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小故事精选(锦集8篇)由网友“dickrena55”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经典教育小故事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经典教育小故事精选
经典教育小故事大全精选
孩子打翻牛奶
孩子打翻牛奶,父母可以严厉责怪,甚至惩罚,也可以轻描淡写地处理,还可以像史蒂芬•葛雷(美国科学家)的母亲那样。
有一次葛雷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他失手把奶瓶掉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 他的母亲来到厨房,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或惩罚他,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我从没在家里看见过这么大的水坑。在我们清理它之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葛雷开心地玩地上的牛奶。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你再把它清理干净,物归原处。所以,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他选择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地上的牛奶。
他的母亲又说:“你知道,我们在如何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经做了个失败的试验。让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小男孩学到了,如果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这堂课真棒!
葛雷说,那一课使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错误,知道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即使实验失败,我们还是会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每个父母对待孩子的一些错误、失败,能像葛雷母亲,我们的孩子将会怎样?
说 禅
一位年轻人想向一位著名禅师学禅,禅师开导他很长时间,年轻人还没找到入门途径。有一天,禅师当着徒弟面倒水,杯子满了,茶水溢了出来,他还在倒。弟子很惊讶,提醒他水倒不进了。他说:“是呀,杯子满了,水就倒不进了;而你呢?用成见把自己的脑子塞得满满的,我又如何能增加你的智慧呢?要想学到禅的奥妙,必须把头脑腾出空来,把充塞其中的幻象和杂念清除出去。”
如果一味以书本为权威,让过多、无用、甚至可能错误的书本知识充斥头脑,就会限制我们接受新东西,限制我们的思维,限制我们的成长。教育应该在教给学生所需书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书本知识保持一种客观清醒的认识,“读书而不为书累”,心灵时常处于“虚怀若谷”的清净、开放状态。
木偶小孩
这是一则童话。木偶剧团里一个木偶逃跑了,导演又气恼又着急,发动人四处寻找,结果错把一个小孩当作木偶抓了回来,因为他特别听话。马路上路口处信号灯坏了,红灯总亮着,绿灯一直不亮,这个小孩站在路口等绿灯,半天就是不走。导演试了一下,发现他确实比真正的木偶还听话。后来,这个小孩加入剧团,成了一个非常受观众欢迎的木偶明星。
童话中的“木偶明星”当然是艺术的夸张,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受欢迎的木偶明星一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制造出大量听话、顺从、守纪律和规则的孩子,却不痛惜孩子缺乏个性和独立性、失去灵性和活力。我们太强调孩子听话顺从,强调教育的整齐划一,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育方法、同样的评价标准,要求、衡量着智力、爱好、兴趣和经历、基础迥异的学生,把各不相同的人改造成相同的人,相同的“木偶”。国家教育的改革,也许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父母却不能、不应该等,应该勇敢担起塑造孩子个性、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教育责任。
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
电视节目主持人问天真的孩子:“花儿为什么有很多种颜色?”孩子的回答个个透着可爱的童稚。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想吃了 ……最后这些回答都被判作是错的,主持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正确答案——因为花儿中有胡萝卜素……直到节目最后,主持人也没有对孩子们的想像力给予褒奖。
我们为说出“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之类不同答案的孩子们担心,担心他们无比宝贵的想象力,会被我们大人用一个“胡萝卜素”之类的标准答案轻而易举地涂抹掉。像“胡萝卜素”之类的常识,孩子迟早会知道。不要以牺牲孩子的想象力的代价,来了解常识,我们有责任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像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训练思维,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思维的火把。
无声的教育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间,在禅院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墙外一阵响动,一位小和尚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惊慌失措,张口结舌,站在原地,等待师傅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师傅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有时,宽容、关心远比惩罚的教育效果要好。
张伯苓以身作则戒烟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就再也不吸烟了。
篇2:经典教育小故事精选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领先的是美国泳坛名将马特·比昂迪,他已经把其他选手抛在身后,正向终点冲刺;观众席上狂热挥动的星条旗也似乎表明,他将是这场比赛的冠军,稳操胜券。
到终点了,比昂迪从水中抬出头来,举起双手,想第一个庆祝自己的胜利。但显示屏上还没显示出成绩,整个赛场沉寂了几秒钟,一会儿,成绩出来了,一个叫安东尼·内斯蒂的苏里南选手以0.01秒的优势战胜比昂迪,获得了男子100米蝶泳的冠军!但在比赛之前,根本没人注意过这个来自苏里南的选手,甚至不知道这个国家。
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过慢镜头的回放,可以看出,在冲向终点的一刹那,比昂迪并没有再次保持蝶泳状态,仅是依靠自己游动的身体的惯性,滑到了终点,而几乎就在这同一时刻,来自苏里南的选手内斯蒂始终保持蝶泳的最佳姿态冲向终点,以致他差点把头撞到了前面的墙壁。正因为这样,他在最后关键时刻,超过了比昂迪,第一个到达了终点,成了这次比赛的最大冷门。
