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精选20篇)由网友“猫一猫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摘要:In the oral lesson, the teacher should be a Motivator, Informant, Conductor, Diagnoser and Corrector. The teacher must seek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with a sympathetic attitude.
关键词:口语 角色 教师 激励 组织
一、导言
就语言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口语。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的表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仅仅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口语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能力。口语是一个系统,而且他不是孤立的,他是听、说、读、写诸能力中的一种,他涉及到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他又与说话人的目的、动机、性格、爱好都有密切联系。口语课更加注重各因素的综合运用,即鼓励学生调动现有的学习能力,考虑基本的交际文化背景进行交际,注意在交际中内容言之有物,语言形式准确、流畅。那么在口语课上,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师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造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
二、促进者
在我看来,教师在口语课中作为一个促进者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懂得英语这门语言的人都会知道,没有促进,人不会进步。
如果你要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你就得让他们对你及你所做的感兴趣。无论你的班级有多大,你必须去认识他们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数字。不要认为花在了解学生身上的时间是浪费了的。相反的,这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样的,教师的设问也非常重要。教师设问决不要过于具体,要具有开放性。这样做会使教学效果大为增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颇有效益。教师设问决不要仅限于课本,应诱导学生深入的、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由此及彼地联想。教师决不能以学生敢于提问,课堂气氛活跃为满足,而应进一步诱导他们升华、提高。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景。而真正的交际活动应当由学生完成。当我们组织 pair/group work 时,可以多组同时进行,讨论方式也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引导学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大胆活动。在讨论到“To become more beautiful is a kind of suffering?” 这一问题时,我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提出观点,摆出事实;有的排小品来阐述观点。尤其是学生的小品,幽默、有趣、既符合生活事实,又不乏学生丰富的想象。有一组女生,将中学生中的一个热点“上网”和社会的一个常见现象“假冒伪劣商品“相结合,演出了一幕精彩的小品。也有同学深入思考,将话题升华至更高的境界:Inner beau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uter beauty。(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所以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大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师生互教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例如,在教授Cartoons and Comic Strips 《卡通和连环漫画》时,可以利用学生对卡通和漫画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找寻卡通故事或连环漫画,在全班用英语讲解;或者可以模仿卡通真人秀的形式,让学生上讲台自己用英语表演。这样一个让学生自己体验、实践、参与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将大大激发学生上英语课的兴趣,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用法,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意识,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组织者
组织者,意味着教师应该组织英语课,让课堂更加严谨、有序。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好好准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设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如小组活动(group work)、双人活动(pair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游戏(games)、讨论(discussion)等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等受益,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我们几乎无法找到说英语的好环境,所以最后的地方是教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创造一种气氛,激励学生打开自己的嘴巴,但是教师必须树立一个榜样。教师必须用英语来组织课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尽情发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培养出来的。由于不同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基础和生理、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根据学生的社会家庭情况,生理、心理、年龄和学习特点,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兴趣爱好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减少顾虑,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跃跃欲试愿意接受任务时,要及时予以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时,要予以鼓励,肯定成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时,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
并且可以根据教学材料,组织学生练习、讨论、表演或者复述。尽一切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我每次在上课时让学生在班上对话时,我总是选出一两个最好的表演者。这样做,将在他们中形成竞争的氛围。当然,有一些害羞、后进的学生,教师就必须给予更大的耐心和自信。你可以要求他们去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并且表扬他们的进步。千万不要忽视他们。
四、引导者
作为语言教师,主要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上课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及时获得对学生的情况和需要的反馈信息。通过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使得我们语言教学内容有更大的信息量,具有时代感,知识性和趣味性强,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使他们发现新的东西,并对其产生热情,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英语口语课上,学生的思维会出现阻塞。思维阻塞是指思维主体或囿于旧框框或限于知识水平,对所思考的问题不理解而“欲进不能”,即所谓的“百思不得其解”的状态。这种思维状态的实质是思维主体在已知与未知或浅知与深知之间出现断裂,不能顺畅延续。此时,教师就应设法“架桥开导”,以帮助学生接通思路,把思维引向深入。许多抽象的内容,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紧张的思维活动,才能理解它,如果始终一种枯燥的材料刺激学生大脑,难免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倦怠,表现为厌恶或不思。它是因长期处于同一环境或连续学习同一内容或长时间思考同一问题,而出现的一种思维疲劳状态。矫正这种思维病态的方法是“换元”。“换元”指的是变化学习要素,包括换境、换位、换角度、换素材,其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以趣导思。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综合性较强的图文信息作为思维训练的素材,在设计问题上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尤其要突出新颖性,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积极的诱导,使其由兴趣平淡不求甚解,迅速进入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例如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学生提问、教师导答。前面我提到有学生自制的幻灯片,在他们解说过程中,因为是学生自己赶兴趣的话题,学生便会自发的向解说的同学提问,老师这时只是辅助的作用。或者经过重新插入图像,来调节课堂气氛。在将健美(aerobics)这课时,讨论好有关健美的各因素后,我又插入了一段flash,诙谐有趣的反映了在做健美运动时,人们所遭受的痛苦,这样一下子消除了学生的思维倦怠,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适时提出问题:“Is aerobics a kind of suffering or a kind of necessity?“
五、激励者
激励艺术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力量之源,适时、适当的赞许是老师对孩子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喜欢赞美”是人之天性。特别是缺乏自信的学生,赞美如枯木逢春、春风化雨,如鱼后天晴的一缕阳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注意激励赞美的时间、场所、内容、形式、效果等,概而言之,也就是要把握激励的艺术。下面就结合个人的实践与体会,谈一谈在英语口语课中实施激励的有效途径。
直接法:这是在教育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激励方式。它要求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以直接的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可以是各方面的,包括学习、纪律、创新、艺术、态度、活动等方面。教师要通过了解、观察、分析,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在全班进行公开的、面对面的表彰和鼓励。这种做法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思想、纪律方面进一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同时还会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起到“一石双鸟”的作用。
间接法: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构成,特别在性格、喜好等方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外向,喜欢当面被表扬;有的学生内向,钟情于委婉、含蓄的表扬方式。因而,老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一些学生最好采用间接的激励方式。比如,在和某个学生谈话时,可以故意提到另外的一个或数个学生,并对其在某个方面的优点进行表扬。当这个学生把谈话内容转达给相关同学时,就会对相关同学产生激励效果,从而产生推动其更加努力的作用。
期待法: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中强调,要给以每位学生以美好的期待。事实上,期待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信任,这种良好的期待会不断上升,转化为对学生的激励和鼓舞,使学生在学习、思想、生活中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动力,从而使之发奋努力去改造和提高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期待的形式可分为两种:话语期待和沉默期待。话语期待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和追求,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沉默期待往往被忽视,它需要师生间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默契。比如在学生取得阶段性进步时。不要急于给以表扬,沉默会使之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从而更加努力;在偶犯小错误时,沉默会使之觉悟、警醒。实践证明,期待--特别是沉默期待,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美国加洲大学柏克来分校神经解剖学教授玛丽安、黛尔蒙德教授指出:“在富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中,人脑会变得更好,否则,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一则充满激情的话语,一句温馨感人的赞扬,一席感人肺腑的谈话,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都能激起学生进步的信心和学习的热情,从而迈开奋发向上的步伐,这,应该是达到了教育者教育的最高境界。
六、参与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提高,教育领域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已基本普及。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所需要的辅助教学设备主要是“听”与“视”,本人在展示课上采用了实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效果。
上课一开始,一曲欢快,轻松,节奏感强的音乐将同学们引入学习英语的环境之中,随后录音机中放送一段抑扬顿挫、语音地道的英文,让学生们用耳又用脑辨猜它的内容,通过这一听力训练,既而引导到口语练习上。
屏幕上上打出一幅一幅清晰的彩色人像图片,大都是学生所熟悉和热衷的电影明星,歌星亮丽的照片并配以相关的英文,大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热烈而又活跃。每个同学都投入,兴趣甚高。屏幕上又展现出或长或圆的脸型和种种流行的发型,让同学各取所好,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艺术情趣和时尚潮流,自主地为各类图片作搭配,并当场让学生自己比较效果,评论优劣。最后从屏幕上看到朝夕相处的数学黄老师的照片时,全班同学先是一愣,然后是哄堂的笑声。同学们热情高涨都争着要“创造性”地为黄老师在屏幕上设计一个理想、好看的发型,都想当今天这堂课的“最佳发型设计师”。教师就是这样用新型教学设备创设英语交际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表达“任务”。
课堂所用的电化教具,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扩大课容量,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熟练技巧的形成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电教设备的使用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并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言环境中,不但保持主动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习、记忆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口语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口语水平。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促进了学生的参与,为我的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不同的教具的使用、不同的教法的运用都体现了教师作为一位参与者的作用。
结语
在中国,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但是他们只是将他作为一个科目。语言是一种让我们交流的工具,所以口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总而言之,教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告诉学生英语的重要性,并且激励学生。马克思曾经说过:当人们学习一种外语的时候,他们不会将所有的东西都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当他们使用这种语言时,他们会试图忘记所有自己的。所以,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当不同的角色。
摘要:
1. David Nunan,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SBN 7-81080-287-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Vivian Cook, 1991,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Edward Arnold (pulishers) Ltd.
