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

时间:2022-12-02 07:40: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精选8篇)由网友“Cordeli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

篇1: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

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

一、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这次福建考察,实际上是一堂生动、实际、深刻的开放课、发展课,是一次解放思想、反思工作、加快发展的实践活动。既开阔了眼界,增长见识,又学到了真经,领悟了真谛。为什么福建能发展如此快?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五化”:

一是经济特色化。坚持把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充分发扬“爱拼才会赢”的创业精神,发挥人文、区位、资源、对台等优势,时刻保持对国际市场的高度灵敏反映,紧紧抓住资源精深加工,大做侨、海、港特色经济文章,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如脱胎于一个乡镇的石狮市,面积仅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才50万人,而旅外华侨、港澳同胞、台胞达60万人。石狮市利用侨台优势,做活对台经贸文章,使其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实现gdp142.5亿元、财政收入12.08亿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名列全国前十位,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具商业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

二是产业集群化。坚持“项目带动、集群发展”战略,敢于突破“草根工业”、突破资源和基础的制约,借助外部资源,通过市场途径,创办工业园区,创办飞地工业,引进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加强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完善产业的协作配套,集聚要素、集中生产、集约经营,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如厦门仅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完成的产值占了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2%。晋江市坚持走依靠民营经济和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以发展产业提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路子,创造了引人瞩目的“晋江模式”。gdp由1978年的1.45亿元增长到20的438.9亿元。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500万元增长到年的33.7亿元。

三是经营品牌化。品牌经营是福建经济发展的秘诀。坚持强化自主创造,实施质量立市、名牌立市战略,经营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如石狮市以服装而著名,涌现了富贵鸟、拼牌等一批著名品牌,形成了“精品荟萃特色装、名城处处皆品牌”的格局,其服装50%出口国际市场,连鳄鱼、卡丹奴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都在此采购原料、定单生产。他们更善于打环境品牌,依靠优良的环境形成投资的“洼地效应”。如晋江市吸取改革开放初期的“假药案”教训,着力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创办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并坚持重奖激励,一以贯之地实施“质量立市”、“品牌立市”、“打造品牌之都”战略。使其拥有了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陶瓷之乡等11个“国字号”产业品牌,以及七匹狼服装、安踏休闲鞋、安尔乐卫生纸、梅花牌雨伞等中国驰名商标12枚、中国名牌产品9项。

四是投资多元化。坚持实践永远走在政策前面的新理念,大胆创新投资方式,着力做优资本经营文章,推进投资多元化。大力实施回归战略,引导域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实现项目、资金、技术和产业的全面回归。如长乐市实施“回归工程”以来,已回乡创办了227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139.5亿元。全力引进外资,已成为福建的主要投资方式。如厦门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9.64亿元,世界500强中的戴尔、柯达等35家投资创办63个项目,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总量的83.2%。同时,他们还积极实施园区投资战略,使园区成为投资者的“聚宝盆”、资本的“孵化器”。园区不仅规模大,而且数量多;不论是市县区,还是乡镇都建有工业园区,扩张能力非常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惠安县在长达几十公里的国道两旁建立石材加工区,带动了石材加工产业,全县已拥有石雕石材加工企业1185家,产业工人10万人,年产值达90亿元,年利税过5亿元,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齐全、加工能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石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

五是社会和谐化。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经济发展目的,时时强化民本思想,处处体现民生意识,着力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在大步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不忘农业的投入;在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不忘农村的快速发展,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同步、协调、和谐发展。

二、看到了差距,增加了压力

看福建思xx,真正是“看有差距、比有压力”,与他们比,我们许多方面确实存在巨大差距。这些差距,使得我们深感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唯有加压负重、奋起直追、励精图治、扎实工作,才能使xx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夹击中,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是经济实力的差距。经济实力决定一切。xx与自己比,确实是取得历史性突破,但与他们比,那真是囊中羞涩、愧不自如。无论是经济总量、发展速度、财政收入,还是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等,我们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大很大。他们创造了一平方公里产值200亿元的神话,是我市gdp总量的三倍。我市财政收入和gdp总量不如福建几个县(市)的零头和一年的增量。

二是产业发展的差距。他们的产业高度发达,产业协作健全,产业外向度高,已完成了由低层次的传统产业向高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如石狮的制衣、晋江的制鞋、惠安的石材加工等。而我们的产业培育才刚刚起步,产业发育机制尚没有建立,仍然是一种自然经济的散发模式,与产业集群的形成尚有相当长的距离。

三是经济环境的差距。他们把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作为经济发展的品牌,全身心、全天侯、全方位、全过程地创造环境。既包括政策优惠、服务优质,更考虑产业协作配套,注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构筑了产前原材料采购、进出,产中融资、上下游协作,产后市场体系建设一体化的服务机制;还为投资者的.生活、小孩入学等创造条件。晋江市政府明确提出:“政府部门对企业只有服务的权力”,厦门火炬开发区提出“让企业满意,是工作的最高标准”,因而产生了“一个电话招来一个国际巨头”的效应。而我们目前仍然停留在优惠政策、不乱收费、不乱摊派、不乱罚款上,甚至于这些也难以做到,与全身心、全天侯、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相比差距较大。

