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农民工返乡创业

时间:2022-07-22 14:06:4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申论热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共5篇)由网友“信女信念”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申论热点: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申论热点:农民工返乡创业

篇1:申论热点:农民工返乡创业

【背景链接】

“新生代”农民工曹凯,在浙江打工数年后于回到家乡安徽省泾县丁家桥镇自主创业,进行宣纸生产和销售。曹凯在捞纸、晒纸、剪纸等生产及销售环节从零开始学习,逐渐成为宣纸生产线上的“全能选手”.经过几年的积累,曹凯的宣纸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如今,曹凯还开办了网店,拓宽了销售渠道,受到市场的欢迎。

老周20多岁出来打工,凭着铺砖的手艺养活了一家人。“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干装修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人脉。我打算回家组建一个包工队,在农村给别人盖房装修,照顾一下父母,陪陪孩子。就是不太了解开公司的流程,要是有人帮我一把就好了。”像老周这样有想法的农民工不在少数。他们走南闯北学到了技能,积累了经验和资本,更具备敏锐的眼光,有能力实现回乡创业的致富梦想。

城归族,类似于“海归”这个词,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农民工群体。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然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经济学家厉以宁称,“城归”的出现,意味着最大的变化就是――过去的人口红利渐渐消失,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形成。

【政策理论】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重要意义】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有助于引导农村地区文化风尚,有助于促进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构建。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归根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使发达地区的相关要素逆向流动到不发达地区。扶持创业是促进就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大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从事的都是非农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或开发性农业生产,可以拓宽农村就业领域,带动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动新时期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引导农村地区文化风尚。农村要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生产力和更多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更需要引领农村向上发展、激发农民热情的精神力量。返乡创业者是农民工中最具开拓精神、最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在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同时更带回了城市文明和现代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能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理解而建构或改造他们的乡土社会,引导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推动农村社会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促进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构建。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长期外出也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传统的孝道思想使得农村的留守老人需要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回乡尽孝。通过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能使更多的农民工回到子女和父母身边,给家人更多关爱,使家庭更为和谐,社会更为安定。

篇2:农民工返乡创业故事

42岁的冯松雷是河南省宜阳县白杨镇瑶凹村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却能吃苦、脑子活,外出打工10余年,凭着一股爱钻研的劲头,硬是从小工干到了电子产品企业的工程师,拿着每月1万多元的工资,他成为村里外出务工人员羡慕的对象。

但是爱折腾的冯松雷心里总是“不得劲儿”。“我再打工又能怎样?”便外出闯荡的冯松雷经历过“进厂难”,也遇到过“用工荒”,就连自己长期工作的企业也由100余人扩大到3000余人,他说:“出去打工这些年,最大的好处就是开阔了眼界,所以总谋划着自己能不能干出一番事业。”

眼瞅着身边不少同事纷纷自立门户,底子薄的冯松雷既羡慕又无奈。“不能创大业,那就创小业。”,冯松雷下定决心回乡创业,“刚回乡找机会,也有碰壁的时候,开过电脑店,做过物流,搞过养殖,效益都不好。”

20,宜阳县鼓励当地农民发展艾草产业,头脑灵活的冯松雷从中嗅到了创业的契机。“从小就在山坡上割艾草、卖艾草,却不知道艾草加工是个大产业,尤其现在讲究养生,艾草产品销路很好。”找准创业方向的冯松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资金,宜阳县人社局帮他累计协调贷款100多万元,冯松雷的艾草事业由此起步。

经过两年发展,冯松雷的艾草加工厂销售额已达110余万元,带动约1500户农户种植艾草增收。今年年初,原在外干建筑工的冯罗红和妻子都到艾草加工厂上班,夫妻两人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冯罗红说:“我年纪大了,建筑工快干不动了,人家在村里创了业,我们就近务工,还能照顾家里,生活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如今,冯松雷生产的艾枕、足浴包、艾条等产品已远销广东、重庆等地。“现在我们已经和省内外30余家店铺合作,进行艾灸培训,提供技术和产品,希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冯松雷对未来的发展已有明晰的规划。