3. 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2: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浅析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浅析
浙江省金华市第十中学
张静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控制者角色开始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对课堂良好的把握最为关键。正是由于教师的调控,方使得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例如:在学生做速读训练时,教师控制时间就十分重要;在做接龙练习时,教师应使每个人获得均等的练习机会;当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时,要控制学生表达的内容,以保证他们围绕着某个目标话题并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上述的教师控制课堂的各种作用,必须以适度为前提。另外,不同的教学活动需上的控制程度不同。可分为控制练习、半控制练习、自由练习,一般认为教学活动越具有交流的意义,教师所施加的控制就越少。
二、评价者角色新课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通过考试和排榜作为评定学生的优劣,即所谓的一张试卷定终身。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挥,致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生活评价中主要运用质地性、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定量性、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部分。教师作为评价者,要做好两件事,即纠正错误与组织反馈。但是,纠正错误要注意方式,要向学生分析错误是怎样发生的,而不是责备或挖苦。组织反馈是评价学生的有效途径。这能使学生明白下一步该怎样做。教师应当把眼点放在学生已取得的成功或进步上,以创设一种上进,好学的学习气氛。
三、组织者角色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中,最重要、难度最大的就是组织者角色。当代多种英语教学法提倡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主要职责是设计并组织某些任务去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投入。在着手组织某种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设想这一活动将会发生的状况,并预见活动进行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某一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当给出简洁明了的指示,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及怎样去做。有时,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所帮助。
四、督促者角色当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应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并注意他们在说什么。如果学生没有履行正确的`任务,教师有必要加以纠正。当学生不明确该怎样开始某个学习活动,或下一步该做什么、说什么时,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提示;当学生回答问题过于简单时,教师可说“and...”“Anything else”“Yes, but why...”等加以启发。
五、参与者角色任务教学法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一旦教师宣布完规则,学习活动就开始。教师不仅要监听全班学生的谈话内容,还要以一名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某一学生小组中。当然,教师要改变角色定位,要让学生感到,与教师这样一位口语胜过他们的人进行交流,是练习英语的大好机会。
六、信息提供者角色尽管填鸭式教学已受到了广泛的批判,但人们依然承认教师是学生良好的、直接的信息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角色就等同于知识资料。然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教师应当适当减弱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多重作用。作为英语教师,充分认识自身角色的多样性以及把握在什么教学情境下充当什么角色,对于有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
七、合作者角色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时,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而是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篇3:初一英语如何教学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是中学生的启蒙阶段。初一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他们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语音先行。在英语学习中,语音、语法、词汇的掌握属于基本功,而语音却是基础的基础。学生怕英语,往往是从听不懂、不会读、单词记不住开始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音标和单词的拼读规则。英语是拼音文字,只要掌握了音标和读音规则,大量的单词就可以自己拼读了,它比汉语好学。因此,我从初一开始,就结合字母教学生国际音标。英语有四十八个国际音标,其中元音二十个、辅音二十八个。根据舌位图,先教十二个单元音:前元音[i:][i][e][ ],中元音[ ] [ ] [ ],后元音[u:] [u] [ ] [ ] [a:]。它们的口形分别是从小到大。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每一个单元音发音口形的大小、舌头在口腔中的前后位置,使他们都准确地把握好每一个音的正确读音。舌位图很浅显直观,根据舌位图来教单元音,学生很容易接受。八个双元音分别是由两个单元音构成,分别带有三个[i]的[ei][ai] [ i];带有三个[ ]的[ ] [ ] [ ];和带有两个[u]的[ou][au]。在单元音学好的基础上,只要把双元音的读音要领告诉学生,双元音就很容易掌握了,接着教二十八个辅音音标。在教辅音时,先教十一个清辅音,[p] [t] [k] [f] [s] [ ] [ ] [ ] [ts] [tr] [h],在学生能读、能默写这十一个清辅音后,再教十五个浊辅音[b] [d] [g] [v] [z] [ ] [ ] [ ] [dz] [dr] [r] [l] [m] [n] [ ]。在教浊辅音时,告诉学生,在浊辅音中前十个和清辅音中的前十个分别是对应的一对一对构成,对应的一对发音的口形、舌头的位置基本相同,只是发音的气流有区别。最后再教两个半元音[w] [j]。只要让学生记住了十对对应的清浊辅音,记住了其中有三个鼻音[m] [n][ ],大头就解决了,其它所剩几个也容易掌握。
在完成英语字母教学后,把音标和字母结合起来,让学生给每一个字母注上音标,又通过字母的读音来记音标,让学生学会这些字母读音的拼读方法,为以后单词的拼读拼写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会学生单词的拼读规则。如:开音节、闭音节、r音节、re音节、一些字母组合的读音,让学生通过读音和拼读规则来记单词,每次单词听写,让学生把单词的音标写上。只要学生能通过读音来记单词,单词就容易记了。单词记得住,能读、能听、能拼写,学生就不会再怕英语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初一一开始,学生就会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能为以后的英语教学开通一条宽阔的大道。
二、综合培养。初一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有好奇心,教师应一开始就抓住这有利因素,注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像Bye-bye、Ok、TV、Thank you等,学生早巳从电影、电视中了解它们的意思,只要教师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英语就会产生兴趣,就会感到英语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知道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重视英语学习,下定决心把英语学好。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学,很多方面还不适应中学的学习,还需要教师的精心教育和培养。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认真理解、把课上好、内容弄明白、记得住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总结归纳已学过的知识,认真预习,善于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刻苦努力,奋发进取的上进心,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高尚品质,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使他们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始终要把英语当作一门交际的工具来教,在学生的听、说、读、写每一个环节上狠下功夫,培养他们真正能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学受教的启动,教受学的制约,彼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教师教的效益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教的能力、方法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的教师就教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方法就会教出不同的效果。在当今信息、条件、环境飞速发展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不断钻研教学规律,不断研究和探讨教育对象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不适应学生的旧方法,尽量使自己的传授方法浅显直观、生动有趣、科学灵活,一发现有些学生有点跟不上,教师就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和督促、及时检查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只要教师教的方法得当,从初一就很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一定会把英语学好的。
篇4: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素养
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素养
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新的课型,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及应对”的能力。在教学时,要求我们突出教学的生活化、口语化,凸显情感性、互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理想性的设计往往遇到很多困难,口语教学在课堂上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究其原因,我觉得有四:一是课程标准本身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要求较为概略,使得教师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二是教材的开放度大了,提供的交际内容所隐含的互动性因素很不一样,对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教师把握起来困难很大;三是口语交际课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对教师把握学情,调整教学进程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四是受“君子敏于行、讷于言”等传统观念和东方人重含蓄性格特征的影响,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且年级越高,越是“金口难开”。针对新的课型和问题所在,我觉得教师们除了加强对课标的理论学习,更好把握课标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外,还要具备以下几个角色的素养。
一、乐于赏识的“好母亲”
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孩子摔到了,会哭着找妈妈,遇到高兴的事会滔滔不绝地告诉妈妈,因为妈妈是可亲的,是可以信任的。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可爱的、聪明的。然而在班级中约有一半的孩子不大主动发言,这也就无从达到“交际”要求了。因为教师没有让孩子“敞开心扉”。学生敢于、乐于表达的前提是心灵的安全和平等。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乐于赏识的好母亲素质”。首先要像妈妈一样“目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把学生放在心上。从范围来说,是全员,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说,应该是关注学生的每一项需求。其次是像母亲一样真心实意地喜欢孩子、关心孩子、欣赏孩子,面对学生能有真情实意,而不是表里不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在安全而温情的空气中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同样,我也想说:“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对于老师来说,缺少的只是发现孩子可爱的心灵。”赏识孩子首先要信任孩子,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另一方面要以各种奖励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二、善于倾听的“好牧师”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所以,常常有人讲,这个人很有修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即使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只要他乐于倾听,乐于接受别人的不同观点,他也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因此,“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既敢于表达、学会表达,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这一小小的习惯,既是做公民和学习知识的需要,还体现这两种教育价值观的整合,即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与个体教育价值的统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集体就是他的“准社会”。他在其中生活、学习、发展自我,同时也受集体的约束,必须遵守其“游戏规则”,承担责任。
