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恒山的作文

时间:2022-12-05 08:06:19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游恒山的作文(整理20篇)由网友“有毒桔子汁”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游恒山的作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游恒山的作文

篇1: 游恒山作文

在五岳中,恒山属于最容易被忽略掉的。我十分喜欢读金庸小说,要不是《笑傲江湖》描绘的恒山美景深深吸引我,我绝不会注意到它。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山西大同,我突然对恒山生发出好奇心,心想:何不前去游览一翻呢?

峰回路转,南出浑源县城八里,便是恒山。爸爸说:游恒山必游悬空寺。我们顺着人流来到悬空寺脚下。我原以为悬空寺这个名字只是一个美丽的比喻,没想到悬空寺真是悬在空中。我抬头一望,只见一个建筑群红绿相映,玲珑剔透,像是一幅彩画贴在石壁上,又像无形的线把几座小房系在半空。进得寺门,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悬空寺南北像一条长龙,东西像一条窄窄的衣带。楼梯又陡又窄,仅容一人。我心想,如果一个大胖子上来,悬空寺会不会坍塌呢?当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悬空寺至今已经1400多年,历经风吹雨打,战火纷飞,依然结结实实,我不得不佩服祖先的聪明和伟大。悬空寺是中国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里面的每一尊塑像都栩栩如生,尽管看不懂,但我能感觉到这里一定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了。

游览完悬空寺就以为恒山的美景尽收眼底,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才刚刚开始。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下悬空寺,继续往山上爬去。走进高大、庄严、雄伟的崇灵门,便是倾斜40多度的103级台阶,陡阶两面分别是青龙殿和白虎殿,迎面就是恒山的主殿恒宗殿,该殿是明弘治十四年修建的,规模十分宏伟。大殿的西边有一个样子像古磬的大青石,如果你向它扔一块石头,它会发出像公鸡鸣叫一样的声音,这一景观被称为金鸡报晓。从大殿向东看,在翠壁丹崖处,有许多白石,远远望去,像羊在云下吃草,十分有趣,这处景观名叫玉羊游云。这两处景观合称金鸡玉羊。

游完横宗殿,就离恒山的主峰天峰岭不远了。我想:那里一定是最美的风景了。不知道为什么,本已软绵绵的身体突然一下子充满了力量。我几乎以跑的速度,把一个个游客甩在了后面,终于到达了峰顶。峰顶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北岳恒山顶,海拔20xx。1米几个遒劲的大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的恒山,空气清澈,在湛蓝的天空背景下,远方的苍青色的群山像起伏的波浪连绵不绝,蜿蜒山间的公路像一条飘带随风摆动。在群山环抱处有一块凹地,星星点点的民居散落其间,就像棋盘上黑白相间的棋子。

我被恒山的美景和独特的文化深深地折服了。站在天峰岭上,我又想到了金庸小说描绘的江湖,在那里,真正的武林高手是低调的。或许正是因为低调,才使得恒山在五岳中独树一帜。

篇2:游恒山作文

俗话说得好“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峰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今天,我来到了大同,弯弯曲曲的路,云雾环绕着恒山,哇!多么高!多么雄伟!我心里想:光看就这么美,到山顶居高临下的感觉肯定很棒!

到了山下,抬头向上看,犹如一条巨大的银龙环绕着衡山,还隐隐约约看见悬在半空的寺庙,那应该是悬空寺吧?居然悬在半空,太不可思议了!

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下面有一条绿得像翡翠一样的湖,犹如铺上了一层绿色的丝绸,哇!真绿啊!还有一些小船从中划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到了停车场,我们停下了车,我们准备准备征服这座北岳恒山,据说它的顶峰有20xx.8米,又叫大衡山、元岳、紫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和“天下第二山”,我们走了许久,看见几个诺大的脚印,传说八仙之一-张果老在这里修行,他曾从这里走过留下的。我们继续走远远看到了许多庙,再走一会,我们走到了北岳大帝庙,这是最高的一座庙,抬头看,一望无际的台阶,很壮观。终于爬上去,拜了北岳大帝,就去到了北岳大帝的寝宫。突然,一个悬在半空的洞,引起了我的注意,相传那里是神仙修炼的地方,可惜没有路,不然真想去一睹为快。我们爬上了顶峰,云雾缭绕,围绕恒山,往下看一条绿湖,对面是悬空寺和山,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后来我们下了山,去了悬空寺。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你可曾想过天下竟有在绝壁上的千年古寺,它就是恒山十八景之一-悬空寺。悬空寺是一个长方形寺院,内建有大大小小的殿阁,殿阁内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的佛像。这座寺有14的历史,它历经风雨而不朽,原因是寺庙背后的山崖向里凹进,寺峤的山崖向外凸出,整个寺庙如置于屋檐之下,既免遭雨水又避免岩石脱落。古寺千年峭壁让人叹为观止,这样巧夺天工的建筑真的太壮观了!

最后,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这里的美让我流连忘返,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还要来。我爱上了这里!

篇3:游恒山作文

从五台山上下来,我们一行29人一大都有些疲惫了。巴士开往恒山悬空寺,大家静静地靠在座位上小憩。山西的煤多,所以装载煤炭的货车也多,一路走走停停,伴着一路的煤粉飞扬,巴士司机不急不徐地开着车,朋友们也开始三三两两地聊起天来。

我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方和领队,与导游小刘一起招呼大家做了几个小游戏,杀人游戏无疑是大家最热心参与的,16人版的游戏,竟被我们玩儿出了数个小****,大家都是来自集一团一下属各电厂,想来五台山的游玩还没有彼此间相互熟悉,却是我,早早地为大家所熟识,所以,每次游戏甫一开始,我都莫名地死去。

不觉已近午了,又一局精彩的抓杀活动结束后,悬空寺到了。

看过电视《笑傲江湖》的朋友们大都还记得这里,因为当时的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或许你还会想起那位聋哑婆婆。想到这里,我不自觉的对着悬空寺微笑起来,脑海里倏忽臆想出了一幅广告画面:一行29人的跟随下,聋哑婆婆手持“笑傲江湖旅行社”的小旗子,飞快地对着悬空寺指指点点:“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

哈哈,游者意也。总会有一些感觉饱满我们的行程,不是吗?

崖底,悬空寺下,李白的题词“壮观”二字赫然在目。“壮”字被诗仙加了一点,意为“比壮观还壮观一点”。在我看来,却是“费尽千章,难成一字,胜境无处安排。”

拾级而上。

记得我在写龙门石窟的游记中,有过这样的描写:攀爬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灵提升的过程。一步一级。任何跳跃行进的行为都变的粗俗而丑陋。

是的,在高大挺拔静美的悬空寺面前,在这些或拈花或合什或垂目或微笑的佛面前,让我们保持心底无限宽的开阔,在这里歇一歇心灵最好,把庸俗疲惫的生活晾晒在这崖岸上,我们在这里看到了真美,看到了力量。

悬空寺,经过历代的修葺,亦经过历代的劫难,正如你我看到的这般,雕檐画栋,千年的笔触依然饱满地盛开在这危崖上,岂是一个“壮观”了得?

