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

时间:2023-01-31 07:43:5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对联的起源(通用9篇)由网友“小豆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对联的起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对联的起源

篇1:对联的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联的分类

按用途分

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3、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5、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8、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对联作法:春联创作漫谈

春节,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写春联、贴春联,也已成为遍及南北流传久远的习俗,甚至是春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春联,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新春佳节而创作的`对联,其内容都是表现出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和继往开来的进取精神,反映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和对未来的憧憬,因此,其语言应选择吉利、喜庆、祝福的字眼。春联是过年时传递新春祝福的载体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春的祝福也会随之改变,所以春联的内容也不能年年一个样。本文从一些例子中来大概了解春联的主要特点,并顺便说明春联创作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这是一副流传了很多年的通用春联。富有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息,但是没有什么特色,几乎每家、每年都可以张贴。类似的还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像这类通用春联,我们不能说它们一无是处,毕竟它们也曾为千家万户传递着新年的祝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追求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我们应该创作出更具特色的春联作品,来烘托春节的气氛,不是更有意义吗?

在我看来,写春联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而变换不同的角度,从而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春联。

一、时间的不同,是指春联是不应该有永久性的,专门为今年写的,明年就不宜再继续使用了。于是,就产生了嵌年份春联、干支春联等具有特定时间的春联。例如:

一代英豪,九州生色;八方锦绣,四季呈祥。

这是198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文化生活组与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共青团北京市委文体部联合征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上联为出句,下联为作者对句)。该联中嵌上“一九八四”字样,可谓确切不移。还有:

一抹朝霞,九州异彩;九天旭日,一派春光。

也是因为嵌入“一九九一”,便确定了它的使用年份。

另外,林从龙先生也有一副专门为“千禧龙年”而创作的春联:兔返蟾宫,俯瞰两千年春色;龙腾鲸海,高翔九万里神州。

上联直接点出“两千年”,下联的“龙腾鲸海”年份。

除了嵌年份春联外,我们来看几副干支春联。由于我国有以干支纪年的传统习俗,在春联中嵌入当年干支字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

光耀东风,庚星孕李;春回南亩,辰日种瓜。

这是庚辰年春联,在联中嵌有“庚辰”二字,很有特指性。

甲第毗连,风清里巷;子孙蔚起,泽衍箕裘。

这是甲子年用传统春联,以鹤顶格嵌入“甲子”,确定了年份。

二、地点的不同,是指春联应当有一定的地域性。例如: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这是清代宁波名医范文甫自题其药店的一副春联。此联凸显出作者的博大胸襟,其他药店的老板估计不会随便张贴的(尤其“贫”字很是忌讳)。

高井春风,吹彻仓后墙湾,年年如意,户户吉祥,盐道溯西河,轩辕驻马孚嘉颂;茨山明月,照遍藩城堤下,处处回龙,家家接贵,三星朝北斗,药王怡庆太平歌。

这是熊绪文写的一副春联。上下联巧集长沙二十二条街道名称,大有以线串珠之妙。此联非长沙不用。

春信千家传紫燕;山歌一曲动银锄。

这是1992年梁石创作的一副适合农村使用的春联。该联以“紫燕”、“山歌”、“银锄”等深富田园气息的字眼,来为读者展示一幅栩栩如生的农民劳动画面。

刷掉一穷二白;印成万紫千红。

这是符乃若于解放初期为某印刷厂题写的一副春联。鹤顶格嵌入“印刷”二字,确指无疑。虽然未直接点出“春”意,但“万紫千红”四字却已春意盎然,试问“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三、人物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家庭方面的春联。旧时的一些官宦人家、书香门第等高门大户,于春联是非常讲究的,往往不会应付了事。讲究之一,就是切合本家的姓氏。一般是选取本姓历史名人的故事,以壮门楣;又含激励子孙、继往开来之意。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精美的姓氏春联。例如:

黄槐绿竹栽新院;紫燕红鹅说旧家。

这是一副王氏春联。上联用北宋王v、东晋王徽之的典故;下联用王谢、东晋王羲之的典故,用以表明户主的姓氏。

鹿洞春风暖;鹅湖化日长。

这是一副朱姓人家所用的春联。联中说的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事。“鹿洞”即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朱熹曾在此讲学。“鹅湖”,山名,也是书院名,在江西铅山县北荷湖山。朱熹曾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在此讲学。此联既切朱氏,又切春节,十分工巧。

东山丝竹陶情早;春草池塘得句新。

这是一副谢姓人家用的春联。上联说的是东晋谢安隐居会稽东山,以丝竹(音乐)陶冶性情的故事。下联说的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典故。“春草池塘”,出自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中有名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道德经传,祥迎紫气;谪仙名重,瑞霭青莲。

