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最喜爱的动物》评课稿(合集10篇)由网友“白天不吃白加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最喜爱的动物》评课稿,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最喜爱的动物》评课稿
1、学生通过三次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了更多的动物,学会了简单的动物分类知识,在交流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故事中,增加了对动物的了解和喜爱,懂得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增加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和情感。
2、从区域小班化特色教学上看到这节课杨丽老师把“关注每一个的核心理念”贯穿课堂始终。第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导入激趣环节,播放动物世界片头,每一个孩子都被片中的动物吸引,异口同声说动物名字,学生的关注度和兴趣被充分激发。第二,在认知动物活动中,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充分的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学生们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而且每一个小组都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全班共同纠错。第三,在小组交流我喜欢的动物教学活动中,教师每个小组巡视并不是盲目地指导,而是有意识记忆哪些同学交流了同一种动物心中有数,关注了个性,关注了差异,在全班汇报时,引导同一种动物的同学共同交流丰富大家的情感体验。第四,正因为杨丽老师心中有关注每一个的理念,所以当意识到拿来小鸟的学生没有交流,在课中努力弥补遗憾,在下一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得以展示。
3、建议:品生课程本身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条主线应该贯穿始终,把知识性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融合,如果杨丽老师把最后两个教学活动合二为一,我想交流的热情会更高,发言的学生会更多,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你和它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难忘的事?
篇2: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最喜爱的动物》的评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最喜爱的动物》的评课稿
今天观摩了水仙小学杨丽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品生《我最喜爱的动物》一课,就来说说观摩后的一点体会。
开课就以一段《动物世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开展了动物分类这一活动,进行喜欢方式的分类,展示的'时候,师生共同参与进行纠正,让学生知道了更多的有关动物的知识,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者观察带来的小动物,让学生针对小动物的特征进行描述,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及训练。这些都体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教学活动适切。
学生在汇报中,毕竟二年级孩子年龄还小,词语积累还不是很丰富,在措词还不够精美,其实只要针对一点说出这种小动物特点即可,不用面面俱到,如果能力强的孩子可适当提升能力。
本次教学,在设计上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情感,讲述内容能从身边生活入手,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学习,并培养了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篇3: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社会《我最喜欢的动物》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社会《我最喜欢的动物》评课稿
3月15日,有幸观摩了水仙小学杨老师执教的《我最喜爱的动物》一课,课堂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策划者,更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特别富有成效。
学生在本次活动中学会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小组合作时,每个学生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如记录员,降噪员……学生学会了利用表格进行分类,学会了互相合作完成。但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操作用粘帖进行分类的时候仍有些耽误时间,以至于后面交流最爱的'动物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
教师在本次教学中通过视频播放,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到本节课中,课堂中通过动手分一分,粘一粘,看一看,等这些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其中的奥妙。从而更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索动物的奥秘、发现动物的可爱、从而更加关注动物、爱护动物。只是在后面观察小动物的环节,应该提前渗透保护意识,以免被这些小动物伤害。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探索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快乐的学”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创造。
篇4: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教材特征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课程基本理念: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家乡山和水——2课时
第2课——家乡的物产多又多——1课时
第3课——我家门前心事多——2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大地妈妈——2课时
第2课——美化家园——2课时
第3课——花草树木天偷笑——2课时
第4课——我和动物交朋友——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鲜艳的红领巾——2课时
第2课——红领巾胸前票——3课时
第3课——快乐的“六·一”——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暑假生活我安排——2课时
篇5: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文章课 件 中国大学网 成长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现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由上所述,根据课程特点,我制定了本学期个人的工作计划: 工作着是快乐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教学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呈现学习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学生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呈现形式,力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互相贯通、整体呈现在主题单元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中 国教育文 摘 wWW.EduZhAI.nET 本学期以20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40课时。 第一单元“愉快的校外生活”・・ 4课时 第二单元“我会这样做”・・・ 9课时 第三单元“我爱我的家乡”・・ 9课时 第四单元“我也会很棒”・・・ 9课时 第五单元“大自然探秘”・・・ 7课时 复习・・・・・・ 2课时 总计:・・・・・ 40课时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工作的同时,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课改需要。 2、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我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知识,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充实自己。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阔眼界,争取完善自己,创新自己,做到终身学习。 3、多反思、多总结。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业务素质,从“保守的经验型”教师转向“开拓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4、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使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进行研究。 新学期刚刚开始,我将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创新,争取更大进步,力争一步步走向成功。文章课 件 中国大学网篇6: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