篇4:游恒山作文

国庆节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回到山西,这是我的老家。它就在北岳恒山脚下。第二天,我们就去爬恒山。

恒山第一景就是悬空寺,这名字听着挺可怕的,看上去更可怕:这座寺庙坐落于山腰上,稀稀拉拉的`柱子支撑着上空的悬空寺。我好害怕,都有点儿不想上了。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上去了。悬空寺上还挺美的,我给爸爸妈妈照了几张漂亮的照片儿,这也让我的心情好了一些。当我们爬到一个台阶的时候,脚下的木板和另一个木板中间露出了一点缝儿,妈妈故意让我往下看,“啊!下面什么都没有,真是悬在空中了。”我好害怕。这时,我才感受到了悬空寺的味道。

出了悬空寺,我们乘着缆车上了恒山的山顶,到了一片寺庙群。走进了主庙的大门,前面有103个台阶,爬上台阶,才能到达恒山主庙。为什么是103个台阶呢?因为恒山山脉一共有108座山峰,减去五台山的5座,就是103座了。因为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而恒山是道教文化,供着神仙,如张果老、哪吒的师傅、三圣母、吕洞宾……所以就把五台山的5座给减去了。这103个台阶是很高的,而且还很陡,爬了一半儿,我站在台阶上往下看,“哦!”我险些栽了下来,好陡啊!再看看上面,啊,我真怕上面的人栽下来,砸在我身上。“爸爸,我不想爬了。”“别紧张,跟着我。”我只好用我的“爬爬”招数,是想乌龟一样的爬。啊,终于爬上来了,有个姐姐爬上来后,向下望,“哇,吓死人了!还有另外下去的路吗?我可不敢从这儿下了。”但是我站在主庙前向下一望,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听导游说悬空寺已经有14的历史,建造的时候柱子寥寥无几,它的受力都转移到山崖上了,多么神奇的建筑啊!之所以悬空寺现在还精神抖擞地站在山崖边,是因为它的选址独特,下面是峡谷,对么是山峰,而它背倚的山崖是凹进去的,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石头也砸不着,就连峡谷里泻下来的洪水也冲部着,谁叫我那么高呢!南北朝时的设计师真牛!建造出这么一个神奇的寺庙,我的梦想也是长大当设计师,看来设计师也部好当,得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我得努力学习,加油吧!

篇5:游恒山作文500字

在一个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的早晨,我们一家与爸爸的几位朋友去浑源爬恒山。不多时,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恒山脚下。

第一次见到大山,我开心极了。站在山脚抬头仰望:啊,恒峰,你多么壮丽,高耸云河,山色迷茫,一派雄奇秀丽的景色。

我们开始爬山了。山谷间、山崖中,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色。现在已是深夏,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像一个凉棚,又似一幅图画,时刻为人们遮阳,供人们欣赏。我和小姐姐们对这壮观、秀丽的景色啧啧称赞,摸摸这儿,碰碰那儿,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了脑后,尽情享受山水那迷人的景色。

眼前都是连绵不断的台阶,一眼望不到边。我们越爬越高,也越爬越累,妈妈们最先出局,后来爸爸他们也倒下了,就剩我们三个小孩子了。我们在心里为自己打气,一定要爬上峰顶,加油!加油!加油!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饱览顶峰的美景。

功夫没白费,啊!我们终于爬上了峰顶,终于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真是一揽众山小啊!我不禁想到:祖国啊,你的秀丽景色,真是让人们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祖国啊,我爱你!

篇6:游恒山作文500字

北岳恒山与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我的愿望就是每年征服一座山,前两年我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华山的险。今年暑假我再次和爸爸妈妈一起登恒山。

在去恒山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功课,查阅了一些资料,对恒山有了初步的了解。据史书记载,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见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主峰座落在山西浑源县城南,海拔·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赛名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景区。

带着这份梦想,我来到了恒山脚下,抬头仰望,只见那山山相连,连绵不断,仿佛想一个绿绒毯下熟睡的睡美人。买完票,我迫不及待的开始登山了。登山时,在路上能看见苍松翠柏,庙观楼阁,奇花异草,怪石幽洞,构成著名的恒山十八景。十八胜景各有千秋,仿佛像十八副美景展现在乘客的面前。同时我还发现不少殿宇、亭阁和楼台背崖临谷,巧为构筑。

参观最后一个庙,已经是中午,天越来越热,额头上的汗珠一滴一滴的往下流,衣服也紧紧贴在了背上,看着通往天峰岭上百个阶梯,我看了后,想休息一会。忽然,发现一个比我还小的小妹妹在我的前面,我心里想:“这么小的小妹妹爬上了山顶,我也不能落后呀!”于是我打消了休息的念头。一步一步地抬起沉重的脚步,气喘兮兮,往最高峰走起,通过半个小时的努力,终于爬上海拔2016·1米的'天峰岭,我们站在石碑前合影留影。

站在山顶,我往远处看,好像所有的山都被踩在脚下,山下的汽车也变得渺小了,而人也像是一个个小黑点在移动。我就像高大的巨人,征服恒山。看着在我的脚下,我非常的高兴,又征服了一座 五岳的山,我感觉离我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篇7:游恒山记 柳宗元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无攀跻劳 ( ) 还过岳殿东 ( )

2、找出文中点明游恒山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的句子。

3、用自己的话表述下面句子的意思。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4、细读文章第二段,找出最能表现作者精神风貌的句子。

5、从作者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升、登 现在作“环”,转,绕 2、“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3、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4、“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5、此题为开放性题。旨在能从读徐霞客游恒山过程中,了解并学习他的精神,即: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与文章内容吻合,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游恒山记翻译:

十一日,天空无云,风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过一样。我拄着拐杖开始攀登恒山,向东走,一路尽是低矮的`土山,没有爬山的辛劳。

走了一里,转向北再走,所见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红色。有盘曲的松树并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又走了三里,山崖渐渐高起来,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这里名叫虎风口。从此石路萦绕盘旋,开始了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着“朔方第一山”,里面有一间官房,有厨房,有水井。从牌坊的右边向东顺着石阶而上,崖的半腰是寝宫,寝宫的北边是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北岳殿上面是绝壁,下面挨着官房,殿下很高的台阶插向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着。从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着北岳殿构成一间屋子,叫会仙台。台中塑着群仙,四周排列紧密没有空隙。我这时想着从高崖攀援登.亡绝顶。转过北岳殿东,望见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是登顶的小路。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然而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人洪流中,没在水里不能出来。我更加鼓足勇气攀登,许久才钻出荆棘,登上峰顶。 这时阳光明亮绚丽,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块纷纷坠落,各种树浓阴遮蔽。这山的土山没有树,而石山才有树。北边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树都长在北边。浑源州城,也在山麓。向北看,隔着一重山,苍茫看不到边际。南边是龙泉山,西边是五台山,一片青葱,和恒山为伴。近处是向西延伸的龙山,龙山的东边是它的支峰,好像肩并肩、袖接袖地阻挡着沙漠。

过了一会儿,从峰西下山,寻找先前进入山峡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头向东看,见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因而又上到那里问那个人,他指着东南松柏之间,朝着那个方向走,就是上山时所见到的寝宫后面的高崖顶。不一会儿,果然有一条路。经过松柏林,先前从山顶望松柏是一片葱青,好像是蒜叶草茎,到了这里一看却是合抱的参天大树,比虎风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从山崖隙缝直下,恰好到寝宫的右边,就是飞石窟了。

篇8:《游恒山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注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游记文学史上,虽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大成的《石湖居士骖鸾录》和陆游的《入蜀记》等佳作名篇,其内容也是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然而论及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多彩,《徐霞客游记》则属同类书中之最。它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均给予很高评价。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之间。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全文,借助书下的注释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对文中较难读好的二、三小段,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请一位基础中等的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听读,并划读音不准处,听读完后,学生矫正读音。

5、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三)理解文意

1、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各自口头翻译全文,将难译处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2、学生质疑,将做了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或老师回答。

3、带着对全文的初步理解,齐读全文,并思考各小段的主要内容。

4、概括各段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1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2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

第3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4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的`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是导游,按照课文的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的发言。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的介绍。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一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的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是导游的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和老师介绍游览恒山的经过。其他同学在听读时注意该同学讲得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在课本上将主要游览的景点做上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是“导游”的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对学生发言的语气和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线

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进一步了解熟悉课文,感性地了解游记的一些特点。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在山顶上看见山北“崩崖乱坠,杂树阴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下山从西峰到寝宫后危崖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隙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朗读全文,读后指导学生从部分语句中体会作者的精神,此篇游记充实丰满,不但山景风光尽显笔下,而且活脱脱刻画出登山之人的勉力求索,例如“余时欲跻危崖,……始登其顶”,写出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材料。

补充:

1、徐霞客(公元1586年―公元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徐霞客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应试失败后,他决心挣脱科举枷锁,埋头于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考察生涯。经广泛阅读、独立思考,他不顾异端邪说之讥讽,毅然对图经志籍提出怀疑,又对自古以来奉为经典的《禹贡》发出责难。为了考察祖国大好河山,自22岁起便开始出游。三十多年来,他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涉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直到55岁那年身患重病,才被云南丽江太守派人护送回家乡,第二年便病逝。

