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成功故事

时间:2023-01-21 08:02:3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想的成功故事(精选7篇)由网友“大肥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李想的成功故事,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李想的成功故事

篇1:李想的成功故事

要想成功但觉得很辛苦,就看看别人的成功故事!

李想,这个80后一代创业者的佼佼者。在80后励志网介绍“中国十大创业新锐”的时候,他还是泡泡网(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如今这名80后创业者,有了新的头衔——汽车之家网站创始人,现任汽车之家总裁。李想是80后的典型代表,还在上高中的李想就开始做个人网站,注册泡泡网并开始运营,仅凭借着自己对IT产品的一腔热爱和滚雪球式的资本积累,高中学历的李想让泡泡网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独树一帜。 ,李想带领团队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创建汽车之家网站。目前,汽车之家现已成长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底,汽车之家实现了月度覆盖用户8000万,日均网站流量过1亿。

很多报道80后创业故事的网站给李想的创业经历这样定义——硅谷式的创业。什么叫硅谷式创业?硅谷模式的特点是什么?硅谷式创业其实就是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中心,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形成高技术综合体。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想的成功创业故事。

1、为了“理想”创立汽车之家

李想20创立汽车之家的时候已是亿万富翁了。据公开报道,李想20注册泡泡网,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泡泡网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年泡泡网收入万,利润1000万,李想一股独大,身价超过1亿元。李想是为了做成第一汽车垂直网站而做汽车之家的。请看他接受《创业家》&I黑马采访时的表述:“我们做泡泡网的时候错失了周期,被中关村在线抓走了。中关村在线是后来者,但市场转换的时候,它抓上了时机。当时我们没在意这个机会,时机过了以后,就得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行。就像现在的汽车之家,我们抓住了机会,我们的努力没有下降,我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你能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二十个小时吗?泡泡网做到了第三名,做不到第一。做汽车之家,我们看到了一个市场机会,而且全力以赴抓住了这个机会,其实就能成为第一(其实李想也是一个非常爱车的人)。我们做得不早也不晚,正好赶在汽车增长的高发期。另外一方面,汽车网站的对手比IT行业要弱得多。我自己认为我们是所有汽车网站里最会做互联网的,因为现在的汽车网站百分之九十九都算不上互联网公司,他们根本就没有运用互联网的生产力。”

2、为了做成事,不惜把CEO位置让出,甘做副总裁

,李想引入职业经理人秦致做汽车之家的CEO,而他甘当副总裁。秦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获依阿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在国外多家知名公司工作,回国后加入265上网导航任首席运营官,并促成了其与Google的并购。李想曾这样对《创业家》&I黑马谈起引进秦致的初衷:“秦致20来公司,我们团队光和他见面就有好几个月,团队所有人都几乎认可了,他才进来的。我觉得秦致很适合,他有我们所缺的东西。我们一帮人擅长做产品,了解用户,但是管理经验、销售经验都非常欠缺。”

3、善于利用风险资本,迅速做大汽车之家

,李想把他2000年创立的泡泡网“相当于卖给了”澳洲电讯,据传价格是5亿元左右。这固然有当时泡泡网因为资本市场泡沫的破裂,上市难成的原因,卖掉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但更核心的原因是,李想可以凭借这笔资本收入,聚焦资源,把汽车之家迅速做到行业第一。果然,一年后,汽车之家成为汽车类垂直网站绝对老大,第三方调研显示汽车之家流量占所有汽车类网站资讯的50%。

4、发挥产品和技术的优势

李想是石家庄最早摸计算机的高中生。“我是高三时开始上的网,当时上网还很贵,一个月要700、800块钱。”在此期间,李想迷上了个人网站,除了上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计算机上,像许多电脑迷一样,他也建了一个个人网站,“一开始是自己做着玩,但我这个人喜欢争强好胜,别人做得好,我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他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都放在网上,有很多人上网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访问量,3、5个月后访问量达到1万人次/天。他靠建站掘到第一桶金10万元,并因此成为他后来创办泡泡网的资本金。

我们会发现,新一批成功的硅谷式创业家,基本都懂技术: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最早就做过域名交易平台;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是程序员出身,曾为世界银行开发过搜索项目;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虽然是记者出身,但也懂技术和编程;搜狗CEO王小川,美团网创始人王兴都是IT男出身。

5、连续创业的劲头

李想2000年创立泡泡网,20卖掉;2005年二次创立汽车之家。跟他一样是连续创业家的硅谷式创业家越来越多了。庄辰超做去哪儿之前还做过虎鲨网,卖给了TOM,现在他又是融360、美丽说等高成长企业的联合创始人;王小川先后参与过ChinaRen、搜狗的创立;王兴先后创办过校内网、饭否和美团网;李学凌先后创办过CFP(今年或者明年年初在香港买壳上市)、YY语音……

6、学历低但受教育程度不低

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便李想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创业,但他受的教育程度并不低。他是石家庄最早使用计算机的高中生,19前,他曾给《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中国一流的IT刊物撰写稿件。他2000年创业,5年后身价过亿,当时被树为80后创业代表人物,无论是做泡泡网还是做汽车之家,他都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靠对互联网的娴熟应用,靠对用户的理解和把握成为行业的前茅。

7、做成汽车行业重要的平台

“我们开始跟随厂商做渠道下沉,我们做了一个全国的布局,做经销商业务。现在全国80个城市有我的办公室和员工,我能让经销商把最新的信息都发出来,审核哪一些对,哪一些错。给经销商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服务,随时能让客户知道80个各城市你所关注的新车价格信息和到店信息。例如,一个别克的4S店,想全国80个城市同一天,每一个城市找两个别克4S店做看车团,我就能做,有人和没人差别还是很大的。”李想的汽车之家已把用户和汽车厂家(以及渠道)牢牢地团结在周围,平台和生态初显,“现在我们的渠道价值越来越大,很多4S店,我们占到它全部销售额的15%到20%,对它们来讲,我们就是渠道。这些经销商不会在乎汽车之家媒体的属性,更多的是在乎渠道属性,当然也会在乎互动属性。”

篇2:80后亿万富翁李想的成功创业故事

什么叫硅谷式创业?硅谷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000年创立泡泡网,年卖掉;2005年二次创立汽车之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想的成功创业故事。

1、为了“理想”创立汽车之家

李想2005年创立汽车之家的时候已是亿万富翁了。据公开报道,李想2000年注册泡泡网,20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泡泡网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泡泡网收入2000万,利润1000万,李想一股独大,身价超过1亿元。李想是为了做成第一汽车垂直网站而做汽车之家的。

请看他接受采访时的表述:“我们做泡泡网的时候错失了周期,被中关村在线抓走了。中关村在线是后来者,但市场转换的时候,它抓上了时机。当时我们没在意这个机会,时机过了以后,就得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行。就像现在的汽车之家,我们抓住了机会,我们的努力没有下降,我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你能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二十个小时吗?泡泡网做到了第三名,做不到第一。

做汽车之家,我们看到了一个市场机会,而且全力以赴抓住了这个机会,其实就能成为第一(其实李想也是一个非常爱车的人)。我们做得不早也不晚,正好赶在汽车增长的高发期。另外一方面,汽车网站的对手比IT行业要弱得多。我自己认为我们是所有汽车网站里最会做互联网的,因为现在的汽车网站百分之九十九都算不上互联网公司,他们根本就没有运用互联网的生产力。”

2、为了做成事,不惜把CEO位置让出,甘做副总裁

年,李想引入职业经理人秦致做汽车之家的CEO,而他甘当副总裁。秦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获依阿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在国外多家知名公司工作,回国后加入265上网导航任首席运营官,并促成了其与Google的并购。

李想曾这样谈起引进秦致的初衷:“秦致2007年来公司,我们团队光和他见面就有好几个月,团队所有人都几乎认可了,他才进来的。我觉得秦致很适合,他有我们所缺的东西。我们一帮人擅长做产品,了解用户,但是管理经验、销售经验都非常欠缺。”

3、善于利用风险资本,迅速做大汽车之家

2008年,李想把他2000年创立的泡泡网“相当于卖给了”澳洲电讯,据传价格是5亿元左右。这固然有当时泡泡网因为资本市场泡沫的破裂,上市难成的原因,卖掉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但更核心的原因是,李想可以凭借这笔资本收入,聚焦资源,把汽车之家迅速做到行业第一。果然,一年后,汽车之家成为汽车类垂直网站绝对老大,第三方调研显示汽车之家流量占所有汽车类网站资讯的50%。

