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天气》说课稿(锦集14篇)由网友“tyqmail”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多变的天气》说课稿,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说课稿
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阿城区进修学校的地理教师赵秀波。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变的天气》,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我说课的内容按以下五部分进行:
一、说教材
二、使用 flash 的设计思路
三、设计特点 四、导入新课 五、新课讲授
一、说教材
我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说明:
(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使学
生了解了有关天气的具体知识,又为以后学习气候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材的具体特点。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既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 三维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 1 、会描述天气
2 、理解天气的特征
3 、会预报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地理头脑来分析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的要求,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我将“天气与人类息息
和“电视天气预报”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尚未形成多方面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
将“多方位、多层次地分析天气与人类的关系”确定为难点。
二、使用 flash 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制作了两个软件,一个是教师的教学软件,一个是学生的学习软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怎样描述天气 二、了解天气特征 三、分析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四、预报电视天气预报。在课堂上,在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 flash 强大的语音、图像交互功能和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体。
三、设计特点。
1.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提供大量的相关素材,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也利于教师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授课。
2. 极其完美的画面与声音,令知识深烙学生脑海。
3. 操作方面,进退自如,尊重学生意愿,可以重复阅读和练习。
四、导入新课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用一段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导入新课。在播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是什么动画片?”“歌中唱到了什么?”学生看后,兴趣盎然,气氛活跃,争先恐后地回答:“海尔兄弟”、“唱到了不同的天气”。这时我趁机导入:今天我们就从谈天气开始,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这样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
一、新课讲授
(一) 怎样描述天气
我从日常生活入手,给同学们展示了三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雷、风、雨。通过这些天气情境的再现,激发学生产生无限暇想,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天气“阴、晴、冷、热、雪、冰雹、沙尘暴”等,然后总结得出“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同时通过学习对这些短暂的天气现象的描述也为分析天气特征作了铺垫。
(二) 天气特征
为了让学生理解“天气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三则材料“七月的天,孩子的脸”“东边日出西边雨”“暴雨前后”,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软件可以自主选择,进行阅读分析,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灵感受着天气,从而说出第一则材料反映了天气的特点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变化快,第二则材料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第三则材料说明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这样既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又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中的“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最后,我再利用“天气瞬息万变”的特点,过渡到“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三)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六条资讯,学生阅读后选出六条资讯所反
映的内容,这部分我设计的是普通的选择题,但却模拟了人机交互的功能,比如第一则材料反映的是天气与交通的关系,如果选错了就说:“再想想”选对了就说“恭喜你答对了”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计算机的提示正确与否来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第二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第三则反映了天气与农业的关系;第四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第五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商业的关系;第六则反映了天气与工业生产的关系。在分析完资讯之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进一步设问:“除此以外,你们还能举出天气对人们其它方面的影响吗?”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人类的健康、旅游、体闲、娱乐、建筑等也都受到天气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且男女生争论的异常激烈,使课堂进入高潮。本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用联系的一分为二的发展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的能力,轻松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时候我趁热打铁,利用天气的重要性过渡到预知近期天气的方法,进入“电视天气预报”的学习。
(四) 电视天气预报
本环节学生通过自主浏览“天气预报的形成过程的五幅图片来了解天气预报的形成步骤”、“通过分析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地理事物来读懂卫星云图”、“通过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来为最后预报天气预 报做准备。其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是本环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记忆易混淆的特点,我设计了三屏“天气符号”和“景观图片”相对应的操作练习,如果拖动正确,符号就在图片下安家落户,如果不正确,符号即归位。而且学生可以反复操作练习,这是笔试答卷所达不到的,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操作使学生感觉有趣,乐于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最后,学生模拟央视天气预报员用自己的语言预报天气预报,而且是用抢答的方式进行的,当屏幕上城市闪动时,学生即可开始抢答,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生动丰富的预报语言使课堂气氛再次进入高潮。
这样整节课就在边学边练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而且使“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改理念贯穿始终。
篇2:多变的天气作文
多变的天气
现在的天气总是有变化,就拿星期五来举个例子吧!
星期五的早上,太阳猛烈,晒的要死;也热的要死!可是,上完了几节课之后,天阴沉沉的,总觉得十分闷热!我很纳闷:今天早上还晒得;热得要命!现在又闷得要命,难道......要下雨了吗?果然不出我所料,中午的时候,下起了毛毛雨!我想:没事,下毛毛鱼也是给小花小草用来喝水的!接着,我写了一会儿作业,就上桌上去了......下午第一节课是一个教
现在的天气就两个字——多变!!
