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

时间:2022-07-14 05:29:1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精选10篇)由网友“偶然”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

篇1: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

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

乌镇作为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节点,有多深的历史底蕴,多厚的文化积淀,我说不上,就像一个很想学游泳但不敢下水的人站在河边一样,望一望乌镇,“不知如何是好”。仅这里随处可见的石桥、石埠、石板路,就让我流连忘返,浮想联翩。

我爱这些石头,多多少少带有儿时的情结。我的童年生活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江南农村。村名马西桥村,村边就是马西港。村里十多户人家,共用一个简易的河埠头,寥寥几块长条石铺就的台阶。村民们淘米、洗衣,孩子们游泳、欢畅,还有村里遇到嫁娶的大喜事,全在这个河埠头演绎。

我很小就知道大人们非常珍惜维护这个河埠,时常会看到叔叔他们几个壮劳力合力整修石级,使它永远是那样坚固整洁。

时光远走,记忆里的这个坚固整洁的河埠不再,河水不再清澈,河埠头已经被废弃,石条渐渐为河边茂密的野草覆盖。从我家往南走五十米,就是马西港与南沙渚塘的交叉口,这里曾经有一座做工精细的石拱桥马西桥,村里的人几乎每天要走过这座桥,去村以外的小镇出市买菜。可惜后来这座桥也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水泥平桥。那个小镇曾经也有高高的石拱桥,连着两岸的石板路小街、推板门店面。过年的时候,小孩都拉着大人咚咚跑着过的桥,争着挤着去柜台前买《杨子荣打虎上山》之类的年画。但现在也已原貌不再现,热闹不再有,连记忆也渐渐模糊……

其实,细想,桐乡乃至整个江南,有多少这样的石埠、石桥、石板路,还有那些特色小镇,在推陈出新中慢慢消失了啊。

但我们终究是幸运的,我们还有乌镇。

现在,我就站在乌镇的石桥上。望望沿河那两壁结实的石帮岸,强有力地支撑这整排整排古色古香的水阁民居,让人觉得安稳可靠。石帮岸边不时延伸出来一段河埠头,枕水的人家,有头戴蓝印花布头巾的奶奶蹲在石阶上,就着河水淘米洗衣。这边水阁通向河边的石阶下,停靠着一舫游船,船在水面上轻轻的晃动,船家就在船上面河而坐,那份悠闲让人好生羡慕。我们也在石阶上坐下来,体验一下这一份悠闲,还有那踏实的石阶边,小船上的船家的背影,都定格在我们的相机里了。

经过一房民居,精美的木雕格窗,整一面的蓝印花布落地门帘,门外青石板铺就的落院中央,一张小巧原木方桌,配着四只同样格调的原木长条凳,一位扎着马尾辫穿着白底彩色花纹蝙蝠衫的女孩在吃面,既雅又静的场景,令人心动,坐在她的对面,浅笑,但愿不要打扰了这份宁静。

走在景区的石板路上,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季,都是那样的干净整洁,让人的心境回归宁静踏实。低头细看,石条长短宽窄不一,颜色格调各异,但铺就的石板路是那样的协调,狭长的石板路,嵌在两壁灰白斑驳的防火墙当中,彰显它的悠远古朴。站在这狭长的石板路口,依傍着斑驳的`高墙留下款款倩影,多好啊。

西街的路面铺设得很有特色,两边竖条,中间横条,石块上花纹清晰,但阳光下一楞一楞突出的纹痕已经被踩得油亮油亮。高跟皮鞋一路咚咚地响着,畅快的笑声闹开了这一方宁静,香香甜甜的定胜糕就该走在这样的花纹石条路上吃才享受。

远望去,老哥俩在石板路旁对面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旁边的狗儿和盆里的吊兰叶一样的温顺,一样的安静。老姐儿俩,一个靠着木推门店门口坐了,一个帮她梳那花白的头发。而身穿黑色牛仔蓝白横条体恤情侣装的少男少女,在青灰石板路上手拉手渐行渐远,这一幕也同样吻合这里的意境。

石桥是乌镇的眼睛。

乌镇的石桥,是历代才俊激情称颂的亮点。西栅景区,桥最多。每一座桥肯定有着它特别的故事,我好想知道。但今天我只能先读着它们的名字,遐想一番。万兴桥,应该是万事俱兴之意,表达了古镇人们安居乐业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位于西大街中段有个放生桥,桥的北堍,有一座石阶逐级伸向水里的河埠,这里应该是当地居民放生鱼虾龟鳖,以求平安多子多福。位于昭明书院西南的定升桥,是一座三孔圆拱石桥,是西栅街区最高的桥。据说当地的小孩,到了上学的年龄,第一天去上学的时候,都要手拿状元糕,到这座桥上走一走,将来能金榜题名,步步高升。但愿他们美好的愿望个个能实现。

石桥可以很简约,如福安桥、善迁桥,就几块长方形石条,竖在水中央的当桥柱,再横几根桥梁,并排铺两条做的桥面,但照样有气派有个性。做工精细的莫过于如意桥,长长的平桥配有考究的护栏,就卧在河面上,两头翘起,建有精致的亭子,整个形状像一柄如意,真的很独特。

昭明书院西侧不远处,横亘在通顺河上的雨读桥最让我心动!雨读桥是一座“廊桥”,南面邻碧水,北侧砌粉墙,墙上开有木窗,顶上建着原木结构青瓦芳亭。穿红裙子的女孩,独自在这雨读桥,依窗托腮在凝望桥下的一河水,是在为这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而沉思?是不是觉得古人更有诗意?有没有发现在这里,站在结实的石桥上依窗读书,读木心、读茅盾、读昭明太子,或者就读阳光、读雨点、读游客,都远比整天迷失在昏天黑地的虚拟网络里更踏实、更有收获?

我们今天走的最后两座桥,应该是乌镇最有名的桥里桥――通济桥和仁济桥。这时正值中午,秋阳似火,姐妹们也热情似火,要拍个人在桥里桥的美照,也顾不上撑把遮阳伞,咚咚咚跑上通济桥,到对岸对镜留影,过足了隐,然后站到树荫下最好的角度去观赏双桥,细看,凝思,轻叹,真的了不起。这么高的两座桥,竟然都是单圆孔的。桥的两侧都长满了绿色的植物,有青苔、绿草,还有小树。两座桥成直角,身披盎然绿意,倒影在水中央,显得更生机勃勃!

古诗云: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小桥蕴涵古城貌,青石幽雅怡心矣。

水墨乌镇就该配这样有诗意的石板路,有故事的古石桥才完整、完美。

有水有桥,有石埠头有石板路,乌镇,加倍补偿了我儿时的一大遗憾,我是幸运的,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幸运的,能亲身体悟石头的坚实,石砌的精妙,听石头说话,观赏到我们的先人带给我们的石文化这份无价之宝,真好。

篇2:如果苹果会说话散文

如果苹果会说话散文

去年初春的一天,我坐车回老家,想到很久没见三姨了,顺路到她家去看看。栅栏门虚掩着,连喊几声无人应答,估计应该走不远,我进到院里等候。

乡间的风,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拂过我的面颊。然而这和暖的风中,却夹杂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我绕到屋子的后面,一排石头砌成的猪圈,地上堆了不少猪粪,气味便是从这里散发出来。

“小花,你的日子过得多美,有妈妈陪在你身边……”一个稚嫩的童音响起。

我被吓了一跳,扭头望去,见有个孩子坐在圈栏上,刚好被一棵树挡住了身子。走近一看,是表妹的儿子小文,一个五、六岁左右的灰头土脸的男孩,正对着一头小花猪说话。

我问他:“你这个孩子,咋还跟猪搭上话了?家人都去哪了?”

