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精选9篇)由网友“等下去吃三文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两大方面。前者包括5个考点: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病句。后者包括4个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近三年,这一板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新课标命题仅仅只剩下三个语言基础题:词语病句语言衔接。语言表述题明显增大 仿句,概述仍然沿用。
(1)字音考查题出现频率较高,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呈现。山西海南卷语言基础题减少,仅仅保留下词语病句 衔接题。
(2)其他省份着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前者如“泊”、“称”、“角”、“着”等,后者如“漪”、“莘”、“菁”、“侩”等。
(3)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高考对汉字读音的考查都是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来设置的,即考查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4)有时也把字音与字形合并为一题来考查。
[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
篇2:高考语文命题规律
高考必读:2017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
语文:从高考题看高考语文命题规律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两大方面。前者包括5个考点: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病句。后者包括4个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近三年,这一板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新课标命题仅仅只剩下三个语言基础题:词语病句语言衔接。语言表述题明显增大 仿句,概述仍然沿用。
1.字音考查的命题规律
(1)字音考查题出现频率较高,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呈现。只有宁夏M海南卷、上海卷、福建卷没有考查,和只有宁夏M海南卷、辽宁卷、上海卷、安徽卷、福建卷等没有考查。山西海南卷语言基础题减少,仅仅保留下词语病句 衔接题。
(2)其他省份着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前者如“泊”、“称”、“角”、“着”等,后者如“漪”、“莘”、“菁”、“侩”等。
(3)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高考对汉字读音的考查都是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来设置的,即考查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4)有时也把字音与字形合并为一题来考查。如20北京卷,20北京卷、山东卷,20北京卷、重庆卷。
篇3:高考数学命题规律
1、解析几何最经常考什么?
解析几何是一些综合题最喜欢考察的知识点,可难可易。纵观历年高考命题的规律,解析几何主要围绕主干知识--椭圆的方程和性质,运用圆心的轨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椭圆标准方程的变形、直线斜率、圆的性质和平面几何知识推证椭圆的一些基本性质,会对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唯一性、不变性、恒成立等性质进行论证、运用。
2、三角形题年年考,失分严重怎么办?
对于三角形这个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复习,应重视以图形为载体运用三角变换求角的方法与注意点,已知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或高等如何解三角形。
3、填空题后几题可能一般比较难,怎么办?
根据对多年高考命题的分析,填空题最后几题之所以难,是因为涉及向量数量积、基本不等式、数列、圆锥曲线等知识点。
那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其实向量数量积的考核,主要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六边形和圆锥曲线为载体,数形结合求数量积和参数;基本不等式主要考察求最值及参数范围;数列与圆锥曲线基本量的计算,运用抽象函数的性质求函数值与解不等式、三角形的计算与三角求值;命题的否定与必要不充分条件也经常考察。
4、立体几何怎么都搞不定?
复习应关注符号语言表述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共(异)面的判断与证明、用性质定理寻找平行线与垂线的方法,运用三棱锥体积求点面距离。
5、关于应用题。
应用题可从解三角形、概率、数列求和、函数、立几等模型出发构建数学模型,概率应用题应注意解题规范。
6、函数重点考什么?为什么每次都错很多?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函数主要是论证函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将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结合,涉及求参数范围、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重视分类讨论在研究函数问题中的工具作用。
7、数列复习应重视对差、等比数列的综合运用。
掌握证明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比)数列的方法,会用整数的基本性质和求不定方程整数解的方法求解数列的基本量,证明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如无穷子数列项的整除性质和不等关系)。
8、学有余力的话,关注一点高等数学的知识和竞赛知识用处大吗?
