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woaini100”为你分享7篇“《小读者》课文探究与感悟”,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小读者》课文探究与感悟
《小读者》课文探究与感悟
探 究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描写了一位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当她发现杂志中的两个错别字时,就毫不犹豫地来到编辑部给编辑提意见。表现了小姑娘纯真、善良、认真负责的美好形象
感 悟
① 小姑娘从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面有两个字错了。”
这儿的“一本正经”是指小姑娘很认真、很严肃的样子。从小姑娘一本正经的表情中,我们可以看 出她对此事的态度。
②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
这儿的“他们”是指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我们”是指少年读物的编辑。“良师益友”是使人得到教育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是因为小读者也会发现编辑的错误,帮助编辑改正,使他们受到教育、启发。同时,读者也是编辑的知心朋友。
篇2:乐山大佛课文探究与感悟
乐山大佛课文探究与感悟
探 究
1、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这是因为,大佛排水通道设计的巧妙,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这正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感 悟
①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一尊佛就是一座山,多恢弘的气势呀!其身之高、头眼耳之长、脚之宽之大等惊人而具体的`数据足以让人咋舌,更让我们形象、具体地感受到了大佛的高大、雄伟与威严。可见,大佛真的如作者感叹的那样头顶蓝天、足踏大地,凛然不可侵犯,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多么精彩、独特的描写!
②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大佛排水通道设计的巧妙,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这正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威严的大佛后面竟然有这些让人难以发现的秘密!诧异之后,更多的是惊喜,是赞叹,是自豪。我们禁不住击掌叫好: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伟大的工程,多么了不起的中国人民!
篇3:《儿子的创意》课文探究与感悟
《儿子的创意》课文探究与感悟
探 究
1、这篇课文大部分篇幅由母子对话构成。这些对话中的冲突表现了什么?
第一次,母亲的疑问是:一个小学生,关于科技、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这句话说明母亲认为,只有大人才可能参加这样的比赛。儿子毫不气馁,认为自己知识不多,但有创意。第二次,母亲打断儿子说,建筑创意需要独特的风格,但是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显然,母亲根本不相信儿子有能力完成这样的设计。这一次,儿子是自言自语地说,把博物馆盖在地下。他用自己独特的创意回答了母亲关于独特风格的疑问。母亲依然疑惑,而儿子则开始进一步设计他的地下博物馆。第三次,母亲毫不客气地打断儿子,说这样的设计不可能实现。儿子则回答说,那是工程师的问题,与他的创意无关。最后母亲只能叹了一口气。这一部分,不仅写出了母子两人对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而且在他们的交锋中,表现出了儿子敢于创造、勇于挑战的性格。
感 悟
2、很长时间过去了,就在我们几乎将这事情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我们拆开信封,里面竟然是一张请柬,上面说儿子得了创意银奖,并且邀请他到海外参加颁奖仪式。
在大家几乎淡忘这件事情的时候,儿子成功的消息传来了。这个结果令人震惊,它是儿子勇敢和创意的回报,它证明了孩子的创造力不可低估和轻视。应该鼓励孩子创造,鼓励孩子攀登高峰,鼓励孩子完成看起来困难的事情!
篇4:《向大树道歉》课文探究与感悟
《向大树道歉》课文探究与感悟
探 究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谁向大树道歉?他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了美国曼哈顿区的一家快餐店老板丹尼尔因“虐待”餐馆门前的一棵大树,公开向大树道歉的感人故事。
感 悟
1、在美国,树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破坏或者“虐待”树木会受到法律制裁。
交代了在美国树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破坏或者“虐待”树木要受到法律制裁。这一段为下文埋下伏笔。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2、在纽约曼哈顿区有一家快餐店,生意兴隆,外卖十分火爆,但由于交通拥挤,停车不方便,就用自行车送货。
讲了在纽约曼哈顿区的一家快餐店,由于生意兴隆,交通拥挤,就用自行车送货。这一段为后文丹尼尔为什么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做了铺垫说明。
3、大树,我的好兄弟,我真对不起你。
这是丹尼尔道歉时说的'话。丹尼尔把大树当做自己的好兄弟以表示亲善。作者采用这种拟人的手法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篇5:语文课文围魏救赵探究与感悟
语文课文围魏救赵探究与感悟
探究
1、课文中哪里表现了魏国的强大?