四是发展理念的差距。千差万差,还是差在发展理念上。他们坚持把本地区放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内区域竞争的大格局中,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抢占区域经济的制高点,确定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特别是在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敢想敢干,敢闯敢试,胆量大,动作大。无论是党政领导,还是企业老板,都有一种强烈的机遇意识,都有一种抓发展的干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而我们缺乏他们那种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仍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遇政策“红灯”就缩手缩脚。因而经济发展主要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产品经营,是一种内源型经济。而福建早已成为外源型经济,高度外向化,企业已由纯产品经营转向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多种经营方式。

三、学习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学习福建经验,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发展实践中。我们将坚持剔肤见骨找病根,对症下药施妙手,突出发展重点,凝聚百万人心促发展,为实现“财政收入过7亿、综合实力进5强”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持之以恒抓思想解放。福建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地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势头源于思想的解放。与他们比,xx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集中表现为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固步自封的内陆意识和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因此,加快xx发展,首先要打开思想这个“开关”,冲破观念这个“瓶颈”,解决制约发展的“症结”。要有加快发展的信心。面对先进,我们服气但不服输;面对差距,我们承认但不甘心。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既要承认差距,更要看到优势和希望,善借他山之石,立发展之志,谋发展之策,敢与快的比,瞄准强的追,在加快发展中站得高、看得远、抢在先、干在前,真正做到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发挥xx的区位交通、能源资源、传统产业、园区政策等后发优势,加速xx发展。要有不论先干的胆量。坚持实践永远走在政策前面的新理念,发扬“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允许试、鼓励干、不争论,引导群众摈弃“大钱赚不到、小钱不愿赚”的心态,激发全民创业热情。鼓励国家干部带薪离职领办、创办、帮办工业企业和参与农业改制,形成创业浓厚氛围。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吃透国家政策,善于变通,善于争取,为我所用,用足用活政策,把政策变成促进发展的重要机遇。要有正视困难和矛盾的勇气。“山高不挡道,水浅能容月”。关键是正确对待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决不因为土地、资金等困难和矛盾,而捆住加快发展的手脚。

二要毫不动摇抓产业培育。把产业培育作为今后发展战略的重点,着力培植八大产业群。要扩张发展资源型产业。立足煤炭,推动电力,瞄准冶金,着眼化工,加速建材,走煤电冶化材顺向延伸、逆向拉动、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强煤炭资源整合,支持东冲、明冲、开元等煤炭企业收购、兼并小煤矿,组建大型集团公司;继续推进煤电一体化经营,支持韶能集团加大投资,尽快形成xx煤电板块。发挥煤电优势,推进煤炭精深加工,做大做强湘安钢铁、阳光有色金属、安源再生、松裕化工、银星化工等冶金化工企业。全力支持年产20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开工建设,促其尽快建成投产。要发展壮大扩张型产业。立足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全面推进国企改制,加速国退民进步伐,全面实现经济民营化。突出民营经济主体地位,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引导现有民营企业、煤炭企业、服务流通企业等企业家二次创业,做大做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务旅游、商贸流通等产业。要规模提升引领型产业。围绕制鞋、电子电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强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和协作,健全产业链。引导绿海粮油、蒙牛乳业、金利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温氏集团、新五丰集团加快建设,拓展产业领域,形成种养、销售、加工一条龙的产业板块。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研发和引进,使之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三要坚定不移抓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在引进工业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及项目总量和质量上有新突破。招商方向要更清。重点瞄准广东、江淅等沿海发达地区,坚持内资外资并举,在引大项目、好项目、战略资者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大中小项目齐上,“既要抱西瓜,也要捡芝麻”,引进短期合作伙伴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小型加工企业与大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与高科技型企业、引进外资与启动内资、引进设备人才与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等有机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招商方法要更多。创新招商方式,坚持上门招商,走出去、引进来。用好委托招商新方式,鼓励中介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招商,配合太平洋投资咨询公司抓好东莞(xx)投资洽谈会,力争结识一批客商、推介一批项目、引进一批项目。坚持以乡招商,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联络纽带作用,延伸招商触角。实施以商招商策略,对现有的外资企业精心呵护,悉心服务,使其在获得良好收益的基础上增资扩股,进一步膨胀壮大,实现“以商招商”乘积效应。招商重点要更明。市直主要经济部门、园区、三个街道办事处和交通方便的乡镇,集中精力抓好东洽会准备工作,力争包装推介项目30个以上,接洽客商100人以上,签订协议20个以上,签订合同10个以上,引进资金不低于5亿元。招商机制要更活。坚持实施招商引资责任制,兑现奖罚,强化干部招商意识。建立招商项目税收分成激励机制,加大对乡镇的招商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外商投资鼓励机制,坚持 “按项目给土地,按效益给优惠”的政策,制定更加优惠的土地出让和财政扶持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商。

