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原文及译文(通用7篇)由网友“ODL”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武昌九曲亭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武昌九曲亭原文及译文
武昌九曲亭原文及译文
武昌九曲亭记
[宋]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日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倘佯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 有乐于是也。
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湖北黄冈)后,他的家就住在江边。齐安没有什么名山,可是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连绵起伏,山谷非常幽深,其中有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紧靠着山梁,面朝山沟,被茂密的松树枥树丛所隐蔽,其中寂寞、清静、恍然绝世,听不到车马的喧嚣,看不见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江面波平浪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上酒,驾着渔舟,到江南去。山中有几个人,待客热情,都爱好游玩,听说子瞻到来,急忙裹着头巾,笑着出来迎接他,然后一起去游玩,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很疲惫了,扫去落叶,坐在才停下来休息。他们扫去落叶,席地而坐,大家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得非常开心,都忘记了回家,常常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没觉得时间有多长。
可是要到西山去时,必须经过青松翠柏之间,还要走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能到达平坦的地方,游人到了这里一定要休息一会儿。人们倚靠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在大树的树荫下休息,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以看到巍巍高山,小溪幽谷就在旁边,还有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的阴面和阳面的景像,都展现在人们面前。这里还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容纳游人。亭子旁长着几十棵古树,树干很粗壮、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到了树下,就成天在观察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起,子瞻趁机把长树的地方开辟出来,亭子的地基子是扩大了。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笑着说:“这大概是上天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愿望吧?”一座新亭子就开始修建了。亭子建成后,西的胜景终子完备了。子瞻非常高兴。
我年轻的时候,跟随着子瞻到各地游玩。遇山就登山,遇水就划船,子瞻每次都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先下水。有些地方不能到达,子瞻一天就闷闷不乐了。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自由自在地在泉边岩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随意检着山中的落果,喝着溪水,看到他这样子的人都把他当做神仙。其实天下的乐事很多,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是最开心的。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什么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常常感到吃惊,又自我解嘲。就好像是喝酒吃饭,丰盛的菜肴摆在面前,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样都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知道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该吃呢?只要心中无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又有什么呢。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找到快乐的'原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
B.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杖:拄,撑
C.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加:施加
D.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易:改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子瞻“乐于山水”的一组是(3分)
①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②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③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④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
⑤有山可登,有水可浮
⑥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思路有特色。既抓住建亭的环境特点,又突出苏轼的思想性格。游山之行为记叙建亭铺垫,建亭之举又为议论志趣蓄势,快乐之思再为全篇画龙点睛。
B、本文内容有三乐:一是身居“绝俗”,纵情山水,“不知其久”;二是结友携游,“相与营之”,战胜自然;三是天助人愿,扩建观亭,增胜添趣。
C、本文表达有韵味。辞采华美,句式错落,音韵优美,行文流畅。熔比喻、拟人、排比、反问于一炉,集景致美、雅趣美、情理美为一体,浑然圆合,耐人品读。
D、本文情感有变化。作者先是不为外物伤情,不因境遇悲怀,“以适意为悦”,悠然自足。后又在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表达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5分)
译文:
(2)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D
2、C
3、A
4、(1)(他们)走入大山深处,力尽了才休息,扫去落叶以草地为席坐下,喝酒相互慰劳,心意舒适得忘记了返回。
(2)只要心中无愧,又不受外人指责,就姑且寓居在此。这应该就是苏轼能够在这获得快乐的原因吧。
篇2:武昌九曲亭记原文翻译
武昌九曲亭记原文翻译
【原文】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27)为悦。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注释】
(1)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说:“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武昌,今湖北鄂州市。
(2)子瞻:苏轼的字。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讪谤朝廷,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
(3)庐于江上: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由定惠院迁居临皋亭,地点靠近江边,所以这样说。
(4)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苏轼有《记樊山》,其中说:“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又《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5)陂陁(pō tuó):不平坦。
(6)浮图:梵语,亦作佛图、浮屠,塔的意思。精舍:佛寺。
(7)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 “枥(lì)”,同“栎”,即柞(zu)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
(8)策:也是杖。杖策:谓扶杖。
(9)乱流:横绝江水。
(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
(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幅巾迎笑:表示苏轼与山中的年轻人关系之融洽。
(12)徜徉(cháng yáng):自由往来的样子。
(13)相劳:相互慰问。
(14)居齐安三年: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
(15)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
(16)陵阜:高山。
(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向背:向阳、背阴。
