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

时间:2022-12-06 07:58:2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共10篇)由网友“琥珀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欢迎阅读分享。

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

篇1: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

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

93、What cold weather it is!

多冷的天气呀!

注释:这是常见的感叹句式,用What 修饰cold weather 。

94. It’s freezing today!

今天真冷。

注释:it 代替天气。这句话的原意可翻译为:今天滴水成冰。

95. I wonder what the weather is going to be like tomorrow.

我想知道明天天气怎样。

注释:I wonder 我想知道。be like 象什么样子。is going to 表示将来时。

96. It’ll be a fine/terrible day.

明天将是个好天。明天天气很恶劣。

97. It’s warmer than yesterday.

今天比昨天暖和。

注释:表示比较时,warm 后面加er.

98.The weather forecast says it's fair to cloudy.

天气预报说晴到多云。

注释:The weather forecast ,天气预报。

篇2:第11课雪花飘飘

第11课雪花飘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并了解有关制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掌握有关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创造的乐趣。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有关制作方法和技巧。

课型:制作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

1.每组分发一个教师自制的“雪景”玩具,组员间轮流吹一吹。玩一玩。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玩具并提出观察问题:

(1)这个玩具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吗?

(3)这些飘动的“雪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4)如果你来制作的话会按什么样的步骤来做?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A.玩具主要由底、盖、景三大部分组成。

B.底——泡沫板,盖——塑料瓶,景——综合材料。

C.“雪花”其实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D.制作底与盖——制作“雪景”——将底与景组合后将底与盖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将其从瓶口灌入。

3.请学生给这个玩具起个名字,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并出示课题。

二、看一看

1.欣赏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汇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3.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4.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说说它是如何制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5.学生观察分析自己所带材料,互相说说它们适合制作什么样的景色,并讨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三、做一做

1.师生合作制作“雪景”玩具,进行简单示范。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及教室卫生保洁。

四、说一说

1.学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内自由玩耍,边玩边向其他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换玩具玩一玩。

2.让学生说说对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还有待改善之处。说说最喜欢哪个玩具并说出原因。

五、想一想

1.提问:你们知道“雪花”是如何飘舞起来的吗?

2.课件简单演示空气由吸管进入瓶中,在瓶中流动形成风,于是带动泡沫珠飘动的过程。 文章

篇3:美术第11课课件

美术第11课课件

天上的星星会按照时间、顺序出现。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美术第11课课件,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受太空的奥妙,了解星座形成的有关知识和命名规则。认识自己的星座图。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星座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操作目标:利用适合自己的各种材料、工具绘制自己的星座图。

教学重点:根据星座进行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型。

教学难点:有关星座意境的想象和创造。

教学准备:星座的图片,课件、实物展台等。

学具准备:彩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展示宇宙星空的动画和图片,在宁静幽雅的`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到太空。

2、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太空中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景色?(……)

3、渗透星座的知识:天上的星星会按时间顺序出现。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人们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星座。今天我们要来根据自己的星座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星座图画出来。(板书:《星座的联想》)

二、欣赏课本的图片:

1、欣赏:(了解星座的形成和命名规则)

⑴太熊星座。⑵天龙星座。⑶天蝎星座。⑷处女星座。⑸水瓶星座。

2、拓展:

⑴你知道太空还有哪些星座吗?(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水瓶座、双鱼座、天瓶座……)

⑵你想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星座吗?说说你是属于哪个星座的。

03/21 - 04/19 白羊座 04/20 - 05/20金牛座 05/21 - 06/21 双牛座

06/22 - 07/22 巨蟹座 07/23 - 08/22 狮子座 08/23 - 09/22处女座

09/23 - 10/23 天秤座 10/24 -11/21

三、欣赏老师准备的图片:

欣赏老师课前准备的作品,(利用实物展台或课件,逐图播放,欣赏不同星座的图片,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了解它们的表现形式,从中受到启发?为自己的作业收集素材,寻找灵感。)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谈谈自己属于什么星座,准备怎么画,小组成员达成共识,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五、学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1、不同的星座应画出不同的造型,构图要饱满,适当添画周围的环境。2、上色时应细致周到,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3、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实可行的材料进行制作。

六、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画面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协调。

七、合作学习

将小组交流后,选择出来的较好的作品,集体拼合成一幅大的星座图,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八、课后拓展

用泥塑、彩纸折叠等其他材料制作星座图。表现立体的星座图。

篇4:第11课《春》教案设计

第11课《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2、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3、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教学用具:小黑板 录音磁带

一、课前训练,展示自我

风起绿了风 雨飘绿了雨 春天一觉醒来 扑进我们怀里 刚刚醒来的小溪 还没顾上清清嗓子 就把脆脆的歌儿 撒落了一地 刚刚醒来的果树 还没顾上长出 叶子 就爆燃出 团团刺眼的绚丽 春天最数燕子忙碌 她一边呢喃细语 一边用锃 亮的剪刀 精心剪裁着春天的新衣 春天尽管有时 仍会让你感到有些寒意 可性急如火的春天 毕竟把一个沮丧的冬天 带出灰蒙蒙的记忆……

你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你从诗的哪里读出来的?

