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

时间:2022-11-24 07:38:2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共8篇)由网友“天天喝汤”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

篇1: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

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

潮汕人过年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烫发整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以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或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很多乡村圩镇组织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端午赛龙舟

端午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俗,而在潮汕地区,这一传统习俗被保存得最为完美,也发挥得最酣畅淋漓。在汕头市金平区,有一个地方就因为龙舟而闻名遐迩,她就是素有“龙舟村”美称的鮀江街道桥头社区。

130年初衷不改

桥头以“龙舟村”享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的桥头村还是一片汪洋,村民世世代代讨海为生,大风大浪的洗礼,把村民们个个锻炼成“浪里白条”,男孩子长到八九岁,就都识得好水性。

为了增强村民们抗击风浪的能力,同时增进村民之间的团结,大家合力造出龙舟,并于每年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潮汕民俗称为五月节。五月初夏,金凤花开,骄阳似火,万物欣欣向荣,这时节,天气、地气、人气,三气贯通,气旺乾坤。这时节,老百姓好欢喜,赛龙舟,显威风;插艾花,驱瘟毒;吃大粽,消疳积。节为时而设,人为节而欢。过端午节,最令人激动的,还是赛龙舟。

清明旧俗不用针

清明节,旧时潮汕各地有个习俗:女人不做针活。

为什么女人不做针活?

传说是,如果清明节这一天,女人做针线,不但自己眼睛被针尖刺瞎,大野里各种垫虫,如青蛙等,也会被刺害。

女人一般有善心,认为自己眼睁伤害,已是不好了,还刺害各种垫虫,有恶。于是这一天,最勤劳的女人也不做针活。

清明这个习俗,尽管带有迷信色彩,但反映了我们祖先很早就有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五谷主生日

潮州人十月十五日为五谷主生日。家家户户到了十五这一日,要用米粉拌红花末和上水捏成一尊尊头盘发暨身饰以豆麦的“五谷主“,还有扁担、箩筐、稻穗,蒸成果品,并杀五牲,挑到自己那块刚收割过的土地上,焚香、点烛,祭拜“五谷主”,报告五谷分手,答谢“五谷主”的慷慨赐予之恩。同时并告诉孩子们五谷为“五谷主”所赐,告诫他们平时要珍惜,不要暴食天物。

相传“五谷主”为神农氏。有的庙宇还有“五谷主”的偶像,赤身露体,只用树叶或兽皮扎于下身,形同原始人。正因为这样,所以羞于见人,故祭祀时总在天亮之前进行。

童容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潮州话也有叫童容节,“童容”实为“重阳”音变而来)。重阳之得名,是因九属阳数,且日与月并应,故叫重九,也就重阳。

潮汕民间在重阳节,没有学士文人那种登高赋诗、庭园赏菊的雅兴,在潮州一带却有结缘的习俗,就是在亲朋之间互赠油麻丸。丸与缘在古潮语中同音,人们以赠油麻丸来增进亲朋之间的情谊。

重阳节在潮汕,不是每家每户都拜祖先的。在揭阳及潮州,拜重阳节的都是家境较清贫者,他们无力在祖先每个忌辰都祭拜,故在这一天,做一次总的祭拜,希望祖先应谅解,说明各自的忌辰就不再奉祀了。九月风信好,儿童也喜欢在这时候放风筝(俗称风禽)。童谣说:“九月九,风禽线断满天走。”这也是儿童们的一件乐事。

闹元宵

岁逢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相沿被潮汕人家认为是张灯结彩、欢庆大团圆的节日,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的美好良宵。上元是春回大地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夜、元夕,潮俗称“十五夜”。古代是一年之中最迷人最热闹最“放夜”的灯火通明时光。这天夜晚不但明月皎洁,而且千家万户灯火璀璨,闪闪烁烁,故又称“灯节”。清·同治元年(1862年),潮阳知县陈坤监生咏《潮州元宵》诗云:“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制来工?”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也留有盛赞元宵灯节脍炙人口的绝妙诗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笙星歌赛社神;不展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诗文道出了红男绿女闹元宵的动人情景。

潮人闹元宵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千姿百态,富有特色,引人入胜。各地除传统的花灯外,还有燃放烟火、动物舞蹈、弄狮舞龙、扮涂戏、扭秧歌、广场戏、抽影戏、荡秋千、猜灯谜;还有蕴含着民风民俗趣闻的“坐大菜”、“推厕墙”、“抱大猪”、“求喜物”、“做丁桌”、“挂榕树枝、竹梢于门上(俗称榕竹插门)”、“赌糖狮’:,潮家祭祖还必备有甜粿、酵粿、菜头粿各笼,俗称“三甑齐”。尤其澄海樟林古港家家户户都要做鼠粕粿美食和馈送亲朋好友品尝,此粿桃最惹海外潮人乡思。元宵之夜,阖家团圆,举宴把盏吃“合家欢”,在盛馔佳肴的筵席上,蚶、蒜、鱼是必不可缺的美食,蚶壳古代是代表钱币的意思,吃蚶意味“有钱算”;食蒜象征诸年吉祥如意“会合算”;食鱼祈求家财富裕,年年有余等’祝愿。