他望了我一眼,神情木然,继而又把目光移开,接着说自个的话儿。我讪讪地站着,不知说些什么好。这时,想起他自小喜欢吃苹果,赶紧从包里掏出一个来。

“小文你看,又大又红的苹果,可香可好吃了呢。”我晃着手里的苹果,说:“快过来,姨给你带了很多苹果。”他的眼睛亮了一下,乖巧地从猪圈上蹦下来,跟着我来到前院。

他坐在小木凳上,抱着苹果使劲嗅了嗅,一边吃一边没头没脑地问:“喂,小苹果,你有好朋友吗?”我扑哧一声笑了。

刚巧三姨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拎着个包裹。见到我,她笑盈盈地说:“我刚才去邮局了,你表妹两口在广州打工,很少回来看孩子,给他寄了份生日礼物。”

三姨把包裹递给小文,转身进屋倒水去了,等她从屋里出来,发现礼物躺在地上。三姨显然很生气,大声地说:“爸妈大老远寄的东西,你就这么给扔了,我整天忙里忙外够累了,你咋这么不懂事呢?”

他委屈地哭了起来,大颗的泪珠滚落下来,泪水滴到苹果上,像极了一个哭泣的苹果。

那一抹无望的忧伤,深深地触疼了我的心。

前些日子,我又到三姨家串门儿。小院内干净整洁,金灿灿的阳光,洒落一地。表妹削了一个苹果递给小文,他接过来大口地吃着,看见我来咧嘴一笑,露出贝壳般好看的牙齿。

“表姐来了,快坐吧。”表妹热情地说:“我目前在街口一家小超市上班,孩子他爸到附近的食品厂打工,家里的.猪也都卖了,让老人稍微轻闲些。现在收入虽然少了些,但一家人在一起挺好的。”

小文捧着个苹果,咂摸着小嘴,吃得津津有味。我笑着问他:“小文,如果苹果会说话,你猜它会对你说什么?”

他歪着头想了一下,“吃完了,记得把果核埋在土里,它会发芽开花,并结一树苹果呢。那时,小文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苹果树下吃饭、聊天。”我被他的话逗乐了,说:“这是个好主意。”

他一脸幸福地笑了,眉眼之间,尽是阳光明媚。那一瞬间,我的心变得温暖而湿润。对所有的孩子来说,拥有一个花开的童年,是父母给予的最好的礼物。

篇3:假如保罗会说话散文

假如保罗会说话散文

我没有养宠物的雅兴,一个是条件不允许:我没那么多时间和金钱;还有就是洁癖的原因,我总是担心宠物身上的虱子和弓形虫。

我侄女可不一样,从小就喜欢小狗小猫小兔,我估计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她养过兔子,其实是爷爷奶奶帮她养的,还养过小仓鼠,是我帮她养的。今年暑假刚开始,我老弟就带回一只小狗,是侄女的同学送她的。所以我只好来养狗了。

这只小狗全身大部分是白色,就是背上有两块巴掌大的黄色,头上是黄白相间的,耳朵是黄色,脸上以鼻子为界一半黄一半白的,鼻头又是黑的,像京剧脸谱。

我给它取了个字叫做保罗,是个外国名字,这名字和它身份很不相称,它不过是一只狮子狗和当地土狗的混血儿。据说它娘是只浑身雪白的狮子狗,有长长的毛,个头不大。而它遗传了母亲的身材,父亲的毛色。如今四个月还只有四五斤重,像只大兔子。

开始我唤它“保罗”,它毫无反应。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睡在卫生间门口的一只小纸箱里,那里有几件旧汗衫。某天,我将那几件汗衫拿出去晒了,它还会自己将“被子”拖回去,睡在上面。

我老弟用鸡蛋羹拌饭给它吃,它竟然不吃,侄女喂它火腿肠它倒吃得欢,我就买了一件火腿肠,开始两天吃一根,后来一天一根,现在一天两根还不够。

喂火腿肠最有趣了,只要我进了房间,打开电视柜的门,无论它在玩耍还是睡觉,只要听到关门“啪”的一声,一回头,它都准时站在门口看着,我拿着剥开的火腿肠,叫它“站着”,它马上直立起来,举着前爪,用后脚踮着。我将火腿肠掰成小段放在小椅子上,命令它“趴着吃”,它就两只前爪搭在椅子上,像小学生写作业似的,趴着吃。到后来,见到我拿火腿肠,它马上“直立行走”,自己主动趴在椅子上等着。时间长了,它还掌握了我的作息规律,我总是在洗完衣服后拿火腿肠,它看见我洗衣服,干脆趴在一边睡去了。见我将衣服晒好,就一直跟着我。

我们给它准备了一个竹碗,一个塑料盒子喝水。它还不用竹碗,每天吃饭要和我们同步,我们在吃,它就在一旁死死盯住,我们将一勺饭放在地上,它走来吃了。后来讲究了,给它饭,它看看懒得吃,在饭上放上菜它才吃,要是有骨头或是有肉,它将骨头和肉吃了,然后又跑到我们身边死死盯住,对那勺饭完全无视,在旁边走来走去的装着没看见。每次吃完饭,我将那饭放在手心里,保罗才从我手上将饭吃了。有一次,我起来得迟,家人都吃过早饭了,我吃饭时将保罗叫来,它高高兴兴地到我身边,我将一勺饭放在它面前,它看一眼转身就跑,仿佛在说:“把我叫来,我还以为有什么好吃的呢?不过是一勺饭!”

夏天我们在场院乘凉吃晚饭,有时为了使保罗有骨头吃,我们还特意买来鸡爪、鸡翅烧好,它的嗅觉灵敏,闻到骨头味道,早早地坐在桌子下面等着。有时还直起身子,来瞅瞅桌上有什么菜。有时我们说话,忘了扔骨头,它急了,直起身子,将前爪搭在我膝盖上。有一次甚至急的来舔我的筷子。

那次我妈用炭火炖排骨,当芳香四溢时,保罗过一会跑到厨房看一下,好像它很能掌握火候似的。

保罗大了一些,就像个孩子似的淘气,我妈把零食放在一只白铁锅里,下午吃零食时,无论是饼干还是蛋糕,你刚拿到手,保罗就已经站在你对面直勾勾地看着了,我纳闷它的嗅觉怎么会如此灵敏?后来发现并非是嗅觉灵敏,原来是听觉灵敏:它听到铁锅盖的声音了。

无论是饼干,还是月饼,到后来连一颗巧克力,一个枣子,在我们吃的时候,它都要“分一杯羹”。它不吵不闹,一屁股坐在你对面,两只前爪撑在地上,就那么专注地看着,时不时地用舌头舔一下鼻子,令人不忍心独食。

保罗喝水不喜欢在塑料盒子里喝,倒是喜欢喝我泡衣服用的洗衣粉的水,那时太小个头矮,想喝水很难,我坐在矮凳上搓衣服,它从我凳下伸出头来,努力去添搓衣板上的脏水。后来我将它的水具换成一个透明的.烟灰缸,这下好了,它每天都在饮用。

夏天的时候,我总是将它摁在地上,为它挠痒痒。后来它一见我坐在那里,就倒在我脚下,将肚皮朝上,我用拖鞋为它挠。有时候,我远远地向保罗喊着:“我给谁挠痒痒啊?”它马上屁颠屁颠的过来了,仰面朝天地睡在我脚下。

每天早上,我起床后一出房门,保罗就来到我身边,穿着七分裤的时候,它用舌头舔我的腿肚,穿长裤的时候,它拉着我的裤脚,我让它别闹,它就顺势倒下,肚皮朝天,我在它身上挠几下,它才起来。每天都是如此,那种亲昵,真是“一夜不见,如隔三秋”。我去厕所它也跟着,后来知道我的习惯,干脆走在我前面,在厕所门口等着。这就是所谓的“承欢膝下”吧!

