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精彩

时间:2023-02-03 07:35:3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精彩(共16篇)由网友“文學沒有理論”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精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精彩

篇1:七年级叙事作文题目精彩

七年级叙事作文题目:大康和阿牛

到了家里,大康悄悄地把金子藏好,然后来到阿牛家,哭丧着脸对阿牛妻子说:“不好了!阿牛摔到山下去啦!”

阿牛妻子听了,如晴天霹雳,扑在桌上大哭起来。

大康心想:“阿牛家那块地真不错,今天是个好机会,我要把它搞到手!”

他假惺惺地说:“阿牛不在了,你们怎么过呢?这样吧!我家里还有点钱,你拿去用,把你家的地典给我吧!”

阿牛妻子的心如一团乱麻,也来不及多想,就答应了。

再说阿牛,那天摔下山谷以后,脚受了伤。他大声喊道“救命”,可不见有人来救,只好一拐一拐地采些野果充饥。

几天以后,一个猎人发现了他,把他救了上来。

阿牛在山边找到了藤条,发现它是被刀割断的,明白了一切。

阿牛回到家里,妻子大吃一惊,扑上去紧紧抱住阿牛,痛哭了一场。阿牛得知大康骗了他家的地,心里升起一股怒火,攥紧拳头,直冲大康家。

大康正在家得意地数着金子,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赶忙把金子包了起来,拉开了门。

“啊!怎么是你?”大康见是阿牛,差点吓昏过去。他两腿一软,跪在阿牛面前,嗦嗦发抖地说:“阿牛哥,饶了我吧!是我黑了心肝啊!”

“把金子拿出来!”阿牛厉声叫道。

“都在桌上。”大康胆颤心惊地说。

阿牛走到桌子跟前,一把抓起那包金子,拔腿就走了出去。

阿牛走远后,大康突然在屋子里叫了起来:“有鬼!有鬼!”

他叫着,拼命往外跑,谁知心急慌忙,跌了一跤,栽倒在地第二天,阿牛把大部分金子分给了穷人。

大康呢?不但失去了金子,还变成了一个疯跛子。

七年级叙事作文题目:我的父亲很平凡

曾经是你在说砸锅卖铁供我读书,今天是我对你说:“阿爸,让我砸锅卖铁养你。”瓶瓶罐罐的婴儿奶粉是你用辛辛苦苦做小工挣来的钱换回的。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抱肥嘟嘟的我逗一逗,看着我咧开了小嘴,你也跟着笑了。家里有什么好东西,总是我优先。即使顶嘴,也舍不得吼一声。为我添置新衣无数,却舍不得为自己买一双袜子__这就是你,一个心里只有我的你。

离开了你,回到了本原的家,才明白你在我的生命里早已根深蒂固,无人可代。那些数不清的日子里,其实一直都在想你。你来了,我便暗自欢喜。你走了,我便独自垂泪。看着舍不得花钱坐车的你,暮地心里会发出丝丝绞痛。不知为何,只一看到你,便泪眼婆娑。也许只因你为我付出太多,而我至今仍未偿还的缘故吧!但我明白,其实的是舍不得,舍不得你在外劳累奔波。舍不得你骨瘦如柴。舍不得你青丝变白发……

突然之间,一点都不想长大。因为我长大了,你就会变老!不想长大的思想非常的强烈,强烈到几乎使我窒息。只因为不想我的世界里没有了一个你!

爸你知道世界上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其实世界上最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爸,你知道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吗?其实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长大了你仍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依然健在……

我的父亲很平凡,但却和全天下的父亲一样伟大!

七年级叙事作文题目:勤俭持家的妈妈

我的妈妈中等个,一张白皙、清瘦的瓜子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由于长年的辛勤劳作,脸变得更加清瘦、苍白;大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一丝丝鱼尾纹也在大眼睛四周安家落户;一丝丝银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爬上了妈妈的头顶。这使得妈妈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我真恨不得让那些令人讨厌的银丝从妈妈的头顶移居到我的头顶。因为妈妈曾为它们悄悄流过泪。谁不想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谁不想青春永驻……但是妈妈希望我和妹妹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和学习坏境才劳累成这样。