2、《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尽记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屐所至,观察所得。除失散者外,目前保存文字达六十余万,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搜奇剔胜;从动物、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的记录;从民情风俗的观察,到民族关系、边陲防务的关注……都充分地说明他经历艰苦卓绝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科学之果。《徐霞客游记》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游记。作为徐霞客探索山川地貌奥秘的忠实记录,它将大自然之雨、雾、晴、晦的千姿百态,山、水、树、岩的万般安排,再现于徐霞客的笔端,处处融汇着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

(七)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徐霞客的《游雁宕山日记(后)》和明代乔宇《恒山游记》,试与本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比较。

板书设计

游恒山记

徐霞客

出发时――时间、天气

登顶中――亲历:望仙亭、虎风口、牌坊、

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

登顶后――亲见:崩崖、杂树、浑源州城、

龙泉山、龙山

下山时――从西峰至飞石窟

篇9:徐霞客:游恒山日记

徐霞客:游恒山日记

恒山,在山西浑源县东南,原称玄岳、紫岳、阴岳,明代列为五岳之一,始称北岳恒山。该记短小精悍,文字优美,写景与抒情结合完美,可堪一读。

记游恒山,先记游龙山,实出意外,谓之“桑榆之收”。接近恒山而未登进,已见山峰连绵,好不气派。至入倒马关和紫荆关,则描绘壁立双阙,评价此峡已超过武彝九曲。对悬空寺的描绘,则比之蜃楼阁宇,当可认为作者十分欣赏。既登恒山,则曲尽笔墨,写物产、写土石松影、写寝宫、写飞石窟直至会仙台。为登顶峰,不惜弃衣践棘,鼓勇而上,见莽莽苍苍一览众山之小,登临的乐趣由此可见。

此篇游记充实丰满,不但山景风光尽显笔下,而且活脱脱刻画出登山之人的勉力求索,与《游雁宕山日记(后)》之形象刻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去北台七十里,山始豁然,曰东底山。台山北尽,即属繁峙界矣。

初九日 出南山。大溪从山中俱来者,别而西去。余北驰平陆中,望外界之山,高不及台山十之四,其长缭绕如垣矮墙,东带平邢,西接雁门,横而径者十五里。北抵山麓,渡沙河,即为沙河堡。依山瞰流,砖L高整。由堡西北七十里,出小石口,为大同西道;直北六十里,出北路口,为大同东道。余从堡后登山,东北数里,至峡口,有水自北而南,即下注沙河者也。循水入峡,与流屈曲,荒谷绝人。数里,义兴寨。数里,朱家坊。又数里,至葫芦嘴。舍涧登山,循嘴而上,地复成坞四周高中央凹的地方,溪流北行,为浑源界。又数里,为土岭,去州尚六十里,西南去沙河,共五十里矣,遂止居住居民同姓家。

初十日 循南来之涧北去三里,有涧自西来合,共东北折而去。余溯西涧入,又一涧自北来,遂从其西登岭,道甚峻。北向直上者六七里,西转,又北跻而上者五六里,登峰两重,造其巅,是名箭m岭。自沙河登山涉润,盘旋山谷,所值皆土魁土堆荒阜;不意至此而忽跻穹窿,然岭南犹复阿蒙也。一逾岭北,瞰东西峰连壁P同颓,翠蜚飞丹流。其盘空环映者,皆石也,而石又皆树;石之色一也、而神理又各分妍;树之色不一也,而错综又成合锦。石得树而嵯峨倾嵌者,幕覆盖以藻绘文采而愈奇;树得石而平铺倒蟠弯曲者,缘以突兀而尤古。如此五十里,直下至阮大土山底,则奔泉一壑,自南注北,遂与之俱出坞口,是名龙峪口,堡临之。村居颇盛,皆植梅杏,成林蔽麓。既出谷,复得平陆。其北又有外界山环之,长亦自东而西,东去浑源州三十里,西去应州七十里。龙峪之临外界,高卑远近,一如东底山之视沙河峡口诸山也。于是沿山东向,望峪之东,山愈嶙蚨非停问知为龙山。龙山之名,旧着于山西,而不知与恒岳比肩;至是既西涉其阃kùn内境域,又北览其面目,从不意中得之,可当五台桑榆之收矣。东行十里,为龙山大云寺,寺南面向山。又东十里,有大道往西北,直抵恒山之麓,遂折而从之,去山麓尚十里。望其山两峰亘峙,车骑接轸zhěn形容车马络绎不绝,破壁而出,乃大同入倒马、紫荆大道也。循之抵山下,两崖壁立,一涧中流,透罅而入,逼仄如无所向,曲折上下,俱成窈窕,伊阙双峰,武彝九曲,俱不足以拟之也。时清流未泛,行即溯涧。不知何年两崖俱凿石坎、大四、五尺,深及丈,上下排列,想水溢时插木为阁道者,今废已久,仅存二木悬架高处,犹栋梁之巨擘bò巨擘即领先或首要之意也。三转,峡愈隘,崖愈高。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shěn吐重台者,悬空寺也。五台北壑亦有悬空寺,拟此未能具体。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而僧寮位置适序,凡客坐禅龛kān,明窗暖榻,寻丈之间,肃然中雅。既下,又行峡中者三四转,则洞门豁然,峦壑掩映,若别有一天者。又一里,涧东有门榜匾额三重,高列阜上,其下石级数百层承之,则北岳恒山庙之山门也。去庙尚十里,左右皆土山层昼,岳顶杳不可见。止门侧土人家,为明日登顶计。

十一日 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盖山自龙泉来,凡三重。惟龙泉一重峭削在内,而关以外反土脊平旷;五台一重虽崇峻,而骨石耸拔,俱在东底山一带出峪之处;其第三重自峡口入山而北,西极龙山之顶,东至恒岳之阳,亦皆藏锋敛锷,一临北面,则峰峰陡削,悉现岩岩本色。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相传真定府恒山从此飞去。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wǔ小屋子门上下,穹碑很高的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桠枝柯歧出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官之右,即飞石窟也,视余前上隘,中止隔崖一片耳。下山五里,由悬空寺危崖出。又十五里,至浑源州西关外。

篇10:《游恒山记》教案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反复的诵读中领会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本文的生字词较多,语句拗口,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要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意思,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文章的内容。

运用板块式教学:五读、五说――全课由“读”与“说”两个板块系列相互交叉构成。

课前准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登山活动。指导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徐霞客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初读课文。

1.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徐霞客,教师补充。

徐霞客,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生活于明末官僚政治极其腐、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为人清廉刚正。不愿在污浊的官场中生活,因而毅然抛开功名利禄,以在祖国壮丽的山川中寻幽揽胜为毕生乐事。他游遍中国的名山大川,同时还以日记的形式,把各地的地质、水源、物产、民情及山川景胜都一一详记下来。

《徐霞客游记》是他三十多年旅行勘察的记录,是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在地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被作为文学珍品流传于世,清代人推崇“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2.学生读课文,老师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字音的认读与字义的理解问题。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发现。

1.发现能够根据语境理解意思的词。

2.发现可以用添字变双音节词的办法进行解释的词。

3.发现古今异义的词。

4.发现沿用至今的词。

5.发现一词多义现象。

6.发现词类活用现象。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译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顺畅。

2.学生自读白译。

3.翻译接龙(按号数一人译一句)。

4.老师读课文,学生说译文。

第二课时

(一)第三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要读出语调的轻重。

2.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每段的段意,要求学生发言。

(1)略写登山的时间和天气。

(2)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景物、地名。

(3)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

(4)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3.学生根据第2第3段说说作者上山时经过的地方及山顶所见的景物。

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在山顶上看见北山“崩崖乱坠,杂树密翳”,还看见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两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这些山都是相互连接的。

