统、中国引领式的东南亚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与动态变量系统研究。
篇2:区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
东南亚历史中各国都具有自己的安全经济模式,主要假设前提是扼制中国,东盟的前身就是如此。
当代东南亚各国仍然将美国、日本、俄国引入区域,以牵制中国,这表明仅靠中国—东盟一体化的单边设想是难以实现经济安全发展。
中国引领式东南亚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与动态变量系统研究。
从思想而言,东南亚各国的治国理念多是佛教、伊斯兰教、或民俗意识形态,多是历史流传下来的习俗性思维方式,使得这些国家现代化的步伐缓慢。
近三十年以来,中国贸易出口指数占东南亚各国之首,这是中国引领东南亚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与动态变量系统研究的精神与物质基础。
二、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实践研究
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实践研究,应从产业化安全、产品安全,产业经营主体安全,产业组织安全,产业政策安全,产业市场化安全,产业动态化安全,产业时态安全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东南亚的产业化安全,是指各行业产业生产形成的行业化稳定态状。
在消费领域,可以有第一、二、三……产业,这些产业安全化指标就是正常生产。
在生产领域,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具有科技性和安全性,而不是核能技术的负面性。
在市场领域,是贸易可持续化运行,减少贸易保护主义。
而东南亚地区产业化大多是原始产业,由此不能为现代化产业构建提供资本资源;而另一个方面,在于东南亚各国长期以来所对产业化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个产业化是替代技术化的一种更为综合的国家实力,产业化也是国家安全化发展所具备硬实力的支撑节点。
产业化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一直都被政治权力所替代,认为权力强大产业化也就强大,是东南亚各国对产业化的看法所在。
而产业的化则与政治权力非对等体系,这是构建产业化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中国化需求所在。
作为经济安全式产业化发展,应超越这消费、生产、市场的现有格局。
这就是中国主导的经济安全式产业化发展系统。
动态推进各产业化的科学技术含量、动态推进各产业化的幸福化受众面,让东南亚经济安全具有原始产业化的纯正、又有科技化的安全,还有综合化提升产业化的居民劳动力价值、资产价值、财富价值升值的可能与实现,从而以人为本,以人的良性化全面发展构建产业化的新架构与新系统。
产品化安全。
东南亚各国的产品安全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特别是经济核心产品——金融产品,一直处在被劫持、被一夜间可蒸发的态势,这种朝不保夕的产品何谈以安全呢?此外,农产品靠天吃饭,工业没有规模,服务业没有形成体系,产业化的产品还处在原始的手工机械化产业结构中,所有的产业依靠与外国的产业化外包加工运作态势。
作为邻国,中国广西产业化安全就在于超越东南亚的手工机械化现状。
不是东南亚各国所依赖的外国加工体系,而是中国化系统的轻型工业化、产业化结构。
三、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时效研究
研究分政府、军方、高等院校、企业、民间四格局,这样可以有多个设计样本,也可能有更多的预期空间的准确度的测评格局。
从运行而言,也可以有更多的主体的介入,利于多方面的深入东南亚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推进,同时也将提供就业多方面空间。
而在布局上,政府侧重于经济安全式发展战略性布局,军方侧重于经济安全发展式军事战略性布局,高等院校侧重于经济安全发展式产品类布局,民间商人侧重于区域市场流通性商品布局。
而各面上的顶层布局则是一统于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研究中心,由其中心协调各方面制作运行。
时效是研究实践效果的反映。
这是一个设计、理论与实证系列化研究运行,利于检验研究效绩,然而,不应成为彼此竞争的局面,这样不利于研究、实证的可持续性。
首先,时效是对每一个模式的检测,是对相关研究、设计方案是否可行的评价系统,是对经济安全式的发展系统的预期效应的考测。
其次,时效实现还需有操作机制、体制运行方略。
这就是研究方案实践的中介环节。
操作机制的时效性在于把握时间时态性,而时态性是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区位优势。
时态的实现依托于中国各省的产业化制作与产品的生产的新布局,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超东南亚的轻微型产化化结构创新布局。
最后,是时态的区间设计是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战略与实践的时间上、空间上的设计,就是改善与提升生活时态区间;生活安逸时态区间;甘愿沉浸于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时态;东南亚各国以此为本国核心,此时,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成功达到时态区间效应。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2】
摘 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模型,得到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互馈条件。
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且有相同运动方向;较高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发展,较快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
仿真分析验证了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理论描述和逻辑结论。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在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人才集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等方面起到明显推动,因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而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提供物质保障,并经过创新系统内各主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产生持续的激励创新的动力,进而提升系统的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向最优方向演化。
现有研究应用多种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换机制从不同视角进行富有成效探讨,但这些研究在系统整体性上缺乏对它们之间互馈机制的关注。
为此,本文把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看成互馈的循环整体,并建立互馈模型以揭示它们互馈发展的内在决定机制和关键因素。
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强化与激发系统内各主体的创新意识,不断促进与增加创新行为的有效供给,以及通过提高创新系统演化效率和加强系统主体的合作创新动力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阻滞因素,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加速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当企业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时,才能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首先,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使区域内企业在性能、质量、制造工艺、品种、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企业竞争优势。
其次,区域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延长企业产品和其核心技术的生命周期,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第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指区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知识创新使其由劳动与资金密集型向资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
首先,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扩散、应用与产业化,打破创新系统原有平衡,扩大创新活动空间与范围,使得原有产业部门与产业分解形成新兴产业部门和新产业。
其次,创新系统还会利用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改进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使得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间过程和产品创新加速,促进区域内产业间联合与创新扩散。
最后,创新系统利用技术创新扩散使区域内传统产业不断更新换代,从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综上分析,区域创新系统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区域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不断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区域创新系统最有演化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