保罗还会看脸色,在家里只有我和侄女最疼它,所以它总是在我俩脚边承欢,吃饭忘了喂它,它敢用前爪趴在我们腿上要吃的。我妈常呵斥它,吃饭时,它绕着我妈转圈。我老弟经常骂它,它连绕圈都不敢。

保罗才一个多月的时候,老是在洗澡间里,厨房里,甚至侄女的卧室里撒尿。老弟本来将它放在洗澡间门口睡觉的,后来把它移到外面一间杂物间睡去了。开始它不去,偏要回家睡。我妈打着手电筒,将它赶到杂物间去了,可它半夜又偷偷跑出来,在屋檐下一块旧地毯上睡。早上我妈起来开门,保罗一见,赶紧做表面工作,假惺惺的跑到自己那只纸盒里睡着。

它没事就将侄女的凉鞋拖鞋全部衔着放在那块旧地毯上,家里人没办法只好将鞋子放在鞋架的高处,它倒好,跑到邻居家将他们的拖鞋都弄了来。有时老弟看见了就断喝一声:“还不滚回去睡着!”它夹着尾巴,顺着墙根到自己“卧室”去了。有一次,老弟在给手机充电,保罗跑去将充电器的线拉着玩,差点把手机都拉下来,老弟一脚将保罗踢出来,喝令它“睡觉去。”保罗吓坏了,从此后就怕老弟了。

那次,保罗在旧地毯上睡着,老弟在它上方的晾衣杆上拿帽子,准备干活去。保罗一见,赶紧往“卧室”跑,跑到拐角处,又偷偷回头看老弟在不在,见老弟仍在,它自觉地睡觉去了,尽管还是早饭后。哪里在睡,不过跑到纸箱里坐着而已。

我家门前是别人的田,现在没种稻子,种的是玉米和芝麻。等这些收获后,偌大的一块田就成了保罗的天下,它不在家里撒尿了,在田里解大小便。那次早饭后,它又要去田里撒野,正兴冲冲地走着,一眼看见老弟在那里看蜜蜂笼,它赶紧退回来,又去假装睡觉了。

保罗对卧室也讲究,从来不在睡觉的地方撒尿。并且对卧具也讲究,看见毛巾之类的布料就往卧室拉,准备当做被子。侄女用一块旧海绵给它做了个床垫,开始它的床是一只装水果的纸盒,后来它大了,纸盒装不下,它每天半夜把海绵垫拖出来放在屋檐下睡。后来我给它换了个大纸盒,那纸盒不仅是保罗的床,还是它的避难所,它挨了骂,或者听到鞭炮声,就赶紧到那里躲着。

对于每天半夜保罗都把床垫拖出来的陋习我开始还以为是它的床小了缘故,后来发现床大了它还是这样,我们就骂它多事。直到后来那一次我才知道,它是在值夜班。那天我们村里一个老奶奶去世,老弟早上四点起来去帮忙,保罗在门口就叫了起来,我出来看它,它已经将垫子拖出来放在屋檐下了。原来它每天都在屋檐下看门呢!只是看门还穷讲究,弄块海绵垫趴着。可怜的保罗,我们把它当做宠物狗养,它自觉地当起了看家狗。

因为保罗身上大多是白色的,所以经常要洗澡。第一次给它洗澡,刚把它身上的毛打湿涂上洗发精,在我第二次从瓶里挤洗发精的时候,它竟然跑到房间沙发下躲着,我去抓它,它身上有洗发精还很滑,弄了半天才弄好,后来再洗澡,将它放在高处。它不喜欢洗澡,有时候还跑到远处不回来,我说快来挠痒痒才哄回来,但几次之后又不灵了。有一次将一根火腿肠拿来引诱它,结果没给它吃,下次再拿火腿肠,它不再兴冲冲地跑来了,远远盯着,仿佛在说:“又哄我了!”

自从保罗来到我家,我就多了个跟班、长随,我去小店买菜它跟着,下河洗被子它跟着,晚上饭后散步它还跟着。那天下雨,我没法散步,保罗饭后一直跟着我跑来跑去,不时还抬头看着我,好像在问:“怎么还不走呢?”

现在它不仅跟着我跑,连我妈到菜地摘菜它也跟着。板栗成熟后,我妈没事在树下寻找板栗,我们这里叫“捡花栗子。”保罗也跟着去了,我妈将草摆开,保罗也将草摆开,我妈在地上用小棍掏着,保罗也用前爪掏着,就这么亦步亦趋地跟着。

侄女在县城读书,平时不回家,到国庆节再回来的,一个月没见,保罗见到她都不知怎么表达它的喜悦,它将前爪抱着侄女的腿久久不放。然后就是形影不离地跟着,侄女走的那天,保罗看着她坐上老弟的摩托车,它在后面狂奔着跑了五百米,最后老弟将车停下,让侄女抱着它送它回家,我将它摁在地上挠痒痒,侄女才走脱。

门口有一堆沙子,那也是保罗的游乐场,它没事就去沙里刨一个大坑,然后睡下,一会儿又把坑给平了。有一次还将侄女的凉鞋拿来,刨个坑埋着,又扒出来,然后又埋着,玩得不亦乐乎。

村里还有几条狗,都是大型的,它们也喜欢找保罗玩。保罗开始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妈妈了,见到它们就上去亲嘴,上串下跳的。远远看去,就像兔子在狼嘴边找死,开始我还担心大狗会咬保罗的,后来那些大狗反而不胜其烦,怕了保罗。

鸡飞狗跳在保罗这里就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因为我家的鸡飞都是狗跳造成的,追鸡也是保罗最喜欢的项目,每天晚饭后,我在洗碗,保罗就去后面追鸡了,直到我大喊:“保罗,我走了!”它才一阵风似的跑到我身边,和我散步去也!

保罗越大越顽皮,比如每天晚上,我让它到窝里睡觉去,我站在门口看着它去了卧室,但一转身,它又偷偷跑出来。有一次,我命令它睡觉去,它是去了,可我进屋拿出漱口杯,就发现它已经出来了。

保罗会起早,它早上起来,发现我们没起来,它首先跑去把靠墙放着的拖把拖到场院,然后将放在门口的两只垃圾桶扒翻,再跑到后面,从狗窦大开的后门进去,将鸡舍门打开,把鸡吓跑。

保罗的耳朵好使,有时在家里到处找不到它,只要喊两声,一回头,它已经静静地站在身边,吓人一跳。

我们开始叫它“保罗”,后来成了“小罗”,又变成了“罗罗”,有时“罗”。

哎!保罗什么都好,就是不能说话,假如会说话多好啊!

篇4:乌镇晨雨-写景散文

乌镇晨雨-写景散文1200字

清晨,绵绵雨丝便已在乌镇的天空中飘荡,我们来到乌镇,在楼阁桥巷里体会这悠悠晨雨的秀美。见雨感风盈,聆雨思云逸。――题记

走在乌镇之中,撑伞一把,聆雨声,赏雨景,思雨情。

自一踏进这里,触目可及的尽是层层叠叠的楼阁。古朴的木质建筑,在浩浩荡荡的肃重间皆是岁月抹不掉的淡雅。雨丝,绵绵密密,丝丝缕缕,无声无息间悄悄渗透进木材之中,又聚集起来,一群一群地在清一色的石板上嬉戏。藏青色的石板已有些斑驳,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却仍保留着当初的青色。石阶之上,我们走过这里,脚下漾起水花,一波波扩散,又消弭于无形间。