篇3:多变的天气作文
俗话说,“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这不,还没到六月呢,这天气就开始瞬息万变起来。早上起来还是阳光照耀,风和日丽的,下午天一变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雷雨阵阵响连天。前一瞬间还是艳阳高照,下一秒豆大的雨珠已经扑面而来。这地方暴雨倾泻而下,说不定距离不远处还是晴空万里。
这让人琢磨不定的天把我可耍得团团转,几天的衣服晒不干,偶尔天晴了拿出去晒一会,转眼间又昏天暗地,好不容易晾干了,又有一股霉味,这又得重新洗,真是被折腾得够呛。奶奶前阵子拔了些萝卜准备晒萝卜干,谁知刚晒了一天就摊上了这天气,这可把奶奶给愁坏了,天天对着些萝卜干念叨,再没好天气晒可就发霉咯。
连续好几天连绵不断的下雨,某些地区甚至暴雨大暴雨。好些地方都出现了洪涝灾害,强降雨把马路变成了汪洋,汽车一辆辆被淹没在水里,过往行人举步艰难。很多民居商铺都被水淹了,庄稼作物更是难逃一劫。在乡村地区,一些有历史的残老房屋在强大的雨水冲刷下造成坍塌,而且时刻有山洪泥石流的危险。因此,这强降雨的天气给地区和人们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真的不容小觑。
今天早上起来,打开窗户,阵阵微风扑面而来,太阳懒洋洋地照耀着,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看来今天会是个好天气。收拾一番赶紧出去活动下筋骨,因为谁知道这一刻会不会又骤然下雨呢!
篇4:多变的天气作文
有一句古话叫:天有不测风云,今天,我终于亲自体验了一下。
在一个夏日的傍晚,我正在外面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刚走出家门没多远,突然刮起了大风,打起雷了,乌云像收到了指令似的.拼命的向天空中间靠拢,转眼间,天空就被浓浓的乌云给遮住了,变得黑暗起来,但是我还不以为然,心里不当回事的想着:大夏天的打个雷没什么。这不,路人们都和我想的一样,仍然不以为然的逛街。
人们这样的行为似乎激怒了雷公和电母雷声打的更响了,人们还是不以为然,这下,雷公和电母彻底生气了,天空忽然雷声大作,乌云变得更厚了,刹那间,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和路人们都没有带雨伞,只能慌乱的到处乱跑有的人离家近就往家中跑;有的人离家远就往屋檐下跑;有的人手忙脚乱地到处乱跑大街上立刻乱成了一锅粥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我和爸爸妈妈就在往家跑的队伍中,我和爸爸妈妈拼命地跑啊跑啊,终于跑到了家,我们立刻进了家门,看着窗外的慌乱路人们,我长舒了一口气:还好我们跑得快,不然就要像外面的路人一样被淋成落汤鸡了!。
这就是夏天的天气,比调皮的娃娃还多变,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啊!
篇5:多变的天气作文
多变的天气作文
一连几个星期,阳光烘烤着大地,可一个晚上的时间,天渐渐地阴了下来,太阳被乌云赶跑了。可是太阳也不甘示弱,和乌云们大干了一仗,一天是晴,到了第二天就变阴了。他们很是热闹,可苦了外出旅游的人们,不知明天是冷是热,只得多带些衣服了。就说昨天吧,本来还十分炎热的`天气,我们正忙着一根接一根吃着冰棒解暑,别看吃着冷东西,可还是满头大汗,真是热得没办法,只是希望明天能变变天。这不,说曹操,曹操到,到了今天 ,天变得真快,一下子冷得无法形容,寒风像刀子一样使劲割着我的脸,我穿了大外套都觉得冷,真是寒风刺骨,冻得我直打哆嗦,只好回家了。所谓自然变化,天气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多变的天气作文250字篇6:多变的天气作文
夏天的天气如心情,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伤心,千变万化。在所有的天气中,我最喜欢的是下雨天。
路边上吹来了小风,天空中的云开始变多,有很多很多的云团聚在一起,像是议论着什么。
接着,许许多多的白云变成黑黑的乌云,像是用一块黑布盖住了天空。突然,一阵大风吹了过来,小树弯下了腰,树叶“哗哗哗”地响着,知了停止了叫声,蜻蜓和燕子低飞。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过后,白色的垃圾袋满天飞,小贩们急忙收好他们的东西。
然后,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路上的人们,带了伞的人急忙打开伞,没有带伞的人连忙用东西挡雨,还有人淋成了落汤鸡。房顶上的雨水流下来,就像断线的珍珠。马路上的雨水,有的水积成了一个小水滩,有的水流进了水道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雨停了,风也停了,车辆“踩”在小水滩里,把水弄到大人的裤脚上,弄到小孩的脸上。渐渐地,天边出现了美丽的`彩虹。
天气如心情,也跟小孩的脸一样,变来变去。我喜欢夏天的天气,也喜欢夏天的雨。
篇7:多变的天气作文
今天的天气本来很晴朗,可吃过午饭后,天空的云变多了,好像马上要下雨似的。
一阵风吹来,天也渐渐黑了下来。树叶随风摆动,闷热的空气一下子凉爽起来。风渐渐地大了起来,天更黑了。整个世界模模糊糊的,路上的行人都加快脚步,飞快地往家走,害怕被雨淋湿。路边的小贩手忙脚乱地收拾摊子,急急忙忙地往家赶。我往窗外一看,路上的小燕子、小蜻蜓都在低飞,街道上的蚂蚁成群结队地在搬家。马路上的大树摇摇摆摆,随时都有可能倒下来,树叶和白色垃圾袋被风吹到天空上,漫天飞舞。
风越来越大,天越来越黑,慢慢地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可真怪,时小时大。天空乌云密布,闪电一个接一个地劈下来。黄豆大的雨点打在屋顶上、窗子上、车子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像要把它们砸出洞似的。
雨下了很久,渐渐地,风小了,雨也停了。太阳公公又高高地挂在天空上了,乌云慢慢地散去,彩虹也挂在天上。
夏天的天气,真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让我不由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篇8:多变的天气作文
今天中午吃饭前,还烈日当空,吃完饭后天空就黑了下来,好像就要下一场大雨的感觉。
刚开始的时候,刮起了一阵小风。小燕子和蜻蜓往低处飞了,鱼儿在水面上吐起了泡泡,蚂蚁也在往高处迁家,蚯蚓从土地里钻了出来。过了一会儿,突然狂风大作,天空乌云密布,就像被黑布遮起来了一样。大风把路边的大树都吓弯了腰,小花、小草也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小贩们也收起了被风刮起的货,路人们也加快了脚步奔回家。
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在雨天还没有回到家的路人,一路狂奔,都变成了落汤鸡。雨打在窗户上,车顶上,屋顶上,地上,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仿佛要把它们都砸出一个大大的洞似的。
过了很久,雨变小了,雨也渐渐地停了,太阳又出来了,黑压压的乌云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地散开了,路面上有一滩滩积水。叶子上,花朵上,小草上都有一颗颗水珠,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
看着那美丽的彩虹,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大自然,夏天真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篇9: 多变的天气科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
1 、会描述天气
2 、理解天气的特征