(18)效:呈现。
(19)有废亭焉:意思是这个地方有一座荒废的亭子。
(20)百围:是说树干的粗细。千尺:是指树的高度。
(21)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22)睥睨(pì nì):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23)斥:开拓。
(24)褰(qiān)裳:提起衣服。先之:走在前面。
(25)移日:连续好几天。
(26)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草的总称。撷,摘取。
(27)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
(28)“方其”二句:意思是说,正当苏轼获得一种适意的乐趣时,就以为这是最愉快的享受,天下万物都不能取代这种乐趣。
(29)“及其”句:意思是等到苏轼对这种乐趣享受够了,他又总是对自己满足于这种乐趣感到吃惊,觉得好笑。“厌”,满足。“洒然”,吃惊。
(30)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食物。
(31)要之:总之。委:付,归。
(32)委:抛弃。腐臭:腐烂发臭。这句是说,吃饱之后,就把剩下的食物统统丢掉,让它们腐烂发臭。
(33)“夫孰知”句: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也就是说,人生乐趣的得失是无常的。
(34)“惟其”三句: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中:内心。责:责备。寓:寄托。
(35)是:这,即指适意而言。
【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山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篇3:《武昌九曲亭记》原文翻译
《武昌九曲亭记》原文翻译
【原文】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27)为悦。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注释】
(1)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说:“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武昌,今湖北鄂州市。
(2)子瞻:苏轼的字。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讪谤朝廷,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
(3)庐于江上: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由定惠院迁居临皋亭,地点靠近江边,所以这样说。
(4)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苏轼有《记樊山》,其中说:“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又《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5)陂陁(pō tuó):不平坦。
(6)浮图:梵语,亦作佛图、浮屠,塔的意思。精舍:佛寺。
(7)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 “枥(lì)”,同“栎”,即柞(zu)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
(8)策:也是杖。杖策:谓扶杖。
(9)乱流:横绝江水。
(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
(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幅巾迎笑:表示苏轼与山中的年轻人关系之融洽。
(12)徜徉(cháng yáng):自由往来的样子。
(13)相劳:相互慰问。
(14)居齐安三年: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
(15)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
(16)陵阜:高山。
(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向背:向阳、背阴。
(18)效:呈现。
(19)有废亭焉:意思是这个地方有一座荒废的亭子。
(20)百围:是说树干的粗细。千尺:是指树的高度。
(21)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22)睥睨(pì nì):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23)斥:开拓。
(24)褰(qiān)裳:提起衣服。先之:走在前面。
(25)移日:连续好几天。
(26)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草的总称。撷,摘取。
(27)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
(28)“方其”二句:意思是说,正当苏轼获得一种适意的乐趣时,就以为这是最愉快的享受,天下万物都不能取代这种乐趣。
(29)“及其”句:意思是等到苏轼对这种乐趣享受够了,他又总是对自己满足于这种乐趣感到吃惊,觉得好笑。“厌”,满足。“洒然”,吃惊。
(30)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食物。
(31)要之:总之。委:付,归。
(32)委:抛弃。腐臭:腐烂发臭。这句是说,吃饱之后,就把剩下的食物统统丢掉,让它们腐烂发臭。
(33)“夫孰知”句: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也就是说,人生乐趣的得失是无常的。
(34)“惟其”三句: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中:内心。责:责备。寓:寄托。
(35)是:这,即指适意而言。
【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山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扩展阅读】苏辙名言名句
1、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2、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3、不为易勇,不为崄怯。
4、涅于浑浊而不缁。
5、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6、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
7、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9、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10、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11、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
12、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13、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
14、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15、贵而犯法,义不得宥;过而知改,恩不废叙。
16、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17、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
18、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19、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
20、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
21、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22、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
23、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24、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25、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26、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27、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
28、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
篇4:《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及翻译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27)为悦。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篇5:《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及翻译
(1)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说:“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武昌,今湖北鄂州市。