四要全力以赴抓园区建设。要学习福建经验,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对全市工业布局实行战略性调整。做好整合文章,抓好市经济开发区与东江工业区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加快整合步伐,理顺管理体制,配强领导班子;做好开行贷款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开行贷款投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增强园区吸引力。做好引凤筑巢文章,抓紧工业区的招商引进。创新园区建设理念,强化资本经营,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大型资本企业、金融财团、投资集团自主创办工业园区,构筑“一个舞台、多家唱戏”的多极开发局面。做好功能布局文章,抓好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按照产业集群要求,合理规划建设乡镇特色工业集中区,引导同类企业相对集中,加速产业集群形成。重点抓好xxxxxx等特色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形成“众星拱月、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

五要真心实意抓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的各项工作,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要抓目标责任的再落实。严格实行“五个一”市级领导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形成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的项目建设格局。要抓工作进度的再加快。在全市开展项目“百日攻坚”竞赛活动,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和业主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对照目标,倒排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做到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施工人员及机械到位,确保投产项目如期建成,续建项目顺利进行,新开工项目按计划动工。要抓后续项目的再储备。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抓紧后续项目的储备工作,主动思考项目、研究项目、进京跑省争取项目;对有意向的项目要积极洽谈,专人负责,尽快签约;对有信息的项目要抓紧联系,走出去、请进去,力争签订意向,形成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篇2:福建移动笔试经验

福建移动笔试经验

参加了福建移动笔试了,还是秉承以往的风格,只考行测和性格测试,没有专业知识的考察,

2:00~2:30 性格测试,25题30分钟,时间很够用,但是性格测试一题4分,所以也要考虑慎重。现在公司都注重性格测试的结果,也许你够优秀,但是性格测试不过,那就得拜拜了。做的快可以先看第二部分行测的题目的

2:30~4:00 行测,一共七十题,其中60题是单选,10题多选

单选包含:选词填空,例如一小段话,抠掉几个词,让你选择最合适的一组

逻辑判断,从一段话,推理出结论或者找出不能推出的结论,或者是这段话基于什么前提假设之类的,

都是行测提醒,可以去看看。

图形推理,找图形出现的规律

还有一些智力题:如彼得的儿子是我的儿子的`父亲,我和彼得是什么关系

材料分析题:给一段材料或图表数据,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需答案。此次不能用计算器的哦

逻辑推理题:给出一堆人的关系和条件,如谁谁谁说今天周几,谁说几天不是周几,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对的,那么选项哪个是对的

多选题:多半是逻辑判断题目,能从题中得到什么结论。

总的来说,如果平时有联系的话,时间还是充裕的,而且要提高正确率和速度才是王道哦!

篇3:福建农行笔试经验

福建农行笔试经验

今天早上9点参加农行的机考,从9点考到11点50分,之前进了工行的一面,没有消息,估计没戏,下午有同学收到建行的面试通知,我没收到,应该被pass掉了,建行的题目比较难,考经济会计方面的东西很多,还有很多多选题,我都是乱选的。今天的农行感觉做的还可以,比建行的.简单,总共分成三个部分,综合知识(农行情况、时政新闻),然后是行测,最后是英语和性格测试,

综合知识70道,都是比较常见的新闻,像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神九女宇航员刘洋、辽宁舰、伦敦奥运会是第几届(30),农行的知识考前三季度净利润、农行口号、热线、黄金产品、三农产品、K宝等。综合还包括经济方面的知识,楼主不是这方面专业的,都是凭感觉做的。总的来说综合知识时间很充裕,做完还剩20分钟。

然后是行测,行测有数字运算、图形推理、言语理解(句子排序、选词),时间有点紧,最后5、6到数字运算乱选的。

英语阅读四篇,考的是托业英语吧,跟工行差不多,都是电子邮件的形式,每篇5个题目,共20道。第一篇是买书投诉的、还有开某个会的报告提示、有一篇是关于某本书的书评。就写到这里,第一次发笔经,攒攒人品。

篇4:产业发展经验材料

“**”时期,着眼于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四新”经济为引领、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塑造**经济转型发展新优势。

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主动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完善发展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深化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把握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新趋势,积极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国家会展中心、赵巷商业商务区等一批服务经济载体建设,促进会商旅文一体化,提升现代物流、软件信息、创新金融等生产服务能级,推动“七朵金花”加快发展,促进服务经济规模扩张和能级提升。