实际上,在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宜阳,像冯松雷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近年来越来越多。宜阳县人社局局长陈世俊说,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学会了技能,攒下了资金,如今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更好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碰到合适的机会,外出务工人员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回乡创业。

通过提供创业引导服务,并在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仅今年前9个月,宜阳县就有2800余人返乡创业。至今,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宜阳县创办各类经济实体4000余家,带动约两万人就业。陈世俊说:“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自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篇3: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发展,农民工的大力转型。现在的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作人民。他们是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游离于城市与农村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农村的双重重任。在经过几年奋斗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也日渐增多。但是农民工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经验、资金等问题上。通过对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为今后农民工创业提供借鉴。

正文:

在国际经济形势瞬息变化,金融危机的疯狂打击下,农民工返乡热潮高涨。在国家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后,大批农民工加入返乡创业的进程中。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又遇到许多困难。本文结合重庆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调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进行系统的分析。

1、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和特点

1.1、创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

通过走访调查和经验发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方向都与个人之前所从事的行业相同或者有关联。大多农民工在之前的就业中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行业。这显示,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时,通常会选择所需资金规模较小,技术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手工操作行业。因此他们投资的主要行业在建筑业、运输业、机械业、餐营业、加工产业等二、三产业。

1.2、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愿望不足

相比东部发达地区农民创业热潮。重庆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明显不足。大多返乡农民工对创业持观望态度。据20xx年1月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对北京、江苏、陕西、重庆等15省市的调查研究,仅有6.8%的农民工选择在家创业。大多数人认为自主创业风险大且自我经验不足、资金有限,创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创业人在资金上、技术条件、资源、管理素质和心理等方面经过长时期的思考和准备过程。大多都不想去冒这个风险。还有农村固有的思想,很多长辈都反对子女或者家人创业,这与农民固有的保守思想有关。

1.3返乡创业者主要在中青男性

从调查人群中发现,大多数返乡创业者是中青年男性。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经过几年的打拼,有了一定的资金,且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观念经过在外的历练不再保守,他们有创业的意向。而这个阶段的人群,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财会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为返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我村返乡青年农民工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经济发达地区,在我们调查的人员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有:

2.1、社会环境下,就业压力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外部和自身问题下,大多企业因产品滞留、出口受阻、资金回笼等问题出现半停产、停产、关闭甚至破产等情况,导致大部分农民工工作不稳定甚至失业。返乡农民工65%在受到经济冲击最大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其中73%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被减员、歇岗、转岗明显增多。目前,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农民工,占返乡总人数的比例在持续增长。随着金融危机和企业竞争压力的影响下,可能将有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2.2、部分农民工具有创业的条件的初始条件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地区的平均文化程度,他们大多都是受过基本教育的人群。而且在经过多年的打拼,返乡农民工见识比普遍农民工更加有见识。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经验,思想观念也不再保守固执,创业意思也随之增加。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高涨,大多农民工都每年的工作都上万或者几万的收入,大多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经过多年的磨练,返乡农民工在工作技术上游刃有余,在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上如鱼得水,在经营管理上也了解颇多。他们有足够的创业条件,有完善的创业基础。

2.3、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改善

1 2月20日,国务院办公斤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高度关注农民工就业困难加剧,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决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四个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我们村我了解到,现在在农村搞养殖业的,比如养猪、养育、养鸡等行业每年国家都会为养殖户提供一笔金钱资助还有技术支持。农民工要创业还可以申请国家贷款加技术支持等。

3、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国家的重要问题,而农民工的返乡创业问题也是重重之重,并出台了很多鼓励农民工创业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入到这个返乡创业的队伍中来。但是由于外部不确性因素和农民工自身原因等影响,使得创业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归纳总结下来,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创业资源的缺陷

农民工创业资源的短缺最主要在资金和人才的短缺。

3.1.1、创业资金的短缺

虽然大多返乡农民工经过多年打拼有一定的积蓄,但是如果要做创业的资本,任然是杯水车薪。虽然国家有创业的资金支持,但是现在的部门银行贷款门槛高,而且手续非常复杂.周期拉长.难以及时解决返乡创业者的资金问题。

