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25 05:48:0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整理19篇)由网友“零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借鉴。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

篇1: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

农村媒介信息调研分析报告

调查人员:何海霞、彭伟都

调查时间:5月10日至205月13日

调查对象:茂名羊角镇禄段村委会,禄段村村民;茂名公馆镇荔枝塘村委会,竹园村、麦村和红七岭村村民。

调查目标:农村受众对各类媒体的接触情况,出现的问题,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提出建议。

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

大众传媒作为农村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对其在农村中的使用现状和产生影响的调查,对我司粤西农批项目制定广告策略、制定广告宣传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我司项目调查人员通过走访调查农村受众对各类媒体的接触情况,来反映大众传媒对农村村民产生的影响,了解农村村民对媒体信息的接收方式和大众媒体在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上对农村村民产生的影响。

一、农民在信息传播中的媒介接触情况:

1、电视

调查结果表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中,电视以100%的媒介接触率,当之无愧地排在第一的宝座之上。从媒介设施的普及来看,被调查的农民拥有电视机的比例为100%,并已全接通有线电视,可收到约30—40 个频道。在农村,由于农民的农业生

产需要和满足日常生活娱乐的需要,他们对媒介提供的产品有了与城市受众相对不同的需求。

首先,新闻在受访村民所接触的媒体内容中占据了第一位的位臵,绝大部分农村村民对于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还是非常在意的。他们对各类新闻的关注度,从民生新闻到国内新闻到国际新闻呈现依次递减的特征;农民对新闻报道的层次喜好,也是随着新闻报道的深入而逐渐递增的。例如:在新闻类节目中,广东台珠江频道每天21:00粤语播出的的《今日关注》,以“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的亲民定位赢来大批的观众,成为广东省收视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而排名第二的是广东台珠江频道的“630新闻”同样以粤语播出, 权威快捷,一直是广东省新闻资讯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也是广东省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栏目之一;其次,广东地区另一家南方电视台六大频道之一的南方TVS-2《城市特搜》、《今日最新闻》《南方报道》等新闻节目也极受欢迎;再次,再到中央电视台的国际新闻《新闻30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凤凰电视中文台的《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凤凰大视野》、《今日看世界》等。总而言之,广东农村观众爱看粤语节目,不论是新闻资讯还是影视娱乐,最受欢迎的全都是粤语节目,广东本土电视台其黄金时间新闻资讯、电视剧也基本上是译配成粤语播出的。在每晚18:00~22:00的黄金时间段里,以粤语播出为主的广东台占有的市场份额,在广东地区能看到的所有内地频道中高居榜首,除了香港无线翡翠台一家之外,其余境外频道也都不是其对手。

其次,在对农村村民的走访中发现,大部分的农民对农业知识栏目是非常渴望的,他们希望了解一些最新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发财致富的信息,以便从中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在“你期望看到的节目”这一问题中,在回收的35份有效问卷中,选择最多的是“发家致富类”的最多,占到总数的25%;选择“农业科技类”的其次,占到总数的23%;选择“有关城市生活”的占总数的19%,三者之和为67%。“发家致富类”、“农业科技类”、“有关城市生活”节目都是与农村受众密切相关的内容,由此可见,农村村民在对农电视节目的内容选择方面,更为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服务性节目。走访调查中发现,电视台的品牌,越是权威、知名度越高就越受农民的青睐。相反,地方电视台的广告宣传特别多,节目内容单一乏味,大家只是偶尔看看当地新闻,在当地并没有大受欢迎。

在广东,农村村民观看的农业节目是广东电视台的《摇钱树》栏目,这是是广东电视台一个开办了二十年的农村节目,它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栏目宗旨,节目对象是广东省5000万农村观众,兼顾部分城市观众。《摇钱树》目前每周周一下午17:45在珠江频道首播,每期节目长度为20分钟,节目内容有:1. 系列节目,选择重大题材,重点经营,是整个栏目的支柱。2 .专题节目,突出时效性,贴近农民生产、生活、介绍农村奇人新事3. 信息类节目,介绍农村动态性新闻,优质种苗,农村技术,节奏快信息量大。

就全省范围来说,《摇钱树》是广东省影响最大的对农电视节目之一。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你知道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摇钱树》节目吗?”这一问题,以了解我市农村村民对于对农电视节目的熟悉程度:“不知道”《摇钱树》节目的占总数的42.3%;“知道,但没看过”的占总数的36.5%;“看过”的仅占总数的21%。作为广东省最具影响力的《摇钱树》节目,农村村民不知道或者没看过的人数竟占到总数的78.8%。由此可见,广东省对农电视节目在农村受众中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摇钱树》曾经辉煌过,早在1993—1994年,据广东省网的收视调查,《摇钱树》的收视达17点,收视率稳居珠江频道前列,当时是栏目收视最高的鼎盛期。当时,作为全国最早开办的省级电视台农村栏目,《摇钱树》为农村观众提供致富门路而受到热捧。但节目自开始逐步走下坡,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目前《摇钱树》的广东城域地区收视率不到1点,收视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节目中,排在第十位以后。

再次,电视台、频道拥有的时段资源可以根据观众收视分布和聚集的情况划分为三个类别:大众化时段、分众化时段和小众化时段。大众化时段主要是指晚间19:00~21:00,中午12:00~13:00,这是观众收视最方便、最集中、最广泛的时段;分众化时段主要是指早间7:00~8:00、上午9:00~12:00、下午14:00~16:00,晚间21:00~22:00,这是观众收视群体相对集中、且收视人群特征较为明显的时段;小众化时段主要是指晚间22:00之后和早间7:00之前,这一时段的收视人群规模范围较小,但观众特性比较突出且忠诚度、信赖度较高。农村观众一般都在早晨6点多起床,晚上10点多

睡觉,中午也很少休息。所以,晚上8~10点是农民看电视比较集中的时间。

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收看电视的集中时间段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7-18岁的少年村民由于多数为学生,受学校教学时间安排的影响,该年龄段收视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21:00,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动漫类、综艺搞笑类节目;19-29岁青年村民的收视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3:00,他们热衷于观看综艺娱乐类节目,例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等;30-49岁的中年村民集中在19:00-22:00,他们观看电视的结束时间比青年村民早一个小时,偏向于观看电视剧和情感类节目,比如珠江台的电视剧连播、《夜倾情》或者是电影台播放的电影等。电视剧作为一类特殊的媒体内容,占据着受众很长的收视时间,尤其在农村,很多农民在农闲的时候有收看电视剧的习惯,尤其以女性为主,每天电视剧的收看时间平均在3小时左右;而50岁以上的女性主要集中在19:00-21:00,她们偏向于新闻类和粤剧类节目。

2、广播

广播因其便携性和随意性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受众群。在农村,中老年群体、初中以下教育程度的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是广播的重度收听群体。中老年人一般都是早睡早起,他们其中部分人接触广播媒介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睡觉前、早上起床前及中午时分,主要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为主,收听广播的内容则以新闻、讲古(小说连播)戏剧、歌曲为主。而大多青少年多半喜欢在晚上21:00—24:00收

篇2: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

我市农村乡镇有线电视站现状调研报告

6月至9月,结合乡镇有线电视站管理排查,我及科室有关人员对我市农村乡镇有线电视站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共走访了14个乡镇有线电视站,占全市农村乡镇有线电视站的50%。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乡镇有线电视站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共有农村乡镇有线电视站28个,其中,大石桥、盖州各有14个,老边区、鲅鱼圈区没有独立的.乡镇有线电视站。28个有线电视站中,大石桥的14个有线电视站有10个已经纳入大石桥市广播电视台管理,另有4个乡镇(水源、高坎、沟沿、周家)的有线电视站正在进行改制管理的过程中;盖州市的14个有线电视站均为独立前端有线电视站,由私人承包经营。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乡镇有线电视存在以下问题:1、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带“病”经营。乡镇大部分有线电视转播站都是被私人承包经营,在没有技术,不懂业务的条件下,建台时购买了质量低劣的前端设备。安装后,不是放大器坏,就是播控器有问题,不到一年半载,就搞得“满身伤痕”。2、线路安装不规范。有些安装人员对施工要求、技术指标知之不多,对线路走向随意安排。安装各种分支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和信号相互干扰等遗留问题。3、乡镇有线电视不重视社会效益。承包者办有线电视的指导思想不清,只讲经济效益。乡镇政府在完成初期建设,达到覆盖目标之后,就对有线电视的运营情况不管不问。4、队伍建设跟不上。乡镇有线电视的队伍缺乏严格培训,文化程度偏低,很难把握电视宣传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同时,维修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调研中,很多村民

反映广播电视线号质量差,维修不及时。5、部分乡镇电视站违规经营。为追求经济利益,扩大有线电视户数,部分乡镇电视站存在私自办台、插播广告、转播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等违规行为。调研中,发现有近一半的乡镇有线电视站存在着自办节目或违规插播商业广告等问题。

二、农村乡镇有线电视站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乡镇在发展有线电视的过程中对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在建设初期考虑不够全面。很多乡镇有线电视站在建设初期只考虑到解决“有无”问题,对于长期运行、发展的问题考虑不够,导致一次性投资,后续力量不足。二是广播影视行业管理部门管理不严,由于各乡镇有线电视站比较分散,很难集中力量进行逐个检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少,力度小。三是乡镇有线电视承包者过度重视经济利益,责任意识不强,只求承包期内“不出事、多挣钱”,导致各种矛盾或隐藏、或激化。