依据区域内经济资源总量和分别情况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中去,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优化。
其次,创新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节约资源使用,从而增加资源和能源总量,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吸引了优秀人才的涌入,凸显了区域内人才优势和价值。
再次,区域创新系统有机整合了区域内创新资源,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可可持续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提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激励机制
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推动各创新主体的互动与相互作用,激发了创新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
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区域创新提供内在动力。
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使市场需求信息被真实、完整的输出给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诱发他们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
区域创新主体通过对市场信息准确地捕捉来确定市场和创新需求方向,推动区域创新并提高其创新收益。
区域创新活动不仅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而且进一步丰富、扩大了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和融合。
第二,各类主体间竞争与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外在压力。
区域经济系统中各种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它们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与市场份额益必然在市场经营中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
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其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独特性,因而企业必然投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活动提升其竞争优势;反之,企业若不进行创新,则必然在市场竞争中淘汰。
因此区域系统主体之间竞争压力迫使区域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促进其市场竞争优势提升。
第三,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
篇3:全区发展区域经济工作汇报
一、 继续开展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活动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的目标要求,继续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创建“文明示范岗”活动,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三月份高质量的组织好商务商贸节,并以此为契机邀请专家学者和经济发达地区代表就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题举办专题论坛。六月份以降低企业商务成本为标准,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企业服务月活动,通过开展现场咨询服务、问卷调查、上门服务、协调问题、评议部门等多种形式,拉近政府与企业的距离。通过系列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所有”的服务观念,进一步增强公务人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营造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
二、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集合全区宣传力量,打造两个“品牌”,即:**投资环境品牌和**企业品牌。制定计划,利用报纸、电台、网络、电视、平面广告等各种媒体,在宣传**投资环境、人文景观、比较优势、服务企业措施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建设商务商贸区推动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包装、宣传,打造**品牌企业形象。另外,还要加强新闻监督力度,对影响**投资环境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曝光。
三、加强服务区域经济工作制度和网络建设。按照公开、务实、高效、规范的原则,以服务区域经济领导小组为中心,街域服务为基础,各职能部门执法服务为保障,建立立体层级服务网络。将工作重点放在企业注册后的后期管理上,做到引进企业、留住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继续坚持区领导重点联系企业制度,重点项目协调制度;完善企业投诉机制,变被动的投诉性服务为超前的引导性服务,从服务细节处入手,进一步规范对企业的检查,为企业创造一个依法纳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四、继续深化商务商贸区的建设。在**区建设商务商贸区推动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六个行业联席会的作用,组织行业企业参与商务商贸区的建设,通过组织各行业企业交流、联谊等活动,架起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沟通桥梁,构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良好的公共关系。注意组织好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落实。以提升楼宇的贡献率为目标,做好楼宇招商。以商务楼为载体,力争引进大公司、大集团总部、研发中心到我区落户,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商务中心区的服务功能和带动作用。加大对楼宇企业的协税护税工作力度,及时协调解决税源企业存在的各类问题,确保楼宇企业税收落入**。
五、完善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功能。继续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减化手续,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现代化的网络服务功能,全面节约企业商务运行成本,在进一步完善“网上表格下载”、“网上审批”的范围和功能的.同时,力争实现“一表贯通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努力创造全区最优服务窗口。
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对各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大考核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对不按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首问负责制和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重大责任问责制和不作为追究制,强化经常性监督检查。进一步深化行风、政风评议工作,加大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部门和人员的评议力度,使在**的企业既能引进引得进,也能留得住。同时,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的机制,对职能部门工作不落实引起的企业投诉,一经查实,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七、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在“企业信用网”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功能,扩充范围,增大信息量。并在系统建设、信息采集及披露的同时,加强清理拖欠和实际运用的工作。把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各成员单位“一把手”工程予以高度重视,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推进“诚信**”建设。
八、多渠道加强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进一步挖掘整合资源,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聘请从事项目策划分析包装的专业公司,对我区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包装,提高项目落实的成功率,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拓宽招商渠道,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手段,完善**投资网,建立街域信息反馈系统,推进各方招商。
