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故事(精选9篇)由网友“拖后腿大力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 古诗的故事
这天,老师在语文课上讲了一首古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老师先带读几遍,然后串讲一遍,以这首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有一个诗人,他最爱看月亮了,有一天晚上,他到山头去散散心。还没看到月出,在那里,人声都已闲寂了,细碎的桂花轻轻地飘落着,夜静的好像整个山就他一个人一样。月亮从东边的山头升起来了,惊醒了山中的鸟儿,不时发出一声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诗人王维看到这景象,立马有了灵感,便创作了这首优美的诗。
我听着听着恍如身临其境,语文课已经下课了,我却仍在座位上发呆,直到同桌叫了我一声我才惊醒。
呵呵,语文课真搞笑呀!
篇2: 古诗的故事
完美的生活就像母亲吟唱的摇篮曲,快乐的生活仿佛奶奶手中的红窗花,在童年小小的心中勾画出曼丽多姿,七彩虹般充满魔力。
当稚嫩的双肩背上“白雪公主”的书包,在母亲憧憬的目光里我开始新的寻找。
《春晓》,一幅优美的春雨图画,让我情不自禁想走进孟浩然的家中去数一数到底“花落知多少”;引人遥看“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村居》,令我总是有“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冲动;注目“歌声振林樾”的`牧童,不知他是否如愿捕到了鸣蝉;“泉眼无声惜细流”的《小池》,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是不是能让我们闻到醉人的“十里荷香”?
我对母亲说,我找到了无比动听的摇篮曲;奶奶对我说,我发现了比她的红窗花更美的事情。我笑了,是啊,学古诗的时光真快乐,这是我美丽的小秘密呢!
篇3: 古诗的故事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从上学期开始老师让我领全班同学背古诗,这是对我的信任,我很高兴。但是,开学后老师不让我背了,我很悲哀。回家我跟爷爷说这件事,爷爷对我说:“邓小平爷爷‘三起三落’,之后出来工作。为党和人民立了大功。”
我想明白了,要向邓爷爷学习,要经受住考验,就应给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过几天,老师又让我和另外一名同学一齐领全班同学背古诗了,我很激动!我必须要不辜负老师对我的热切期望。
篇4:游子吟古诗故事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人们都悄然入睡了,而只有一盏灯亮着,与星星一齐眨着眼睛……
那是一位苍老的母亲在为她那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儿子勤奋好学,在孜孜不倦地读书,他的身旁放着母亲刚做好的小米粥。明亮的灯光下,那位年迈的老母亲缝得是多么仔细和认真啊!虽然视线是那样模糊,可她还是用那粗糙的双手,拿起针线,一遍又一遍地穿针引线,把儿子的线,把儿子的衣服缝了又缝,直到把衣服缝得结实暖和才放心,不然儿子早回不了家,在外面受冻她怎么放心的下呢?不一会儿她就用完了线,可还没缝完,怎么办呢?她下了床,拿出了准备缝自己衣服的线,穿到针上,又继续补她儿子的衣服,虽然自己的'衣服已是千疮百孔,可她还是那样的“无动于衷”,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
儿子读完书了,让妈妈也早点休息。她和儿子一起睡了,那盏灯也熄灭了,天空中的星星也少了许多…… 然而,那盏灯又亮起来了,可它比原来暗了许多,原来是母亲怕伤儿子的心,和儿子躺了一会儿罢了。灯暗一点儿,才能多省一些灯油啊!儿子也没有睡着,他看了看母亲在灯光下的身影,不经流出了眼泪……
渐渐地,东方泛起了微红,母亲心满意足地捧着那件厚厚的衣服放进了儿子的行李中。
母亲的眼睛因熬夜布满了血丝。儿子抹了抹眼泪,笑眯眯地向母亲问好,和妈妈一起收拾行李。享受着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光…… 时光飞逝,太阳也染红了半边天,儿子要远行了,母亲把行李亲手挂到了儿子的肩上,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他要早去早回。儿子也舍不得自己的老母亲,他望着母亲,不住地点头,好让她放下心来。俩人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不住地往下流。此时,对母亲要说的千言万语也凝结成一篇在胸中荡漾已久的骇世杰作: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吟:吟诵。
2、游子:出门远游的人。本诗中指孟郊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言:说
7、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
8、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
9、三春晖: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翻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篇5:学古诗的故事
关于学古诗的故事
在我小时候古诗文是我交的第一个朋友。在我开始认字时,妈妈就把优美的古诗文讲给我听,我听的是津津有味、念念不忘。
妈妈从小时候就教我到学前班,而因工作关系需常常无法教我古诗。从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咏鹅》描写了鹅在水里游的情景;《静夜思》诉说了家人想念家乡的情景;《劝学》提醒了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勤奋学习;《望庐山瀑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观无比的景象。但我还是对自己学到了古诗知识太少了,便开始了我的自学古诗生涯。
回到学校,书声琅琅,同学们正在读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我今天学会了一首古诗,是陆游写的'《游山西村》。当我读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妈妈对我说:“凯儿,你懂得这诗句中的道理吗?”我绞尽脑汁的想,突然,我眼前一亮,我大声喊“我知道了。这样的道理:指在生活中,看待不同的人、事物,要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才会有不同的发现与收获。
《游山西村》告诉了我做人、做事的生活道理,也让我知道古诗的奥妙之处。古诗就是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时时刻刻吸引着人,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写出呢?淅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景感表达方法,边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边因此增长不少知识。
打开诗的大门,我的面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世界。让我永远徜伴在诗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意,让诗陪伴我一生吧!
