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

时间:2023-01-15 08:41:3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集锦12篇)由网友“吴磊女朋友”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

篇1: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基于内容教学倡导把外语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基于上述两种理论的理念和原则,在长春理工大学设计并实施了为期一年研究性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研究性英语教学模式符合硕士研究生的`认知特点,适应现代社会对外语的需求.

作 者:戚晓娟 王北文 Qi Xiaojuan Wang Beiwen  作者单位:戚晓娟,Qi Xiaojuan(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王北文,Wang Beiwen(长春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刊 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1(6)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基于内容教学   研究生英语教学  

篇2:学校研究性学习英语教学论文

学校研究性学习英语教学论文

一、制订可行的导学计划

(一)设计出发点

选择合理的主题是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从古至今,由中到外,科学家的故事层出不穷,许多故事不仅充满智慧,而且非常有趣。比如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不仅能让学生感到有趣,而且能够从中获得知识,感觉到发现的过程也是充满乐趣的过程。科学家都是一些实干家,他们使用系统化的活动来发现新知识。如英国的牛顿,美国的爱因斯坦和中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师生通过探讨确定相关研究课题,学生主动去收集相关材料,然后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在课堂上讨论交流,最终获得“科学家的主要成就来源于生活”的重要结论。现代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

(二)相关的教学准备

确定了教学主题之后,做好知识的准备。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保障。

1.学校开放图书馆资源

安排图书馆工作人员配合,可以安排中午午休时段向学生开放学校的图书馆。

2.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

一般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所以教师可以事先同信息技术课的指导教师协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或者闲暇时段允许学生进入学校机房,搜索网络,获取信息资料,也可安排学生在家中完成检索任务。

二、具体实践

(一)营造情境

首先对话题“热身”,进行提问,比如,“谁发现了万有引力?”切入话题以后,让大家列举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以及对人类的贡献,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教学内容很有趣,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加以引导,这样学生很容易融入话题讨论的问题情境中。为了营造情境,可以“情景再现”。结合学过的科学家的故事,给学生设置任务,让他们模仿故事的情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既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扬团结合作精神。然后教师进行提问:“你觉得科学家的最基本的品质是什么?”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回答。教师再进一步进行启发,比如让学生分别说出具有同类品质的科学家的名字、研究领域、主要贡献等等,学习描述人物的句型。

(二)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在和学生一起选定了研究课题之后,学生基本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改变为“诱导式教学”,多给学生时间、机会,让他们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思考来感悟和体验文中所介绍的科学家的精神,加深学习印象,提升学习效果。针对“科学家”这一主题,我采取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给学生布置安排了两项自我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培养学生查询新知识的能力。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病毒,可以上网,或去图书馆,或去医院找医生咨询;了解病人感染病毒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以及如何产生抗体。此项任务比较难,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学习的同时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学习任务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多媒体运用能力。让学生从网上下载相关的科学家的故事材料和多媒体图片,做出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要求图文并茂,用简洁的英语概述其事迹。按序进行展示,大家讲述结束后,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研讨,然后进一步完善其准备的材料。

(三)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

可以开展的教学活动很多,比如有关过去分词做定语、表语(语法教学)的练习。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形式与效果的结合,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是做游戏,这样可以避免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引起的厌恶感。我们可以进行句子或者单词接力赛。按序每人说一句带分词作定语或表语的句子或者有相关涵义的单词,依次传下去,一直到全部完成或中断为止,看看哪组完成得最快最好。

三、对实践活动及时进行总结提高

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计划和学习之后,学生自己和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方面获得了各种所需的基本资料,这个时候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研究思考,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把所感所想用相关词汇写成一篇英语作文。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考试成绩对比分析,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这样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尤其活跃,人人都是参与者,个个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关系无比融洽。相比传统教学,趣味性增加,学习效果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会遇到一些来源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困难和阻力,比如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时间编排难以调整,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经验不足,个体学生的学习素质、实践能力不同,这些不利因素最终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篇3: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教学结题报告

摘 要:为了实现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贵州省盘县第二中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英语;结题报告