走到廊桥上,倚栏外望,清澈的湖水在雨滴的冲击下荡起一圈圈涟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似江南钟灵毓秀的女子,一袭白衣于身,更衬得风姿卓约,可称一句清煦温雅,款款温柔。水乡的水,雨露霜雾,溪涧河湖,都是那么温柔,似是面颊上永远都带着那一抹温暖的微笑。我伸出手,雨丝在掌上荡漾,渐渐多了,便从指间溜走了。湿润的气息在空中飘荡,淡淡的麦芽糖的甜味从里弄里传出来,甜丝丝的,直引得人去尝。金黄的,半透明,似是金色的雨滴一般,缠绕在一根细细的竹竿上。

手中已有了一小个,便探舌去尝。依然不变的甜,却似乎更浓郁了些,更纯粹了些。用牙咬一小块,糖丝粘连不断,金灿灿的,那伞外的雨丝也像连成了线,银闪闪的',分外俏丽。用舌尖一点点小心舔食甜入心底的麦芽糖,忽然注意到卖糖的恩爱小夫妻。丈夫还在旁边用大锅做着麦芽糖,妻子正在为来客卷上一根香甜醇厚的麦芽糖,把卷好的麦芽糖递过去后又笑了笑。

她的笑容,映衬着连绵不绝的雨丝,幸福的甜蜜,像麦芽糖一样。她的身上,虽无绫罗绸缎,又无金银首饰,有得只是那朴素的衣衫和甜到心底的笑。在她的背后,水乡的色彩在这里晕染融合,从淡淡的冷冷的水墨,变幻成了色彩斑斓温暖柔和的丹青。雨幕在漫无边际的天空中肆意地飞荡,雨丝依旧如冰,在滴在伞上时,飞来之时,便悄悄地改变了,成为里弄里的背景,染上一丝烟火气,有了人间的温度。一滴又一滴,丝丝入心,缕缕惜心,悄然无声间,融进古镇人们的血脉和心中,让这里,多了人世的温暖,不少天边的淡然。

这里的水,奔腾如滔滔江水,静下来流淌进千家万户,便也是泠泠叮当的小桥下的流水,又汇聚成河,猛浪若奔,或成湖泊,有鱼虾之美,成稻米之乡。无论何形何状,终是那雨水,一丝一丝,一滴一滴,一捧一捧,一次一次,渐渐汇集,成就了这里的人,这里的景,这里的一切。这里的人,言语间绵柔轻缓,吴侬软语淡淡暖意;行走时从容不迫,雨巷里手持丁香一束缓缓前行;诗词里万紫千红,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少年仍在,至今思不肯过江东的项羽的侠女不离,叹息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臣子静立。人,是水滋养的。水,也似人一般,不仅是端庄典雅的淑女,而且是笑靥如花的潇洒少年。晨间雨丝满面,掩书卷,行于古镇中,见微笑人,见潇洒雨,慨叹自然衍生出人,似人,却又无常。雨仍不住,思之,曰:“人何与雨相比?”雨如无根之水,幻化千般风采,在这里与原本古朴的乌镇融合在一起,便是返璞归真的秀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晨雨濯乌镇,温雅延古韵。

篇5: 会痛的石头散文

会痛的石头散文

曾经,森林深处,有一潭清澈的池水。绕过曲曲折折的小路,拂过一丛丛荆棘,沿着雨露滴落浸润的松软泥土,从森林入口处步行,约莫10分钟,便达到了目的地。那是一潭静寂的池水,微凸的池岸削弱了风的侵袭,池面静如明镜。偶有涟漪,也是某只饥渴的鸟儿前来觅水,轻点池面留下的踪迹。池岸周围零星地散落着几处草丛,高低不齐,形状不一。唯有碧绿的草色出奇的一致,绿油油,不动声色地点缀着春天。因为池水处在森林中央,池岸周围便是一圈又一圈高大的树木。从上往下俯瞰,活脱脱像是千年老树密集的年轮带着墨绿色的圆心,让人甚是欣喜。

因为池水清可见底,望眼观去,分明可见池底色彩斑澜的鹅卵石。有浅如雾色的稠白,有高贵典雅的深紫,有朴实无华的棕色,有晶莹剔透的.墨绿,也有骄傲大方的红色。各色交杂,美如七彩的绸缎。它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人相依,或单人独处,但无论何种形态,它们都执意用各自最舒服的方式,在水底安详地坐卧。于它们而言,做自己便是当下最美的生活方式。这也是鹅卵石家族古老的生活信仰。池底所有的鹅卵石都承袭了这种观点,这个曾流传在鹅卵石史上流传千古的生活准则。

直到有一天,鹅卵石的生活准则被打破了。

一次,森林中来了几个露营的小孩。一个小女生发现了这个隐蔽在森林深处的鹅卵石湖,对其中一颗黛青色的五边形的小石头爱不释手,想要把它装进口袋带回城里的家。

“呆呆,快出来,别被她带走了!”一块光滑的红紫色鹅卵石大声惊呼。鹅卵石湖的平静被这声呼喊打破,众石惊醒,纷纷围观。

“瓜瓜,城里在哪啊?我想去看看”黛青色的鹅卵石任凭女孩将自己放进口袋,一边对着同伴回话。

“那是一个容不下你的地方……”话未说完,黛青色的鹅卵石已随着女孩离开,森林里回荡着红紫色鹅卵石的余音。

呆呆安静地躺在女孩的口袋中,即使一片漆黑,也抑制不住它对城市的憧憬。偶尔,女孩会将它从口袋中拿出,在回家的汽车上,对着阳光观察呆呆独特的纹路,有时还会露出微笑。呆呆想,原来自己也能让人快乐,真好!第一次,女孩将它放在自己的掌心抚摸;第二次,女孩将它放在阳光下午睡。第三次,女孩把它弄丢了。原来,女孩从口袋拿东西不小心将它带了出来,落在了城市的水泥地面上。

呆呆害怕了,小女孩没有来接它,自己成了孤单的石头。想找个同伴了解情况,放眼望去,水泥地面干净得没有一粒石头。呆呆没有办法,在原地无助的等待,希望有人能发现它带它离开。

一个小时过去了,水泥地面上毫无人烟……

两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人路过……

五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人发现它……

刚经历过长途汽车的颠簸,它实在太困了,慢慢地合上了眼睛,陷入长长的梦境。梦里,它又回到了森林深处的鹅卵石湖。它看见它最好的朋友“瓜瓜”在向它挥手,催促它快点跳入水池躲避岸上闷热的空气。来不及解释,它一个翻身,跃入了澄澈的池水,悄悄将两行清泪与池水融为一体。

“这块石头你在哪找到的?”一个低沉的男音传入呆呆的耳朵,?“来人了吗?”它朦朦胧胧睁开了双眼。

只见一个中年男人,右手拿着一面放大镜,直溜溜地盯着它看。旁边还站着一个青年男子,回答道,“在来的路上不小心踢到便拾了过来,如何?能切割成一颗好钻不?”

