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二三事散文(锦集12篇)由网友“绵sheep”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夏收二三事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 夏收二三事散文
夏收二三事散文
过了四十岁,本该说是不惑了,可回忆时不时地占据着脑海。向来没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可偶尔也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要求比较合拍。无法诉说时,写出一些回忆,也算是在化作一缕青烟之前的一点点无谓是什么追求的乐趣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还是搞以村组为单位的合作化,八亿农民都是附着在土地上过活。北方的三夏时节,夏收是相当的忙碌有趣,那种劳动中的场面场景,基于背叛的恶名比较难忘。
一到收麦,标语就爬满了村里比较规整的土墙,什么“防火防盗”“颗粒归仓”“打好三夏这一仗”等等就年复一年地更新着。村里的打麦场上,从各家各户组织来的水缸,摆满了场里的角角落落,然后又一担水一担水地挑满,时刻准备着迎接公社领导及上级领导检查。注意,这是很有特色的,标语、水缸、检查,风马牛的事情,非得在这火热的收获季节凑热闹似的扭结在一起,不是特色无法解释。防火,天干物燥,小麦成熟易燃,应该提示;水缸的准备、添水就和检查挂上钩了,印象中,好像就是为了检查,反正我记忆中场里的水缸就没满过,我为水缸没有满过,通过了领导检查而防火又胜利的结果而永远高兴。
夏收时,学校和村上都联系安排好了,由中高年级的红小兵,在打麦场入口站岗放哨。我持红缨枪是在自己家乡的打麦场上站过岗、放过哨的。那时候,打麦场入口用粗壮的树干搭起简易的大门,大门上边红旗飘扬,两边的柱子上贴着红底黑字醒目的对联或者标语,很有氛围。虽然没有发现什么捣乱的、破坏的,但是我们时刻准备着,因为我们是红小兵也就是后来的少先队员,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种自豪感一直伴随着我,虽然时至今日才再次想起来站岗放哨的情景。
没有安排站岗放哨的同学,就参加学校组织的拾麦。那时候,夏收时节学校不放忙假,而是组织学生参加拾麦。拾麦的同学,每天早上跟上学一样,还没有睡够,就睁开然嘛咕咚的眼睛,就像他们许多人小时候作文写的一样“我一咕噜爬起来,背上书包就向学校跑去”。学校由老师带队,跟随在社员收罢麦的地里拾麦,颗粒归仓这是落实在行动上的。飘扬的红领巾,闪闪发光的.汗水,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漫山遍野的拾麦场景,这是融入农民和七零后心里永恒的、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快到吃饭时节,学生们就在老师组织下,回打麦场交麦。交麦时,一律排队,在生产队安排的地方过秤,然后累计,待夏收结束,生产队会按照斤两多少,统一结算付款,再由学校分发给学生。有的同学手脚麻利,拾麦多,一年夏收能够挣十几甚至几十块钱。我比较木囊,把拾麦的功夫都用在了喝水上,一年也就几块钱的拾麦收入。但是,我还是比较向往持红缨枪站岗放哨的时光,跑路的确更需要体力耐力,而小时候的我,体力耐力都赶不上趟,虽然也经常坚持参加拾麦等劳动,但是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下午拾麦最有意思。因为天热,学校让同学们来先在教室休息,而小学生的瞌睡比较少,打打闹闹时有发生,而这种打闹必须“守纪律”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他人休息,关键是不能抬起房顶引来了老师甚至校长。那时候的校长真是威武,同学们见了校长就害怕地不行。校长在同学们心中,那是至高无上、厉害的角色。当然,那时候的校长,都比较正统,只会教同学们唱革命歌曲,而不会约女生去K歌;只会在学校大会上讲话,而不会对女同学动手动脚。等到闹腾热了,就拿出准备拾麦喝的水,先喝开了。闹着喝着,喝着闹着,稍稍安静一会,等到老师通知集合,许多人忙忙结结去上厕所,一些同学急急慌慌去灶房灌凉水。