第四册《品德与生活》教材采用长、短单元相结合的编排结构,分四个主题单元,分别是《学做文明人》、《春姐姐的脚步》、《我的兴趣爱好》及《我长大了》。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四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习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这一核心。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在和煦的春风、燕子的呢喃、柳树的新芽中去感知春天;在“种瓜种豆”的种植活动中去收获喜悦;唱着《风筝谣》让风筝高高飘在蓝天;动手做一做,做个纸风车,一边玩一边探究……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四个活动主题,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我长大了》是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经历了近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习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教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二、教材特点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2、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4、支持随机进入教学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分化的现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应该真实;课堂外,教师的教育要持之以恒,波及校外。
四、本册教学计划
态度和情感:培养儿童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情感和态度。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亲近自然。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行为和习惯: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学生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保护环境,有生态意识。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过程和方法: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运用。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知识和技能: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有好奇心,喜欢提问,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五、教学进度(如下表)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家里来了客
二
2、我随爸爸去做客
三
3、我跟妈妈看演出
四
4、我会打电话看电视
五
5、春天在哪里
六
6、春天的种植
七
7、我和春天一起玩
八
8、我心中的春天
九
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十
10.游戏快乐多
十一
11.我与小动物
十二
12.我最爱读的书
十三
13.做事不拖拉
十四
14.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
十五
15.成长记录袋
十六
16.更上一层楼
篇7: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图片。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作业: 你的家乡在哪里?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 你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过程:
评一评:
1.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3.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业: 家乡有什么变化?
第二课 家乡物产多又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
课时安排: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篇8: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
爱在我们身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图听解说。
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到了吗?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课堂上,给你递来的一块橡皮;运动场上,为你的一声喝彩;犯错的时候,送你的一句提醒……
2、小结:我们身边时时有爱,处处有爱。(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一)过渡: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出示课件
1、摔倒以后,别人扶起你,并关心地问你:“摔疼了吗?”;
2、干部评选未选上,别人安慰:“没事,下次再来。”
3、读一读:何小亚的日记,体会她的心情。
4、听故事《生病时》,体会我生病时的心情以及得到他人帮助时的心情。
5、小结: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十分快乐。
(二)将心比心:
如果让你对帮助、关心过你的人道一声“谢谢”,你会对谁说?为什么要谢谢他?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科版)。
三、辨别是非,深化认识。
1、集体活动时,如果有人只顾自己,你会怎么想?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生活中,要多为他人着想。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是自私的表现。)
2、他们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1)写字时,一个男同学只顾自己,把同座挤到一边,自己占了桌子的一大半。
(2)教室里,一个同学端着水壶洒水,旁若无人,水洒到旁边的同学身上,有的同学吓得往后射,有的同学拎着湿衣服向他喊。
四、联系实际,导之以行!。
1、想一想。(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1)下雨了,刚走出校门,想起有个同学没有伞,你会 。
(2)公园里,你刚坐下,看见小姐姐扶着老奶奶走过来,你会 。
2、说一说。(你在做到了“多为他人着想吗?”)
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重点:
1、懂得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
2、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无私地去帮助别人。
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我们在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心感快乐。但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要真诚地说一句:“请让我来帮助你”(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教师: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有些不开心的时候,朋友就会对我说:“告诉我,你有什么困难?请让我来帮助你!”
2、说说你听到这句话的心情。(有勇气、不害怕、不灰心、有好心情了……)
3、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会怎样做?(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要说:“请让我来帮助你”) 出示课件
三、榜样引路、指导行为
师: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呢?
1、出示图画
A、女同学作值日时生病了,一同学送她上医院,一同学帮助她清扫;
B、拖车的叔叔拉车拉不动了,帮助他推车;
C、把课外书寄给山里的小伙伴……
2、谈谈体会:
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无私地去帮助别人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科版)学习总结
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3、阅读日记,加深体会。思考:我是怎样帮助小新的?我的心情如何?小新呢?