“确实是奇物。色彩难得一见,形状奇特。可惜内部纹理太乱了,一切即碎。划不来划不来……”中年男子摩挲着手上的呆呆,不住地惋惜。

最近,某城钻石珠宝店因橱窗里陈列着一奇特的石头而扬名天下。石头色彩黛青,形状五边形,是百年难遇之奇物,引无数的收藏者、商人前来观瞻。奈何因纹路太乱,难以增值,却也是观赏之极品。

而这枚奇石便是当日离家的呆呆。每天,它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放在橱窗,又小心翼翼地收入保险箱。它安安静静地躺在展示柜上,看着这座城市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它见过街头吵架的情侣,见过依依惜别的新婚夫妻,见过相互扶持的耄耋夫妻。

日复一日,它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城市,也厌倦了每日千奇百态但却与其无关的生活姿态。它竟有点怀念当初为了躲避闷热空气在池水中午睡的日子,怀念它的朋友“瓜瓜”。至少,那时的自己是自由的。

岁月流逝在一个又一个清晨的光亮中,呆呆依旧安安静静地躺在橱窗里。由思念到难过,由难过到悲伤,由悲伤到痛楚,却也是默默地经历着。

多年后,某市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奇石展”。奇石从各地源源不断地送来,或形态千奇,或颜色独特。毫无疑问,所有的石头都想在此次会展上获得“奇石之王”的称号,然而“呆呆”凭借其稀有的形状和颜色,一举成为此次“奇石展”的主角。

展示会上,商人、收藏家、游客络绎不绝,每一个观瞻它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唯有一个作家,在了解了它的来历和经历后,有感而发,为其取名为“会痛的石头”。

篇6:假若熏肉会说话散文

假若熏肉会说话散文

以前也听说过“柴沟堡”这个小地名,那是多少带有点肃杀冷冰氛围的历史往事,因为就凭我这几毫升可怜的知识储备量,能知道这地儿是民国的末期,有个被人们戏称为“傅家军”的国军分支,在最后几天日子里的屯兵之处,还几乎酿成国、共两军的大开杀戒,那就成了大动干戈的惨烈战场,由此在我心深处,就造就了毫无温馨可言的“柴沟堡印象”,虽然大有先入为主的嫌疑,但也确属自然而然的事。

然而,自打“柴沟堡”这个在我的第一印象中,有点生硬的地理名词,与熟透透香喷喷的熏肉联系在一起,这个冷冰冰的地理词汇,便立时生动活泛起来,在我眼里升腾出的一泓温馨柔和之暖流,又从我的心田里涓涓而出,绵绵不断的温润流过……

我的这种由冷到暖,由硬到软的心理急速蜕变,还得从温柔贤惠的伊人说起——

一切源于正值龙年春节时期,娇小可人的伊人不辞劳苦,不远数千里地的风尘仆仆,从大老远的北方名城张家口,专程前来与我喜极相会,陪我度过了一个二十多年以来,想都不会想一下的最温暖佳节。在来之前,伊人就不厌其烦的几次向我打听,神秘兮兮的问我是不是回民,当时我既有点大感纳闷的心理,更多的还是兴高采烈一聊而过,说我在二十郎当的时候,在单位里干的第一仗,对手就是伙食团那个油光滑水的大师傅,原因就是嫌大师傅给我打的回锅肉油分子太少了,还调侃说:世上有这样以荤为嗜的回族人吗?我也追根求源的探究了几次啥意思,伊人却始终在QQ上打出“暂时保密”的字样来回应,还跟上一个圆头伸舌的调皮表情符号。不过,就从那几天她老是提到一种张家口的特产——熏肉,说这东西“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等等好处,宣传得就像我们这里的水果之王“雪梨”似的,还说就连我妈妈这样的80高龄老太太都能吃。我就大致猜想到了这个秘密的秘密之所在了。

此番保密行动,一直持续到我和我所渴盼已久的伊人,真正相拥热吻在那间我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真情之家时,我才第一次见到了伊人提及已久的略表寸心。其中一个很精致的绿色食品包装箱,上标“柴沟堡熏肉”,低头一嗅,虽然隔着包括真空膜在内的层层包装,也能闻到一股奇香扑鼻而来。

回到家里的次日中午,生性勤快手脚麻利的伊人,让我们第一次尝到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美味,尤其是一口假牙吃三餐的老妈妈,一个劲儿的直夸这个好吃好吃,牙齿都不用就能吃。伊人听了,在饭桌上就接过妈妈的话题,亲热柔和的对妈妈说:“只要妈妈喜欢,以后家里吃完了,就让你儿子告诉我,我就给您寄来。”妈妈当时还客气的对她说“太远了,不好麻烦你”,伊人还是那样柔柔的说:“不麻烦,孝敬您老人家是我们晚辈的应尽之责。”我在旁边听了这娘俩的一席真情对白,第一反应居然是——你俩这出简直就是典型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好教材。

伊人是个始终把自己的点滴承诺,都牢记在心上的谦谦君子。回到张家口的家中之后不久,伊人就开始估算上次拿来的熏肉还有没有,所以,在那段时间里,伊人无论是在电话里还QQ上,总是时不时的就问我:“妈妈还有熏肉吃吗?”,还关心有加的嘱咐我:“你肥要减,但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一定要摄入够。你也得吃一些哈,没了我又给你买。”每每我从这些实实在在的话语中,感受到伊人如此细微平实的真情关怀,心里总会升起无限柔美的感慨:是啊,吾一生幸得如此无微不至,爱我敬老如一家子的伊人,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深深的真爱着她一辈子呢?

前些天,准确的说是本月6号晚上,我们照例在屏前相谈甚欢,伊人告诉我,她这番凡是女人都必患的周期性正常慢性病来了,还把话麦转向窗口说:你听这几天风好大。我在这头都听见了隐约的呼呼风声,和更清晰一点的窗户玻璃抖动声,肯定相信她说6、7级的大风。心里就很是发紧的跟伊商量:干脆就休息几天吧,伊说最多一天就行,就这常识性的小问题还要几天?她又不是泥捏的。云云。说完就立竿见影的说到做到:马上就三言两语的一个电话,就利利索索的安排好了次日工作。也是一个三言两语的电话,不卑不亢的就把假给请准了。仅此,从一个侧面就足以证明伊人在平时的工作中,的确是个能独挡一面业绩不凡的中层领导,要不然,批假的那位高层,岂能就凭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电话,就简简单单的准假了?

然而,当第二天真的到了该伊人休假的时候,伊却根本没把休息当回事,而是冒着6、7级的冷风飞沙,逛商场去了,伊表面上的说法是:就这样宅在家里一天,这一天的假不就白请吗?伊实际上的做法,是完事后才一个电话短信告诉我的,伊情意绵绵的说:“我的心意已经寄出,快递刚好三天就到,算算三天之后就是四月十日了,不正是你的生日吗?给你的生日礼物和熏肉一起寄来了,望查收。”

我百感交集的把这条伊之心语,默默的颂读了好几遍,直到现在我都会时时拿出来回味一番,每次回味我都会为伊人这平凡的爱之举动,而泪眼朦胧。

这泪,是爱的感动!

是啊!以往最好的生日过法,莫过于几次姐妹表弟召集的聚会。但,这种喜聚的次数毕竟太少,大多数生日我都是在稀里糊涂中过的:要么就是快来的时候记得,已经过了也记得,就是正当天的时候就不记得了;要么就是邀约一群所谓的哥们姐们。一起吆五喝六猜拳行令的喝得稀胡子烂醉,一觉醒来终觉头晕眼胀得像开了裂。

现在我更明白了,只有伊人这样的真爱柔情,才是家人的真正关心,让我过了一个最痛快、最难忘的生日。

当我轻轻松松的安坐家中,就收到了伊人那颗挚诚的爱心,和赤诚孝心的时候,我的感念幸福之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和描述的,我只能默默的取出一袋袋礼物,下意识的闭眼静嗅轻抚,包括伊人相送我的专用飞科剃须刀。我的庄重举动与迷离眼神,也许没有几个人能读懂,但是,伊人一定懂得:只因那是经过伊人之手的伊人之心意,也是我千万次爱的想念,千万次情的回味!

伊人浓浓的爱之气息啊!

如果熏肉会说话,如果飞科会说话,它们一定会说:“伊人心,孝至行;伊人情,爱至深”!