3 、会预报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地理头脑来分析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的要求,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我将“天气与人类息息和“电视天气预报”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尚未形成多方面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将“多方位、多层次地分析天气与人类的关系”确定为难点。
二、使用flash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制作了两个软件,一个是教师的教学软件,一个是学生的学习软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怎样描述天气二、了解天气特征三、分析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四、预报电视天气预报。在课堂上,在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flash强大的语音、图像交互功能和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体。
三、设计特点。
1.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提供大量的相关素材,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也利于教师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授课。
2.极其完美的画面与声音,令知识深烙学生脑海。
3.操作方面,进退自如,尊重学生意愿,可以重复阅读和练习。
四、导入新课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用一段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导入新课。在播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是什么动画片?”“歌中唱到了什么?”学生看后,兴趣盎然,气氛活跃,争先恐后地回答:“海尔兄弟”、“唱到了不同的天气”。这时我趁机导入:今天我们就从谈天气开始,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这样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
一、新课讲授
(一)怎样描述天气
我从日常生活入手,给同学们展示了三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雷、风、雨。通过这些天气情境的再现,激发学生产生无限暇想,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天气“阴、晴、冷、热、雪、冰雹、沙尘暴”等,然后总结得出“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同时通过学习对这些短暂的天气现象的描述也为分析天气特征作了铺垫。
(二)天气特征
为了让学生理解“天气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三则材料“七月的天,孩子的脸”“东边日出西边雨”“暴雨前后”,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软件可以自主选择,进行阅读分析,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灵感受着天气,从而说出第一则材料反映了天气的特点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变化快,第二则材料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第三则材料说明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这样既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又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中的“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最后,我再利用“天气瞬息万变”的特点,过渡到“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三)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六条资讯,学生阅读后选出六条资讯所反
映的内容,这部分我设计的是普通的选择题,但却模拟了人机交互的功能,比如第一则材料反映的是天气与交通的关系,如果选错了就说:“再想想”选对了就说“恭喜你答对了”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计算机的提示正确与否来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第二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第三则反映了天气与农业的关系;第四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第五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商业的关系;第六则反映了天气与工业生产的关系。在分析完资讯之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进一步设问:“除此以外,你们还能举出天气对人们其它方面的影响吗?”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人类的健康、旅游、体闲、娱乐、建筑等也都受到天气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且男女生争论的异常激烈,使课堂进入高潮。本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用联系的一分为二的发展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的能力,轻松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时候我趁热打铁,利用天气的重要性过渡到预知近期天气的方法,进入“电视天气预报”的学习。
(四)电视天气预报
本环节学生通过自主浏览“天气预报的形成过程的五幅图片来了解天气预报的形成步骤”、“通过分析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地理事物来读懂卫星云图”、“通过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来为最后预报天气预报做准备。其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是本环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记忆易混淆的特点,我设计了三屏“天气符号”和“景观图片”相对应的操作练习,如果拖动正确,符号就在图片下安家落户,如果不正确,符号即归位。而且学生可以反复操作练习,这是笔试答卷所达不到的,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操作使学生感觉有趣,乐于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最后,学生模拟央视天气预报员用自己的语言预报天气预报,而且是用抢答的方式进行的,当屏幕上城市闪动时,学生即可开始抢答,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生动丰富的预报语言使课堂气氛再次进入高潮。