光辛勤劳作还不够,还得节约开支。每当过年时,妈妈总会给我和妹妹买几件像样的新衣服;而自己却穿着几年前的旧衣服。家里除了必需品外,妈妈总是舍不得购买。但是,只要是我和妹妹要买学习用品时,妈妈总会毫不犹豫地掏钱购买。

最近,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妈妈他们公司的客户少了又少;省已减了又减;工资跌了又跌。而一些日常用品到是涨了又涨。为此,妈妈实施了家庭节支计划。循环用水法:也就是把洗菜、洗脸后的水用来浇花;洗澡后的水用来冲马桶;妹妹学画画后的纸背面给我用来打草稿;我穿过的毛衣,拆掉后重新编织给妹妹穿;那些实在没用的旧衣服。妈妈就用它来做成拖把……就这样,日复一日,我家的开支也减少了许多。这是,妈妈终于漏出了“百年一遇”的笑容。

啊!妈妈,亲爱的妈妈!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长大后,一定会让您好好享享清福。

篇2:七年级上册语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

1、《在山的那边》王家心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或其他能创造氛围的乐曲)、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a.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     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投影示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四、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六、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七、教后: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二、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     (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基础。) 四、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五、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 (探究性品味“脱险”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一、     朗读思考: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

篇3: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端午的习俗;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二、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争先、合作、奋发向上和爱国、爱民、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步骤:

一、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有关本地过端午节的习俗,课堂交流,引出新课。

二、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说说文中写到了端午的哪些习俗?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明确:穿新衣服、画王字、吃鱼吃肉、看划船、赶鸭子竞赛。(板书)

详写龙舟竞渡,略写赶鸭子竞赛。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汇报。

幻灯出示: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用简洁的语言(小标题)概括课文三部分的内容。

②你觉得文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体现过节的喜庆气氛?

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学习,你觉得应该掌握哪些重点内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如:龙舟竞渡:

a、节日赛龙舟的气氛如何?

b、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赛龙舟的场面?

c、比赛时船员是怎样分配的?作者运用了哪些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对他们赛龙舟时的外貌和动作进行了描写,这些词语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什么作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d、最能激发你联想的句子有哪些?

赶鸭子场面:

a、赶鸭子活动有什么目的?

b、赶鸭子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人们的心情怎样?

(教师提示,让学生自己设计类似的问题,然后讨论。可从两方面谈学习体会:其一,传统节日给人带来的欢乐;其二,就文章的写作特点而言。)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获得有益启示。

假如你就是龙舟竞渡或赶鸭子场面中的一员,试想象当时场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大家听,并说说你的心情。龙舟竞渡取得胜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四、与课文中写到的端午节习俗相比,你的家乡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些习俗?为什么?你知道端午节的寓意吗?

五、作业:回家将课文中描绘的端午日热闹情景讲给父母听。

篇4: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掌握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

【教法学法】启示法、讨论法 学练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图引入

猜猜他是谁? 通过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名著片段,激起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分析:我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猜出任务,引出作者抓住任务鲜明的特征,写出人物个性。

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常会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话。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鲜活起来呢?出示课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有三头八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4、本单元课内人物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的精彩片段

(二)走进描写

1、肖像描写

出示鲁迅图片《一面》中关于鲁迅外貌的文字,思考这段文字是从哪几方面写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体现了什么个性?

指导: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等进行的描写.

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们之处。先筛选,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放大,将这一细节扩大化,运用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强化“特点”。服务写作主题。

牛刀小试: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一个人,先仔细观察,然后抓住对方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肖像描写。描写过程中不能出现对方姓名。让同学们猜猜你写的是谁?”

评一评:指名人选读作品,同学评价,老师点评。

(1)特征描写是否突出,让人一看就能猜出写的是谁。 (2)语言是否准确、精练,描写是具体生动。

2、动作描写

通过欣赏经典动作描写文段,从而归纳动作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要重视细微的举止。可以例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精彩描写

3、语言描写

学生通过诊治句子语病归纳: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

心情、性格。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精彩的短信欣赏:

(1)妈妈回给女儿

你哥哥说他已经三十岁,不再回家吃晚饭。你二十八岁了,却为了下面条,叫我千里迢迢去示范!我命苦啊!怎么出生两个这样奇怪的小孩!(妈妈的责备与烦恼)

(2)妈妈写给爸爸

儿子无情,不肯回家吃晚饭。女儿无能,连下个面条都不会,看来今后只能和你相依为命了。早上买了一条黄鱼,你想怎么吃?红烧?还是干煎?(一来诉苦,二来表贴心,却撒娇提问,让人啼笑皆非)

(3)爸爸回给妈妈

别无聊了!自己做决定吧!我几分钟后得开会,这可是关系到几百万的生意!万一生意泡汤,到时候,我们就真的只能吃炒鱿鱼了。(爸爸的身份?爸爸的职业?)