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战略,以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提升传统产业,以“外引内培”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依托“一园三区”等重点载体、北斗导航和民用航空等重点功能平台,聚焦精密机电、电子信息、印刷传媒等三大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快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优化发展快速消费品等产业细分领域的优质品牌。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建立健全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体农场、家庭农场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技推广、农机服务和质量安全监管等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引领作用,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促进“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拓展和提升农业复合功能。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制定结构调整基准底线,建立企业基础数据库和体检档案,探索建立产业存量调整筛选诊断、差别化政策引导、清单动态调整、提前告知、服务配套等机制,运用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政策引导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等方式,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新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引导传统产业运用

“互联网+”等现代理念转型升级,扩展制造业价值链;推进制造和服务相互融合,加快发展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重点区域转型。推进104区块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强化“一园三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孵化等功能,推动**、**、**工业园区向先进智造升级,促进**、**、**、**工业园区向现代服务业转型。195区域重点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与产业链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向城市生活功能转变。198区域以土地减量化为重点,加强整理复垦和生态修复。

提升引进产业水平。构建空间、行业、项目三方面准入机制,制定“统一、清晰、便捷”的投资准入标准,提升新进产业项目质量。优化招商引资机制,强化“一城两翼”重点区域招商,加大轨交17号线沿线站点及其关联地块等招商力度。强化土地源头招商,深化落实产业项目闭环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楼宇专题招商,鼓励产业楼宇与经济小区合作招商。强化招商模式创新,完善平台招商、合作招商、委托招商等模式,优化招商服务,提升招商品质。

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加快质量强区建设,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推进品牌战略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企业质量在线监控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鼓励优势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二、彰显经济特色优势

大会展。充分释放国家会展中心带动效应,加速培育完善会展产业,做大做强会展核心产业链,延伸会展配套服务业,培育保税展示交易功能,促进会商旅文一体化发展,打造会展产业集群,成为**会展经济的核心承载区。

大平台。推进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网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引进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贸易集团公司和电子商务龙头型企业,建成国际贸易和海外营销促进平台。打造技术进出口贸易平台,拓展技术进出口交易咨询、交流展示、产权交易、综合服务。加快引进个人消费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大宗商品商务平台,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型企业。

大流通。发挥快递物流企业集聚优势,依托“三通一达”、顺丰、德邦、佳吉等优质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物流/供应链的总部、管理、金融等高端业态以及电商、冷链、医药、保税等方面的专业物流。引导和支持快递企业实施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信息化战略,促进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大数据、互联网和金融联合发展。

(二)凸显生态品牌特色优势

休闲旅游。围绕**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充分发挥“水、古、绿”等特色优势,全面增强旅游业核心能力,在全市率先构建水陆空立体旅游发展框架。拓展旅游功能业态,推进由观光型旅游为主向综合型旅游转变。提升旅游产品品质,科学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引入新型产品,将**建设成为集湖区休闲度假、名镇文化体验、都市乡村度假、商务会展旅游、水上旅游(低空旅游)、生态旅游体验等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商业、农业、体育、医疗、生态等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产业能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和安全保障。

健康服务。充分利用优越的生态、旅游、人文资源,积极与国内外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合作,引进康复中心、高端养老会所、保健机构和新型健康服务项目,发展康复疗养、医疗服务、健身保健、健康咨询和教育等多功能复合的医疗保健产业,打造**养生休闲胜地。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重点发展智慧医疗和健康电子商务产业,推动健康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张江高新区**园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制造业。

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地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到,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认证率达75%。做精做强稻米、草莓、茭白等特色农业,做大做深农产品加工业,打造高附加值、高效优质农业。推进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环节的深度应用,培育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多元化的新型流通业态,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农业。推进“三一”联动,提高农业旅游发展水平,丰富茭白节、草莓节等节庆内涵,打造农业旅游品牌。

(三)培育创新智造特色优势

高端装备。夯实精密机电等优势产业基础,加快向智能专用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高端延伸。发展北斗导航平台,注重上游导航芯片、无线、板卡产业引进,中游终端运行和下游系统集成、数据采集、指挥调度导航定位、运营服务等。做大做强民用航空产业平台,探索向通用航空产业拓展,加快发展集研发、制造、维修、服务等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集群。

新材料。培育壮大一批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提升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重点推进新型纤维材料和功能纺织面料的研发及应用,加快推进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智能服装)、超导材料等前沿产业的发展。着力将改性塑料联盟和高分子新材料创新热点培育为国际先进的高分子新材料评测和转化基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集聚发展信息服务业,做大做强“**信息谷”品牌。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及上下游配套产业、物流供应链信息服务业。以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建设为支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结合,打造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

(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总部经济。以轨交17号线地铁上盖开发和**、**、移动互联网等**企业总部试点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强政策引导,注重差异化定位,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和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长江经济带民营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让总部经济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民营经济。充分发挥民营中小企业在丰富产业结构、释放创新活力、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作用,引进和培育“专、精、特、新”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科技含量高、产业能级高的龙头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外向型经济。推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优化外资利用结构与方式,聚焦“四新”经济,推动外商投资高端化、高效化与多元化发展,提升开放对自主创新的推动效应。加强产品自主研发,打造自主品牌,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加速培育国际化企业,增强本地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以跨境电商为依托开拓新市场。

