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

时间:2022-09-26 07:48:2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精选5篇)由网友“大红灯笼高高挂”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

篇1: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

第1课 《散步》

分歧fēn qí:差别;不相一致的地方

粼粼 línlín:形容水流的清澈或水、石的明净

一霎时shà shí:极短的时间,片刻,一会儿

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适当的安排。

第2课 《秋天的怀念》

瘫痪 tān huàn: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捶打 chuídǎ:用拳头或锤子敲打。

憔悴 qiáocuì:黄瘦;瘦损。形容人脸色不好。

诀别 juébié: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烂漫 lànmàn:色彩鲜丽;坦荡,无做作

絮絮叨叨 xùxu-dāodāo:形容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 xǐchū’wàngwài: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第3课 《羚羊木雕》

抹:mǒ,涂~,~粉,~眼泪,~煞,一~余晖mò,~墙,~身。 mā,~布,~桌子

逮dài:赶上,达到,如~至,力有未~。捉拿,如~捕,~系。

dǎi口语中单用,如~耗子,~小偷

攥zuàn:握。~拳头,用手~住。

纂zuǎn:编纂。

自作主张zì zuò zhǔ zhāng:自己出主意,作决定。

不可抗拒kàngjù:不能抵抗并拒绝。

形影不离 xíngyǐng-bùlí:形容关系亲密,难以分离。

第4课 《散文诗两首》

匿nì:隐藏,躲藏:隐~。藏~。~名。销声~迹。

蒂dì: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花~。瓜~。~芥。根深~固。

梗gěng:1. 植物的枝或茎:菜~子。 2. 直,挺立:~着脖子。 3. 正直,直爽:~直。4. 阻塞,妨碍:~塞(sè)。~阻。心肌~死。5. 大略:~概。6. 有刺的草木:~榆(刺榆)。

姊妹 zǐmèi:姐姐和妹妹;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遮蔽zhēbì:遮挡;拦挡

覆盖fùgài:遮盖;掩盖

荫蔽yìn bì:遮蔽;隐蔽;庇荫。

沐浴 mùyù:洗澡

祷告dǎo gào: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篇2: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

《世说新语》两则

1.字词解释

①內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辈。

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⑦期行:期,约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⑨舍去:舍,丢下;去,离开。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

(11)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12)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13)引:拉。

(14)顾:回头看。

2. 句子翻译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课文理解

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②《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③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春》 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 的 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

刘湛秋 1935年 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思考: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韵律美

(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 柔情而生机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 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① 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 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篇3:苏教版七下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赵普》选自《 》,文中“太祖”指 。 “手不释卷”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形容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少习吏事 (2)手不释卷 (3)每归私第 (4)阖户启箧 ...

(5)卒用其人 (6)发箧视之 (7)龌龊 (8)及为相 ...

3、翻译下列句子。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3)以天下事为己任

(4)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4、概括本文记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一个什么中心?

5、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6、“太祖乃悟”中太祖“悟”的是什么?“卒用其人”说明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

7、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写出姓名即可)

篇4:苏教版七下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

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解释加点词语

富人于五所园也 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 ..缘坡植牡丹 颓然碧窈 ...

2、翻译句子意思

(1)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2)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3)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3、文章按照由 到 的 顺序来介绍于园,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

4、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5、作者在说明于园的特点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个)。

6、总写于园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对于园构思精巧,景色优美的赞叹的句子是: 。

7、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篇5:苏教版七下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

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上文选自_ ,为_ _代的_ 家_ _所著。写出几个与该文有关的成语——— 。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 ②稍出近之( ) ③虎大骇,远遁( )( ) ④以为且噬已也( )( ) ⑤益习其声( )( ) ⑥蹄之( ) ⑦技止此耳( ) 3、翻译句子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_ _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_ _

4、文中划线句“技止此耳”,“技”指本领,文中驴的“技”有__ ;句中的“此”指代。 (用文中的话回答)。

5、文中描写虎的心理活动的词有;描写虎动作的词有“ ”。这是虎逐渐认识驴的过程,从中可见虎— 。

6、作者借“驴”,讽刺了生活中 ( ) 的人。从“虎”身上你获得的启示是 五《两小儿辩日》

人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有哪些

七下历史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苏教版

七下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五下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提纲苏教版

三年语文学科苏教版教学计划

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字词复习资料(精选5篇)】相关文章:

七下的语文教学计划2023-03-21

苏教语文教学计划2023-07-07

七下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23-02-06

七下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2-12-24

七下教学工作计划2023-03-23

七下三单元英语范文2022-12-17

《三颗枸杞豆》 学案设计(七年级)2023-02-19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23-08-18

六年级语文四单元作文2022-05-06

七下数学教学计划2022-09-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