这样整节课就在边学边练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而且使“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改理念贯穿始终。
篇10:《多变的天气》教案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要求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内容点析1.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天气的概念,而是联系实际分两步解释天气。第一步,说明怎样描述天气。第二步,解释天气“多变”的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这是贯穿本章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2. 图3.1举例性地介绍天气的三种状况:a图侧重于“晴”;b图侧重于“风”;c图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第三章侧重于“冷”。图中设计同学对天气的谈论,以使学生学会怎样描述天气。3. “天气及其影响”的活动部分,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设计。第1题提供资料,并要求学生参照已有资料再补充至少一个资料。第2题让学生分析已有资料。第3题要求对活动作小结。4. 天气预报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关心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获得天气预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因此,教材也将收看电视天气预报作为重点。5. 为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教材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引入。图3.3展示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它向学生说明天气预报是由许多人、许多单位共同参与的结果,并运用了许多先进设备,从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图中所展示的具体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6. 图3.4除展示了报纸上刊登的天气预报外,还就天气预报中常提到的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温度等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排除学生阅读天气预报时可能遇到的障碍。风力由弱至强分为0~12级(共13级)(见后面的参考资料)。风向风力符号解释:电视天气预报图中一般用带尾羽的箭矢来表示风向风力,箭矢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尾羽的数目和形状表示风力,如3根尾羽表示6级风,4根尾羽表示7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温度的两个值依次是日最高温度(3 ℃)和日最低温度(-8 ℃)。7. 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克里米亚战争,又称东方战争。战争的一方是英、法、土耳其等国,另一方是俄罗斯。该战争持续多年,最后以俄罗斯的失败而告终。8. 教材将了解电视天气预报设计成活动,并按电视天气预报过程分三个步骤: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活动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使学生通过活动能够看懂电视天气预报。9. 教材将从互联网上查阅天气预报设计成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使用现代手段,也使学生多了解一种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该活动不要求所有学生完成。10.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关心每天的天气状况外,对空气质量状况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也要求重点城市播报每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及空气质量状况预报。教材随机选择了某日(xx年1月9日)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并绘制成图3.9,使学生在读图过程中,了解空气质量日报的有关知识,从而能大致看懂电视中的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方式,是将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按照一定方法处理后,变成大家熟悉的0~500的数字。数字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空气的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和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见下表。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ⅰ1~50优ⅱ51~100良ⅲ1101~150轻微污染ⅲ2151~200轻度污染ⅳ1201~250中度轻污染ⅳ2251~300中度污染ⅴ>300重度污染11.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从加强环境教育角度考虑,教材主要举例性地让学生了解人为原因形成的空气污染物。把这部分内容安排成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对于空气质量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建议【天气及其影响】1. 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一,先通过阅读图3.1理解天气,然后通过活动理解“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二,先通过活动理解“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然后通过阅读图3.1理解天气。2.天气的教学主要应抓住“怎样描述天气”和“天气的特点”,不要求了解严格的天气概念。正确描述天气,既能加深对天气概念的理解,又是一项基本技能。在阅读图3.1时,要把视野放开,引导学生从更多的方面认识天气。第一,图中只表现了晴、风、冷三种状况,相应地要补充阴、雨(可扩大到雪、雹等降水形式)、热三种状况。第二,在“阴晴、风雨、冷热”之外,还应补充其他天气状况,如雾、扬尘等。第三,可及时让学生描述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天气特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短时间”,可从某一时刻、一天、几天等不同的时间尺度举例说明。