潮人闹元宵最为体现“邹鲁遗风”的潮乡特色,且最为精采动人,使人喜闻乐见的民俗风情殊多,仅作扼要简略分述于下:

元宵灯

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正月十一日夜起,庙街张灯,士女嬉游,歌声达旦。元夜竞赛花灯,张灯结彩,竟为鳌山,人物台榭如绘,称为‘不夜天”’。

明代嘉靖年间,潮剧传统剧目《荔镜记》的“观灯”中有:“三街六巷好灯棚”句,佐证了当时潮州花灯繁盛情景,惹得黄五娘主婶私自走出宅院到街上赏灯。五娘见到灯下意中人陈三,遂掷下荔枝相赠。清代乾隆时期,澄海的樟林古港兴起的元宵灯节和花灯竞赛更加繁盛。新编《澄海县志》记载有“东陇的灯橱,澄城、莲阳、樟林的纱灯,店市的涂灯,都是别地少有或没有的”。各地不但到处有多姿多彩的座灯、屏灯;还有挂灯、灯橱、灯牌、宫灯、走马灯等等。元夜,儿童们成群结队,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街玩耍,热闹非常。潮汕民谚有:“正月灯、二月戏”和“勿乞人(不要让人)画落灯橱”的俗语,这也显示着元宵灯彩绘漫画所起着的警示作用。

潮乡万家灯火闹元宵的热闹情景,要持续到十八日才“落灯”。偶逢“天公不作美”,“雨淋元宵灯”,今人已流传为一句气象农谚。

敬糖狮

潮汕元宵神前敬糖狮,祈求着新年吉祥如意,求来好运,大吉大利。传说狮子是神州大地炎黄子孙的吉祥物之一,能辟邪驱恶,有庄严、富贵之象征。历来特别深受潮人的敬爱。香港潮籍诗人邱亦山(笔名石头翁)咏《元宵》诗云:“元宵佳节在龙香,潮俗民风似故乡;是夕神前求好运,糖狮果品表安祥。”诗文道明了香港潮人流传着元宵拜糖狮的风俗习惯。

糖狮是一种用白糖加工制成的甜食(用糖浆灌入雕刻模具铸成),色彩晶莹鲜艳,造型纹饰优美,千姿百态,集工艺美术、饮食文化和乡土风情于一体。成双成对,大的富有气势,小的小巧玲珑,令人喜爱。元宵之夜,干家万户拜糖狮向神朋借来求好运,明年元宵如数奉还,故名为“赌糖狮”。

坐大菜

澄海诗人李绍雄的《元宵坐大菜》诗云:“观灯已罢夜阑珊,小妹良宵兴未完。相约田间坐大菜,将来嫁得好郎官。”

潮汕农民冬种的大芥菜,茎叶肥嫩,菜蕾硕大,浑圆碧绿,鲜艳秀丽,俗称大菜。古代少女于元宵夜偷偷到郊外田野菜地坐大菜,默念着:“坐呀坐大菜,嫁个好夫婿。”情真意切地祈望嫁个合自己心意的好郎君,宛如大菜的叶蕾一样簇拥、紧抱、亲密、好合,未来家庭美满和谐,生活幸福。

另有红男则偷偷到郊外推倒厕所墙,说是可以娶到“雅姐”(漂亮的妻子)。

抱大猪

潮汕农家,旧俗于元宵节白天到郊外选择好一块状如肥猪的石头,十五夜独自悄悄将这块石头费尽力气抱回家中猪圈(栏)槽前,摆敬祭品,燃点大红烛,供奉香火,由家中主妇诚心诚意跪拜,祈求新年自家饲养的猪苗长膘快、肉膘厚、猪肥大,口中默念着:“饲猪大过牛”。这就是“元宵抱大猪”的习俗。

潮汕清明节

清明节从农历来说,既无定月也无定日,但可以推算,就是冬至节过了106天就是清明,一般就在阳历4月5日。

有人说,时令至此,天气清澈空明,故定名清明。但不尽然,南方北方各异,故“清明时节雨纷纷”,已是较常碰到了。

清明节除了在宗祠祭拜祖先外,还有上坟扫墓的。扫墓俗称“过纸”或“挂纸”。这个时节扫墓,正值春暖草绿花开时节,为与冬天扫墓有别,所以也叫“过(挂)春纸”。人们在他祖先墓地上,挂纸致祭,填土修坟,用丹朱彩书墓碑,以示儿孙辈不忘先人恩泽,并向土地神致意。

潮汕人在清明扫墓的祭品,除了发之外,因新麦已收获,故也有用麦面制成的酵桃。更有特色的是喜欢用朴子树嫩叶,和米春粉,发酵配糖,制成果品,拜祭先人,名叫朴子果,也叫碗酵桃。朴子树属榆科,嫩叶无毒,有消风去淤作用。据传说,先人每逢饥荒年,便采此树叶充饥度荒,为不忘过去,所以后人沿成习俗。采新叶制品,也是不忘本的美事。