九 、做好清理异地经营、异地纳税企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继续做好异地企业的清理工作。同时通过清理异地经营工作,全面掌握在我区从事异地经营企业的底数,综合分析,找准突破点,制定具体措施,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有针对性地执法和服务,全面做好现有税源的监控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税源,切实将清理异地经营工作与服务企业工作结合起来。
篇4: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策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策论文
一、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缺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圈以小时覆盖。从甘肃来看,经济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在铁路运力方面,铁路运力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铁路交通运力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高铁方面,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之下,甘肃形成了“兰新高铁”“、成兰高铁”“、兰渝高铁”和“宝兰高铁”,但这显然无法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三是在机场方面,机场的航班、客流相对较小,出现供需失衡的问题。
(二)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甘肃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同,甘肃有国家级贫困县四十余个,且主要分布在陇南边远地区、庆阳老区等地区,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比较显著;其次,以兰州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缺乏良好的带动力和辐射性,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被动;再次,资源发展不平衡,交通资源、水资源的补偿失衡,成为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甘肃各设区市人均工资情况。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相比于天水、酒泉和张掖,人均工资反而出现严重偏低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兰州在充足资源的情况下,比较欠缺发展的带动能力,影响了以兰州为中心,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三)城市体系不完善,结构梯度不合理
甘肃处于欠发展省份,本身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但就当前的发展形态来看,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城市体系不完善,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吃紧;另一方面,城市结构梯度不合理,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尚不完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扩散,周边落后地区难以有足够的能力接收。
二、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甘肃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甘肃经济腾飞的关键。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与调整,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协调规划,从本质上夯实发展的基础。那么,具体而言,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化体系,是当前甘肃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网络化体系的形成,缩小了区域内的空间距离,却扩大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一是通过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一体化,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二是高铁建设步伐应加快,在已有的四条高铁线的基础之上,形成幅员更加广阔的高铁覆盖。充分依托高铁建设,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让经济发展圈在良好的联动机制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三是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落后性。在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针对各区域经济体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进一步退出以市场为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甘肃作为西南欠发展省份,在“弱市场”的格局之下,应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着力打造“强政府、强市场”格局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铺展,这更符合甘肃省的省情和发展的需求。此外,甘肃省要成立由省政府、发改委为牵头的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战略合作的方式具体体现并深化推进,更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三)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点,在于中心城市带动力、辐射力的有效体现。因此,甘肃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确保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圈的发展动力。并且,区域经济要以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甘肃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发展的空间巨大,这就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样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一是甘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应该从甘肃整体城市群的发展厨房,做到各方利益的协调;二是甘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注重产业格局的优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内丰富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深化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三是重点区域进行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协商,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布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仍需克服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并着力于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外环境的夯实,促进一体化发展带动甘肃经济的腾飞。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处于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甘肃经济发展底子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尚未真正成形,仍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因此,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着力于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篇5: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 年) 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 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 年。
[7]单于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时代潮,2003 年6 月。
[8]Rostow,W. W. ( 1960 ) . The stage of Economic Growth . Londonand New York:
篇6: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旅游业迅猛的发展起来,立足于此,本文将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的发展的状况出发,着重分析旅游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区域经济,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追求,令旅游业发展的极为迅速。而作为旅游业本生,由于其服务业的自身特点,需要其他众多行业的支撑。所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是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强城乡交流等也能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下半年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国民旅游消费的基础性需求依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时预计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7.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3万亿元。20国内旅游人数达36.3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达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入境旅游方面 若环境改善,措施得当,有望与去年持平。出境旅游人数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8.2%;出境旅游花费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旅游服务贸易逆 差将突破1000亿美元。旅游接待总人数37.6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收入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8%。
二、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供求关系决定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收入的增加
地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流量的提升。大量的人流涌入,在带了巨大资本的同时,也是促使了市场的变化。旅游活动的开展令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区转移到了旅游接待地区,从而客观上起到了资源再分配的作用。而旅游者一般在目的地的消费较高,导致收入高地区的居民通过旅游把钱流向收入地的地区,从而带动目的地经济的发展。从的数据来看,海南省的旅游收入234亿元,占当年GDP的18.5%。
(二)扩大就业机会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旅游业,组成部分的繁多促使就业岗位层次众多,而众多的工作岗位并没有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因而旅游业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创造者。据有工商部门的统计的数据得知,,仅海南省的旅游业创造就业岗位:酒店部门81500个,其他直接从业者46700个,间接派生职位77000个,共计205200个。
(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竞争性、综合性引发的关联带动作用促使众多与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相关产业都同步发展起来,产生了巨大相互拉动的作用。仅的十一中秋黄金周,我国7天的旅游收入就达3008亿元,有力的带动了民航、铁路交通、城市出租车、餐饮和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要求旅游业必须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和消耗物资,旅游业也因此而成为许多其他行业产品的消费市场,从而刺激和促进这些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发展。
三、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一)造成旅游环境污染
旅游资源由于开发建设时对旅游环境污染未予以充分的重视,致使宾馆、饭店大肆扩张,游人大量涌入后,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旅游运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接待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染,如宾馆、饭店排出的污水、倾倒的垃圾以及燃烧排出的烟尘;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丢弃的废弃的废物;旅游汽车排放的尾气;飞机、汽车及游人产生的噪音等对景区的水体、大气、生物造成的污染。
(二)引起旅游目的地物价上涨
季节性是旅游业的特点,旺季游客的大量拥入有可能引起旅游目的地物价的上涨,引发季节性的通货膨胀。处于游客的强大消费能力,旅游过程中较高的价格购买食、宿、行中所需物品的花费,不可避免的破坏供求关系引起旅游地的物价上涨,这势必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
(三)规划管理不善,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上的浪费
开发旅游地产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规划不合理导致资源的浪费。淡季游客较少,一些设施如大型的游乐场、主题公园,即使无人游玩也需要运行和维护保养,旅游资源和设施的闲置、运行效率低,造成浪费;经营不善导致娱乐设施的废弃。
四、应对策略
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对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由于规划不到位导致的建设过程中的建设污染与资源的浪费和设备的限制。另一方面,合理的物价掌控,对旅游区的物件进行监管,避免物价增减幅度过大,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稳定市场。
最后旅游资源的开发要长远化,专业化,避免经济性开发导致的旅游资源庸俗化,简单化,丧失了原有的神韵。
参考文献
[1]王志标.文化产业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塞瑞娜奈达.傅庚.译.发展旅游业的好处与问题[J].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京)
[3]丹增.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源[J].求是,(1)
篇7: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摘要:科技资源共享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泰安市科技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工作已经颇具成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影响科技资源共享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不仅有利于泰安科技振兴,对于推动全国其他地市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技资源;共享;泰安市
泰安市地处山东省中部,教育、科技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本专科院校坐落泰城。近年来,泰安市科技创新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驻泰高校的支持下,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每年获取的国家级科技奖励以及省、市科学进步奖等明显增多;专利申请与授权大幅度增长;一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基地等落户泰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有条不紊,“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查新系统”“科技资源文献数据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系统”“泰山农科信息网”“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等有序运行。
1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从泰安市的长远发展来看,科技资源共享将有利于泰安各县区市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物理资源共享(包括仪器、科技成果、大型仪器等)、信息资源共享(包括网络信息、数据、书刊等)和人才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就目前来看,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存在如下特点。
1.1物理资源共享初见成效,与其他地市共享还有待提高
作为山东省中部重要的地市,与其他地市相比,泰安市物理资源共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点鲜明。驻泰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关系融洽,合作频繁,往来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科技资源合作共享的水平还不高,在体制上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从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来看,驻泰各高校及驻泰研究所之间的共享力度不足,在科学研究方面还存在各自为政、相互封闭的现象。泰安市在高精尖科研仪器方面拥有量并不多,但是距离省会城市济南较近,方便开展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可惜的是泰安市目前与济南市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1.2信息资源共享已经起步,但需要进一步规范