4、发挥产品和技术的优势

李想是石家庄最早摸计算机的高中生。“我是高三时开始上的网,当时上网还很贵,一个月要700、800块钱。”在此期间,李想迷上了个人网站,除了上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计算机上,像许多电脑迷一样,他也建了一个个人网站,“一开始是自己做着玩,但我这个人喜欢争强好胜,别人做得好,我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他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都放在网上,有很多人上网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访问量,3、5个月后访问量达到1万人次/天。他靠建站掘到第一桶金10万元,并因此成为他后来创办泡泡网的资本金。

我们会发现,新一批成功的硅谷式创业家,基本都懂技术: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最早就做过域名交易平台;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是程序员出身,曾为世界银行开发过搜索项目;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虽然是记者出身,但也懂技术和编程;搜狗CEO王小川,美团网创始人王兴都是IT男出身。

5、连续创业的劲头

李想2000年创立泡泡网,2008年卖掉;2005年二次创立汽车之家。跟他一样是连续创业家的硅谷式创业家越来越多了。庄辰超做去哪儿之前还做过虎鲨网,卖给了TOM,现在他又是融360、美丽说等高成长企业的联合创始人;王小川先后参与过ChinaRen、搜狗的创立;王兴先后创办过校内网、饭否和美团网;李学凌先后创办过CFP(今年或者明年年初在香港买壳上市)、YY语音……

6、学历低但受教育程度不低

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便李想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创业,但他受的教育程度并不低。他是石家庄最早使用计算机的高中生,年前,他曾给《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中国一流的IT刊物撰写稿件。他2000年创业,5年后身价过亿,当时被树为80后创业代表人物,无论是做泡泡网还是做汽车之家,他都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靠对互联网的娴熟应用,靠对用户的理解和把握成为行业的前茅。

7、做成汽车行业重要的平台

“20我们开始跟随厂商做渠道下沉,我们做了一个全国的布局,做经销商业务。现在全国80个城市有我的办公室和员工,我能让经销商把最新的信息都发出来,审核哪一些对,哪一些错。给经销商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服务,随时能让客户知道80个各城市你所关注的新车价格信息和到店信息。

例如,一个别克的4S店,想全国80个城市同一天,每一个城市找两个别克4S店做看车团,我就能做,有人和没人差别还是很大的。”李想的汽车之家已把用户和汽车厂家(以及渠道)牢牢地团结在周围,平台和生态初显,“现在我们的渠道价值越来越大,很多4S店,我们占到它全部销售额的15%到20%,对它们来讲,我们就是渠道。这些经销商不会在乎汽车之家媒体的属性,更多的是在乎渠道属性,当然也会在乎互动属性。”

篇3:80创业故事-李想

为了“理想”创立汽车家

李想创立汽车之家的时候已是亿万富翁了。据公开报道,李想注册泡泡网,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泡泡网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泡泡网收入万,利润1000万,李想一股独大,身价超过1亿元。李想是为了做成第一汽车垂直网站而做汽车之家的。请看他接受《创业家》&I黑马采访时的表述:“我们做泡泡网的时候错失了周期,被中关村在线抓走了。中关村在线是后来者,但市场转换的时候,它抓上了时机。当时我们没在意这个机会,时机过了以后,就得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行。就像现在的汽车之家,我们抓住了机会,我们的努力没有下降,我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你能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二十个小时吗?泡泡网做到了第三名,做不到第一。做汽车之家,我们看到了一个市场机会,而且全力以赴抓住了这个机会,其实就能成为第一(其实李想也是一个非常爱车的人)。我们做得不早也不晚,正好赶在汽车增长的高发期。另外一方面,汽车网站的对手比IT行业要弱得多。我自己认为我们是所有汽车网站里最会做互联网的,因为现在的汽车网站百分之九十九都算不上互联网公司,他们根本就没有运用互联网的生产力。”

为了做成事,不惜把CEO位置让出,甘做副总裁

,李想引入职业经理人秦致做汽车之家的CEO,而他甘当副总裁。秦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获依阿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在国外多家知名公司工作,回国后加入265上网导航任首席运营官,并促成了其与Google的并购。李想曾这样对《创业家》&I黑马谈起引进秦致的初衷:“秦致20来公司,我们团队光和他见面就有好几个月,团队所有人都几乎认可了,他才进来的。我觉得秦致很适合,他有我们所缺的东西。我们一帮人擅长做产品,了解用户,但是管理经验、销售经验都非常欠缺。”

善于利用风险资本,迅速做大汽车之家

,李想把他20创立的泡泡网“相当于卖给了”澳洲电讯,据传价格是5亿元左右。这固然有当时泡泡网因为资本市场泡沫的破裂,上市难成的原因,卖掉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但更核心的原因是,李想可以凭借这笔资本收入,聚焦资源,把汽车之家迅速做到行业第一。果然,一年后,汽车之家成为汽车类垂直网站绝对老大,第三方调研显示汽车之家流量占所有汽车类网站资讯的50%。

发挥产品和技术的优势

李想是石家庄最早摸计算机的高中生。“我是高三时开始上的网,当时上网还很贵,一个月要700、800块钱。”在此期间,李想迷上了个人网站,除了上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计算机上,像许多电脑迷一样,他也建了一个个人网站,“一开始是自己做着玩,但我这个人喜欢争强好胜,别人做得好,我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他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都放在网上,有很多人上网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访问量,3、5个月后访问量达到1万人次/天。他靠建站掘到第一桶金10万元,并因此成为他后来创办泡泡网的资本金。

我们会发现,新一批成功的硅谷式创业家,基本都懂技术: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最早就做过域名交易平台;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是程序员出身,曾为世界银行开发过搜索项目;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虽然是记者出身,但也懂技术和编程;搜狗CEO王小川,美团网创始人王兴都是IT男出身。

连续创业的劲头

李想2000年创立泡泡网,20卖掉;年二次创立汽车之家。跟他一样是连续创业家的硅谷式创业家越来越多了。庄辰超做去哪儿之前还做过虎鲨网,卖给了TOM,现在他又是融360、美丽说等高成长企业的联合创始人;王小川先后参与过ChinaRen、搜狗的创立;王兴先后创办过校内网、饭否和美团网;李学凌先后创办过CFP(今年或者明年年初在香港买壳上市)、YY语音……

学历低但受教育程度不低

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便李想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创业,但他受的教育程度并不低。他是石家庄最早使用计算机的高中生,前,他曾给《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中国一流的IT刊物撰写稿件。他2000年创业,5年后身价过亿,当时被树为80后创业代表人物,无论是做泡泡网还是做汽车之家,他都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靠对互联网的娴熟应用,靠对用户的理解和把握成为行业的前茅。

做成汽车行业重要的平台

“我们开始跟随厂商做渠道下沉,我们做了一个全国的布局,做经销商业务。现在全国80个城市有我的办公室和员工,我能让经销商把最新的信息都发出来,审核哪一些对,哪一些错。给经销商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服务,随时能让客户知道80个各城市你所关注的新车价格信息和到店信息。例如,一个别克的4S店,想全国80个城市同一天,每一个城市找两个别克4S店做看车团,我就能做,有人和没人差别还是很大的。”李想的汽车之家已把用户和汽车厂家(以及渠道)牢牢地团结在周围,平台和生态初显,“现在我们的渠道价值越来越大,很多4S店,我们占到它全部销售额的15%到20%,对它们来讲,我们就是渠道。这些经销商不会在乎汽车之家媒体的属性,更多的是在乎渠道属性,当然也会在乎互动属性。”

创业项目哪里找?记住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兴趣爱好所致,就会对事业充满热情,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选择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发展,当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会充满动力,会从内心深处谋求解决的办法。还带一部分创业者在选投资项目的时候,是看到别人在这个领域赚钱了,自己也投身其中,因为没有兴趣爱好做支撑,当遇到困难很难持续做下去。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可能会维持一时,但很难持续长久。

步骤二:不超过你承受范围的行业。选创业项目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自身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到自身的能力所在。根据自己的天赋、能力、资金、经验全面结合起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更容易取得成功。选好发展的行业确定创业项目的时候还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如果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就存在商业机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商机,发现商机并果断把握商机,就等于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步骤三:选择创业的方式。你是想一个人独自创业还是想与亲朋好友合伙创业,这也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自己创业做生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需要自己扛,而如果选择与亲朋好友合伙创业,有可能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现象,或者会存在经济纠纷浪费精力。如果想要开店做生意,选择开加盟连锁店是非常不错的创业选择,这是一种比较有保障的创业方式,因为资源都由总部提供,即便没有任何创业经验,也可以在总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快速步入正轨.