在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面对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严重弊端,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课题。我们学校从起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组的五位教师从xxxx年3月份开始到xxxx年7月份结束,历时两年半的时间,分别就各自承担的子课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李婷婷和胡碧莲老师还就她们所负责的子课题让学生也同时成立课题小组一起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的第一、二阶段,我们就各自负责的子课题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发放问卷调查,大量走访学生,了解他们在英语中学习存在的困难。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己承担的相应的子课题的内容,找到合适的方法。

如,黄尧江老师提出以寝室为单位,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具体做法是:根据我校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住校生的特点,他让学生以寝室为单位,每天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在午休或者晚休前的时间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在第二天的英语课上,随机抽2~3个寝室,每个寝室随便抽2~3名学生就前一天的话题在全班发表演讲

或者对话,每天评选出一个优秀的寝室,对该寝室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他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但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大大地改善了。因此,我们准备在全校推广使用。

刘伟老师提出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写作任务的做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的具体做法是:布置完写作任务后,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3~5名学生。每个学生就老师布置的题目各自写一篇文章,然后全组学生一起讨论,同样的表达方法,哪个学生的表达最好就采用哪个学生的句子,共同完成写作任务。然后把所有小组的文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让全班同学互相学习,最后老师再做一定的点评。这样做下来,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刘老师的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言词向别人提问,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们学会了和别人合作。在组员相互切磋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勉励、共闯难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通过组员的互励互勉,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小组合作学习拓展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

李婷婷和胡碧莲老师在课题研究和实验阶段所采用的“任务型”阅读教学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任务型”教学强调做事。做事的过程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目前,我们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依赖性强,因而问题意识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差。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做事的同时学会了英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特别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人认为在英语的学习中,信息能力和阅读能力是分不开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

二、关于在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单一使用都不易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无定法,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并将各种好的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在实施研究学习的进程中,教师应充当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主导者。

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成绩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以便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研究还是比较肤浅的,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善。另外,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们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能做得更好。

篇4: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教学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教学结题报告

文/刘 伟

摘 要:为了实现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贵州省盘县第二中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篇5: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曹旭光

(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

在进一步推进和实施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得以良性地发展,一些好的教学手段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关键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为此,高中英语教师务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英语课程的特性,强化研究性教学,从而有效地统一研究性学习和高中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般来讲,需要学生个人或者是学习小组的形式践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应用小组活动,让学生以理性的思维认知小组合作活动的重大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空间与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践英语语言。并且教师应认真设计小组活动的内容,注重对传统意义上的探讨方式和小组探讨方式进行区别。首先,教师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爱好兴趣、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基础知识等划分学习小组,要么是能够要求学生自由地进行组合,以使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空间变得更加自由、灵活,这样,学生间能够更好地交流,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总结、归纳英语知识,在比较、分析各个学习小组不同结论的基础上达成一致。不单单是这样,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和组织讨论前,务必认真设计探究话题,结合性质的不同,将不同的教学任务安排给不同的小组,从而更加有目的性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灵活地组织教学,推动实施研究性学习

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是教师,为此,在有效地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应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以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教师应当根据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教师应当实施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比如,要求学生观看英文影片和表演话剧等,给学生创造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启发学生对学习语言的规律进行归纳和概括。其次,教师应当注重情景的导入,启发学生借助英语来沟通以及培养学生处理英语信息和获取英语信息的技能。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将良性的竞争机制引入研究性学习中,也就是激励学生团结协作,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并且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实现教学课堂的优化,切实统一学生的'口、脑、手,从而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以及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为此,根据目前的形势,教师需要持续地探究新课改,更加深入地把握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将研究性学习有效地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卢慧。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J].黑河学刊,(10)。

篇6:以研究性学习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以研究性学习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理念是一种新的`探索.本文基于高校大学英语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几种方法.

作 者:李婷 LI Ting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9(12) 分类号:G42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篇7: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必须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此,教师要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动因--好奇心,去丰富学生创新潜能的源泉--想象力,去形成学生创新潜能的定势--质疑习惯,去升华学生创新潜能的灵魂--求异思维.

作 者:魏华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外语系,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 英文刊名: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GANSU 年,卷(期): 37(1) 分类号:H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新潜能  

篇8: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及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开始对本国的'教育系统作重大改变,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和共同点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生学习的能力等.