潮州“鬼节”

中元节,潮州俗称“鬼节”、“祭孤”。它本是一种印度佛教仪式。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所举行的“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文,意思是“救倒悬”。根据《盂兰盆经》所说,目莲尊者得知母亲死后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就跑去求佛救度,佛即让他在夏季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便可解脱。中国从梁代也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尾、放焰口等活动。

潮汕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拜月娘、荡秋千、游“月娘”、燃烟堆、烧瓦塔、观神。

荡秋千,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据说是月娘上那个把上衣扎在腰间,高高举起斧头劈柴夫,日夜挥斧砍伐一棵宝树,谁能得到它谁就长生不老。于是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竹篾,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摆上去,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的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竟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月饼主要有二种:一种拌猪油称作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礁饼以潮州市郊意溪镇烤制的为上乘。意溪镇又以“荡合盛”号的礁饼为最著名。范合盛号的绿豆沙,据说要盛于陶制大水缸埋于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馅。意溪礁饼皮薄而脆,馁滑腻清凉;包装也很有特色,用陶钵盛装,上面用印有金字商号的大红纸封口,显得格外古朴。人人喜欢把意溪礁饼当作拜月饼,街上的行人,无论篮里盛的、袋里装的差不多都有礁饼。从前穷人省吃俭用也要买上几块,实在买不起的会感到羞愧难当,拜月娘是泪流满面,再三请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饼,还必须供蒸熟的芋头。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劈柴、青金树叶填进塔里。月上中天,当村里妇女们在案前对月祷祝、火化元宝说,一个长辈就在塔门点起了火,慢慢地,塔顶蹿出了一串串火舌。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们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盐,爆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不一会,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霄汉,映红了半个天边。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至于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划、劈柴分别在村里几个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结束时,也象烧瓦塔一样把柴草堆点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礁饼、芋头拜月娘,烧瓦塔,燃烟堆,都是这里古老的传统活动。据说它有一番不凡的来历,这要追溯到元代。那时,潮州人把元兵称作元番或胡人。传说元兵攻进潮州城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联户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只准养胖不准养瘦。还规定三家人晚上不得关门,任由元兵随便上哪家睡觉。更不能容忍的是谁家娶媳妇,新娘头天晚上只准与元兵同房睡觉。百姓受尽欺凌忍无可忍,就在八月十五日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都多了一盘礁饼和一个蒸熟的芋头。原来这是起义者事先安排好的,礁饼底下垫着一小块四四方方的白纸,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渍出来,其实上面写了个“杀”字,暗中传递消息,约定拜完月娘请元兵吃礁饼时,一见“杀”字,男女老少一齐端起烛台、香炉、棍棒、菜刀痛杀元兵。结果一夜之间,十恶不赦的元兵被斩尽杀绝。农村因为村落分散,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只好以烧瓦塔、燃烟堆为号。芋头取“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拜芋头是鼓舞百姓树立砍下胡人头颅打败元兵的信心。直到现在,人们在中秋节还要拜礁饼、芋头;有些农村,各家各户也还有自愿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烟堆和烧瓦塔的习俗。

冬至吃甜丸

农历每年冬至日称冬节,是我国自晋朝至今的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冬至阳生,万物苏醒。”虽然还处于寒冷季节,人们却已闻到了春的气息,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宋、元以来,潮俗盛行吃甜丸。

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节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冬节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节丸”。“冬节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节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节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好兆头。

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其实,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夜的时间最长,冬至过后,才逐渐变短。

昔时潮汕城乡在冬至日还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以后才“过冬纸”。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起娱乐身心作用。

土地神生日

六月廿六,是土地神圣诞之日,潮汕民间称“土地爷生”。从该节日的祭祀对象和祭祀方式来看,应是古代社日在潮汕地区的变异。

社神即土地神,相传的社神有两个:一是句龙,礼记·祭法》记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千九州,故祀以为社”。一是禹,传说他勤劳天下,死后托祀于后土之神。大地生长草木五谷,养育人类,故被视为无穷力量的神灵。古代对土地的崇拜和对』:帝的崇拜,具有重要的意义。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先秦时期社神地位极高,故“社稷”一词通常作为国家的代称,祭祀典礼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长官主持。汉唐以后,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也不限一地,其原因是因为“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所以各地山陵园地,均有大社坛,这些社坛以后又演变为各种:土地庙,社神也由显赫的大神演变为明清小说中所描写的猥琐的土地老儿。

现在潮汕人祭拜土地的形式已经十分简单,在田头随便插上香烛,便可祈请土地神享用。在各家各户,都设有“地主神位”,每逢初一、十五(也有初二、十六的),都以饭菜或瓜果祭拜,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勤且持之以恒。如有乔迁,“地主神位”也是首先迁入的对象。由此可见土地神在潮汕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太阳公生日

