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通用7篇)由网友“阿瞒瞒”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10种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10种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一、直选法
这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二、图示法
图示法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思维过程,简便、快捷。
三、筛选淘汰法
有些试题,根据已知条件直接找答案,有可能找不到、找不全或找不准。可以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筛选,不能否定的答案即为正确答案。
四、分析推理法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相关的原理和规律,分析出与答案相关的若干要素,再利用这些要素推导出答案。
五、搭桥法
有的试题,在题干中涉及不同章节的知识,构成思维上的鸿沟。需根据生物学原理和规律找到其联系点,搭起思维上的桥梁。
六、综合法
从题干中所给材料、表格、坐标图或矩形图等获取信息,结合课本中有关章节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七、找题眼法
找题眼法就是从多个已知条件中找出某一作为解题切入点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其中最先使用的条件就是题眼。
八、信息转化法
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示信息转化成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化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
九、联想法
有些试题的答案,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很难找到,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先采用不同的联想方式,找到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已掌握的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得出答案。
十、拟稿法
有些试题,虽然已知条件简短,但推导过程却很复杂。在解答这类题时,应采用拟稿法。拟稿法是指在推导这类试题的答案时,通过打草稿,将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以降低答题的难度,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篇2: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有的试题,在题干中涉及不同章节的知识,构成思维上的鸿沟。需根据生物学搭起思维上的桥梁。
例9:水稻的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珠被细胞、胚细胞和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4、24、24 B.12、12、12
C.12、24、36 D.24、24、36
解析:此题涉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植物的个体发育,思维跨度较大。根据已知条件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寻找思维的桥梁,即体细胞为24条染色体.那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卵细胞和极核均为12条染色体。珠被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为24条;胚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其染色体为24;胚乳细胞是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采,其染色体为36。答案:D
篇3: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相关的原理和规律,分析出与答案相关的若干要素,再利用这些要素推导出答案。
例8: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茵,在产生的子代噬茵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解析: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组成,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碱基,能够标记上15N和35S,而蛋白质含有氨基(一NH2)和甲硫氨基(-SH),能够标记15N和35S。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噬菌体,只有DNA进入噬菌体,并利用细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子代DNA,因这些原料没有放射性元素标记,所以在子代中,只有在某2个噬菌体中可以找到含15N和32P的DNA单链。答案:B
篇4: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有些试题的答案,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很难找到,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先采用不同的联想方式,找到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已掌握的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得出答案。
例4:首先在一堆垃圾的有机物中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又在附近的植物中检测到放射性.接着又在其周围生活的动物体内也检测到放射射性。如果放射性只是来自某一种元素.你认为最可能是什么元素?( )。
A.O B.C C.N D.H
解析: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附近”、“周围”。该放射性元素由垃圾堆→植物→动物;联想到植物吸收的是矿质元素,所以该元素最可能是矿质元素。答案:C
篇5: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图示法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思维过程,简便、快捷。
倒6:氧气分子由肺泡扩散进入红细胞内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过程,至少需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4 C.5 D.10
解析:由题意氧气分子穿过肺泡壁经过了两层生物膜,穿过毛细血管壁经过了两层生物膜,穿过红细胞经过了一层生物膜,至少需穿过5层生物膜,而每层生物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答案:D
篇6: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这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据题目衔给条件,借助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例1: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氧气浓同的密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氧气相对值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CO2释放量(mol)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
根据以上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0.05mol
B.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0mol
C.仓库中贮藏苹果时氧气相对浓度为5%时最好
D.贮藏苹果时还可以采取低温、干燥等措施
解折:本题因为D选项与题干由所说内容无关,可直接连出D项。A、B选项需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个反应式进行定量计算可算出。答案:D
篇7: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示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化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
例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教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但以圆形面积图的形式出现,增犬了试题难度。
解题时首先可以根据圈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将它们的关系转化为熟悉的食物链形式。从图中不难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期物的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根据生态系统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写出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丙→丁→甲→乙。然后根据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推理其数量变动情况。当甲的数量增加时,丁因大量被甲捕食,数量将会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数量将增加,乙因甲增加,食物来源充足而数量增加。答案:D
★ 高三生物计划
【10种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通用7篇)】相关文章:
高考理综经验方法总结2022-10-24
备考高三复习计划注意什么2023-04-17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及技巧2023-04-10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方法学科论文2023-12-01
高考生物复习计划2022-07-30
高三历史选择题怎么秒杀2023-08-20
提高初中数学解题速度的方法2023-04-21
高考生物备考复习记忆法及选择题高分法2022-05-06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习计划2023-04-20
高考历史高效复习备考建议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