作 者:江志琼  作者单位:四川省荣县中学校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年,卷(期): “”(3)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9: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一年级上学期)

课题名称:

关于桥梁的研究和桥梁模型的制作;

指导教师:康进

参加者:高一12班;

学习课时:2

学分:2

活动成果描述:了解桥梁的作用和发展历程,对比不同的桥梁的设计理念,研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并据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桥梁模型。

体验与收获(自评):在此次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桥梁的社会公益价值,使我懂得了作为一个中学生应爱惜公共设施。我全程参与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直至解决问题的整个活动过程,提升了个人的能力和与同学合作的默契,收获颇丰。

日期:-01-20

同学评价:他是一个思维极其活跃的人,在整个活动中表现积极,为活动的开展出力不少。他是一个极有爱心的人,总是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总之他是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日期:2011-01-20

指导教师评价:该生关心社会,热爱集体,能主动维护集体利益。此外他的学习态度端正,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大局意识强、发展全面的优秀中学生。

指导教师:康进

日期:2011-01-20

------------------

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一年级下学期)

课题名称:林黛玉进贾府;

指导教师:李利润

参加者:高一3班全体学生;

学习课时:2;

学分:2;

活动成果描述:通过对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研究性学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努力尝试使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体验与收获:通过对《林黛玉进贾府》的研究性学习,使我们知道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善于倾听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沟通和分享,能够尊重同伴的观点,理解同伴的处境。

日期:-5-14

同学评价: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知道要善于团结同伴,接受不同意见,能与同伴一起确立目标并积极共同实现。

日期:2012-5-14

指导教师评价: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学习目标明确,有理想、有目标,同学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指导教师:李利润

日期:2012-5-14

------------------

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二年级上学期)

课题名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指导教师:李利润

参加者:付根芝 赵裕明 董雨婷

学习课时:2;

学分:2;

活动成果描述:发挥教师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创设意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激情,构建模式

,活化课型,丰富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活动。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提高探究能力。

体验与收获(自评):让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质疑、自学探究的方法,并且能够在互动探究

大学网中释疑,拓宽了我们的文化素养积累的层面。

日期:-02-12;

同学评价:关注了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

日期:2013-02-12;

指导教师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探究学习的感受和体验。优秀评价学生在阅读探究活动中的价值功能。

指导教师:李利润

日期:2013-02-12

------------------

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二年级下学期)

课题名称: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

指导教师:刘亚东

参加者:高二(3)班全体学生;

学习课时:15;

学分:2;

活动成果描述:中学生的压力大不大?主要有哪些压力?他们的压力来自哪里?了解中学生的困惑与烦恼,了解同龄人的生存状态,找到解决方法。

体验与收获(自评):9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压力,4%的学生不确定。事实上,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我们作为中学生要正常对待心理压力,合理调节自己,缓解压力。

日期:2013-4-20;

同学评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因素是:考试、成绩排名、学习方法。考试中73%的学生的.反应是紧张、害怕、厌烦等消极情绪;成绩排名差的学生被冷落。

日期:2013-4-20;

指导教师评价: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而十分重要。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向;要努力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而且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

指导教师:刘亚东

日期:2013-4-20

------------------

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三年级上学期)

课题名称:门电路的简单使用;

指导教师:刘亚东

参加者:付根芝 杨智佳 张金洁

学习课时:2;

学分:2;

活动成果描述:用简单的电路元件,组成简单的门电路,利用门电路来控制灯泡的开关。

体验与收获(自评):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为解决问题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在活动中选出了较优秀的设计作品。活动过程中,学会了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让我感觉到了团队的重要性,正确的认识了自己,了解了同伴。

日期:2013-9-25;

同学评价:付根芝理论基础扎实,善于与他人合作,实践动手能力也很强,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日期:2013-9-25;

指导教师评价:在活动中,该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接受同伴的建议,并会与同伴分享成果

,有团队意识,动手能力强。

指导教师:刘亚东

日期:2013-9-25

------------------

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三年级下学期)

课题名称: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探究;

指导教师:刘亚东

参加者:付根芝 杨智佳 张金洁

学习课时:1;

学分:1;

