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衡山,望衡山刘禹锡,望衡山的意思,望衡山赏析(整理8篇)由网友“末路狂花”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望衡山,望衡山刘禹锡,望衡山的意思,望衡山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望衡山,望衡山刘禹锡,望衡山的意思,望衡山赏析
望衡山,望衡山刘禹锡,望衡山的意思,望衡山赏析 -诗词大全
望衡山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五古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篇2:杜甫《望岳》之南岳衡山
杜甫《望岳》之南岳衡山
《望岳(其三)》原文: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岳(其三)》注释:
1、朱鸟:这里指四灵之一的南方朱雀。
2、秩礼:古代辨上下﹑贵贱之礼。
3、自百王: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自,从……开始。
4、歘(xū)吸领地灵:指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歘,快速。
5、鸿洞:这里是广阔之意。
6、炎方: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7、邦家:国家。
8、祀典:祭祀的仪礼。
9、馨香:这里指燃烧香蜡飘出的香气。
10、巡守: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
11、有虞(yú):上古有虞部落,这里指古代居民。
12、洎(jì):到,及。
13、世网: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14、行迈:远行。
15、潇湘:潇水和湘水,指南方之地。
16、渴日:尽日,终日。
17、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18、漾舟:泛舟。
19、清光:清亮的光辉。
20、祝融:指祝融山。
21、峯(fēng)峯次低昴(mǎo):山峰高耸直触昴星。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峯峯:这里是很高之意。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22、紫盖:指紫盖山。
23、嶫(yè):高耸。
24、羣仙:群仙,众仙。
25、牵迫:很紧迫。
《望岳》翻译: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篇3:杜甫《望岳其三》之南岳衡山
杜甫《望岳其三》之南岳衡山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文一共三首,分别吟诵泰山,衡山以及华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望岳诗三首》之南岳衡山,诗文表达了作者爱国忠君之情。
望岳 其三
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注释
朱鸟:这里指四灵之一的南方朱雀。
秩礼:古代辨上下﹑贵贱之礼。
自百王: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自,从……开始。
歘(xū)吸领地灵:指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歘,快速。
鸿洞:这里是广阔之意。
炎方: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邦家:国家。
祀典:祭祀的仪礼。
馨香:这里指燃烧香蜡飘出的香气。
巡守: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
有虞(yú):上古有虞部落,这里指古代居民。
洎(jì):到,及。
世网: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行迈:远行。
潇湘:潇水和湘水,指南方之地。
渴日:尽日,终日。
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漾舟:泛舟。
清光:清亮的光辉。
祝融:指祝融山。
峯(fēng)峯次低昴(mǎo):山峰高耸直触昴星。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峯峯:这里是很高之意。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紫盖:指紫盖山。
嶫(yè):高耸。
羣仙:群仙,众仙。
牵迫:很紧迫。
翻译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篇4:衡山,衡山黄庭坚,衡山的意思,衡山赏析
衡山,衡山黄庭坚,衡山的意思,衡山赏析 -诗词大全
衡山作者:黄庭坚 朝代:北宋 万丈融峰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
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
螺簇山低青点点,线拖远水白迢迢。
当门老桧枝难长,绝顶寒松叶不雕,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尽雪方消。