事情不仅如此,内斯蒂夺得金牌不仅震惊了奥运会内外的游泳行家们,也震动了他的国人,苏里南政府宣布全国放假一天,以隆重迎接凯旋的内斯蒂。
他是自1960年苏里南参加奥运会以来第一位获得冠军的运动员。也是在游泳比赛中第一个获得冠军的黑人选手。这次比赛也被人们称之为“0.01秒的奇迹”。
奇迹为什么会发生——我们是否应该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接近成功的时候,千万不要松下来,而是要继续保持先前的状态,继续发力,这样才能保证你最终获得成功。否则真会应了那句老话,煮熟的鸭子也会飞了。
篇3:经典教育小故事精选
直到16岁,他仍是懵懵懂懂地在学校混日子,打架斗殴抽烟逃学,十足的坏学生,连教师都有些怕他,他从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16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年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同学,他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她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竟然把他的情书贴到了学校的宣传栏里。虽然他的检讨书在宣传栏贴过不下20次,但这一次,不知为什么他感到一种刺心的痛。
第二年,他就转学了,在后来的那两年时间里,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拼命地学习,竟然考上了湖南大学。
22岁,他大学毕业,顺顺利利地进了政府机关。每天一杯茶一张报地在机关混日子,他觉得这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回,他到乡下去访亲。亲友竟然把一头狼像狗一样地养在家里看家护院,他惊问其故,亲友告之,这狼自幼就与狗一同驯养,久而久之,这狼连长相都有些像狗,更别提狼性了。他当时看着那狼,想想自己,顿时有些心惊。没多久,他就在别人的惋惜声中辞职了,去了深圳。
到深圳后,他和许多人一样,开始了他的求职历程。他求职的方式和别人有所不同,别人都是按报上的招聘启事去求职,他不,他专找那些有名的外资公司去求职,而且他总能想方设法直接地向外方经理面送自荐信。搞得那些外方经理一个个莫名其妙的:“我们现在没有招聘需要啊!”他微笑着告诉对方:“总有一天你们会需要招聘的,真到那时,那么我就是第一个应聘的人。”还别说,他真的被其中一家公司录用了。那一年,他24岁。
27岁,他因为成绩突出,被调到地处丹佛的美国总部。上班的第一天,他按国人的习惯请美国的新同事共进午餐,然而,就在他准备买单的时候,同事们却一个个不合情理地坚持自己买自己的单,他当时觉得很是尴尬,但同时也明白到了些什么,于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这是一个人的真实经历,他叫王其善,现在是位于美国丹佛市的全球第四大电脑公司的技术总监,很受公司器重。学兄王其善在回母校给我们讲课时,讲起了他人生中的这几个小片段,我们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与他的成功有什么联系。
学兄于是笑了一笑,告诉我们:
16岁时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人要想被他人接受,并且被他人尊重,首先得自己尊重自己;
22岁我开始明白,狼之所以失去狼性,是因为它没有学会自立;
24岁我知道,要想求职成功,首先自己要自信;
而27岁在美国上班的第一天,我知道了美国人为什么在实行AA制:因为每个人都不能指望别人会为自己的人生买单,要想获得成功,你就得自己努力,根本就不能指望别人,这就叫自强。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何尝不是由这么一些片段构成的,而自尊加自立加自信加自强就等于成功,这是成功的公式。
经典教育小故事大全精选3: 幸运要靠自己去争取
我认识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她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闯荡。18岁的她,没有文凭,自然在北京也就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好不容易托老乡找到了一家小店,在那里做打字员———常常可以在路边见到这样的小店,门脸不大,主要业务就是打字、复印、制作名片、刻字之类的。
一个月400元,包吃,住的地方离得不算太远,骑自行车40分钟的样子,是和几个老乡一起住在一间地下室,一张床铺一晚八元。除了打字外,她几乎没什么别的事做。她从家里带来的书还是高中念的英语书。没事就拿出来翻,书的边上都起卷了。她闭着眼睛从书的最后都能背到最前一页。就这样,她攒了一年的钱,终于够上个英文班。同屋的老乡笑话她,“太不值了,你这么学根本是没有用的。有多少人是科班出身?你永远也别想超过他们。公司里的人又不是傻子,放着科班出身的毕业生不要,要你?不可能的。”她什么也不说,只是笑笑。
就这样,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六年中,工作换了很多个,待遇越来越高了,开始400元,接着是600元,不久800元,跟着1200元,然后升到1500元,她的英文也由一级提高到二级、继而三级,最后是四级和六级的证书也拿到了手,并且已经能和老外交流了。
最近,她又换了工作,在一家外企,月薪6000元。她搬出了从前住的那个地方,与另一个女孩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不久,她认识了一个和她公司有着业务来往的部门主管,小伙子也是外地人,毕业后独自留在北京打工。两年后,他们结婚了,并买了自己的房子。
她偶尔上街碰到过曾经和她一起住在地下室的老乡——老乡还是住在那里,老乡说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是自己周围床铺的人一年年都不同,一副很感慨的样子。
没有什么人天生就是幸运的,幸运要靠自己去争取,去经营。
选择什么样的路,其实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篇4:教育小故事
教育从尊重开始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止,也不单纯批评孩子的做法,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对孩子的这种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权,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但他们毕竟还小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几个跟头,走一段弯路,但孩子的选择能力却在一次次尝试中得以提高。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学,把爱变得更深沉一些、艺术一些。
篇5:教育小故事
我想做比尔·盖茨第二