备好拾麦劳动时喝的糖精水或者糖水,早已经是底朝天了,真正拾麦的时候,凉水是最解渴的,糖水虽然补充体力,但是口里会被粘黏的感觉充斥,很是不爽。清点人数到齐了,老师命令出发,我们才在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辣的阳光下出发拾麦。这时候,队伍里起歌员起起了《我是公社小社员》的歌曲,非常好听:“我是公社小社员呀,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蓝,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要么就是《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软绵绵的歌曲是没有的。因为黄土地火辣辣的阳光,油泼辣子、裤带面与软绵绵的东西没有多少缘分。
至今回想起来,那种朴素的乡村时光,那种朴实的乡村情怀依然让人眼窝一热。是啊!我爸不是李刚,我们的父亲母亲也没有什么宝马奔驰,我们快乐地奔驰在人生的乡间小路上,行进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一样的故乡的原野,那种幸福不管到什么时候也是千金不换、也永远换不回来的。
【作者简介】高明,常用笔名关中赤子,男,汉族,1970年生于陕西澄城。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集《不惑的秋天》、诗集《摇曳的风铃》(合著)、诗集《窑变的泥土》问世。作品在多家杂志报刊发表并入选《诗中国》、珍藏卷、《当代情诗一百家》、《西部风采人物》等书刊。他认为:创作,应该用心灵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社会,用文字诠释演绎一切真善美,给心灵以慰籍,给世人以启发,给生活以乐趣。《窑变的泥土》系其首次公开出版的个人诗集。
篇2:二三事散文
二三事散文
读书,在阳光下写字,钢笔,蓝色墨水,我喜欢的心情。
,美丽的相思,而似乎是有很多故事的。
我遇见的人也都是一生一世的唯一吧,就像2014,也只一世。
我记得元旦没有假日,我们是一起过去的年末和年初。
我记得那时候脚背发炎,走路有些瘸瘸拐拐。某一天迟到的清晨,我遇见ZYC,他扶我进学校的。我记得他有说老姚太神经质的。
我记得上学期的最后一天,我和DD半路折回教室,被班主任撞见。我记得那天铁门没有上锁,DD还是和我同路了。我记得我们说了七天后再见。
我记得过年前一天,他们分开。我记得我陪他聊天通宵。那天我们的所有的话比一个学期的还要多。我记得寒假的七天像极了高二国庆的七天。我记得我边在阳光里写作业边和他聊天。我记得开学后他给我的糖。
我记得后来的晚自习,我总是和HR一起走的。我记得开学第一周因为物理在班长面前哭。我记得自己难受的样子和班长坐我身边的样子。我记得没有带伞的雨天,DD和HR的伞。我记得因为陪我淋雨,班长感冒了。我记得后来班长给我的牛奶,手工饼干,鸡蛋,还有,最爱的,周国平。
我记得清晨的教室,总是HR,SGY,我,SSP。
我记得上课你们一直做数学,SGY,HR。我记得化学你们一直很好,HR,DD。我记得我无比纠结的物理。
我记得黑板上的英语作业,我记得DD和我一起站在黑板前,我记得DD煞费苦心的英文作业。
我记得晚饭,酸豆角泡面,永恒纠结的同桌,ZKX。
我记得懒得跑下去的时候,总是SGY会买来晚饭。我记得CC她说她羡慕。
我记得ZF每次借完作业,都会买来吃的,放进我课桌。
我记得做不完的数学题,他每周会给我的试卷,后来的蓝莓味果冻,后来的笔记本,后来我唯一给他的信,自行车,A4纸,我记得后来好几次的三班,我记得短信,黑夜里他转身的背影,我记得那次争吵,当然,我是下风的。
我记得周六的晚上,和DD聊不完的天,他的偶然出现,我还收藏的纸条。
我记得课上,我和DD传的小纸条。
我记得天气转暖的某天,在楼梯前,ZYC给我的那个包满蜡的橘子,我记得见证他的消瘦。
我记得一号,二号考场。我记得好多熟悉的脸庞 ,记得一个考场时他敲我的`肩。我记得考完语文的午后,ZKX搞怪的作文理解。
我记得班主任若干次的谈话,DD的窃喜。我记得那些烦人的周记,班主任总是没有骂过我的。
我记得后来的高考复习,我因为冷披了DD的黄色外套。和DD一起在讲台数高考说明,他搞怪的发卷方式,我哭笑不得的样子。
我记得我和他的流言。
我记得班主任盯着我们下晚自习的去向。
我记得那天DD和我讲他的口味。
我记得我数学课做英语被找,班主任说得我哭了又笑了,后来数学老师慈祥的脸。