农历三月十九日是太阳公的生日。从潮汕人的祭祀对象来看,应该是中和节的变异。中和节是为了祭祀勾芒神,即日神的生日。据《唐书》所载:中和节是在唐德宗亲自提倡下兴起的一个节日。虽然其立节为时较晚,但实际上应该是上古的自然崇拜的演变结果。据清人汪启淑的《水曹清暇录》载:“(中和节)市中货太阳糕,以祀太阳星君。”“亦有持斋诵太阳经者”(《春明岁时琐记》)。太阳经也称为《太阳星君圣经》,经文曰:太阳明明诸光佛,四大神州镇乾坤。太阳日出满天红,晓夜往来不住停。行得快来催人老,行得慢来不留存。天上无我无昼夜,地下无我少收成。家家门前都走过,倒惹众生叫小名。恼了门神归天去,饿死黎民苦众生。个个神明有人敬,那个敬我太阳神。太阳三月十九生,家家念佛敬香灯。有人传我太阳经,合家老少免灾星。无人传我太阳经,眼前就是地狱门。佛说明明诸光佛,传与善男信女们。每日早晨念七遍,永世不走地狱门。

临终之时生净土,九元七祖尽超升。有福念我太阳经,世代儿孙福禄深。

现时潮汕人祭祀太阳公,已经没有这一套繁琐的礼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其它地区祭太阳星君所用的祭品是太阳糕,而潮汕人所用的却是面条。究其原因,这恐怕是潮汕人将“太阳星君诞”与“龙抬头”混为一谈。因为在其他地方,二月二日是龙抬头日,这一天,人们有吃面条习惯,称为“龙须面”。

人日节,天公生日

一、吃七样羹

正月初七,潮汕人有吃“七样羹”习俗。这风俗源远流长,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西汉东方朔的《占书》上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所以正月初七也称为“人日”。而且《占书》还说:正月初一晴,鸡则繁育,阴雨则鸡不繁。二日的天气好坏兆狗,三日兆猪……以此类推,至正月初七,如果天晴,则表示人丁兴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西汉魏晋时江南一带的人在“人日”这一天,“以七种莱为羹”。

潮汕文化除了直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外,也受到荆楚文化的影响。吃“七样羹”的习俗,应是受荆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一天,人们以当时出产之菜蔬七种:如菠菜、芥菜(当地叫大菜)、白菜、君达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萝卜、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锅,异香诱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图吉利。其中“百合”这种莱平时是用来喂猪的,但这时必不可少,因为“百合百合,百事好合”。

二、祭天公

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天公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玉皇大帝。正月初九这一天,家家户户设祭庆贺天公生日。在过去,祭典十分隆重:凌晨开始便是祭天公时间,每家每户在正厅摆开大方桌,供奉五牲,然后烧纸钱,放爆竹。而且十分讲究,参加祭祀的人前一天必定要斋戒沐浴。祭祀当日,不得倒马桶,以免被天公看到了,犯了大不敬之罪。金箔则用特制大型的“天公金”。不过,现在的仪式要简单多了,除了金箔依然用特制大型的之外,祭品只用面条、龙眼干。龙眼干亦称桂圆,有又贵又圆的好兆头。

盂兰胜会

潮汕每年农历七月这一个月,盛行“施孤”民俗活动。清《海阳县志》便有“七月赛盂兰会,谓之施孤,又曰普渡”之记载。

“施孤”民俗活动一般为:农历七月初一日下午,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口置放各式各样食物,焚香遍插每一种食物,并焚化纸锭,冥衣冥镪,俗称拜“开狱”。民俗认为这天地下阎王把

阴司地狱里的孤魂饿鬼统统放出来,象征施孤活动的开始。农历七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用同样方式拜祭,称为拜“禁狱”。阎王这一天又把那些孤魂饿鬼统统驱回地狱里,施孤活动也至此结束。在此中间,还有两次活动,一次为七月十五中元节日,这一天除家家户户拜祭祖先外,还要施孤;另一次是各乡、社或地段,自行选定日期进行(有的与中元节合一),这次活动称为某地“施孤正日”,礼仪十分隆重,即所谓“盂兰胜会”。除了各家各户备办拜祭的礼品要特别丰盛外,当地还集体高搭彩台,聘请僧人或道士做清醮诵经,普渡孤魂。彩台左侧,用竹和纸扎塑一尊数丈高的白衣大士化身的青面獠牙鬼王,俗称“孤王”,以制服孤鬼镇坛;右侧设无祀孤鬼之位。四周纸制幢幡低垂,阴森凄冷,令人有置身鬼域之感。

施孤的彩台,俗称孤棚,在这里拜祭的祭品,祭后则散发给穷人或让人抢夺,俗称“抢孤”。

盂兰胜会的由来有这样的传说:佛籍中的目连僧因他母亲罪恶深重,死后坠入饿鬼道中,目连送食,可是食物进了她的口,就化为烈火,目连为拯救母亲,求佛指示,佛给他一套盂兰盆经,说念此经,可招来四方之神,一起拯救他母亲。后来,对没人祭祀的孤魂饿鬼,也进行建醮超度祭奠,名为施孤,也叫盂兰胜会,沿袭而有此风俗。

现在潮汕城乡七月施孤活动还是很流行,不过大多简化了。潮汕盂兰胜会的活动还带到马来亚、泰国、印尼、港澳等地,凡有潮人聚集的地方,至今此民俗活动仍很盛行。

南澳渔民“做妈生”