但这些道理学生是不理解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的。所以,我觉得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个教师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所在。在《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中看到一位孩子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老师,请你认真听我把话说完,这样,我也才会认真听您的教导。”因此面对孩子们,教师就应该像一位深得人心的“牧师”一样静下心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欣赏每一个见解,有了老师的好榜样,学生才会懂得去接纳同学的意见。
低年级学生往往乐于表达却常常站起来就忘了该说什么,有的表达断断续续,话也说不完整,更有的由于理解能力较差而答非所问。还有一些孩子表达能力较强,听到别人说得不好就大声笑话或直嚷:“我来,我来。”这实际上对先前那个说话的孩子已经造成了心理阴影,如果加上老师的一声呵斥或一个不满意的眼神,甚至一个不置可否的表示,这个孩子今后可能再也没有表达的自信了。因此,教师的倾听和鼓励相当重要。
如看到学生忘了说什么时,教师可耐心地说:“别着急,慢慢说”;当学生疙疙瘩瘩说不清楚时,教师可说:“老师听明白了,我再帮你说一说”,当学生发言胆怯时,教师可说:“你讲得很棒,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让同学们学习学习?”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倾听意识的强化训练。只有当教师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时,融洽、合作欣赏的阳光才会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三、敏于调控的“好主持”
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最大的不同就是口语交际是多向互动的。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题,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你来我往,言语交锋,也就是进行应对。每次看谈话类电视节目时就特别佩服主持人,在宽松的演播厅中,在极富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语言导向中,每一位嘉宾都放松地侃侃而谈,舞台属于大家的,而主持人却始终把握者节目的方向。因此,我觉得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习“主持人”的行为。
1.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要激发学生人人参与交际的热情,良好的氛围是前提。因此教师要向主持人一样巧设情景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如上《该怎么办》一课时,教师手拿一封小明写来的信,诉说小明遇到的麻烦,请全班小朋友帮忙想办法,这样学生的兴致就高了。其次,教师的语言引导与评价要中肯而幽默。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无论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听学生说话。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让学生把话说得体。如《小兔运南瓜》帮小兔想办法时,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可以用一块大板做成跷跷板的样子,把南瓜放在一头,另外请几个小朋友站在另一头,南瓜就会飞起来,飞到小兔家的院子里。”我就说:“你的知识之丰富让人刮目相看,想象之大胆让老师佩服,让老师大吃一惊的是你的这个南瓜居然长眼睛了,飞得这么准?”学生马上发现了这个办法的不足。
2.调控好动态生成的课堂。
口语交际话题的开放带来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开放,例如,话题“认识标志”,学生就必须经历下课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上课发布信息的过程。课内外的完全打通,给课堂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另外,口语交际活动要纳入学生个人的经验和检验,由于各人的生活背景、感悟生活程度、知识积累不同,在具体的情景中,必然会出现始料不及的各种差异。也正是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和差异,才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在预设和非预设之间的地带来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完成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像一位敏于调控的主持人一样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进程。
3.引导学生参与交际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对口语交际部分的评价建议的时候说:“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又因为口语交际有极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特点,我觉得对口语交际的评价要采用随堂评价的方式,在活动中评价,即时评价。同时教师应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因此很少听到连珠妙语,因此教师更因抓住几个闪光点,引导孩子学习运用。如《小兔运南瓜》一课,学生用到齐心协力一词,我就马上鼓励说;“真了不起,我特别欣赏你这个主意中用到的一个词,大家注意了吗?猜猜是哪个?”听到学生说话很轻,我就引导问:“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孩子们就说:“太轻了,我没听清楚”“请你再大声说一遍好吗?”。这样学生就有意识地去仔细听,认真想,大胆评了。
四、勤于挖掘的“好矿工”。
由于受教材编排、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人教版教材每学期仅8堂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新课标也强调,口语交际“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可以说无论什么课,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进行口语交际。丰富多彩的生活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训练语言的好材料,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看你是否把握住机会,利用机会,为我所用。因此教师更要成为一个勤于挖掘的“好矿工”,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所隐含的交际内容,利用生活中的题材,以学生原有的口语能力为凭借,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进行口语训练,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1.灵活使用教材。
口语交际课的教材内容都隐含着丰富的互动性,如何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实施策略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是对老师的一大挑战。例如在我设计的口语交际课《打电话》时,如果仅仅是“有礼貌地把事情说清楚”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没有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得到提升,因此我们教研组在这课的设计时有四个情景设计:一、了解现在的各种电话款式、性能、用法。二、创设情景进行打电话的互动练习,了解打电话的基本常识。三、创设几个紧急的故事情景,让学生能练习灵活、机动地应变。四、联系生活,当场让学生用手机和场外的亲戚朋友联系。这样处理教材就大大增多了学生练习的机会,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增强了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的意识。再如在《我会拼图》里,在孩子们在组内进行拼图介绍时我巧设情境,扮成一位手拄拐杖的老奶奶,问:“小朋友,你们在干什么?”孩子们说:“我们在做拼图,说拼图。”老奶奶说:“奶奶年纪大了眼花耳聋,你们得声音大点儿说。”孩子们马上为老奶奶搬来凳子,一个个扮演小动物来介绍,把说话与说话时的礼仪有机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课堂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多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此。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渗透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之中。
拼音教学中,新教材尽可能将过去的单幅图组合成情境图,每一课都通过意境优美的情景图引出所学的字母、音节、词句、儿歌。这些情境图不仅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拼音,识汉字,读儿歌,便于理解意思,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创造的空间,因此我们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画面,发挥想象创造,运用音节或词语来说话、编儿歌、编故事,把学拼音、认读字词和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汉字的基础知识,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用多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以求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要指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学,叙述自己自学的方法和结果,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如:教“爱”字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你爱谁?爱吃什么?爱玩什么?爱做什么?”等等。还可以让学生给一些生字编字谜,如“秋”字,学生就编成“左边绿,右边红,左边最怕虫咬,右边最怕水浇。”为了巩固生字,还可以让给几个生字串起来编故事。还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的认识某个字的识字小故事。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化。
阅读教学中口语训练的渗透机会就更多了。课文的质疑、释疑的环节,就是通过互相讨论,甚至争论来求取真理、提高能力的过程;在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中师生针锋相对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在朗读评价中可提出自己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机会。我们还经常性对一些课文的空白处进行“补白”,如:续编故事,想象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等,还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改编表演,这些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互相交流,敢于争论,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培养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3.课间即兴交流。
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地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同时,师生在学校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话题。这些话题的交流比课堂上的书本学习显得更真实、和谐。如:早晨到校,学生往往会就自己的家事、路上的见闻、电视里的新闻、玩的游戏说个没完没了。班级中突发的事件也同样吸引他们。上学期的一天早上,数学老师上班路上摔断了腿,学生就议论个没完,我就组织他们说说:“你想对老师说什么?打算怎样去看望老师?怎么做才让老师放心地养伤?”学生不仅说得情真意切,而且一如既往地踏实学习。班级、学校的活动更令他们兴奋,如春游活动、技能运动会、“艺术节”活动、“六一”游园活动、班队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往往在活动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
[1] [2] 下一页
,而且有话可说。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细心捕捉生活中的说话点,抓住一闪即逝的机会,及时组织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4.在生活中交际。
生活无处不课堂,口语交际活动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把口语交际的课堂“迁移”到广阔的社会、美丽的大自然中,就会使口语交际活起来,使学生乐起来,并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然的交际氛围。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能尽情发挥。因此我经常依托家长这一教育凭借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口语训练,真正体现交际的生活化。每天我让学生做新闻报道员,把学校中发生的、你最高兴的、最有趣的、最难忘的事告诉家长,同时把自己在家、在社会上、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鲜事、有趣事在第二天向同学们报道。碰到教材中的拓展活动也让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实践,如一年级上册中,学了《菜园里》后,我让孩子们和父母去买菜,学习讨价还价,说说见到哪些菜?有什么特点?有机会去参观果园,看看果园里的水果有什么特点?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首《果园里》的诗。还要求学生和父母旅游时把见到的事物说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父母走亲访友时注意说话的得体。在寒假期间,我还设计了几个话题,供家长有意识地指导孩子说。如:“一学期结束了,向你的爸爸妈妈说说自己一学期的进步吧,说好了,你会得到掌声的。”“快乐的寒假来到了,认真设计一下自己的寒假‘节目’单吧,让节日更精彩。也可以动手写写画画哦!”“过年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拜拜年,向亲朋好友祝贺一下吧!看谁的嘴最甜。”“年夜饭多丰盛,说说你最喜欢的一道菜的色、香、味,向做菜的人表示你的感谢吧!”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口语交际的训练才会真正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