在中国教育中,如果想要在应试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建议学生们可以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关注高等数学知识与竞赛知识,在高考中,虽然知识点都出自高考大纲,但高考在思维的考察方面,实际上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如果在解题中有一点高等数学的底子,很多知识点交叉的题或者是难题,解决起来都是很方便的。
[高考数学命题规律]
篇4:考研英语命题规律及复习要点
考研英语命题规律及复习要点
考生: 我从决定准备考研的那一天开始就坚持每天背词汇,可是到现在还是有许多生词是似曾相识,记不住它们的拼法和中文意思,请问在这样一个冲刺复习阶段,有无良策能巩固提高我的有效词汇量呢?索老师:就整个考试而言,考生所面临的仍然是词汇问题。基于近年命题的思路及对历年真题的分析,绝大多数的命题是围绕大纲所要求的词汇而设置的。
我在这一版的《预测试卷》里,附赠了一本《考研英语词汇冲刺手册》,而这本手册其实就是特别针对患“考前词汇枯竭症”的同学开的一剂“药方”。手册的词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新大纲补增词汇解读”。第二部分为“熟词生义”汇览。例如“confidence”一词的“秘密,机密”含义,“critical”一词的“临界的”含义。同时,基于考研翻译的句子几乎每句都含有短语(成语)的检测这样一个现实,我们也列出一些大纲中的重要短语。第三部分为“常考超纲词”透视。所谓“源于斯,而又高于斯”,考研真题中也经常出现一些新词。例如“impart”一词的“传授,透露”含义,“pregnant”一词的“孕育着的”含义等。对这部分词汇同学们只要能做到“见词知义”即可。
考生:在所有问题中,完形填空似乎一直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态,但对我而言,在这个题型上的得分率并不是很高,请问索老师,我应该怎样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
索老师:完形填空主要考三个内容,第一是考同义词、近义词辨析,词性没有问题,是名词或者动词,是考意思。第二是考固定词组和词组搭配,这也经常考。第三考的语法现象,包括动词的形式、从句的引导词都很大。做完形填空,最重要的就是抓精髓,原来考题的第一项是考词汇,这个题和完形填空有什么不一样,就是一道一道填,是孤零零的。而完形填空是一堵墙,所以大家要有全局观念,按说是把全文看完以后再做比较好,但实际上大家到了考场不会有这样的时间,都把它看完,是不是看完一段再做呢?有时候看完一段都没有时间。我的建议就是:看完一个长句或至少三行再做题目。因为一个长句内有二三个空,如果见空就填的话,局部对了,但前后会有矛盾。
考生:从我上大学第一次参加英语考试以来,阅读理解在每份试卷中的地位似乎一直未变:分值高,难度大。面对这样一只“拦路虎”,索老师能不能教我们一些“打虎绝招”呢?
索老师:“阅读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想还不至于以“虎”来喻它。这里,我给同学们点拨一个“从六大思路着手”的点子:
① 篇章中词汇和句子理解题型,解题思路为在该语言单位的上下文查找复现概念。②篇章中段落解读题型,亦称段落主题归纳题型,紧紧抓住段落的第一和第二句话,分析该段的中心词和作者的情感。③篇章中衔接和连贯题型,这类题型往往为考生所忽略,解题思路需要归纳本段段首和上段末的一句,从中寻出某些复现概念。和阅读理解真题中这类题型所占比例较大。④篇章中作者态度推测题型,注意阅读理解题材绝大多数为议论文,必须把握作者的论点,区分论点和论据。篇章的论点往往出现在整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所以在做题时需牢牢把握文章的背景部分。另外能洞察作者论点和态度的地方为全文的最后一句。不能忽视篇章首尾呼应的特点,在解题时遇到思路不清时按照自己对首尾的理解来解决问题。⑤篇章的中心思想题型、文中的暗示和读者的推论题型。中心思想题需牢牢把握首尾或各自然段的主题句,从中找复现概念,然后再加上作者的态度可以容易得出正确的选择。暗示和推论题往往与文章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褒贬有关,常常可从作者的态度考虑。⑥询问篇章所举例,例如example, instance和case的写作目的。注意作者的.举例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说明例证本身,而是为了说明该段主题句所表达的内容。
(编者按:针对今年阅读理解部分B节新增题型,索老师作了一个专题讲座,我们将其文字稿整理后附在后页。)
考生:我参考有关统计数据,发现历年考研真题的英译汉部分的得分率都非常低,虽然我的英语基础还算好,在大学期间四、六级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但现在似乎也进入了一种“惧译”的心理状态,索老师能就英译汉这一专题有所分析吗?