南澳是海岛,以渔为业,渔民非常尊崇妈祖。妈祖就是天后圣母,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诞生祀辰,渔民家家户户“做妈生”虔诚祭拜,庙前演戏,热闹非常。相传北宋建隆元年(960),这个被世人所尊崇的妈祖,降生于福建省莆田湄洲林家,

满月尚不闻啼声,故取名默,幼好学聪颖,深通气象,能观天预测风云,渔民多次海上遇险,得她拯救,转危为安。宋雍熙四年(987)农历九月初九日去世,时年仅二十八岁。传说此后她多次显圣在海上导航,赐药解疫病,被世人称为湄洲神女。后经宋、元、明、清历朝帝王册封为“顺济、灵济、天妃、天后”。南澳的天后宫建于明万历(1576)至清乾隆以后,南澳的隆、云、深、青四澳,有天后庙十八座。

篇2:潮汕地区春节习俗

潮汕地区春节习俗 -春节

潮汕地区春节习俗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重视的就是春节。因此,潮汕地区便有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在潮汕地区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潮音的.“存”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传说潮汕地区的对联中最有名的是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盛”(春盛,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盛”)。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篇3:潮汕地区的冬至习俗

潮汕地区的冬至习俗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

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

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王琳乾先生的《汕头旧俗谈》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吃团圆饭

在潮汕地区,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一家大小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顿暖暖和和的团圆饭。长辈们在冬节晚餐上会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食芹菜蒜有钱算也有钱劝(藏)。”虽然都是由食物名称引申而来的谐音,却也体现出潮汕人重视家庭,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占卜

潮人过冬节,还常伴有占卜活动。有以冬至晴雨,预卜年关阴晴的,如民谚说:“冬节乌,年夜酥;冬节红,年夜(湿)。”意思是说,冬节如果有太阳,过年夜就要下雨;反之,则过年夜就天气很好。另外,也有人用冬节丸来占卜生男或生女。如果这一年有人家娶新媳妇,那么在天亮时祭拜完井神之后,往井里投进一粒汤丸。然后让新娶妇急忙打水,如果能够将这汤丸打上来,那么则预兆生男孩。有人则将放在筛里的汤丸每次取出两粒,一直取到最后,如果剩下一粒,则预兆生男孩。

篇4:潮汕地区的占卜习俗

在潮汕地区,民间有“占卜”的信仰习俗,潮汕的占卜种类有很多种:

1.卜圣杯

圣杯一般用竹根部或木削成蚌壳形,有两具,外突内平,外称乌,内称白。卜时先将圣杯合拢,捧至胸前诉说卜问何事后掷于面前地上,观其乌白以决休咎。两片皆乌为“乌古”(宝杯),表示凶多吉少;两片皆为白为“笑杯”,表示凶吉未明;一乌一白为“圣杯”,表示神明许诺之意。通常须连掷三次才有效。民间造房嫁娶、染病遇凶、经商远行等多卜之。

2.求签

俗称“求签诗”。签为竹制卜具,贮于签筒,备于寺庙神案上供香客占卜用。每一竹签上都刻有编号;另备纸片,写上签诗文,编号与竹签相符,汇集悬在庙壁上或放于柜中,称为“签诗”。求签时,问卜者先虔诚向神佛磕头祷告,诉欲求何事,然后不断摇动签筒,取先掉出筒外的签,以二圣杯掷地,连续三次,若都为一俯一仰,以为神诺,即照签号取签诗,凭其诗语以卜休咎。签分上、中、下三等,俗信求得上签得福,求得下签不吉利。

3.扶乩

扶乩俗称“插箕神”。工具有扶架、平尺、乩盘各一。举行时,焚香请土地公前来监盘,烧符纸,然后把扶架置于乩盘上,两人以手指扶住两端,一人跪着口念咒语,请神明显灵,扶架下垂部分在沙上画出字样符号,作为神明的启示,用以占卜吉凶,或与人唱和。

4.圆梦

圆梦是一种占卜方式,认为梦中的事可以预示祸福,通过对梦的解说,附会人事的凶吉。分“正梦律”、“反梦律”两种。一般取“反梦律“较多,如:梦见失足踏排泄物,主进财。圆梦者,多为算命先生。遇有吉梦,则喜;遇有凶梦,则设法拨除,一般多到神宫许愿祈求保佑。

5.睇日、睇相

选择吉日以图趋吉避凶的活动。本星命之说,以为每天都有星神值日,逢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吉辰值日则为“黄道吉日”;如遇天罡、地煞、天牢等凶辰当道为“黑道凶日”。或将记年、月、日和时辰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十四节气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相联系,按生相相克之说,把一年总天数分为吉凶两类。凡婚娶、丧葬、造屋、远行等无不翻“皇历”或请“风水先生”择宜。逢吉方行,遇凶即止。

睇相:审察人的形貌以判断其命运的方法,包括相面、相手、相骨、相声、相气色等。

6.八字

民间认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用两个干支字代替,合为八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一个人的命运,称为“掐八字”,民间订婚须先交换八字贴。