三、构建“双创”活力新区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完善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努力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产业高地与活力新区。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创业主体。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持和鼓励技术领先、模式创新的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成立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平台型机构,重点培育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引进行业龙头创新企业和具备创新研发中心的创新型总部企业。

打造创新创业集群。立足“一园三区”,积极对接全市重大科技创新前沿布局,通过信息化、创新服务产生集聚效应,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大培育领军企业,形成拥有技术主导权、富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集群,提升辐射能力。

发展创新创业载体。抢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机遇,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支持各类社会化运营的众创空间发展,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二)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加强科技服务。加快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网络,打造“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建立深入各街镇园区的创新服务分中心,扶持和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非研发类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和一门式服务系统。发展知识产权、科技信息、商务咨询、技术交易等科技中介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代理、评估等中介服务。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加强金融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商业保理、村镇银行等新型业态发展。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加大基金产业培育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四新”领域,促进优质创业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集聚。加大综合服务力度,吸引优质私募基金落户,推动私募基金产业发展壮大。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担保等服务,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建立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动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促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人才兴产、人才强区为导向,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引领,完善人才认定评价标准,优化人才开放流动机制,构建人才梯次引培体系,深入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高技能等五类人才重点工程建设,造就一支规模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出众、引领作用明显的优秀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加强人才政策的完善落实,加大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加大人才公寓筹措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居住、子女教育、医疗健身等便利生活服务。整合各方资源强化人才服务,完善职业培训体系,鼓励发展人才交流类社团组织,构建充满生机活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文人际环境。

篇5:产业发展经验材料

**年,**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六次党代会和十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镇情实际,确定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分类区划、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围绕配合县上重大项目建设、主导产业深度开发、提质增效、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管理、城中村改造、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以“双联”行动为抓手,以“抓党建、促班子、带队伍”为保证,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抓协调、攻难点,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针对各类项目建设工期紧、征地工作任务重的实际,镇党委、政府成立了配合县上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力量攻坚破难,打破常规加班加点,扎实稳妥地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完成泾川四中土地征用96.46亩,完成城东开发建设土地征用102.5亩;完成大云寺前区广场土地征用117.65亩,完成文景路以西土地征用26.78亩,完成正大集团饲料加工厂土地征收139.63亩,完成消防大队办公楼土地征用15.74亩,完成城北其他项目建设土地征用118.52亩;完成西平铁路主线内兰家山、共池两村6个村民小组157户及红线外水泉寺村39户群众的拆迁工作,涉及北大路线型改移拆迁30户,已签订拆迁协议18户,完成拆迁7户;城北四号安置区用地已征回土地86.26亩,完成了安置楼规划设计及及图纸设计工作;五号安置区3幢安置楼 8月份开工建设,预计**年10月建成并交工入住。

二、抓基地、扩规模,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按照果(菜)畜互支互促、循环发展的理念,突出“规模扩张、链条延伸、精细管理和提质增效”四项重点,着力打造川区蔬菜、山区畜禽、山塬区果品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扩张蔬菜产业基地。完成了袁家庵、杨柳81座大拱棚建设工程;完成了茂林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中路硬化工作,79座温室按期投入生产;顺利完成304省道沿线千亩露地蔬菜中心区建设工作,协调解决了园区内水、电配套问题。完成了1330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亩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和1240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任务。进一步壮大林果产业规模。在新沟村新植果园1000亩,完成了土窝子、阳坡、东庵等村2030亩果园刨苗、补植、套袋、覆膜等工作;完成了天池、凤凰、茂林等村新幼果园促优管理工作,完成果园间作洋芋2420亩,间作黄豆1400亩;按照“村村有点、组组有面积”的要求,调运刺槐、侧柏、云杉等绿化苗木22万株,完成荒山造林3250亩、304省道沿线行道树补植5公里,配合完成了县直机关义务植树工程。努力推进畜牧养殖业开发。凤咀山林权配套改革综合示范点、袁家庵肉牛养殖小区及新岐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运转良好。投资32万元,在茂林、兰家山村各新建养殖场一座,现鸡存栏7000多只,羊存栏100只。