3.1.2、创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

大多返乡农民工文化程度虽比一般农民高,但大多都是低学历人才,没有受过相应的'创业技能培训。经调查发现,不少返乡创业者是初高中毕业.办企业存在一些盲目性.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企业管理能力不强,在经营观念,产品研发、技术问题和企业管理等问题上出现很大问题。

3.2、缺乏科学指导

创业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到创业者对行业的熟悉程度、资金积累、当地产业结构、地方资源等多方面情况,创业项目要在进行市场分析的情况下作出科学的选择。但返乡农民工往往不懂得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或者偏听偏信,为创业失败埋下了隐患,错过了最佳投资时机。在企业管理上没有科学合理管理制度,生产销售没有科学的流程指导等等这一系列都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3.3、政策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宣传力度却远远不够.农民工并未能及时了解到返乡创业所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还有优惠政策部明显,例如.创办企业过程中.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甚至当前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政策较差,农民工的保障不完善,社会福利政策不健全,给农民工创业带来困难。

4、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4.1、大力宣传,解放思想

我国农民创业意识的不足,绝大部分原因在于思想保守、观念比较落后。因此,通过大力宣传返乡农民创业,提高大家创业意识,解放思想,营造创业氛围迫在眉睫。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先进事迹宣讲团赴各村巡回宣讲,介绍成功经验.传授创业就业技术,增强农民群众的创业就业意识,提高创业就业技能。在本次调研过程中,走访的多个村落,这样的宣传创业的活动开展并不多,很多人都不知道国家鼓励个人创业的政策活动。因此,大力宣传是现在的重要任务,也是解放农民思想的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4.2、为返乡创业提供资源和实行优惠政策

农民工是一个弱势群体,作为政府,应该努力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资源。首先,调整金融制度,当前,农村缺乏完善的金融服务组织,农民工企业发展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不仅贷款渠道单一.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而且贷款的利息高。因此.期望国家及时调整金融制度.出台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解决创业融资困难问题。其次,为返乡创业建立优惠政策制度.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彻底解决农民工资金问题。

4.3、对创业人员培训和指导,提升农民工创业能力

政府部门可以联合当地的创业培训机构,对创业人员开展阶段性的创业培训活动。包含基本理论知识和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从行业基本知识入手,向农民工讲授行业的发展历史、现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有学习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规划企业的发展等管理性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创业人员行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开课讲授,实际操作等培训,提高个人的行业技能。

篇4: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创业观念,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根据当前工作的需要,学校组织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从围绕全县就业形势和“创业荣昌”建设的需求出发,剖析了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其调研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返乡农民工基本数据

我县农业人口64.51万,外出劳动力24.08万人。截止11月20日,我县回流返乡农民工回总数16508人,回流返乡农民工已再次实现转移就业累计14051人,占回流总数的85.1%。其中市内以多种渠道实现自谋职业8126人、创业536人;市外就业5389人。回流返乡农民工尚未实现转移就业累计2457人,其中在家务农及不愿意转移就业1211人;有转移就业愿望但尚未找到岗位1246人。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共完成返乡农民工创业3218户,完成全年目标2250户的143.02%;返乡创业3731人,完成全年目标3000人124.36%。

——返乡农民工创业吸纳劳动力就业29633人,完成全年目标0人的152.27%。

——农民工劳务收入16.2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12.5亿元的129.68%。

——返乡农民工共80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共计申请贷款392万元;当前实际发放贷款45人,累计发放贷款202万元;截止目前,政府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累计贴息3.55万元。贷款涉及的行业有主要有零售百货、零售服装、零售皮鞋、经销家电、零售文具、零售五金、零售饲料、贩运畜禽、餐饮等行业。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途径

1、政府公共职能服务,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今年以来开展了“荣昌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月、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跟踪服务、荣昌第三个农民工日”等活动,并制定一系列如:减免税收、小额贷款、免费培训等优惠政策,有效的激发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愿望。

2、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充分利用当前我县良好的金融扶持政策和服务环境,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中,不断打造特色商区,吸纳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

3、加快创业园区建设,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以我县工业园建设为基础,着力打造市级、县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以良好的招商环境和园区优惠政策,吸纳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创业。