7.听课(卦)

“听课”,即是在将行某事或测吉凶时,由于没有把握而借助某些器具或现象寻求信息或解答,由此满足心理需求的行为。民间“听课”,当日早上要食斋菜,以示诚心。施卦前要择吉时,通常取一木制水舀子(俗称“瓠靴”的取水杓)作卦具,放入水缸,浮于水面,再拨动水舀子柄让其旋转。停止转动时,“听课”者按照水舀柄所指方向,忌张声,默默出门口,当听到第一句声音,即为卦语,然后请堪舆先生解卦,预测事物吉凶福祸。

篇5:潮汕地区过冬至有哪些习俗

潮汕冬至习俗

冬至,潮汕人称为“冬节”。冬至是华夏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古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潮汕人把冬至当小过年,潮谚说:“吃过冬节丸,就算大一年。”每年的这一天,潮汕人都有吃“冬节丸”、祭祖和扫墓等习俗。

吃团圆饭

在潮汕地区,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一家大小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顿暖暖和和的团圆饭。

长辈们在冬节晚餐上会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食芹菜蒜有钱算也有钱劝(藏)。”虽然都是由食物名称引申而来的谐音,却也体现出潮汕人重视家庭,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吃冬至丸

潮汕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之说,其中“冬节圆”就是汤圆了,在潮汕地区又叫甜丸,在冬至这一天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潮汕一带,冬节前,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粉末儿,做糯米汤丸。

到冬节前一天,吃过晚饭,家中主妇就张罗把一个大笸箩摆在矮凳上,把糯米粉末儿揉成搓成团。然后,一家人无论大小都围坐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大的冬至丸。有些人故意搓一些大小参差不齐的,这叫“父仔公孙”丸,象征岁暮之际,一家人圆圆满满。起床之后,大人和小孩都要吃上一碗冬至丸,这样才算添了一岁。如果有家人外出未归,那么一定要为他留下一些糯米粉待其归家时,做一碗汤丸给他吃。

贴甜丸

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人们不再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甜丸的习俗依旧流传至今。

传说,有一年冬至,从外地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逃荒者。饥寒交迫,老妇饿死了,只剩下父女两个人。父亲向人家讨了一碗冬节丸给女儿吃,但女儿却坚决不吃,要让父亲吃。推来让去,父流泪说:“女儿,为父不能养活你,眼看你忍饥受饿,不如在这里择一人家嫁了,图一口之食。”女儿也就含泪答应,两人分食了一碗冬至丸后便分手了。

后来,女儿嫁了一个好人家,日子好过一点了,但她天天思念父亲。到了冬节时候,更是忧伤万分。她的丈夫问起原因,妻子就将详情告知。后来夫妻俩想了一个方法,在大门环上贴了两颗大大的冬至丸,心里想:“父亲若看到,定会触景生情。”这样,年复一年,这习俗终于沿袭下来。

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谢神的祭品,除三牲粿品之外,必须还要有冬节丸,人人必须食用以示一家圆圆满满,大小平安。

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上坟扫墓

上坟扫墓则是冬至的另一项活动。按潮汕的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

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潮汕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起娱乐身心作用。

篇6:潮汕地区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习俗

1节目起源

中秋吃月饼相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传说唐太宗在征边胜利后将月饼分给百官品尝的故事;

二、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但朝廷官兵戒备森严,消息传递十分困难,他们便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于月饼中,各路义军见字即揭竿起义。潮汕的中秋吃月饼主要是源于此说。

2潮汕习俗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

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这就促进了潮汕朥饼制作工艺的发展,由最初的家庭制作发展到专门作坊制作,潮汕朥饼更被称为潮式月饼而著称于世;而意溪朥饼、苏南朥饼和贵屿朥饼等早已闻名遐迩,与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津式月饼并列,成为五种全国闻名的月饼之一。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摆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从前穷人省吃检用也要买上几块月饼,实在买不起的会感到羞愧难当,拜月娘时泪流满面,再三请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饼,还必须供蒸熟的芋头。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劈柴、青金树叶填进塔里。月上中天,当村里妇女们在案前对月祷祝、火化元宝时,一位长辈就在塔门点起了火,慢慢地,塔顶蹿出了一串串火舌。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们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盐,爆发出一阵辟哩啪啦的响声,不一会,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霄汉,映红了半个天边。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至于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别在村里几个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结束时,也象烧瓦塔一样把柴草堆点燃。

中秋之夜用潮汕朥饼、芋头拜月娘,烧瓦塔,燃烟堆,都是这里古老的传统活动。据说它有一番不凡的来历,这要追溯到元代。那时,潮州人把元兵称作元番或胡人。传说元兵攻进潮州城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联户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只准养胖不准养瘦。还规定三家人晚上不得关门,任由元兵随意上哪家睡觉。更不能容忍的是谁家娶媳妇,新娘头天晚上只准与元兵同房睡觉。百姓受尽欺凌忍无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盘朥饼和一个蒸熟的芋头。原来这是起义者事先安排好的,饼底下垫着一小块四四方方的白纸,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渍出来,其实上面写了个“杀”字,暗中传递消息,约定拜完月娘请元兵吃朥饼时,一见“杀”字,男女老少一齐端起烛台、香炉、棍棒、菜刀痛杀元兵。结果—夜之间,十恶不赦的元兵全被斩尽杀绝。农村因为村落分散,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只好以烧瓦塔、燃烟堆为号。芋头取“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拜芋头是鼓舞百姓树立砍下胡人头颅打败元兵的信心。