三、抓基础、优环境,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将新农村建设与危旧房改造、城郊环境整治、城市开发建设、西平铁路等重大项目拆迁安置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五里铺、水泉寺等村117户小康屋的规划工作,目前已建成82户;实施了水泉村东大街南侧群众住房联户改造项目,规划修建2栋六层楼房,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200户危房改造户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并竣工验收。投入资金123万元,在茂林村实施“三清五改”86户,新修混凝土道牙2269米,新修围墙463米,外粉围墙335米。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五里铺至王村通村道路柏油罩面4.3公里;硬化茂林、土窝子村庄道路2条2.5公里;砂化东庵、新沟村主干道路2条8.6公里,完成520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登记摸底工作,收缴上解设备资金256000元,目前5200户村村通、户户通设备已全部安装调试到位。积极整治周边环境。投入资金18万元,在全镇范围内,租借卫生清运车1辆,投放垃圾仓7个,对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各类垃圾、柴草、粪土200吨,完成汭丰渠、合志沟及水泉沟清淤10公里。配合县水务局完成了汭河治理工程,全镇村庄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四、抓民生,促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把改善民计民生作为“促发展、保增长”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会议精神,印发宣传资料,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截止目前全镇“一折统”发放率、“一册明”运转率均达到100%,确保了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及时发到群众手中。扎实开展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草原生态补奖工作,共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8996人,收缴上解养老保险金900元,参保率达到了95.7%。草原生态补奖“两证一合同”全部发到农户手中,基本资料和信息录入工作全面完善到位,兑付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19107元。扎实推进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各项计生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创“国优”活动,完成四项手术190例,独生子女领证40份,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427份,生殖健康检查2817人,环孕检4448人(次),征收社会抚养费24万元;规范建立了**年流动人口登记册。积极改善教育卫生条件。积极争取、衔接香港爱心人士捐资30万元,结合“校安”工程建设,共投资189万元新建凤凰小学教学楼一处,有效改善了教学资源紧张,校舍不足,学生食宿条件差等问题;完成新型合作医疗基金收缴25770人,773100元,农民参合率达到98%。

五、抓发展、明思路,“双联”行动成效显著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镇以此项行动为抓手,以帮扶发展为重点,以为民富民为目的,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全镇共确定贫困户388户,落实帮扶单位17个,做到了单位、干部全员参与,各联村单位累计进村60余次,联户干部已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全部进行了走访,各联村单位及联户干部对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困难进行了梳理,既解决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又帮助贫困村及贫困户制定了发展规划和脱贫计划。抓住县级领导、县直部门联系**镇的机遇,多次汇报衔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年内,县国土局筹集资金,帮助袁家庵联系村完成了道路砂化1.3公里,并为该村制定了今后八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村级发展及农民致富的思路,增强了共同奔小康的信心。县供电公司联村部门积极开展“送政策、送理念、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送卫生、送项目、送温暖”活动。整合资金20000元,帮助联系村硬化通村道路1400米,实施农电线网改造2000多米,安装智能电表140座,安装高杆路灯19盏。县统计局为我镇杨柳村帮扶户赠送15个太阳能灶,价值7500多元,县规划局筹措资金10多万元聘请西安设计院为五里铺村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园林处为阳坡村送去2000多株绿化苗木。

六、抓班子、带队伍,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为统揽,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双联”行动为抓手,突出抓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思路、创新载体、健全机制,着力打造“阳光**”党建品牌,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班子能力不断提升。结合开展村班子能力提升活动,按照“完善职能、建强班子、激活队伍”的要求,集中进行了村干部教育培训。根据“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要求,对村党组织进行了全面考核,评出先进党组织8个、一般党组织6个、后进党组织1个。按照“提升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思路,着力加强党建示范点创建和后进村班子整顿,促进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品牌创建成效显著。按照“抓党建、促发展,创品牌、树典型”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县“泾水先锋”党建品牌创建,结合实际,提出了“阳光**”党建品牌、全力抓好茂林、杨柳、延风、水泉寺4个党建综合示范村的创建及水泉、兰家山2个党建综合示范村的巩固提升。投资对阳坡、共池、天池村村部进行了改扩建。效能风暴行动深入开展。按照安排部署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查找为题到位、督导检查到位“四到位”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内部监督制度,全镇党员干部效能为先的责任心、事业心、紧迫感显著增强,“庸、懒、乱、散”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机关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切实转变。积极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确定每周一、三、五晚上7:00-9:00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学习,并与县委党校签订理论宣讲合作备忘录,邀请县委党校讲师每月到我镇进行一次政策理论宣讲,有效促进了机关干部作风转变。同时,积极组建惠民政务大厅、林业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机构,从干部思想、机制、机构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了政府工作效能提高。