索老师:英译汉一般给分点侧重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词汇分,比如一道题2分的话,词汇分给1分,你尽量要在考前,把考研5,300左右(编者按:大纲词汇调整为5,500左右)单词当中,完全不会的,挑一下过一遍,当然要尽量扩大单词量,如果单词不会,就要硬指标,就没办法,就要扣分。同学们应用心使用我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里提及的《考研英语词汇冲刺手册》,以弥补词汇的不足。第二是结构分,所谓结构就是句子的成分是五种成分。就是主谓宾,就像大树的树干,定语和状语就像树叶,树干复杂还是树叶复杂,肯定树叶要复杂,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大家要复习好定状,比如状语放在句子前、动词前,还是放在其后面,就会产生语法、语义及功能上的不同作用。我特别把这本《预测试卷》里的所有阅读理解的文章都译成了汉语,同学们可以就这些材料既练阅读,又练翻译,这样就一箭双雕。
考生:我的作文感觉能写,但是用的词都是比较简单的词,这样的话分数肯定提高不上去,在写作文的时候用词方面应注意什么?应如何有效提高所写作文的水准呢?
索老师:今年的写作分为A、B两节,其中A节为一则情景式的应用文写作,要求学生写100词左右;B节作文其实就是近几年考试的常规作文形式:看图作文、图表作文等,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词数要求变为160~200字。这里我还是主要讲一下B节作文的写作方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首先,用词造句要有宽度,不能光写简单句,应该会运用各类从句。另外要会用“亮点”词。虽然不能用太难的词,但是有意避免简单词的重复。不要让老师觉得这个学生只有初高中水平,你可以换几个同义词或近义词。说到底还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你根本没有单词量的话,只能写简单的词,这是很矛盾的事,你要想写好词,必须有一些基本功,适当地背一些好句子,背一些文章,也是背诵词汇运用的好办法。
有一点同学们必须注意,考研作文为试卷作文(Testing Essay)――不是自由作文。考研写作是在考试的环境下运用语言,不仅有时间的限制,而且不允许查阅参考书,还受焦虑因素的影响,为非常态的写作。考生可以在考前就议论文写作准备一些自己有把握的表达,如:如何引出话题,如何进行立论和驳论,如何分析原因,如何进行对比分析,如何举例,如何写结论等。考前准备好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此外,考试时注意考研作文命题“小视点、大话题”的特点,即虽然所提出的是某一常见的现象,可考生应该学会分析在这一现象后隐藏的大话题是什么,否则,往往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形。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我在今年八月份特别为同学们推出了一本写作专项突破教程《考研英语读写贯通》,这本书是以20七月底修订版的新大纲为基准编写的,同学们可参照一下。
中国大学网篇5:文言句式命题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文言句式命题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要求,明确高考文言句式的命题形式;
2、结合具体的例子掌握高考文言的四类句式;
3、结合练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解读考纲:
(一)考什么明确考点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实虚词义。
(二)怎么考
主要有三大类:
1、单独设题。
例:上海高考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
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2、在实词题义考查中设点
例: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碰到
【答案】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B.释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D.到达,抵达。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 3、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例:(20全国卷《明史熊鼎传》)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答案】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们安定清平。
【解析】注意至罢职有司列等实词的翻译,根据语境,至的意思为到任,罢的意思为罢免根据语法习惯,职应是名词作动词称职,列是形容词诸多、各个之意;根据常识,有司泛指官吏。
三、词类活用的类型
1、名词活用;
2、动词活用;
3、形容词活用;
4、数词活用
四、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作主语和宾语,有些名词在文言文
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就是登记的意思。
①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
④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