三、农村乡镇有线电视站的发展方向

当前,广播电视巳成为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工具,加大对乡镇有线电视的管理力度,才能使乡镇有线电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为全省有线电视实现联网打下基础。

(一)乡镇有线广播电视必须归口管理

乡镇有线电视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必须由乡镇广播电视站独立负责,广播电视站也不得与其他部门合建有线电视网。乡镇有线电视只有在政府部门的管辖下,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二)发挥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职能作用,加强乡镇有线电视管理

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要从政策、技术上大力支持各乡镇广播

电视站,帮助各广播电视站健全机制、加强科学管理。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依法治理。对乡镇有线电视的管理,要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保护条例》,体现广电行业特点,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措施,对存在问题要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务求抓出实效。

2.协调有线电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要明确办有线电视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提高节目播出质量和规范性同时,做好转播上级台节目工作。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积极筹划资金,搞好有线电视建设,以有偿的服务开展经济创收。

3.加强队伍建设。广播电视是一项高科技事业,又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敬业、勤业、讲道德、乐于奉献的精神;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与维修。

(三)积极改造前端设备,做好网络整合准备工作。

未来,我省将建立起全省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运营的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体系,实现全省有线电视网络城区和农村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建设好的乡镇电视站有利于在网络整合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我市的农村乡镇有线电视站也必将面临着兼并重组的任务,目前,大石桥市的乡镇有线电视站已经大部分统一管理,这为将来的网络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篇3: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与推进,我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节目质量进一步提升。但是,目前“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使得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给主体单一,资金实力受到限制;二是政府单一垄断,效率水平低;三是存在乱收费现象,公共福利减少。要想大幅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方向,建立“质”“量”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资金投入具体数额以户为单位测算投入,根据新的服务标准和农民需求变化来测算政府资金规模和投入力度;三是建立政府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确立政府资金的主体地位,同时引入金融资金、国内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建立社会资金投入的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确保资金的稳定投入,从而全面优化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关键词:农村公共管理论文

到20,我国各省市已经对第二阶段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验收,也就是对我国“十一五”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一次成绩总结,以“村村通”工程为代表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十二五”以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正在实现“户户通”①。作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财政的大力投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是长期以来的“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广大农民需求等。对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较为薄弱的农村来说,对现有供给模式进行优化,建立“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多元供给模式,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广播电视的需求,而且也是完善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步骤。

一、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分析

(一)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经过两阶段“村村通”工程建设,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农村广播节目覆盖、农村电视节目覆盖和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普及等三个方面的进展情况。

(二)农村广播节目覆盖情况

作为农村传统的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农村广播节目的覆盖率从全国来看,都比较高(具体见表1)。例如,截至年底,我国农村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已经高达97%,这就意味着我国农村未被广播节目覆盖地区只有3%,与全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相比,农村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

(三)农村电视节目覆盖情况

电视作为广大农村接受信息、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比较普及,农村电视节目覆盖率已经超过了广播节目覆盖率。到20年底,我国农村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已经高达97.86%,基本上实现了农村电视节目的全覆盖,全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之间差距也不到1个百分点。

(四)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普及情况

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特别是有线电视,比传统的无线电视信号明显稳定和清晰,能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好的视觉文化观感,因此最近几年随着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尤其是“户户通”的实现,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在全国广大农村逐步推广。不过,由于技术原因和资金、费用等问题,目前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的入户率还不是太高,有些地区也才刚刚开始试点,总体来看普及程度还比较有限。到年年底,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为8911.32万户,占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的38.92%,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占农村家庭总户数比重为35.29%。

二、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完全是政府单一的供给模式,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供给主体单一,资金实力受到限制

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单一的财政资金实力毕竟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资金的需求。第二阶段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中平均每村投入财政资金只有1万元,较小的财力投入与单一的财政投入模式紧密相关。目前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主体只有政府一个主体,还没有引入民间、金融以及境外投资主体。从公共产品理论角度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主体可以是多元化的,单一的政府的财政投入,既制约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限制了资金供给渠道的拓展,也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对资金的需求,不利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质”的提升和“量”的普及。

(二)政府单一垄断,效率水平低下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往往为其所垄断,是一种权威型的供给方式,公共财政是其唯一资金来源。对政府来说,由于财力有限,往往供给量不足。此外,由于政府的垄断管理,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经费投入产出效率不足,使广播电视节目数量较少,质量水平低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单一提供,难以有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加上政府管理效率一般不高,缺乏监督,使得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都存在很大问题,甚至出现闲置浪费。这与广大农民期盼的高质量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背道而驰。

(三)存在乱收费现象,公共福利减少

由于政府作为对有线电视及数字电视收费的主体,其定价的垄断性造成广泛的寻租活动存在,使农村群众的公共福利减少。政府在管理上将此类收费交由下属的各个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支配,因其不是专门从事收入活动的税务部门有可能会造成出于自身利益而增加收费项目,改变收费标准,导致乱收费现象。当政府在财政资金供给相对紧张而放松对此类部门收费的管制时,或是默许此类部门以收费来补充资金来源时,就会造成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可以收费的部门会向社会收费,还会导致一些本应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利用自身行政职权进行强制性收费,造成公共福利减少。

三、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政府单一供给模式的形成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机制,与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体制中的公共与商业二元格局有很大区别。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所经历的经济、社会不同发展背景,也决定了我国不会存在西方意义上的独立与政府架构之外的公共广播电视结构。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政府单一供给模式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共产品属性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点建设工程,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广播电视节目信号通过无线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该区域内一个或一些农村居民享用并不排斥其他人享用,每位使用者享受该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必须依靠政府主导调控,对公共服务进行有效供给。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为每一位农村居民提供均等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的机会,满足其基本需求,并使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得以建立。

(二)农村居民价值偏好

鉴于政府提供的服务质量特性具有保证性、经济性、便捷性等,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依赖政府供给。因为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价值偏好的存在使其认为,政府的服务供给保证性是第一位的,也即可确保公共服务可以顺利享受到,至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经济性和便捷性,则不是农民们最关心的问题。当然,就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来说,既可以政府单独提供,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私人部门的服务,提供给农民。由于中国农民对公共服务的经济性比较敏感,因此,农民可能更乐于选择政府单独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明显拉大,农村群众获得文化知识的途径与能力极为有限,他们对文化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鉴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广播电视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必定不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则会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在农村居民对文化信息的强烈需求与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有责任与义务在农村地区建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诉求。

四、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的主要对策

未来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将从数量增加,即提高覆盖率,向提高质量的目标转变,即不断提高农村广播电视信号质量;从注重资金的投入向兼顾提高资金效率方向转变。从单一政府供给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向多元化供给模式转变,是基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因此,本文仅从资金投入多元化角度,提出建立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多元化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也必须相应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政府资金支持规模和力度也要相应扩大和增强。在确定未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时,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确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的基础,满足农民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方向。如图1所示,目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还只是实现“村村通”,仅仅是公共服务“量”上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之下是依赖于国家的政府资金的单一投入。未来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将提高为“量”与“质”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从“量”上来说,就是从实现“村村通”到实现“户户通”;从“质”上来说,就是大幅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建设城乡统一质量标准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单一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建设需要,需要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

(二)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如前所述,“村村通”工程中20户以上“盲村”建设资金投入每村投入资金只有1万元,投入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今后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资金投入具体数额应该以户为单位测算,而不能以村为单位,这是因为,以户为单位能更准确地测算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实际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建立满足于广大农民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资金投入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的财力、政策导向和政府执行政策的主管意愿和实际效果。这些主客观因素决定了目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有限,不能满足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需要。因此,未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提高后,政府资金投入的决定因素不仅依赖于政府财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服务标准和农民需求变化,测算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需政府资金规模和投入力度。

(三)建立政府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最大制约因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除了各级政府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以外,改变现有的政府资金单一投入模式,建立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是解决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必然选择。从公共产品理论上来说,对于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提供,既可以由政府部门来提供,也可以由社会私人部门提供,政府激励和出钱购买。因此,在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今后也应该改变传统的由政府资金单独投入模式,适时转换为由政府资金投入带动、其他社会资金进入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建立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就是在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除了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以外,还要引入金融资金、国内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见图3)。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首先,通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确立政府资金的主体地位,这既是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导向,也是引导和带动其他社会资金的必要前提。其次,建立政府资金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满足未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仅需要建立社会资金投入利益引导机制,而且要建立社会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为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个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具体机制如:建立政府资金担保机制,引导金融资金进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资金奖励机制,激励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投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资金补贴机制,确保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投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时获得基本收益。再次,还应该以法律的形式,确保政府资金投入的主体地位和其他渠道资金的稳定投入。

篇4: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报告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报告

一份媒体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卫生、医疗、垃圾处理、饮水、信息基础设施等许多方面,农村公共服务仍不尽如人意。

9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调查项目组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报告》(下称《报告》)。据调查,近六成农民家庭仍在使用旱厕;由于乡镇医院功能弱,近七成的农民在就诊大中病时,会首选到县级或更大规模医院的就医;超六成农民认为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74%的受访者表示所处村中没有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站点,养殖业废水大量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约三分之二的村民表示,村中没有电商服务站。

调查样本涉及全国十二个省份,不过,样本数较小;共收回有效问卷415份,其中农民359份,基层干部56份,平均年龄49.8岁。

基层医疗薄弱

《报告》显示,在遇到小病时,50%的农民会选择去村卫生室,去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的分别占21%和13%,另有16%的农民会选择自己买药、不看医生。