4、依托特色种植养殖,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充分利用现有农村资源,以小投资为主,紧紧围绕我县特色农业基础和畜牧科技发展的良好优势,政府积极提供技术支持,鼓励返乡农民工经营原承包土地,扩大种猪圈养规模。

二、制约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因素

(一)创业资金难筹集

大多数返乡农民工虽积累一定资金,但创业资金缺口仍很大,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由于当前我县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是参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执行的。农民工担保和抵押,又无金融服务组织牵线搭桥,加之贷款手续复杂,周期长,成本高,资金筹集成为阻碍农民工创业的最大障碍。

(二)优惠政策难落实

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配套扶持政策,但缺少创业过程中的关注和支持,导致优惠政策落实还存在一些差距。

(三)创业者素质难提高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又未参加创业前集中培训,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回乡创业时在选择项目、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等方面极易出现决策判断偏差,加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具体做法

(一)围绕重点民心工程,抓好农民工创业

1、狠抓万名农民培训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结合当前就业新形势,20xx年荣昌县委、县人民政府将万名农民培训列入民心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加强农民培训,增强农民从业、择业、创业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成功向城镇转移就业。截止11月份,农村实用性技术培训10120人,完成10000人目标任务的101.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815人,完成4800人目标任务的100.3%;农民工在岗及岗前培训5487人,完成4700人目标任务的116.7%;农民创业培训500人,完成500人目标任务的100%。

2、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保证我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组,认真落实相关责任,广泛开展基层调研,采取了组织相关人员到全县部分镇街和村社进行摸底调查;分别邀请镇街和村社的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有关部门的人员召开座谈会;向全县镇街发放《荣昌县农村人口基本情况调查表》等形式,全面掌握了我县农村人口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摸底和认真调研,目前已形成了试点方案和经费测算方案,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将在本月中下旬对试点方案进行研究,方案一经通过,将在今年底启动个别镇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这一政策的实施给我们广大农民工家庭在家务农成员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围绕创业基地建设,抓好农民工创业

1、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今年初,依托荣昌板桥工业园区建设挂牌成立了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盘龙镇、河包镇建设挂牌成立了县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三处创业园一期施工共占地面积910亩,修成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投入金额3820万元。截止目前,园区累计342家企业入驻创业园,共吸纳20500余人就业,其中农民工1300人左右。

2、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充分利用广顺街道、吴家镇、河包镇和仁义镇的发展优势,建设4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截止目前,累计195户中小企业入驻创业,吸纳5200余人就业,其中农民工2200人左右。

3、打造大学生村官创业圈。将昌洲街道七宝岩村建设成大学生村官创业圈,规划占地面积200亩,一期施工占地面积70亩,现有5名人员入驻园区创业,其中大学生村官2名、返乡农民工1名、当地村民2名。主要是以大棚蔬菜种植和观光采摘农业为主,年收益10万元以上;生猪养殖,规模50头以上。创业圈已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拓宽蔬菜综合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已有意向成立合作社的规模种植户(5亩)达到30户以上,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打造老百姓创业基地。近年来,荣昌县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个体经营环境,出台各类税收优惠政策,截止目前, 共有2119户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吸纳劳动力就业2819人。并以主城区商业步行街为中心,着力打造老百姓创业基地,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加大力度落实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20以来,共为80名农民工发放小额贷款392万元。

(三)围绕劳务经济发展,抓好农民工创业

1、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建设。为了给广大农民工提供更快捷、更优质、更高效的劳动保障服务,今年以来我县维护了县、镇(街道)、村及部分社区四级劳动力市场网络,充实了相关设备,更大程度的优化了全县劳动力市场网络信息的畅通。定期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及其他劳动保障信息,整体推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维权服务工作。

2、努力拓展县外劳务基地。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商会、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并在22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建立了劳务服务站,拓展对外劳务用工信息和创业信息,着重宣传和创建打造荣昌建工、机械加工、樱桃谷鸭加工特色劳务品牌,增强劳务竞争力,努力掌握我县在外务工农民工的生活生产方式及权益保护,并由重庆市审批挂牌成立了一家荣昌驻泉洲市级劳务服务站。