总之,新课程给了我们机会,也给我们以挑战,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我们教师要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
上一页 [1] [2]
篇5: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素养
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素养
浙江省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周振华
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新的课型,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及应对”的能力。在教学时,要求我们突出教学的生活化、口语化,凸显情感性、互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理想性的设计往往遇到很多困难,口语教学在课堂上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究其原因,我觉得有四:一是课程标准本身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要求较为概略,使得教师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二是教材的开放度大了,提供的交际内容所隐含的互动性因素很不一样,对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教师把握起来困难很大;三是口语交际课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对教师把握学情,调整教学进程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四是受“君子敏于行、讷于言”等传统观念和东方人重含蓄性格特征的影响,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且年级越高,越是“金口难开”。针对新的课型和问题所在,我觉得教师们除了加强对课标的理论学习,更好把握课标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外,还要具备以下几个角色的素养。
一、乐于赏识的“好母亲”
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孩子摔到了,会哭着找妈妈,遇到高兴的事会滔滔不绝地告诉妈妈,因为妈妈是可亲的,是可以信任的。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可爱的、聪明的。然而在班级中约有一半的孩子不大主动发言,这也就无从达到“交际”要求了。因为教师没有让孩子“敞开心扉”。学生敢于、乐于表达的前提是心灵的安全和平等。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乐于赏识的好母亲素质”。首先要像妈妈一样“目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把学生放在心上。从范围来说,是全员,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说,应该是关注学生的每一项需求。其次是像母亲一样真心实意地喜欢孩子、关心孩子、欣赏孩子,面对学生能有真情实意,而不是表里不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在安全而温情的空气中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同样,我也想说:“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对于老师来说,缺少的只是发现孩子可爱的心灵。”赏识孩子首先要信任孩子,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另一方面要以各种奖励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二、善于倾听的“好牧师”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所以,常常有人讲,这个人很有修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即使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只要他乐于倾听,乐于接受别人的不同观点,他也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因此,“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既敢于表达、学会表达,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这一小小的习惯,既是做公民和学习知识的需要,还体现这两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价值观的整合,即社会本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价值观与个体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价值的统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集体就是他
[1] [2]
篇6:浅谈英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
浅谈英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
英语交际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英语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会言语交际和社会交际。但是,在日常的英语教育教学中,人们更多地是注重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交流,而忽视了英语交际教学中“角色”素质的培养。
多年来,我们一直都以语言和词汇为教学重心,要转换这一角色对于相当多的老师来说无疑是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教师在英语交际能力训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那么,教师应该在其中充当怎样的角色呢?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该能够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充当导演、演员、观众和评论家这四种不同的角色。
一、当“导演”,创设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得以实践和检测,这种关系就如同要练游泳的人不能没有水。不难想象,离开它所需要的土壤,英语就不会产生它特有的魅力。但是我们又无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出国或聘请足够多的外教,这就要求教师“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充当“导演”,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
1、以课内为主阵地,课外为辅。
应该明确的是英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主阵地还是在于课内,因此,我们必须向40分钟要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背景,要充分调动“演员”阵容(学生),结合手头上的道具(多媒体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如上课前可以用英语和学生简单地聊天或让值日生做报告,再让个别同学当“翻译”,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开辟大英语学习环境,如组织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或是安排学生观看一些符合其年龄阶段的英文影片、对话或组织学生举办英语晚会、演讲等,尽量组织形式多样又切实可行的英语活动。
2、确立话题。
话题就如同一部好电影的剧本,没有好的剧本,再好的演员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演技。我们知道:虽然英语是以说为终极目的',但又必须听说读写同步训练,因为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没有一定的输入,要输出较多的内容是很不容易的。为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大量朗读,甚至背诵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材料。如人教版高一下册Lesson89Dialogue就是很好的一个对话主题。不难看出,其中的功能意念英语是表达“意愿”的,如I’dprefertodo…、I’dliketodo…、Can’twedo…、Ithinkweshould…、Idon’tfeellikedoing…、Maybewecoulddo…、Ithinkthat’sagoodidea等都是常用的日常用语。有了这些内部的“输入”,我们便可设立这样一个话题:假设本周末我班要去野炊,请你和你的同桌谈论你们想去的地方,并简单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一听乐坏了,眉飞色舞地谈论起来,仿佛周末真的就可以去野炊了。大约5分钟后,我请了男女两组同学表演。事实证明他们都能恰当地运用所学的表达方式,而且还能振振有辞地说出自己坚持的理由。在这一个过程中,我又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了热爱家乡大好河山的意识。
二、当“演员”,做最好的示范
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的基础难免不均衡。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就要亲自充当“演员”,给学生做最好的示范,让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放下包袱,积极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多年来我坚持用简单英语表达自己,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1、在日常口语中,多用小词,不用大词、难词。
这对于初学者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表达“建议”功能时,我让学生扮演记者向我发问“如何学好英语”或是“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等,而我就是先从运用“youhadbetter…、youshould…、Ithinkyoucan…、whynot…”这几个表达法回答学生的问题开始操练的。
2、用所学过的词,特别是刚学过的词组。
在示范表演的过程中,我会特意用上刚学过的词组,让新的知识在较短时间内反复出现,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
3、用简单句而非复杂句式。
如对同样的一件事,我会说:LihuagotNo。1inthegame。Hisparentswereveryhappy。我不会选择“LihuagotNo。1inthegame,whichmadehisparentsveryhappy”或是“ThatLihuagotNo。1inthegamemadehisparentsveryhappy”类似的定语从句或是名词性从句等复杂句式。
三、当“观众”,观察学生的实践
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或是学生掌握较好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大胆放手,静坐在一边当忠实的观众。利用这一机会,教师对表演的学生可进行仔细观察,以便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的地方,探究他们的情感变化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等,从而能因材施教地辅导个别学生或是对全班加以再引导。
四、当“评论家”,再讨论和深化话题
为了进一步地验证和巩固所传授的新知识,教师还得充当“评论家”的角色。对任何参与表演的学生,我们总是尽可能地发现其闪光点,哪怕只是有一句表达规范的句子或短语,或是较为大胆、声音宏亮等。教师的大力表扬和肯定,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促进其今后更强烈的参与热情和意识。这同时也是在鼓励默默观察的“学习困难生”的参与意识。
总之,只要我们能充分认识到英语交际地位的重要性,并能持之以恒地为学生不断创设新的、真实的英语环境,同时注意灵活转换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来引导学生,我们就一定能迎来英语教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7:反思性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
反思性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本文从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谈起,结合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从五方面探讨了反思性教学中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作 者:宋莉 Song Li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 刊 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7(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大学英语 教师角色篇8:七年级数词 教学案例(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数 词
我们学过两类: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用于表示数量多少,而基数词用于表示次序,常在日期中出现。区别:基数词前面没有“the”;序数词前一定要有“the”。
1. 最基本的基数词如下表所示:
1~10 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5 five 6 six 7 seven 8 eight 9 nine 10 ten
11~19 11 eleven 12 twelve 13 thirteen 14 fourteen 15 fifteen 16 sixteen 17 seventeen 18 eighteen 19 nineteen
20~100 20 twenty 30 thirty 40 forty 50 fifty 60 sixty 70 seventy 80 eighty 90 ninety 100 one hundred
*基数词的写法 :21~99 的两位数,十位与个位之间用连字符“-” 基数词的写法 。
例:21 twenty - one 32 thirty - two 99 ninety – nine
百位数:个位数基数词形式加“hundred” ,表示几百,在几十几与百位间加上 and。
例:101 a hundred and one. 320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648six hundred and forty-eight
2.序数词的构成 .