(2)子瞻:苏轼的字。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讪谤朝廷,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
(3)庐于江上: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由定惠院迁居临皋亭,地点靠近江边,所以这样说。
(4)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苏轼有《记樊山》,其中说:“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又《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5)陂陁(pōtuó):不平坦。
(6)浮图:梵语,亦作佛图、浮屠,塔的意思。精舍:佛寺。
(7)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枥(lì)”,同“栎”,即柞(zuò)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
(8)策:也是杖。杖策:谓扶杖。
(9)乱流:横绝江水。
(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
(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幅巾迎笑:表示苏轼与山中的年轻人关系之融洽。
(12)徜徉(chángyáng):自由往来的样子。
(13)相劳:相互慰问。
(14)居齐安三年: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
(15)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
(16)陵阜:高山。
(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向背:向阳、背阴。
(18)效:呈现。
(19)有废亭焉:意思是这个地方有一座荒废的亭子。
(20)百围:是说树干的粗细。千尺:是指树的高度。
(21)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22)睥睨(pìnì):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23)斥:排斥,驱逐。这句是说,把这棵树从它占据之地赶了出去。
(24)褰(qiān)裳:提起衣服。先之:走在前面。
(25)移日:连续好几天。
(26)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草的总称。
(27)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
(28)“方其”二句:意思是说,正当苏轼获得一种适意的乐趣时,就以为这是最愉快的享受,天下万物都不能取代这种乐趣。
(29)“及其”句:意思是等到苏轼对这种乐趣享受够了,他又总是对自己满足于这种乐趣感到吃惊,觉得好笑。“厌”,满足。“洒然”,吃惊。
(30)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食物。
(31)要之一饱:重要的是以求吃个饱。
(32)委:抛弃。腐臭:腐烂发臭。这句是说,吃饱之后,就把剩下的食物统统丢掉,让它们腐烂发臭。
(33)“夫孰知”句: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也就是说,人生乐趣的得失是无常的。
(34)“惟其”三句: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
(35)是:这,即指适意而言。
《武昌九曲亭记》赏析/鉴赏
它的构思很有特色,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更突出苏轼的思想性格。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特为指出苏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就在武昌西山风景好,山里人也好。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然后,便引出九曲亭址所在。这是游西山者“至此必息”的一处胜境,而且“有废亭焉”,但长久无人治理,冷落荒废,古木盘踞,重建困难,使苏轼有心无力。然而天助人愿,一场大风雷雨刮倒一棵大树,创造重建的条件,苏轼心愿实现,九曲亭重新建成。这就具体说明建亭的经过,含蓄地赞美建亭此举,兴废利众,符合天意,而苏轼获得了最大乐趣。最后就具体议论苏轼所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精神上求得符合心意的满足,并不计较个人的功利得失,因而处世为人,“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就委婉地说明苏轼建亭的目的,也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从而赞扬他的品德风度,光明磊落,超然洒脱。如果结合他们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作者写作这篇题记赞美其兄的思想情趣,确乎也表现出作者政治坚定和胸怀坦荡。苏轼曾说苏辙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张文潜书》),这篇文章的风格也正是这样。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文章续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兴奋的心情。
篇6:《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及翻译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篇7:《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一、总说
本文兼具汪洋之势、淡泊之情与秀杰之气,融景致美、情趣美与理趣美味一体,堪称美文。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与散句自然错落,使本文具有一定得艺术魅力。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体会到这些特点。
教学目标
二、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能够准确流畅的翻译课文。
2、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了解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的积极意义。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深入鉴赏能力。
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重点、难点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作者在赏景得乐之后暗含的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旷达乐观情怀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探究一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第二、三段,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如是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之后有如此感悟。那么,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建亭赏景之中又有什么所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辙为我们创设的九曲胜境,赏景,探情,寻理。
二、作者及题解:
1、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苏轼兄弟以及和本文相关的只是信息。
2、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信息。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国东吴遗迹的废九曲亭旧址上,重建此亭,落成之后,请苏辙写亭记。此文即为苏辙为纪念其兄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
三、整体初读
(一)结合注释解说文题。
(二)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概括出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苏轼有武昌诸山之景与赏景之乐。
第二段:叙述重建九曲亭的经过。
第三段:追忆少时作者随苏轼游山玩水的情景,表明自尊自信自适的高风亮节。
(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四、疏通并理解课文第一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二)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1、主要词句
迁:调任官职,这里为左迁。庐:居住。
陂陀:倾斜不平的样子。乱流:横渡江水。
穷:寻求到尽头。幅巾:裹着幅巾。
适:顺应。以此:因此。
(三)探究第一段文意
1、第一段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明确:
作者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山行图。作者以简略的笔墨表现了西山的独特风光:山峰连绵起伏、峻峭幽深;松枥满山遍野、遮天蔽日;佛寺宝刹至清至静、远隔尘世;二三子“幅巾应笑,相携徜徉”既是赏景又是风景。自然因人而增胜,人因自然而怡情。
2、作者描绘这种景观的用意何在?