在一次英语口语课上,老师叫孩子们用英语逐一说出自己的梦想。有的说,我想当护士;有的说,我想当演员;有的说,我现在什么也不想;有一个叫鲍勃的孩子大声说道,我想做比尔·盖茨第二。有人在下面小声议论:能做到吗?每当鲍勃跟父亲谈到自己的理想时,总是神采奕奕、信心十足。这个时候,父亲也非常乐意做个忠实的听众,跟孩子一起分享他对未来的憧憬,听着听着,父亲最后也会被他感动。有一次鲍勃的英语考试只得了69.5分,以致他不敢把试卷拿出来。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备他。但是,鲍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英语不再有兴趣。于是,每天睡觉前,父亲跟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炭彼此的梦想。父亲告诉儿子,爸爸、妈妈都为他拥有这样的梦想而自豪和高兴,也相信他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天,鲍勃说,我一定要把英语学好,比尔·盖茨的英语可不是蒙人的。后来,父亲给他买来英语课外读物《书虫》,经常跟他一起阅读,并鼓励他每天用英语写一篇短小的作文,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英语水平便上来了,期末英语考试还得了满分。经历过这件事,鲍勃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点评:几乎每个孩子都对自己未来有关好的设计,尽管他们不知道梦想实施起来有多么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梦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其实,孩子的梦想实现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梦想孩子才会有所期望,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即使最终没有成就自己的梦想,但至少孩子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发展空间。
篇6:教育小故事
我的女儿百里挑一
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女儿的成绩不理想,她愁眉苦脸地对父亲说,老师让她根据自己成绩在班里的排名计算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在全区的排名,在全市的排名,孩子说这样一算,她可能上专科都悬。父亲马上说:”我的女儿百里挑一。“女儿疑惑不解。父亲于是算了一笔账:初中毕业时全市近14万人参加中考,只有3万多人能上高中,能上市重点中学的只有几千人,我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保持在班级人数前1/3内,这样算下来不是百里挑一吗?经父亲这么一算,孩子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脸上也绽开了笑容,扑上来搂着父亲:”爸爸,你的账跟老师的账不一样。“
点评:每一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因此”人与人相比“毫无意义可言。对孩子的缺点,不去随意谈论或指责,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克服心理障碍,这才是成功父母的上上策。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会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比较。
篇7:教育小故事
七头鱼
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鱼儿,很瘦小孤单。
主人喂食时它总也抢不到,最多只能吃些别的鱼剩下的残渣碎末。平时它常孤零零地在鱼外游荡,似乎谁都可以欺负它。万幸的是,终于有一天主人发现它是如此可怜,打那以后喂食时都先在它身边撒些饵料。不想这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竟改变了小鱼的命运,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聪明的鱼儿们渐渐地发现:只要在小鱼的周边就一定能得到食物。于是一星期以后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出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鱼,领着一个偌大的鱼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条小鱼儿竟然成了“头鱼”。从此它再也不会以自卑的神色黯然地徘徊在池边、角落,而是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做着“领头鱼”,俨然开始统帅起整个鱼群。
主人不是教育学家,他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任何一条鱼都培养成“头鱼”“统帅”。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对学生多一些关注,哪怕他是一个“差生”,也很有可能让他走出困境、窘界。能否创造出更大奇迹,在孩子本身,更在于你我的关注。
篇8:教育小故事
留心孩子的特长
有一个落魄的青年流浪到了巴黎,他期望父亲的朋友查尔斯叔叔能帮助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查尔斯问。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的摇头。”那法律怎么样?“青年窘困地垂下头。查尔斯接连的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没有任何长处,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到。”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查尔斯最后说。青年羞涩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住址,转身要走,却被查尔斯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这个年轻人就是家喻户晓的18世纪法国着名作家大仲马。
点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给予鼓励和自我激励。发掘一项优势潜能,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家长却常常忽略了。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特长“,就要留心孩子有哪些爱好,有哪些长处可以发展为”特长“,然后在这方面刻意增强孩子的兴趣。
★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 国学经典的教案
★ 小学读书活动计划
★ 经典诵读总结
★ 诵读活动总结
【经典教育小故事精选(锦集8篇)】相关文章:
国学征文:国学给我的美德2023-11-04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2023-09-02
诵红色经典活动总结2023-02-13
小学阅读活动方案2022-04-29
经典国学诵读总结优秀2023-07-05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2023-06-07
教师济南经典诵读培训总结2022-07-01
二年级国学阅读教学计划2022-06-03
小学诵读经典美文活动总结2022-05-06
小学“庆元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总结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