步骤四:充分的市场调查。没有调查数据就没有发言权,在创业选项目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比如说想要开一家门店,就要了解周边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确定消费目标客户群体。根据周边人们的消费情况,选择适合的经营项目,举一个反向例子,在农村开咖啡馆显然并不现实。

步骤五:创业前准备好相关证书。以开商店为例一定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证件,开店做生意属于个体工商户,需要到工商局递交有关资料表格,包括身份证、照片等有关材料要准备齐全,在工商局登记申请,经工商局批准才属于合法店面。

篇4:李宁成功背后的故事

李宁简介:

李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士学位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他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先后摘取十四项世界冠军,赢得一百多枚金牌。

1982年 12月22日,李宁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李宁一人夺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获单杠、自由体操、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6项冠军,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被誉为“体操王子”。 1984年获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体操单项比赛中夺得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3项冠军,一举夺得三金两银一铜,接近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1/5,成为该届奥运会中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1988年退役后,李宁以其姓名命名创立了“李宁”运动品牌。运动品牌涉足广泛,从生产运动服装、运动鞋到生产篮球、足球等。

李宁的运动生涯:

6岁开始练习体操,1971年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操队1980年因成绩优秀而被选入国家体操队。1982年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在男子全部7个个人项目中,获全能、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和吊环6项冠军,余下的双杠项目也获得了第三名,成为世界体操史上至今唯一取得如此令人惊叹好成绩的运动员。

由于这个成绩只有获得全部7项个人金牌或包括全能之内的6项个人金牌再加个人单项的银牌等两种情况才能打破这个记录,故李宁当年这个结果不但空前,几乎也是绝后了,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因此被誉为“体操王子”

李宁成功背后的故事:

穿过北京市南部著名的亦庄开发区,在经过一批挂着国际五百强标志的厂房和办公楼之后,我们的车停在了通州区的光机电一体化基地佳创路1号门前。这个有着与众不同的花园设计的办公区有近十万平方米,进门就能看到跑道和小足球场,办公室的一楼,还开设着“LINING”、“AIGLE”和“LOTTO”等运动衣服和用品的专卖店,这就是搬到北京多年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总部。

20xx年6月30日,在充满设计感的会议中心,李宁站在演讲台上。

他鬓角花白头发稀疏,身材微微有些发福,走路的步伐很沉稳。他拿起话筒,背后的大屏幕上,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的一幕:那个年轻俊朗的李宁在吊环上完成高难度的动作,脚尖绊到吊环,他趔趄着站好,脸上露出笑容……

那时候,李宁被称为“王子”已经很多年了,从1970年进入体校开始,这条艰辛的道路为他带来了106块金牌,无数的荣誉,和毋庸置疑的“英雄”的称号。当他作为绝对主力再次踏上奥运征程的时候,他25岁。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这是一个从顶峰开始滑落的年纪。可是对于李宁来说,这是一个辉煌戛然而止的时间。

再也没有人当他是英雄。曾经风靡万千少女心灵的俊朗笑容,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的罪证—因为没有能够第107次完成金牌的梦想,他被当成了罪人。因为失利之后“竟敢”脸上带出笑容,愤怒的陌生人往他家里寄过绳子,让他上吊。

李宁退役了,26岁那年。和他年纪相近的一批运动员,看到他的遭遇,也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公众已渐渐忘却这段往事。他们都不曾意识到,在经历过长达百年的屈辱和几十年的精神压抑之后,透过体育和金牌宣泄出来的情绪,曾经有过如此巨大的能量—它能让十几亿人的血同时沸腾,也能让一部分人的情绪处于失控的边缘;它能激发出无比强大的热情,也在热情落空的时候,变成一把利刃,狠狠地伤害那些自己曾经热爱过的人。

47岁的李宁半扭着头看了一眼屏幕,脸上露出同样的微笑,“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会笑。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失败,体操运动员都是从失败中走过来的。运动不仅仅是输赢的关系,我们理解运动是一个追求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奇。”

讲这番话的李宁,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企业家。

这些年来,李宁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香港,偶尔会被香港的八卦周刊拍到,但是大部分时间,他低调得惊人。他每过一两个月会回李宁公司位于北京亦庄的总部一趟,其余的精力,他大多都投放在一个叫“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的公益项目上。

作为运动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李宁都是极其成功的,当时他的社会知名度之高,或许只有后来的姚明和刘翔可堪比肩。然而他所做的这个公益基金,却把目光聚焦在人数更为众多的非冠军运动员身上。在中国,运动员也会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位于金字塔尖的运动员拿冠军得金牌,享受着鲜花和荣誉、公众知名度以及这一切带给他们的财富。可是更多的位于金字塔底部的运动员,在短暂的职业生涯中没有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退役以后,因为文化知识的限制,许多人很难在社会上发展,甚至连生计都有问题。

“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希望能够帮助这些非冠军的运动员尽量延长他们的职业生涯,在运动员生涯结束之后,能够顺利地转型到教练员的身份—为此,这个基金将提供给他们必须的培训和发展平台。

李宁说,他喜欢和运动员在一起。

当然,曾经的体育明星身份在他经营李宁公司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地起到过巨大的作用。

1990年,李宁公司刚刚成立,那一年中国体育界的一件大事是北京亚运会。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大规模的国际级综合体育比赛盛会,全中国人的热情都被那首《亚洲雄风》点燃。

策划人王志纲还记得,当时他作为健力宝集团的总顾问,和健力宝的老板李经纬以及李宁一起到北京,李经纬提出要拿上千万来支持亚运会,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非常感动,当场就答应了三个条件,一是在天安门广场摆放健力宝的充气罐广告,二是在天安门接见这些赞助亚运会的企业家,三是给李宁牌服装冠名权,在整个中国的火炬长跑上做标识,并要求中央电视台连续跟踪报道。

之后,李宁还动用了自己的公关能力和名人效力,调动自己在国家体委的老关系,劝说火炬接力处的领导,“如果火炬接力的承办权落到外国公司手里,那将是12亿中国人的耻辱。”

于是,1990年的中国人,在电视上看到了西藏姑娘达瓦央宗采集圣火的场面,李宁穿着雪白的李宁牌服装,从她的手里接过了火炬。之后,随着火炬接力的一路传送,李宁牌运动服的LOGO和名字传遍中国。

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体育用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宁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遭遇太强大的抵抗。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李宁品牌的运动服也被打上了“民族品牌”的标志,在每一次国际赛事上,穿着李宁牌运动服走上领奖台,成为中国运动员的标配。

只不过,到20xx年,当奥运会在家门口举办的时候,李宁却意外地没有成为奥运会服装品牌的赞助商。提交标书的时间是在20xx年,那时候李宁还没有上市,公司的年营业额还没有超过10亿元,CEO张志勇还记得自己填写标书的时候,在写上那些李宁公司当时根本没有能力支付的天文数字时,自己的手一直在微微颤抖。李宁当时在豪赌,赌自己再经过4年的发展就有能力支付这巨额的赞助费,而他的底气来自于他自己以及这家公司和中国体育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内心深处他还会想,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身上怎么可以穿外国品牌的服装?