1)一般来说,是由相应的基数词加词尾 th 构成。例, four+ th--- fourth six + th --- sixth seven + th --- seventh ten + th --- tenth
2)下面这些基数词在变为序数词时,有特殊的变化。例, one --- first two --- second three --- third five--- fifth eight --- eighth nine --- ninth twelve --- twelfth
3)十位整数序数词的构成方法是将基数词的词 y 变成 i,然后在加 eth.例, twenty --- twentieth thirty --- thirtieth forty --- fortieth ninety --- ninetieth
4) 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基数词变为序数词时,仅将个位数变成序数词。例, twenty –one ------ twenty- first thirty-five ------thirty-fifth a hundred and fifty-three ------- a hundred and fifty- third
*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口诀:
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 th(fourth, sixth)
一、二、三,单独记;结尾字母 t, d, d;
(first,second,third) 八去 t,九去 e,(eighth,ninth) ;
ve 要用 f 替; (fifth,twelfth)
整十基数变序数,ty 将 y 变成 i ;
th 前面有个 e;
要是遇到几十几,前用基来后用序。
3 分数
a) 分数的分子用基数词表示,分母用序数词表示,如果分子大于1,则分母用序数词的复数形式表示。
b) 1/2,one half, 2/3, two-thirds, 1/3, one-third, 1/4 , one fourth (one quarter), , three-fourths
注意
1、“前有,后无;前无,后有”
即 two hundred books
hundreds of books
2、分数:分子用基数词,分母用序数词;
分子大于一, 分母加 s
3、如 eight-year-old 的词后面要加名词
4、“在某人几十岁时”用 in one’s +整十的复数
如:in her fifties, in their thirties
5、表示“ 多高、多宽、多长、多深,年龄少大、
距离多远”时,用“数量+单位+形容词”
如:two months old, twenty meters deep
6. 时间的读法:
5:10, 11:30, 8:46 (顺读法)
8:05, 10:15 11:45 (逆读法)
7.日期的表达:
先掌握12个月份,星期 的写法与读法 ,实记基本的几个序数词
3月1日 :( 读法与写法)
表达日期,序数词可缩写
1 , 2 , 3 ,4 , 20 , 21 , 22 ,23 ,24
日期的写法:英语“月 日 年”
-7-19 :
练一练
练习:
一、请翻译下列短语。
(1)60名学生 (2)15本英语书
(3)九杯凉水(4)4个孩子
(5)12月31 (6)6月2日
(7)第九周 (8)11+7
二、把下列基数词改成序数词。
one--- two--- three--- nine--- fourteen--- twenty---thirty-five--- five eight
三、根据括号中的数字填写合适的序数词或基数词(写单词)。
1、Bill is (14)years old , he is in Class (2)Grade (6).
2、My birthday is on the (3)of March .
3、September is the (9)month in a year .
4、Which boy is thinner , the (1)one or the (2)one ?
5、There are (55)students in our class .
四 单项选择
( ) 1. We’ve planted _______ trees in the center of
our city this year. (2000)
A. hundred B. two hundreds
C. hundred ofD. hundreds of
( ) 2. About ______ films were shown during the
5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 two hundred of B. two hundreds of
C. two hundred D. two hundreds
( ) 3. We’ll have a ______ holiday. What about
going to the West Lake? ()
A. two days B. two-day
C. two-days D. two-days’
( ) 4. Now children, turn to page ______ and look
at the _____ picture in Lesson Two. ()
A. twentieth; one B. twenty; one
C. twentieth; first D. twenty; first
( ) 5. During the seven-day May Day holiday,
_____ families went sightseeing. ()
A. thousand B. thousands
C.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D. thousands of
( ) 6. During World War II, a Jewish (犹太人) lady was
protected by a local family in Shanghai in
her ________. ()
A. fifties B. fifty C. fiftieth D. the fiftieth
答案:DCBDD A
篇9:冠词 教学案例(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冠词
I、冠词的分类
冠词可以分为不定冠词(a/an)、定冠词(the)和零冠词(不用冠词)。
II、冠词的用法
一、不定冠词的用法
不定冠词a (an)表示的意思是“一个”。a用于辅音音素开头的词前;而an则用于元音音素开头的词前。
例如:The little boy eats an apple, and the little girl eats a banana.
1.用于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前,表示“一”。
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plate.
2.表示一类人或物。
A tiger is a dangerous animal.
3.第一次提到某人或某物。
This is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4. 在一些固定搭配中
a lot of/ a little/ a few/ a pair of/ a set of 等
二、定冠词的用法
定冠词(the)是 this/these/that/those的总称,放在名词前,表示特定的事物或人。
1. 第二次提到某人或某物,用定冠词the
Look! There is a ball under the table. The ball is mine.
2. 用于指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事物或人。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
3. 放在序数词前。
Monday is the second day of the week.
4. 放在形容词最高级前。
He is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
5. 表示世上独一无二的事物。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6. 定冠词放在姓氏复数前,表示“……一家”。
The Greens are from Australia.
7. 定冠词后接单数名词表示一类人或物。
The dog is a kind of cute animal.
8. 定冠词和形容词连用,也可以代表某类人或物。
the poor the bad the rich the good
9. 演奏某项乐器时,乐器前需加the。如:
play the drums/play the piano/ play the violin
10. 在一些固定搭配中。如: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在下午
in the evening 在晚上 all the year round 一年到头
三、零冠词的用法
1. 复数名词前不加冠词可以表示一类人和事物
Noodles are my favorite.
2. 洲、国家、城市前不用冠词
We live in Asia.
3.不可数名词表示一类一般不用冠词。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water?
4. 在季节、月份、星期、节日、日期、等表示时间的名词之前,不加冠词;
It is very cold in winter in Beijing.
5. 在姓名前不加冠词。
She is Mrs. Henry Black.
6. 在一天三餐、表示球类运动名词前不用冠词。
After we have lunch, we will play football.
7. 在固定搭配中,名词前不需要用冠词。如:
go to school go to bed sit at table stay in bed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He often has ________ egg and some milk for breakfast.
A. / B. a C. the D. an
2. ---What’s the trouble with Lingling?
---She doesn’t go to________ school and stay in _____bed now.
A. a; / B. the; the C. /; / D. /; a
3. ---Do you have _______ dictionary?
---No, but Lucy has ______ new dictionary on the bookshelf.
A. a; the B. the; the C. the; a D. a; a
4. _______ earth is round.
A. A B. An C. The D. /
5. There is _______ “L” in the word “LUCK”.
A. a B. the C. an D. /
6. I hope you have ______ happy day today.
A. a B. an C. the D. /
7. _______ Whites are having dinner together.
A. A B. The C. An D. /
8. There is _______ orange and some pineapples in the basket.
A. the B. / C. a D. an
9. Lisa has _______ hat. ______ hat is very beautiful.
A. a; A B. an; A C. a; The D. an; /
10. I’m watching_______ movie. It is about_______ interesting love story.
A. a; an B. a; a C. the; the D. /; an
二. 句子改错。每句中有一个错误,请改正。
1. July is a seventh month of the year.
2. We wait here for half a hour.
3. Students often play the football after school.
4. It’s an European wolf.
5. They often have a supper in a restaurant.
6. Smiths are talking happily.
7. Are you from the America?
8. Panda live in China.
9. On the Sunday we don’t go to school.
10. Do you know richest man in the village?
三、阅读理解。
Exercising is good for our health. Everyone knows that exercise is important. We all need exercise. Doctors say it is good for us. It makes your heart and body strong. Children often exercise.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exercise. You can walk, run, swim, skate, or play ball games. Make sure you exercise in the following ways: you have to like what you’re doing. Exercise enough but not too much. It’s best to exercise twice a week. Thirty minutes each time is enough. Try all kinds of things until you find one, two or three sports that feel right for you.
Exercising can be fun. People can exercise alone, or they can play sports together. How do you exercise?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正(T)、误(F)。
1.Exercising is good for our health.
2.Only adults(成年人)need to exercise.
3.You should exercise enough but not too much.
4.It’s best to exercise once a week.