这是一副李姓人家用的春联。上联以“道德”、“紫气”切住老子(姓李名耳),下联以“谪仙”、“青莲”紧扣李白,确切不易。

四、事件的不同,是指春联中所呈现的不同时间的、已经发生或预期发生的大事,同样会使春联纷呈异彩。

例如: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这是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大总统后,正在成都读书的郭沫若创作的一副春联。联中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崭新景象,表达了当时进步青年诚挚的爱国热情和无法掩饰的狂喜心情。再如:澳上秋风葡落叶;门前春色燕归巢。

这副春联所涉及的题材是澳门回归。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灵活运用比喻、比衬、嵌字、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入联,来表述祖国人民欢庆澳门回归后的喜悦心情。以“燕”比喻澳门,以“巢”比喻祖国;用“秋”之衰落,比衬“春”之兴盛;另以鹤顶格嵌上“澳门”巧妙表达主题;更妙的是“葡”字的双关(一指葡萄叶,另指葡萄牙)。

还有陈自如1993年撰写的春联:旭日行天,喜盖通红大印;神州铺纸,欣签致富合同。

以鲜明生动的形象,热情歌颂了党中央的富民政策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场景,较之干巴巴口号式的“党颁富民策,人奔小康途”何啻天壤!

本文作者莫非是中国楹联论坛管理,擅长诗联,工书法,原籍广西,居于郑州。

篇2:浅谈对联的起源

对称及平衡,是先民美学观点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在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时便已显示;在文字创造方面,同样显示着这一审美观。从已发现的公元前四千年的半坡遗址出土垢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来观察,这些符号也经常成左右对称。八卦是我国最早的极为规则的、非常讲究对称的刻画符号。卦象的外形到内涵(从形到质)都体现着“对称”的审美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这种审美观便表现为对偶句。《文心雕龙》有言:“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对偶这一修辞手段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运用的修辞手段,它和象声是孪生兄弟。

对偶不只是简单的字面、词义相配成偶,还要求分量相当,不能畸轻畸重。其例,不胜枚举: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风雅逸篇》);

“清庙穆兮承余宗,百僚肃兮于寝堂”(《神人畅操》);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古今谚》);

“争鱼者濡,逐兽者趋”(《列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

属于诗者则有: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狱?”(《诗经》);

“名余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资料

”(《楚辞》);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文字甚至口头语,都很自然在运用了对偶句。但在形式上尚无有意雕琢,刘勰说:“唐虞之世,辞未及文”。此后形成骈体赋。进入南北朝后期,对偶句的运用便已经精雕细琢了。

与刘勰同时的沈约提出“四声八病”的主张之后,诗歌创作渐趋严谨的格律化,诗歌有了格律要求并越趋严密精细。在诗中,律诗的对偶句用上了“对仗”一词。

在格律诗形成的同时,词已萌芽、发展,自然而然地引进了格律,又向着长短句发展。到北宋,词的创作格律已经十分精熟,只是仍较短小。到柳永和苏轼手中,词牌陡增,题材面大扩展,表现方式大为丰富多样。词到盛时,曲已兴起,造语选词,较贴近民众。诗词曲都给对联以极大的影响。随后的杂言又大量用入对联,除竭力讲究典雅这外,成为主流的,则是以浅近的文言文或以口语入联,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得于在民间扎根,在深入民间的同时,又从俗语、俚语、谚语、谜语等处汲取营养。

假如说对偶句是对联的原质,那么它是在诗歌、骈赋中孕育而成的,是不断经吮吸诗、词、曲、赋的乳汁而成长。特别是深入民间后,融合谜、谚、俚、俗语等,成为一种上至宗庙、朝庭、下达至卑、至秽处所都能使用的文学作品。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春节对联起源及春联

2.我国对联的起源

3.中国对联的起源

4.春联的传说和起源

5.对联的起源

6.浅谈对联的起源

7.对联的起源及正确贴法

8.楹联的起源

9.对联起源

10.贴春联的习俗起源

篇3: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联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精华,是古老文明的结晶;对联也是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大树上绽放着的一朵奇葩。

趣味回文联

据说清乾隆时,北京有家名叫“天然居”的酒楼。有一天,乾隆与大臣纪晓岚登上“天然居”酒楼,乾隆随口吟出一句“客上天然居”,正待思索下文,却发现这句话倒过来念更有意思,成了“居然天上客”。两句连起来意思是客人上“天然居”饭馆去吃饭,没想到居然像是到了天上的客人。

乾隆便得意地把这两句合起来当成上联,让纪晓岚接下联。没想到纪晓岚随即说出了自己的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大佛寺”是北京东城一座有名的大庙。这副对联正念、倒念也都讲得通,前后句的意思也有联系。意思是:人们路过大佛寺这座庙,庙里的佛像大极了,大得超过了人。

这副对联放到一块就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这种对联不但可以顺着读,而且可以倒着读,颇具趣味,让人回味无穷,它叫做“回文联”。“回文联”又称为“卷帘”,是我国对联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体现了文人的'苦心,也说明了汉字的奇妙哦!