明确:
通过写西山之景和游西山之趣。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寄寓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作铺垫。
五、小结
1、文言词语
2、赏析景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将近距离接触九曲亭,看看苏子如此倾心的小亭到底有何可爱之处。
二、疏通并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二)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1、主要词句
适:去往效:显示,呈现。
席众客:坐得下,容得下。睥睨:斜着眼睛看。
陈:陈列,陈设。厌:满足
责:责备。胜:优美的景致。
(三)探究第二段文意
1、子瞻在西山废亭“睥睨终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1)此处有地势之利:“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者至此必息”,供游者休息。
(2)此处可得赏景之乐: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就此赏景,子瞻自得其乐。
(3)此处有废亭,有树百围,不可加以斧斤,难以修亭,子瞻心存遗憾,“睥睨”既有赏景之喜,又含建亭之心。
2、试赏析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
妙用动词,“倚”、“荫”、“俯视”、“仰瞻”、“旁瞩”等动词的.运用,既引出了美妙的景致,又使景物之中饱含了人的情趣。“倚”的闲适洒脱,“荫”的惬意舒适,“俯视”的居高傲气,“仰瞻”的凝神敛气,“旁瞩”的游目骋怀,“笑”的自信潇洒,所有景物都为“我”所用,体现了景中之“我”的人情美,此段景物可称“有我之境”。主人公的形象与情致完美地融合在景物之中,又为下文表达“适意为悦”之情做铺。
(四)探究第三段文意
1、联系本文写作背景及回忆少回忆,体味“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
少年轻狂,翩然独往山水之中,以至见者以为仙人。然而少年已逝,时过境迁,命途多舛,只能洒脱。作品难免也沾染了一些虚无主义的色彩,但这对作品的质美并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反而使本文的情致显得更真纯。这种快乐是杂有烦恼的,或者说苏轼兄弟是用这种快乐来征服烦恼的。消除内心迷惘的不仅仅是外物,而更重要的是内心“无愧于中,无责于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胸怀,他们才能真正如赤子一般的面对自然,寻找快乐,解读人生,诠释自我。
三、结合文意,深入鉴赏。
1、结合全文,试分析子瞻之“乐”的内涵。
明确:
(1)游山玩水,建亭赏景,有赏心悦目之乐;
(2)寄情山水,忘却烦恼,有怡然自适之乐;
(3)无愧于中,无责于外,有超然洒脱之乐。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适当展开。)
3、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⑴文章巧用双线结构。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适意为悦”的情怀相辅相成,而以后者为主线。每段结末之句前后呼应,使文章脉络清楚,结构清晰。
⑵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浑然一体。
⑶句式运用上,长短相间,整散结合,严整之中有富于变化,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
(学生就其中一点做出分析即可,教师要从旁引导辅助。)
四、作业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作文。
★ 九仙游记作文
★ 满江红翻译
【武昌九曲亭原文及译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
游大东山记作文2023-07-18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2023-12-10
刘禹锡《浪淘沙》的翻译2023-03-30
文言文《游爱莲亭记》原文及翻译2023-09-17
《一枝花·杭州景》原文及译文2022-04-30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原文及赏析2022-07-02
刘禹锡《浪淘沙》诗句赏析2022-12-19
浪淘沙其一翻译2023-02-24
南乡子,南乡子荣?N,南乡子的意思,南乡子赏析2023-06-07
浪淘沙 古诗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