⑤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⑥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⑧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⑨质于秦。质:做人质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任命为将 4、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5名词活用练习: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有口皆碑名作动成为记功碑
2、草木皆兵名作动成为敌兵
3、无所事事名作动做
4、南征北战名作状向南、向北
5、蚕食鲸吞名作状像蚕那样、像鲸那样
6、不胫而走名作动长腿
7、风餐露宿名作状在风里、在露天
8、星罗棋布名作状像星星那样、像棋子那样
9、日理万机名作状每天
五、动词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得: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饮料、汤食
⑧少仲尼之闻问:见识
2、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
⑧惊天动地
⑨可烧而走也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
既来之,则安之。
3、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4、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例如:
执刃而立弃甲曳兵而走
儿惧,啼告母
形容词活用
六、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天下的人
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高处
⑧问其深,则好游者
⑨常在于险远。
⑩圣益圣
亦以明死生之大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看尽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美:赞美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高:升高
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多:推崇,赞许⑥高其直促织〉抬高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
⑦富国强兵
⑧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
4、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患:以为忧患
⑥不耻下问
⑦是古非今
⑧不远万里
七、数词活用
1、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动词
2、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形容词)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专一(形容词)
③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八、课后巩固:
1、选做《3+2》上的相关题目。
2、完成限时训练二上的文言文语段理解。
篇6:司法考试命题规律
任何考试都有着自己的规律性,了解考试的规律可以使得自身付出较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司法考试的考试性质与目的决定了命题的方式与方法,考试既是知识的比拼,也是智慧与技巧的比拼。探究司法考试的性质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司法考试的规律,这对于考生十分重要。那么出题人究竟将他们的目光聚焦在了哪里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法必考 每年必考新法是因为其重要性,法律人应当与时俱进;同时出题老师也对新法有着很大的偏好,因为每年都出同样的题肯定很没新鲜感,新法的出台可以使出题老师直接围绕新增考点来出题,也可以将新的知识点与其他原有考点结合出题,内容丰富了不少。一些重要的新法必然成为众出题人的首选。
二、重者恒重 重点一方面表明其内容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有难度上的原因,有些非重点不太好出题,难度较小,无法体现司考的含金量。因为出题人的任务是要出一套好题,而好题的标准就是使得多数人无法通过。
三、注重例外 原则与例外那个好记? 答案应该不言自明,这几年每年都会有近30%的考生会通过司考,而在这些人当中能够取得高分的确不多。原因在考试的原则,司法考试的原则是考例外,只有那些白送的分数才会考原则。
四、考查判断标准 司法考试是要让考生站在法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只需要思考定罪量刑问题而不需要去琢磨怎样调查取证,而正是出于这样的考查目的才使得考查形式多数是以考查相近概念、相近罪名、相近法条的判断标准。 当然,在此还是要强调一下,学习还需循序渐进,不能跳跃性学习。以上规律是在复习时间不充裕与临考前的冲刺阶段所适用,还望广大考生严格按照计划复习,做到有备无患!
篇7:高考命题语文作文
成长,是一次疼痛的蜕变。在看不清未来的日子里,我的高三,兵荒马乱。于是,我把自己裹在白白厚厚的茧里,等待着,羽化成蝶。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全都属于不同的风景。我想,那么我的风景里一定有一望无际的澄澈蓝天,等着我,承载梦想,翩跹起舞。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胆怯而又固执的选择了标着“艺术”两个大字的方向。毕竟,路的尽头是我为之着迷的舞台,那里还有属于我的梦想。