事实证明,李宁猜错了。

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民族品牌和爱国热情的说服力,已经不如1990年的时候那么巨大。20xx年,中国运动员有28支队伍穿着耐克的服装比赛,然后再脱下比赛服,穿上阿迪达斯的领奖服登上领奖台。

20xx年的8月8日,对于李宁来说,是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失败日,却是作为一个运动员的成功日。他点燃了奥运会主火炬。之后,他给CEO张志勇、CMO方世伟等人群发了一个短信,短信中说,今天他点这把火是为13亿中国人点的,也是为所有热爱体育的人点的,更是为运动员点的。

或许是以这一天为起点,李宁公司开始了“向运动本质回归”的转向。

不得不说,李宁公司成立的时间节点非常好。从1990开始,中国经济更开始了一种奇迹般地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力的增长和体育健身热情的持续

提升。

以体育明星的身份投身商界本不是什么太离经叛道的选择。可是,他是李宁。体操王子即使坠落凡尘却总还算曾经影响过整整一代人的英雄,在退役之后去广东三水这个小地方发展,即使是从现在来看,也是非常大胆的选择。但是,正是在三水这样一个毗邻港澳、随时能够接触体育用品新动向的珠江三角洲小县,才能孕育出来后来到香港上市的李宁公司。

那一年,广东健力宝集团总裁李经纬向李宁发出加盟的邀请,现在很难知道,他会否预料到李宁公司能够成为今天最大的内地体育用品品牌。李经纬1938年出生在广东三水,是个遗腹子,没上过一天学堂,小时候替人擦皮鞋打扇子,长大了以后曾经当过三水县的体委副主任,被人排挤之后到县里的小酒厂当了厂长。

1984年,李经纬拿到了一种含碱性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配方,于是将那个三水县酒厂改名为广东运动饮料厂,推出了健力宝饮料—之后的故事变得很神奇。一年利润不过几万元的小厂,竟然把目光投向了奥运会赞助,最后凭借能显示“体育气质”的商标设计和临时从香港买来的易拉罐,健力宝极富戏剧性地成为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这个由三水一家小公司生产的罐装饮料被运往北京,并最终出现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上。

李宁是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在那时与李经纬相识并成为朋友。我们只知道,在那之后,健力宝这个品牌就和体育挂上了紧密的联系,健力宝花了几百万来做体育赞助,而在体育赛场上随处可见的商标也让健力宝的销售额大增,1987年达到1.3亿。

兵败汉城之后,李宁抵达国内机场,他避开新闻记者,一个人走在机场长长的甬道上,在尽头,李经纬抱着一束鲜花在等他。这是一个未经考证的细节,但此后发生的一切却使人乐于相信这个传说。1989年,李宁加入广东健力宝集团,身份是总经理特别助理,而他的工作,主要是分管公关宣传、市场策划和筹办运动服装厂。

仅仅半年之后,一家新的、以李宁的名字命名的体育用品生产行业正式成立了。据说李宁本人对于这个提议相当犹豫,不要说汉城兵败的阴影还没有散去,李宁对于自己这个曾经光环无限的名字还处于一种自我怀疑之中。从吊环上摔下来,不过是面露了一丝礼貌性的微笑,便已经被千夫所指,如今再如此张扬高调,公众会怎么看?再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人名命名的企业还是前所未有的。难道李宁可以做这个开先河者?

受香港商业思想熏陶的广东商人,总有着超前于时代的嗅觉和勇气。在这个问题上,李经纬很坚持,他坚信李宁这个名字是退役之后的李宁所拥有的最大财富—事实上,对于李经纬的公司来说,拥有这个声名显赫的名字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有一个好名字的公司,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进入了一个正确的行业。

而李宁自己的商业天分,可能体现在他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将李宁公司从健力宝集团这个县属企业的体制中剥离出来,实现了股份制改造。之后他引入陈义红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将公司的总部从三水一步到位搬去北京。再之后,彻底放权给职业经理人,自己去了北京大学的法律系读书。陈义红是一个天生会做生意的人,是他改变了当时李宁的团体销售和批发为主的销售模式,建立了以零售为主的商业模式。他在全国成立了12家全资子公司,立足省会城市,建立专卖店与店中店结合的多格局零售网络。强大的渠道让李宁公司在整个90年代稳定发展,拥有几千家店面的李宁面对当时只有几百家门店的耐克和阿迪达斯,有着明显的优势。

李宁和他的家族一度拥有李宁公司37%的股份,但是很少会有人认为李宁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这和李宁的管理方式有关,也和他的性格有关。

极少有人能采访到李宁,即便有,也只是寥寥数语。

我们曾经猜测,是1988年那场全民围剿伤了他的心,以至于这么多年来,他都对媒体保持着戒备之心。

也有人猜测,他本性便是如此神秘。

其实可能不是这样的。

,已经是李宁公司董事长的李宁,摘下了运动明星的光环,却还有着一张路人皆知的脸和不菲的身家。那一年,他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20xx年,又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习管理。

北大和清华,是不少体育明星退役之后选择进修的学校。学校很大,名人很多,却不太常见面。那时候,我们常说,原本也没有指望这些人和我们一样每天去上课。

李宁却是个例外。那时候,我经常看见他骑着一辆最普通的大自行车穿行在校园的路上,衣着也很随意。那时候他的头发还算浓密,保留着他运动员时候的平头发型。

最后一次见他,是我毕业前的那个冬天,我从学校食堂出来,挑开门帘,正看到他骑着自行车来到门前,一条腿跨下车来,两人照了个对脸。我笑了一下,而他也露出微笑。

因为这个微笑,让我觉得他不是一个个性神秘的人。

20xx年6月30日中午,事隔十年再次见到李宁,竟还是在食堂。这一次,是李宁公司的高级员工餐厅,有许多包间,不过李宁没有进去。他一个人取了一些鸡肉、青菜和玉米,随便挑了个座位坐下。那天园区里有许多媒体记者和客户来来往往,见到昔日的体操王子,很多人忍不住上去打招呼。李宁见到有人来必定先从座位上站起来,与人握手,攀谈几句。他的这顿午饭被打断了十几次,而他也没有想要进到包房里去,躲开那些目光。

李宁祖籍广东顺德,在广西长大,事业在广东三水起步。和所有我认识的珠三角商人一样,他生活简朴,作风低调,肯吃苦,会赚钱,却不喜欢在媒体面前过多地曝光。

与李宁的低调和不善言谈截然相反,如今正在管理李宁公司的CEO张志勇—一位从普通员工一路提拔的财务人员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十分能言善辩。很多人只记得李宁公司从广东三水发家的事迹,却不知道在20xx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张志勇已经把所有的供应商资源都转移到中部地区去了,这是一个令他在事后庆幸不已的举动。他说,没有这次转移,他很难想象在金融危机中会发生什么事。很多人还固执地觉得李宁无论从产品到品牌形象到门店的设计,都属于二三线城市35岁以上年龄的审美取向,可是李宁20xx年在北京亦庄新建成的总部园区,无论从建筑风格皇悄诓科?眨?枷缘檬?愎?驶?£

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剩下的只有两个选择,被改变,还是去改变。

现在,张志勇要面对的,首先是成本的大幅增加。

当然,李宁现在已经是一家轻资产的公司,它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只有供应商。但是即便已经将供应商资源整合到了中西部,供应商们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也要面对因为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而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此外,李宁在全国拥有数千家零售门店,这些在分销驱动的年代里让李宁“坐着收钱”的店铺,如今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和租金的上涨。

其次,耐克和阿迪达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面对陌生市场找不着北的巨人了,两大世界体育用品巨头如今在中国攻城略地,与李宁一起分割着这个市场最大的份额。紧随其后的,是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体育用品公司的崛起和以Kappa为代表的传统体育品牌的新生。晋江系有区域协同的优势,在李宁公司将总部搬到北京之后,它所面对的税收压力就比设在晋江的公司大得多。而晋江系的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在成本控制上比李宁更有优势。

更可怕的是,20xx年之前,这个行业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了20xx年,这个爆发期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一下子掉到11%,20xx年的情况比20xx年稍好,预计为15%,但是毫无疑问,鲜花着锦般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张志勇同时还要面对的一个难题是中国消费者的提升速度。在这方面,中国消费者的“后发优势”极为明显,在封闭了几十年之后,中国人的消费欲井喷般被激发出来,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作为一家消费品公司,怎样追赶和把握消费者的口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开玩笑地建议张志勇把公司也搬到像晋江一样的税收有优惠的地区去。即便是玩笑,他也断然否定。是的,尽管公司是轻资产,看起来只是一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园区,但是里面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它必须在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发展。