(4)心理描写

欣赏学过的文本中的心理描写,归纳心理描写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细微的心理变化过程。

5、小结:细心观察:观察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的特点,找出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谈举止、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筛选特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不求面面俱到。

捕捉瞬间: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做细节描写。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全面观察

人物 写出个性

运用描写

【作业布置】以“我的同学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

1.补全题目, 紧扣个性,写一篇记叙文.2.运用描写, 突出个性,力求形象生动.3.字迹端庄, 文面清洁, 不少于 600字.

【课后反思】

篇5: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

铿锵 颦 婀娜 蜃楼 屏住

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描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探究

(一)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

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

2.画出揭示本文中心的句子。

集体明确后,板书

(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

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三)找学生读课文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

明确:“静静的”。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

明确: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烘托观众的心情,人们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五)速读第三段

要求:

1.画出两个比喻句。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

思考讨论: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

明确: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穆桂英挂帅》的具体剧情与这个中心意思关系不大,所以写得十分概括,免得冲淡了中心。由此,我们大家要注意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

(六)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篇6: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语文课须重视朗读,诗歌更应在朗读中领悟。这个教案以读带讲,以讲带析。学生朗读,教师指点,气氛越来越醇浓,使读者神思飞越,沉浸在神话般的意境之中。朗读,还可以在读中驰骋想象,创造出美妙的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明确目标:

诗歌,是诗也是歌。诗歌的朗读,如同吟唱歌曲,尤须细心揣摩。今天,我们要在训练读的基础上,学习这首诗。

三、诵读:

一读,要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难字略)

二读,要读准节奏,注意轻重、快慢。

三读,读出意象,即画面。

a.农家丰收图;b.霜晨归渔图;c.少女思恋图。

四读,注意诗歌所创设的氛围,读出感情。

a.松弛,闲静;b.宁静、悠远;c.清静、柔美。

全诗应读出清柔、舒缓的感觉。

五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见解,这种朗读是一种个性化朗读。

以“_____________用(写)得美,美在_____________”的句式,对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加以品析。以下可供参考:

1.“栖息在农家”“游戏在渔船上”“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栖息”“游戏”“梦寐”三个词用得美:

栖息:用拟人的手法,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游戏:虚实相生,在作者眼里,秋天就是如此清逸、闲适。

梦寐:少女朦胧的感情深藏在心中,仍在梦中回忆。

2.“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饱食:拟人手法,写丰收之景,下文“肥硕”亦写丰收之景。

3.“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既写丰收,又写景,一箭双雕。

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矛盾之美,体现清远的境界。

六背读。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在这堂课上,不仅要把这个例子读透,还要达到举一反三。学生在课堂上不仅积累了优美的语言,还积累了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范读、跟读、朗读等,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直至背下来。

二、讨论交流。

1.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2.你不懂的诗句是哪些?3.你读出了哪几幅画面?4.你认为本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

三、引读:美国狄金森的《秋景》。

1.你读出了几幅画面?2.交流你已领悟到的美点。例: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写出丰收之景)。3.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4.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了解诗歌,赏析诗歌,创作诗歌,本教案按照这个思路设计。青春年少,是如诗如画的年龄,在课堂上教一点写法,用诗人的眼光观察生活,必定会使学生神采飞扬。生活,本就是一首诗啊!

教学步骤:

一、朗读,力求读得有韵味。

二、向同学介绍这首诗。

1.本诗描写的是谁的生活?农家、渔人、牧羊女?