4.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向游客介绍恒山。

(二)第四个教学板块:读课文、品句子。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景。

2.请学生用“……描写得好,写出了……”这个句式写出自己对某些词句的感受。

如:“风翳净尽,澄碧如洗”这个句子描写得好,写出了作者登恒山那天的天气是无风无云的好天气。

又如:“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写得好,写出了作者登恒山的艰辛,表现徐霞客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

(三)第五个教学板块:读课文

说感受。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感。

2.学生就“感受”进行发言准备。(可以是读了《游恒山记》的感受,也可以说自己登山的感受。)

3.学生发言,师生相互评点。

4.课堂小结:《游恒山记》是地理学家的踏勘记录,也是文学家的游记。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文章一步一景,移步换形,各种景物以及地名、距离都记录得极为准确、细致,表现了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同时,在写景之中寄托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做一张《游恒山记》的读书摘录卡。

内容:1.作者简介

2.词语积累

读课文,说发现

读课文,说译文

读课文,说内容

读课文,品语言

读课文,说感受

篇11:《游恒山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注释的帮助,正确理解全文的意思。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并学习古代学者的实践精神。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柳宗元石笔下的小石潭和苏轼眼中的庭院月色,今天,我们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流连于北岳恒山的山水。

(二)板书课题,作者。

(三)朗读课文。

①自读一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②请四位同学分段朗读(指出生读错字音)

③听课文录音,注意句间停顿和作者感情。

④齐读全文。

(四)理解文意。

①让学生对全文进行口头翻译,将难译的地方做上记号,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

②学生质疑,将做记号的难译处在课堂提出。

③讲解练习三中难译句子。

(五)理清全文思路。

请学生概括各段的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上详写上登顶的经过

第三段写上登顶后远眺所见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六)布置作业。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后准备关于徐霞客及其游记介绍。

2、朗读全文,巩固对文意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导游,按课文内容,做好介绍游览恒山经历发言。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诵读。

请一名学生朗读全文,检查上节课朗读要求是否达到,也帮助其他学生回忆全文内容。

(二)检查翻译。

请两三位学生以徐霞客或导游身份,以课文为基础,向同学们介绍游恒山记经过,其他同学注意听该同学讲的是否与课文有出入,并做出记号。

(三)及时矫正。

针对刚才“徐霞客”或“导游”发言,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请同学结合课文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对学生发言语气、语态加以指点。

(四)找出游戏。

结合课后练习一找出作者游览路线。

明确:上山经过望仙亭→虎风口→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

山顶上看见山北“崩涯乱坠,杂树阴 ”,还有浑源洲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舞台山,近处有龙山。

下山 从西峰到寝宫后危涯顶经过松柏林,从山崖缝到飞石窟

(五)学习精神。

明确: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精神

(六)交流材料。

老师选择部分学习小组为代表,上讲台交流介绍有关徐霞客及其游记材料。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将苏省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

,其以日记体裁详尽纪录了徐霞客毕生行履所至,观察所得。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八)板书设计:

游恒山记

徐霞客

出发时--时间,天气

登顶时--亲历:望仙亭,虎风口,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

登蜂后--亲见:崩涯,杂树,浑源洲城,龙泉山,龙山

下山时--从西峰至飞石窟

篇12:游恒山观后感700字作文

来到北岳恒山的所在地大同的第二天我们便游玩了恒山风景区。

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绵延起伏,好似一条巨蟒绕山而上,十分险丽。我们沿着这条路,来到了第一个景点——悬空寺。

远远望去,悬空寺依墙而建,上有伸出的巨石,后有坚不可摧的岩石,下面便是漫无边际的悬崖,真是险峻至极!可悬空寺恰恰利用了“破损”结构的特点,栈道上的人越多,它就越牢固。

即使有了安全保障,可是攀登时还是双腿在不停地打颤,我不时地回头叮嘱家人小心。登上寺顶,放眼远眺,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俯看下方,是水势汹涌的河道;河道旁边是深绿色的大草坪,草坪上有浅绿色植物造型的“大美恒山”四个大字,美不胜收!

悬空寺在恒山脚下,离开悬空寺,我们便开始登恒山。进了山门,驱车前进了五公里的盘山公路后,迎接我的是一级级的石阶。刚开始,我还兴致勃勃,连跑带跳地把爸爸妈妈甩在了后面,后来,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我的头和胸部都渐渐地感到不适,最后,干脆像泄了气的皮球摊坐在地上。

小息一会儿,我们体力稍有恢复后,又接着往上爬。这时,遇到了一位工作人员,我们向他讯问登顶还有多少距离,大概还需多少时间时,他一听“登顶”二字,立即摇头摆手地说:“不行啊,还远着呢,至少还有一个半小时。马上要下班了,你们到不顶了。”这给我当头一棒,今天爬不上去了,心里开始打退堂鼓。可是爸爸却鼓励着我说:“没事,往上爬。华山、衡山、泰山我们都登顶了,这次如果登不了顶就太遗憾了!”听了爸爸的话,我鼓起勇气继续前行,累了就歇一会儿,渴了就喝口水,饿了吃点东西补充能量。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在相互鼓励下,离山顶越来越近,人越来越少,风越来越大,经历了能把哨子吹响的大风,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恒山,我来了!”爸爸大声喊道。

看着刻有“国务院认定”字样的石碑,我心花怒放,此刻,我真想说,我征服了恒山!

篇13:游恒山观后感700字作文

到了每年的五一,十一的时候,都是国内旅游的好日子,到了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都会到处是人。我也非常喜欢旅游,所以今年的十月一,妈妈要带我去山西的恒山。

去衡山以前,妈妈告诉我,恒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这座山非常出名,一个是这座山非常的雄伟,其次就是石头质地非常难得。本来是愿意,是一个温度比较舒适的季节,因为要去恒山爬山,所以我们特别带了冬季的衣服,因为听说山上特别冷需要穿棉衣。

我和妈妈一家人乘坐火车,大概一晚上的时间,才来到了山西。来到山西以后,我们没有片刻的停留,而是直接来到恒山。一来到恒山脚下,我十分开眼界,这里的胸围壮丽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首先来到山脚下,有一个著名的景点,那就是悬空寺。这座寺庙真的犹如它的名字一般,整个建筑都是悬在山的半山腰。看起来十分的危险,远远的还能看见,有许多游客,在半山腰上活动,我是不敢上去,只能在底下看一看。看过了悬空寺,我们就要到恒山上面去了,从山脚下走到可以徒步攀岩的地方还需要乘坐缆车,坐在缆车上非常的刺激,能够看到地下的行人逐渐的变小,慢慢的,行人都变成了像小蚂蚁一样,对于那些有恐高症的人,爬山可不是一个好选择。

乘坐了大概20分钟的缆车,我们来到了恒山的中部,这里是一个大平台,从这里就可以走着向上游览了,来到这里以后,明显感觉到气温比下边要低10度,还好我们早有准备带了棉衣,我们一家人穿上棉衣,开始向上爬了,山上的风景真的十分壮丽,站在山上,向下面远远的望去只能看到乌黑一片的树木,在下面的汽车以及行人,根本看不清,恒山上面有许多台阶,能够想象的出来,当时是多少人开始修建的,花费了多少的力气与时间才修建成现在这个样子。随着越往高处走,风变得越来越大,从微风变成了大风,再由大风变成了狂风,我们路过一个叫做“虎啸口”地方,这里有一棵参天大树,听说是在这里几千年了,因为形状像老虎,因此得名。这里距离山顶已经很近了,只有大概500米的路程,但是风实在是太大,我们跟本无法向前走,于是我们放弃了登顶,开始原路返回。

这次恒山之旅既开心又激动,但是也有一些小小的遗憾,因为没有到山顶。希望到下次的时候一定要爬上山顶。

篇14:《游恒山记》语文教案设计

《游恒山记》语文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23.游恒山记

教学目标:

1、积累“翳”“策”“跻”等实词的含义。

2、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体会其条理分明的记游特点。

3、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音,读顺句。

2、借助资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3、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这样一部著作,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记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文字图片资料。

2作者简介

徐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朴实的文字,记下行履所至,观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实践、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二、检查字的读音