张志勇也否定了向休闲时尚方向转型的提议,尽管继Kappa之后,老牌运动品牌Puma和Converse也都开始走上了这条道路,尽管在前几年,我们怀疑过李宁也有过向这个方向转型的尝试。张志勇认为这一块的市场增长有限且竞争激烈,思来想去,还是要回归体育品牌的本质—强调专业体育才是李宁的立足之本。

说到这里,必须再提及李宁对公司管理的影响。除了李宁自己担任集团董事长之外,还有3位执行董事和7位独立董事,其中有两位是品牌专家,两位是审计专家,精于内控审计,还有两位是投资专家。“他是用最懂最专业的一群人来和管理层互动,”张志勇将做出这样安排的李宁称为大智若愚,“他可能不懂品牌,不懂市场,没关系,董事会懂,这样的高层,没有人敢怠慢,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把公司的治理水平融合得比较好。”

李宁本人不会放手的一点,就是体育赞助。赞助运动队和运动员,是体育用品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而在张志勇的眼里,李宁在这方面的敏感和眼光是独到的。现在李宁公司所赞助的六支金牌运动队,除了羽毛球队之外,其余的赞助关系,都是从开始就确定的,包括当时不受人关注而如今被广泛谈论的女子射击队。“至于羽毛球,不是我们不想,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没钱。羽毛球队的赞助费用非常高。”

对于普通人而言,专业的体育运动服装昂贵而且充满了我们所不能理解的高科技。比如张志勇非常骄傲地向我们介绍他们为中国跳水队设计的比赛服上的凹槽,能够在运动员入水的时候迅速地将衣服和身体之间的水分排出去,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去准备下一个动作—这样的设计,对于普通人而言,有意义吗?

张志勇说,这些专业化的设计,昂贵的设计,就是占据“头脑份额”的重要武器。李宁的市场份额曾经很高,但是在20xx年到20xx年,它被耐克和阿迪达斯迅速超越,尽管李宁在20xx年重新反超了阿迪达斯,但是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仍被耐克所占据。他说,这就是当初他忽视了“头脑份额”的缘故。在人们的消费力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李宁,但是在这些客户的心里,耐克和阿迪达斯却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因此一旦他们有钱了,就立刻去买一件自己心仪的品牌,完成自己的心愿。又或者,“消费者对运动项目与品牌的连接度,远远比我们想像中高。这些衣服他看见了不一定买,他一旦参与这个运动项目了,马上就会买,这就是头脑份额跟市场份额转换的

绩效。”这也是李宁公司开始强调要回归运动本质的原因。

20xx年6月30日,李宁公司宣布发布新的品牌LOGO,已经使用了20xx年的老品牌被称为“经典品牌”,将在几年之后作为一个新的系列重新推出市场,新的LOGO将在一个月之内开始在第一批500家专卖店上出现,到明年会更换20xx至3000家。“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也更新为“改变一切”(make the change)。CMO方世伟说,新的LOGO和口号所要传达的,就是李宁公司在进行品牌重塑,并希望能够将品牌DNA通过这些外在的标识清晰地传递出去。

方世伟还说,从20xx年6月开始,他们就在内部启动一个新的项目,设计第六代门店,希望能够让门店的风格变得更时尚、更酷。这让我想起李宁的第一家专卖店,地址选择在北京灯市西口,开业时间选择在1990年9月22日,1990年亚运会开幕的当天。而那时候的店面装修风格,虽然有李宁的亲力亲为,却仍不免被评为“就像金利来”一样。当然,说这话的人,在当时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很高的赞扬。事到如今,李宁专卖店的装修风格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相比,李宁专卖店在装修和氛围上所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与他们期待的仍有距离。

根据20xx年的市场调查,李宁品牌的实际消费人群和目标消费人群相比,年龄偏大,35岁至40岁的人群占了50%。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李宁品牌“有潜力”、“中国特色”,但是却依然认为它在“酷”、“时尚”、“国际化”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在本次品牌重塑之后,李宁品牌将正式在一线城市露面,与耐克等国际品牌展开正面争夺。”张志勇说。

而在更遥远的将来,张志勇希望李宁能够成为世界前5位的体育品牌公司,国际市场份额将占总体销售的20%以上。20xx年将是他预想中李宁品牌全面国际化的开始,而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是国际化的准备阶段。他希望8年内李宁能够成为国内第一的体育品牌,至于第二是谁,他不在乎。

这一天,1963年出生的李宁把他的公司所赞助的金牌运动员请上了台,这些年轻的运动员穿着最新款的李宁运动服,和李宁一起冲着台下摆了一个很酷的pose。面对镁光灯,林丹们镇定自若,霸气十足,反而是李宁显得有些腼腆。他明显是上一代的运动员。

可是李宁喊出了一句新口号,“90后李宁”,因为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今年正好满20岁。20岁的企业是否能比90岁的阿迪达斯和与李宁同龄的耐克更理解20岁年轻人的需求?答案只有时间知道。

篇5:李宁成功背后的故事

李宁简介:

李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士学位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他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先后摘取十四项世界冠军,赢得一百多枚金牌。

1982年 12月22日,李宁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李宁一人夺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获单杠、自由体操、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6项冠军,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被誉为“体操王子”。 1984年获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体操单项比赛中夺得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3项冠军,一举夺得三金两银一铜,接近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1/5,成为该届奥运会中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1988年退役后,李宁以其姓名命名创立了“李宁”运动品牌。运动品牌涉足广泛,从生产运动服装、运动鞋到生产篮球、足球等。

李宁的运动生涯:

6岁开始练习体操,1971年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操队1980年因成绩优秀而被选入国家体操队。1982年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在男子全部7个个人项目中,获全能、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和吊环6项冠军,余下的双杠项目也获得了第三名,成为世界体操史上至今唯一取得如此令人惊叹好成绩的运动员。

由于这个成绩只有获得全部7项个人金牌或包括全能之内的6项个人金牌再加个人单项的银牌等两种情况才能打破这个记录,故李宁当年这个结果不但空前,几乎也是绝后了,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因此被誉为“体操王子”

李宁成功背后的故事:

穿过北京市南部著名的亦庄开发区,在经过一批挂着国际五百强标志的厂房和办公楼之后,我们的车停在了通州区的光机电一体化基地佳创路1号门前。这个有着与众不同的花园设计的办公区有近十万平方米,进门就能看到跑道和小足球场,办公室的一楼,还开设着“LINING”、“AIGLE”和“LOTTO”等运动衣服和用品的专卖店,这就是搬到北京多年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总部。

6月30日,在充满设计感的会议中心,李宁站在演讲台上。

他鬓角花白头发稀疏,身材微微有些发福,走路的步伐很沉稳。他拿起话筒,背后的大屏幕上,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的一幕:那个年轻俊朗的李宁在吊环上完成高难度的动作,脚尖绊到吊环,他趔趄着站好,脸上露出笑容……

那时候,李宁被称为“王子”已经很多年了,从1970年进入体校开始,这条艰辛的道路为他带来了106块金牌,无数的荣誉,和毋庸置疑的“英雄”的称号。当他作为绝对主力再次踏上奥运征程的时候,他25岁。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这是一个从顶峰开始滑落的年纪。可是对于李宁来说,这是一个辉煌戛然而止的时间。

再也没有人当他是英雄。曾经风靡万千少女心灵的俊朗笑容,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的罪证—因为没有能够第107次完成金牌的梦想,他被当成了罪人。因为失利之后“竟敢”脸上带出笑容,愤怒的陌生人往他家里寄过绳子,让他上吊。

李宁退役了,26岁那年。和他年纪相近的一批运动员,看到他的遭遇,也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公众已渐渐忘却这段往事。他们都不曾意识到,在经历过长达百年的屈辱和几十年的精神压抑之后,透过体育和金牌宣泄出来的情绪,曾经有过如此巨大的能量—它能让十几亿人的血同时沸腾,也能让一部分人的情绪处于失控的边缘;它能激发出无比强大的热情,也在热情落空的时候,变成一把利刃,狠狠地伤害那些自己曾经热爱过的人。

47岁的李宁半扭着头看了一眼屏幕,脸上露出同样的微笑,“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会笑。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失败,体操运动员都是从失败中走过来的。运动不仅仅是输赢的关系,我们理解运动是一个追求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奇。”