信息资源共享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是刺激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泰安市坚定不移的推动信心资源共享工作,使经济年均增长率稳步上升。目前,泰安市已建立了多类信息网络平台,如“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查新系统”“科技资源文献数据库”“泰山农科信息网”等。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泰安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许多宝贵的科技信息不能得到系统整理,信息资源管理不够规范,信息扩散不够畅通。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得不到产学研各方的充分了解而合作共享链接中断。许多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存在于泰安及周边高校,科研资源信息不可谓不丰富。然而,由于体制不顺,缺乏链接纽带,泰安周边高校的科技信息资源仅限于本单位拥有,“只研究不开发”“不知道如何开发利用”的通病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说明,泰安市需要建立数据管理、信息应用等相应的技术规范,努力探索“研有所用”的新途径。
1.3泰安市大力推进科技人才的共享
在科技人才共享方面,泰安市政府已经创造了良好的`共享合作环境。主要表现在建设人才信息库、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与人才交流和一体化合作等方面。泰安市已经建立了各类人才信息库。各类人才在泰安市辖区内从事科技研究、科技咨询、科技讲座、科技兼职等都能享受到特殊的优惠政策。当然,发展经济也不能全靠依赖引进外来人才。泰安市主动与济南、济宁、淄博、聊城等周边地市密切合作,联合建设培训机构,整合师资,共同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泰安市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引进大批量高层次人才。为了给相关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泰安市出台了一些针对优秀科研人才的奖励政策。例如泰安市设立了科学技术最高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奖项,获奖者由市政府领导亲自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目前,泰安市正在制定新的人才规划政策,与周边地市的政策衔接将会更加紧密。
2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技资源共享能改善科技资源闲置、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尽管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科技资源共享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目前,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工作也只是初见成效。这是因为科技资源共享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泰安市的科技型企业普遍缺乏主动与高校“结对子”的发展思路,驻泰高校普遍缺乏联合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研究意向。企业需要技术却又求助无门,高校拥有技术却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仍主要局限于本地区。由于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理念不成熟,与周边地市的科技资源共享缺乏深度与广度。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受原有行政体制的影响,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共享工作。有的领导不重视科技资源共享工作,有的高校自私且狭隘导致了大量资源的重复购置,许多企业亟需先进的科技资源用于生产却不知道如何获取共享资源。
2.2科技共享资源浪费严重,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据调查,泰安市存在科技共享资源使用率不高的问题,造成了科技共享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和企业的许多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最终因为科技进步而淘汰。另一方面,泰安市的众多中小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的设备、信息和人才,但是能够共享的科技资源却远远无法满足中小技术企业的需要。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科技资源设备承担任务不同,购置资金来源不同,体制上多头管理,无法从根本上控制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政府及主管部门针对同类型项目重复投资,科研工作者重复研发,高投入低产出等现象屡见不鲜。也有一些高校和企业互不信任,导致一些合作项目半途而废,或者相互“留一手”,最终形成不必要的重大损失。
2.3缺乏对人才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人才共享与物理资源共享及信息资源共享不同。人才具有流动性,物力资源及信息资源具有稳定性。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人才的配置性作用需要制定有效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否则便会出现科技人才“市场失灵”的现象。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科技人才共享做出统一要求和规范,对人才的管理和激励一般是以地方政府出台的具体政策为准。如果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人才,赋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机会,可以进一步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然而,目前泰安市缺乏对人才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主观上导致已有的人才缺乏创新主动性,引进的人才“身在曹营心在汉”;客观上新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仪器设备搁置老化。科技服务质量不高,不能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共享的作用,影响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效率。
篇8: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对于当前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制度建设和政策落实等方面予以解决。
3.1加强以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科技资源共享应以泰安市政府为主导,由泰安市科技局具体负责实施,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实施。首先,建立科技资源共享联席会议制度。泰安市政府牵头主导联席会议,会议由全市科研科技单位、驻泰高校和科研单位、驻泰规模企业派出代表组成,共同商讨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联席会议下设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成立的科技资源共享协调领导小组,统一对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工作进行具体规划和业务指导,提出制定执行方略,落实相关政策并定期向联席议会报告情况;其次,实施科技资源联络员制度。抽调科技领域年富力强的科技骨干组成“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联络员小组”,负责资源共享项目的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资源共享落到实处、具有成效;最后,制定科技资源共享专门奖励制度。成立“科技资源共享贡献评估领导小组”,对科技资源共享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展开评估,根据贡献实施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奖励。
3.2以利益共享为基础,跨区域整合科技资源
泰安市应充分发挥市场优势,跨区域整合科技资源。在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开发。通过与“985”“211”等国家重点大学的科研合作,把跨学科、跨地域科技资源集聚起来,努力实现“价值倍增”效应。同时,鼓励各类企业开展科技交流,共图合作与发展。尤其是同类企业具备更多的共同利益点,可以借助行业协会建立科技联系,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式相互借力、和衷共济。根据调研,以利益共享为基础,通过市场的力量实施资源共享具有创新的倍增效应。反之,倍增的利益也会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创新与整合并形成良性循环。