从此,伊人一次次的爱意远寄,都将成为我记忆里最最宝贵的珍藏,毕生不忘的记忆……

篇7:乌镇的似水年华的写景散文

乌镇的似水年华的写景散文

想起乌镇,感觉似乎总有一段温润的光阴,带着丝丝缕缕的潮湿气息,于不经意间跌落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里。

旅游车驰骋在江南墨绿的春风里,及至水乡乌镇已是傍晚时分,看着西坠的斜阳,心像长了翅膀似的飘然萌动。唐诗宋词里的江南,梦中追寻的江南,该有着怎样令人怦然心动的美丽和温婉啊。

登上渡船,不一会儿便到达对岸码头。当脚底碰触着坚硬的青石板路时,乌镇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古朴而沉静,一种褪却繁华,尘埃落尽的安宁在心头萦绕。

那一径绿如翡翠的运河水上,横卧着许多形态各异的石桥,天然的色调古朴素淡,两岸是鳞次栉比的枕水人家,小轩窗,帘卷春光无限。临水处,杨柳依依,低眉含首,袅娜着曼妙身姿,临风照水。夕阳酡红如醉,染红了天际,醉美了黄昏。宁静的乌镇便笼罩在这渐次苍茫的夜色里了。

我们一行几人,跟落日赛跑似的赶拍了几张照片,便追随着仓促的人流赶赴约似的沿着沉淀千年沧桑的石板路直走、转角、跨桥……一瞬间,感觉不像是在观光散步,而像在匆忙赶路。徒步在江南水乡长长的巷陌里,呼吸着江南水乡古朴的味道。木制的板门上攀爬着淡淡的苔痕,别致的`小轩窗上镂饰着简约花样,粉墙上遗留着时光淌过的痕迹,斑驳陆离。低低的屋檐,承载着千年沧桑的厚重和深沉。此刻的乌镇自然淳朴,沉静安祥。就在这些古旧而略显寂寞的屋檐下,曾有过怎样青葱的成长,有过怎样平静的固守,又曾有过怎样匆忙的别离,都随着云烟过往,一并融进乌镇的沧海桑田中,犹如一幅水墨丹青,恬淡古拙,典雅平和。

记忆中,似乎从没有一个地方像这里一样,可以让初来乍到者于顷刻间卸下所有旅程的尘埃,心境变得宁静而踏实,单纯而美好,一切浮华喧嚣悄然隐退,随着轻流远逝。

我们不自觉地放慢了仓促的脚步,只想如身边轻流的河水一样,静静地体味江南古镇悠闲舒缓的气息,感受微风掠过耳际的温软。游客不算多,在小巷深处间或传来一小阵喧嚣的人语,旋即又归复平静。喧闹,终究抵敌不过乌镇蕴藉千年的沉静。

古老的埠头,用几块巨大的石板铺砌而成,三两个大石阶,明朗大气,宽阔平坦。细看这被时光打磨得光滑亮堂的青石板,不由得让人浮想起在这别致的小天地里,曾有过怎样的热闹非凡,忙碌纷呈,又曾有过怎样的萍水相逢,相遇相知。

轻风扶细柳,淡月映春江。伫立在岸边的杨柳,碧绿的柳丝轻轻摇曳,在苍茫的暮色里,更突显它的青翠来。清凌凌的水面上泛起微澜,倒映着两岸初上的灯影,夜静静地交织着它深邃的色调。

悠长的小巷里,古意盎然的万家灯火渐次点亮,温馨舒适的光芒柔和地洒落在古拙的木板门上,流泻在静默的青石板路上。一些商铺、饭店生意正浓,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排着长龙似的队伍里。饭店里座无虚席,杯觥交错,人语喧哗。生意人笑容恬淡,不紧不慢,并不因为食客的迫不及待而多了仓促和慌乱,满脸都是江南的春天,温暖而柔和。

穿行于悠长闲适的巷陌里,追忆着似水流年,恍如隔世,心境平和,光阴疏淡。走进装潢简约素朴的邮局里,复古气息浓郁,似乎回到了旧时光里,执笔在美丽的明信片上写下了深情的祝福,绵绵的挂牵,揣想着收到信件的人儿该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和感动啊。

沿着长长的窄窄的巷陌慢慢地看景,笃笃的脚步声在小巷里回响,轻叩着一扇扇透出灯光的小柴扉。一个转身,眼前豁然一亮,一个木制大门气派非凡,别具一格,门匾上赫然写着“乌镇大剧院”字样,早就听说可以进去免费听评书了。心里一急,三步并作两步便往戏院里走去。终究还是错过了,空荡荡的戏院里只有舞台上的一盏明灯,正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几排木制座椅上空无一人,说书的人不见了,听书的也不知道哪儿去了。带着丝丝散场的遗憾和空落,我们离开了戏院。

巷陌交错,淡淡的迷雾氤氲着临水人家。那结着丁香愁怨的江南女子,是否依旧撑着油纸伞,着一身蓝印花旗袍,编一根粗长黑辫子,婉约地,柔媚地彳亍在巷陌中,走近又飘远。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行走在时代的烟雨里,淡淡地追寻着一场悠长又寂寥的春梦。

那茅盾笔下的林家姑娘,是否正从老旧的林家铺子里走出来,走进茅盾故居,走进栽种着杨柳的深深庭院,走进厚实幽香的扉页里,在文字中生动,在乌镇里停留,在先生进步的思想里轻灵,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燃烧着激情的火焰。

古老的石桥静静地横卧在水面,默默地收藏着多少丰盈的记忆,那记忆里有着多少不经意的相逢,多少偶然交叠的足迹,多少擦身而过的美丽,多少青春年少的迷茫,又见证着多少关于爱和别离的故事。

停下匆忙的脚步,聆听一段吴侬软语,琵琶轻弹。在似水年华里煮一壶杭白菊,将心事熬煮成淡雅的芬芳。在回忆里细数从前轻描淡写的过往,相逢就是一场皮影戏,在热闹中开场,在华丽中结束,在闪闪摇摇的光阴里流去,在平平淡淡的时光里渐渐消逝了颜色,淡忘了芬芳。

乌镇像一首别致简约的小令,像一曲婉转清绝的琵琶曲,更像一幅工笔精细,清丽淡雅的水墨画,舒展在熏风拂涟漪,烟雨湿杏花的江南里。等待着许多寻梦的人,带着痴狂入梦,追忆一段似水年华。

篇8:会痛的石头青春散文

会痛的石头青春散文

在最美的年纪遇见你,你是我回忆里无与伦比的美丽。

那年我们穿着肥大的校服在校园年老的梧桐树下相遇。你微笑着对我点点头,你的样子那么美好像一幅精致的画刻进了我的脑海中。

原来我们是一个班级的。我们不是同桌,我坐在你的前面。你不知道吧,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会分心,在心里默默地想:此刻的你在想什么呢,有没有在听课呢?会不会对坐在前面的这个姑娘有一点点的好奇呢?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心思会变的格外的细腻。

你是那么的出众,每当大家谈及你的'时候,家境优越、成绩优异、为人谦逊等很多美好的词语都是你的标签。不同的人生确实是存在巨大的差异。那时自卑的我常常在想什么时候我才能变得足够美好呢?只有变得更好,我才有勇气站在你身边。

每次下课的时候常常有女生跑来和你聊天,你总是微笑的对待每一个人,但是似乎每一个人却不能真正的走进你的心里。

有一天下课后你跑到我的面前悄悄对我说做我女朋友吧。我那时的心情比中了彩票还高兴。后来的我才明白为什么会你喜欢上我。你说我安静的像块石头,但是你能从我的眼神里寻找到让你心动的力量。

我们把对彼此的喜欢化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天清晨你会早早来到教室温好一盒牛奶等着我,我们看彼此的眼神都是温热的。我理科的成绩不理想,你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解。有时你会亲昵的拍着我的脑袋温柔的说:真是个小傻瓜。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那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情话。

为了和你在一起,我坚定的选了理科。即使我的理科成绩烂的一塌糊涂,即使父母百般劝说,即使我学起来很痛苦。可是为了和你在一起,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可是我始终想不通的是你为什么突然就走了。有一天你轻描淡写地对我说:你父母要你出国留学,你可能快要走了。那么突然,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临走的前一天你送了一个随身听给我,你说这个随身听陪伴了你很多年。我要是想你的时候可以听听它。你希望明天我可以去机场送送你。可是我害怕你离开的样子,没有勇气送你离开。