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名作呢?谁来 说一说?

如果让你来写春天你会写些什么呢?你会表达什么感情呢?

二、激趣定 标,自主学习

1、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散文家,文学家朱自清的《春》。朱自清的许多作品都出现在我们中学课本上,例如《荷塘月 色》《背影》等。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朱自清写的春和我们 写的春有什么不同。

2、师播放朗读,生描绘美丽的春的画面。

请你描绘一下你所听到的最美丽画 面

3、纠正字音:

朗润 钻出 嫩绿 眨眼 酝酿 鸟巢 宛转 蓑衣 稀疏 抖擞精神 应和

三、师生质疑,合作探究

1、生自由读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作批注,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交流,用下列句式:

我喜欢 ,因为这句(或这段)用了 写法,写出了 。

示例:我喜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因为这句 钻 字生动写出来小草勃勃生机。

3、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我们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喜爱和赞美

4、有感情的朗读你认为最美的段落。读出感情来。

5、小结 美的文章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就象我们沐浴着春风一样。我欣赏这样的`文章可以增加我们的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6、美的文章是怎样表现出美 的呢,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前两节、

(1)“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相同的 词连用,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急切盼望的心情,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叫“反复”。运用反复可以增强感情的表达。

(2)“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先总后分)

(3) “一切都像刚 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明确:没有一个例外。

(4) 总写春回大地后,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山朗润 水涨 脸红

7、写景散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出自然的美呢?

四、反馈检测,拓展延伸

请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这是一篇什么的文章?

五、作业

课下认真背诵全文。

篇5:第11课《春》说课稿

第11课《春》说课稿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 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春》作为第三单 元第一篇是有道理的,由《春 》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处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

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

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 抓住“春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 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

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 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 (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4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说课后记:

写完本说课稿,我再回忆以往教《 春》的 模式:那是一段段的分析,一个个问题简单的提问。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容易累,老师教的更累。那是因为没有把学生 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

但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 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 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 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篇6: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阶级 矛盾空前激化

2、列强侵略 激化了阶级矛盾

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北伐(由于 孤军深入 ,最终失败)和西征(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 全盛 时期)

→ 天京事变( 由盛到衰 的转折点)→ 重建领导核心(提拔 陈玉成 、李秀成 指挥军事, 让

洪仁玕 总理朝政)→ 天京陷落(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的 联合绞杀

提不出切合 实际 的革命纲领

滋长 腐朽 思想, 争权夺利

三、治国方案

1、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 》 (1853年冬颁布)

土地分配:按 人口 和 年龄平分土地

财产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 国库 。

②目的:满足农民得到 土地 的愿望, 建立四同两无社会

△“四同两无”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愿望, 否定了 封建 土地制度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 严重脱离 实际

2、后期:《 资政新篇 》(1859年颁布)

向 西方 学习, 以 法 治国, 官吏由 公众 选举

①内容    发展 工商业 ,奖励 技术发明

开设 新式 学堂

是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 的设想

这一设想在当时未能 实现 ,其根本原因:中华民族 资本主义 和民族 资产阶级 尚未产生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它具有哪些新的时代特点?

①反封建同时反 侵略

②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发展 资本主义 的设想

③遭到了 中外反动势力 的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运动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农民战争的 最高峰

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准备 , 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 序幕

△随堂练习——《全品》第11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11课,略)

△作业:《全品》课时作业(十一)

篇7:第11课、蓬莱仙境 传统文化教案

第11课、蓬莱仙境 传统文化教案

第11课、蓬莱仙境 一、诗画揽胜: 默读课本53页原文和注释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4页 六、活动广角:第54―56页 七、成长阶梯:第57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篇8:八年级上教案第11课

八年级上教案(第11课)