篇6:产业发展经验材料

ⅹⅹ是个农业大县,面积2565平方公里,现辖27个乡镇、6个农林场所、955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9.1万,其中农业人口80万。近年来,我们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积极引导和鼓励全县各级各部门投身于农产品加工主战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18家,其中产值过1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5家,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粮食20万吨,茶油3.5万吨,肉类3万吨,木材17万立方米。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去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72.5元。今年1—6月,全县农民人均从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得到的报酬收入达173.6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打造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为此,我们突出抓了两手:一是优化区域布局。我们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将农业基地统一规范到“一线两园”发展,促进生产力要素向最适宜区域的优势产业集中。“一线”,就是突出322国道沿线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两园”,即文富市、黎家坪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白水、七里坪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在“一线两园”内,采用统一的生产技术,把种养大户联合起来,实行连片种养,规范生产,形成区域明显、特色突出的“集群”、“块状”发展格局。目前,85%以上的生产基地、70%以上的龙头企业都集中在“一线两园”,大大提高了全县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培育规模基地。通过多年的发展,ⅹⅹ的传统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产业优势,这为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矗近两年,围绕这些主导产业,我们组织全县20多万农户,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已形成了30万亩高档优质稻、20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头优质瘦肉型生猪、10万羽“三黄鸡”养殖、5万亩油茶低改等十大“万字号”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而稳定的原料来源,成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第一生产车间”。如以文明铺、龚家坪等镇为重点的30万亩优质稻,成为天龙米业有限公司、银利来粮油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原料仓库;以观音滩、茅竹等镇为重点的10万亩油茶低改,成为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以浯溪、白水等镇为重点的1万亩黄姜种植,满足了成为金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需要;以七里桥镇、潘市镇和挂榜山林场为重点的2万亩楠竹低改,保证了北光竹制品有限公司的原料需求。在规模基地的联动下,全县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一个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和牌子响的拳头产品,能够推动一个产业升级,带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我们着重在三个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一是优惠政策“扶”。按照“谁有实力谁当龙头,谁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专门下发了《关于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若干规定》、《关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公安、工商、国土、环保、金融等10多个涉企部门行为,并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在企业贷款、建设用地、生产用电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同时,我们还克服财政紧张的困难,从县财政预算中专项列支280万元,对重点龙头企业技改贷款进行财政贴息扶持。二是重点项目“扶”。~年以来,我们抓住国家扶持油茶低改工程项目和优质稻出口项目的机遇,重点抓了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茶籽色拉油生产线扩建和天龙米业有限公司相关生产线项目的扩建,扩大了龙头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同时,我们还抓紧抓好了万吨恒温果蔬保鲜库、生物农药厂等项目的引进和申报,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为帮助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有扩容提质,我们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4300万元,进行了6000吨茶籽色拉油生产线一期工程的扩建。三是优化环境“扶”。对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我们实行县级领导挂牌保护制度,规定任何部门要进入挂牌企业检查或抽查,必须经过书记、县长或挂牌领导的批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还开通了投诉电话,及时受理农产品加工业主投诉案件,认真查处“四乱”行为。去年以来,全县共查办“四乱”和各种损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137件,为农产品加工业主挽回经济损失260万元。通过各个方面的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年,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产值8.3亿元,占全县加工业总产值的52.6%。目前,天龙米业有限公司、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银利来粮油有限公司等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跨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天龙米业有限公司已呈报国家级龙头企业。“天龙”系列优质米成为“湖南名牌产品”,先后获省农博会、拾双新会”多项金奖;“金浩”系列产品先后获“第十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湖南第四届农博会”金奖,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名优产品。

三、聚民资,搞嫁接,大力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在当今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外力,启动内力,嫁接发展,才能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为此,我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引导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生产要素,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是引进外资发展龙头企业。按照“没有不可开放的地方,没有不可开放的领域,没有不可开放的产业”的发展思路,我们坚持内资外资一起抓,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利用县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优势,新建、改造和嫁接龙头企业,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外向型进程。~年,全县共引进合同项目137个,合同利用外资2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7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项目达27个,合同利用外资4.8亿元,到位资金6400万元。如今年3月我们引进外资1500万元,在白水高新技术项目区兴建金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皂素100余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目前已竣工投产。二是激活民资发展龙头企业。按照“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总体要求,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因势利导,鼓励农村能人、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如去年我们引导县内民间资本,在原“七里桥竹制品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建成了“北光竹制品有限公司”,年产值达1600万元。三是启动内资发展龙头企业。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各涉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自身优势,积极兴办各类龙头加工企业23个,年加工产值达1.8亿元,为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如由县林业局牵头,引进资金600万元,在观音滩镇创办了山山达大芯板厂,发展木材加工生产,年产值达800万元;由县畜牧水产局牵头,组织浯溪、黎家坪等镇的25户猪骨加工大户联合建立了“肉类加工公司”,组织黄泥塘、大村甸等镇50余户“三黄鸡”养殖大户联合建立“三黄鸡”养殖公司。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引资嫁接,今年1—6月,全县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43个,其中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个,总投资达3800余万元。

四、建机制,严考核,全力促进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败,龙头企业发展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障机制是否健全、是否合理、是否落到实处。为此,我们着力建立健全了三大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农口有关部门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专门的办公室。各乡镇和涉农部门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实行工作“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人抓龙头企业,三分之一的人抓招商引资,三分之一的人抓日常工作,从而确保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精干力量。二是考核奖惩机制。我们将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工作列入全县重点工作考核范畴,对县级领导、农口各部门和涉农部门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对各镇实行了“三个一”考核目标管理,把发展“1000亩以上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50—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00人以上的农产品销售队伍”作为硬指标,直接考核到各镇。凡措施不力、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党政领导不能提拔和调动。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发展龙头企业的奖励制度。在去年县财政拿出10万元奖励的基础上,今年拿出25万元,对那些办得出色、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大的龙头企业主、各镇及主管部门给予5000元到1XX元的奖励。三是利益共享机制。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主动与种养大户签订契约,结对帮扶,定点包销,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全县已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经济联合体28个,既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又拓展了龙头企业自身发展领域。如天龙米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包种子供应、包技术指导、包保护价收购,组织各村与天龙米业公司签订了优质稻购销合同,让广大粮农吃下了“定心丸”。今年已与周边8个县市(区)农户签订优质稻订单13万亩,每亩可为农户增收200元。