3.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泰安市周边高校众多,具备培养各类人才的明显优势。下一步高校应该与科技企业协同培养人才,使人才培养更具目的性、实用性。高校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企业可以解决紧缺人才匮乏问题。泰安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资源,通过联合培训的方式培养高中低多层次人才,重视人才的岗位实用技能培养,拨出专款资助人才到周边地市和企业进行技术考察,资助拔尖人才出国学习。高校要对签约企业的技术骨干免费充电,高校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向签约企业的科技骨干免费开放,主动提供相应的研究资源,为提高人才素质做支撑。也可以采取按成本计费的方式向企业科技骨干提供服务,避免资源浪费与重购的弊端。同时,政府可以设立资源共享基金,用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
3.4加大科技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加强宣传,通过泰安日报、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科技资源的“共享”理念;同时加大对泰安市“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查新系统”“科技资源文献数据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系统”“泰山农科信息网”“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等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巩固性建设,让这些平台切切实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这些平台可以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集聚与扩散,发挥科技资源的“倍增效应”,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地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国家、山东省出台了不少关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泰安市需要狠抓落实,防止科技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尽快把国家、山东省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有效办法转化成为地方法规,发挥先行优势,为泰安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总之,认真分析影响科技资源共享的因素,狠抓政策落实,及时查摆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泰安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全国其他地市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樊轶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央科技投入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6):50-55.
[2]苏里,李桂花.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效应最大化[J].中国高校科技,(3):12-15.
[3]程郁,王胜光.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及其政策完善[J].中国科学院院刊,(6):602-611.
[4]胡冬雪,陈强.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154-174.
篇9: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论文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从原本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单级格局逐步演变成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多级格局,这也表明我国进入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阶段。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着三个驱动因素,即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以及区域产业分工。因此,对这三个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
从概念层面分析,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指对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各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区域放在平等的位置,坚持客观公正,通过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互动,推动相互协作,实现整体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协同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可能独立进行,任何一个区域想要获得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推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的自由流通;
二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区域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维持,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各个区域的高度自主性,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行强化和巩固;
三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满足客观事实,不能盲目进行,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提升经济运作效率[1]。协同理论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深入探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想要真正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明确和完善,就必须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尊重驱动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序参量,提升驱动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1. 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自然资源、技术、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共同构成了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2]。在区域经济协同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的演化阶段所对应的区域比较优势也有所不同,其演化特征包括:
(1)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初级阶段的区域比较优势为核心层、中心层和外围层的静态比较优势,高级阶段的区域比较优势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变动,属于动态比较优势,能够依照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效率要求,对子区域的资源配置进行即时调整。
(2)资源向知识的转变。资源型比较优势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型比较优势则是通过能够体现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要素,如信息、技术、经验等,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相比,高级要素和核心带动作用更强。同时,在初级阶段,区域经济一般都是依靠自然资源进行产品的开发,比较优势的核心是自然资源,信息、技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需要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进行改善;在中级阶段,依靠区域比较优势,各个区域都加强了对于产业分工的重视,加强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推动了经济发展结构的持续调整,使得大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加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等初级要素的作用逐渐被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所取代,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3];而在高级阶段,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稳定,需要做好发展要素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形成区域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确保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得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增强。