5.People can exercise alone, or they can together.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DCDCC 1-6 ABDCA
二、句子改错。每句中有一个错误,请改正。
1.将a变为the
2.将a变为an
3.去掉the
4.将an变为a
5.去掉a
6. Smiths前加The
7. 去掉the
8. Panda变为Pandas
9. 去掉the
10. richest前加the
三、阅读理解。
TFTFT
篇10:七年级名词 教学案例(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名词
名词单复数变化规则
1、 规则变化
1) 一般情况直接加s,如photo→photoscar→cars
2) 以s,sh,ch,x等结尾的词加es,如bus→buseswatch→watches
3) 以ce,se,ze,(d)ge等结尾的词加s,如license→licenses
4) 以辅音字母+y 结尾的词变y 为i再加es,如baby→babies
5)以“f”,“fe”结尾,把f或fe改成 v + es,如wife→wives
2、 不规则变化
1)child→childrenfoot→feettooth→teeth
mouse→miceman→menwoman→women
注意:与 man 和 woman构成的合成词,其复数形式也是 -men 和-women。
2)单复同形
如 deer,sheep,fish,Chinese,Japanese
但除人民币元、角、分外,美元、英镑、法郎等都有复数形式。如:
a dollar, two dollars; a meter, two meters; a pound,two pounds
3)集体名词,以单数形式出现,但实为复数。
如: people police cattle 等本身就是复数,不能说 a people,a police,a cattle,
但可以说 a person,a policeman,a head of cattle。
the English,the British,the French,the Chinese,the Japanese等名词,表示国民总称时,作复数用。
如: The Chinese are industries and brave.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4)以s结尾,仍为单数的名词,如:
maths,politics,physics,news,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Nations 是单数。
如: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 in 1945. 联合国是1945年组建起来的。
5) 表示由两部分构成的东西,如:glasses (眼镜) trousers, clothes
若表达具体数目,要借助数量词,如 a pair of glasses; two pairs of trousers
四. 当堂过手训练
1)、写出下列名词的复数形式
him _________this ___________her ______
watch _______child _______photo ________diary ______
day________ foot________ book_______ dress ________
tooth_______ sheep ______box_______ strawberry _____
thief _______yo-yo ______ peach______ sandwich ______
man______ woman
2)、用所给的单词的复数的正确形式填空:
1.There are so many________(wolf)in the forest.
2.There are three ______(chair) in the classroom.
3.These _______(tomato) are red.
4.______(hero) are great.
5.My brother looks after two ______(baby)
6.There are some ______(deer) eating the grass.
7.My father likes to eat _______(potato).
8.Chinese ______(people)like to eat noodles.
9.I have a lot of ______(toy) in my bedroom.
10.I help my mother wash ______(dish) in the kitchen.
11.I have two______(pencil-box).
12.There are some ______(bus)in the street.
13.Peter has eight _____(foot).
14.Linda has three _______(tooth).
15.There are some ______(child) in the garden.
16.Michael likes the ______(mouse).
17.There are some ______(goose)in the river.
18.My uncle and father are _____(man).
19.Tom and King are _____(boy).
20.Linda has three ______(tooth).
五. 中考链接
选择填空
1. There are four _________ and two _________ in the group.
A. Japanese, Germen BJapaneses, Germen C. Japanese,German D.Japanese, Germans
2. That’aart book. A. an B. a C. the D are
3. The boys have got _________ already.
A. two bread B. two breads C. two pieces of bread D. two piece of bread
4. There _________ some _________ in the river.
A. is ,fish B. are, fishs C. is, fishs D. are ,fish
5. There _________ two _________ in the box.
A. is watch B. are watches C. are watch D. is watches
6. The _____ meeting room is near the reading room.
A.teacher B.teacher’s C.teachers’ D.teachers
篇11: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新《标准》强调,教师要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这次公开课的尝试,我发现自己离新课标尚有一段距离。
课后我对本次公开课做了如下反思:
第一,应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落实。课堂上是面向了全体学生还是少数学生?所讲内容是否进行了反馈,对大多数学生搞不懂的问题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这些问题都应该被考虑,在本次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我较少关注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以部分学生的掌握为依据,断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正这个问题。
第二,努力营造活跃、积极的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大胆的将主动权教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学生去做;学生回答问题无论对还是错,教师不要急于评判,让学生自已去评判与总结;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决不能因为他们的答案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不一样就否定并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养成了参与意识,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教师的劳累感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高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自主探究学习,敢于挑战教师、教材和权威。每一节课如果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题提出独特的看法,才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本次公开课我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本人讲的较多,要学生练的较少,才会出现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的状况。
教师要以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三,教师应该寓情感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授课中的情感投入和学生听课的情感投入是成正比。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一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为此,教师在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也注意要将情感目标渗透其中,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道德情操也得到提高。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经常进行反思,进而改革和创新,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也才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篇12:七年级英语音标教学初探 教学总结(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小学阶段学生没有学习英语音标,要想学好英语,音标过关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音标学好了,学生才会自己拼单词,而老师只需在学生读得不标准时,纠正一下读音。这样学生就能努力扩充词汇,自然英语学得比较轻松。就容易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音标教学时,老师要努力处理好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能学好音标最强烈最持久的自信心和勇气。要让学生明白:只要上课多多专心并认真模仿,大多数学生是能学好音标的。学生学习音标犯错是难免的,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一犯错就指责,这容易伤学生学习音标的热情和信心。所以老师要尽最大努力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音标持久的动力和激情,而不是无意中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将集中教学和分散巩固有机结合。音标教学时,第一天可以集中教六至十个,接连二三天都复习和巩固这几个音标。开始时,老师要讲清发音要领并多次示范,全班一起学,待多数学生都会读时,然后抽部分学生单独读音标,从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也可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组长在老师处过关,成员在组长处过关,同时老师也要抽查个别成员,从中发现音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
最后,老师教音标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法
1)新旧对比
教新音标时,老师可利用已经学过的相近的音标,指出新音标的特点,以及它和旧音标在发音方面的异同,使同学更容易模仿。比如教[ i: ]/时,先教学生读[ i ],并告诉他们发音要领:a.舌尖低下齿,舌前部抬起, b.唇形中常,上下齿可容一个食指/,并反复练习,并纠正其中错误。然后再教[ i: ]/,同时告诉学生们发音要领: a.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尽量抬起。b.唇向两旁伸展成扁平形。c.它的发音是[ i ]/的两倍。
2)正误对比
音标教学时,我将学生的错误发音与正确发音对比,使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并体会正确的发音。比如[ s ] [ z ]和[ θ ] [ δ ]这两组音极相似,多数同学常常将它们读错。于是我告诉同学们:[ s ]是舌端靠近齿龈,气流由舌端齿龈之间泻出,摩擦成音,[ s ]是清辅音,[ z ]是浊辅音。而[ θ ] [ δ ]发音时:是舌尖轻触上齿背,气流由舌齿间窄缝泄出。摩擦成音,[ θ ] [是清辅音, [ δ ]是浊辅音。
2.模仿法
学习音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但在模仿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发音要领,并注意口型变化,先集体模仿,再个体模仿,最后抽成员过关,对不正确的发音,要及时纠正,并鼓励他们多开口练习,为自己以后拼单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反复操练
在学生能熟练读音标之后,在学习新单词之前,可利用每个单元的单词表,先老师拼读单词,大约两周以后,抽音标读得好的同学拼读,老师只是纠正读不准的单词,最后,过度到抽更多的同学读单词,同时要及时给予帮助,一定要消除同学们对单词的恐惧感。
总之,只要老师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读音标和拼读单词。我想,以后学生学好英语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篇13:七年级英语教师年度教学总结
七年级英语教师年度教学总结
这学期我任教七(四)班和七(五)班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经验颇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但一开始我就碰了钉子。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测出来才知道不如人意。后来听同学们反应,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以前从来未接触过。从而可知,我在上课前根本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一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而二班是普通班,二班的同学比较沉静,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教授Unit3 Lesson9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如何询问和回答时间”,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half”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圆卡纸,把它剪成一半,告诉学生这是圆的一半,也就是half。讲到”quarter”时,又把半圆剪成一半,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圆的四分之一,也就是”quarter”了。这样学生就形象地明白了这两个单词。而讲到如何表达时间时,我用了一个用红卡纸做的大钟,同学们一开始就被它吸引住了,显得颇有积极性。用实物让学生练习”What’s the time? It’s……”的句型,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英语这门学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难的`外语来说至关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驶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想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帮助班上的同学改英文名,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因为只有英语水平提高,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英语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通过期中和期末考察,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篇14:七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仍坚持以下教学理念的应用:
1、遵循教学大纲,认真备教材备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成绩。
2、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个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设计教师的整体教学目标,目标设计以学生的`学习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同时尊重个体差异,体现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制定小目标。