在遇到村卫生室无法医治的病症时,68.4%的受访者会选择到县医院就诊,另有17.8%会选择到省、市医院,只有12.1%的农民会选择去乡镇卫生院。

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报告认为,后者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面临浪费,没能实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对此,有乡村医生在报告中建议,县乡村三集医疗机构实行统筹管理,建立医生轮岗制度,解决乡镇卫生院无人问诊、无人看病的问题。

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据《调查》,61%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只有65%的受访者表示,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或垃圾站,而17%的农民表示会随意丢弃垃圾,15%的受访者表示会自家焚烧。

74%的受访者表示,所处村中没有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站点;55%的受访者表示,会将养殖废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80%的`受访者认为我,有必要和邻村合作建设环卫设施。

同时,近六成农民家庭仍在使用旱厕,卫生厕所普及率远低于国家公布的75%标准。42%的受访者表示想改造但难度太大,23%表示“不知道怎么改”。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年生产垃圾约1.1亿吨,至少有0.7吨未作任何处理。同时,全国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亿吨,但目前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报告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面临人、资金和技术“三道坎”。

物流是电商最大瓶颈

《报告》显示,在已通宽带的村庄中,仍有约50%的农民不上网。“不懂”上网是主因,占67%;另有16%的人表示上网费用太高,10%表示网络不稳定。

手机是农民上网的主要工具,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用手机上网。农业部提出,要用三年时间教会农民用手机上网。调查中,有75%的村干部表示,村里或乡镇已对农民开始相关培训。

72%的村干部表示,村里已有村民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买卖农产品,但物流是最大瓶颈。约三分之二的村民表示,村中没有电商服务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需解决。

同时,农产品网上销售的通道也受到制约。只有17%的村中拥有快递点,近八成村民邮寄信件或者包裹仍需跑到乡镇级的快递点(26%)或邮局(53%),这也导致生鲜农产品不能走得更远。

篇5: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报告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报告

一、我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现状

1、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xx县属国定贫困县,全县有农村人口xx万,占全县人口的xx%。由于县公共财政底子薄,全县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十分滞后。xx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级主要建设水泥篮球场,并配置2张室外乒乓球桌,国家和省级每个项目补助xx万元(含器材,xx年起为1.7万元),不足部分由地方配套。截至,我县完成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31个,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所建设施由村干部或委托村小学管理,均免费开放。

2、体育组织建设。

目前,全县有近70%的行政村成立了老年体协组织,有近40支民间龙狮队、30支民间龙舟队,

体育组织建设走在了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前面。

二、主要经验做法

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约需5万元,我县大多行政村村不具备这样的`财力,要推进项目建设,就必需整合教育、扶贫、新农村建设等资金。在最初项目申报是,就首先考虑扶贫建设点、新农村建设点和土坯房集中改造建设点等。这样,就较好的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服务活动经费缺乏,不能对损坏的器材实施及时维修,村级体育组织运转困难,不能有效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2、当前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缺乏灵活度,没能很好的和山区县的地理特点结合,实施效果不是很好。

四、几点建议

1、上级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项目的实施要在体现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打破部门局限,最大化的统筹和整合。

2、多渠道保障和增加对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活动经费的投入,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篇6:农村公共服务维护自查报告

农村公共服务维护自查报告

20xx年,我镇在县级各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镇党委、政府加强领导,严格要求,把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作为重点工作抓落实,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各实施项目有效推进。现将我镇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辖1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4000余人。20xx年我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共56个项目,项目涉及13个行政村,共投入资金65万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类项目投入64.02万元,农业生产服务类项目投入7800元,农村生活服务类项目投入元。

二、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为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抓好、抓实、抓出亮点,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分工对各村维护项目的征求意见、拟定、审议、决议、公示等进行了全面监督和督查,并明确专人负责对全镇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实施程序、完善资料等进行跟踪和指导。在开展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过程中,镇党、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深入各村了解工作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并及时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全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和全面推进提供了人员、经费的保障。

2.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我镇各村在征求意见、完善资料、项目审定、资金使用管理等创新工作机制中,以强化民主管理为工作重点,项目由各村自治组织具体实施,依据民主决策、自主建设、严格监督的原则,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3.项目管理

(1)项目申报审批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申报资料具体包括:项目征求意见表、村民意见汇总表、村民代表会议记录、项目实施方案表等。

(2)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的申报严格按照程序来走。奖补项目由各村民委员会申报,经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县相关部门会审批准。对已经批准的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都能及时组织村民委员会全面及时实施。

(3)各项目村都设立有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质量监督小组,代表村民对项目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

(4)目前我镇20xx年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工程已经全部实施完毕,并且已经镇村两级进行了验收。

(5)我镇20xx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受益群众7000余户、34000多人。

(6)我镇对申报资料、批复文件、会议记录、公示资料、合同、验收表、结算凭证等都装订成册,并分村、分项目建档、归档。

三、资金管理

1.我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由镇农服中心实施代管,各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都实行了报账制,由村上提出申请,经镇财政所审核,分管领导、镇长签字后方可报账。

2.20xx年我镇已累计向项目村划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65万元。

四、公示公告

20xx年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涉及村均及时、真实的`公示了项目资金的领用、发放、使用及结余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

1.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够,到村项目较为分散,难以综合投入;

2.法规程序制度不够完善,公开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资金管理,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的使用范围上严格把关,按规定进行公开透明;

2.及时总结我镇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经验,进一步完善运行维护工作机制。

篇7:农村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一、建设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县有25个乡镇,每个乡镇都建设了文化站,以文化站的建设标准配备了设施设备。到目前,在4个乡镇建立了省级乡镇文化示范站。以4个省级文化示范站为点,以点带面,带动其它乡镇文化站共同繁荣,促进我县农村文化全面发展。

目前我县建设了3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功放、音响、调音台、话简等唱歌设备;在活动室里还可以读书看报、玩棋牌等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数量,并赋于更多的功能,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更广。

(二)农家书屋建设

我县共有14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管理员。每个书屋配书1300多册,光盘100多盘。每年都要补充新书,以符合百姓的需要。

(三)体育场地建设情况

目前,我县在乡镇、村共建设了52个标准篮球场,76个健身路径。有效地满足了老百姓健身的需要。

(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情况

近几年我县在143个行政村放映电影约1800场次,满足了群众看电影的需求。今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放映了《永远的焦裕禄》、《孔繁森》、《生死决择》等群众路线教育影片,有力地宣传了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

二、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一)工作举措

一是为确保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顺利推进,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文体广新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着眼于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文化建设方针,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从硬件和软件是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需要,促进了全县文体事业向纵深发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从县到乡镇和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果。在免费开放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同时,逐步开放健身房、公共电子阅览室,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需要。全县25个乡镇的文化站也免费开放,143个行政村的图书室免费阅读,给乡村带去文化的精神食粮。各乡镇和一些村已有完善的'全民健身路径,安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满足群众锻炼身体的需要。

二是我县群众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自觉加入文化娱乐、全民健身的队伍中,精神需求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各乡镇自发成立广场舞协会,每天晚饭后就跳坝坝舞。村民到乡镇文化站唱歌、看书,出门不远就可以进行打篮球等体育活动。文化体育方面的娱乐已经潜移默化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在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增进了百姓的素质,加快了创建“和谐·人文”目标的进程。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逐步引导群众文化娱乐的需求。我局先在一些人口比效密集、经济比效好的乡镇、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积累保护管理经验,建设之后其它的乡镇、村也就有了需求。二是做好管理工作。注重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

篇8: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现状及未来期待论文

农村广播电视论文

一、传播农业信息,使农村电视节目突出个“实”字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朴实无华,尤其是广大农民更讲究实实在在,做好农村电视节目,就要把握住实际,在“实”字上下功夫。在节目内容选配上要针对农民,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全面详细丰富,选择与农业生产休戚相关的、能够解决农民或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节目内容。同时要选择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或焦点,明确时间特性和地域特征,符合农民需求和农业生产需求,把握好适时性和时效性。当下农民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国家新近出台的有关农业的政策法规、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农村建房用地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卫生医疗状况等,这类信息尤其要进行适时报道,能够使农民及时掌握国家的各项政策,以便做出农业生产计划的调整。农业节目的突出特点就是想让电视观众从节目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所以农业电视节目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农作物栽培生长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产销信息等,这些都是促进农业生产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中农民亟待掌握的。尤其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上,要对重点环节进行合理分解,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让农民能够看懂学会,进而能够切实应用到实践生产上,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这才是农业电视节目的目标和主题。农村节目主持人只有把握住这些实质性内容,正确引导观众才能充分体现农村电视节目的实际效用。

二、找准工作定位,使农村电视节目突出个“适”字

农村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的观众绝大多数是农民,所以说在主持节目过程中要切实找准工作定位,避免“说”和“听”脱节。找准定位就是要求主持人必须做到入乡随俗,首先从主持风格上要具备亲和力、沟通力,既不能用洋气十足的都市化语言使受众感觉到处于两个层次,也不能用言辞冷峻的书面化语言拉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最合适的语言风格就是根据节目内容要求做到平易近人,语言表述上要平和通俗、亲切自然,以农民易于接受的口语化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农民的情感之中。其次从形象设计上要朴素大方,包括发饰、发型、着装等各方面都应该得体,要完全符合节目内容背景,使自身成为整个节目情节中的一份子,融合进去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完全适合节目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篇9: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

摘要: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通过多年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未来发展。为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必须加大农村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在资源整合基础上优化阵地建设,在加强宣传基础上提升健身意识。

关键词: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资金;健身意识

美国著名乡村社会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对农民问题进行研究。很多国家的规划发展失败其根本原因即是因为缺乏对农民的了解”[1]。公共体育服务可以为农民健康提供有效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体育需求也在逐年上升。之所以会产生此种情况,原因主要如下:

(1)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深入发展;

(2)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在农民体育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我国在公共体育的服务供给方面却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以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1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取得的成就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基本组成部分[2]。近年来,江苏省始终致力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工作,在此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因此也取得很多成就,具体如下:

1.1打造品牌农民体育活动

江苏省通过多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打造出一大批品牌化农民体育活动,这些品牌农民体育活动的打造为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赋予了更多特色。以江阴市为例,江阴市近年来依据“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基本原则,坚持“一镇一品”农民体育活动品牌的打造。如,利港镇的龙狮活动、徐霞客镇的攀岩活动、新桥镇的海澜马术舞步活动、月城镇的中华龙舟大赛等农民体育活动均具有鲜明特色。

1.2体育设施建设初期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年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业已初步取得成效。仍以江阴市为例,20xx年江阴市65%以上的乡镇均建立体育馆,40%的自然村均建有灯光球类场地,在江苏省内率先完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截止20xx年,江阴市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则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张家港市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也不甘落后。截止20xx年7月23日,张家港各乡镇积极实施新一轮的乡镇体育中心建设,下辖10个乡镇中的6个乡镇已经初步完成文体中心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除此之外,还新建一干河生态廊道带状公园、农博园、梅花公园、运动公园及香山湖公园等五个体育公园。

1.3公共体育软件服务升级

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得到保障的同时,在农村公共体育的软件服务方面也不甘落后。以海门市为例,近年来海门市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比例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各乡镇均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及乡镇级体育总会等单项体育协会。除此之外,在各行政村还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截至目前为止,海门市农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大约为每万人配备3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涌入,为海门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为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海门市还积极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利用退役运动员的专业知识有效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升级。

2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未来发展。

2.1资金投入有限导致体育设施建设不足

依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农村标准体育场地的数量仅占据全部标准体育场地数量的4.2%。非标准体育场地数量占据全部体育场地的比例也未超过8.4%。由此可见,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建设投入欠账过多,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目前,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拨付,部分地区的农村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主要由村镇负责。用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有很大部分来自各市体育局的彩票公益资金。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再加上无法有效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由此造成江苏省很多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数量不足、不全,且环境不佳。这种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到目前为止常熟市下辖十个乡镇已经全部建有乡镇级体育中心,所属224个村业已建成500个左右的农民健身工程,室外健身器材的投放数量已达万件之多,晨晚连点的数量也高达700多个。虽然如此,常熟市目前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仍无法有效满足当地农民的体育需求。

2.2部分体育活动阵地与设施被占用搁置

近年来,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在农村建设有大量体育设施,但令人遗憾的`是:江苏省部分农村体育活动阵地与设施却不同程度上存在被占用或搁置现象。以南通市为例,南通市相关部门在对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公共服务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活动场地存在被占用情况。有的体育活动场所堆放有大量谷物和草垛,有的体育活动场所变成居民打牌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活动场地无人管理,场地内杂草丛生,满目苍夷。

2.3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健身意识不强

虽然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及其它方面做出很多努力,但农民的健身意识却并不强,究竟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20xx年11月笔者曾对290名农村居民实施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9。23%的农村居民均表示自身的健身意识不强。很多农村居民在空闲时大都会进行打牌、看电视等传统休闲娱乐活动,对体育锻炼并不“感冒”。基于此种情况,江苏省各地政府在未来必须继续加强宣传,让农村居民更多的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健身意识,提高农民的体育文化素质和体育健身意识[3]。

3促进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对策

为有效解决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上述问题,不断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特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3.1加大农村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

为满足江苏省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必须不断加大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各地方体育局及政府应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出台相应辅助政策,积极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那些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村镇实施有效奖励。要求村委所在地必须建设至少一个全民健身工程,其它自然村必须建设至少一个体育活动场地,乡镇政府所在处必须建设至少一个体育中心。除此之外,江苏省各地还应不断加快农村健身器材的新一轮布局,使农村地区实现健身器材的全覆盖。在具体的体育公共设施资金投入方面,可采用市、县、镇、村同比例分摊的方式,即市政府出1/4,县政府出1/4,镇政府出1/4,各村出1/4。对于部分较为贫困的村镇,市政府和县政府应各出一半,有效减轻贫困地区镇政府及各村的资金压力。农村公共体育器材应由各市体育局统一进行采购,并实施统一安装。为防止部分体育局从中克扣经费,相关部门必须对其采购过程实施严密监督。

(2)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各乡镇财政投入的积极主导作用。各乡镇财政收入的同比例增长应有效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当中,具体资金可用于组织农村体育运动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维护及管理、公共体育设施的增添等方面。

(3)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的有效参与,让社会各界力量普遍参与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当中。为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融入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对投资建设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民营企业,政府可以对其企业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还可以将该工程以投资企业家的名字进行命名。

3.2在资源整合基础上优化阵地建设

为不断优化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防止部分体育活动设施被占用、搁置,建议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与其它文化信息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打造一个多功能的文体活动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后,当地政府即可选派退休教师、部分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及其它志愿者等对活动中心实施专门化管理,从而对农村公共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有序指导,有效确保农村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被损坏、占用或搁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方面必须做好充分保障。唯有保障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他们方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中去。

3.3在加强宣传基础上提升健身意识为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宣传,让更多农村居民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期举办一些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通过开展体育培训等方式,为农村培养一批体育爱好者,让这些体育爱好者逐步带动全体村民的体育锻炼热情,提高他们的健身意识。

(3)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及农村宣传栏等方式,向农村居民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引导农村居民从传统休闲娱乐活动转向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4结语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对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极为重要。江苏省通过多年努力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已取得很多成就,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良好服务。在未来发展之路上,江苏省各地政府应不断对自身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赢得更多农村居民的满意。

参考文献:

[1]罗杰斯.乡村社会变迁[M].宁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20

[2]孙锋.江苏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31(04):402-407

[3]首洁.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33(09):781-791

篇10:农村公共服务补助资金自查报告

根据x综改办[20xx]9号文件《关于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乡对20xx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资金,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领导机构

xx乡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乡长王旭文同志为组长,财政所全体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专人对20xx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资金在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过程进行认真自查。

二、自查情况

20xx年上级下达我乡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31。91万元,全乡项目总数7个,已完工项目7个,项目投资总额35。845万元。通过自查,我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管理和使用资金。在项目申报中,不存在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问题;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不存在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项目申报、审批、验收充分尊重民意。

篇11:江苏四大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

江苏四大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

今天上午,江苏省消费者协会联动全省市级消协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江苏四大公共服务行业满意度调查报告》。报告主要涵盖对全省供电、供水、供气、有线数字电视四大公共服务行业的消费者总体满意度、热线服务电话、投诉维修处理、一站式大厅窗口业务办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以城镇及农村居民住户中使用供电、供水、供气、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表明:20,全省四大公共服务消费者主观总体满意度为82.8%,为良好。满意度较高的为供气服务满意度84. 8%,供电服务满意度为83.7%,供水服务满意度为82.0%,而数字电视服务满意度最低仅为81.8%。

年,全省四大公共服务消费者主观总体满意度优秀的市为镇江、常州、淮安、南通、无锡,满意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镇江最高为90%,总体服务满意度主观评价一般的市为连云港,满意度为74.8%。

投诉维修处理满意度调查:

分行业看,有线数字电视投诉维修处理满意度最高为91.6今天上午,江苏省消费者协会联动全省市级消协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5年江苏四大公共服务行业满意度调查报告》。报告主要涵盖对全省供电、供水、供气、有线数字电视四大公共服务行业的消费者总体满意度、热线服务电话、投诉维修处理、一站式大厅窗口业务办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以城镇及农村居民住户中使用供电、供水、供气、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表明:2015年,全省四大公共服务消费者主观总体满意度为82.8%,为良好。满意度较高的为供气服务满意度84. 8%,供电服务满意度为83.7%,供水服务满意度为82.0%,而数字电视服务满意度最低仅为81.8%。

2015年,全省四大公共服务消费者主观总体满意度优秀的市为镇江、常州、淮安、南通、无锡,满意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镇江最高为90%,总体服务满意度主观评价一般的市为连云港,满意度为74.8%。

投诉维修处理满意度调查:

分行业看,有线数字电视投诉维修处理满意度最高为91.6%,供气服务89.5 %,供电服务84.4%,供水服务最低为80.4%。

分省辖市看,总体满意度较高的'有南京、盐城、常州;镇江、扬州总体满意度较低。

一站式服务大厅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全省窗口服务标识清楚比率较高,除徐州83.7%最低外,有5个省辖市均为100%;全省四大公共服务开设3-4个业务窗口平均比率为94.2%;对窗口业务人员服务满意度平均为85.5%;提供缴费方式2种以上平均比例为89.7%;收费价格公开的比例为93.9%,提供消费帐单比例为90.2%。

开放性问题调查:

在南京、盐城、连云港、南通营业大厅调查中,不少消费者反映电力缴费便民服务上还存在不足,缴费网点、方式还较少;部分边远地区,电压有时不稳定,供电不够充足;有时停电。像盐城、连云港、南通、徐州、泰州营、镇江营业大厅的消费者调查中均反映缴费方式少、服务态度不够好等此类问题。在有线数字电视服务方面,不少地方的消费者表示存在捆绑消费较多;客户开通内容不透明,收费标准不清晰的现象。

省消费者协会建议:

公共服务行业处于社会特殊地位,具有主导市场的优势,一旦出现侵权行为,涉及面广,不仅给消费者利益带来侵害,而且也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影响。江苏省消费者协会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企业应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基本投入,提供更好保障;全社会应进一步完善共治体系,加强社会监督;消费者应进一步强化维权意识,维护自身权益。%,供气服务89.5 %,供电服务84.4%,供水服务最低为80.4%。

分省辖市看,总体满意度较高的有南京、盐城、常州;镇江、扬州总体满意度较低。

一站式服务大厅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全省窗口服务标识清楚比率较高,除徐州83.7%最低外,有5个省辖市均为100%;全省四大公共服务开设3-4个业务窗口平均比率为94.2%;对窗口业务人员服务满意度平均为85.5%;提供缴费方式2种以上平均比例为89.7%;收费价格公开的比例为93.9%,提供消费帐单比例为90.2%。

开放性问题调查:

在南京、盐城、连云港、南通营业大厅调查中,不少消费者反映电力缴费便民服务上还存在不足,缴费网点、方式还较少;部分边远地区,电压有时不稳定,供电不够充足;有时停电。像盐城、连云港、南通、徐州、泰州营、镇江营业大厅的消费者调查中均反映缴费方式少、服务态度不够好等此类问题。在有线数字电视服务方面,不少地方的消费者表示存在捆绑消费较多;客户开通内容不透明,收费标准不清晰的现象。

省消费者协会建议:

公共服务行业处于社会特殊地位,具有主导市场的优势,一旦出现侵权行为,涉及面广,不仅给消费者利益带来侵害,而且也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影响。江苏省消费者协会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企业应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基本投入,提供更好保障;全社会应进一步完善共治体系,加强社会监督;消费者应进一步强化维权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篇12: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政府文化部门如何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实施好共享发展战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构建更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供体系,强化有效供给以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期我们就这一课题对江西省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现阶段文化服务供给情况良好

本次调查采用入户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样本覆盖全市。调查对象的抽取是以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的数据为基础,按2‰的比例在全市县市、管委会、开发区等对样本量进行了分配。

从问卷回收情况来看,满意度排在前面的是:文化广场便利性(80分)、文化在市民心中的地位(76分)、文化服务有进一步需求(76分)、近年来南昌的文化发展(74分),这四项都处于良好的状况;满意度排在后三位的是:文化活动形式(52分)、文化活动策划水平(58分)和文化活动参与度(59分)。

(一)调查反映现阶段文化服务供给取得良好效果

1.南昌总体上让被调查者拥有文化认同感。调查数据显示,有81%的市民对南昌的整体印象是满意的,13%的人表示基本满意,只有6%的人持不满意态度。近年来,南昌市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实施重点文化工程。近5年来,全市新建改建公共文化项目41个,启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工程,基本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不断覆盖边远乡村,受益人群增至48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95%。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努力同心,共同把南昌建设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全省经济强市的地位逐渐确立,从客观上推动了城市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2.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和文化中心打造具有便利性。一个城市给市民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此问卷仅从市民的文化消费环境、消费意愿、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消费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有74%的人对南昌市的文化消费环境中文化广场活动持满意态度,满意度综合评价居21项榜首。对于南昌市的公共文化普惠率,有80%的人在基本满意之上;有37%的人认为南昌市的文明程度在满意之上。如何增强市民的文明素质以匹配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这将是南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值得思考的一大课题。

3.城市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对现有居住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水质、道路干净程度)、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时,持满意态度的占40%以上,普遍认为市区居住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随着新城区的全力建设和旧城区的全面改造,南昌市正朝着绿色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

4.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较为充实。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对南昌的文化设施持满意态度的达54%,日均文化娱乐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市民占调查总数的56%。近年来,南昌市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朝着“文化南昌”的方向努力,市民的文化业余生活呈现出初步繁荣的景象。

(二)调查从四个层面反映文化需求的差异性

1.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市民消费指数

调查结果显示,收入的高低与百姓文化服务需求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需求指数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表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需求指数最低的是月收入元以下的市民,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

2.不同年龄的人文化需求指数差异显著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人群其文化需求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服务需求指数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40岁—55岁年龄段的市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就业、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文化需求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

3.男女需求指数有差别

调查结果表明,女性的文化需求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主要从家庭成员丰富生活情趣或子女教育身上获得文化体验的满足;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文化需求指数要高于男性。

二、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其硬件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结合样本分析和实际,南昌的体系建设期间供需结构调整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文化要素投入存在短板

从宏观视角看,“十二五”期间,南昌市文化服务投入总量仍然偏小,文化产业层次也不高,文化服务消费区域竞争力不强。从结构视角看,传统文化服务占据较大比重,智能化服务层级较低,供给结构老化,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整合度不高。从国内视角看,南昌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与全省各地市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和发达地市、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文化建设相比,优势产业也面临激烈的竞争;文化活跃程度、开放程度与一线发达城市相比则存在较大距离,文化辐射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文化融合创新驱动表现失衡

从创新层面看,南昌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迫切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水平,消费需求也很旺盛。而公共文化服务则过多惯性依赖政府投资和部门投入,内在创新动力不足。从融合层面看,“互联网+文化”与其他文化载体建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尤其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不高,服务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不足,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从驱动层面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利用科技手段加快构建覆盖广泛、适销对路的服务空间的紧迫感不强,服务主体自身满足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意识薄弱。

3.文化服务区域结构形成差异

从收入方面看,南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依旧明显,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和不同人群收入差距较大;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留守儿童及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缺乏长效综合服务机制和评价体系;从内容方面看,面对大量单向传递的文化服务活动,供给结构升级缓慢,广场舞、大合唱等大同小异的主题演出,难以满足多元化、不同层次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各区域专业人才队伍仍有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效供给存在偏差,直接影响了文化供给不均衡。从质量方面看,不同区域的文化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差异化需求在现实上客观存在,文化供给与市民文化需求不对路,市民不愿参与和不敢消费,直接抑制了居民现实文化消费需求。

4.市民文化消费存在不利影响因素

从比较全国2015年调查数据来看,影响南昌市民文化消费指数的三大不利因素:活动形式、策划水平和参与度,与全国影响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消费线性水平基本一致。

5.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短板

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而社会显现多样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消费新取向;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素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仍处于追求建大场馆、立新标识及传统的“自娱自乐”式发展阶段,远未跟上消费升级需求。

从内容上,无力实现优质文化资源价值最大化。内容陈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群众的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基层人才知识结构薄弱,导致深层次服务出现供给不足。

在形式上,文化公益的边际效应正日益递减。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传统单一”式的“大众套餐”,无力满足“订单式”分众文化消费新需求。粗放型文化服务供给饱和,市场和社会组织逐步“兼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公共文化机构主体地位和功能定位面临重新解构。

在成效上,有效供给的服务框架不协调。忽视复合型人才培养,造成服务成效“虚化”,与群众的实际感受相悖。

三、从源头推进文化共享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已进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文化服务面临更多样需求的发展态势不可逆转,改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固性和惯性,必须从供给侧出发。

(一)实现全民共享的必然选择。供给侧改革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尊重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全民共享的本质内涵是全民普惠,人人享有。只有从增加有效文化供给、改善供给服务结构、提高供给效率等角度入手,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最大效益化释放供给服务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准,解决均衡服务稳步发展的问题,才能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的文化均等化发展。

(二)实现全面共享不可错失的必然机遇。文化供给与需求相互依存,公益性文化服务主体的供给能力必然在社会文化有效需求中起决定作用。有效需求不足,意味着文化供给能力和输出能力处于弱势,只有通过多样化公共文化共建模式,提供高质量、对口味、适应现代传播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的文化竞争实力和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全面共享为优化文化服务结构布局搭就更大的舞台,公益性文化服务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实现共建共享的必然要求。从供给角度来看,文化建设主体服务结构老化、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不适应文化服务客体需求的快速升级,创新能力不足与旺盛的现实性消费需求不相匹配,会成为制约文化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人民群众的应有权利,文化的共同建设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因此,推进文化共建是实现全民共享的根本保障。

(四)实现渐进共享的必经之路。从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来看,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基本文化权益保障还不均衡。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共享发展就会面临空间上、质量上的瓶颈。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坚持渐进共享积极推进,从整体上量力而行,以有效供给解决当前必须解决和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升全民文化需求指数,才能逐步同步稳步实现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的思路对策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就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拓宽和提升供给服务效能提出几点建议:

(一)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共享发展理念强调以共享引领民生,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制度关怀和社会主义文化理念。逐步推进实现城市的文化愿景,增强市民文化福利,满足市民共同的文化期待,南昌市可构建长效机制,有效整合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标准体系,均衡不同区间的公共文化产品资源,实现公共文化产品有序、公平分配。推进文化馆(群艺馆)建设、服务、运行管理标准化,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形成特色多样的“文化菜单”,打造强势品牌服务,提高文化附加值。在全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基层文化“一站式”服务到位。在全市统一分级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专项账户,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基层文化场所标准化、均衡性建设,合理布局,将文化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通过非营利、自愿的方式参与到公共文化供给中,将社会文化福利辐射到不同群体,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缩小服务差距,彰显社会公平。

(二)建立居民文化消费机制,提高供给效能。文化消费水平直接反映城市文明程度,也是衡量地区历史文化沉淀、社会文化氛围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衡量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文化消费占总支出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中,南昌市目前已经入围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必须以此为契机,着力培育文化消费习惯,积极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适应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的同时,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南昌市、县区文化馆两级均新建了文化场馆,可依托这些场馆重点培养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和艺术欣赏水平;探索和引导文化投资逐步朝适应群众购买力的方向落地,有条件的地区对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拉升基层文化消费。同时,提高市民对精神文化产品及劳务的占有、欣赏和使用,充分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依托南昌历史文化名城、万寿宫文化街区、各古村落及文物和非遗等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向全国传播交流南昌文化,形成新的社会热点和消费增长点,有效提高供给效能。