我有时在想我就是一块石头,一块怕痛的石头。你送给的随身听我没有打开过,因为我怕关于你的回忆像洪水般袭来让我无处躲藏。

现在我坐在街角的咖啡馆里突然想你,你微笑着说你喜欢我安静的样子,你喜欢我眼神里让你心动的力量。可是我觉得你说的不对,我是块石头,一块会痛的石头。我的眼泪流进了举起的咖啡里。

篇9:会说话的眼睛现代散文

会说话的眼睛现代散文

昨天下午,开了家长会。回来后也不知道怎么了,除了感觉身体特别累以外,总是有几双我不太喜欢的眼睛在脑海里不停地忽闪,怎么赶也赶不走,犹如这阴沉沉的天气,搅得我烦心倦目不说,全身都跟着极不舒服了。

眼睛,这是个大可以容世界,小不能揉沙子的神妙感官。外界给人输入的信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它接受的。当然,人向外界输出的信息,大部分也是靠眼睛。所以,不管你是炯炯有神的大花眼睛,还是神采飞扬的薄皮小眼,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传递明眸善睐,就能换回真情无限这是一点儿也不含糊的。生活中能看眼识人的人很多,这是需要多年的修炼而成的。比方说,有的人双瞳剪水,你不经意地一瞥,就把对方内心的内容读出来了。有的人的目若悬珠,对方脑子里,心里如那清澈乌黑的希冀,瞬间,就会让喜上眉梢的你好像终于找到了交流的触点。有的人慈眉善眼,你看到了,心里会闪电般与对方相通、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油然而生,明明是陌生的人,可怎么觉着那么熟悉。有的人目光如鼠,左顾右盼,你在听他说话时,感到极不自然,极尴尬,语言和眼睛那种双重的虚假被你识破了的时候,心情马上会沮丧无比。

眼睛这个神奇的器官是不会撒谎骗人的,它是一面永远透明的镜子。平时,我们每个人并不愿意面对一双过于“聪明”的眼睛。虽然人们在交往中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虚假和做作。但是,真心希望:对待淳朴可爱的孩子的时候,无论怎么爱你的孩子,都不要让孩子在你的眼睛里看到你面对孩子的缺点,用闪烁的,不敢直视的眼神不停地告诉我们,你在撒谎。孩子哪方面出色,还有哪些不足,其实,我们比任何一个家长了解得更多,更细致,而且我们依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也会采用多种的方式方法激励孩子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你用谎言来为自己孩子的不足打马虎眼,这对你,对你的孩子是没有一丁点好处的事情。你明明知道:人眼是秤。也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在犯错误,改正错误;再犯错误,再改正错误中成长的。为何还要这么做呢?眼睛的感觉特别敏锐,同时也很脆弱。多么希望:无论在交流中你怎样想表扬你的孩子优秀,无论你怎样想让老师注重你的孩子,无论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多么迫切,也不要让站在你旁边听你说话的孩子,看见你的焦眉皱眼里充满了那种自欺欺人的光芒,使孩子耳染目濡,他慢慢可能会变成一个遇事只会低眉垂眼,只会看人眉眼没有自己主见的人,也会变成一个孤独,寂寞,抑郁,自卑的人。时间长了,孩子对你自认为全是爱的所作所为傍观冷眼不说,也许还会变成一个目无尊长,毫无爱心的人。那样的话不要说他长大了感恩你,报答你的“爱”,能不能实现,现在他就对你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不屑一顾,逆反心理更严重了。

每次家长会上,我都能听到发言的家长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终身的老师。”当一双刚开始学着接触社会的眼睛,那样纯洁好奇地望着这神奇,美丽的整个世界,是不是更需要做家长的去细心呵护呢?每次开家长会,来的'妈妈占大多数。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知道:女人在一个家庭里是方向盘,是向导,是主心骨,是中流砥柱,发挥着无比巨大的作用。很多时候,女人在做了一个男人的妻子,在当了妈妈后,面对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时,眼睛也越来越最喜欢做戏了。也许是嫁给这个男人,又生了孩子,觉得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他们,全心全意地付出了,生活就应该都是美好的。可是,在生活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总会令人防不胜防地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事情。老祖先不是说:“谁家的烟囱都有冒黑烟的时候。”说来,这也是特别正常的情况。家里出了状况,想办法尽快去解决问题。你根本没有必要面对老师和孩子,说那么多你们夫妻多么恩爱,对孩子做了多么上心培育的事情。其实,你的孩子早也在日记中写出:你们常常吵架,你时时刻刻都会埋怨孩子的爸爸不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讨厌你在他耳边重复地唠叨:要听话;要好好学习;不要像你爸爸那样成天就知道玩,不回家,没有责任心。孩子特别厌恶你们这种随时能爆发到天翻地覆的“战争。”他渴望那种爸爸和妈妈的大手,牵着他的小手一起往前走的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此刻,你说那么多假话来装饰开心,可你的眼睛早已暴露那份你的心在流泪,眼睛在假惺惺地笑。多累呀,请不要这样!如果真为了孩子就不要做闭目塞听的家长,多下点辛苦在孩子身上,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家长事事以身作侧,处处给严格要求自己,实实在在地用心养育你们的孩子吧。再说,总是在一双锋利的眼睛面前做戏,你的心理上要有很大的支撑力不说,回到家里还会遭到孩子侧目而视的数落,那是多么尴尬,多么不舒服,多么令你懊恼的事情。

我每天绝大多数的时间触目皆是的是顾盼神飞的眼睛,说实话,我的心里特别享受与这样天真无邪,水汪汪的眼睛对话交流的过程。早晨第一时间跨入教室,如果我的眼睛直勾勾在某个地方多停留一秒钟,肯定会有多数孩子的眼睛也随我的目光落在此处,更有机灵的孩子跑下地去找不该影响教室风景的垃圾并立即清除;阅读课上,猛然间抬头发现一个眼睛不在书上的孩子,我一个杏眼圆睁,他马上调整自己的情绪,微微红了脸进入书中找“颜如玉”了;课堂上,环视那一双双乌黑发亮的水灵灵的眼睛,忽闪忽闪,仿佛对一切知识都充满了渴求和好奇时,一股欣喜满足的味道总会弥漫着从我的心底荡漾出亮晶晶的光彩。看,又一个孩子回答问题有板有眼地出彩,我一个喜眉笑眼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多年来的教育探索,让我们懂得:教育就是给予后代希望的过程,只要给了每个孩子希望,我们就成功了。

“严厉逼人,美丽动人,炯炯有神,神奇有力,清澈如水,神秘鼓励,变化万千……”这是孩子们在作文中说我的眼睛多年练就的具有目光如炬的能力的评价。这些童真的评议很是让我受用,看着孩子们幼稚但真实的话语在文中行走,跳跃,最后定格,感觉这是几十年来最有价值的“荣誉证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无论何时何地,尤其在学校这片净土上,我还是愿意看到更多真诚、友爱、渴求、满足的佛眼佛心,和他们在课堂上,在课间活动中,让那一双双爱笑的眼睛,在下一次的家长会上刮目相看,飞眼传情。

篇10:莫之的书法会说话散文

莫之的书法会说话散文

简书这个平台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力推原创文学,它还几乎函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无所不包无所不及。

文字的神奇,在于可以表达思想感情观点意见,还可以其书写的不同而形成一个千姿百态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叫作书法。

书法以其丰富的内含神奇的魅力令古今来无数才子佳人如痴如醉乐此不疲,经年研习笔耕不辍者终成大师。大师的作品因名气鼓噪收藏升值潜力大而受到市场热捧,时有收藏投资某某大师的作品一字难求之说。

更有流芳百世千古流传的极品书法,如王羲之《兰亭集序》者,堪称国之瑰宝价值连城。

所谓的高手在民间,只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话。而在简书这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平台里面,无论是某个艺术门类或是某个比较偏冷的专题的角落里面,潜伏在其中的高手都有可能多到你无法想像。

书法家江南莫之就是潜藏在书法这个专题里面具有高深艺术造诣的民间高手。她在她所喜爱的专题里,静悄悄地不显山不露水的日复一日地写着她的字,发表在简书的书法专题里。

莫之的字和她这个人一样,散发着淡淡地书香韵味却意境悠远;纯朴谦逊平淡而低调,从不争奇斗艳。

她的发表在书法专题里的书法作品,有人喜欢的,她便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给人寄过去,三文不值两文的收一点点快递费,还诚惶诚恐地跟人家不停地表白和道歉说,“收钱了,收钱了,不值这些钱!”