我记得高考前JS的纠结。
我记得高考前和BH打的那个漫长的电话。
我记得程弟的祝福视频。
我记得我和他去卖旧书,周阳。我记得他满地的书,我记得他对书爱惜的模样,我记得他给我的笔记,试卷,随笔,我记得那天的雨水和我们一起吃的酸菜鱼。
我记得后来的预备党员,我,他,HR。
我记得24号晚,他说的很多话,HR的很长的短信,SGY的电话,我记得第二天一起吃的牛肉面,DD,我,他,我记得填志愿,帮他查录取,他帮我查。
我记得高考请客,同学聚会,夏天的长发,裙裾飞扬。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
我记得后来他们接二连三的离开。
我记得收到的他的信,HR的礼物,DD的。
我记得后来某一段和他的纠结,后来的断了联系。
我记得国庆晚上的火车,DD的电话,XJ的同行。
我记得DD,班长给我的感动。
我记得和周可欣在南通街头笑闹。
我记得我的改变,身边的改变,许多人的改变。
篇3:夏收随想经典散文
夏收随想经典散文
眼看就要到六月份,芒种一过,在关中平原,自东向西,野外一片金黄,天空中不时传来“算黄算割”鸟的阵阵叫声,重要的龙口夺食的夏收时令光降了。
童年记忆夏收中,“远也黄,近也黄,遍地麦穗翻金浪,社员们排成行,手拿镰刀收割忙。”、“算黄算割,老婆缠脚”、“麦黄谷黄,绣女下床”,时令到了,庄稼人不分男女、老少,谁也不克不及闲着,于是城里工作单边户纷纷回家收麦,读书的学生也放“忙假”(夏收假),成群结队外省“麦客”一泼接一泼涌入关中,“割麦、拉运、堆垛、碾场、扬场、晒麦、归仓、卖粮”,构成一幅幅绚丽的麦收赶场图,麦收的过程无不该证那句古老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而我要说的是随夏天一路到来的另一种夏收。中考、高考这个牵动亿万家庭的'大年夜大年夜事也产生在夏天,莘莘学子经由几年的苦读,欲望有一个好的夏收,进重点大年夜大年夜学、上重点高中。小考也不例外,固然国度多次引导,但若干家庭不是从幼儿园抓起?也有从胎教抓起,不然网上同店员算二胎指标沉思熟虑,精打细算。
如今收割机、电动车、汽车、手机,代替了人工功课,一人在地头,一亩地半小时完毕,麦收已不是体力活。以前我曾在《“算黄算割”的困惑》文中对夏收作了描述,这里不必赘述。
浪漫于大年夜大年夜学象牙塔的高才生,到这个夏天,也到了收成的时令,是读研出国、照样走向社会,到了选择的时刻。
夏天到了,夏收到了,跟夏收一样,忙劳碌碌的我们又在收成什么呢?只有我们本身心里知道。
夏天照样收成爱的时令,经由懂得、相知、相恋,有恋人终成家眷,若干人娶妻嫁女,完成父母辈的人生期望,也热了市场低迷下的酒店餐饮。
跟夏天一路成熟的瓜果飘喷喷鼻于城乡市场,桃甜、杏黄、李子酸,樱桃卖红了半边天,甜瓜、西瓜也到了夏收的时令,如今市场流转加快、大年夜大年夜棚温室育菜的推广,蔬菜瓜果已分不清时令。
篇4:夏收随想散文
夏收随想散文
眼看就要到六月份,芒种一过,在关中平原,自东向西,田野一片金黄,天空中不时传来“算黄算割”鸟的阵阵叫声,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来临了。
童年记忆夏收中,“远也黄,近也黄,遍地麦穗翻金浪,社员们排成行,手拿镰刀收割忙。”、“算黄算割,老婆缠脚”、“麦黄谷黄,绣女下床”,时令到了,庄稼人不分男女、老少,谁也不能闲着,于是城里工作单边户纷纷回家收麦,读书的学生也放“忙假”(夏收假),成群结队外省“麦客”一泼接一泼涌入关中,“割麦、拉运、堆垛、碾场、扬场、晒麦、归仓、卖粮”,构成一幅幅壮丽的麦收赶场图,麦收的过程无不应证那句古老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如今收割机、电动车、汽车、手机,取代了人工作业,一人在地头,一亩地半小时完毕,麦收已不是体力活。过去我曾在《“算黄算割”的困惑》文中对夏收作了描述,这里不必赘述。
而我要说的.是随夏天一起到来的另一种夏收。中考、高考这个牵动亿万家庭的大事也发生在夏天,莘莘学子经过几年的苦读,盼望有一个好的夏收,进重点大学、上重点高中。小考也不例外,虽然国家多次引导,但多少家庭不是从幼儿园抓起?也有从胎教抓起,不然网上朋友计算二胎指标深思熟虑,精打细算。
浪漫于大学象牙塔的高才生,到这个夏天,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是读研出国、还是走向社会,到了选择的时候。
