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

时间:2022-04-30 01:19:1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零悯”为你分享6篇“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

篇1: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

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

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很难面对困境,其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专家呼吁现在的孩子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发展。

怎样的教育才是挫折教育呢?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父母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往往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使孩子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漫骂和严厉的责打或者与孩子对着干。

篇2:外语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

外语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

【摘要】学习外语的年龄问题早已受到人们的注意。根据Lenneberg临界期的观点,人类语言学习有一个关 键期。过了这个时期,语言学习就会很困难。笔者认为,外语教育从幼儿开始,不仅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外语 的优势,并为他们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外语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外语水平及加速中国的腾 飞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临界期 语言习得 “半沉浸式”教学 母语干扰

* * *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 键的时期。无论多么抽象复杂的语言,无论文化背景如何,每一个儿童都能容易、快速地掌握语言。相反,绝 大多数成年人学习语言则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甚至几乎是艰难的过程,而且有些人在学习了十几年以后仍不能 达到流利的水平。

随着世界经济整体化和居民的迁移,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更为广泛,迫使人们不仅 要掌握一种二种语言,而且要懂得几种语言,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它们。这种世界发展的趋势对一个国 家的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低龄儿童比大龄儿童或成人在外语学习上更具优势的观 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普及幼儿外语教育。而在我国,幼儿外语教育只是处于尝试阶 段,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幼儿学习外语的优势,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 如何在我国开展幼儿外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以Lenneberg为代表的人脑生物学研究者认为,人类的语言学习有一个由生物因素决定的关键期,它始于二 周岁,到青春期结束,过了这个时期,语言学习就会很困难。Lenneberg从人脑生物机能分工的不同这一方面作 了解释。

人的思维机能是有所分工的。左半脑控制语言创造力、句法结构和逻辑思维;右半脑负责非语言创造力的 思维活动,如音乐、美术及其欣赏能力、视觉能力和空间思维想像力。Lenneberg认为如果左脑在青春期,即十 二岁以后受到损害便会严重地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十二岁之前,由于脑神经的分工还未完成,如果左脑受 到损害,语言能力则自然地从左脑移到右脑。这样语言习得不会受到任何妨碍。基于这个学说,Lenneberg提出 了十二岁左右为掌握语言的临界期。在此以前,儿童能毫不费力地学会语言。在此以后,语言学习就变得困难 多了。

此外,一些语言习得研究者所做的实验表明,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如果儿童在五六岁以前开始学习第二 语言,那么他们说第二语言则丝毫没有任何口音。否则,如果在六岁以上才开始在自然的目的语环境中学习, 那么语言发音就往往会有一定的口音。年龄越大,口音越重。这些实验说明年龄和习得第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 系。

笔者从几年课余英语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年龄对外语学习的影响。除生物因素外,笔者认为还有其它三 个方面说明外语教育从幼儿开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年龄越小,母语干扰也越小。

随着年龄的增大,母语日益流利与完善,每个人的母语习惯也变得越来越巩固。成年人开始学习外语,特 别是学习与自己的母语截然不同的一种语言时,他们的母语习惯往往会潜意识地抵制这一语言。他们容易无意 识地以自己的母语为标准来衡量,接受所学语言。其结果往往会觉得外语的某些现象奇怪,难以理解。这种受 母语干扰的心理情绪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母语语言习惯还没养成或完 全养成,所以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受到的母语干扰就要比成年人小得多,例如:笔者曾教过一个六岁男孩学英语 ,当讲到不能用a paper来表达中文“一张纸”的概念时,他很自然地接受了这种英文习惯,因为他对汉语的量 词的掌握还不完全,也就不会把汉语的说法强加于英语表达中,只知道英文不能那样说,也就不会产生抵触情 绪。相反地,许多高中学生很容易把“生活水平”这个短语按照汉语的表达译成“life level”,而不是英语的习惯表达“livingstanderd”。这种因受母语干扰而产生的错误往往很难纠正。

(二)幼儿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少

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情绪是影响习得的重要因素。在成人方面,随着社会意识和心理上的 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更倾向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运用外语时,有一种潜在的紧张感,怕出错 误,担心自己的语言水平低而闹出笑话。这些社会、心理方面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减少了学习者接触和使用第 二语言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妨碍了认知过程对接触到的语言材料的处理。从幼儿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 新事物都很感兴趣,因此,他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活跃,十分自然。

(三)早期外语教育有利于幼儿各方面智能的发展

学习外语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认知、思维和交际等各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系列大样本追踪性研究和 比较研究均表明,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开始学外语的儿童,其认知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不学外语的`同龄儿童。在 各科的标准学业测试中,他们的成绩均优于或至少等同于不学外语的同龄儿童。