活动成果描述:通过小组协作,讨论确定本组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大小以及制作使用的各种材料、设计方案。通过制作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体验与收获(自评):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增强了我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以实物模型的方式去理解抽象问题,促使了科学思维的提升,在各组之间的作品展示交流中,鉴赏各组的制作成果,提高了交流表达能力,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日期:-5-25;

同学评价:制作材料易于操作、环保,支持结构模型,结构中各组成部分对比明显,易于区分,整体结构精美牢固。

日期:2014-5-25;

指导教师评价:制作的方案设计周密合理,分工明确,小组成员协同合作,表达交流主次分明,能说清该组制作模型的特点与创新,制作的DNA模型结构完整、精美、稳定,体现了DNA分子稳定性的特点,发展了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指导教师:刘亚东

日期:2014-5-25

篇10:单元主题研究性学习(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Unit 21 Body Language研究性学习设计一例

初,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特别设立的必修课程列入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项旨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的课程形态,如果能够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即在学科教学中注入研究性学习理念、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必将在深度上和广度上进一步推动研究性学习。那么,怎样在英语学科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基于英语学科的特点,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尝试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英语课堂,以课文每个单元的主题作为探究活动的主题,是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良好模板。在这种活动中,教师呈现给学生一个特定的假想情景或者一项任务,通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些互联网资源,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一、单元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设计

单元主题研究性活动包括教师的设计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两个方面。其活动过程的各环节见下图:

教师设计活动 学生探究活动

确定主题

选择任务

规划过程

提供资源

评估和结论 审视主题

明确分工

过程设计

实施探究

发表成果

教师的活动内容可设计如下:

1、明确主题。确定主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白将要通过网络学习什么和开展这项学习活动的目的意义。主题的确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

单元主题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的主题即课本中每个单元的主题。然而并非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适合于开展探究活动,对课文中的主题进行适当开发是必要的。设计的主题可以采取两种策略:

1)、直接使用课文的主题。如Body Language ( U21 SEFC SB1B ), Cultural relics ( U7 SEFC SB1A ), Charlie Chaplin ( U5 SEFC SB2A ), New Zealand ( U18 SEFC SB2B)等。这一类的主题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主题明确、清晰且易于分解为具体的任务,任务和学生已拥有的知识之间存在信息沟,有较为丰富的相关网络资源等。

2)、对课文中的主题进行细分,选择某个或某些部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课文的有些主题涉及的范围相当宽泛,如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 U2 SEFC SB1A ),The Silver Screen ( U5 SEFC SB1A )等,这时就有必要对它们进行细分。笔者在教A World of fun 这一单元时,开发了一个The themes parks的探究主题,并分解出Getting to know the history of the Themes Parks和Getting to know some world-famous themes parks两个二级主题,再依据这两个主题来设计任务。细分后的活动,主题明确、任务清晰、难度适中,适合于学生开展探讨。

2、设计任务。任务设计是主题的进一步具体化,是任务驱动式学习的一个必要步骤。

1)、明确完成任务的内容。这需要对主题做进一步的细分,依据学习内容来设计问题或项目。例如本人在开展以主题Body Language( U21 SEFC SB1B )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时,设计了两个二级主题和八个问题,如下图:

Tasks at the first stage(第一阶段任务):

1. different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eye contact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

2. Body language varies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3. some gestures seem to be universal

这一阶段任务由学生各自分头展开,收集今可能多的相关文章。

Tasks at the second stage(第二阶段任务):

1. hand gestur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

2. Facial expressions and eye contact in China

3. Other gestures

4. The same gestur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different cultures

5. Different gestures, the same interpret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es

6. Some universal gestures

第二阶段任务由学生分组完成,组内分工,组际资源共享。

2)、确定完成任务的学生。这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各小组的任务,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职责。这是一项容易被轻视却很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互补原则,尽可能将具有各种不同才能和兴趣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组里,如将阅读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组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工作可做,有角色可扮演,有存在的意义。二是均衡原则,将优秀的学生分散到各个小组,使每个小组的探究能力大体均衡,势均力敌的小组之间更能激发竞争。