风翳(yì)净尽无攀跻(jī)劳虬(qiú)松萦(yíng)回

杰坊(fāng)官廨(xiè)拾(shè)级庑(wǔ)门

穹(qióng)碑攀蹑(niè)仰眺(tiào)槎(chá)(yā)

辄(zhé)断折若堕(duò)洪涛汩汩(gǔ)不能出 久之棘(jí)尽

俯瞰(kàn)山麓(lù)龙山西亘(gèn)比肩连袂(mèi)

下扼(è)沙漠不啻(chì)崖隙(xì)

三、疏通文意

1、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这一学习任务。

2、交流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由组长汇报,组员补充。

3、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划出作者登山所经过的地方,并绘制作者登山示意图。

明确:作者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示意图略

2、划出文中标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这样写,显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

3、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作者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明确:观察角度为俯视,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写景顺序为:按照北-南-西--东的空间顺序来写景,并且是由远及近的。

多媒体展示恒山图片,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4、划出课文中写徐霞客登顶经过的文字,体会其所拥有的精神。

明确:课文第二段“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久之棘尽,始登其顶。这是写作者登顶经过的文字。

从登顶经过充分表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5、小结:

这篇文章清晰地介绍了作者的游踪,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r。

五、写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游记涉及的`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但全文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游踪,亦即作者足迹、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逐一描写。再写登顶的艰难。然后是登顶后远眺四周的景色,把整个山系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最后写下山情形。

2.详略得当。

全文有详有略,处理得恰到好处。略写出发时间和天气情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间的情形都写得极为详尽,又以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把过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写了出来。下山的过程详写了寻找下山之路一节,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一笔带过了。

3.观察细致。

作为一个以勘察地貌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处对一些细节观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细致。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颜色等,写到每个景点,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

4.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记叙中注重实际,如实记录所见之景,而且观察细致,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景物描写也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如“松影筛阴”、“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都将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历历在目,颇具文学的形象性。

六、迁移拓展

1、查阅资料,探究“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这种现象的成因。

2、利用图书馆,阅读整本的《徐霞客游记》,写好读书笔记。

七、小结文言词

1通假字

“还”通“环”,转,绕。

例句:还过岳殿东。

2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峭:陡峭,这里是峭壁的意思。

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名词用作动词

室:屋子,这里是改成一间屋子的意思。

例句: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像:雕像,这里是塑造的意思。

例句:台中像群仙。

3、古今异义

但 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例句:但能钩衣刺领。

于是 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转承。

例句:于是石路萦回。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即飞石窟也。

“……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加上“即”,加强语气。

译文:就是飞石窟。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例句: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宾语“虎风口之松柏”前置。

译文:比虎风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

②状语后置

例句:有一人飘摇于上。 状语“于上”后置。

译文: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

③定语后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 “山”的定语“一重”后置。

译文:向北远看,隔着一重山。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推荐阅读《徐霞客游记》。

篇15:《游恒山记》教学设计

河北省围场县朝阳湾中学    魏均    068454

教学目标 :1、积累“翳”“策”“跻”等实词的含义。

2、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体会其条理分明的'记游特点。

3、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音,读顺句。

2、借助资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3、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有这样一部著作,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记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文字图片资料。

二、     疏通文意

1、          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这一学习任务。

2、          交流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由组长汇报,组员补充。班际间解决。

三、     合作探究

1、          速读课文,划出作者登山所经过的地方,并绘制作者登山示意图。

明确:作者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示意图略

2、          划出文中标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这样写,显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

3、          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作者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明确:观察角度为俯视,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篇16:《游恒山记》教学设计

第一段:开始登山。

时间:十一日。又是秋季。天气:“风翳净尽,澄碧如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抖擞了作者登山的热情。刚刚登山的时候,都是土冈浅阜,没有感到劳累。

这一段描述简略,因为不是文章表达的重点。

第二段:攀登的过程。

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详细描述了攀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行一里,山上都是煤,而且多到了不深凿即可得的程度。在这里,表现了恒山的物产物貌以及地质结构,不失地理学著作的.特色。又行一里,土石都变成了红色。再走三里,就到了虎风口,地势开始陡峭起来,松树茂密,给人阴冷的感觉。又走三里,开始有了人文景观:杰坊上题字:“朔方第一山”,突出了恒山在北方山脉中的重要地位,里面还有官府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从杰坊的右侧继续攀登,则看到了寝宫、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北岳殿是恒山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所以对它的描写比较详细:“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这几句描写,突出了北岳殿高大的特征。再向上,就是会仙台,作者描写了台中的群仙像。在这个时候,作者还要继续攀登,所以又转回来,来到北岳殿的东侧,在这里,找到了登山的小道。“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表现了登山路径的艰险。再行二里,已经到达了悬崖的顶上,再看主峰绝顶,还像在半天之中,由此可见恒山的高大。而且还是满山的短树、枯竹,钩衣刺领,即使用尽全力,也像坠落在波涛中,无力自拔。但作者还是鼓足勇气,竭力攀登,最终到达了顶点。

登山的过程属于文章的主体,所以描写得比较详细。

第三段:山顶所见。

作者从四个方位,描写了在顶峰所见到的景观。山的北面,“崩崖乱坠,杂树密翳”。因为这座山的特点是“土山无树,石山则有”,而“北向俱石”,所以树木都生长在北面。北面还有浑源州城。再向北了望,“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面是龙泉山,西面是五台山,这两座山“青青与此作伍”。近的地方则是龙山由西向东连绵不绝。

这一段描写,准确运用方位词语,把恒山周围的环境描述得清清楚楚。

第四段:下山。

循来路下西峰,“俯瞰茫茫,不敢下”,由此更可以看出山势的高大。“一人飘摇于上”,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感受。在这个人的指点之下,才在东南松柏间找到了去路。这里又有一处描写:在山顶上看这里的松柏就像蒜叶和草茎,到这里一看,则是合抱参天。通过这种对比的描写,更加突出了山势的高大。

文章在描写中,一再突出恒山高大的特征,不管是登山的过程,还是山顶的所见,还是下山的艰险,都没有离开这个紧扣不放的中心。文章既是一篇优美的游记,又有比较浓厚的自然科学色彩,所以在描写的过程之中尽量平实准确,不搀杂自己的主观感受。在这一点上,与一般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不同。

教学建议

一、文章是按游踪的顺序组织材料的,移步换景是写作上的突出特色。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根据作者的游踪把握文章的材料。这就是思路教学。

二、文章中的方位词语使用得准确恰当,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

三、文章中有几处生动的比喻,如“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其表达效果。

关于“想一想・做一做”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策:拄着,扶着。

2.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赤:红色。

3.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像:塑造。

4.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

伍:伴侣。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有盘曲的松树并立在路的旁边,亭子上题名叫做望仙。

2.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行走二里,来到了悬崖的顶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3.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这座山土山上不长树木,石头山上则生长。

4.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然后从西峰下山,顺着从前进入峡谷的悬崖,向下一看,苍苍茫茫,不敢下行。

三、本文按照游踪,把行进的过程以及所看到的景物写得清清楚楚。你能把作者行进的过程以及所看到的景物讲述出来吗?