2.本诗描绘了哪几幅生活的画面?农家在山中伐木,在竹间背瓜果。渔人摇舟捕鱼。牧羊女思恋牛背上的笛声。

3.本诗抒发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4.景物的特点:露珠、幽谷、冷雾、白霜、草野、溪水等,描绘出一种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

5.人物:农家、渔人、牧羊女,都远离城市的喧嚣,营造出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

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有充分的朗读。

三、结合本诗,交流诗的特点。

1.诗,语言优美,用词生动。

2.诗,用环境描写表达作者感情。

3.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不限于以上几点)

四、在作者笔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是热闹与喧哗,而是一种宁静与闲适。你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品交流、评议。

【资料整合平台】

1.《秋天》的相关背景

《秋天》是何其芳的早期诗作,系作者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所作。他的早期诗歌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属于现代派诗作。现代派诗歌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反对直接抒情和直接陈述,其内心世界决不和盘托出,而是运用暗示和隐喻展现心境,以客观象征主观,或只是描绘一个面貌,而不道出确切的含义。《秋天》这首诗收入何其芳的第一部诗集《预言》。这部诗集大多数作品写得朦胧晦涩,如《预言》一诗通篇都是象征。但《秋天》则写得较为明快,不像同期创作的其他作品难以理解,但第三节中少女的朦胧恋情写得十分微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易领悟的。严格说来,《秋天》并不太适宜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阅读,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2. 秋(节选) 杜运燮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叶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使用建议:这首诗取景的范围较何其芳的《秋天》宽广,抓住了众多景物的特征,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描写。注意在朗读中体会,不须深究。

篇7: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综合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活动目标

①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③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活动重点

①搜集语言现象并归类整理。

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①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②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人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人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

二、出示活动目标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

①广告集锦:

信心型 功用型 对比易记型 超常搭配型……

②校园风:

精选校园流行语,如: 哇噻—— 酷毙了! 帅呆了!

③口语荟萃:

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④街头巷尾:

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欣赏优秀的店名如家乐福。

⑤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为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的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

三、教师总结

①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②布置作文,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作。

四、活动小结 -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篇8: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故事情节,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重点)

2、把握记叙文六要素,复述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

能力目标

1、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

2、正确把握课题含义,理解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难点)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有的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样,世界也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之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身体瘦弱、胆小怯懦的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后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复述情节,理解内容

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记叙“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它们,最终才能战胜它们。

2、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提示:时间:七月的一天。

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

人物:“我”,小伙伴们。

起因:玩其他游戏玩厌了,很久没去爬悬崖了。

经过:“我”爬上悬崖后不敢下来,经父亲的启发,终于战胜困难。

结果:顺利爬下悬崖。

3、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如何理解“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的含义?)

明确: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而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备课笔记

【教学提示】

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认识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学会鉴赏分析。

【教学提示】

题目的设计意图是要培养同学们患难与共的爱心,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目标导学二:分析环境和心理描写

1、文章开头为什么突出“酷热”?

明确:开头一自然段主要写孩子们为什么想到去爬悬崖。写天气的酷热,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心理,即酷热使人烦躁,小伙伴就厌倦了正在玩的游戏,从而想到很久没有爬悬崖。

2、“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这两句话是什么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明确:这是典型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的恐惧心理。

3、当“我”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我”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

明确:“我”的心理状态是恐惧。词语:阵阵晕眩、天旋地转、神情恍惚。句子:“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4、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内容,并概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注意示范内容,按照这样的格式概括。)

最初

毫无信心(“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继而

信心萌发(“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随后

信心大增(“再一次,我做到了。”)

最后

巨大的成就感(“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

目标导学三:分析形象,体悟主旨

1、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明确:父亲是一个善于引导,懂得教育、帮助孩子成长的好父亲。父亲懂得怎样训练孩子,自己只给其以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病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路要自己走,不能总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课文中的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他并没有跑上去救孩子。因为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救孩子,孩子的能力就会毫无长进。父亲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证明,孩子确实获得了永生难忘的经验。

2、你如何看待杰里的行为?