某一时刻如“现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闷热”,几天如“这几天阴雨连绵”。第二是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如“东边日出西边雨”、“十里不同天”等。第三是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有变化,如夏天暴雨前后的天气变化、冬天寒潮前后的天气变化等。3.活动中材料a说明了天气与交通的关系,材料b说明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材料c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材料d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其他方面可让学生补充,如天气与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休闲娱乐等的关系。学生补充资料(图3.2e),可在前一节课后安排,由学生在课外搜集。活动最后要求学生写篇小短文,可在课堂上写,也可在课后写;应引导学生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综合写也可,就某一方面展开写也可。【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在各种媒体的天气预报中,以电视天气预报最引人注意,并且,了解电视天气预报也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因此,“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的教学,建议按下面的顺序进行:电视天气预报(活动1~3题)──其他媒体的天气预报(图3.4和活动第4题)──归纳天气预报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图3.3)。2.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一般先出现卫星云图,因此活动先从认识卫星云图开始。教学由此开始,也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第1题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读图3.5完成。因为学生还没有具体的区域知识,读此图过程中,只要求学生能按图示解释,分清陆地和海洋,并在图上指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阴天或雨天:无云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是阴天。活动的第2题是为第3题做准备,在让学生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后,介绍了用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变化的方法。题中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变化情况依次是:晴转阴;小雨转中雨。活动第3题通过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使学生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教学时可把图中所示的13个城市分成6组,每组分别找1~2位学生播报。每组播报后,再找1~2位学生(未参加播报的)评判。3.在了解了电视天气预报后,可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天气预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3.4了解报纸上的天气预报;看活动第4题了解从互联网上可获得天气预报和气象知识。活动第4题可作为选学内容,由学生课外选做。4.引导学生综合报纸和电视天气预报内容,归纳出一般情况下“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然后,再结合图3.4中箭头拉出的框解,使学生了解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概念。在熟悉了天气预报内容和有关知识后,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可让人们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5.最后,让学生读图3.3概括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观测—接收数据—处理资料、制图—分析判断—做出预报。对图中涉及的设备和具体技术性问题,不必细究。在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制作和分析天气图。由此,引导学生看“阅读材料”,使学生对天气图的起源和作用有所了解。【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图3.9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根据污染指数判断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而比较各城市空气质量的优劣(这一日)。如有可能,老师可摘录前一天中央电视台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让学生判断其空气质量状况。对于有关概念,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等,不要求学生掌握;对于各城市空气质量差别的原因,也不必细究。2.活动部分涉及农业生产、交通、生活、居住等四方面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要求学生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四个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可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时切忌以某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应注意保护每个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此,人类应该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篇11:多变的天气测试题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 的影响,另一方面受 的影响,并且受其影响还比较大
解析:空气质量的高低,应该知道是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并且许多的地理现象也都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地理学习中最应该关注人地关系
答案: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2下列词语中的,描写天气的是( )?
A.四季分明B.长冬无夏C.风和日丽D.终年炎热干燥?
解析: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时刻在变化。“四季分明”“长冬无夏”“终年炎热干燥”描述的现象时间比较长,它关注的时间是多年,一般变化不大。
答案:C
3降水概率为30%,表示( )?
A.一定有雨B.降水的可能性较大?
C.降水的可能性是30%D.一定是晴天?