一个才华横溢且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如此低调如此虚心而内敛令人感叹唏嘘不已!

我和莫之在简书相识纯属偶然。

我没事的时候喜欢在简书里东转西转,除浏览原创的文学作品,有时也随意地浏览一些其他一些相关的专栏。

有一天,我在一个专栏里无意间看到有一篇题为《别有风味的兰亭序》的文章,心生好奇便点击浏览。文章的内容是介绍一幅作者的书法作品,一方宣纸抄录王羲之的《兰亭续集》,字迹清秀而俊逸古朴而典雅,反复把玩阅读,愈看愈觉得欢喜。

因为我少年时学过书法,练习多日,所悟极少,长进不多。深知练习书法之辛苦之不容易。所以,看到莫之如是作品甚是惊喜,于是我阅读留言点评打赏文章,并关注文章的简书作者。

作品的作者就是江南莫之。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就渐渐熟悉了,双方加了微信,我们之间以兄妹相称。交谈中得知江南莫之出生于书画世家。其家父也是国内外远近闻名的书画大师,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并被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

交谈中还得知,其母重病住医院一年多,看护及相关经济负担十分沉重。而孝女莫之无多技艺,唯有书法以艺示人,或售银两以补家用,又以此报孝娘亲养育之恩。

得益于书画世家书香门第的熏陶和影响,莫之从小得天地之灵气悟性极高,加之于莫之从小习艺便十分勤奋刻苦,书法技艺日渐精进,堪称得其父之真传而经年研习揣摩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莫之真草隶篆行样样上手,特别是近年来大家风范渐行渐近,可谓是书法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未来之星,令人赞叹!

莫之的个性是十分低调的,其为人极为谦和虚心。在简书的书法专栏或其它专栏里一如既往地写自己的字,发表自己的作品,从不炒作自己也不故弄玄虚。

莫之的书法作品在简书这个平台里,有时在专栏有时上首页。无论发表在那里,如同一个怀才不遇的村姑,纯朴而安逸。静悄悄不言语,你夸奖我不喜,你不夸奖我不怨。

莫之的作品发表在简书平台上,说温不温说火不火。点赞的不少求字的不多,我看的`有点儿心疼!于是我有事没事就去关注莫之的文章书法,欣赏点赞打赏阅评,给不温不火的莫之书法的推广烧烧火加加温。

我对莫之书法的精彩点评有不少,摘录一段以供鉴赏。

“有情有趣之美文美书,百读不厌,百看不疲!作者功力不可小觑!如此持之以恒,定可登高峰而览众山小!

爱收藏者,及早收藏!待莫之大名鼓噪风声水起之时收藏,恐一字难求也未可知!善哉!善哉!大家风范!美哉!美哉!清风徐来!”

留言数笔,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于莫之的殷切希望和珍惜之情,既暗示于读者又鼓励于莫之,希望她将来成为参天大树。

莫之是懂得感恩的。对于我的支持鼓励,莫之十分感激。一直以来,莫之都会对我说,哥,你这样支持鼓励我,让我怎么报答你!一直以来,莫之都会对我说,哥,你看我的字哪一幅好,我给你寄去。

她还恳切地对我说,妹妹没有别的,只有以字示人,见字如面,以致谢忱!

对于莫之所言以字示人见字如面的话,我是极为认可的。对于一个将毕生心血精力用于书法的人来说,字和人已相融为一体,书法里的每一个字都是他的心血凝结而成的。

所以习书之人所说以字示人见字如面是一句千真万确的大实话。字字珠玑,字字千钧。

我一直没有答应莫之给我寄书法,不是不喜欢莫之的书法,而是莫之的书法寄来后我往哪里悬挂?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莫之,让莫之宽心,不要为此事而纠结。

莫之虽然谦虚而低调,但并不木纳。

莫之的执着是我始料不及的。没多久,莫之在微信里发给我一幅她的书法作品的图片,她对我说,哥,你看这一幅怎么样?我一看是莫之特意为我抄录的写于南宋未年的一首小诗。

至此,我已不能再说什么了。我对莫之说,好吧!请你在当地将此书法装裱好,快递于我,我将此书放于卧室悬挂。莫之说,哥,这不是宣纸,这是信笺,无法装裱。

哦!我明白了!莫之用信笺抄录了距今一千八百年前的一首诗,寄给千里之外的我,以感谢我对她的支持与鼓励。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一纸小楷,字字温馨。不知道一千八百年前诗人收到万里之外友人赠送的锦绮时的心情,也不知道古时万里之外遥寄一方锦绮需要多少时日,诗的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诗人对万里之外友人的无限思念。真挚的感情如陈年的美酒,愈久醇香。

千里之外的莫之,竟然在慈母有疾,文案堆积,持家料理的百忙之中手抄古诗千里快递,令我十分感动,我随赠诗一首作为回复。

娇媚赠一帕,红梅一点点,待到花开时,鸳鸯喜未已!? ?

莫之看到我的诗也十分开心,在微信里开玩笑说,哥,你的诗太撩人啦!我回复以,哈哈!

随后莫芝不辞辛苦,将前面所书古诗与我回复所赠诗一并重新抄录于背景是一朶红梅的信笺上,并十分仔细的用心包扎好快递给我。

这之后因为各自忙又有多时未与莫之聊天,因为心有牵挂,于是想起莫之的话,以字示人,见字如面。

我从抽屉找出莫之的信笺欣赏,信笺打开来便感觉到一种淡淡地墨香掺和着淡淡地香水味,令人心清气爽。

我看着莫之清秀俊逸的楷书,仿佛看到了莫之清秀苗条的身影,高兴而又激动地心在扑咚扑咚地跳,我把莫之的信笺贴在我的胸前,感觉到莫之的字也在扑咚扑咚地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莫之的字,有心灵的感应吗?于是我把莫之的字在胸前贴紧,这字又说话了:“哥哥呀小心,弄疼妹妹啦!”咦!这个字神奇呀!会说话!原来它是妹妹的心!

? ? ? ? ? ? ? ? ? ? ? ? ? ? ? ? 2018.03.20

初三写景散文《江南水乡烟雨梦》

背起行囊走四方六年级作文600字

神奇的乌镇写景作文

梦里水乡写景美文

散文江南作文

水灵灵的江南散文

水墨江南作文

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800字

述说忆江南的优秀散文

江南水乡的写景作文

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
《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乌镇的石头会说话写景散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跟着春天启程散文2023-01-04

纯写景作文800字2023-06-25

关于写景的优秀作文:梦回太湖2022-09-20

关于写景的作文800字2023-11-10

江南小学生写景作文2023-09-22

游河姆渡初中生写景作文2022-04-30

写景作文800字2023-09-09

听竹的写景散文2023-09-18

乡村溪水写景作文2023-12-05

世外桃园是我家写景作文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