明确:从整个故事来看,杰里是一个真诚、善良、懂事的好孩子。因为当暮色苍茫,“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岩石上时,是杰里不放心“我”,把父亲叫来帮“我”脱险。杰里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嘲笑“我”,而是帮助“我”,这说明杰里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杰里看到“我”害怕的样子,虽然很担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没有安慰“我”,这是杰里做得不好的地方。

3、结合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明确: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目标导学四:课外拓展运用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提示:作为同学和朋友,“我”不会置自己的朋友于危难之中而不给予帮助,会和朋友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备课笔记

【教学提示】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教学提示】

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这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利用文本,挖掘教材,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复述故事,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

学生对文章哲理的领会不够深入。原来设计的意图是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怎样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获得巨大的成功感。但觉得自己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有些简单化了。

篇9: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赏和理解上的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就此忽视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在山的那边》主题相当集中、明确,表达的是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如果片面强调个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现的偏差于不顾,反而不能真正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

学情分析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在学习方法上与知识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就学习方法而言,小学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工具书学习,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初中语文要求学生能独立借助工具书学习,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知识结构而言,小学语文注重字、词、句、段的积累和运用,初中语文在此基础上注重课文的阅读与分析本课是诗歌,它的意蕴深刻,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认知)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能力)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重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难点: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要解决好这两个学习重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

教学方法读——讲——读——赏——读。“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

“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课前准备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过程

—、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这些生字词注音并解释,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

(1)痴想(chī):

(2)隐秘:隐蔽,不外露。

(3)铁青: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4)凝成(nng):凝结成。

(5)诱惑(yu):吸引,招引。

(6)喧腾(xuān):喧闹沸腾。

(7)漫湿:水满湿润。

(8)枯干(kū):失去水分,没有水。

(9)一瞬间(shn):一眨眼之间。

篇10: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欣赏品味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观沧海》

1、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2、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3、朗读诗歌,理解诗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Jié 临:登临 以: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

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观海的地点,显得很质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Dàn sǒng

何:多么 竦峙:高高挺立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再写草木,仍是静态描写,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本诗的第三层,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观海目的,直陈其事,质朴。

全景:动静结合,显示大海的辽阔、威严和浩荡气势。

欣欣向荣,侧面写大海的生机勃勃。

声势惊心动魄

虚写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大地、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显示了诗人博大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诗歌品析

诗句 内容 情感

叙事 东临碣石 观海地点和目的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以观沧海

实写 水何澹澹, 总写大海景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山岛竦峙。总写山岛景象 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树木丛生,特写山岛之景 勃勃生机

百草丰茂。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乐观情怀

写景 秋风萧瑟,特写海面之景 席卷宇内,荡平诸侯。

洪波涌起。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惊天动地

虚写 日月之行, 想象之景

若出其中;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开阔胸襟,

星汉灿烂, 包蕴万千的景象一统中国的抱负

若出其里。

感情: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写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观沧海》怎样总写?怎样分写?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观海所见、所听、所感。诗人先勾勒水和山的全景,再写树木、百草分承山景,写秋风、洪波分承水景。最后写所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小结:

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2、自主: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3、读诗品诗

指导朗读诗歌

4、感悟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品诗欣赏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舷、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6、总结

杨花 漂泊无定

写景 离愁别绪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探究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4.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次北固山下》

1、听录音朗读

2、【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3、问题探究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为下句“江春入旧年”张本(铺垫)

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探究:

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比较赏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低沉、缠绵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并不低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

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看谁能首先会背诵。

四、学习《天净沙 秋思》

1、听录音朗读

2、作者简介

马致远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15种

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后人认为近似诗中李白、词中苏轼。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3、了解关于曲的知识。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文学常识

散套

散曲

元曲 小令

杂剧

4、朗读指导

读一读:提示:注意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以诗作画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九种景物 渲染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断肠人在天涯。

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6、赏析

纯用白描勾勒出多幅图景,极具艺术特色。曲的前三句只用了十八个字,便描绘了九种景物。

第一句的枯藤、老树和昏鸦,构成了一幅苍凉图画。第二句写作者所见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幅画因为有人家而更有生气,流露出作者对此情此景的羡慕之情。第三个画面是:在西风劲吹的茫茫古道上,一头疲惫的瘦马在行进中。与“小桥流水人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至此,作者把这三幅画面又巧妙地组织在了一个大的图画当中,就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郊野风情,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夕阳西下”,天之将黑,千里奔波的游子,家在何处?作者没有说出,却只道“断肠人在天涯”,留给人无尽的想像。

正面: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 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映衬手法