分组活动如下:

groups Members tasks

1 Tracy Dora Steven Andy 杨 Facial expressions

2 Helena Helen Monica Alvin Noithki Hand gestures

3 Daniel Elain Cherry Edward Other gestures

4 Max Micky Fantacy 朱 A drama

5 Jolin Jerry Aeran Field Catherine Body language varies

6 Polarsmj Tom Mark Kitty Some universal gestures

3、向学生提供探究路径。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路径可避免学生因缺少指引而浪费时间,降低学生的研究“成本”。

单元主题探究活动是基于网络的,以网络为核心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工具:如用来获取信息的搜索引擎、专业网站等;用来编辑文档的Microsoft Word、开发多媒体课件的 Authorware、处理数据的 Microsoft Excel 、制作动画的Flash等;用来传递信息的E-mail、新闻列表等;用来保存信息的光盘、硬盘、软盘等;用于协作学习的工具BBS、聊天室、网上传真、论坛等;用于激发学生思维、记录思维轨迹的Inspiring,等。面对如此丰富的学习工具,在设计探究活动中,不必“贪多”,要依据探究活动的需求和数字化学习工具的特性,适时、适当、适度地选择使用。但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定量的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节约时间,有效利用资源。

如在Body Language这一单元主题探究活动中,本人给学生罗列了以下资料来源:

1. 课本unit 21 Body Language(包括WB)

2. 牛津英语 unit 1 Body language

3. 优化设计阅读理解

4. 报纸阅读理解

5. 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共8篇)

4、提供网络资源。提供全面的、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清单,可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避免漫无目的网上冲浪。

5、评估和结论。教师应通过对单元主题活动进行评估和测评来考察单元主题探究的实际效果,并根据实际效果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对活动的成果进行拓展和推广。

学生的探究活动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根据主题和任务,进行分工协作,明确各自的任务、目标;

2、利用网络资源(当然也可以利用其它信息源)进行资料的收集,发现能为己所用的资料;

3、利用网络工具,通过合作、探讨、交流等活动形式来进行演绎、归纳、综合、推理、发现、创新等思维过程;

4、对所完成的工作进一步进行分析、处理和重组,评估探究过程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寻求超越、新思想、新结论;

5、选择媒体和方式,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

选择表达成果的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可以是多媒体式的,如制作成PowerPoint文件、刻录成光盘等。也可以是网络式的,如制作成主题网站,发布到互联网上。当然,传统的教学表达方式也应当重视,如口头表述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

在汇报课上,Body Language这一单元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小组成果展示形式各有特色:

第一小组研究的Hand gestures是以talk show(脱口秀)的形式展示的,小组的四名成员一边说和一边用手势把各种手语表达出来,并配有脚本,脚本恰当地运用了语言的押韵。这一研究成果在展示学习语言才能的同时,也展现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该组成员还能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参与他们的表演,共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二小组充分发挥他们擅长电脑的优势,用flash 的形式展示他们对体态语的研究成果。别具一格的画面展示了拥抱(hug)、双臂交叉(fold one’s arm)等、及背景音乐,配有英文说明,并为他们精选的文字材料中的生词做了注释,以帮助同学们顺利阅读资料。让大家有视觉、听觉享受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小组各组成员轮流边展示自己的成果,边进行生动的讲解。由于全班所汇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课堂上不得不限制各小组展示和讲解的时间。为了便于用英语讲解,学生采用的资料主要来自各种英文的语料库和互联网。可以想见,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学生们体验着探究的辛劳和乐趣,实践着英语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正如后来学生们所说,完成这项任务,我们所提高的决不仅仅是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二、单元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

教育评价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对于单元主题研究性学习这样的一种既要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两栖”教学模式,就既要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笔者以为,经过一段内时间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采取考试或考查评价是有必要的。然而对于每一次探究活动,则宜采用形成性、自主性的评价,引导学生本人来考查、评价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所扮演的角色。以笔者的Body Language探究活动为例,笔者设计了一种围绕目标、只要能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分的、由学生自评的评价方式:

Learner log (学习日志)

We adopt the new learning method --- Project Learning(研究性学习)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this unit Body Language , How comfortable do you feel doing each of the skills below?