参见“课文说明”。

四、查阅徐霞客的有关资料,了解他曾经游历了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与同学交流

篇17:《游恒山记》阅读答案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无攀跻劳还过岳殿东()

2、找出文中点明游恒山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的句子。

3、用自己的话表述下面句子的意思。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4、细读文章第二段,找出最能表现作者精神风貌的句子。

5、从作者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升、登现在作“环”,转,绕

2、“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3、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4、“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5、此题为开放性题。旨在能从读徐霞客游恒山过程中,了解并学习他的精神,即: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篇18:游恒山日记原文及翻译

游恒山日记原文及翻译

游恒山日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去北台七十里,山始豁然,曰东底山。台山北尽,即属繁峙界矣。

初九日出南山。大溪从山中俱来者,别而西去。余北驰平陆中,望外界之山,高不及台山十之四,其长缭绕如垣矮墙,东带平邢,西接雁门,横而径者十五里。北抵山麓,渡沙河,即为沙河堡。依山瞰流,砖甃高整。由堡西北七十里,出小石口,为大同西道;直北六十里,出北路口,为大同东道。余从堡后登山,东北数里,至峡口,有水自北而南,即下注沙河者也。循水入峡,与流屈曲,荒谷绝人。数里,义兴寨。数里,朱家坊。又数里,至葫芦嘴。舍涧登山,循嘴而上,地复成坞四周高中央凹的地方,溪流北行,为浑源界。又数里,为土岭,去州尚六十里,西南去沙河,共五十里矣,遂止居住居民同姓家。

初十日循南来之涧北去三里,有涧自西来合,共东北折而去。余溯西涧入,又一涧自北来,遂从其西登岭,道甚峻。北向直上者六七里,西转,又北跻而上者五六里,登峰两重,造其巅,是名箭筸岭。

自沙河登山涉润,盘旋山谷,所值皆土魁土堆荒阜;不意至此而忽跻穹窿,然岭南犹复阿蒙也。

一逾岭北,瞰东西峰连壁隤同颓,翠蜚飞丹流。

其盘空环映者,皆石也,而石又皆树;石之色一也、而神理又各分妍;树之色不一也,而错综又成合锦。石得树而嵯峨倾嵌者,幕覆盖以藻绘文采而愈奇;树得石而平铺倒蟠弯曲者,缘以突兀而尤古。

如此五十里,直下至阮大土山底,则奔泉一壑,自南注北,遂与之俱出坞口,是名龙峪口,堡临之。村居颇盛,皆植梅杏,成林蔽麓。既出谷,复得平陆。其北又有外界山环之,长亦自东而西,东去浑源州三十里,西去应州七十里。龙峪之临外界,高卑远近,一如东底山之视沙河峡口诸山也。于是沿山东向,望峪之东,山愈嶙嶒斗峭,问知为龙山。龙山之名,旧著于山西,而不知与恒岳比肩;至是既西涉其阃kùn内境域,又北览其面目,从不意中得之,可当五台桑榆之收矣。东行十里,为龙山大云寺,寺南面向山。又东十里,有大道往西北,直抵恒山之麓,遂折而从之,去山麓尚十里。望其山两峰亘峙,车骑接轸zhěn形容车马络绎不绝,破壁而出,乃大同入倒马、紫荆大道也。循之抵山下,两崖壁立,一涧中流,透罅而入,逼仄如无所向,曲折上下,俱成窈窕,伊阙双峰,武彝九曲,俱不足以拟之也。时清流未泛,行即溯涧。不知何年两崖俱凿石坎、大四、五尺,深及丈,上下排列,想水溢时插木为阁道者,今废已久,仅存二木悬架高处,犹栋梁之巨擘巨擘即领先或首要之意也。三转,峡愈隘,崖愈高。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shěn吐重台者,悬空寺也。

五台北壑亦有悬空寺,拟此未能具体。仰之神飞,鼓勇独登。

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而僧寮位置适序,凡客坐禅龛kān,明窗暖榻,寻丈之间,肃然中雅。既下,又行峡中者三四转,则洞门豁然,峦壑掩映,若别有一天者。又一里,涧东有门榜匾额三重,高列阜上,其下石级数百层承之,则北岳恒山庙之山门也。去庙尚十里,左右皆土山层昼,岳顶杳不可见。止门侧土人家,为明日登顶计。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盖山自龙泉来,凡三重。惟龙泉一重峭削在内,而关以外反土脊平旷;五台一重虽崇峻,而骨石耸拔,俱在东底山一带出峪之处;其第三重自峡口入山而北,西极龙山之顶,东至恒岳之阳,亦皆藏锋敛锷,一临北面,则峰峰陡削,悉现岩岩本色。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相传真定府恒山从此飞去。

再上,则北岳殿也。

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wǔ小屋子门上下,穹碑很高的碑森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桠枝柯歧出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官之右,即飞石窟也,视余前上隘,中止隔崖一片耳。下山五里,由悬空寺危崖出。又十五里,至浑源州西关外。

【译文】

离开北台七十里,山谷才开阔起来,名东底山。五台山北边尽头处,就隶属于繁峙县境了。

初九日走出南山。从山中一齐出来的大溪,和我分道往西流去。我往北在平地上急行,遥望平地外部的山峦,高度不到五台山的十分之四,长长的像矮墙一样地缭绕平地,东边和平邢连接,西边和雁门连接。横穿平地十五里,往北走到山麓,渡过沙河就是沙河堡。沙河堡傍靠山麓,俯瞰河流,砖砌的围墙又高又整齐。从沙河堡往西北走七十里,出到小石口,是大同府西边的大路;直直往北走六十里,出到北路口,是大同府东边的大路。我从堡后登山,往东北走了几里,来到峡口,有股水从北往南流,流下去就注入沙河。沿水流走进峡谷,路随着流水弯转曲折,峡谷荒凉,空无人烟。走了数里,到兴义寨。又走数里,到朱家坊。再走数里,到葫芦嘴。离开沟涧登山,沿山嘴而上,地势又变成山坞,随溪流往北行,进入浑源州境。又走数里,到土岭,土岭距离州城还有六十里,西南距离沙河,一共有五十里了。于是在土岭一户和我同姓的居民家住下。初十日顺着从南伸来的沟涧往北走了三里,有道沟涧从西伸来会合,然后一齐朝东北转去。我溯西边的沟涧往里走,又有一道沟涧从北伸来,于是从沟涧西边登岭,路很陡。往北直直上了六七里,往西转,又往北攀登,然后上五六里,登越两重山峰,直达峰顶,峰名箭草岭。从沙河开始登山涉涧,在山谷中盘旋前进,所经过的都是土堆荒山;想不到到这里地势突然升高、山岭突然高大,只是岭南仍然是故态依旧。一翻到岭北,俯瞰东西两边,峰峦连绵,崖壁崩塌,红色、绿色交相辉映。那盘绕映照空中的,都是岩石;而岩石上又都有树,岩石的色彩是一致的,但自然形态与纹理又各得其妙;树木的颜色不一致,但各种颜色互相交错,又如同织成的彩色锦缎。岩石上有树而且高峻斜插,就像覆盖着一层美丽的幕布,因而愈发奇妙;生长在岩石上而平直躺着或盘曲倒挂的树,由于山势高峻而更加显得古雅。在这样的景致中走了五十里,一直下到大土山底,沟壑中有一股奔流的泉水,从南往北流,于是随着泉水一齐出到坞口,这里名龙峪口,有堡对着。村庄比较大,家家都种植梅树、杏树,形成果林掩映的山麓。走出山谷后,又到了平地。平地北部外围还有群山环绕,长长的也从东向西延伸,平地东边距离浑源州三十里,西边距离应州七十里。龙峪口所对着的外界,高的远、低的近,完全和在东底山看沙河、峡口的群山相同。于是沿山往东走,远看龙峪口东边,山势更加高峻陡峭,询问后得知是龙山。龙山的名称,旧书写着在山西省,却不知原来是和恒山并肩相靠;走到这里时已经从西边越过了龙山内境,又从北面观览了龙山的风貌,在无意之中得以游龙山,可以算做游五台山所得到的意外收获。往东行十里,到龙山大云寺,寺朝南对着山。又往东走了十里,有条大路通向西北,直达恒山山麓,于是转头从大路走,距离恒山麓还有十里。遥望恒山两边山峰横贯对峙,路上车马络绎不绝,穿山而过,原来这条路是从大同府到倒马关、紫荆关的大路。沿大路来到恒山下,两旁崖壁耸立,一条涧水从中流过,穿行在缝隙一样的峡谷中而往里走,狭窄得好象没有地方可通,山涧弯弯曲曲、崖壁高高低低,完全是深远幽雅的景色,伊胭两山相对的风光,武夷山回环旋转九曲的溪水,都不能和这里的景色相比。此时清澈的溪流还没涨水,可以溯溪流从涧中行走。不知哪一年在两边崖壁都凿了石坎,有四五尺宽,近一丈深,上上下下地排列着,想来是涨水时插木头修栈道用的,至今已经废弃了很久,只剩下两根木头悬空架在高处,是像柱子一样的大木料。转了三次后,峡谷越来越窄,崖壁越来越高。西边崖壁的半腰,层层叠叠的楼阁悬在高空,弯转曲折,建在高土谷上的敞屋斜靠山崖,看上去像海市崖楼中重叠的亭台,这是悬空寺。五台山北面的壑谷中也有悬空寺,但和这里的相比就不能算完备了。抬头观看令人神往,鼓足勇气独自攀登。进寺后则是楼阁高低错落,围着栏杆的路弯转曲折。崖壁已经十分高峻陡峭,称得上天下大观了,再加上有悬空寺点缀,使原来的胜景更完美无缺。傍靠岩壁建盖楼阁,却能不受岩石的限制,只有悬空寺啊。而且僧人住的房屋位置次第适当,凡是接待来客的地方和供奉佛像的小屋,窗户明净、卧榻温暖,在小小的.范围内,显得庄严肃穆,舒适幽雅。从悬空寺下来后,又在峡谷中转了三四道弯,于是峡谷口豁然开阔,峰峦壑谷互相掩映,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又走了一里,涧东面有三道悬挂着匾额的大门,高高地排列在大山上,门下有几百级石阶和门相连,这是北岳恒山庙的山门。距离庙还有十里,左右两边都是层叠的土山,北岳顶还遥远得看不见。在山门旁边当地人的家中住宿,为明天攀登北岳顶作准备。