11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 2、初步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 3、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真知灼见,对堂弟的循循教导、切切关爱。 说明:本文是一封告教堂弟郑墨的家信,也是一片出色的驳论文。作为家信,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写信人的主张和对堂弟的循循教导、切切关爱。作为驳论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论证思路,体会作者破中有立、立中有破。尤要挖掘本文提供的写作的养料,通过迁移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此外,此文为文言文,当然还要推敲文中词义,积累文言实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梳理文章思路,明确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真知灼见,对堂弟的`循循教导、切切关爱。 2、难点:初步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诵读一诗 导入课题 1、出示《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2、板书课题、释题 3、请学生介绍郑燮,并了解《板桥家书》。 1、学生诵读,体悟诗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2、明确:潍县的官署中寄于堂弟郑墨的第一封家书 3、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由学生旧知导入,沟通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1、读一读这封家信,这位才华横溢、治学有道德兄长,在家信中对堂弟有何告教? 2、如果你是郑墨,你明白了些什么? 1、学生朗读课文     2、情感:谆谆教导 切切关爱   内容:读书方法   朗读文章让学生渐入情景,初步感知信中所写内容,传达的情感,并为深入理解作准备 梳理思路 深入理解 1、在“第一书”中就谈读书,读书是读书人的基本功。今天,我们这些读书人也来读读板桥如何谈读书? 2、为什么不直接陈述主张,而要采用“驳论”? 1、师生边读边梳理思路,同时,适时推敲字词(参看课后积累) 明确: 驳:过目成诵 立:苦读深思、深入探究 驳:无所不诵 立:择其精华、反覆诵观 2、“过目成诵”“无所不诵”很多人误以为正确,可见郑燮倾生平治学之经验,告教堂弟正确的读书方法、言之恳切、情之关爱 学会筛选信息是读书很重要方法。筛选信息,明确主张。 初二学生初步了解驳论文 研读探究 迁移训练 1、“第一书”不仅对读书有真知灼见,对堂弟循循教导、切切关爱,论证也极出色 2、片断写作:选用两种论证方法,以郑墨的口吻,写一段回信,谈一个读书心得(建议:用现代汉语表达) 1、研读探究,归纳方法:(1)反问句式 (2)比喻论证 (3)举例论证 (4)正反论证 2、当堂或课后作业 关注本文提供的写作的养料,通过迁移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篇9:高四册第11课失街亭

【导学新概念】

?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和96回。它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以及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指导学生自读《失街亭》,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性格的。

【资料显示屏】

?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在写这本书时的历史依据,就是晋朝史学家陈寿的史书《三国志》,所以在明朝嘉靖元年,即1522年,《三国演义》首次雕刻印刷的时候,它的扉页上题着两行字:“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当然,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其另个目的是想让人们相信,《三国演义》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解读《三国演义》顾振彪、顾之川主编,京华出版社版第6页)

全部故事的基本轮廊和基本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大体上同历史记载相去不远。但三国历史只是一个骨架,作品的血肉部分则主要是创作者(其中包括长期以来特别是宋元时期人民群众、民间艺人、下层文人)所创作、虚构的,概括了更广阔更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683页)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街亭,古地名,又叫街泉亭、街城,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派马谡带领五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敌。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不听部下王平的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前后有十多公里长,成一条长蛇阵,结果被张?

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

(《解读〈三国演义〉》,京华出版社20版第139-140页)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见导语设计)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1.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谡sù 睿ruì 偏裨pí 椅jǐ角 垓gāi心 文几jī 殛jí 鲧gǔn 干系 疑兵 须 哨见 鼓噪

2.弄清众多出场人物

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95和第96回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点

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1.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

2.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3.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4.前后照应,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这几个问题上。如“围山断水”,在第三、五、六、七、九自然段反复照应,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结构紧凑。

四、鉴赏

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明确: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诸葛亮部署的正确。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马谡的三次“笑曰”(①“笑”诸葛亮“多心”,②“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见”,③“大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和思想。

3.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诸葛亮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五、品味精彩片断

美读课文第三段。

赏析:读了这一段文字,一个活生生的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似乎当年的赵括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看,马谡说的第一句话就把诸葛亮的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旁风,他的语气里还似乎有点笑话诸葛亮的谨慎多余。当王平向他提建议的时候,马谡满口理论,什么“凭高视下,势如劈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素读兵书当成了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正是他自己的思想误区,而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不是常常遇到吗?

设计B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设计A)

二、比较阅读

《三国演义》记叙的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在历史上都有记载,但许多细节是虚构的。课本节选的这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想要北定中原而出兵祁山,魏蜀之间在街亭的一次战斗。试将下面两则史料与课文加以比较。

1.诸葛亮出祁山。加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晋陈寿《三国志・张    传》)

2.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尤为?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此练习落实课后练习二的要求。

三、美文赏析

提示:在《三国演义》中,继失街亭后,接着写了空城计――武侯弹琴退仲达,而实际上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因为当时与诸葛亮直接对阵的是曹真,街亭之战也是曹真派张?去的。那么故事中的主人公司马懿当时又在哪里呢?当时,魏国有三路大军在前线拒敌,东路军在扬州,总指挥是曹休;中路军在宛城,总指挥是司马懿。东路军和中路军都是防备东吴。还有一路就是西路军了,总指挥是曹真。

品读《三国演义》第95回一段: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兵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使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

篇10: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11课:Not guilty

Lesson 11   Not guilty无罪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below.

听录音,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What was the Customs Officer looking for?