另一方面,通过外语学习,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了解其它国家的人民和文化;这无疑将有益于跨文化人 才的培养,并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外语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如何发展我国幼儿外语教学

在我国,幼儿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英制幼儿园的创办把我国早期外语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 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早期外语教学的发展,本文提出五个建议:

(一)设立“早期外语教育基金会”

早期外语教育不仅是个科学问题,而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还不是很发 达的国家开展早期外语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若单靠国家财政拨款,难以解决早期外语教育的培训 师资和教学设备等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早期外语教育基金会 ”,筹集社会资金,号召整个社会关心、支持早期教育,让大家都来为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正如希 望工程募捐活动及教育基金百万行一样,中国的早期外语教育也

将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篇3:外语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

外语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

【摘要】学习外语的年龄问题早已受到人们的注意。根据Lenneberg临界期的观点,人类语言学习有一个关 键期。过了这个时期,语言学习就会很困难。笔者认为,外语教育从幼儿开始,不仅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外语 的优势,并为他们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外语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外语水平及加速中国的腾 飞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临界期 语言习得 “半沉浸式”教学 母语干扰

* * *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 键的时期。无论多么抽象复杂的语言,无论文化背景如何,每一个儿童都能容易、快速地掌握语言。相反,绝 大多数成年人学习语言则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甚至几乎是艰难的过程,而且有些人在学习了十几年以后仍不能 达到流利的水平。

随着世界经济整体化和居民的迁移,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更为广泛,迫使人们不仅 要掌握一种二种语言,而且要懂得几种语言,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它们。这种世界发展的趋势对一个国 家的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低龄儿童比大龄儿童或成人在外语学习上更具优势的观 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普及幼儿外语教育。而在我国,幼儿外语教育只是处于尝试阶 段,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幼儿学习外语的优势,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 如何在我国开展幼儿外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以Lenneberg为代表的'人脑生物学研究者认为,人类的语言学习有一个由生物因素决定的关键期,它始于二 周岁,到青春期结束,过了这个时期,语言学习就会很困难。Lenneberg从人脑生物机能分工的不同这一方面作 了解释。

人的思维机能是有所分工的。左半脑控制语言创造力、句法结构和逻辑思维;右半脑负责非语言创造力的 思维活动,如音乐、美术及其欣赏能力、视觉能力和空间思维想像力。Lenneberg认为如果左脑在青春期,即十 二岁以后受到损害便会严重地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十二岁之前,由于脑神经的分工还未完成,如果左脑受 到损害,语言能力则自然地从左脑移到右脑。这样语言习得不会受到任何妨碍。基于这个学说,Lenneberg提出 了十二岁左右为掌握语言的临界期。在此以前,儿童能毫不费力地学会语言。在此以后,语言学习就变得困难 多了。

此外,一些语言习得研究者所做的实验表明,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如果儿童在五六岁以前开始学习第二 语言,那么他们说第二语言则丝毫没有任何口音。否则,如果在六岁以上才开始在自然的目的语环境中学习, 那么语言发音就往往会有一定的口音。年龄越大,口音越重。这些实验说明年龄和习得第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 系。

笔者从几年课余

[1] [2] [3] [4]

篇4:教育:从心开始

教育:从心开始

大家对教育现状的不满,由来已久,不外乎以下的现实:

[1]从高考制度来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成才方式,并没有任何根本上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带来的是社会就业问题;

[2]不论学习知识是如何的多,学位如何的高。动手实践能力的低下,是公认的事实。经历了10多年的教育,学生们仍然需要在社会中从头开始他们学习一些常识:独立思考、做事的态度、基本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等。对老百姓来说,倾其一生投入的子女的教育资产,跟冷酷的现实相比,是一条壕沟:无法理解,也不能原谅;

[3]在教育的整体环境中,学生、教师和家长都不快乐。学生被揠苗助长,教师在职业的现实要求面前屈服,家长在希望的田边眺望和祈祷,看着田里的庄稼任人蹂躏,插不上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实,教育早已经沦落为世俗成功的工具了。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热衷,不是导向人的内心的培养,人生幸福的向导,而是导向现实成功的窄门:读好书,找一份好的工作,有机会的话,出人投地。一个人的一生,如此地单薄:从出生的那一天,就看见走向天堂的所有道路,这,就是我们希望的一生吗?

如果我们的教育带给我们的只是一条从头到尾的光滑的高速公路。那么关于幸福、关于价值、关于爱、关于恨,关于成功和失败,所有人生旅途的风景,难道只是不足挂齿的装饰和碎片吗?