解析: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答案:C
4要了解近几天的天气情况,主要渠道有( )?
①当天的报纸 ②课本 ③手机短信 ④收音机 ⑤互联网 ⑥电视 ?⑦杂志?⑧地图册
A.①②③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①③④⑤⑥?
解析:了解近几天的天气情况的渠道有多种,包括:近几天的报纸;手机短信;收音机广播节目;互联网的网络信息;电视节目等
答案:D
5表3.3为空气的质量等级、污染指数和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读表后完成下列各题。
表3.3?
空气的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1~50优
二级51~100良
三级101~200轻度污染
四级201~300中度污染
五级>300重度污染
(1)判断以下几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A.北京 89
B.太原101 ?
C.南宁30 ?
(2)从空气质量因素来看,最有利于市民做户外锻炼的城市是
解析:根据材料中所给城市的污染指数,可以对照表格中的数据,经过分析判断可以得出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从空气质量因素来看,空气污染指数最小的肯定最有利于市民做户外锻炼
答案:(1)良 轻度污染 优?
(2)南宁?
6符号“”表示的风向、风力为
篇12:多变的天气测试题
1、下表是我市气温资料,完成:
月份123456789101112
平均气温(°C)13.115.019.522.526.027.227.325.023.419.916.815.1
(1)在网格座标中绘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2)我市最热月是月,气温年较差是。
(3)根据表中资料,概括描述一我市气候的基本
特点(季节变化特点是):
冬季,夏季。
2.右图是学校气象小组一天的气温观察记录,这一天的日平
均气温是A.6℃B.8℃C.10℃D.12℃
3.一般来说,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12时左右
C.午后2时左右D.傍晚
4.北半球海洋上,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
A.6月B.7月C.8月D.9月
5.下列月份中,最适合去南极考察的是()
A.1月 B.4月C.7月D.10月
6.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7.中山最高峰五桂山(海拔531米)某天测得山上的气温是15℃,此时山下某地(海拔约30米)的气温大约是()A.21℃B.9℃C.18℃D.12℃
8.从全世界范围看,气温分布()
A.从高纬向低纬递增B.从高纬向低纬递减C.从沿海向内陆递增D.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9.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月平均气温是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是7月,则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B北半球海洋C南半球陆地D南半球海洋
10.读右图(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
(1)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在月。
(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在月。
(3)该地气温年较差是℃,写出计算过程。
(4)(注意:气温高于15℃为热,0℃-15℃为暖,0℃以下为冷)
那么,该地的气温季节变化特点:
冬季(12、1、2月),夏季(6、7、8月),
四季变化(明显/不大)。
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经线)平行,这是因为气温的分布主要
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2)在图中分别找出20℃、10℃、0℃、-10℃等温线,由这些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因为纬度越高,获得太阳光热越(多或少)。
(3)找出20℃等温线、南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线之间,也就是气候五带中的带。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
(4)找出-10℃等温线、南北极圈,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纬线)以内,也就是气候五带中的带。世界上最冷的大洲是。
(5)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弯曲),原因是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小)(注意看图:等温线在海洋上比较平直,在海陆交界处比较弯曲)。
12.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C三地中年较差
最小的是___(填字母),
其年较差约为___℃。
(2)B地最冷月的气温约
为__℃,最热月的气温
约为___℃,
B地气温的季节变化特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分别位于五带中的___带、____带和____带。
(4)B、C位于____半球(南/北),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13.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约下降0.6℃。假设右图海平面
的气温为32°C,求山顶的温度?