(三)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改善供给结构。新供给需求已经明朗化,服务新方式才刚刷新,南昌公共文化必须处理好新需求与新供给的关系。一方面政府政策托底,守住民生底线;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金资助和投入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不偏离公益轨道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供给领域,既可以缓解政府主导文化供给的压力,又能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文化需求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同时,引入第三方竞争机制,以改善单一供给效率低下状况,提高自身公共文化产品质量、弥补自身文化再生资源不足。只有文化领域的社会资本参与度进一步提高了,才能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供给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

(四)强化宏观管理,拓展新供给格局。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新供给格局的逐渐形成,南昌市多样化文化服务及服务产品流通已初具规模,条块分割、区域封闭和城乡分离的传统格局初步打破,文化资源开始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源中文化信息、学科人才和服务专长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向社会敞开。城市文化馆自身的公共文化学术研究目前与城市发展地位还不相匹配,学科研究力量不足。为同步适应文化发展要求,进一步重视理论建设和学术创新,构筑区域性文化人才高地,才能更好破解目前实践中的种种难题。南昌要利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机会,科学提供“订单式”“菜单式”文化服务,与提升公共文化效能相结合,加快建立健全文化服务群众评价与反馈机制。

篇13:公共服务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摘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发展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世界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最后给出了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比较研究;建设小康社会

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我国十三五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为人民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对服务业以往的研究中,多从生产或服务,与生产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为视角进行研究[1];在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中,也多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为主[2],研究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较少。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折点上,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都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

一、分析与研究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将有利于学界和业界更深刻的认识存在问题,提出方案和措施

(一)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公共服务业的内涵。公共服务业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为服务社会大众而提供的非盈利为目的的产品或服务。公共服务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首先,公共服务具有普惠性,共同产品或服务人人可享用,并不区分受众,不具备排他性。其次,公共服务具有共享性,一部分人消费共同品并不影响其他人消费,产品或服务可重复使用。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即是共同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外延。依据公共资源投入的不同领域,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表现形式可将公共服务分为四类:

(1)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如煤、电、水、气都属于此类。其主要是服务人们基础型性的生产、生活需要。

(2)经济公共服务,如技术推广、财务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主要是为协助个人或组织开展经济活动,便利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性服务。

(3)社会公共服务,主要指诸如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性服务。

(4)安全公共服务是指国防、治安等涉及国家、社会及个人安全相关的公共服务。

(二)生活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生活服务业的内涵。生活服务的考量标准就是让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活服务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生活服务可两分为基于实物消费的物质生活消费和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消费服务。生活服务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当前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指标。生活服务业的特征是:首先,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上升,生活服务支出的.收入弹性增大。其次,经济增长过程中,处于同水平的国家生活服务消费的结构趋同。第三,消费需求差异化,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提升。生活服务业外延。按照要素投入分类,生活服务业包括劳动密集、知识与信息密集和资本密集三种类型。劳动密集型生活服务业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服务业,其显著特点是一般劳动要素的密集投入。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活服务业如餐饮、零售业、物流业等行业。知识与信息密集型生活服务业以技术和市场创新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处理信息、分享知识的形式来服务大众生活。[3]例如58同城、淘宝网以及一些留学中介等都属于知识密集型生活服务业。资本密集型生活服务业很注重资本的整合与配置,密集投入的是金融资本,典型的例子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二、世界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一)公共服务发展的趋势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早期的有限提供阶段。资本主义早期公共服务有限。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财富积累和社会生活的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显得愈发重要,19世纪晚期,欧美国家相继出现劳动保障相关的法规,政府出台改善社会公共福利的相关措施。

第二,公共服务发展阶段。上世纪代爆发的经济危机让西方国家的保障体系出现危机,愈发凸显公共服务的重要性。二战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期,各国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不断向广度和深度上努力,在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和公共服务品质上不断提升。到上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三,公共服务的优化阶段,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失业率不断上升,公共服务提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在政府的推动下,出现了依托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公共服务业建设,以改善就业和提升社会福利。国外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特征:1.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基于公平和效率两种不同的优先原则,可将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两分:一种是以美、德、日等国为代表的偏重效率原则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采用个体自助与政府补助、商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以个人自助为主的公共服务体系。另一种是以英、法等国为典型代表的北欧国家,这些国家偏重公平原则的公共服务体系。特点是该体系由国家主导,实施全民全覆盖保障,服务体系健全。2.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这部分服务体系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形成了以国家为主题的针对医疗、教育、住宅、基本收入四方面的保障体系。同时兼顾效率和共同。

(二)世界范围内生活服务业发展趋势1.消费是促进经济增加的新引擎。全球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数据说明,最终消费支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71-75%之间,而且有小幅上升的趋势。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2.生活服务业进入全面创新阶段。一是新业态层出不穷。以需求为导向,导致现代生活多元化,消费细分化;二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逐步融合;三是注重构建长期增长引擎;四是加快实施体验式创新营销。3.生活服务业呈现高科技化和高智能化。高科技是生活服务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国外生活服务业借助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建立起强大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从而彻底改变了生活服务业的运作方式。4.生活服务业全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区域分割被打破,生活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不断融入世界各地的经济中。

三、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我国公共服务业存在问题(1)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且存在城乡二元化、发生与欠发达地区二元化现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

(2)公共服务品投入不足,国家财政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并建立健全相关运行措施,科学投入,合理使用,提升公共服务业的建设效率和成果水平。

(3)各级政府的职能边界和行为边界尚需界定,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做好政府和市场的分工,以公平、公正、公开、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这样的原则作为政府推动公共服务业的准绳和抓手。

(4)总体来看,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为适应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需要“转型升级”,以服务者的身份和心态,在国家建设目标的统一驱动下开展服务工作。

2.我国生活服务业存在问题

(1)我国产业结构的制约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首先,原有的产业体系侧重总产值的增加,劳动者收入偏低,造成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其次,由于分配的不均衡,造成分配群体高、中、低比例不均,没有形成橄榄型的合理收入分配群体结构。第三,政府保障体系尚需完善,居民基于预防动机,降低了远期和大件商品的消费预期。

(2)生活服务行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与产品、服务同质化的矛盾。消费可持续的基础有赖于供需平衡。然而,在我国,有效供给和需求这一矛盾长期存在。长期以来,市场分割、重复投资建设使给造成供给带来了低水平建设,有效需求长期得不到释放。

(3)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制约了消费潜能释放。我国传统上重生产,轻流通,致使流通环节效率低下,流通组织亟待优化,流通成本高居不下。这些因素造成流通环节上商品或服务被层层加价,渠道不畅造成一些商品难以在市场有效流通,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

四、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1.打造扁平化公共服务的基层供给体系着力打造扁平化公共服务的基层供给体系。一方面,从执行人的角度看,要着眼于基层行政机构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提升,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需求,强化基层组织的执行力,让政策与资源落实到位,让基础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从组织结构看,要重点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基层的配置力度和范围,让资源配置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2.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各级政府要从法律、制度、政策层面支持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创新。首先,对于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方法要借鉴吸收与摸索总结相结合,用于实践和创新。其次,政府要为支持企业和社会参与公共服务在软环境和硬环境上给与支持。第三,积极扶持参与公共服务的企业家成长,激励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企业家社会责任机制实施。第四,是让具备核心服务能力的企业参与公共服务,政府以外包的形式将非盈利性质的公共服务发包,提升服务效率。

3.通过创新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公共服务的持续投入,即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需求,也是消费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公共服务兼具双重使命。所以,公共服务的发展不仅起到为人民群众保障“兜底”的作用,还要引领经济的前行,这就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公共品、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包括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机制创新就是要设计出创新的公共服务治理机制,发挥政策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产业创新是指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让市场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4.加快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制改革实施税制改革,对扩大消费和优化分配结构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今需求主导的社会中,优化流通效率,促进消费和生活服务业增长需要依靠加快结构性减税和合理的税制改革。实施税制改革要处理好四类关系。一是纳税人群体关系,降低种地收入群体的税负水平,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数量;二是企业关系,降低小微企业纳税,培养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双创拉动生活服务业发展;三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实现各级政府责、权、利关系明确,和施政的透明化,防止腐|败。

5.完善分配结构,促进生活服务业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依靠合理的分配格局,要实现兼顾公平和效益,不断完善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中等收入人口比例将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收入分配环节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依靠分配制度的改革,要一次分配和二次分相配结合,推动创新创业对分配的贡献。6.城市化对提升生活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推进城市化,具有促进消费、提升生活服务业的的正效应。研究证明,城市化率的提升过程也是居民消费化率上升的过程。城市化对生活服务业的促进来源于:

(1)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城市中集聚的居民。

(2)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的集聚会带来消费的集聚。(3)城市化会带来流通产业的优化和模式创新,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周丹,应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综述与展望[J].情报杂志,,(8):200-207.

[2]杨亚琴,.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1):61-66.

[3]魏江,王铜安,陆江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组织结构特征及其与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3):103-110.