讲这番话的李宁,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企业家。

这些年来,李宁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香港,偶尔会被香港的八卦周刊拍到,但是大部分时间,他低调得惊人。他每过一两个月会回李宁公司位于北京亦庄的总部一趟,其余的精力,他大多都投放在一个叫“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的公益项目上。

作为运动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李宁都是极其成功的,当时他的社会知名度之高,或许只有后来的姚明和刘翔可堪比肩。然而他所做的这个公益基金,却把目光聚焦在人数更为众多的非冠军运动员身上。在中国,运动员也会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位于金字塔尖的运动员拿冠军得金牌,享受着鲜花和荣誉、公众知名度以及这一切带给他们的财富。可是更多的位于金字塔底部的运动员,在短暂的职业生涯中没有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退役以后,因为文化知识的限制,许多人很难在社会上发展,甚至连生计都有问题。

“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希望能够帮助这些非冠军的运动员尽量延长他们的职业生涯,在运动员生涯结束之后,能够顺利地转型到教练员的身份—为此,这个基金将提供给他们必须的培训和发展平台。

李宁说,他喜欢和运动员在一起。

当然,曾经的体育明星身份在他经营李宁公司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地起到过巨大的作用。

1990年,李宁公司刚刚成立,那一年中国体育界的一件大事是北京亚运会。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大规模的国际级综合体育比赛盛会,全中国人的热情都被那首《亚洲雄风》点燃。

策划人王志纲还记得,当时他作为健力宝集团的总顾问,和健力宝的老板李经纬以及李宁一起到北京,李经纬提出要拿上千万来支持亚运会,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非常感动,当场就答应了三个条件,一是在天安门广场摆放健力宝的充气罐广告,二是江泽民在天安门接见这些赞助亚运会的企业家,三是给李宁牌服装冠名权,在整个中国的火炬长跑上做标识,并要求中央电视台连续跟踪报道。

之后,李宁还动用了自己的公关能力和名人效力,调动自己在国家体委的老关系,劝说火炬接力处的领导,“如果火炬接力的承办权落到外国公司手里,那将是12亿中国人的耻辱。”

于是,1990年的中国人,在电视上看到了西藏姑娘达瓦央宗采集圣火的场面,李宁穿着雪白的李宁牌服装,从她的手里接过了火炬。之后,随着火炬接力的一路传送,李宁牌运动服的LOGO和名字传遍中国。

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体育用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宁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遭遇太强大的抵抗。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李宁品牌的运动服也被打上了“民族品牌”的标志,在每一次国际赛事上,穿着李宁牌运动服走上领奖台,成为中国运动员的标配。

只不过,到,当奥运会在家门口举办的时候,李宁却意外地没有成为奥运会服装品牌的赞助商。提交标书的时间是在,那时候李宁还没有上市,公司的年营业额还没有超过10亿元,CEO张志勇还记得自己填写标书的时候,在写上那些李宁公司当时根本没有能力支付的天文数字时,自己的手一直在微微颤抖。李宁当时在豪赌,赌自己再经过4年的发展就有能力支付这巨额的赞助费,而他的底气来自于他自己以及这家公司和中国体育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内心深处他还会想,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身上怎么可以穿外国品牌的服装?

事实证明,李宁猜错了。

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民族品牌和爱国热情的说服力,已经不如1990年的时候那么巨大。20,中国运动员有28支队伍穿着耐克的服装比赛,然后再脱下比赛服,穿上阿迪达斯的领奖服登上领奖台。

年的8月8日,对于李宁来说,是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失败日,却是作为一个运动员的成功日。他点燃了奥运会主火炬。之后,他给CEO张志勇、CMO方世伟等人群发了一个短信,短信中说,今天他点这把火是为13亿中国人点的,也是为所有热爱体育的人点的,更是为运动员点的。

或许是以这一天为起点,李宁公司开始了“向运动本质回归”的转向。

不得不说,李宁公司成立的时间节点非常好。从1990开始,中国经济更开始了一种奇迹般地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力的增长和体育健身热情的持续

提升。

以体育明星的身份投身商界本不是什么太离经叛道的选择。可是,他是李宁。体操王子即使坠落凡尘却总还算曾经影响过整整一代人的英雄,在退役之后去广东三水这个小地方发展,即使是从现在来看,也是非常大胆的选择。但是,正是在三水这样一个毗邻港澳、随时能够接触体育用品新动向的珠江三角洲小县,才能孕育出来后来到香港上市的李宁公司。

那一年,广东健力宝集团总裁李经纬向李宁发出加盟的邀请,现在很难知道,他会否预料到李宁公司能够成为今天最大的内地体育用品品牌。李经纬1938年出生在广东三水,是个遗腹子,没上过一天学堂,小时候替人擦皮鞋打扇子,长大了以后曾经当过三水县的体委副主任,被人排挤之后到县里的小酒厂当了厂长。

1984年,李经纬拿到了一种含碱性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配方,于是将那个三水县酒厂改名为广东运动饮料厂,推出了健力宝饮料—之后的故事变得很神奇。一年利润不过几万元的小厂,竟然把目光投向了奥运会赞助,最后凭借能显示“体育气质”的商标设计和临时从香港买来的易拉罐,健力宝极富戏剧性地成为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这个由三水一家小公司生产的罐装饮料被运往北京,并最终出现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上。

李宁是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在那时与李经纬相识并成为朋友。我们只知道,在那之后,健力宝这个品牌就和体育挂上了紧密的联系,健力宝花了几百万来做体育赞助,而在体育赛场上随处可见的商标也让健力宝的销售额大增,1987年达到1.3亿。

兵败汉城之后,李宁抵达国内机场,他避开新闻记者,一个人走在机场长长的甬道上,在尽头,李经纬抱着一束鲜花在等他。这是一个未经考证的细节,但此后发生的一切却使人乐于相信这个传说。1989年,李宁加入广东健力宝集团,身份是总经理特别助理,而他的工作,主要是分管公关宣传、市场策划和筹办运动服装厂。

仅仅半年之后,一家新的、以李宁的名字命名的体育用品生产行业正式成立了。据说李宁本人对于这个提议相当犹豫,不要说汉城兵败的阴影还没有散去,李宁对于自己这个曾经光环无限的名字还处于一种自我怀疑之中。从吊环上摔下来,不过是面露了一丝礼貌性的微笑,便已经被千夫所指,如今再如此张扬高调,公众会怎么看?再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人名命名的企业还是前所未有的。难道李宁可以做这个开先河者?

受香港商业思想熏陶的广东商人,总有着超前于时代的嗅觉和勇气。在这个问题上,李经纬很坚持,他坚信李宁这个名字是退役之后的李宁所拥有的最大财富—事实上,对于李经纬的公司来说,拥有这个声名显赫的名字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有一个好名字的公司,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进入了一个正确的行业。

而李宁自己的商业天分,可能体现在他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将李宁公司从健力宝集团这个县属企业的体制中剥离出来,实现了股份制改造。之后他引入陈义红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将公司的总部从三水一步到位搬去北京。再之后,彻底放权给职业经理人,自己去了北京大学的法律系读书。陈义红是一个天生会做生意的人,是他改变了当时李宁的团体销售和批发为主的销售模式,建立了以零售为主的商业模式。他在全国成立了12家全资子公司,立足省会城市,建立专卖店与店中店结合的多格局零售网络。强大的渠道让李宁公司在整个90年代稳定发展,拥有几千家店面的李宁面对当时只有几百家门店的耐克和阿迪达斯,有着明显的优势。

李宁和他的家族一度拥有李宁公司37%的股份,但是很少会有人认为李宁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这和李宁的管理方式有关,也和他的性格有关。

极少有人能采访到李宁,即便有,也只是寥寥数语。

我们曾经猜测,是1988年那场全民围剿伤了他的心,以至于这么多年来,他都对媒体保持着戒备之心。

也有人猜测,他本性便是如此神秘。

其实可能不是这样的。

19,已经是李宁公司董事长的李宁,摘下了运动明星的光环,却还有着一张路人皆知的脸和不菲的身家。那一年,他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又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习管理。