篇6:爱国古诗故事
爱国古诗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多少爱国故事千古流颂。不论巾帼须眉,只为了心中那个伟大的祖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惧艰险,始终坚持自身理想。
1、《柳如是》——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首,后嫁给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着的大官僚钱谦益。她一生中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学。而是她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反清复明的大志。
对于国家大事,这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性很少过问的事情,而柳如是则不然,以一个儿女之身,特别是以一个饱受人世炎凉的女流之辈,偏偏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为志向,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崇祯17初年李自成兵逼京畿,清兵铁骑频频叩关,明军屡战屡败,面对局势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2月春寒料峭,柳如是与钱谦益同游京口,当年梁红玉协助韩世忠擂鼓击退金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红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
在清兵铁骑南下之际,柳如是极力劝说夫君钱谦益以死殉国。请钱谦益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种,钱临阵畏怯,柳如是愤而跳水,被人救起。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影响之下,也开始暗中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接触反明志士,联络反明队伍,柳如是曾以七锭金子赠反清志士黄宗羲,以大量金银首饰赠与反清军队。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尽管柳如是的反清复明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她的爱国情怀却使后来者感动,作为当时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己的一生,无声的反驳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2、《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意谓是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3、《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4、《屈原》——负石而投河,行之难为者
公元前342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5、《妇好》——戎马易针黹,朱袖伐千军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篇7:心情随笔:古诗和故事
心情随笔:古诗和故事
关于诗,我就喜欢自己的。就像字体,我爱黑体小四。大一的时光,不知道在弄些什么,失去了很多文笔。只是多了些感觉,多了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当我翻着高三的泛黄的日记,我开始害怕自己有一天不在会写字。我的生命怎可以缺少它?我不想什么名和利,不知道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浅薄,愚蠢。可悲是愚蠢的人总是以为自己很聪明,就像我。像一个笨蛋,欺骗自己,告诉自己将来的一天我会拥有所有。我会得到我应该拥有的'一切。现在我真的很害怕自己当时的誓言。
那是你还记得,我还为你写诗,直到暑假,还在为你歌唱。当理想和爱情,当梦和泪水,我会慢慢变老。
还记得高三时,语文老师给了我很大鼓励。他说我有诗人一般的感情,却缺少诗人所需要的文笔。后来我写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海的颜色。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诗能表现自己的感情,胜于任何的东西。我还是有些思念语文老师的,他的却很漂亮,比大多数人。更是一个才女。
突然人生感觉到有很多变故,有些人,可能活着,再也见不到;有些人死了,还能见到。还有班主任,其实意见在那时有很多吧,而现在一点都没有。满满的都是思念。他得到的也许是另类的音乐,时间真的不知道怎么的就没有了。一年一年的长啊,父母的衰老,故人的生疏让我惶恐不安。还有我的现实与理想,弟弟和我。让人慢慢的适应一个人的生活,但却不止是为我一个人生活。
有些诗,不如不写,只会让想起从前,让人伤感,让人感到寂寞熟透了,可我不想也不能收割。
篇8:七夕故事的古诗
关于七夕故事的古诗
鹊桥仙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译文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此夜渡过银河相会。
2、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
3、慵(yōng):懒。
4、娟娟(juānjuān):美好的样子。
5、月姊(zǐ):月宫中的仙子。
6、颦(pín):皱眉。农历初七月亮将及半圆,因言满眉颦。
7、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原为风伯,后衍为风姨。
8、草草:匆匆之意。
9、争如:怎么比得上。这里是还不如的意思。
10、不抵:不如,比不上。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篇9:古诗《游子吟》的故事
一个漆黑的夜晚,小村庄四周静悄悄的,所有人家的灯都熄灭了,只有大诗人孟郊家的灯还在亮着。原来,母亲正在为孟郊远行准备着。
母亲给孟郊带了一些盘缠,又往葫芦里倒满了水给孟郊带上,还从柜里拿了几件衣服和书。在母亲叠衣服时,发现有几件衣服破了,于是,母亲就拿出针线,借着油灯的微光,一针一线,仔细地缝着,生怕没有缝好。忽然,母亲一不小心,把手扎出血了,母亲怕儿子看了伤心,就赶紧把出血的手指往衣服上擦了擦,又接着缝。
母亲心想:“儿子一个人在外,如果衣服破了,谁为他缝呀!我得给他缝结实点。”不知不觉,天亮了。孟郊起床看着忙碌了一夜的母亲,心想:“母亲就像温暖的阳光,我们子女就像小草一样沐浴着的阳光,而小草永远报答不了阳光给它的哺育之恩,我们做子女的也永远报答不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 乞巧教学设计
★ 《乞巧》教学设计
★ 乞巧古诗教学反思
★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故事(精选9篇)】相关文章:
《乞巧》的教学设计2023-12-20
游子吟小班教案2022-09-27
第六册《古诗》教学设计2022-10-01
小学语文《赠汪伦》教学设计2022-08-15
《嫦娥》教学反思2023-09-10
《古诗赠汪伦》教案2022-04-30
《赠汪伦》的教案2022-10-06
二年级上册语文《赠汪伦》的教学设计2023-04-14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学设计2022-06-23
《赠汪伦》教学设计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