篇14:公共服务相关论文

公共服务相关论文

一、逐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当前,应继续贯彻执行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优先发展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积极落实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保险政策,解决农民工最急需的权益保障问题。这就是重点突破,即重点保障项目要突破、重点工作环节要突破、重点行业领域要突破。以农民工工伤保险为例,需要建立重点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示范工程,将工伤保险和风险防范有机结合,提高农民工安全保障意识,促进企业积极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降低和化解潜在安全风险。在农民工就业比例较大、风险较高的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涂装等重点行业,通过企业申请的方式,选取一些大型企业、大型工业园区、中小型企业聚集地等开展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示范工程。对于小矿山,小化工、手工作坊等小企业较为集中,农民工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引导有关培训机构或企业设立联合培训基地。在重点领域加强监管的同时,要制定灵活多样的参保办法,便于农民工参保。由于农民工群体具有复杂性和日渐分化的趋势,采取分层、分类的措施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是理性的选择,也是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到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要求,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过渡性制度安排的设计要坚持制度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匹配。

以农民工医疗保险为例,根据农民工职业特点、市民化意愿等特征,有的农民工在城镇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关系稳定并且市民化意愿较强,对于这样的农民工,由于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实现稳定就业,要求随单位参加“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尽管这类农民工可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关系不稳定,因此,对这类农民工应实行农民工医疗保险。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通过实行低费率、保当期、保大病为主、雇主缴费,将农民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加上保门诊待遇,目的是提高政策的参保激励效果。

对于自雇或灵活就业农民工,可以由本人自愿选择参加务工所在地的'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办法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要对社会保险管理方式进行创新,适应劳动力市场灵活性要求。针对农民工中许多人员收入相对不稳定、流动性强,经济承受能力低,难以按时交纳与城镇职工同额的个人缴费,企业缴费难处理等困难。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与城镇职工一个模式缴费,存在较大的困难。各级政府应当探索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缴费模式,创新管理方式,例如,针对建筑业社会保险的缴费问题,可以要求城乡建设部门给予配合,施工单位在招投标中,需要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费纳入招投标预算,减轻施工单位资金压力。

二、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

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尚未涵盖进城务工人员,当出现经济困难或因大病、重病导致家庭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救治费用等情况时,农民工必然承担很大的生活或精神压力,会严重影响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因此,要在现有城市救助制度基础之上,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将农民工纳入到城市社会救助网络,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无缝连接,为保障处于困难阶段的农民工正常生活而构筑最后一道安全防线,这是输入地政府对农民工履行最基本民生保障责任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的建立和实施,一个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基础部分、同其他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网已初步成。这个保障网由一条经科学测定后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一个稳定的来自政府财政的资金渠道、一系列与之配套的保障手段、一整套规范的操作程序、一个相对严密的管理体制和以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特征的运行机制构成。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步提高农民工社会救助的覆盖率。有步骤地推进农民工的社会救助,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生活救助范围,通过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以维持基本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期。除此之外,还要探索农民工医疗社会救助、失业社会救助和法律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新途径,完善农民工救助体系,加强整体推进。

三、强化农民工住房和子女教育保障机制

逐步将农民工家庭纳入到输入地廉租房范围。目前许多城市的廉租房的适用对象是城市的双困难家庭,覆盖面较小。而农民工群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符合所在地区廉租房的适用标准,有必要将其纳入到廉租房保障范围内。只要将农民工纳入到廉租房保障体系中去,农民工就会享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从一定程度可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因此,在完善农民工廉租房保障政策时可以参考当前城镇廉租房的相关规定,根据农民工的特点,进行相关细则的调整与修改,建立起一套符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的审查、进入、轮后及退出机制。城乡教育制度问题由于城市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水平远比农村高,很多转移就业劳动者都希望子女能够享受城市教育。然而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到城市公共教育体系。

篇15: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

科学网6月29日上海讯(记者黄辛)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研发的《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正式发布。专家表示,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指标双维度高覆盖 科学反映城市服务发展变化

据介绍,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民意舆情调查研究中心的品牌项目,《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已经连续开展6年,调研维度不断完善,调研城市数量不断增多。11月至12月,中心以“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指数”体系为测评框架,框架由“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组成,每一维度包括多项评估指标。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系统(CATI),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3500位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和电话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全国“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十佳城市。

表一、调研城市及样本量

1、直辖市

北京(100)

上海(100)

天津(100)

重庆(100)

2、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长春(100)

长沙(100)

成都(100)

大连(100)

福州(100)

广州(100)

贵阳(100)

哈尔滨(100)

海口(100)

杭州(100)

合肥(100)

呼和浩特(100)

济南(100)

昆明(100)

兰州(100)

南昌(100)

南京(100)

南宁(100)

宁波(100)

青岛(100)

沈阳(100)

深圳(100)

石家庄(100)

太原(100)

武汉(100)

乌鲁木齐(100)

西宁(100)

西安(100)

厦门(100)

银川(100)

郑州(100)

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维度:“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每一维度包括多项评估指标。

基本公共服务维度与民生息息相关,包括中小学教育、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等评价内容。调查显示,接近30%的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给出了优良(8分以上)的成绩,40%给了及格的成绩,另外接近30%的城市居民给了不及格的分数。针对具体问题来从优良成绩(8分以上)来看,民众对于以下几方面的公共服务认可度相对较高,包括“社会治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民众对于以下几方面的认可度则相对偏低,其中包括“房价稳定工作”、“公立医院服务”、“中小学教育”和“环保工作”。

政府服务维度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核心理念作为评价变量,包括公职人员办事效率、公职人员服务态度、民众获得政府信息的.便利程度、政府主动公开开支情况、政策制定是否广泛征求民众意见、政策本身对于民意的反映情况等评价内容。相比于基本公共服务,民众对于政府本身维度的评价普遍偏低,“公职人员办事效率通常较高”的认可度为32.51%、“公职人员服务态度通常较好”的认可度为32%、“获得政府信息较为便利”的认可度为35.28%、“政府主动公开开支”的认可度为35.49%、“政策通常能够反映民意”的认可度33.14%、“政策制定通常征求民众意见”的认可度为33.54%。

“黑马”宁波拔得头筹 上海位居前五

通过数据分析与综合评分,全国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宁波、青岛、杭州、成都、上海、深圳、南京、合肥、北京和昆明。

在基本公共服务维度中,宁波在“中小学教育”、“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等分项排名全国第一。青岛在“社会保障”和“环保工作”等分项排名全国第一。

在政府服务维度中,青岛在“公共政策吸纳民众意见情况”和“政府开支公开情况”方面位列全国第一,宁波在“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情况”方面位列全国第一,济南在“公职人员服务态度”方面位列全国第一,南京在“公共信息获取便利程度”方面位列全国第一。

本次调研中宁波的成绩相当抢眼,不仅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排名第一,同时在“中小学教育满意度”、“公立医院服务满意度”、“房价稳定工作满意度” 、“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休闲娱乐设施满意度”、“公共交通满意度”、“政策制定过程征求民众意见情况”七个方面均排名第一。

上海市的公共服务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总体排名为全国第5。就具体指标来看,除“房价稳定”以外,其余指标均位列全国前十,由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治安”两项在全国分列第2和第3位。政府服务维度中,上海的成绩也是不俗,除“公职人员工作效率”之外,其余指标均位列全国前十,特别是“政府开支公开情况”、“民众获得政府信息便利程度”均全国排名第2位。

加大中西部服务建设力度 提高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除了成都、合肥、昆明之外,东部一线城市占了七席,从具体调研问题来看,东部一线的优势同样显著,因此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依然严峻,政府应加大对于中西部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总体来看,70%民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给出了及格的成绩,但给出的优良成绩只有30%,还有改进的空间。另外,其中对于“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工作”、“环保工作”的满意度相对偏低,这些也是近年来引发诸多社会矛盾的集中议题,需要政府加大完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