真正地站在路口时,我抑制不住地欣喜还有些无助。
隔着一条马路,就是我吮吸艺术乳汁的殿堂。路的那边,有和蔼可亲的专业课老师,有我活力四射的舞蹈课教练,有我青春的梦想。身边,是每天坚持接送我的父母。看着他们为我操碎了心而在微风中轻微颤动的几丝白发,我的双眼湿润了。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什么在人们心中不断传唱。
没有任何的播音基础,没有一点舞蹈的功底,我仍旧执着于多年的梦想。
还记得,第一次上播音课,我像个呀呀学语的孩童,跟着老师不断重复每一个字母,每一组词语。还记得第一次去学舞蹈,身体虚弱的我,满头是汗的硬坚持了三个小时,那天晚上,双腿的疼痛让我辗转难眠。
忘不了,在我进行枯燥的基本功训练时,妈妈担心的神情。忘不了,在我忍受疼痛折磨时,爸爸心疼的样子。忘不了,他们在听到我选择了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时脸上瞬间掠过的无奈,还有从那以后一贯的支持和信赖。
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虽然,我没有什么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但我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方向。
黎明前,看不到花儿绽放,但我会在黑暗中执着的等待,在纷乱的茧中,拼命地挣脱。
因为,人的一生,一定要美丽一次。
啊,等待羽化成蝶的日子……
你听,听到了么?“蛹”动新生的声音……
篇8:高考命题语文作文
每一个生命的轮回,都少不了过往的年华,我们行走在轮回的边缘,来不及回望历史的印记,亦来不及瞻仰未来的前景,可以的、只是驻足凝望天空中鸟儿飞过的痕迹……
生于独生的年代,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遮蔽了我们清亮的眼睛使我们看不到现实的残酷;接连发生的90事件迷惑了我们清醒的头脑使我们找不到前行的方向;虚伪做作的社会小人麻痹了我们单纯的内心使我们寻不到人间的温情。但是,孟子云“人性本善”。独生的我们真的无可救药吗?不,我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虽然倔强,虽然叛逆,虽然冲动,但是我们内心始终是一方馨香的净土。飞扬跋扈不是我们炫耀年轻资本的态度,冷言少语也不是我们对抗父母老师的方法,独生的我们渴望拥有父辈的隐忍与宽容,也渴望拥有父辈的乖巧与软弱,只是我们学会了伪装,把一切都藏在内心的小角落,不愿吐露,或者可以说,我们的心房不曾对外开放,不敢向他人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也不愿让他人走入自己内心的世界……
站在六道轮回的边缘,我们看不到脚下的路伸向何方,也看不清身旁的人有着怎样的表情,更看不透一世的轮回有着怎样的坎坷,唯一能做的就是站稳、站直,踏实的走下去。独生的我们,走不了父辈走过的荆棘路,也受不了父辈受过的辛勤苦。假如有天我们可以回到过去,或许、就会明白,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生于独生的年代,你可否想过父辈兄弟姐妹成群的年代窝窝头蘸盐粒就是美味的佳肴;生于独生的年代,你可否了解父辈苦读求学却因为贫穷的家境而被拒之校门外的凄苦;生于独生的年代,你可否感受父辈们每天耕地除草施肥浇水于陇田之上的哑巴吃黄连;生于独生的年代,你……
是的,我们从未去考虑那些过往的印记,只当它是云烟,消散后就不复存在,殊不知,那些印记却会深藏在父辈们心中一世,遭受过的经历是谁也带不走的财富。安德鲁?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我说“在巨富中生存是一种荣耀”。经历过就是财富,我们这一代不是有钱人,父母的能力再大,财力再丰厚,也不会永远陪在我们左右,金钱确实是个好东西,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赚钱能力,这就是我想说的经历。你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你必须有头脑,可是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像奥斯卡?赛尔那样的小天才不会遍地都是,因此独生的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经历,这样才能熟悉社会发展的潜规则,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韩寒的辍学是因为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他成功了,因为他的努力换取了深爱他文字的读者对他的庇护,独生的我们假如真有自己的理想去追求,恐怕父母也不会同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他们早已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只是我们想要挣扎却很难。其实,无所谓好与坏,高与低,考上北大还是清华都是次要的,那只是一纸凭证,什么都代替不了。北大的学生照样有被退学的,我们学习的兴趣才是首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辈们总是要求我们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什么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总是拿来教育我们,又常常提起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刻苦多么优秀,那有什么呢?只是徒增自己的烦恼和我们的压力罢了。生于独生的年代,我们只是我们,渴望被爱,渴望健康快乐地成长,渴望无烦恼的童年与青年,渴望着与成绩无关的talk话题……
每一个生命的轮回都会终止,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是新的开始,站在六道轮回的边缘,