Comfort level: 1=Not comfortable 2=Need more practice

3=Comfortable 4=Very comfortable

1.Obtain enough information by various means to fulfill the required tasks

获取足够的信息来完成任务 1 2 3 4

2、Brave enough to report your findings before the class

敢于在同学面前介绍你们的发现 1 2 3 4

3. have the ability to write a report about your findings so as to be shared by all the classmates

有能力将你的发现写成一篇报告供全班同学分享 1 2 3 4

4. Have you got some knowledge that you can’t get from textbooks or from your teachers

学到了从课本上或从老师那里学不到的知识 1 2 3 4

Reflection(反思):

I lear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still not sure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开展单元主题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英语教学内容的单元主题适宜于开展短期的探究活动,这种活动可望达成如下目标:

1、设计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需要进行大量阅读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拓宽阅读面、丰富课文背景知识、增加英语语言输入量;内容上以教材为核心向外扩散。这只是本人建议的一个设计要点,其目的是为了“一箭双雕”,既有利于学生课文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当然,跨学科的研究性活动也是常见的,但是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我们的中学生用英文来撰写论文或者让学生用中文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是不切实际的。基于教材的内容和设计思想、以单元主题作为研究性活动的主题,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2、学习方式上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自主地完成探究过程,又发挥了教师的创造性。在这一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主体精神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这样的课还可以使各个学科相互联系更为紧密

当前在批评传统教学没有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些网络课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排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自主的课堂演变成为学生“自由”的课堂,教学效益很差。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通过精密的设计来实现,而设计的重点投放在“设计问题、安排活动、提供资源和指导探究方法”这四个方面。“让教师做最好的导演,让学生做最好的演员”,这就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要领。

3、设计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掌握有效的合作方式,学会分工、分享和承担责任。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学;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可以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同时又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观察与发现、判断与推理、演绎与归纳等多种思维能力;

5、依据课文主题,提供相关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浏览各种信息过程中了解别国的风俗习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提高学生的跨国文化理解力。

四、对开展单元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思考

单元主题学习活动与研究性学习非常相似,都强调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他们之间的区别也十分明显:前者的研究主题、任务、路径和资源都由教师提供,而后者课题的选择、研究的设计、参考文献的查找等都由学生自主地完成;前者是围绕着课本内容来开展研究的,而后者则是一种开放式的、主要是从社会实践中来选取研究课题的。总的来说,单元主题学习活动是一种教师“管理”程度相对较高的探究性学习,适合于目标较为明确的课堂教学。

笔者在尝试单元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中,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有以下一些突出优点:

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以课文为主题的单元主题学习活动活动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因为,在老师的周密设计下,学习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来配合,学生需要进行了大量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训练,而且是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比喻为“将羊群地放在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而不是只靠割些草来喂给关在栅栏里的羊”;而更为重要的是,带着主题和任务的阅读,改变了以前将重点投放在分析语法要点上的“庖丁解牛”式的阅读习惯,学生为完成研究任务而采取了检索式、跳跃式、猜测式、推理式、综合分析式等的阅读策略,这种策略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益。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们理解到:他们不需要在某一课书或某一节课内死盯住几个词、几个句子或某个语法项目才能学会它们,而是在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后,在语言的复现中比较灵活、也比较容易地掌握语言的。同时由于学生读得多、见得多,他们视野较广阔,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些正是英语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2、单元主题学习活动活动由学生自主完成,改变了以往依赖老师、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单元主题学习活动的课堂上获得了相当的“自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热情得到了较好的激发。同时,学生在完成网上作业的过程中,锻炼了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利用能力。

3、由老师提供网络资源、安排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研究,是一种安全且具有建设性的互连网使用方式,无需担心学生慢无目的的网上冲浪以至迷失方向或遭遇内容不健康的网站。

4、不少教师观看了学生汇编的体态语的资料,在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感到惊叹之余,深感多媒体技术不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工具,也是学生进行探究和语言实践的有效工具。教师要利用好这种工具,不仅需要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更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面临的任务同样需要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人在单元主题学习活动领域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笔者深信,单元主题学习活动是一种可以利用、有价值的教学方式。拙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同行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Bernie Dodge,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USA Some Thoughts About WebQuests edweb.sdsu.edu/courses/edtec596/about_webquests.html