北大和清华,是不少体育明星退役之后选择进修的学校。学校很大,名人很多,却不太常见面。那时候,我们常说,原本也没有指望这些人和我们一样每天去上课。

李宁却是个例外。那时候,我经常看见他骑着一辆最普通的大自行车穿行在校园的路上,衣着也很随意。那时候他的头发还算浓密,保留着他运动员时候的平头发型。

最后一次见他,是我毕业前的那个冬天,我从学校食堂出来,挑开门帘,正看到他骑着自行车来到门前,一条腿跨下车来,两人照了个对脸。我笑了一下,而他也露出微笑。

因为这个微笑,让我觉得他不是一个个性神秘的人。

206月30日中午,事隔十年再次见到李宁,竟还是在食堂。这一次,是李宁公司的高级员工餐厅,有许多包间,不过李宁没有进去。他一个人取了一些鸡肉、青菜和玉米,随便挑了个座位坐下。那天园区里有许多媒体记者和客户来来往往,见到昔日的体操王子,很多人忍不住上去打招呼。李宁见到有人来必定先从座位上站起来,与人握手,攀谈几句。他的这顿午饭被打断了十几次,而他也没有想要进到包房里去,躲开那些目光。

李宁祖籍广东顺德,在广西长大,事业在广东三水起步。和所有我认识的珠三角商人一样,他生活简朴,作风低调,肯吃苦,会赚钱,却不喜欢在媒体面前过多地曝光。

与李宁的低调和不善言谈截然相反,如今正在管理李宁公司的CEO张志勇—一位从普通员工一路提拔的财务人员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十分能言善辩。很多人只记得李宁公司从广东三水发家的事迹,却不知道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张志勇已经把所有的供应商资源都转移到中部地区去了,这是一个令他在事后庆幸不已的举动。他说,没有这次转移,他很难想象在金融危机中会发生什么事。很多人还固执地觉得李宁无论从产品到品牌形象到门店的设计,都属于二三线城市35岁以上年龄的审美取向,可是李宁在北京亦庄新建成的总部园区,无论从建筑风格皇悄诓科?眨?枷缘檬?愎?驶?£

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剩下的只有两个选择,被改变,还是去改变。

现在,张志勇要面对的,首先是成本的大幅增加。

当然,李宁现在已经是一家轻资产的公司,它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只有供应商。但是即便已经将供应商资源整合到了中西部,供应商们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也要面对因为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而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此外,李宁在全国拥有数千家零售门店,这些在分销驱动的年代里让李宁“坐着收钱”的店铺,如今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和租金的上涨。

其次,耐克和阿迪达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面对陌生市场找不着北的巨人了,两大世界体育用品巨头如今在中国攻城略地,与李宁一起分割着这个市场最大的份额。紧随其后的,是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体育用品公司的崛起和以Kappa为代表的传统体育品牌的新生。晋江系有区域协同的优势,在李宁公司将总部搬到北京之后,它所面对的税收压力就比设在晋江的公司大得多。而晋江系的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在成本控制上比李宁更有优势。

更可怕的是,2008年之前,这个行业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了,这个爆发期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一下子掉到11%,年的情况比20稍好,预计为15%,但是毫无疑问,鲜花着锦般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张志勇同时还要面对的一个难题是中国消费者的提升速度。在这方面,中国消费者的“后发优势”极为明显,在封闭了几十年之后,中国人的消费欲井喷般被激发出来,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作为一家消费品公司,怎样追赶和把握消费者的口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开玩笑地建议张志勇把公司也搬到像晋江一样的税收有优惠的地区去。即便是玩笑,他也断然否定。是的,尽管公司是轻资产,看起来只是一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园区,但是里面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它必须在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发展。

张志勇也否定了向休闲时尚方向转型的提议,尽管继Kappa之后,老牌运动品牌Puma和Converse也都开始走上了这条道路,尽管在前几年,我们怀疑过李宁也有过向这个方向转型的尝试。张志勇认为这一块的市场增长有限且竞争激烈,思来想去,还是要回归体育品牌的本质—强调专业体育才是李宁的立足之本。

说到这里,必须再提及李宁对公司管理的影响。除了李宁自己担任集团董事长之外,还有3位执行董事和7位独立董事,其中有两位是品牌专家,两位是审计专家,精于内控审计,还有两位是投资专家。“他是用最懂最专业的一群人来和管理层互动,”张志勇将做出这样安排的李宁称为大智若愚,“他可能不懂品牌,不懂市场,没关系,董事会懂,这样的高层,没有人敢怠慢,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把公司的治理水平融合得比较好。”

李宁本人不会放手的一点,就是体育赞助。赞助运动队和运动员,是体育用品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而在张志勇的眼里,李宁在这方面的敏感和眼光是独到的。现在李宁公司所赞助的六支金牌运动队,除了羽毛球队之外,其余的赞助关系,都是从19开始就确定的,包括当时不受人关注而如今被广泛谈论的女子射击队。“至于羽毛球,不是我们不想,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没钱。羽毛球队的赞助费用非常高。”

对于普通人而言,专业的体育运动服装昂贵而且充满了我们所不能理解的高科技。比如张志勇非常骄傲地向我们介绍他们为中国跳水队设计的比赛服上的凹槽,能够在运动员入水的时候迅速地将衣服和身体之间的水分排出去,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去准备下一个动作—这样的设计,对于普通人而言,有意义吗?

张志勇说,这些专业化的设计,昂贵的设计,就是占据“头脑份额”的重要武器。李宁的市场份额曾经很高,但是在20到,它被耐克和阿迪达斯迅速超越,尽管李宁在年重新反超了阿迪达斯,但是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仍被耐克所占据。他说,这就是当初他忽视了“头脑份额”的缘故。在人们的消费力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李宁,但是在这些客户的心里,耐克和阿迪达斯却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因此一旦他们有钱了,就立刻去买一件自己心仪的品牌,完成自己的心愿。又或者,“消费者对运动项目与品牌的连接度,远远比我们想像中高。这些衣服他看见了不一定买,他一旦参与这个运动项目了,马上就会买,这就是头脑份额跟市场份额转换的

绩效。”这也是李宁公司开始强调要回归运动本质的原因。

2010年6月30日,李宁公司宣布发布新的品牌LOGO,已经使用了的老品牌被称为“经典品牌”,将在几年之后作为一个新的系列重新推出市场,新的LOGO将在一个月之内开始在第一批500家专卖店上出现,到明年会更换至3000家。“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也更新为“改变一切”(make the change)。CMO方世伟说,新的LOGO和口号所要传达的,就是李宁公司在进行品牌重塑,并希望能够将品牌DNA通过这些外在的标识清晰地传递出去。

方世伟还说,从2008年6月开始,他们就在内部启动一个新的项目,设计第六代门店,希望能够让门店的风格变得更时尚、更酷。这让我想起李宁的第一家专卖店,地址选择在北京灯市西口,开业时间选择在1990年9月22日,1990年亚运会开幕的当天。而那时候的店面装修风格,虽然有李宁的亲力亲为,却仍不免被评为“就像金利来”一样。当然,说这话的人,在当时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很高的赞扬。事到如今,李宁专卖店的装修风格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相比,李宁专卖店在装修和氛围上所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与他们期待的仍有距离。

根据20的市场调查,李宁品牌的实际消费人群和目标消费人群相比,年龄偏大,35岁至40岁的人群占了50%。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李宁品牌“有潜力”、“中国特色”,但是却依然认为它在“酷”、“时尚”、“国际化”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在本次品牌重塑之后,李宁品牌将正式在一线城市露面,与耐克等国际品牌展开正面争夺。”张志勇说。

而在更遥远的将来,张志勇希望李宁能够成为世界前5位的体育品牌公司,国际市场份额将占总体销售的20%以上。将是他预想中李宁品牌全面国际化的开始,而从2009年开始到,是国际化的准备阶段。他希望8年内李宁能够成为国内第一的体育品牌,至于第二是谁,他不在乎。

这一天,1963年出生的李宁把他的公司所赞助的金牌运动员请上了台,这些年轻的运动员穿着最新款的李宁运动服,和李宁一起冲着台下摆了一个很酷的pose。面对镁光灯,林丹们镇定自若,霸气十足,反而是李宁显得有些腼腆。他明显是上一代的运动员。

可是李宁喊出了一句新口号,“90后李宁”,因为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今年正好满20岁。20岁的企业是否能比90岁的阿迪达斯和与李宁同龄的耐克更理解20岁年轻人的需求?答案只有时间知道。