望着中心的漩涡,穿不透的历史,写不尽的故事,巨大的吸引力令人无法抗拒,当生命终止,
我们也将进入下一道轮回,这一世,就成为历史……
篇9:湖南高考语文命题评析
2007年湖南高考语文命题评析
一.湖南卷的基本特点
总的来说,2007年湖南语文试题继续保持了2005年以后基本形成的湖南卷的特点。在具体解析2007年湖南试题之前。我们需要对湖南卷的基本特点有一个大致了解。
在2004年高考分省命题大幅度铺开后,经过2004年一年的过渡调整,从2005年起,各地都在寻求自己的命题特色,以适应地方性的教育规划和文化特点。而语文题的创新无疑首当其冲。2006年湖南省考试院语文命题组在发表的“命题思路”中说,湖南卷追求的特色是“典雅厚重,务实创新”。这样的一个定位,决定了湖南卷在题型结构、选材和试卷容量等方面的实际操作。
“典雅”主要指试卷的形式风格、语言色调,而“厚重”偏指内容特点。2007年的语文试题不仅依据这一特点命题,而且比往年更突出了这一特点,比如文言文选材来自先秦,现代文选材来自鲁迅散文,作文题指向诗性哲学……它们在色调上是“典雅”的,而在内容上相当“厚重”。
“务实”和“创新”是矛盾的统一。“务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也是“务实”的内在诉求。高考命题要考虑当前中学教学实际,考虑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还要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和先期湖南省考试院颁布的《考试说明》,这都是“务实”的内涵;它的另一含义是“持续、稳定”。因而“务实创新”就是“稳中求新”,在大“体”稳定的框架下求变化。当然,不同的年份变化有大小之别,2007年是变化较小的一年。
以2003年全国卷为参照,湖南卷的创新之处主要在文言文选材打破了“不离史传”的传统、删除“语言运用(应用)”题而增设“文章赏析”题、作文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并“限制文体”。其中,文言文选材的创新在各地产生了良好影响,拓宽了选材思路;而“文章赏析”和“限制文体”却基本未被外地认同。而湖南卷的其他题型,在命题形式、选材和赋分等方面则没有大的变化,尤以“语言知识及运用”题、“科技文阅读”题与原全国卷连贯性最强。从整体上说,除第六大题“语言应用”改为了“文章赏析”,原全国卷其他题型都还“健在”,甚至连顺序都没有改变;仍是七道大题,七个模块,选择题赋分与非选择题赋分比由原来42s108微调为36s11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旧瓶装新酒”形容湖南卷的特点,应该是合适的。
下面根据试卷结构,具体解析2007年湖南卷的基本特点:
一.语言知识和运用题。字音、字形、词义、语病是必考的内容。要贯彻教育部考纲的要求,这一模块很难改动。
二.科技文阅读题。湖南卷一直以自然科学类文章为素材,设题一直是四道选择题。以2007年新课程考纲来衡量,它一直没有选“论述类”作品,而偏向于“说明类”一隅。尽管落实了考纲对于“理解”“分析综合”的要求,但导向比较消极。
三.文言文阅读题。湖南卷背离了传统的从史传取材的.做法,主张从作家散文中选材,而于时代、地域则没有偏向。内容上注意“厚重”,形式上注意选文是否兼有叙述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从难度上说,湖南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题。湖南卷的“古诗词”鉴赏实际上是“古诗”鉴赏。鉴赏和默写都注重整体。鉴赏的重点是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及其表达技巧。
五.文学作品阅读题。除了选文注意文章类型的轮换,答题要求注意关涉整体语境,以及注意与下一题“文章赏析”的互补外,湖南卷本题的主导特征还不是特别明显,可以说还处于探索的阶段。
六.文章赏析题。2005年推出的这道题至今是湖南卷独有的题型。考查的方式比较固定:三个赏析角度任选其一,赏析点不出结构、线索、写景、联想、修辞、人物形象等几种,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准备。
七.作文题。湖南作文命题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限制文体,这是最突出的特点;(2)提出“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要求考生写出真情实感,矛头指向套作和形式主义;(3)不设二元式关系命题;(4)内容上指向考生的人生体验和人生观。
湖南卷的这些具体特点,湖南省的语文教师和研究人员必须加以把握。只有把握住湖南卷的基本特点,在应试指导时才能胸有成竹。
二.从比较视域看湖南卷
2005年后,全国《考试大纲》取消试卷结构规定、题量规定、内容赋分规定,意味着各地高考命题获得了很大的自主空间。经过三年的探索,全国近20套语文试题中,在题型、选材、命题方式、答题要求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比如“现代文阅读”的选材可谓百花齐放,其中科学类文章不再是一种色调,题材涉及建筑、民间艺术、地理、环保、文化遗产等各个方面,原有的“科普文”概念已被“实用文”概念所置换;文学类文章方面,当代文学散文渐渐占据主流,选文越来越贴近考生的语言体验。文言文阅读方面,文体的多元代替了传统的史传一元,序言、论说、谱牒甚至小说等等。曾被湖南命题组视为“走进了死胡同”的“语用题”,这几年随着时代的话语变迁焕发了新的生机,看图写话、写对联、修改发言稿、制作短信、签发意见、写欢迎词等等,形式多样且富于时代气息。在作文方面,延续数年的话题作文已经不占主流,作文命题形式多元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有材料话题作文,有不含材料的话题作文;有直接命题作文,有提供背景材料的命题作文;还有看图作文等。
在这个背景下来审查2007年湖南卷,我们既能看到它的可贵探索,也能看到它的不足。好处暂时按下不表,先说说不足。