4、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给每个学生带来喜悦。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给学生充分的信心和支持,使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会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英语的工具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6、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体现教育培养全面合格人才的方针政策。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本届七年级新生基础很差,由于在小学英语课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在写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过训练,连音标没讲过,甚至有一半的学生26个字母的拼读都没有掌握好。经过上学期我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学习态度也有所好转。部分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我要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学习兴趣。
另外,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体会掌握的地方。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不愿和其他学生交流,不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大多数同学不能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完全在老师的指挥棒之下学习,没能力做到总结语言规律和知识的巩固、积累。这些都是我和学生要长期作战艰苦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慢慢给学生们信心去完成这些任务的,急是没有用的。让学生们乐于接受我的教学指导,并找到自成体系的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具体实施方案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文章。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掌握语法知识的应用技巧。利用“组长检查及教师重点抽查”的方法及时检查,并给与及时的表扬。
2、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给学生鼓励、表扬,不使用消极的语言打击学生。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要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教育技术,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教学效果。
5、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6、要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教育技术,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教学效果。
三、教学进度
略
篇15:七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英语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打好基础,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学生以后学好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多年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 强化动机,培养兴趣
开学第一节课,我就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话题先让学生讨论再适时引导,让学生眀白英语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明确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 放慢脚步,夯实基础
1.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七年级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入门的关键。通过音标教学,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在语音教学中先教26个字母和字母音标,然后学习48个国际音标。结合生词表上的单词让学生学会拼读,并反复练习,达到看到音标就能自己读出单词,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2、词汇教学
记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为了把好单词关,要及时对学生的单词检查、听写、过关。我一般采取堂堂清,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并且加分,当堂过不了关的同学自己定过关时间,加分减半,让学生养成速记单词的习惯。词汇积累为以后的听、说、读、写打下坚实了基础。
三、 创设环境 ,培养能力
1、用英语组织教学
在课堂上尽量用一些简单的日常口语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用英语去思维、去表达,养成大胆开口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2. 朗读和背诵过关
利用早读加强学生的朗读和背诵,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背诵短语、句型、对话和课文。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四、学法指导,授人以渔
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供学生借鉴,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通过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总结、反思,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作为英语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兴趣,掌握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6:七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912)英语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安排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
备课时,能较全面地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学参考材料,认真订好本学期的授课计划。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口头、家庭作业。能认真写好教案,并积极参加讨论和研究。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能重视组织教学,准时上课,保证课堂秩序良好。坚持素质教育进课堂,结合学生实际,渗透德育,结合学科和教材特点,开展研究探讨性学习。课堂教学切合学生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讲解正确,条理清楚,精讲精练,把握好容量和密度,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做到不拖堂,保证学生课间休息。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严格要求学生课上使用普通话。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规范训练。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开展本学科有关的多样化的活动,
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布置适量的课内外作业,详细批改,认真讲评,督促学生及时纠正错误,重视作业信息反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作业面批。有规范化要求,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决不放弃,课内和课后都耐心进行辅导帮助,补差补缺,使其增加自信心,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三、顺应教育教学改革趋势,认真学习多媒体技术,并用之于课堂。
面对教育形势随着时代改革的不断进步,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为顺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我认真学习有关的电脑知识和多媒体技术,认真找资料,力求做好每一个课件,使每个课件都既全面准确的讲授了知识,又生动对学生有吸引力。在运用中相关能力不断提高,所做课件也受到学生的喜爱。
四、听课与教研
本学期在学校的组织下,认真听课并且记好笔记,同时能积极参加评课探讨。积极认真参加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和教研组组织的教学专题研究活动。努力提高教学理论和业务水平,完成教研组交给的任务。认真做好每次监考和阅卷工作,考后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和评讲。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决心以此为起跑线,永不满足,在今后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我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篇17:英语听课心得 教师随笔(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在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来自武汉水果湖中学吴桂华老师,荆州市沙市第十一中学蔡芳老师和市实验中学刘青老师的课,领略了不一样的上课风格。她们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省特级教师金莺老师的精妙点评,给我们送来了甘露,更给我们带来了教学的金点子,让我在活动中,更进一步了解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寻得了一些教学的思路,这次活动带给我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口语流利,发音准确。
我们学校的几位老师听了这三位老师的课后,一致认为她们的英语发音都很到位,很标准,语言醇厚,吐字流利。并且在课堂上非常注重语音和词汇教学,并通过反复诵读和句型操练做得词不离句,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进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尤其是蔡老师她的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使人如沐春风。
二、导入新颖,气氛活跃。
新颖的导入是成功课堂教学启动的有效途径。蔡老师通过Look for the gifts!这一砸金蛋小游戏让学生复习了数字0-9,同时又引入和本节课相关的话题,学生很感兴趣。吴老师借助歌曲“The rainbow”讲课堂自然过渡到“A rainbow clothing store”,做得很成功。
三、注重情境,培养兴趣
我感受深的是,每个教师在英语课上都会设计一些情景。英语教学一直在强调情景,因为这是一门语言课,学单词,学句型为的就是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中去运用。因此语境的设立是至关重要的。实验中学的刘老师通过呈现本人到山东旅行的照片来讲述自己的tour story,真实、形象、生动而且贴近学生生活,从而让学生也有话可讲。同时也很好的融入了人文情感教育和爱国教育。
四、评价紧跟,激励为主
在每个老师的课堂上,我发现,老师们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个人评价,一种为小组评价,老师们采用发小星星、发卡片等。从课堂表现看,这些评价极大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这点,我觉得在我们平时教学中是完全可以效仿的。
通过本次的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三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时提高了专业水平,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动心思让孩子更喜欢上英语课,挖掘教材培养孩子的能力。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一定能在教育教学上不断进步。
篇18: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同古镇中学 莫显品
情景化教学是一种创设真实交际场面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英语教材里有许多具有交际功能的语段,稍加整理便可成为实用的交际材料而进行实践。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所理解的语言能力,既不是一个孤立的单项语言知识的识记和掌握,也不是语言学习中的某些技能要求,而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综合发展了的高层次要求--即实际使用英语语言进行有效实际的能力。语言交际是双向互动,交际无非是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就是说和写,接受信息就是听和读,听和说是口头交际,读和写是书面交际,这种语言交际活动,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条件而实现,必须考虑到具体的场合、时间、地点、对象等诸项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要会语言技能,要求我们创造性地灵活而又准确地使用英语语言,用正确掌握的语言知识和相关技能,去解决语言交际中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这也是语言应用中的应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情景化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情景教学应该寓教于乐之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多优势:他们具有瞬间记忆力特别强,好奇心也很重,模仿力特强、表现欲旺盛,不怕出错,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能够大胆地参与对话且乐于表演,由于学生由于学汉语的时间很长,受母语的影响很大,所以现在小学兴起了一股双语教学热是有一定道理而且可行的,其口型、舌位还没有形成习惯定形,尽早进行英语训练,容易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语言、语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中学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能力,良好的语言和语感,为今后八年级的学习阶段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低年级的英语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英语。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好玩好动注意力集中不稳定时期,其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其表现欲旺盛,只要适当正确引导,也并非十分困难。
一.、教唱英语歌曲,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用语言的能力。在第一节英语课里首先应该让学生对学英语感兴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也是入门学英语的必要条件。例如,先教会“I CAN SAY MY ABC!”这首歌,这对于26个字母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教学也起到启发的作用。又如教材里有不少简单易学易懂的英文歌曲,教师还可以从课外找一些合适的来补充,尽管教歌曲可能花时间多一些,但从长远来看,其教学效果是不容易忽视的,同时还可以克服有少部分学生怕开口的羞涩心理。让学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不少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效率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到学习有时也是一种乐趣。
在上课前唱一首英文歌曲无疑可以增加学习英语的课堂气氛,有老师每周教一首简单的英语歌曲,如果时间允许,应该值得推广。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无疑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语感方面。
二、利用手势语进行创设模拟真实情