经典回文联

NO.1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福建厦门鼓浪屿鱼脯浦,因地处海中,岛上重峦叠嶂,烟雾缭绕,海天茫茫。这副回文联上联写雾与山相互映衬,互相依存;下联写天与水相互映衬,浩瀚淼远。两两相对,准确刻画出鼓浪屿鱼脯浦的景色。

NO.2 广东湛江有一副反映邻里之间友好关系的回文联,至今仍被老百姓传颂不衰:

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

NO.3 20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来中国协调国共关系,因调停失败而改由华来士接替他。当时有人在报上撰联:

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

这副对称式回文联将人名、时事巧妙切合,令人拍案叫绝。

实战回文联

聪明的小读者,请读下面几副回文联的上联,然后试着对出下联吧!

1.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下联:

2.上联:静泉山上山泉静

下联:

3.上联:处处红花红处处

下联:

追忆

篇4:对联的起源精选

说起对联,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每年过年贴的春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元日》有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贴春联也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了。但春联只不过是对联的一种。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等,起源于桃符。

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题桃符”。这要算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但也有其他说法,中国最早楹联出现在唐代,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敦煌遗书为据。

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桃符”指的是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者写着门神名字,用于辟邪的桃木板,相当于门神像。“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介于唐朝和宋朝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段时间朝代更换频繁,因为很多人对于历史阶段只是一个大概了解,但实际上还有很多阶段,包括历史书都没有详细讲述,所以怕大家不太清楚这个时代,稍带一提。

但是呢,从文学史上来看,对联是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而来,在这个过程中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就是对偶阶段,骈偶阶段和律偶阶段。

对偶阶段的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古诗文中出现了对偶句,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类的;骈偶阶段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是以对偶句组织的骈文;律偶阶段始于魏晋,到了唐代正是形成,即一般的五、七言律诗。

所以对联起源很早,至于起源时间,看你整么定义了。因为很多对联不是说一定是贴在门上,叫做楹联,从先秦两汉都有对联的痕迹了。你可以认为起源于唐朝或五代时期,也可以看作是更早起源于先秦时期,那么我本人倾向于后一种。

事实上对联的形式有很多种,只要对得上都算作是对联,只是有好坏之分罢了。甚至胡乱对也是一种对子,对得好的讲究一个对仗工整,平仄合宜,先后呼应。所以我认为对联起源时期倾向于更早一些。

在给大家分享两种对联,一种是“绝对”,一种是“回文联”。

所谓“绝对”,一般是经历长时间在民间流传下来的,难度很大的对联,有些已经有了下联,有的至今无人能对。

“烟锁池塘柳”就是一个很有名的“绝对”,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出自晚明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迄今为止已经超过3。

“烟锁池塘柳”这五个字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因此下联也应该有与”五行“相对之意。有人以”灰堆镇海楼“为下联,但也只是形式上对仗,上下联雅俗差距很大,还有人将”灰堆“改为”炮堆“,依然不够好,这就属于对的不好的对联,但也算是对联。还有什么”炮架镇江城“,虽然气势上比前者要好,但仍然不够好,平仄对仗存在缺陷。

后来有人对出了不论是平仄还是意境上都非常协调的下联:”茶烹凿壁泉“,这个下联不仅意境上和韵律上对得好,更为难得的是对仗的偏旁均在下部,殊为难得。补充一下,”烹“字下面四点水是”火“得意思,”凿“字繁体字下面是”金“字,因为我们的现在的汉字都是经过简化的,所以对一些繁体字不熟悉,也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回文联即以回文的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颇有意思。自古即今传下来的回文联相当多,摘录几副,与君共赏之。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篇5: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篇6:对联的起源简介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的由来

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

明代对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之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本人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如吴敬梓作的提示人生哲理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冯玉祥将军送给理发铺的:“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对镜?国仇未报,负此头颅为人!”中国青年反对帝国主义“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刁难的“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等等,不再赘述。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ú)”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 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篇7:对联的起源简介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一种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文艺形式,它讲究对仗工整,遣词典雅,寓意深刻,规格严谨。

对称及平衡,是先民美学观点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在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时便已显示;在文字创造方面,同样显示着这一审美观。从已发现的公元前四千年的半坡遗址出土垢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来观察,这些符号也经常成左右对称。八卦是我国最早的极为规则的、非常讲究对称的刻画符号。卦象的外形到内涵(从形到质)都体现着“对称”的审美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这种审美观便表现为对偶句。《文心雕龙》有言:“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对偶这一修辞手段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运用的修辞手段,它和象声是孪生兄弟。