曲子的 写作手法:

描写 借景抒情

抒情 情景交融

7、比较探究

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体会这首曲的意境,说一说这首小令与马致远的小令哪一首更能打动人?说说你的理由。

8、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的意境,模仿《天净沙·秋思》做一首小令。

板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诗句 内容 情感

叙事 东临碣石 观海地点和目的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以观沧海

实写 水何澹澹, 总写大海景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山岛竦峙。总写山岛景象 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树木丛生,特写山岛之景 勃勃生机

百草丰茂。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乐观情怀

写景 秋风萧瑟,特写海面之景 席卷宇内,荡平诸侯。

洪波涌起。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惊天动地

虚写 日月之行, 想象之景

若出其中;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开阔胸襟,

星汉灿烂, 包蕴万千的景象一统中国的抱负

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 漂泊无定

写景 离愁别绪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低沉、缠绵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并不低沉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 渲染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断肠人在天涯。

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教后反思

篇11: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猫

2、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福建省长乐县人,19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还有《猫》。

3、检查预习

字词辨析

怂恿(sngyng):鼓动别人去做。

蜷伏(quán):躯体伏卧。

诅骂(z):恶毒地谩骂;咒骂。

涩(sè):不光滑。

怅(chàng)然:不愉快的样子。

四、介绍写作背景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5、朗读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故事。请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写了3只猫,重点写第3只猫。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次养猫(1、2)第二次养猫(3—14)第三次养猫(15—34)

六、精读课文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

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

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以下问题:①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

“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

“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2)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这只猫最终亡失了。

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

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第15、16段。

思考: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自由诵读第17-29段

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

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读第30一34段。

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七、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伤了”?

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我的心。

2、第30段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手法?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

心理活动描写。抒发了“我”愧疚、自责之情。

3、“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为什么有这样的过失?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

“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便轻率地作出了判断。

4、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5、如果这只猫没死,你认为“我”有改正过失的机会吗?为什么?

6、选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什么?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严于律己的思想感情。

7、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8、“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

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9、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10、从真相大白后,“我”的忏悔中我们能否说说“我”是怎样的人?

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11、对于这样一个人,针对他使丑猫受冤而遭打而死这件事,你能否给他些忠告?

凡事不能单凭想象,主观臆断,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要宽容、要仁爱。

八、归纳主题:

1、“我”家养的三只猫,无论怎样,结局都是不幸的,对于它们的悲剧命运,你有什么感想?

弱小——命运不能自立。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它们的悲剧命运是具有必然性的。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不受欢迎的人,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

2、本文主题是什么?(结合练习一,来谈自己的看法)

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带着某种私心和偏见,违背客观实际情况去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主题理解:

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2、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九、探究写法

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不单写这一次,而要写另外两次呢?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详细了第三次铺垫对比(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

“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愿意养猫。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十、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消耗(hào)怂恿(Sǒngyǒng)诅骂(zǔ)蜷(quán)

二、作者是怎样运用“伏笔”来写前两只猫的命运的?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第一只:“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湿了”——暗示了它“死亡”的必然之势。

第二只:“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跑到街上,在哪里晒太阳”“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暗示了它亡失。

三、简要分析我家不喜欢第三只猫的原因:

因为它不如前两只猫好看,性情忧郁、懒惰。

十一、作业:思维拓展

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板书设计:

第一次养猫(1、2)细节描写1、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

心理活动描写或者做人的道理。

猫第二次养猫(3—14)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

第三次养猫(15—34)细节描写2、揭示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心理活动描写

课后反思

篇12: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导入新课

导入: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一个被幻想加工过的神奇世界便产生了: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个专司其职的神灵;开天辟地后的盘古“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威武的太阳神每天乘坐羲和驾驶的车子绕天巡行……

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把握情节

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用课文内容回答。)

她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十分的孤独,当她走到池水旁时,照见了自己的面容,看到自己的影子,忽然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为什么不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呢。于是人类就诞生了。

3.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用黄泥揉成团状成人。第二种方法:用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搅成泥浆,向地面挥洒,泥点溅落的点,就出现了人。

4.女娲怎么样让人类繁衍生息?