夏天还是收获爱的季节,经过相识、相知、相恋,有情人终成眷属,多少人娶妻嫁女,完成父母辈的人生期望,也热了市场低迷下的酒店餐饮。
跟夏天一起成熟的瓜果飘香于城乡市场,桃甜、杏黄、李子酸,樱桃卖红了半边天,甜瓜、西瓜也到了夏收的季节,现在市场流转加快、大棚温室育菜的推广,蔬菜瓜果已分不清季节。
夏天到了,夏收到了,跟夏收一样,忙忙碌碌的我们又在收获什么呢?只有我们自己心里知道。
篇5:家庭二三事散文
家庭二三事散文
我爸妈能给我的钱不多,小时候一块两块,再大一点十块二十块,等我毕业了,给我过年红包五六百。他们不会像我身边大多数朋友的爸妈一样,过年给个上千上万,毕业了就计划着给他们买车。小时候觉得很悲哀,别的同学爸妈随便带出去吃一顿饭,可能就是我一个月的零花钱,而爸妈因为生活环境和阶层问题,从来不会想到出去吃饭,小时候吃一顿肯德基我大概可以回味一个星期。初高中的时候我在心理上算挺叛逆的,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无法挽回的错误,没有到触犯法律的地步,但是整个人带刺,和爸妈从来没有好好说话过,永远带着青春期自以为是的怒气,觉得我父母给我的`太少,不及其他父母的一半。后来上了大学,自己为了生活费苦恼,暑假做了兼职之后对于金钱有了概念,知道了工作是怎么一回事。我想他们给了我最好的,只不过我以为世界上的父母爱都应该是我要什么你给什么。
也不知道最近是他们老了还是我开始感性了,他们还在把我当做小孩子的这一年时间里,我被工作磨练出了一些世故,却很容易被他们轻松化解。今天他下午有点事,到了烧饭时间还没回来,我就主动提出去买菜。晚上我们坐着陪我外甥玩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晚饭买菜那十块钱要不要给你。」
现如今,虽然辞职待业在家,这么十块钱已经不太在意了。以前我帮家里买了什么,总是会伸手向他们索要这么一点钱,所以现在他们也还有这个习惯。只是我在想,这个十块钱,为什么不能早十几年出现。因为自己有工作了,偶尔就想帮家里买点东西,然后爸妈总是会对我说,多少钱?我给你吧?
其实我,好像也没有那么在乎这些钱了,但是我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道理。
还有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各种加班晚归,半个月没有在家里吃过晚饭。有一天上晚班,发现家里的午饭和平时不太一样,相对丰盛,以前中午都是炒饭炒粉粥隔夜菜这种级别。突然中午就有了各种热菜觉得很奇怪,吃饭的时候随口一问,今天怎么突然炒了这么多菜,「你不是好几天没吃好好吃饭了嘛,今天中午刚好有机会给你做。」
这和初高中为了让我努力学习,一直骂我,逼我读书,和我吵架的老妈形象有点对不上。
篇6:苜蓿二三事散文
苜蓿二三事散文
晚上回家,看到餐桌上放着一盘苜蓿做的菜馍,顿觉是久违的美味,禁不住狼吐虎咽了起来,食罢,看着那空荡的菜盘和些许的菜叶残渣,尚觉意犹未尽,媳妇看我那眼馋的样子,说你喜欢,改天再做给你吃,我笑了笑说这苜蓿,可真是有很多记忆呢。。。。。。
一
对于苜蓿的记忆,可以追忆到很多年前,也就是我几岁的光景吧,老家的人那个时候,大部分都是对苜蓿这种菜肴,有着独特的情怀和感觉的。
初春时分,万物苏醒,树木冒出了新枝,那沉眠了一冬的苜蓿,又重新焕发了它的生命力,很快长出了新芽,绿油油的一片,等到了仲春或者晚春,便长势更加喜人,有的地方能长到小半人高,不少苜蓿这时还开着淡淡的紫色的花儿,因为品种的差异,还有褐色,堇青色等,远远望去,煞是好看。
这时候母亲便会和邻里的阿姨,或者同宗的婶婶、嫂子们会一起约好摘苜蓿的。因为苜蓿是别人家种的,会提前和人家打好招呼,征得邻居街坊的同意,各自带上孩子,便相约一起出发而去。
到了田间,我便和同来的小伙伴开始玩起了游戏,忙着捉蝴蝶捕蜻蜓之类的,很少会在意何时能摘满一筐苜蓿回家,不仅这样,还有时候趴在地上躲起来,等母亲她们忙完了,便会四下呼喊我们的名字,我们几个调皮鬼常常是等母亲她们喊的累了,才从那密不透风的苜蓿地里爬起身来,拍打一下身上的泥土,才意犹未尽的跟着回家。
等到哪日几个小伙伴无事可做,便又一同去跑去那苜蓿地里玩耍,总觉得那片天地里就是一幅美景,有蓝天白云,有紫花青叶,说是姹紫嫣红也不为过。母亲们便会在午饭时分,又到处寻找着我们的踪影,得知我们有跑去苜蓿地,便再三的严厉叮嘱我们,切莫去,切莫去,那里面有长虫(关中方言,意思指蛇),小心咬着你们。可我们那班顽童,没有见过那长虫出现,又怎会相信,怎会在意母亲们的忠告呢?