2. Bernie Dodge. Investigating Archaeotype: A WebQuest

edweb.sdsu.edu/edweb_folder/Courses/EDTEC596/WebQuest1.html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

4. 刘玲玲,《对学生小组活动的几点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第3期

篇11: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研究性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课程改革说起。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同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将会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満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还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基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这个最终目标的。为要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来改变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具体地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当前,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做到了这些呢。我们有必要对两年多以来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回顾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每所普通高中学校都应该按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许多学校在课表中没有体现,有的将全部课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际上形同虚设。还有的学校干脆把这三个课时分配给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意思是只在这三科当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好的是安排1个或2个课时在正课(课表上)时间中,其余安排在课外活动和其他课余时间中进行。那种把研究性学习只分给几个学科的作法是不妥的,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某几个学科的事,应包括所有的学科,而且,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很多是跨学科综合、交叉的。

研究性学习只安排在某几个学科是不妥的,只安排部分教师实施,也是不妥的。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高中14大学科中,除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这些科目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外,其余9大学科都应安排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每期作16周上课时间计,全期共48课时 ,如果每周2节安排在正课中,每期有36节,则9大学科每科可以排4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课。排课时,总课表上不分到学科,另用单列课表将研究学习的课时分配给每位任课教师。督促检查,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每个学科每位教师4节研究性学习课干什么?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索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上有三种情况:

一是以课题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内容选择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方面。课题研究还包括项目(活动)设计类的课题。这种以课题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表达阶段,相应地,对于这种学习的评价过程就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等),和结题评价。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研究、小组研究和班集体研究三种形式。

第二种,就是有人称之为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教学”,即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即在一节课中铺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尽管这种问题也会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多数只与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与各自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放弃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形式,那么研究性学习就将背离它的初衷,而被纳入“应试教育”的狭窄轨道,终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反过来,如果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密切结合,则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更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探究能力。

第三种情况,就是“带研究性特点的”学科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在日常的各学科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也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的作法。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性质,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综合以上三种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形式看,当前的重点仍然应是第一种形式。没有第一种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广泛开展,就无法造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正因此,教育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另外,研究性学习的许多问题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不是一堂课或两堂课所能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当然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形式也可以有教室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前所述,活动评价中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价,结题论证,活动总结与交流都可以在教室课堂中进行。

走出课堂和校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是只是目前为了转变观念有权宜之计?应当说,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因为,不只是现时的观念转变问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要获得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今天的学生要走出课堂和校门,明天的学生同样要走出课堂和校门,今天对我们教师来说,可能是不太自觉这样做,明天则可能是一种自觉和自我意识的行为。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一期至少48课时,三年将是276课时,这么多时间的研究性学习,确实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看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应当走出课堂和校门。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困难,不仅是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观念落后,更在于研究性学习管理上的困难,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机制的问题。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管理与评价,要做好过程管理和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在这里我主要谈一谈活动过程的管理。

有的学校对于活动过程的做得比较好。广东番禺中学采用了建立“课程档案”的措施。规定:

学生必作:(1)研究方案:课题名称,目标,意义,内容,方法,所需资源,人员分工,进度安排,成果形式,专家或指导教师等内容,开题前上交,教研处备案。

(2)研究周记:每人每周学习情况记载,每篇不少于400字,含时间、地点、研究内容(要具体)、收获、体会、问题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期末总结要求1000字,每周上交专职教师批阅。

(3)研究成果:每小组或个人从下列内容中至少选择一项,研究 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科技作品以及软盘、录像资料等,期末上交专职教师。

教师必作:

(1)指导笔记:含对全班或所负责小组(个人)的指导的详细记录,有时间、地点、对象、主要内容,由专职教师共同完成,每周一次,每月底交教研处。

(2)项目总表:项目汇总(名称、项目成员、指导教师单位、联系渠道、进度所需资源等内容)开题后交教研处备案。

(3)学习心得:每月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心得。

(4)项目评估:对项目的意义,成功与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每篇不少于5000字。

篇12: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教研处必作:

(1)检查记录:每月末检查教师的指导笔记和学习心得,按a b c d四等评分;每学期抽查每班各项目小组(个人)的研究周记,按a b c d四级评分。

(2)科研论文:每学期以校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研究范围,写一篇科研论文。每学期编辑一本优秀研究成果集。