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婚姻法,让他们去创造后代。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把握人物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1)神:一天变化七十二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具有“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

(2)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具有“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目标导学二:分析写作手法

1.品读课文,理解夸张的作用。

找出文中的夸张句子,试着说出它的的作用。

课文15段,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女娲的神通广大。

2.品读课文,理解想象的魅力。

(1)仔细品味课后练习《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丰富了以下几个情节:①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可见作者高超的想象力。

补充了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确定人的形象,第一个人被造出来后的情形以及女娲怎样想办法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等内容。

(2)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女蜗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象,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强烈的探求欲望。

这一环节,解释什么是“神话”: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目标导学三:主旨探究,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版的“人类的起源”呢?

生甲: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中描述阿热和阿味两位大神造人时说:“称八钱白泥,称九钱黄泥,白泥做女人,黄泥做男人……”然后向泥人吹了一口气,泥人就活了。

罗马神话中以泥土和泉水捏出人类的是普罗米修斯,他还从各种动物中摄取善和恶,放在人的胸腔里。

生乙:日耳曼神话认为人类是植物变的,它说天神欧丁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优美,于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通过比较阅读(课文内容和课后一则写《女娲造人》的简短文章《风俗通》)让学生理解想象的用法和写法,整堂课的环节较为流畅,学生也易把握。让学生把自己了解的有关造人的故事表述出来。这样做,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不足之处:1、课堂评价不到位。对学生的回答有时没能给予肯定,在课堂上没有发动学生作点评。2、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

篇13: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

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

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

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

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

刘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

誉为“当代抒情诗”。

二、思考: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韵律美

(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春雨:柔情而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

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

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

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①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

腻的心写出来的。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篇14: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拟人修辞的妙处。

3、通过片断训练,培养学生想像力,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巨人变化的原因;理解应深化主题,并向生活辐射联系。

2、教学突破通过辐射材料,丰富思想,品味写法,获得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热身训练

1.板书“爱”。

2.诱思:正大剧场结束曲中唱道:“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韦唯在《爱的奉献》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还有一位诗人说道:“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座坟墓。”请同学们谈对“爱”是的理解,可以引用格言、歌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王尔德又是怎样诠释爱心的。

二、设疑、理解、点拨

1.提问: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2.提问: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3.提问: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辐射资料.深化理解

1.叶圣陶说过:“作得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可见理清思路、概括内容是多么重要。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列出课文结构提纲。

2.指导学生阅读《一棵大树》。

提问:大树对男孩可谓爱之有加,可是他给自己带来美好和快乐了吗?

3.请同学们给这篇童话补充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四、本课小结

因为有了爱,世界才如此美好。请同学们在课下向其它同学讲述一个你身边发生的爱的故事。并用实际行动向你身边的人奉献出你的爱心。

第二课时

一、理解作者构思

1.课文为什么要强调是“巨人”和孩子呢?如果改成“男人”和孩子,效果会怎么样?

2.你觉得课文在构思上还有哪些独到之处?彼此交流一下。(给予点拨)

二、学习拟人修辞

1.拟人是本文运用的最主要的一种修辞,从文中找出最典型的一段来,体会其妙处。

2.指导阅读《溪水》一文,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好拟人句。

三、片断写作练习

提问:巨人为什么“特别”想念那个小男孩?假如有朝一日,男孩又来到了巨人的花园,会发生怎样动人的一幕,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个片断。

四、本课小结

读童话是美好的,写童话同样是美好的。因为在读、写之中,你的心灵便得到了净化,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道林?格雷的肖像》。

篇15: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教学目标:

1.系统感知全文,新旧知识结合,理解传记特点;了解少年毛泽东的主要经历。

2.准确把握文意,体会读书对少年毛泽东成长的影响,深刻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含义。

3.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精忠传》、《水浒传》等篇目。

教学重难点:

1.新旧知识结合,理解传记特点。

2.体会读书对少年毛泽东成长的影响,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3.通过辐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少年毛泽东,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学习少年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游戏一:“一一对应”。

周恩来 弃医从文

鲁 迅 排除干扰,闹市读书

毛泽东 一国两制

邓小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游戏二:“我说你猜”

①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②从小就表现出对书的渴望,但不喜欢四书五经。

③他曾为刘胡兰、雷锋题词。

④他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两个游戏做完,揭晓本节课内容,出示毛泽东的画像。

3.放录音《东方红》感染学生。并提出问题:你还听过哪些歌唱毛泽东的歌曲?