所以,生活是如此广阔和重要,可以想象得到,教育的不足是那么显而易见地:

[1]不鼓励思考

总是在乎问题的答案的唯一性,本质上就是不鼓励思考。既然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何必要想呢?大家都知道,那个正确的答案,在教学参考书中,在老师的口中。学生们从无数次考试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不被老师打勾的选择都是错误的选择。

[2]对权威的盲从

对权威的盲从,不仅剥夺了思考的自由,而且助长了胆怯。因为最安全的做法,是不用出格。所以,创新是越界,而不被鼓励。

创新的通俗说法,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3]教师在职业中挣扎

有良知的老师,都是育人重于授业。老师是最了解教育需要什么的了,但他们在职业的现实中徘徊:没有升学率,就没有价值,就没有工作,就不能在现实中存活。

关注人的内心,就要放弃世俗的欲望和奢求;关注职业效果,就要严格要求:如果可以用“为了你将来好”的理由,惩罚或用条尺抽打学生的手板,那么家长和学生就都不应该抱怨什么呢?

孩子会很听话,会去学习音乐和芭蕾,学习机器人。但我们永远不要希望拥有贝多芬和比尔・盖茨。

[4]家长没有担负教育的责任

受教育的方式,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里面了事。完全不是。

再好的老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细节。

家长才是担负教育的重要力量。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向学校:好的就是自家教育的好,坏的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这不是谁付钱的问题。即使你付得起所有的费用,但学校也不会教给孩子所有需要的.东西:比如,勇敢、冒险等等。学校是根据你的收入来定价,而非孩子的需要。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人财产,也不应该是家长未能实现的自我价值的寄托所在。

你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难为孩子。还有,与其跟孩子抱怨自己的后悔,不如自己给孩子带给头,做个表率如何?

孩子的冷漠和暴力都是周围的环境传承给他的。他恨社会,不是他本身就恨,或跟了谁谁谁学坏。而是在他的周围,没有谁真正关爱他。

这样看来,不全是青春的错误,也不全是网吧的错误:看见孩子的偏激,固执,甚至暴虐的情绪,是否该想想,是否自己平时的表现也是这样?

物质条件的丰饶,一点也代替不了真情的交流,跟孩子做朋友吧!

有一本伟大的书,20世纪最纯净的心灵,让世界驻足聆听的声音,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从书的开始,你就会看见清澈见底的思想,如涓涓细流,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灵,让我们看到:教育该如何达成大多数人的心灵的幸福和智慧。它也告诉我们该如何一生保存学习的姿态,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的限制,家长的责任,和孩子们的希望:完美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参与教育的人该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看起来不可能改变的现实。

篇5:浅谈教育从造句开始

浅谈教育从造句开始

长春版二年级的教材有一幅图,是课间学生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涂色,并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从造句开始。今天在阅读中遇到一句话“菊花的姿态真美,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真是千姿百态。”在分析修辞手法之后,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因为是三年级,所以在造句的时候,就规定造句不行写课间活动,因为孩子们有习惯,愿意造句不创新,一个句子能从一年学会一直用到六年。

当学生写过之后,我检查,发现还是有三个孩子不约而同写到:公园里花的颜色真多啊,有白的,有黄的,有粉的……真是丰富多彩!这是课文中的句子,所以学生记住后愿意直接用,不去创新。

预设造句就会有很好的生成,就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的亮句。“市场人真多啊,有的人在卖东西,有的人在吃东西,有的人在等人……人们忙个不停。”“地里的玉米有的露出了金黄的牙齿,有的长着黑黑的胡须,有的只剩下了杆……一片丰收的景象。”“学校要大扫除,我们班开始干起来,有的同学擦桌子,有的同学扫地,有的同学擦玻璃……一会功夫教室被我们打扫得一尘不染。”“粉笔真伟大,有的变成了深奥的数学知识,有的变成了漂亮的文字,有的变成了美丽的图画……粉笔牺牲了自己,给我们带来知识,我爱粉笔。”“公园里的荷花姿态真美,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被微风吹动,像翩翩少女……”出现这么多漂亮的句子真实让人喜出望外。在造句时,在写作时,给学生一个例子去借鉴、模仿,学生才会更好地创造。

让学生走出千篇 一律,就会精彩无限。学生能从一句话开始就会有一篇佳作出现!只要给学生一个机会,就会给学生一个思想!

篇6:教育从呵护开始(网友来稿)

海滨小学 叶素敏

这是教学《我长大了一岁》中的一个小插曲。学完了这一课,我请学生们用“长大”说一句话。吴远飘同学立马举手“老师,我来!”我微笑着示意他回答。“我长大了,天离我越来越近了!”说完后,还一副自信满满等着我夸奖的样子。“不可能,人再怎么长大,也不可能离天越来越近……”孩子们争得小脸通红。是啊,按照常识,这句并不正确,是个错误的句子。吴远飘同学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微微露出一丝羞涩。“老师觉得这是一个很美的句子。我们远飘同学努力学习,有一天长大了,也像杨利伟叔叔一样飞上太空,那个时候,你会觉得天离你很近很近。”孩子们听了,纷纷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此时,这个小家伙呢,腰板挺得直直的,眼睛里闪现一种坚毅的神彩。