直到现在,人们在中秋节还继续在拜。月饼、芋头;有些农村,各家各户也还有自愿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烟堆和烧瓦塔的习俗。

3潮汕月饼

主要有二种:

一种拌猪油称作饼;

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

饼以潮州市郊意溪镇烤制的为上乘。意溪镇又以“范合盛”号的饼。

范合盛号的绿豆沙,据说要盛于陶制大水缸埋于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馅。意溪朥饼皮薄而脆,馅滑腻清凉;包装也很有特色,用陶钵盛装,上面用印有金字商号的大红纸封口,显得格外古朴,人人喜欢把意溪朥饼当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处摆摊设点卖朥饼,街上的行人,无论篮里盛的、袋里装的差不多都有朥饼。


篇7:关于潮汕清明节习俗

食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 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清康熙十四年间(1675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埋。

同年10月间,清军投降,漳州百姓为悼念死难亲友,特做薄饼状如草席裹尸,以此祭妃亡灵,此俗世代相传成风。 卷薄饼是用精面粉拌人适量温水后,充分搅拌搓捏成团块状,置于炉火上面的煎盘(平底铁锅),烙成圆形薄饼皮,然后包裹馅料。 料有咸、甜两种,咸馅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鸡肉或猪肉丝、香菇、虾干、蛋丝,油煎葱珠等调料。入口时又在饼皮上涂抹香甜适口酱料即成美食。甜馅料用白糖加工制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册丝,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饼皮即成薄饼。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

清明时令,春韭性温,是保肝佳蔬,有行气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谚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灾”之说。添加绿豆芽又有清热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疗效甚妙,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潮汕人清明食薄饼是从古代的寒食节习俗沿变来的。

清明日食薄饼,既有纪念寒食古俗的含义,也享用了一顿别具风味的美餐。 蒸朴籽。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子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实圆,状如绿豆大点, 味甘甜, 无毒,有消痰下气之效。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 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人侵潮州,杀戳掠夺,民不聊生,被迫无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叶”民谚。

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棵”吃的风俗,沿袭至今。 朴籽棵是采摘朴籽叶和果实(俗称朴帜)捣烂,与大米一起混成粉末,过筛出粉精。加工制作时将米粉添加白砂糖及发酵粉,

加入适量水份搅拌均匀充分发酵,然后装入陶制桃形棵印或梅花形棵印。放置于蒸笼里(炊具)蒸熟。喷喷清香的裸品呈浅绿色,就成为质优味香色美的朴籽棵。 扫墓。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称“挂纸”,为与冬至扫墓有别也叫“挂春纸”。

潮州清明节习俗有些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隆重了,但是当代清明扫墓,纪念英烈,机关团体和学校,常在清明节组织队伍到革命英烈墓地、纪念碑和陵园举行纪念活动。

篇8:潮汕冬至习俗

在潮汕地区,冬节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之一。潮汕冬节有很多民俗活动,如祭祖、谢神、扫墓、吃糯米丸等。

一、潮汕吃冬节丸

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其实,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夜的时间最长,冬至过后,才逐渐变短。

潮汕冬节丸(南方人称“丸”,北方人叫“圆”。叫法虽不同而义同),分两种:一为常见的糯米丸,一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故名。主要流行于揭阳一带)。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的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浅沿的筐箩)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在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至丸,放入里晾晒。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主妇叫醒全家老少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汤丸大一岁”。尤其是孩子们最盼吃这碗圆,常是半夜里醒来好几回。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作对似的,老是不亮。其实这是到了冬节前这天,夜的时间最长,过了这一天,便开始逐渐变短。

“食了汤丸大一岁”的俗谚来历,王琳乾先生在《说说小阳春与寒冬至》(载1987年第四期《潮人》)说:“人们对此有两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新年长一岁;一说此语出自囚徒,因每年秋天,是杀人的季节,犯死罪的人,都在秋天处决。冬至一到,就可延至明年,所以犯人一食冬节丸,就说又多了一岁了。据旧史料所载:”后汉盛吉为廷尉,每年至节,狱囚当断,妻夜秉烛,吉持丹笔,夫妻相对垂泣。‘故前人诗有:“执笔对之泣,哀此击中囚。’冬至一过,就封刀待秋官了。”

潮汕地区,一家人如有在外地工作的,要留一些糯米粉等他(或她)回家时做汤丸吃,以示一家团圆。另外,还要经常留些糯米粉以待客人,客人来了,便煮甜丸敬客。潮汕过洋者众,旧时华侨多在冬天回乡,明年春再出洋。所以留糯米粉以待亲人回乡,也是一种风俗,也取甜蜜团圆之意。