猥岩老衲针常把,度夏禅僧扇懒摇。
雷向池中兴雨泽,鸟於窗外奏萧韶。
游人未必长居此,暂借禅房宿两宵。
篇5:步入衡山翻译及赏析
步入衡山翻译及赏析
《步入衡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前言】
《步入衡山》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做的七言律诗。全诗体现了作者,对官场喧嚣(城市生活的喧嚣)、排场的厌倦;对自然山水(闲适生活)的追求。
【翻译】
小溪的对面应该会有人家居住,中午在绿荫幽幽的亭子里听到了鸡的叫声。松根在路上跟龙筋一样枯瘦,竹笋到处都是,象凤尾一样整齐。乌黑的云象墨汁染过一样,丝丝小雨。但是路上没有泥泞,没有骑马的喧闹相互追逐。只有我悠闲地骑马散步。
【鉴赏】
作为古代田园诗的一位集大成者,范成大此诗写来也是闲适自在,特别是收尾一句“散诞闲身信马蹄”更是让人觉得诗人步入衡山游览衡山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若是再联系到诗中所咏的潺潺溪流、绿阴小亭、农家鸡鸣,已长到路中的松根,遍布于山间的竹笋,像瘴烟的黑云,像细丝的小雨等等山中景物,无疑会让人进一步觉得诗人着力营造的就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大自然之境。这当然是有理有据的解读。但是,在鉴赏中,我们不能忽略“更无骑吹喧相逐”这一句,特别是“骑吹喧相逐”五字包含着多少官场的喧闹与无奈啊。试想,在官场生活中,诗人固然是骑着高头大马,可周围的人呢,前呼后拥,鼓角迎送,拍马溜须,阿谀奉承,哪里还能得到真正的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呢?可见,“骑吹喧相逐”五字其实在不经意中营造出了另一个喧嚣污浊的官场之境。此诗正是以大自然为显境,以官场为隐境,才完整地表达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弃,更有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两者应是互为关联,缺一不可的。
范成大的`风格很轻巧,用字造句比杨万里来得规矩和华丽,却没有陆游那样匀称妥帖。他也受了中晚唐人的影响,可是像在杨万里的诗里一样,没有断根的江西派习气时常要还魂作怪。杨万里和陆游运用的古典一般还是普通的,他就喜欢用些冷僻的故事成语,而且有江西派那种“多用释氏语”的通病,也许是黄庭坚以后、钱谦益以前用佛典最多、最内行的名诗人。例如他的“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说:“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这两句曾为“红楼梦”第六十三回称引的诗就是搬运王梵志的两首诗而作成的,而且“铁门限”那首诗经陈师道和曹组分别在诗词里采用过,“土馒头”那首诗经黄庭坚称赞过。他是个多病的人,在讲病情的诗里也每每堆塞了许多僻典,我们对他的“奇博”也许增加钦佩,但是对他的痛苦不免减少同情。=
篇6:题衡山,题衡山杜甫,题衡山的意思,题衡山赏析
题衡山,题衡山杜甫,题衡山的意思,题衡山赏析 -诗词大全
题衡山作者:杜甫 朝代:唐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
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
我行洞庭野,H得文翁肆。觌凶有校若舞风雩至。
周室宜中兴,孔门未应弃。是以资雅才,涣然立新意。
衡山虽小邑,首唱恢大义。因见县尹心,根源旧宫s。
讲堂非曩构,大屋加涂。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林木在庭户,密干叠苍翠。
有井朱夏时,辘轳冻阶鳌6闻读书声,杀伐灾仿佛。
故国延归望,衰颜减愁思。南纪改波澜,西河共风味。
采诗倦跋涉,载笔尚可记。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坠。
篇7:望洞庭全文赏析 刘禹锡
望洞庭全文赏析 刘禹锡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是诗人刘禹锡所作,全诗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释
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篇8:望洞庭赏析 刘禹锡
望洞庭赏析 刘禹锡
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一]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赏析二]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 分析古诗望岳
★ 东岳泰山导游词
【望衡山,望衡山刘禹锡,望衡山的意思,望衡山赏析(整理8篇)】相关文章:
望岳的翻译和原文2022-05-08
边城独望原文及赏析2023-10-31
描写五岳的诗句2023-08-05
散文鉴赏:夜雨小憩2022-10-08
一个曹松南海旅次的阅读答案附赏析2023-12-11
王勃《滕王阁序》读后感2023-12-23
诗歌望岳的赏析2024-02-06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2023-05-28
杜甫《望岳》 古诗赏析2022-07-05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