3、定期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截止目前,我县共组织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15次,其中广场大型专题招聘会2次,累计为农民工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万余个,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36人。努力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为农民工的合理流动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确保了我县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围绕维护劳动关系,抓好农民工创业

1、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开展情况。截至9月底,共计处理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案件142件,其中集体上访案件21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720余人次。重点开展了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执法检查工作,通过立案调查,调解协调处理,责令和敦促被投诉举报的单位履行法定的义务,为劳动者依法索回工资报酬和保证金53万余元,有效的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开展情况。截至9月底,受理劳动争议641件,其中工伤待遇争议170件,确认劳动关系争议79件,解除劳动关系争议212件,劳动报酬争议81件,赔偿金争议123 件,不予受理24件,调解结案211件,其中开庭审理裁决362件。

3、工伤性质认定工作开展情况。截至9月底,共认定工伤案件1061起,其中行统认定212件,不予认定2件,认定结论率为100%。办理行政复议应诉7件,其中3件胜诉,撤销1件,3件待结果,处理行政诉讼应诉2件。

4、深入贯彻《劳动合同法》,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用人单位,特别是返乡创业企业的《劳动合同法》、《调解仲裁法》等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和返乡创业企业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提高法律意识,积极帮助返乡创业企业做好员工的稳定工作。

四、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几点措施

(一)大力优化创业环境,加强落实扶持政策

1、优化创业政务环境。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返乡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

2、设立创业专项资金,提供小额创业贷款,以解决创业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县财政设立荣昌县全民创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培训服务、信用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等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风险补偿等。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继续逐步扩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提高返乡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3、加强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减免有关费用。大力宣传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相关工商、税务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对减免的项目向社会进行公开化,让群众共同监督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二)加强创业培训,吸纳创业人才,提升创业能力

1、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由创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创业培训工程,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培养各类创业主体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主要采取招标或资质认定等办法,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认可的教育培训机构为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并向社会公布。由县劳动保障局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创业者,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2、制订返乡创业人才引进机制。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注意引进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优秀返乡农民工企业家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对返乡创业企业引进人才建立完整、准确、详实、统一的荣昌县创业人才基础资料信息库。

3、着力打造创业孵化基地。重点依托荣昌工业园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大学生创业特色产业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及西部饲料兽药市场、汇宇建材市场、步行街等场所,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快捷的创业信息和项目,形成创业环境优质的创业孵化园区。

(三)完善服务体系,搞好创业信息服务

1、完善创业服务机构。完善荣昌县全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与荣昌县就业局合署办公)人员配置,将其打造为集创业项目征集推介、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代理代办等功能于一体的组织协调和公共服务机构,确实发挥政府职能指导创业的作用。

2、加强创业信息引导服务。以荣昌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荣昌报和荣昌县劳动保障网等媒介为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市场需求、办事指南、招招聘信息和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信息,形成统一的创业信息的采集网络和发布平台。

3、提供返乡创业公共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创业公共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符合条件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篇5:农民工返乡创业论文

农民工返乡创业论文

农民工返乡创业论文

论文摘要: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进程中,返乡创业农民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要真正理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就要寻找这一行动的社会结构因素。从结构化理论视角来看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为了理解返乡创业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因素。文章探讨了结构化理论的内涵,并用这一理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进行了解读,然后提出支持这一群体创业、促进这一群体实现再结构化的具体对策。

论文关键词:结构化;农民工;返乡创业

研究农民工的返乡创业问题离不开中国特殊的时空结构,“时空特性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从研究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时空特性是一个基本的因素,或者说,也是研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统的社会身份体系的变动,农民工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而产生了社会角色转换的一种必然现象。关注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工就业与创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必然。文章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的结构性因素和支持创业的策略。

一、结构化

安东尼·吉登斯(A.Giddens)在1973年提出了结构化(Structuration)这一术语,运用结构化理论对于主体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表明:人们的行为是被结构化的,行动具有结构的属性,结构性背景限定了人们可能的行为领域;结构具有约制人类行动和促成人类行动的双重效果。