从番禺中学的情况看,这所学校还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中,主要是专职教师发挥作用。实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参与其中,应当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问题。

对教师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涉及教师工作量的认定和工作情况的考核。有的学校作出了有关管理与考核的规定:例如有一所学校规定专职教师每人带3个班为満工作量,兼职教师其工作量与语、数、英教师等同;另一所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指导的课题数为1—5个;还有的规定:(1)由于示范性高中要求教师能胜任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因此,能承担研究性学习指导和任意选修课教学的教师是合格的。并作为示范性高中教师的必备条件,学校将以此作为教师晋级、评选、年度考核优秀的硬指标。(2)工作量计算:专题讲座按1:1计算课时,应与学生共同听课,讲座期间较长时间在年级室者视同旷课。其他指导活动计算为:课题数×权重(根据课题质量确定权重)×每课题津帖数。(3)课题研究指导工作认定依据:①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专项记录本。包括学习笔记、听课记录、指导活动设计与过程记录,授课教案等。 ②所指导课题组的有关原始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的阶段成果(如小论文),对学生的评价。③专题讲座与集中交流活动的出勤情况。④指导研究性的学年总结或论文。

对学生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有的学校采用学分制是一种比较好方法。规定了基础学分,每个学期按研究计划完成任务的给2个学分。设奖励学分,活动开展得好的,经认定取得较好成果的,再给1—2个学分。三个学年中,学生取得10个学分时定为合格。如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高,研究态度认真,研究成果显著,则获得学分较多。

上述有关管理和评价方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许多学校 都制定了,但是落到实处的不多,甚至有的学校制定这些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

三、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当前,研究性学习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可是观念的转变又不会是自发的形成,只有在落实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探索研究中的体验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制约才会逐渐形成。在许多情况下,就是要形成一种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不变也得变的环境态势。

当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对提转变教育理念就反感,有的甚至说:“什么转变教育理念,那纯粹是‘作秀’!”那都是虚的,没有实际效用的东西。这样的人一方面说明他对当前以课改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无知,但同时又是因为受当前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因为社会看一所学校,关键是看高考升学率,一所重点中学,如果几年内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社会对这所学校的评价就会很糟,甚至组织部门对学校校长书记的考察,也可能作出对他们不利的结论。课程改革是要有胆识的,课程改革搞好了本来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但一开始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当前的很多情况是: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无论是作计划,写总结,都是把高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大家都不愿承担改革的风险,大家都习惯了长期以来老的一套教育理念和方法。在行动计划中,为了高考,他们会采取“一切为了前线(高考)”的行动策略,甚至为了高考不惜采取各种“战时特殊政策”。其教育行为的不公平现象和短视行为处处可见。人们认为,只要高考考试制度不变,这种现象也不会改变。废除高考考试制是不可能的,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方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现在,考试体现了最大的公平和公正,没有考试的人才选拔将会产生更多的腐败。但是高考制度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应当进一步加大。虽然考试改革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但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先导,适当加大改革的力度是完全可以作到的。

研究性学习可以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带研究性学习特点的学科教学模式,但其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形式是其他的形式不可替代的。研究性学习不是第二课堂,也不是一般地课外活动,是必修课,是特殊的必修课的课程形式。以前,搞素质教育时,为了克服一些人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搞第二课堂、搞活动的偏向,有人提出“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口号,这个口号本身没有错,但素质教育最终开展得怎样呢? 教育的观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人们相信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不是素质教育,反过来也会认为,凡是能提高考试质量的各种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和作法都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误入歧途。今天,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体验生活,体验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而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虽然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但绝对不能说,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如果不这样认识的话,那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失败,是与课程改革的宗旨相违背的。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论文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

浅谈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探究(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型论文

大学研究性论文范文

教学管理论文

研究性论文

班级教学管理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论文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生英语教学(集锦12篇)】相关文章:

识字教学开题报告2022-04-29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2022-04-30

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探索课题开题报告2022-05-06

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教学策略2024-01-07

电磁学课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论文2022-12-31

教学管理与教育的研究论文2023-02-27

四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2022-10-05

研究性学习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论文2023-10-11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2023-01-11

谈教学反思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