2. 区域经济联系。一方面,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度和能量损耗直接决定了其演化阶段,对应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整体层面分析,区域经济联系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是强度的提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和牢固,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程度大大提升;二是损耗的降低,区域经济联系的效果越好,能量的损耗也越少,实现了对于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联系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完善的信息支持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合理,逐渐由初级协同向着高级协同的方向转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越发显著。如果区域逐渐能够形成完全通畅的要素流动,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降低能量损耗,还可以实现对区域经济的高度整合,完成协同跃升[4]。
3.区域产业分工。在演化过程中,区域产业分工呈现出几个比较显著的特诊,一是持续优化的分工模式,从原本的杂乱无章变为规则有序,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也更加合理;二是持续增加的子系统数量,各个区域基本上都开始融入到了大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中,需要明确的是,子系统始终都处于大区域产业分工中,并不存在逐步加入产业分工的情况;三是持续弱化的个体特征。与网络整体不而言,子系统的个体特征在产业分工过程中逐步弱化,更多地突出了整体效率[5]。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
针对上述三种主要驱动因素,虽然明确了其各自的演变特征和动态作用机理,但是从构建完善驱动机制,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需要深入研究系统序参量的识别问题。
1. 驱动因素间的序参量识别。三种驱动因素都可能成为系统序参量,而实际上,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序参量会出现动态变化,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分工的动态演变规律。在初级协同阶段,子系统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产业分工也没有形成,子系统个体特征显著,区域比较优势是决定子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在这个阶段,系统序参量是区域比较优势。在中级协同阶段,子系统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个体特征持续减弱,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在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发凸显,也使得系统序参量产生了动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序参量相对模糊,既可能是区域经济联系,也可能是两种或者三种驱动因素的融合。在高级协同阶段,经济子系统的区域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区域经济联系也得到了强化,区域产业分工成为了系统序参量,这也是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关键驱动[6]。
2.驱动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伴随着区域经济协同阶段的变化,系统序参量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而无论系统序参量是三种驱动因素中的哪一种或者哪几种,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始终是实现序参量与相关变量可靠连接的重要纽带,不仅充分体现了协同学伺服原理的经济学内涵,同时也成为了决定系统协同演变的关键环节。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联系的相互促进。区域比较优势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能够推动不同区域之间区域经济联系的建立,而可靠的区域经济联系又会反过来锐化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间,要素的交流主要用来商品贸易,而在利益的驱动下,各个区域会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此同时,区域经济联系使得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的相互引导。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使得反馈的数据量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必要的引导工作,实现对经济系统的优化和改善,以保障了分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7]。不仅如此,通过对区域产业分工的优化,可以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实现资源的科学分配,对子系统的要素流动可以得到持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的共同升级和转变。
(3)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相互依托。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是相互提托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保障,后者则是前者的依据。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想要切实提升区域产业分工的水平,需要以区域比较优势为依托,确保其能够参与到产业分工中,使得区域在经济系统中发挥出最为高效的节点作用,而保证节点的稳定性,则是实现大区域经济系统高效性的关键。区域产业分工可以为节点的规划设置提供指导,并且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的保障。可以说,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比较优势互为基础,相互依托[8]。
总而言之,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构建完善的驱动机制,针对不同的协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在发展初期,应该强调区域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中期,应该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化区域经济联系,构建起高校的信息交流机制;在发展后期,应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区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从改进大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出发,构建区域间产业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刘莹.基于哈肯模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孙菲,罗杰,王梓群,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3,(35):1-2.
[3]李琳,刘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5,(5):67-73.
[4]张燕.产业协调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X):14-15.
[5]杨玉梅,杨俊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运行机制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1,(10):106-108.
[6]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148.
[7]刘春月.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环球市场,2016,(6):27.
[8]周肇光.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2):113-122.
★ 框架式个人简历
★ 变电站的实习报告
★ 电厂汽机实习报告
★ 太原电厂实习报告
【区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推荐9篇)】相关文章:
污水处理系统架构设计分析论文2023-01-15
工厂供电试题2024-04-18
变电站实习报告2023-11-20
水电站实习报告格式2023-03-13
精选电厂专业实习报告总结2023-08-30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念和写法2022-05-08
电厂实习后感谢信2022-09-18
关于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运用论文2022-04-30
电厂实习报告2022-08-11
工厂供电论文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