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规则和资源实际上就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行动者既不是由外部起因决定的物质的粒子,也不是执行一种完全理性的内部行动计划的、只受内部原因引导的单子。社会行动是历史的产物,是整个社会场的历史的产物,是特别的次场内某条通道中积累的体验的历史的产物。”吉登斯引入了时间、空间、转换规则、结构化方式、结构性特征等概念,他用结构二重性原则取代主客二元论。吉登斯的观点是:客体主义者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观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两类因素在社会生活都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结构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创造性两种品格,吉登斯在社会实践或社会生产的不断展开和持续过程中动态地理解结构。

显然,行动者又可以利用结构预先赋予的资源,行动者微观层面的活动,带来了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同时再造了宏观的社会结构。

吉登斯也认识到结构与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写道:“作为人,我们可以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对周围的事件做出被动的反映。跨越‘结构’与‘行动’取向之间的鸿沟的方法是要认识到在日常活动过程中,我们能积极地作用和反作用于社会结构。”正如乔纳森·特纳指出:“结构可以概念化为行动者在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互动情景’(context)中利用的规则(rules)和资源(resources),正是使用这些规则和资源,行动者在空间和时间中维持和生产了结构。”农民工的流动既要受到结构的制约,但又并不完全为“结构”所左右,他们的流动行为也促进了国家、市场和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从结构化理论来看,任何一个社会主体的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结构化理论综合了社会学整体论和个体论的视角,说明了主体与结构的关系。根据结构化理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国家政策和农民工自身在特有的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构性因素和条件提供农民工外出的可能和条件,当然,农民工流动并不是单纯的制度安排的结果,也不是简单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体现的是主体与结构二重化的过程。

作为主体与结构互动的返乡创业行动,既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也反映了个人对发展性资源的需求,同时又再造了新的社会结构。

二、返乡创业:一个结构化解释

“返乡创业”是指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半年以上,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信息,了解到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而返乡创办工、商等企业。返乡创业体现了农民这一行为主体与所处的社会结构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又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结构性要素。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是社会结构变化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农民工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动态建构的过程,具体体现在:

(1)获得机会的过程。有的农民工出去打工前就有创业的想法,有的是在打工一个阶段后,才意识到求发展是更好的出路,他们在捕捉、把握市场机会后,利用家乡的资源,优惠政策以及在外面建立的网络而返乡创业;

(2)积累的过程。农民工创业机会的获得不是以“备用”的形式出现的,他们通过接近、了解市场,而后再发展到利用市场。实际上,他们走向创业的过程是一个扩大社会资本、提高人力资本的过程;

(3)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创业并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多方面起作用的结果,是整合与拓展资源的过程。如政府行为、银行、社会组织在创业中作用发挥的程度都构成了影响创业的因素;

(4)定位的过程。农民工由打工到创业发生了职业角色的多重变换,他们的职业、身份发生了变化。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变化是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必然。

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行动的产生,应该从主观和客观因素来分析。返乡创业并不只是简单的行为选择的过程,而是受到结构性因素制约的行动。诚如美国社会学家布劳所说:“社会学的中心任务不是解释个体行为,而是解释社会环境结构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变迁。”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结构性因素所起的作用。2世纪9年代以来,农民工由流动到创业成为普遍现象。返乡创业涉及到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其中所隐含的行动逻辑,只有在特定的制度框架、社会结构背景下才能理解。

同时要看到,农民工的流动与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结构性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性资源,改变了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其直接效果是实现了自身的结构化。如果我们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流动农民工发展的轨迹。第一种情况是两栖生活。只要政策、形势不变,多数是两栖人口,极少数农民工发生身份、地位的转变。第二种情况是一部分转为正式工人,从事的产业、行业比较固定,成为熟练工人。第三种情况是一般的回流。第四种情况是创业,由农民工转为老板,包括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企业,其创业有三种形式:在就业地创业;吸引回来创业;外地打工、异地创业。返乡创业行动受到他们对自身的资本认知、城市认知、乡村认知的影响,制度安排、社会支持也起了“拉力”作用。农民工逆向的返乡创业有利于激发农村经济运行的活力,提高农村资源与剩余劳动力的利用效率,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来说,以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良性互动机制为目标,坚持“输出劳务,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创业者”的思路,是“打工经济”转化为“创业经济”的路径。