篇13:多变的天气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B.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层中含有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抬升。
B.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有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地壳下沉
C.欧洲的荷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海水侵蚀
D.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破裂分离
3.下列国家中不太可能进行填海造陆活动的是()
A.中国B.日本C.英国D.蒙古
4.下列关于海陆轮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B.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C.世界上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D.世界上海陆轮廓部分地区变化,部分地区不变
5.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不包括()
A.气候变暖B.古生物分布
C.地质构造D.大陆轮廓
二、填空题
1.在世界地图上,南美洲大陆_________部分与_________洲大陆凹进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2.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_________提出来的,他认为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_____________的一块大陆。
三、读图题
1.读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图(见图2-4),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说明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曾经是_________的一部分。
(2)造成目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见图2-5),回答下列问题:
(1)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发现的海洋化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生过的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活动题
1.拼一拼:找一幅废旧的东西半球图,将各个大陆沿轮廓线剪下来,看看能否拼成一块整体。
篇14:多变的天气科学教案
(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使学
生了解了有关天气的具体知识,又为以后学习气候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材的具体特点。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既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 三维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 1 、会描述天气
2 、理解天气的特征
3 、会预报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地理头脑来分析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的要求,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我将“天气与人类息息
和“电视天气预报”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尚未形成多方面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
将“多方位、多层次地分析天气与人类的关系”确定为难点。
二、使用 flash 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制作了两个软件,一个是教师的教学软件,一个是学生的学习软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怎样描述天气 二、了解天气特征 三、分析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四、预报电视天气预报。在课堂上,在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 flash 强大的语音、图像交互功能和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体。
三、设计特点。
1.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提供大量的相关素材,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也利于教师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授课。
2. 极其完美的画面与声音,令知识深烙学生脑海。
3. 操作方面,进退自如,尊重学生意愿,可以重复阅读和练习。
四、导入新课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用一段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导入新课。在播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是什么动画片?”“歌中唱到了什么?”学生看后,兴趣盎然,气氛活跃,争先恐后地回答:“海尔兄弟”、“唱到了不同的天气”。这时我趁机导入:今天我们就从谈天气开始,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这样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
一、新课讲授
(一) 怎样描述天气
我从日常生活入手,给同学们展示了三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雷、风、雨。通过这些天气情境的再现,激发学生产生无限暇想,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天气“阴、晴、冷、热、雪、冰雹、沙尘暴”等,然后总结得出“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同时通过学习对这些短暂的天气现象的描述也为分析天气特征作了铺垫。
(二) 天气特征
为了让学生理解“天气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三则材料“七月的天,孩子的脸”“东边日出西边雨”“暴雨前后”,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软件可以自主选择,进行阅读分析,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灵感受着天气,从而说出第一则材料反映了天气的特点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变化快,第二则材料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第三则材料说明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这样既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又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中的“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最后,我再利用“天气瞬息万变”的特点,过渡到“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三)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六条资讯,学生阅读后选出六条资讯所反
映的内容,这部分我设计的是普通的选择题,但却模拟了人机交互的功能,比如第一则材料反映的是天气与交通的关系,如果选错了就说:“再想想”选对了就说“恭喜你答对了”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计算机的提示正确与否来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第二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第三则反映了天气与农业的关系;第四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第五则材料反映了天气与商业的关系;第六则反映了天气与工业生产的关系。在分析完资讯之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进一步设问:“除此以外,你们还能举出天气对人们其它方面的影响吗?”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人类的健康、旅游、体闲、娱乐、建筑等也都受到天气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且男女生争论的异常激烈,使课堂进入高潮。本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用联系的一分为二的发展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的能力,轻松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时候我趁热打铁,利用天气的重要性过渡到预知近期天气的方法,进入“电视天气预报”的学习。
(四) 电视天气预报
本环节学生通过自主浏览“天气预报的形成过程的五幅图片来了解天气预报的形成步骤”、“通过分析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地理事物来读懂卫星云图”、“通过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来为最后预报天气预 报做准备。其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是本环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记忆易混淆的特点,我设计了三屏“天气符号”和“景观图片”相对应的操作练习,如果拖动正确,符号就在图片下安家落户,如果不正确,符号即归位。而且学生可以反复操作练习,这是笔试答卷所达不到的,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操作使学生感觉有趣,乐于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最后,学生模拟央视天气预报员用自己的语言预报天气预报,而且是用抢答的方式进行的,当屏幕上城市闪动时,学生即可开始抢答,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生动丰富的预报语言使课堂气氛再次进入高潮。
这样整节课就在边学边练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而且使“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改理念贯穿始终。
★ 花卉与生活说课稿
★ 火烧云说课稿
★ 聋校火烧云说课稿
【《多变的天气》说课稿(锦集14篇)】相关文章:
传染病预防说课稿2022-07-14
发现幸福的心理健康说课稿2022-05-07
课文《纸碟怪面》的说课稿2022-05-04
人类活动与气候 说课稿2022-05-27
背说课稿的技巧2023-06-29
高中体育篮球说课稿2022-04-29
如何把握运动中决定性瞬间2023-09-10
初二语文海燕说课稿2023-04-17
篮球说课稿2023-08-11
Module 4 Unit 1 This is my head.说课稿及教学反思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