十一日风吹过后,云雾散尽。拄着手杖攀登北岳,朝东往上走,土冈是低缓的山丘,没有攀登的劳累。大体上山脉从龙泉关延伸过来,一共有三重,只有龙泉关这一重关山势陡峭尖削,而关外反而是平坦宽阔的泥土山脊;五台山这一重虽然高峻,但聂立挺拔的岩石,都在东底山一带山谷出口处;第三重顺峡谷口延伸到山中然后往北去,西边到龙山顶为尽头,东边到恒山南面,也都像不露锋刃的刀剑一样收敛,一到北面,则每一峰都陡峭,全部显露出高峻的本来面目。走一里后往北转,山中都是煤炭,不用深挖就可以采得。又走一里,于是土石都变为赤色,盘曲得像虫L龙一般的松树一棵一棵地立在路旁,有望仙亭。又走三里,则崖石渐渐突起,松影如同从筛孔中透下来一样,这里名虎风口。从这里开始,石头路曲折盘旋,于是沿着山崖迎着峭壁而上。三里,有一块特大的牌坊,坊上题名“朔方第一山”,坊内的官署里厨房水井都齐备。坊右往东顺台阶上去,山崖半腰有寝宫,寝宫北是飞石窟,相传真定府的恒山是从这里飞去的。再上去,则是北岳殿了。殿上靠绝壁,下临官署,殿前的石阶直通云天,正殿两侧的房门上下,高大的石碑林立。从殿右上去,有石窟傍靠着大殿而被建成房屋,名会仙台。台中群仙的塑像,把石屋环列得没有一点空隙。我这时打算上陡崖,登绝顶。返下来时经过北岳殿东,远看两座山崖的断裂处,中间下垂千尺,杂草丛生,这是登绝顶的小路,于是脱掉外衣,攀扯践踏着杂草往上登。二里,出到陡崖上面,抬头眺望绝顶,仍然还高高地耸立在半空中,而满山矮树稠密,歧出的枝条枯竹,只会钩住衣服、刺破脖颈,一攀扯践踏就折断了,我虽然辛勤地用力攀登,却像落进汹涌的浪涛之中一样,只听到泊泊水声而不能越出去。我益发鼓足勇气而上,很久才走完荆棘矮树地带,于是登上了北岳绝顶。这时天色清朗而明丽,俯瞰恒山北边,崩塌的崖壁任意往下坠陷,杂草树丛稠密地覆盖着。这里的山是土山没有树,石山上却有树;北边都是石山,所以树木都长在北边。浑源州城一带,就在山麓,往北看下去隔着一重山,苍茫一片,看不到边际;南边是龙泉关,西边是五台山,一片青翠的山峰与恒山相伴;近处是往西横贯的龙山,龙山的支脉往东伸去,和东边的山峰肩并肩、袖挨袖地紧密相连,阻扼住下面的沙漠。不久下到西边的山峰,寻找先前进入峡谷时的陡崖,往下看只见茫茫一片,不敢下。忽然间回头向东看,有一个人轻快的走在上面,于是我又上去向他询问,他指向东南的松柏间。我朝着松柏奔过去,是上来时寝宫背后的陡崖顶。没多久,果然找到小路,往南穿过松柏林。先前我在绝顶上眺望,青翠的松柏好像蒜叶草茎一样细小,到这里才知是两人合抱粗的参天大树,和虎风口的松柏相比,不止大百倍呢。顺崖缝直下,恰好在寝宫右侧,就是飞石窟,仔细看我先前所登的狭窄险要之处,中间只相隔着一块崖石啊。下山五里,从悬空寺的陡崖出山。又走十五里,到达浑源州西关外。

篇19:游恒山日原文及翻译

游恒山日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十一日,风翳(yì)净尽[风平云散。翳,云雾],澄碧如洗。策杖登岳[拄着手杖攀登恒山]。[策,拄着,扶着。岳,这里指恒山],面东而上,土冈浅阜(fù)[低矮的土山],无攀跻(jī)劳[没有爬山的劳累。跻,升,登]。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qiú)松[盘曲的松树]离立[并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shaī)阴,是名虎风口。于是[从此。是,代虎风口]石路萦(yíng)回,始循崖乘峭而上[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循,顺着,沿着。乘,凭借]。三里,有杰坊(fǎng)[高大的牌坊。杰,高大的样子]曰“朔方[郡名。这里泛指北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 [官署]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shè)级[一步一步踩上台阶。拾,放轻脚步往上走]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很高的台阶]插天,庑[wǔ,堂四面的廊屋]门上下,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穹,高。森立,耸立,竖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屋子],曰会仙台。台中像[塑造]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jī)危[高]崖、登绝顶。还[huán,转,绕]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jiàn)道[偏僻的`小路],遂解衣攀蹑[niè,踩]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绝顶,极顶,最高点],而满山短树蒙密[茂密],槎枒[chá yā,参差不齐的样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gǔ,水流急的样子]不能出。余[我]益鼓勇上,久之棘[jí,酸枣树。这里指有刺的灌木]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chéng)丽[明丽],俯瞰(kàn)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yì)[浓阴遮蔽]。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浑源州[地名]城一方[一座城],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山名],西惟五台[山名],青青与此作伍[呈现出一派青色,跟恒山作伴。此,指恒山]。近则龙山西亘(gèn),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mèi)[肩并肩,衣袖连衣袖。形容靠得很紧的样子。比,并。袂,衣袖]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先前]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chì)[不止]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译文】

十一日,天空无云,风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过一样。我拄着拐杖开始攀登恒山,向东走,一路尽是低矮的土山,没有爬山的辛劳。

走了一里,转向北再走,所见到的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红色。有盘曲的松树并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又走了三里,山崖渐渐高起来,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这里名叫虎风口。从此石路萦绕盘旋,开始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着“朔方第一山”,里面有一间官房,有厨房,有水井。从牌坊的右边向东顺着石阶而上,崖的半腰是寝宫,寝宫的北边是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北岳殿上面是绝壁,下面挨着官房,殿下很高的台阶插向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着。从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着北岳殿构成一间屋子,叫会仙台。台中塑着群仙,四周排列紧密没有空隙。我这时想着从高崖攀援,登望绝顶。转过北岳殿东,望见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是登顶的小路,于是(我)脱下衣服攀着踩着登上山顶。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然而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入洪流中,淹没在水里不能出来。我更加鼓足勇气攀登,许久才钻出荆棘,登上峰顶。