如果说2005年的湖南卷因为改革幅度大、文质俱美而使它颇受好评,则两年下来,为保持所谓的“湖南特色”,它又走向了平庸甚至偏执。比如“文章赏析”题,刚出现时它确实是试卷中的一大亮点,而且被固定下来。其实,就在此道题出现以后,就有省外专家认为:“湖南卷删去语言应用题,把分数加到现代文阅读的鉴赏题上,这种内容取舍和赋分配置,在今年16套试卷中是绝无仅有的。过分强化文学鉴赏的考查内容势必淡化语言实用交际功能的考查”。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忽视语言的日常实用功能和交际功能,一方面未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设定的相关原则;另一方面,从考生作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考生的语言应用的规范意识正在弱化,形式主义文风明显抬头。而从其他省市继续保留的语言应用题看,由于密切联系时代和社会,近两年这道题又成为了许多省市语文卷中的亮点之一。再比如作文题,限制文体也是2005年以后湖南卷的显著特点,2007年全国18道作文题中也是独此一家。限制文体对于反拨话题作文导致的文体失范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限制文体的局限性以及作文题如何落实文体的要求却未能引起充分注意。事实上,关于“记叙文”或“议论文”等文体分类只是中小学的一种教学分类,而不是从写作实际出发进行的分类;用这样的文体概念衡量考生作文,就不得不放宽为“以议论或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这样一来,对于文体的规定就不如直接落实为对表达方式的要求(如台湾作文题)。
此外,与一些沿海省市相比,湖南卷在贴近新课程标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方面比较欠缺。湖南卷科技文阅读选文一直是自然科学类文章(都在生命科学范围内),而且是比较纯粹的论文,学术性较强,相比之下,沿海地区的这类试题大都淡化了选文的科学性,而突出时代性和人文性,比如2007年广东卷的选文是国内学者写的一篇社科文《创新与想象》,上海卷是一篇介绍包豪斯艺术学校的文章,浙江卷的选文探讨琵琶的乐音,兼具科学认知与审美鉴赏……概括起来,2007年全国18套试题中,超过70%的科技文阅读选文具有较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时代气息。与大部分省市的富有成效的创新相比,湖南卷在这道题上所体现的惰性令人惊奇。
文学作品阅读也有类似的问题。湖南卷的选文一直以1949年前的现代散文为主,去年尝试在当代选文,因为文章比较糟糕(《在山阴道上》这篇文章的精神实质是“反现代”的),今年又退回至“现代”。今年的选文(鲁迅《忆刘半农君》)当然是极佳的,但是,明年呢?为什么更贴近学生阅读、更能承载时代精神的八、九十年代以后的散文或小说就不能入命题人的法眼呢?
2007年的新课程考试大纲特别强调“时代性与实践性”,创新意识比较强的其他省市命题组也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而从湖南卷整套试题来看,这一点几乎难觅踪影。多听取一线老师建议,了解学生学语文的现状,虚心学习外地命题的先进经验,是湖南语文命题组必做的功课。
三.湖南卷的变化及命题走向
2007年湖南高考试题中也有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地方,这些“变”与“新”,当然也有失误之处,但更多的是成功转换,是可喜的进步。
这些变化反映了命题组的一些新认识,其中蕴含了某种走向,值得深思。下面根据各大题模块加以解析。
1.“语言知识及运用”题。与2006年湖南卷相比,第1小题将原来的在语境中辨析语音的命题形式改为传统的词语辨音形式;并增加一道语用题(第5小题)。第1小题其所以要改回来,是有专家提出只考四个字的语音太少了,所以还是恢复到传统的四组16个字音。增加一道语用题则是考虑到2005年湖南卷删掉了原来全国卷的语用题后,言语交际的能力点未能得到考查,加上这一题尽量弥补两年来忽视语用的欠缺。
2.“文言文阅读”题从先秦选材,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尽管加了几个注释,但出自《韩非子外储说》的这几段文字还是超出了“浅易”的要求。出于难易度、区分度的考虑,湖南卷选文可能还是会回到唐宋及以后。至于在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主观题型,则是大势所趋。将来还可能加大主观题分值,增设断句、古文常识等考点。材料也可以由一篇改为两个文段等等。
★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 高考语文试题研究高考语文命题预测及复习策略 高考复习(高三)
【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精选9篇)】相关文章:
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2024-04-19
高三教学总结10篇2022-05-07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23-02-24
高三上学期体育教学计划2023-02-02
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2023-07-25
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3-12-09
高三教师教学计划2022-11-29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2023-03-26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思路2023-07-29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安排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