以上分析表明,社会因素是返乡创业的结构性背景,个体也在这一背景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返乡创业群体回到家乡创业,意味着农村投资主体增多,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内发性动力”,农村经济社会也由“导人式”向“内发式”发展,这种形式的创业必须纳入再结构化的视野。

三、返乡创业群体的再结构化策略

返乡创业群体的再结构化,是指促进这一群体成功创业,使他们真正完成职业身份的转变,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显然,创业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连续的过程,是多部门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从深层次来看,创业反映的是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返乡创业群体能否顺利完成再结构化的过程,需要政策的扶持、社会合力的支持,尤其是需要创业者自身人力资本的提升。

1.政策的扶持

返乡创业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往往经历的'是“创业、崛起、衰败”的怪圈。返乡创业面临以下困境:一是基础设施不配套;二是贷款难,缺乏金融服务,只有从民间高利息借款;三是存在员工短缺、内地劳动力素质差的问题。这需要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面认识的提高,以建立有利于创业的融资系统、信息服务机构、政策保护系统。政府应该从政策上、体制上给予优惠政策,营造较好的创业环境。返乡创业要真正成功,需要一定的硬环境(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和软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其中人才、资金、市场、技术、信息、制度等都是影响创业的因素。政府要放宽制度管制、规范执法、清理各部门的乱收费和罚款,改变不利于创业的政策与体制环境,从对创业的管理转向服务,从单一的行政审批、收费、监管转向多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各级政府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2.社会合力的支持

返乡创业的成功与否还需要社会组织建设的加强。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社会组织,应该在宏观制度不完善时起补充作用。我国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社会支持系统发生变化,但目前社会支持系统并没有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而相应改变,人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存在从“单位”回归家庭、家族和私人关系网的状况。社会组织建设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在创业的支持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个人化”趋势。

3.创业者人力资本的提升

返乡创业是“草根型”的,是从农村内部、从农民工的流动中发展而来,是农村工业化的“内生型”发展的形式。可以说,这是由农村普通劳动力提升为农村高级人力资本的结果。这种形式的创业是否成功与行动者在创业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特质有很大关系。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要成功,除了要有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的理念外,还要有创业精神和意识。通过创业者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改变产品的技术档次低、创业层次低的局面。

农民工返乡创办了多种形式的“草根”工业,它们起了承接城乡之间产业链的作用。要改变不利于创业的政策与体制环境,政府就不能“退出”,而是要培育创业的社会环境。陆学艺研究员在早期的研究中就提出:“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光讲发展多种经营还不够,还必须鼓励、支持农村办工业,办商业,办服务业等等。”农民工比较强烈的创业意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必须重视他们的创业需求,重视农民工的回归工程建设。

四、小结

返乡创业是农民工流动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现象。对于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要放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变化中进行分析。由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创业(包括返乡创业)这一过程,说明部分农民工流入到新的社会阶层,又需要新的社会结构的容纳。

在新形势下,农民工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应该从仅仅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到关注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返乡创业的成功与否,涉及到我们对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创业者三方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准确定位问题。只有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才有利于农民工成功创业,使他们为新的社会结构所容纳。基于农民工顺向的进城与返乡的创业并存的事实,建立“双向流动”机制是可行之路,这对于农民工如何有序流动,如何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具现实意义,对于农民工政策的制定也会有所启发。

申论关于创业范文

公务员省考新闻稿范文

深圳公务员考试试题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申论民为贵君为轻范文

申论范文环保背诵

湖南:“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式在望城县启动

工作报告申论范文

申论万能几大范文

申论范文恐怖

申论热点:农民工返乡创业
《申论热点:农民工返乡创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申论热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共5篇)】相关文章:

范文申论2024-01-01

讲话稿申论2022-08-14

申论政府宣传稿范文2022-12-31

申论A类应用文写作范文2022-04-30

申论范文国学2022-08-05

调研方案范文 申论2023-09-14

申论事务性文书范文2022-09-07

国考申论复习计划2023-11-26

城市水系国考申论范文2022-11-02

2022国考申论答案2023-06-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