篇6:80后成功人士李想的励志故事

80后成功人士李想的励志故事

1、为了“理想”创立汽车之家

李想创立汽车之家的时候已是亿万富翁了。据公开报道,李想 2000年注册泡泡网,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泡泡网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泡泡网收入2000万,利润1000万,李想一股独大,身价超过1亿元。李想是为了做成第一汽车垂直网站而做汽车之家的。请看他接受《创业家》&I黑马采访时的表述:“我们做泡泡网的时候错失了周期,被中关村在线抓走了。中关村在线是后来者,但市场转换的时候,它抓上了时机。当时我们没在意这个机会,时机过了以后,就得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行。就像现在的汽车之家,我们抓住了机会,我们的努力没有下降,我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你能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二十个小时吗?泡泡网做到了第三名,做不到第一。做汽车之家,我们看到了一个市场机会,而且全力以赴抓住了这个机会,其实就能成为第一(其实李想也是一个非常爱车的人)。我们做得不早也不晚,正好赶在汽车增长的高发期。另外一方面,汽车网站的'对手比IT行业要弱得多。我自己认为我们是所有汽车网站里最会做互联网的,因为现在的汽车网站百分之九十九都算不上互联网公司,他们根本就没有运用互联网的生产力。”

2、为了做成事,不惜把CEO位置让出,甘做副总裁

年,李想引入职业经理人秦致做汽车之家的CEO,而他甘当副总裁。秦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获依阿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在国外多家知名公司工作,回国后加入265上网导航任首席运营官,并促成了其与Google的并购。李想曾这样对《创业家》&I黑马谈起引进秦致的初衷:“秦致2007年来公司,我们团队光和他见面就有好几个月,团队所有人都几乎认可了,他才进来的。我觉得秦致很适合,他有我们所缺的东西。我们一帮人擅长做产品,了解用户,但是管理经验、销售经验都非常欠缺。”

3、善于利用风险资本,迅速做大汽车之家

2008年,李想把他2000年创立的泡泡网“相当于卖给了”澳洲电讯,据传价格是5亿元左右。这固然有当时泡泡网因为资本市场泡沫的破裂,上市难成的原因,卖掉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但更核心的原因是,李想可以凭借这笔资本收入,聚焦资源,把汽车之家迅速做到行业第一。果然,一年后,汽车之家成为汽车类垂直网站绝对老大,第三方调研显示汽车之家流量占所有汽车类网站资讯的50%。

4、发挥产品和技术的优势

李想是石家庄最早摸计算机的高中生。“我是高三时开始上的网,当时上网还很贵,一个月要700、800块钱。”在此期间,李想迷上了个人网站,除了上学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计算机上,像许多电脑迷一样,他也建了一个个人网站,“一开始是自己做着玩,但我这个人喜欢争强好胜,别人做得好,我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他把自己喜欢的电脑硬件产品都放在网上,有很多人上网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访问量,3、5个月后访问量达到1万人次/天。他靠建站掘到第一桶金 10万元,并因此成为他后来创办泡泡网的资本金。

我们会发现,新一批成功的硅谷式创业家,基本都懂技术: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最早就做过域名交易平台;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是程序员出身,曾为世界银行开发过搜索项目;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虽然是记者出身,但也懂技术和编程;搜狗CEO王小川,美团网创始人王兴都是IT男出身。

5、连续创业的劲头

李想2000年创立泡泡网,2008年卖掉;年二次创立汽车之家。跟他一样是连续创业家的硅谷式创业家越来越多了。庄辰超做去哪儿之前还做过虎鲨网,卖给了TOM,现在他又是融360、美丽说等高成长企业的联合创始人;王小川先后参与过ChinaRen、搜狗的创立;王兴先后创办过校内网、饭否和美团网;李学凌先后创办过CFP(今年或者明年年初在香港买壳上市)、YY语音……

6、学历低但受教育程度不低

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便李想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创业,但他受的教育程度并不低。他是石家庄最早使用计算机的高中生,前,他曾给《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中国一流的IT刊物撰写稿件。他2000年创业,5年后身价过亿,当时被树为80后创业代表人物,无论是做泡泡网还是做汽车之家,他都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靠对互联网的娴熟应用,靠对用户的理解和把握成为行业的前茅。

7、做成汽车行业重要的平台

“2009年我们开始跟随厂商做渠道下沉,我们做了一个全国的布局,做经销商业务。现在全国80个城市有我的办公室和员工,我能让经销商把最新的信息都发出来,审核哪一些对,哪一些错。给经销商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服务,随时能让客户知道80个各城市你所关注的新车价格信息和到店信息。例如,一个别克的4S 店,想全国80个城市同一天,每一个城市找两个别克4S店做看车团,我就能做,有人和没人差别还是很大的。”李想的汽车之家已把用户和汽车厂家(以及渠道)牢牢地团结在周围,平台和生态初显,“现在我们的渠道价值越来越大,很多4S店,我们占到它全部销售额的15%到20%,对它们来讲,我们就是渠道。这些经销商不会在乎汽车之家媒体的属性,更多的是在乎渠道属性,当然也会在乎互动属性。”

篇7:创业者想成功跟李彦宏学五招

一、专注自己的领域

从1999年公司成立到现在,4年的时间里,互联网世界沧海桑田,“网络游戏”“短信平台”纷纷强势登场,不少人捷足先登,赚得盆满钵满;不少人跟风而动,也摔得头破血流。而李彦宏说他只在做一件事:搜索。他说不少人曾鼓动他向网络游戏、短信等领域涉足,但李彦宏并没有这样做。在他眼里,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领域还有很深的潜力可以挖掘,自己目前要做的只是将搜索这一个领域不断翻新。

“在今后的若干年,百度也将只在搜索领域发展。”李彦宏说。

二、向前看两年

当年李彦宏在美国抛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帽,艰苦创业的时候,美国IT界最火的是电子商务。无数人拼了老命想要挤上这辆被看好的网络列车,甚至不惜抛掉自己熟悉的行业。李彦宏没有跟随大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是悄悄走到了尚少有人问津的网络搜索领域。因为他看到了搜索对网络世界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

三、不过早地追求赢利

过早地实现赢利就是在大量地缩减对技术的投入。李彦宏认为,一个创新的公司,在技术上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投入。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甚至于垄断的地位。而这种领先在今后一定会带给企业大的回报。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宣布赢利,是不理智的行为。

四、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

在创业过程中,“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在美国硅谷里,每天都有公司因为有了风险投资而开山立派,每天也都有公司因为囊中羞涩而关门大吉。

用一年的时间来做半年的事情,这是李彦宏的风格。他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有一半的钱仍然在自己的掌握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向投资人借钱,你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就算借不到,我的公司也不会马上垮掉”。在这种情况下,新创业的公司在寻求投资的时候才能表现得像个爷们,才能够与投资人以平等的身份来切磋具体事项。而投资人看到公司的经济状况良好,也就认为公司运作不错,便会很乐意进行投资了。

李彦宏告诫创业的青年人,“一定要在尚不缺钱的时候借到下一步需要的钱。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

五、保持激情

一个创新的过程,绝对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激情,创业者将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李彦宏对青年创业者们说,先确保你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和激情,然后再创业吧。

“我选择放弃博士学位来进行创业,并不是为了钱,而是真的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同时,我也并非完全不考虑钱的因素,但我始终坚信:在今天的社会中,只要你给了社会好的产品,社会一定会给你更多的回报”,李彦宏说。

递增80万倍的秘诀 成功故事

《当我们海阔天空》电影观后感精选

《当我们海阔天空》创新创业大学生观后感精选

初三理想作文700字

我的理想初三作文450字

理想初三作文400字

《当我们海阔天空》的优秀观后感心得总结精选

理想作文初三

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感恩母亲

80后白手创业故事3个

李想的成功故事
《李想的成功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李想的成功故事(精选7篇)】相关文章:

他,其实不坏作文2023-09-04

高中经典美文摘抄600字2022-05-06

女大学生的成功故事2023-06-25

电影无问西东观后感及影评1000字2022-05-28

美文摘抄800字高中2022-08-04

高中五十字经典美文摘抄2023-09-18

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2022-05-07

八个白手创业故事2023-06-12

无问西东观后感影评2023-11-08

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作文2023-07-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