Customs Officers are quite tolerant these days, but they can still stop you when you are going through the Green Channel and have nothing to declare. Even really honest people are often made to feel guilty. The hardened professional smuggler, on the other hand, is never troubled by such feelings, even if he has five hundred gold watches hidden in his suitcase. When I returned form abroad recently, a particularly officious young Customs Officer clearly regarded me as a smuggler.

'Have you anything to declare?' he asked, looking me in the eye.

'No', I answered confidently.

'Would you mind unlocking this suitcase please?'

'Not at all,' I answered.

The Officer went through the case with great care. All the thing I had packed so carefully were soon in a dreadful mess. I felt sure I would never be able to close the case again. Suddenly, I saw the Officer's face light up. He had spotted a tiny bottle at the bottom of my case and he pounced on it with delight.

'Perfume, eh?' he asked sarcastically. 'You should have declared that. Perfume is not exempt from import duty.'

'But it isn't perfume,' I said. 'It's hair gel.' Then I added with a smile, 'It's a strange mixture I make myself.'

As I expected, he did not believe me.

'Try it!' I said encouragingly.

The officer unscrewed the cap and put the bottle to his nostrils. He was greeted by an unpleasant smell which convinced him that I was telling the truth. A few minutes later, I was able to hurry away with precious chalk marks on my baggage.

参考译文

现在的海关官员往往相当宽容。但是,当你通过绿色通道,没有任何东西需要申报时,他们仍可以拦住你。甚至是最诚实的人也常弄得觉得有罪似的,而老练的职业 走私犯却使手提箱里藏着500只金表,却也处之泰然。最近一次,我也出国归来,碰上一位特别好管闲事的年轻海关官员,他显然把我当成走私犯。

“您有什么需要申报的吗?”他直盯着我的眼睛问。

“没有。”我自信地回答说。

“请打开这只手提箱好吗?”

“好的。”我回答说。

那位官员十分仔细地把箱子检查了一遍。所有细心包装好的东西一会儿工夫就乱成一团。我相信那箱子再也关不上了。突然,我看到官员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他在我的箱底发现了一只小瓶,高兴地一把抓了起来。

“香水,嗯?”他讥讽地说道,“你刚才应该申报,香水要上进口税的。”

“不,这不是香水,”我说,“是发胶。”接着我脸带微笑补充说:“这是一种我自己配制的奇特的混合物。”

“你就闻一闻吧!”我催促说。

海关官员拧开瓶盖,把瓶子放到鼻子底下。一股怪味袭来,使他相信了我说的真话。几分钟后,我终于被放行,手提划着宝贵的粉笔记号的行李,匆匆离去。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生词和短语

guilty

adj. 犯罪的,违法的

tolerant

adj. 宽容的

declare

v.   申报

hardened

adj. 有经验的

professional

adj. 职业的,专业的

smuggler

n.   走私者

officious

adj. 爱管闲事的

confidently

adv. 自信地

dreadful

adj. 可怕的,一团糟的

pounce

v.   猛抓,扑住

perfume

n.   香水

sarcastically

adv. 讽刺地

exempt

adj. 被免除的

duty

n.   税

gel

n.   凝胶

mixture

n.   混合物

unscrew

v.   拧开

nostril

n.   鼻孔

chalk

n.   粉笔

baggage

n.   行李

Notes on the text课文注释

1  the Green Channel,绿色通道,指海关专供没有携带征税物品进关的旅客所走的通道。

2  hidden in his suitcase是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修饰watches。它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which were hidden in his suitcase.

3  looking me in the eye,直盯着我的眼睛,这是分词短语作状语,表示方式,修饰asked。

4  The officer went through,这里go through作“检查”讲。

5  in a dreadful mess(或in a mess),乱七八糟,混乱透了。

6  I saw the Officer's face light up.我看到那位官员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7  You should have declared that,你早该申报了。"should+不定式的完成式”表示本该做而未做之事。

8  he exempt from作“免除”、“豁免,’解。

Lesson 11   课后练习和答案Exercises and Answer

欢乐的夏天-作文400字

书房五字对联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及答案

写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作文600字

精美新年五字对联

大学气象日的活动总结

水浒传好词好句赏析摘抄

优秀作文:皓月当空

萧萧池塘暮阅读答案

二十四节气惊蛰祝福语说说_今日惊蛰说说

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
《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11课: Talking about the Wealther 谈天气(共10篇)】相关文章:

水浒传好词好句「摘抄」2022-10-21

报大班社会《心情预报》活动策划2023-10-13

七年级熟悉的味道作文800字2023-04-16

水浒传中的好词好句2024-04-07

3招自我治愈“心理疲倦”2023-03-15

大班礼物教案活动2023-08-07

花心男的非主流签名2022-09-27

花心个性签名2023-02-10

谈人字的组合散文2022-08-29

五大心理治愈励志电影2022-05-2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