就是这个吴远飘,满脑子怪想法。教学《美丽的彩虹》一文时,刚讲到“虹”时,我说:“古代人们以为彩虹是天空中的一条虫子……”正讲着,他接过了我的话茬儿,“蝴蝶也是彩虹啊!”我一愣,不对啊,蝴蝶怎么可能是彩虹呢?不妨听听这个孩子是如何自圆其说的。我笑着说:“噢,这个说法倒有趣。你可以详细说说吗?”远飘同学闪动着机灵的眼睛说“彩虹是虫,蝴蝶也是虫啊,彩虹五颜六色很美,蝴蝶也很美!”“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禁不住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夸他。“老师,我还要告诉你,蝴蝶可以是彩虹,也可以是一朵美丽的花,一朵会飞的花。”

【案例分析】

一、呵护纯真的童心

人在童年时代,是分不清楚梦想和现实的。每个孩子,心中都埋藏着许多梦想的种子,这些种子,如果精心呵护,随便哪一颗,都可以发育成让人惊讶的参天大树。但是,真的能精心呵护这些梦想种子的大人,又会有多少呢?

我们很多成人的眼中,孩子们的想法是那样幼稚,那样荒谬,那样无法理解,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却是他们对世界敞开心门,告诉我们是他们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双手触摸世界的一种理解,一种感受。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随时都可能会有想象的火花,会有创意的举动,保护好这些火花,不要掐灭了它!不防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真心去感受孩子的心灵,用童心去接近孩子的世界,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的成长。在我们的心里应该常常响起这样一句话:你的欣赏或许只是一缕春风,但孩子收获到的却可能将是整个春天。尊重孩子不成熟的、甚至我们成人认为是错误的想法,我们就是在呵护一份纯真的童心。

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妈妈吧,一个小男孩跟妈妈说:“我想到月亮上去玩。”这位妈妈亲切地说:“好啊,但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小男孩是阿姆斯特郎,在月球下留下第一个人类的脚印。

二、和孩子们一起入梦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年少过,在童年时,我们也曾做过许多美妙的梦。那梦就像雨后的彩虹,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成年后,我们也做梦,只是梦境都是黑白的,难得有童年时那种绚丽多彩的画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响。我想,只有我们放下成人的架子,欣然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真切地看见孩子们的自由天空,才能真切地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给孩子们讲了《女娲补天》的故事,有个孩子问我:“老师,南极的天空破了,女娲还会帮我们补天吗?”我该如何回答,略加思索后,我有些俏皮地说:“哦,我想,女娲累了,去休息了。可她相信我们可以帮她把天补好。大家一起来想想,我们要怎样来补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在学习《妈妈,不要送伞来》,我们班的陈聪颖同学站起来,稚气地说“我也希望我是一棵小树,迎着风雨长大。”我一阵欣喜,马上接话“我希望我是一只小鸟,来到你的身边,为你婉转歌唱。”孩子听了,欢快地坐下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其实,我们都应该庆幸,能够常常与天真的孩子在一起,重拾那久违的五彩的梦:星星们会常常聚在一起说悄悄话,鱼儿们会在水里开运动会……

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学习的酸甜苦辣,一起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和孩子们一起做梦,师生的情感将得以沟通,学生的思想将得以升华。

【点评】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教师面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突发奇想的问题,训斥、嘲笑或不屑一顾,而大搞“听话教育”,只能泯灭学生的天性。没有幻想能力和想像力的孩子是可怜的。作为老师,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想像力。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时,不要轻易地责备他们,而要设法鼓励他们尽情地去想像。在课堂教学上如何保护,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直都是我力求做到的。一句天真的话语,一幅略显幼稚的图画,或是一个个奇思奇妙的小点子这些都是学生最可贵的想象,都是学生最赋创造力的表现,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去保护,去珍惜,乃至是认真的对待。甚至,当孩子提出我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时,不要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压制孩子的想像力,而要坦然面对未知的世界,承认自己的不足,并鼓励孩子多积累知识,许多问题会随着知识的积累迎刃而解。因为,有时错误也可以是美丽。

[教育从呵护开始(网友来稿)]

试论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优秀幼儿园教学论文

如何给现在的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教育随笔:教师鼓励对幼儿的重要性

论挫折教育的阶段性

关于挫折困难的议论文600字

教学心得体会论文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论文

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
《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共6篇)】相关文章:

函授大专通风毕业论文2023-12-26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总结2022-04-29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2022-09-26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22-12-29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23-04-12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2023-04-20

发现幸福的心理健康说课稿2022-05-07

小议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22-06-21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23-03-16

小班教育叙事案例2024-01-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