二、谢神

在潮汕农村,冬节丸除了食用外,还有个特别的用途,即是在门框、碓臼、炉灶、米缸、犁耙、水车以及猪、鸡、鹅、牛等牲畜身上粘贴二粒糯米丸,祈神保护,祷祝牲畜平安过冬,新年健旺。有些地方还要在水果树上贴上冬节丸,在树干上遍处划破一点点树皮,把丸汤淋在上面,祈望明年果树能贴枝,结的果实象汤圆一样流流滴滴。所有这些,都是昔时小农经济生产者对自然神的崇敬与依赖。关于在门环上贴冬节丸,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有一年冬至,闽南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逃荒者。饥寒交迫,老妇饿死了,只剩下父女两人。父亲向人家讨了一碗冬节丸给女儿吃,但女儿却坚决不吃,要让父亲吃。推来让去,最后父亲流泪说:“女儿,为父不能养活你,眼看你忍饥受饿,不如在这里择一人家嫁了,图一口之食。”女儿也就含泪答应,两人分食了一碗冬节丸后便分手了。后来,女儿嫁了一户好人家,日子过得不错,但她天天思念父亲。到了冬节的时候,更是忧伤万分。她的丈夫问起原因,妻子就详情告知。后来,夫妻俩想了一个方法,在大门环上贴了两颗大大的冬至丸,心里想父亲若看到,定会触景生情,前来**儿团聚。这样,年复一年,这习俗终于沿袭下来。

在牛角上贴丸,这是对老牛表功,易为人理解,但潮汕还有一种奇特的习俗,就是要用汤丸给老鼠吃,也就是府县志多次提到的“谓之饲耗”一事,却很少人能懂得其中道理。相传,稻谷的种子,是先前住在田里的老鼠从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的。农民为答谢老鼠的辛劳,约定每年收割时,一片土地的路边,总要留下几株稻谷不割,给老鼠食,饲耗是本此而来的。后来因有一个较贪心的人,割稻时一株也不留地割得净尽,使老鼠没东西可吃。它饿着肚皮跑到观音大士那里控诉,说农民忘恩失信。观音大士便叫它搬进农民家中去住,并赐了它一口坚硬的金牙,使它能咬破东西寻食物。从此老鼠就到处为害了。其实,稻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从野生原稻培育出来的,精收细打,颗粒归仓是做得对的,饲老鼠是不应该的,但这毕竟是千百年来的民间传说而已。

三、扫墓

冬节潮属有上坟扫墓的习俗。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节和冬节,谓之“挂春纸”和“挂冬纸”。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挂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挂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挂冬纸”,原因是冬节气候较为干燥,与暮春莺飞草长、常有纷纷细雨的清明不同,道路易行,也便于上山野餐。冬节扫墓的祭品,普通是五牲或三牲,添以鲜蚶、柑橘等物及品。鲜蚶是必要的,意谓取其吉利的意义。拜墓之时,还须拜墓旁的土地爷,即所谓后土之神。祭拜仪式过后,人们就在墓前聚餐。野外的聚餐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祭品中那盘鲜蚶一定要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潮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是将它作为冥钱之用。另外,祭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所以成为规例,野餐时什么人都不许吃它。如果你不明规例,错吃了,人们会怪你不晓情理。

四、占卜

潮人过冬节,还常伴有占卜活动。有以冬至晴雨,预卜年关阴晴的,如民谚说:“冬节乌,年夜酥;冬节红,年夜 (湿)。”意思是说,冬节如果有太阳,过年夜就要下雨;反之,则过年夜就天气很好。因冬至无定日,有人也以此推算冬天寒冻的时间,说“冬节在月头,寒冻年夜交;冬至在月中,无冻又无霜;冬节在月尾,寒冻正、二月。”这些民谚,其真实性如何,是需要科学工作者来回答的。另外,也有人用冬节丸来占卜生男或生女。如果这一年有人家娶新媳妇,那么在天亮时祭拜完井神之后,往井里投进一粒汤丸。然后让新娶妇急忙打水,如果能够将这汤丸打上来,那么则预兆生男孩。有人则将放在筛里的汤丸每次取出两粒,一直取到最后,如果剩下一粒,则预兆生男孩。

大暑习俗的作文:大暑民俗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寒露节气的各种习俗

过冬至节的习俗作文

大暑的习俗作文

冬至南方北方习俗有什么区别 冬至节气特点是什么

冬至南方北方习俗区别是什么

寒露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大暑时节的传统习俗

广东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
《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潮汕地区的节日习俗(共8篇)】相关文章:

甘肃地区有哪些春节习俗2022-07-21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2022-07-05

广东的中秋节习俗作文2022-05-18

广东端午节的14大习俗习惯2022-04-30

小年到底是哪一天2022-04-30

秋分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介绍2023-07-23

二月二龙抬头节习俗2022-09-26

潮汕庆祝中秋节的六大习俗2023-08-20

立夏节气的传统习俗活动2022-09-26

56个民族有哪些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