直到那次,小伙伴再次在苜蓿地里捉迷藏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手臂上凉飕飕的,乍眼一看,一条青绿色的长虫,约有三五厘米长,那一瞬间我没有感觉到它有否可爱,只觉得很害怕,吓得我脸色透白,同行比我年长两岁的堂哥,赶紧用衣物帮我轻轻的拨了一下它,看着它掉在那晌午的苜蓿地里,然后我们几个拔腿就跑,一溜烟的回到了家。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去那片苜蓿地了,我也说不上来是不喜欢去那里捉迷藏之类的.了,还是害怕冷不丁哪里又跑出一条长虫来。
二
很多年后的一年夏天,我从外地回到家,母亲总惦记着怎么样给我弄好吃的,便问我,今晌午我给你做苜蓿菜馍吧?我一听,甚是欣喜,忙着点头说好。然后问她,不会又是去哪个邻居家的地里摘吧,要不别去了,这天气热的,苜蓿地里有长虫什么的,虽不觉危险,但始终心里有疙瘩,万一碰上那虫子呢?
母亲笑道,这些年都没有人种了,要吃苜蓿,去街上集市里买就可以了。
我接着说,不是苜蓿挺省事的嘛,多年生,种一年可以吃好几年。
母亲回答,你小时候很多人种苜蓿,那是大家想着其部分茎叶可入药,剩余部分等冬天干枯了,将只以镰刀收割储存,用以圈养牲畜的草料,苜蓿营养价值极高,那时候没有人知道,等到现在有人知道了,田地基本上都种上了苹果,也没有闲置的土地去种苜蓿了。
我听着若有所思,想不到这小小的苜蓿,竟也有这般价值。
母亲非坚持自己去集市上买苜蓿,怕我认不出是好坏,买的太老的话,没了嚼劲。
我便在院子里和父亲说着话,看着母亲从街上买回来苜蓿,择洗干净,剁碎成小段,并佐以面粉和水,拌成块状,然后用蒸笼搭锅里隔水蒸熟,出锅后,伴以油辣椒,盐,醋及香油等。
待到上桌,我已是馋到压根,一边吃着一边赞不绝口,这味道记忆犹新,深深的刻画于脑海里,那可是一种儿时的满满的回忆啊。
三
我不知道苜蓿究竟算不算是一种蔬菜,或者它只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吧?