学生是十分好动好奇的,有些场景不可能都把教具拿到现场教学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适当利用手势语去加以化解。例如,要操练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 doing now? What am I doing?当你要表达众多的动作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必要搬很多教具来课堂,只需用手势语表达即可,如走、拉、坐、画、写、开关门窗等等;再比如下雨的情景,你总不能真的等到下雨才上吧。有些内容不能借助实物,但可以借助图片,我们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对教学有用的图片以备不时之用。另外,掌握一些简单的简笔画速写也可以解决有关时态教学的问题。简单明了的速写也可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兴趣,这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恰如其分的手势,有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平时的前景教学当中,应该适当加以运用,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手势语风格,使学生很容易懂得老师的教学意图,从而达到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三、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使用电化教学也是情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和声像结合的教学课件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于 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情景化教学可以使语境现实化、实用化、体现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功能的性质,还可以预先制作一些小板书、使用幻灯机等而要求学生看图即兴演说,然后加以补充修改完整。多媒体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外语教学中必须包含语言的机械操练,因此,教学中应该在各个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创设情景时仅考虑提供场景,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局限性较大,而多媒体则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的发展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要学习有关颜色的.词汇时,虽然可以通过使用实物进行教学,如彩色粉笔、黑板颜色、墙壁、门窗、等实物,但远不如使用电脑课件那么生动活泼有趣,如一只正在汪汪叫的黑狗、一只可爱的绿鹦鹉等,这些图音并茂的声像结合教学理所当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会使教学效果更加好,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 四、设计游戏情景复习日常用语
在教授新课时,可先利用无声录像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再运用有声录像与文本同步出现的手段,使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低年级的学生爱说,爱画,爱想象。比如我教学“What is this/that?”这个句型时,可以先准备好几个里面分别装有苹果、桔子、香蕉、梨子等的袋子,先告诉学生:“There are some fruits in these bags, for example apppleorangepearanana… If you guess… I willl give it to you! Now class,who try?”这时学生的反应是热烈的,很想知道里面装有啥东西,我故作神秘的样子,从而引入课堂教学,并且让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真正品尝和分享这些水果,可以想象课堂气氛是多活跃。也可以使用简笔画进行教学,效果也是不错的。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灵活机动地使用已经学过的句型套用新词汇,或利用新句型套用已学过的词汇,使新知识能自然的引出与过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新内容的难度,亦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爱
人无完人,何况是学生。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些学生以前没有学过英语,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注意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开端,让学生养成英语课就是语言课,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性格开朗的学生学习会主动些,对于内向的学生就需要老师的适当启发与鼓励,怀有宽容之心,对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该及时表扬,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不断体验成功,不要因为纠正语言的错误而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教师就真正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对勇于实践的任何创造,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去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要明确的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对中等生多一些关注,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多一份关爱与鼓励,对学习优良积极主动的学生要求更高,尽量达到全体进步,从而使在平时的前景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情景教学的对话或表演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何正确的而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委婉地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便改正,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严肃问题。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法》张之洞 主编
《英语教学与研究》 1-4期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法》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心理学》 程正方 主编 出版
篇19:英语课堂的趣味教学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英语课堂的趣味教学
英语课堂需要趣味教学。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正确心态,树立学习信心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 “为自己而学”的心态;回报父母和国家的心态;“先付出后收获”的心态;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产生“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排除万难,奋勇拼搏。
二、建立情感沟通,融洽师生关系
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肯下功夫学好这门课,甚至“爱屋及乌”,对与之相关的东西也格外关注。因此,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会进得来,留得住,其乐融融地搞好学习。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其乐融融的学习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以洒脱的仪表、文雅大方的举止、简洁幽默的谈吐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松愉快的表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愉快自然地操练,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学玩结合,学用结合
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乏味的,即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逐渐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探索与之相应的好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学玩结合,学用结合。
比如教字母,教师可以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其乐融融,印象自然深刻。
再比如教数字,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所有的数字,如电话号码、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摩托车号码,全家人穿的鞋子的尺码、衣服的尺码、父母的身高、体重、家里的藏书数量、自己的零用钱等等。这样一节枯燥的数字课就会上得热闹非凡,学生们也会兴趣盎然。
教单词的时候利用具体情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比如教window,我们就可以使用直观教具,指着窗户问:“What’s this?”然后用英语介绍:“It’s a window.”接着再重复几次,窗户的音形意就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窗户他们就会脱口而出window。教师还可以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 am closing the door. I am writing som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效果也比较好。总之,利用具体情景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教句子可进行听力比赛、单词造句比赛。教课文,可根据体裁和内容的不同,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可把“死书”教活,学生学得有趣,用得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总之,英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教英语,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面向全体学生,把英语真正作为工具去教,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英语真正当成工具去用,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英语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富于情趣,才能更有效地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篇20:音标教学的几点策略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2011年版的《新课标》已把音标教学明确的定为五级目标。今年的七年级英语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突出音标教学是重大变化之一。除了和老教材一样,附录部分Pronunciation中有48个音素,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归纳表。新增了字母发音,英音和美音的读音简要对比,并且新增了包括Starter部分在内的分单元Listen and read,要求学生运用发音规则拼读生词;要求学生掌握语调和连读。这再次强调音标,语音应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有力工具。为此,我将这一个学月中音标教学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初一新生对英语学习有几分热情,更有几分畏惧。所以消除畏惧,激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音标教学中,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很有必要。我将48个音素由易到难的分成了8组即8课时。先教发音最轻松的双元音和爆破音,再教单元音和摩擦音,最后教辅音连缀、鼻音和半元音。同时每一课时也遵循这一原则。如第一课时的/eI/ /aI/ /p/ /b/ /t/ /d/教学。在学生能正确认读后,设置拼读训练按先“元辅”再“辅元”最后“辅元辅”的顺序。方式上先用音标卡“碰撞”演练,再用小黑板操练,最后题单上过关检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 以旧带新,滚动推进
不难发现48个音素中,绝大多数的元音和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发音一样。辅音中也有一部分和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很接近。因此不防让学生先回忆这些韵母、声母,再让学生认识到其书写的变化或发音的细微变动,让学生从韵母、声母过渡到英语中的音素。如由韵母ei ai ou ao i u a er an 过渡到元音/eI/ /aI/ /u/ /au/ /i:/ /I/ /u:/ /u/ /a:/ /∧/ /:/ // //;由声母p b t d k g f s 过渡到辅音/p/ /b/ /t/ /d/ /k/ /g/ /f/ /s/ /θ/ 。此外在前后两节课之间,也要充分体现以旧带新,滚动推进的原则。如在第二课时/u/ /au/ /k/ /g/ /f/ /v/ 的教学时,应将元音/u/ /au/ 与第一课时的辅音/p/ /b/ /t/ /d/ 进行拼读操练;将-辅音/k/ /g/ /f/ /v/ 与第一课时的元音/eI/ /aI/ 进行拼读操练。课后的拼读过关练习也应体现这一原则,以此类推,前后课时真正做到将巩固和推进融为一体。
三.挖掘教材,注重实践
48个音素教完后,便进入了预备篇的学习。对于26个字母的发音和单词的读音,我把它们设置成拼读训练。让学生感受音标的妙用,在实践中学会预习新课,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5个元音字母a,e, i ,o, u 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则过程中。我充分利用预备篇的4c和4d部分以及附录中的Listen and read。让学生试着运用开闭音节规则去读生词,感觉效果挺不错的。实际上,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充分利用对应的Listen and read,让学生逐步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各种发音规则,做到游刃有余。此外,还应进一步挖掘教材意图,设置一些对应的符合该课时所讲发音规则的拼读训练;同时让学生做一些根据音标写单词的练习。(注意选词一定要符合发音规则,否则不但让学生一头雾水,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但掌握了用发音规则认读、拼写单词的技能,单词学习将变得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四、 学以致用,发挥实效
音标教学应切忌只为掌握音标而进行,切不可教完音标便丢在一边。音标教学应立足长远,音标实践应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做到学以致用,发挥实效,让音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帮手。48个音素教学完成后,Starter 部分的单词,我试了一下。上课前一天布置成预习作业,让学生到小组长处朗读过关。上课时先抽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对发音不准的个别单词进行纠正,感觉效果挺好的。由此可见,对于单词,我们大可不必逐个教读,而应放手让学生去拼读。对于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也大可不必单独花时间进行讲解,完全可以在单元词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同时设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的学习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拖着走。这样,老师轻松了,学生又有成就感,还可腾出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重难点知识的练习。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精选20篇)】相关文章:
人教五下语文教学计划2022-06-22
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册Recycle 2单元教案2023-06-20
人教PEP版五年级英语下册Recycle 1单元教案2023-09-13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2-05-06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2022-11-23
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2-12-04
人教精通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3-04-05
英语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022-08-27
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2022-12-07
四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20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