这时阳光明亮绚丽,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上的岩石嶙峋开裂,像要纷纷坠落一样,各种树浓阴遮蔽。这山的土山没有树,而石山才有树。北边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树都长在北边。浑源州城,也在山麓。向北看,隔着一重山,苍茫看不到边际。南边是龙泉山,西边是五台山,一片青葱,和恒山为伴。近处是向西延伸的龙山,龙山的东边是它的支峰,好像肩并肩、袖接袖地阻挡着沙漠。

过了一会儿,从西峰下山,寻找先前进入山峡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头向东看,见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因而又上到那里问那个人,他指着东南松柏之间,朝着那个方向走,就是上山时所见到的寝宫后面的高崖顶。不一会儿,果然有一条路。经过松柏林,先前从山顶望松柏是一片葱青,像是蒜叶草茎一样,到了这里一看却是合抱的参天大树,比虎风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从山崖隙缝直下,恰好到寝宫的右边,就是飞石窟了。

篇20:游恒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恒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恒山记原文及翻译

徐霞客,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

十一日,风翳(yì)净尽[风平云散。翳,云雾],澄碧如洗。策杖登岳……[拄着手杖攀登恒山]。[策,拄着,扶着。岳,这里指恒山],面东而上,土冈浅阜(fù)[低矮的土山],无攀跻(jī)劳[没有爬山的劳累。跻,升,登]。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qiú)松[盘曲的松树]离立[并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从此。是,代虎风口]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循,顺着,沿着。乘,凭借]。三里,有杰坊[高大的牌坊。杰,高大的样子]曰“朔方[郡名。这里泛指北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 [官署]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shì)级[一步一步踩上台阶。拾,放轻脚步往上走]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很高的台阶]插天,庑[wǔ,堂四面的廊屋]门上下,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穹,高。森立,密集的样子]。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屋子],曰会仙台。台中像[塑造]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jī)危[高]崖、登绝顶。还[huán,转,绕]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jiàn)道[偏僻的小路],遂解衣攀蹑[niè,踩]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绝顶,极顶,最高点],而满山短树蒙密[茂密],槎枒[chá yā,参差不齐的样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gǔ,水流急的样子]不能出。余[我]益鼓勇上,久之棘[jí,酸枣树。这里指有刺的灌木]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chéng)丽[明丽],俯瞰(kàn)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yì)[浓阴遮蔽]。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浑源州[地名]城一方[一座城],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山名],西惟五台[山名],青青与此作伍[呈现出一派青色,跟恒山作伴。此,指恒山]。近则龙山西亘(gèn),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mèi)[肩并肩,衣袖连衣袖。形容靠得很紧的样子。比,并。袂,衣袖]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先前]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chì)[不止]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十一日,天空无云,风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过一样。我拄着拐杖开始攀登恒山,向东走,一路尽是低矮的土山,没有爬山的辛劳。

走了一里,转向北再走,所见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红色。有盘曲的松树并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又走了三里,山崖渐渐高起来,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这里名叫虎风口。从此石路萦绕盘旋,开始了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着“朔方第一山”,里面有一间官房,有厨房,有水井。从牌坊的右边向东顺着石阶而上,崖的半腰是寝宫,寝宫的北边是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北岳殿上面是绝壁,下面挨着官房,殿下很高的台阶插向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着。从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着北岳殿构成一间屋子,叫会仙台。台中塑着群仙,四周排列紧密没有空隙。我这时想着从高崖攀援登.亡绝顶。转过北岳殿东,望见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是登顶的小路。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然而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人洪流中,没在水里不能出来。我更加鼓足勇气攀登,许久才钻出荆棘,登上峰顶。

这时阳光明亮绚丽,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块纷纷坠落,各种树浓阴遮蔽。这山的土山没有树,而石山才有树。北边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树都长在北边。浑源州城,也在山麓。向北看,隔着一重山,苍茫看不到边际。南边是龙泉山,西边是五台山,一片青葱,和恒山为伴。近处是向西延伸的龙山,龙山的东边是它的支峰,好像肩并肩、袖接袖地阻挡着沙漠。

过了一会儿,从峰西下山,寻找先前进入山峡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头向东看,见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因而又上到那里问那个人,他指着东南松柏之间,朝着那个方向走,就是上山时所见到的寝宫后面的高崖顶。不一会儿,果然有一条路。经过松柏林,先前从山顶望松柏是一片葱青,好像是蒜叶草茎,到了这里一看却是合抱的参天大树,比虎风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从山崖隙缝直下,恰好到寝宫的右边,就是飞石窟了。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叙述中有描写,“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真是一个无风无云的好天气。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其景物、地名大致有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处,作者一步一景,描写生动,娓娓道来。虽是简笔,也各有特色。如:写松,则“松影筛阴”;写北岳殿,是“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写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如历历在目。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写其险峻,“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写其难攀,“满山短树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可见登顶之不易。然而,“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一位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亲历祖国山河,踏勘地貌、景观所表现的精神,由此可见。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先写了山北的特点:“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此种现象,后来有人解释,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阳多蒸发,虽土山也少有树;山北是阴坡,化雪时间长,又少蒸发,所以较湿润,虽然多石,也长了许多树木。这种分析是科学的,徐霞客观察细致、准确,却没有作深入的解释,略感遗憾。山北还有浑源城,一笔带过。向南看,“南惟龙泉”;向西看,“西惟五台”。两山一派青色,跟恒山做伴。还有“西亘”的龙山,“支峰东连”。这样就把恒山的地理位置写清楚了,整个山系一目了然。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上山难,下山更难。竟然一时找不到下山的路径。“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这才找到上山时的原路。下山也在观察,发现先前从山顶远望松柏林,“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视角不同,距离不同,所见景物大有出入。按照路人所指,很快就到了飞石窟。查《徐霞客游记》,此后还有几句,记由悬空寺危崖,至浑源州西关,游恒山历时三日(九、十、十一日)至此结束。此节选选的是十一日登恒山主峰的日记。

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

写作背景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叙述中有描写,“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真是一个无风无云的好天气。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其景物、地名大致有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处,作者一步一景,描写生动,娓娓道来。虽是简笔,也各有特色。如:写松,则“松影筛阴”;写北岳殿,是“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写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如历历在目。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写其险峻,“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写其难攀,“满山短树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可见登顶之不易。然而,“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一位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亲历祖国山河,踏勘地貌、景观所表现的精神,由此可见。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先写了山北的特点:“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此种现象,后来有人解释,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阳多蒸发,虽土山也少有树;山北是阴坡,化雪时间长,又少蒸发,所以较湿润,虽然多石,也长了许多树木。这种分析是科学的,徐霞客观察细致、准确,却没有作深入的解释,略感遗憾。山北还有浑源城,一笔带过。向南看,“南惟龙泉”;向西看,“西惟五台”。两山一派青色,跟恒山做伴。还有“西亘”的龙山,“支峰东连”。这样就把恒山的地理位置写清楚了,整个山系一目了然。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上山难,下山更难。竟然一时找不到下山的路径。“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这才找到上山时的原路。下山也在观察,发现先前从山顶远望松柏林,“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视角不同,距离不同,所见景物大有出入。按照路人所指,很快就到了飞石窟。查《徐霞客游记》,此后还有几句,记由悬空寺危崖,至浑源州西关,游恒山历时三日(九、十、十一日)至此结束。此节选选的是十一日登恒山主峰的日记。

介绍悬空寺的作文300字

恒山的风景小学生作文

五岳泰山的诗句

美丽的山西作文400字

游悬空寺五年级作文

五岳之首泰山作文

游小盘谷记原文翻译

梦游悬空寺的作文350字

八年级上册《游恒山记》 教案

山西旅游的作文600字作文范文

游恒山的作文
《游恒山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游恒山的作文(整理20篇)】相关文章:

悬空寺风景小学生作文2022-06-27

悬空寺的诗句2023-05-18

游大慈岩周记2023-09-26

观看节目《走近科学》的个人观后感2024-02-06

难忘的一次旅游作文500字2023-05-19

山西旅游的作文2022-11-13

关于山西景点的导游词2022-08-15

悬空寺导游词怎么写2022-11-07

悬空寺导游词短文2023-09-25

山西悬空寺的导游词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