二、初读课文

1.游戏三:“快快参与”——“积少成多”,出示游戏内容:

①你听过毛泽东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

②你认为这么伟大的人物小时候会是什么样呢? 。

2.走进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①放课文朗读录音。

听读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读出词语并理解词义。

②检查听读效果。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

词语:

慷慨 接济 施舍 指责 恫吓 晓谕

耸听 沮丧 克勤 克俭 引经据典 青黄不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三、分析课文

1.回忆《鲁迅自传》并与本课对比,归纳两篇文章的取材范围的不同点。引导学生理解传的取材范围:可能是人物一生的主要经历,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内(比如少年时代)的主要经历。

2.分析鲁迅和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基础。提问:你认为影响鲁迅和毛泽东成长的关键各是什么?

3.毛泽东思想与书。提问:

①毛泽东小时候,老师和家人要他读什么书?他自己偷偷读了哪些书?

②这些书是坏书吗?它们对毛泽东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四、阅读拓展

提示:少年毛泽东读的这些书,你听说过吗?你想读吗?

简介《岳飞简历》、《三国演义》、《水浒传》。

五、本课小结

本课时运用三个游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文中重点词语并理解词义。温故知新,结合《鲁迅自传》进一步学习传记特点。了解少年毛泽东对书的渴望及他所喜爱的书对他成长的影响。通过辐射阅读材料,熟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并积累课外知识。

第二课时

一、旧知新学

运用以下词语造句

慷慨 接济 把柄 耸听 青黄不接 怒不可遏

二、诱思导学

引导学生提取课文的有效信息,体会身边人物对毛泽东的影响。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少年毛泽东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②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影响毛泽东成长的人物?由这些人物写到了毛泽东的哪些经历?

2.分析人物性格,提问:

(1)父亲的粮食被扣,“我”为什么不同情他?

(2)“我”为什么钦佩那个“激进派”教师,赞成他的主张?

(3)“我”为什么不愿到米店去当学徒,而不顾父亲反对到湘乡县的一‘所新学堂去读书?表现了“我”的什么思想?

3.理解关键语句。出示下列语句,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些句子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①我的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

②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4.请你评论。提问: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少年毛泽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辐射阅读

1.辐射阅读:《从小好学》。

提示:跨越历史,共同重温那个落后的封建时代,再次走进毛泽东的少年生活。

2.片断练习: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谈谈你从少年毛泽东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环环相扣的几个问题及辐射材料,小组讨论,深入探究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及读书的重要。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效果,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体会少年毛泽东对自己的影响。

篇16: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

内容预览:

第一单元

成长的历程

复习要点:

识记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作者作品。

2、积累文章中重要的知识点

3、学习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解答问题和写作文。

4、积累文言文知识,会背诵默写《童趣》。

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借助某一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了我枯干的心灵

……

诗歌中的“海”“山”都具有象征意义,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是什么意思?

“枯干的心灵”呢?

悬崖只有二十米高,小伙伴们都能顺利的爬上,为什么“我”爬不上去?从前文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这样就为下文埋下伏笔。

每篇文章都有它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有的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有的是议论点题,有的是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一篇文章,就要读懂其中的思想内涵。回忆《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表现的中心思想,思考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先抑后扬是文章的一种写法,在我们第一单元中所学的课文中,哪篇文章运用到了这种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未见过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

开篇点题是文章的一种写法。在《童趣》中,就开篇点题,并且总起全篇。下文的三件事都是围绕开头的“”展开叙述的。

童趣

这篇文章,以()为中心,回忆了童年时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件趣事。从文中描述看,第二、三段的情趣是建立在细致观察和()基础上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鞭数十,驱之别院。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性格?

木兰诗的说课稿

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观沧海》教学设计

芦花荡youxiu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的教案及原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心声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精彩
《七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精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七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精彩(共16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学设计2022-08-02

小学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2-08-12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2-11-12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2-12-2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3-10-31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2-05-08

《木兰诗》优秀说课稿2022-09-05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2022-05-06

《芦花荡》的说课稿2022-09-0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作文2024-01-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