4、你平时是怎样帮助你周围有困难的人的?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四、故事引路,加深认识
故事《光头男孩》,大家是怎样帮助男孩的?男孩心情怎样?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
五、总结全文
爱的方式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有心,哪怕是带给别人一缕阳光、一丝快乐,对别人来说,也会感到春天般的温暖。让我们都来说一声:“请让我来帮助你”。
篇9: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
拐杖爷爷
一、展示照片、表达爱意
教师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爷爷奶奶的照片或全家福,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然后说说平时是怎样象他们表示自己的爱的。出示课件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听课文故事,思考问题:
为什么说我是爷爷的小拐杖?怎样才能作好爷爷的小拐杖呢?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作好爷爷的小拐杖是对爷爷爱的表现。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向亲人、长辈表达爱。学会从语言、行动上关爱老人。
3、学念儿歌。
三、指导行动、升华认识
1、试试看,把你的爱说出来,告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猜他们会怎么样?(表演)
2、你平时怎样从语言、行动上关爱老人的?
――给奶奶穿针;
――给爷爷送苹果;
――为耳聋的外公带去快乐;
――给爷爷奶奶订了一份报纸、牛奶
……
3、小结:我们从身边着手,从小处着手,就会给老人带来无穷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活动实践。
回家试着为老人做点什么,比如:替他们打盆洗脸水,为他们梳梳头,帮他们剪剪指甲等。
帮帮残疾人他们不容易
教学过程
―、表演、激情导人。
1.学生扮演(表演内容:让一个学生扮演盲人,到讲台上取指定的物件)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科版)。
2.提问,刚才在取物时你遇到什么困难?你的心情怎样?激情导入:对于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残疾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课题:帮帮残疾人――他们不容易。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看课文图片,残疾人怎样付出努力才能完成常人完成的事情。 2.组织讨论,教师小结板书: 3、体验生活:
A、像一只手的残疾人一样穿衣服,体会不容易。
B、扮演聋哑人进行交流; C、扮演盲人走路……你有何感想?
4、小结:我们应该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全社会的人都应关心和爱护他们。
三、发散思维,理性升华。
1.看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录相,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是一项社会公德。在我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受到法律的保护。
2.看图画: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具体举措。
3.说说自己身边帮助残疾人的故事。
4.小结: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全社会都在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应该从小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助残活动。出示课件
四、辨析导行,加深认识。
1,读《评一评》谁的想法好?为什么?
2.观看图画,议一议:如果你遇到下面的事会怎么做?
3.知识抢答:(用灯片出示题目)①每月的几月几日是国际残疾人日?②我国的全国助残日是如何确定的?③假如今年的5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今年的几月几日是全国助残日?
五、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模仿小记者采访:假如你是残疾人,心中的愿望是什么?
2.讨论: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最新】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0: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人们特别是农民在春天会进行哪些种植活动,有条件的可拍摄照片或录象。
2、布置学生动手做黄豆、绿豆等种子发芽的小实验,来研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3、让学生在家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种大蒜、种花的实践性活动,并及时作好有关记录。
4、师生共同开辟教师室植物角,作合理布置。
活动过程:
活动(一)――新闻发布会
1、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你们知道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科学道理吗?
2、组织学生开展“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了解农民在春天进行的农事活动,在介绍中可适时展示相关照片或播放录象。
3、结合谚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理解只有春种才能秋收的重要性。
活动(二)――评选小小研究员
1、乐乐猴: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照顾与呵护,种子发芽也需要一定的条件。通过实验研究,你观察到什么,获得哪些知识?小组交流一下。
2、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3、评选十佳“小小研究员”,乐乐猴发奖。
4、乐乐猴总结发言:同学们真是出色的小小研究员,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和阳光,这三者可是缺一不可呀!
活动(三)――“种瓜种豆”展示会
1、乐乐猴:同学们还开展了小种植活动,现在,让我们举办一个“种植种豆”展示会吧!
2、分组展示小种植的成果,要求挂上自制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作物的名称、种植日期、使用工具和管理方法。师生自由参观。在参观的同时评一评“种植小能手”。
3、乐乐猴:你们种得可真不错!是怎样种植的?又是怎样管理的?请大家谈谈。
4、交流感受。在种植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体会?有哪些感受要告诉大家?
活动(四)――动手装扮植物角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布置教室植物角,讨论管理措施。
★ 千米的认识评课稿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最喜爱的动物》评课稿(合集10篇)】相关文章:
说课评课收获反思范文2022-05-06
小学语文课文一夜的工作完整评课稿2023-01-16
一年级品社教学计划2022-04-30
I always like birthday parties的评课稿2023-06-12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2022-08-02
六年级语文《一夜的工作》评课稿2022-10-28
五年级语文猫的说课稿2022-05-06
评课稿2022-08-27
《读懂爷爷奶奶的心》评课稿2023-06-01
This is my sister评课稿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