近年来,我县在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各兄弟县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努力为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进程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7:保险业务发展经验

保险业务发展经验

保险业务发展经验

一是统一认识,坚定信心。通过例会、晨会、夕会等多种形式宣讲政策、分析形势,统一全员发展意识,灌输保险发展理念,让全体员工明白大力发展保险不仅是员工份内的事,同时也直接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通过统一认识,坚定发展信心。

二是积极培训,提高素质。通过组织保险业务知识培训、考试、现场演示等,让每个员工对险种、产品功能、卖点、目标客户、营销话术、合规宣传、保险服务等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大大提升了营业人员的`保险业务素质,从而提升了保险营销的成功率。

三是激励到位,营造氛围。为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该单位制定了“多发展多受益”的激励政策,让员工由单纯为完成任务而营销变为主动积极营销。()通过在网点张贴“龙虎榜”,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带动后进,营造你追我赶的销售氛围。此外,该局每日还通过飞信通报销售业绩并鼓励表扬出单员工,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四是内外配合,走访营销。该局网点充分利用理财经理和大堂经理到位的契机,与窗口营业人员内外配合,组合营销,既避免了窗口宣传时间长导致客户不满情况的发生,也能更好地营销客户。此外,该局还深入分析客户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对客户进行走访,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开展保险宣讲会,为保险营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8:幼儿园发展经验

我们幼儿园从建园到现在已有十几个年头了,一路走来,我和我的老师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困苦。从最初的平房校园、几个老师,发展到现在两个校区,上百个老师,两层建筑带大花园的新校舍,我们走的的确不容易。如今,我们幼儿园正在一步一个台阶走向更好的发展之路,我也很乐意和广大园长投资人分享我的成功经验。

一、高端办园定位。幼儿园刚建时,我们走的是低端路线,但是招生效果很不理想,很多家长比较倾向于选择有品牌、有很好口碑的幼儿园。经过不断的总结、调查,我们决定改革、创新,办有特色、有水平的高端幼儿园。于是我们不停地走访发展好的幼儿园,不断地在家长中调查,在市场中分析。最后我们果断地选择了加盟,加盟了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加盟后,我们园所有了高端定位,有了国际化的教学课程,有了规范的蒙氏

老师,教学效果也直线上升,有了教学效果,家长们也不断地把孩子送到我们幼儿园,这也为我们幼儿园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不断创新区角活动。我们幼儿园很注重环境创设,有效利用每一点空间、每一个角落。老师们会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如:易拉罐、酸奶瓶、小盒子等,让孩子们变废为宝,做成各种小工艺品。孩子们在玩的时候还可以互相交流,尤其是刚入园的小孩子,更是玩的不亦乐乎。此外,幼儿园还有读书角、游乐区、手工艺区,孩子们可以选择安静的在读书角读书,在舒适的地垫上摆拼图,让孩子们有一种家的感觉,在这么温馨的环境里学习孩子们怎么会想家呢?同时在玩的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智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把孩子送到我们幼儿园家长也非常的放心。

三、新思想、新理念呈现完美的教学效果。在我们新的校区,孩子们接受着新的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每天接触的教具也是国际上先进的教学器材。在教室里,他们自由选择工作,全身心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分享课上,他们侃侃而谈,热衷于表达自己;室外活动,孩子们自由拥抱大自然,尽情玩耍。保证每个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开开心心,轻松度过是我们的办园宗旨,看到孩子们开心的吸收知识,我和

老师们吃的苦又算的了什么呢?

以上几点是我们幼儿园获得最好发展的最重要的几点,分享出来,希望给正在迷茫、正处于发展瓶颈的园长们一个参考。

书叶机阅读答案

《六国论》的教学设计

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总结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快消品推销员简历

流程体系管理的扫雷计划

《六国论》教学设计教案

漂流策划书

快消品的销售合同范本

校友会致辞精选

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
《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借福建经验 助发展(精选8篇)】相关文章:

大学校庆策划书2022-05-06

口腔科医师工作计划2023-04-15

校友会致辞2023-02-25

党支部为校庆策划书2022-11-06

校庆的策划书2023-07-04

贵大110校庆策划书2023-03-31

福建高考作文真题:空谷2023-04-20

社会实践活动计划书2022-11-03

立夏节气习俗2022-05-08

优秀团支部座谈动员会策划书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