对偶不只是简单的字面、词义相配成偶,还要求分量相当,不能畸轻畸重。其例,不胜枚举: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风雅逸篇》);

“清庙穆兮承余宗,百僚肃兮于寝堂”(《神人畅操》);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古今谚》);

“争鱼者濡,逐兽者趋”(《列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

属于诗者则有: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狱?”(《诗经》);

“名余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文字甚至口头语,都很自然在运用了对偶句。但在形式上尚无有意雕琢,刘勰说:“唐虞之世,辞未及文”。此后形成骈体赋。进入南北朝后期,对偶句的运用便已经精雕细琢了。

与刘勰同时的沈约提出“四声八病”的主张之后,诗歌创作渐趋严谨的格律化,诗歌有了格律要求并越趋严密精细。在诗中,律诗的对偶句用上了“对仗”一词。

在格律诗形成的同时,词已萌芽、发展,自然而然地引进了格律,又向着长短句发展。到北宋,词的创作格律已经十分精熟,只是仍较短小。到柳永和苏轼手中,词牌陡增,题材面大扩展,表现方式大为丰富多样。词到盛时,曲已兴起,造语选词,较贴近民众。诗词曲都给对联以极大的影响。随后的杂言又大量用入对联,除竭力讲究典雅这外,成为主流的,则是以浅近的文言文或以口语入联,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得于在民间扎根,在深入民间的同时,又从俗语、俚语、谚语、谜语等处汲取营养。

假如说对偶句是对联的原质,那么它是在诗歌、骈赋中孕育而成的,是不断经吮吸诗、词、曲、赋的乳汁而成长。特别是深入民间后,融合谜、谚、俚、俗语等,成为一种上至宗庙、朝庭、下达至卑、至秽处所都能使用的文学作品。

篇8:中国对联的起源

中国对联的起源

对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闭愿?蛟谒?摹冻??词隆肥?姓庋?吹溃骸疤曳??浜茫?侄??慈恕!闭馑得鳎?诘笔绷?镒髡咭巡辉谏偈?恕L饬?姆段б灿兴?┱梗?粤?哑毡槌晌??す偶!⑺旅砝仍旱却Σ豢扇鄙俚淖笆纹贰O袼律?跤?阄庠街臆餐跚?糜位破纸?保??滩ㄍぬ饬??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楹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在清代3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为驰名。他于1929年创办《师亮随刊》,颇有影响。他气质洒脱,语言幽默、诙谐,作品讽刺性强,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

解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我们高兴地看到,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篇9:简论对联的起源

简论对联的起源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问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寓、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 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这一我^独有的民族文学传统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精致夺目的奇葩。

对联的起源可以远溯到桃符。桃符又名仙木,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两边,画着传说中镇邪除妖的神荼和郁垒神像的桃木板。后来桃符逐渐简化,上面只幽符咒或只写“神荼”、“郁垒”的名字。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王安石在《元日》中写到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指此事,所以古代又称春联为“桃符”。但这种桃符只是为了求神灭祸、祈求吉祥,没有独立使用对仗句子的意识,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对联。

五代时,符咒和“神荼”、“郁垒”的名字逐渐被联语取代。据说这源于后蜀国君孟昶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旨意。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孟昶突然下了一 道旨意,命群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比试才华。群臣写来写去,孟昶都不满意。最后索性自己提笔写出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来这种过年在桃符上写联语的形式慢慢传人民间,深受百姓的喜爱,越传越广。虽然这副五言联并不一定足我国的第一副对联,但人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来考察,对联的形成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著作、汉陚、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是对联的原始形式。如《诗经 小雅 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如《尚书 益陈谟》中提到的“满招损,谦受益”,《论语 雍也》中“乘肥马,衣轻裘”,《论语 述而》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 戚”等。还有李甶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等等。

明清时期是对联的鼎盛时期。统治阶级对骈文和对联非常看重,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文人将时局政见、流派纷争通过对联的形式予以表达。对联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蔚为大观。对联不论是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离度。如张之洞有曰:“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 ,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梁启超对句曰:“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以及“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等。

聊天工具简介之ICQ的起源

圣诞节的起源简介英文

《有趣的汉字》五年级语文教案

蒲姓对联及蒲姓起源、蒲姓宗祠联

春联起源于

春联的起源及发展

春联起源于什么

贴对联有什么讲究

关于春节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过年风俗作文

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对联的起源(通用9篇)】相关文章:

对联的教学设计2022-09-08

腊月三十为什么要贴春联2023-07-09

对联的来历2023-05-23

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2023-09-10

优秀议论文:对联的来历2022-11-02

人教版有趣汉字教学设计2023-02-23

过年风俗资料2022-05-24

过年贴春联的寓意和象征2022-09-12

我国最早的诗歌是2022-04-30

贴春联和福字的由来和寓意2023-10-3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