课文一开头便写“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魏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两个词,体现了魏国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面对强大的敌人,齐国救赵国是不容易的。
感悟
2、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孙膑分析魏军的优势与劣势,与田忌商议,决定避实就虚,攻打大梁,不与魏军的主力硬拼。“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从孙膑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他过人的智慧。“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他的想法与众不同,判断准确、措施果断。
3、田忌见魏军进入了伏击圈,便命令齐军一齐杀出,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庞涓见大势已去,知道无力回天,只得率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齐军大获全胜。
桂陵设伏,齐军大胜。孙膑在魏军必经之地桂陵设下埋伏,这里地势险峻,齐军以逸待劳,打得魏军措手不及。这里的'“措手不及”写出了魏军来不及应付的狼狈,“溃不成军”表现了魏军大败时的惨状。
4、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强攻魏国的襄陵。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战。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孙膑一方面让兵士佯攻襄陵,一方面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得意洋洋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划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消耗过大,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对方。
篇6:小学课文再寄小读者
亲爱的小朋友:
今天真是和你们重新通讯的光明的开始,山头满了阳光,日影从深密的松林中,穿射过来,幻成几根迷镑的光柱。晴光中,一双翠鸟,低贴着潭水飞来,娇婉的叫了几声,又掠入满缀着红豆的天青丛里。岩下远近的青峰,隔着淡淡的云影,稳静的重叠的排立着。嘉陵江,绿锦似的,宛宛的向东牵引。隔江的山城,无数淡白的屋顶,错杂的隐在淡雾里。眼前一切,都显出安静,光明和欢喜。
这正是象征着我这时的心境!自从民国十二年开始和小朋友通讯,一转眼又是二十年了。在这两次通讯中间,我又以活跃的童心,走了一大段充满了色,光,热的生命的旅途。我做了教师,做了主妇,又做了母亲。我多读了几本书,多认识了几个朋友,多走了几万里国内国外的道路。这二十年的生命中虽没有什么巨惊大险,极痛狂欢,而在我小小的心灵里,也有过晓晴般的怡悦,暮烟般的怅惘,中宵梵唱般的感悟,清晨鼓角般的奋兴。许多事实,许多心绪,可以告诉给我的最同情的小朋友的,容我在以后的通讯里,慢慢的来陈述。
小朋友,这些年里,我收到你们许多信件,细小端楷的.字迹,天真诚挚的言词,每次开函,都使我有无限的感谢和欢喜。为了这些信件,这几年来,我在病榻上,索居中,旅途里,永远不曾感到寂寞,因为我知道有这许多颗天真纯洁的心,南北东西的在包围追随着我!
因此,在民国三十二年元日,我借了大公报的篇幅,来开始答谢我的小读者。这通讯将不断的继续下去,希望因着更多的经验,我所能贡献给小朋友的,比从前可以更宽广深刻一些。
篇7:小学课文再寄小读者
一、把握阅读心理,注重阅读体验。默读课文,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都是以小朋友为写作对象的,如同与孩子们面对面地交谈。进行本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文本的这一特点,用这种“作者”与“读者”对话的角色意识去引导学生。
从理解文本内容,读懂文本的角度来讲,教师应该本着这样的话题来指导学生学习:冰心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或是转换一下角度:你通过读这篇通讯,了解到冰心奶奶在告诉小朋友什么?其实,这都是为了达到“读懂文本”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读边找,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学生一开始谈到的内容可能是零散的,或是无序的,但是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对照课文,理清顺序,并将类似的或是接近的说法合并、归纳起来,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受作家的热爱儿童、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心。
1.学生了解了课文“写了什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达成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样的情感层面的目标。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或话题:“作者在这篇通讯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
在学生对此进行回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文本中的具体的语句作为支撑来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感受。
从把握的要点上来讲,第一、二部分可以看出冰心是很爱孩子的;从第三部分可以感受到冰心是很热爱生活的,而且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爱。
另外,对待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也要给予重视,要把它们当成重要的信息去看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来加深对作者及文本情感的理解。
2.加强读中感悟,并以“读”作为检验学生阅读目标达成目的主要手段。
在该环节教学过程中,一个是要让学生依托文本回答,再就是要及时地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反复朗读。进行朗读指导时仍然要强化“角色意识”,让读的同学带着“作者”的情感去读,让听的同学也以“听众”的心态去“倾听”。在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价和指导时,也要从“感受”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从纯理性、纯技巧的角度去指导。
三、根据相关提示,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1.这篇通讯中有一些语句和内容需要查阅资料才能理解,如文中几次谈到作者现在是“再次”给小朋友们写通讯,那么,第一次写是什么时候?这就不是单纯地读本文能解决的疑问。
所以以课后第二题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外,还渗透着让学生通过查阅《冰心全集》等资料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的目的。
2.课后的“阅读提示”,直接提示学生去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冰心写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的历史时期和简单情况,布置有条件的学生进行阅读。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也可以自己从上述作品中选取一些贴近学生实际和具有时代意义的通讯,供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
四、识字与写字。
1.“乃”和“及”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记忆。
2.“曙”字是形声字,可以利用熟字(署)加偏旁的方法去记忆。
3.记忆“狱”字时,以下资料可以作为参考:
“狱”,《说文解字》上说:“狱,确也,从犬犬,从言,二犬所以守也。”颜师古注:“狱之言确也,取其坚牢也。字从二犬,所以守备也。二犬者,明守卫之言,从言,言者,讼也。”
4.关于“酸”和“辣”可以让学生留意“酉”和“辛”字的意思,以便去记住更多的相关的字。
★ 你一定会听见作文

【《小读者》课文探究与感悟(通用7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023-03-08
《化石吟》的优质教案2023-02-16
《化石吟》优秀教学设计2022-10-05
《你一定会听见的》语文教案设计2023-03-16
《风筝》语文说课稿2023-07-16
促进学生感悟的策略2022-08-18
你一定会听见的高中教学设计2023-03-13
古诗《化石吟》的教案设计2023-07-27
《化石吟》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024-04-05
《化石吟 》教学设计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