但报告同时也提示,民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普遍待提升,民众对公职人员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政府信息获取、政府开支公示、政策吸纳民意等方面的满意度均不超过40%。专家认为,城市政府应广泛听取民意,公开重要信息,增强公职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篇16: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公共服务政府测评服务体系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政府行为的最终产出,是政府行为与公民需求最主要的结合点,也是公民评价政府及其领导者的主要尺度。从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实践看,注重政府的服务功能已经成为趋势。美国克林顿政府发起的“政府再造运动”明确提出了“顾客第一”(PuttingCustomers First)的口号,并通过颁布“联邦政府内部革命”的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政府设定顾客服务标准,还出版了政府的服务标准手册《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的标》。英国政府在1991年开展了提升公共服务的“宪章运动”;又发起了以“服务第一”(Service First)为口号的“新宪章运动”。加拿大政府也在颁布了《政府公共服务》。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建立所谓“顾客导向”型的政府,也就是能够满足顾客需要和受顾客驱使的政府。西方国家的这一改革取向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探讨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测评方法,东方公共管理综合研究所在广泛搜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入世”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民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选择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作为试点进行了问卷调查。织里镇以“中国童装之都”而享誉全国,区域面积135.8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86亿元,增长21.07%,高出全市近10个百分点,人均GDP达2.1万元,高出全市6000元。织里镇作为湖州市最具经济活力的工贸新区,无论从经济规模、城市化程度还是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均走在全国镇级经济的前列,具备了进行公共服务状况研究的基本条件和代表性。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为了准确、全面地把握织里镇的公共服务状况,我们将研究对象群体定为八组:(1)湖州专家,指湖州市委、市府对织里镇情况比较熟悉的专家和领导;(2)织里镇政府工作人员,指编制在织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3)派出机构的政府工作人员,指编制在湖州市,但在织里镇的派出机构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4)大企业的管理阶层,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织里镇的企业管理人员;(5)手工业主,指织里镇的家庭企业主;(6)市场交易人员,指织里镇的市场摊主;(7)农民,指织里镇的务农人员;(8)外来打工人员,指在织里镇务工的外来人员。 自4月开始,课题组多次赴织里镇考察、搜集资料,6月份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评议工作,第一次正式的问卷调查时间为207月10日至7月13日。实际发放问卷1626份,回收有效问卷1592份,有效回收率97.91%(见表1);经统计检验,回收样本对织里镇总体公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表1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在研究方法上,课题组主要以英国的公共服务为“标杆”,具体参照了英国19“新宪章运动”提出的九项原则(见表2)。 表2英国“新宪章运动”的九项原则 资料来源:www.servicefirst.gov.uk参照上述九项原则,并结合对织里镇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最终提取了20个评价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整体状况的指标。在测评方法上,也借鉴了联合国、世界银行、透明国际(TI)等权威机构的成熟经验,采用8个调查群体、政府工作人员与公民共同参与的研究方法来抵销误差。 二、织里镇公共服务测评情况 (一)整体评价 调查表明,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有待改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课题组以得分0.4作为“标杆”。测评结果,织里镇20个指标的平均得分值为0.41,刚刚达到标杆水平;20个测评指标中,得分接近和超过标杆水平的仅占一半;在公共服务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指标,如政策的无倾向性、维护社会公平、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工作效果等,得分均在0.5以下,但集中在0.3~0.5的区间;节约开支、住处公开、投诉的实际作用等6项指标的得分低于0.3,处于较差和很差的状况(见表3)。 表3织里镇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0~1;得分0~0.19为很差,0.20~0.29为较差,0.30~0.49为一般,0.50~0.69为较好,0.70~1.00为很好。 此外,对整体测评情况的分析表明,有3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投诉通道与投诉实际作用之间的得分差距很大。调查表明,76%的调查对象认为能够对政府的工作失误进行投诉;但是仅有22%认为投诉有实际效果。 第二,节约开支的得分最低,仅为0.13,反映了群众对镇政府在节约开支方面意见较大。但这一得分又与同样得分很低(0.21)的“信息公开程度”有直接关系,反映了政府在财务公开方面做得不够,直接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第三,政策倾向偏差较大。织里镇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政府的政策明显地倾向于企业主(见表4),对企业主与外来打工人员的政策倾向偏差高达0.55。 表4政策倾向问题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政策倾向偏差为极差;得分区间为0~1。 (二)具体测评 在整体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对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5个重要方面进行具体的测评(见表5)。 表5织里镇公共服务的具体状况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0~1。 调查表明,织里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在5个重要方面的具体测评也不甚理想。 (1)治安能力一般。调查对象中认为在织里镇有安全感的只有43%,认为治安状况越来越好的更少,仅有24.7%;影响政府治安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外来打工人员约占到总人口的1/3。 (2)提供教育服务的水平一般。调查对象中仅有29.6%对镇里的教育水平持肯定意见,仅有28.7%对镇里教师的水平持肯定意见。 (3)廉洁状况一般。调查对象中仅有29.2%对镇政府的廉洁状况持肯定意见,其余46.6%持中立意见,24.2%持否定意见。 (4)安全生产(消防能力)较差。织里镇的支柱工业是童装业,以生产、生活、仓储“三合一”的加工方式为主,但目前织里镇的消防队仅有一辆消防车;因此,安全生产,其中主要是消防问题十分突出。 (5)社会保障较差。调查对象中仅有22%对镇里的社会保障工作持肯定意见,其余50.6%中立,27.4%持否定意见。 除了上述五项重要指标之外,我们还深入研究了织里镇的遵纪守法情况。调查表明,在织里镇的4个主要群体中,遵纪守法情况由好到差依次为:本地居民,政府人员,企业老板,外来人员(见表6)。 表6主要群体的遵纪守法情况 三、公共服务状况对政府及其领导的影响 在对织里镇公共服务状况的测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究了公共服务状况对政府及其领导的'影响。 (一)织里镇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 调查表明,织里镇公民对政府总体工作的满意度为0.39,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也是0.39,接近标杆水平(见表7)。 表7织里镇公民对政府的评价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0~1。 调查表明,织里镇公民对政府领导的支持度超过了0.5,为0.52,状况较好;而公民对政府领导的总体满意度也略微超过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为0.40,达到标杆水平(见表8)。 表8织里镇公民对政府领导的评价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0~1。 (二)公共服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 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得分为0.41,这与表6和表7所反映的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得分非常接近,说明这些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课题组抽取其中的核心指标“服务的实际情况”作为代表,分析该指标与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相关程度(见表9)。 表9服务的实际情况与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相关程度 注:以上指标为定序变量,相关度分析采用Gamma系数,取99%置信区间,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得分区间为-1.0~+1.0。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政府的公共服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一,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普遍要求。织里镇的调查表明,调查对象中认为政府的工作应该侧重于服务的占79.5%,其中以湖州市的专家和领导最多,高达95.7%; 第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是提高政府的回应力和扩大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情况下,改善公共服务将是当前政府获得公民满意,进而得到公民信任和支持,扩大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四、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 对全国公共服务行业的全面研究表明,织里镇公共服务状况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例如,据安徽省消费者协会统计,该省20针对公用行业的投诉量较上年上升了45.76%。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已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应当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对此,我们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加紧研究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 课题组经过对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调查研究,发现了该镇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关键性弱项,例如:政府开支的浪费、信息公开程度低、投诉的实际作用差、未能按照规定的服务时间完成工作等,见表3。通过区分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很好几个等级,镇政府就能够有针对性、重点突出地搞好公共服务的改善工作。 针对政府公共服务因行业、地域等因素而差异性较大的情况,建议在中央的统一指导下,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政府公共服务的调查研究,首先表明政府注重改善公共服务的姿态;在充分了解公民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公共服务的承诺或改善公共服务的方案,鼓励创新与实践,积极探索符合“三个代表”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服务。 (二)尽快确立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原则 就我国的行政体制而言,大范围地推行政府公共服务改革,首先需要由中央政府确立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和原则。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行政传统和经验,尽快制定政府公共服务的指导原则。例如:(1)重回应(Responsiveness):强化公众的知情权,了解公众的意见,对此作出快速有效的回应;(2)高质量(Quality):公布综合性的公共服务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和连续性,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南,运用高新技术改进关键领域的服务绩效;(3)高效益(Effectiveness):引入先进的服务标准,改进程序追求持续的绩效提升,为公众提供有用的公共服务;(4)联合办公(Workingacrosssectors):鼓励跨部门的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课题组在织里镇的试点研究表明: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体系性;公民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织里镇为例,该镇公民对政府的大多数公共服务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见表10)。 另外,统计分析表明,织里镇公民对上述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之间具有较强甚至很强的相关性;这些都说明目前公民对于政府的需求是提供体系化的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研究公共服务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确立公共服务原则为基础,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为标的。政府部门的差异性并非阻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因素,因为无论是提供单一服务的行业部门,还是提供综合服务的政府部门,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都以3个共性的环节为关键:第一是明确服务的承诺,第二是服务的流程管理,第三是服务绩效的评估与反馈。目前国内外 表10织里镇公民对政府多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0~1。 的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模式已经成型,例如:ISO系列认证、无缝隙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等;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将这些成熟的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认证、考核与奖惩等办法,有效地监督和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 总之,政府的公共服务改善和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对所有国家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既是符合当前国际形势的新趋势,也是实践我国“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老课题;值得我国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篇17: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

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

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1

――常青藤实验中学 陆姝瑶

一.背景

张家港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动,2000辆带有“绿色出行,保护环境”标志的自行车将为港城市民的出行提供便利。“卡一刷,骑着就走。到达目的地后,在附近网点一还就行。凭着一张诚信卡,市民们可以享受到免费服务。我们小组则针对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出结果,再总结出解决的办法。

二.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人们对公共自行车的看法和意见,进而得出解决的途径,更好的发挥公共自行车便民的作用。

三.过程

1.确定活动主题2.确定活动方式(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照片、服务中心咨询等)3.分工合作(6个人分成三队分别在人民广场和步行街和车站分发调查问卷、三人到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咨询采访、两人查资料以及拍照取证。)

4.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利弊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形成总结报告呈现。 5.每个人形成自己对活动的体会与感想。

四.总结问题

1.有部分人觉得公共自行车有安全隐患,也有少部分人不清楚。

2.还车时没有车位,刷卡后无法正常取车。

3.借不到车。

4.有的地方车辆少,有的地方车辆多。

5.公共自行车的租借系统故障。

6.带婴儿座的车辆很少借不到。

7.限时太短。

五.处理方式

1.及时维护、更换。

2.对民众做一些爱护公物的教育,提高部分人的.素质。

3.车位已满时可以与附近单位或店面协商,确认可否寄放。

5.教育民众要有时间观念和公共观念,及时归还所借自行车。

六.小结

尽管公共自行车这个项目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是发挥了其便民的功能,多数人认同并且觉得此设施不错,因此我们要更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次满足民众的需要。 另外,我从这次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的愉快,与他人建立起不错的人际关系,并学习到了如何来研究一个课题,锻炼了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感悟出了我们要多关注身边的事物。感谢这次活动给我带来的成长。

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调查分析论文

2022年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乡镇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调查报告

信息化需求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整理17篇)】相关文章:

乡镇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2023-08-26

年度农村社会调查报告2022-09-21

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23-10-28

油茶产业调查报告2023-11-05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2022-05-07

农民联合合作调查报告2023-07-14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精选2023-08-06

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反馈整改报告2024-01-17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2023-11-28

山羊产业的调查报告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