再见到它的身影,便是在城里的超市里了,数年间,它可是身价倍增,区区一斤竟然要十元左右,且购买者甚多。想来也是商品市场化的结果吧,总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而有所调整,但不会太大,毕竟要保证商家和农户的合理利润,它才会在这样的市场里继续生根发芽,延续下去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这两年断断续续不同时节回家,沿途高速路的两旁也好,下了高速的省道也罢,还是村落附近的田野间,再也没有寻见它,像以前那么真切的存在,我想它应该已经随着市场化走进温室大棚,在那里重新焕发着自己的生命吧。
篇7:宿舍二三事散文
宿舍二三事散文
晚上,拎着袋栗子回到宿舍。
分发栗子时,舍友习惯性的问我去哪儿了。我边分栗子边笑着说,去了市中心买衣服。不出意外的,都说怎么不叫上她们。都知道是客套话,我也并没有当真。便笑着回了一句:我一个人也可以的。这个话题也就终止了。
近来,我常常如今日这般,一个人。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街。这样的状态,我很喜欢。
我害怕孤独,但我更害怕人与人之间那种看似热情却冷漠无比的交集。女生宿舍的友情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无论宿舍的八个人看起来有多么的'和谐,友好,似乎每个人对其他七个人的友情都是等价的。但彼此又都清楚,这不过都是假象,就像一场戏,每个人都在演,除非你想破坏这种表面的和谐、热情,不然总得把这场戏演到毕业。
实际上,不管有意或者无意最后都会形成三三两两的小团体。每个人又都心知肚明,彼此不拆穿。就好比我的上铺和对床,常常会偷偷的两个人到宿舍的阳台咬耳朵。你看到了,好奇她们在说什么,便随口问了一句,而对方只说了一句“没什么,不是什么好事,说出来怕影响你心情。”可你明明看到了她们笑得很开心还得微笑着说“好吧,不是什么大事吧,要开心点哦。”你看,女生的戏场。
可能我是个比较敏感的人,这种事情对我来说是痛苦而失落的。我宁愿她直接告诉我,这件事我不能知道。也不愿听到这种敷衍的话语。至此,我学会了要在适合的场合说适合的话,懂得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学会察言观色。这不是我想要的,却无力改变。
小团体中也并不是那么的亲密。就好比我和宿舍的宁宁、敏敏是一个小团体。但在去上课、去吃饭或是去干什么别的事情。多数是她们两个先走,余留我一人。那种感觉难以名状,就类似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有时也是我和她们其中的一个人先走,没有等待另一个人,这个时候的我,往往很纠结,不管我是走还是留,都会有一个人孤独。这样的相处,不是我想要的。但,害怕孤独的我却始终没有勇气独自一人。
我不是个爱泡图书馆的人,前两天突发兴趣,去图书馆直到晚11点。回到宿舍的时候,舍友照常问去哪儿了,都说着担心的话语。我拿出手机,却看不到一个未接电话,打开QQ里的宿舍群,找到那条自己发的“我去图书馆了,会晚点回来,勿念。”却发现早就被刷下去了,无人回应。这种看似热情、关心却充满着冷漠的问候对我而言是件痛苦的事情。
于是,第二天,我试着一个人“生活”。要如何才能一个人?宿舍每个人都有自行车,无论我们去干什么都会骑车。走路是我唯一的选择。我走在路上的时候,会遇到骑车的她们,问我怎么开始走路了。我无意欺瞒她们却也知道不能实话实说,便只能扬起笑脸。
几天后,我开始意识到,曾经害怕的事情其实也并没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承受。虽然看起来形单影只,自己却很开心,不必考虑别人的心情,自己一个人想哼歌就哼歌,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走就走,想跑就跑,不用应付别人问你的无数个为什么,自由而快乐。
篇8:二三事的散文
二三事的散文
去年刚毕业没多久,一直想写一些关于你们,关于重庆的文字,为此还专门买了三本关于重庆的书。后来书全部看完的时候,提笔的想法却没有了。可能有些事情就是有想法的时候就得马上做,过了这个时间,感情、记忆和精力都慢慢消散了。毕业一年,我们各自展开不同的第二段人生,其实还是很多很多时候会想起你们,但是这种想念已经变成仅仅存在想而已了。我记得有好几次,点开讨论组想问一句你们在做什么或者说一句想你们了,但是最后还是关了微信,洗洗睡了。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来深圳,我说,其实我也想不出什么确切的理由,可能有些事情就是注定的,到了某个时间就恰如其分地出现某个机缘巧合,那个选择就正正地摆在你的面前,你顺着往下走就好了。不管是关于重庆还是关于深圳。其实我是现在才明白这个,现在才找到这个好好的认真的过好现在的生活的理由。
曾经有段时间,我觉得,你们不在了,青春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是不是就意味着青春就结束了,我那时候是真的觉得你们好重要好重要,当然也并不是说现在就不重要了。我记得看苏菲玛索的初吻的时候,看到一个影评写的是最后两位主角都爱上了别人为什么这样的爱情还一直被这么多观众向往,因为有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从一而终天长地久,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那些可爱的炽热的人陪你走过一段路,一起开心过那几年,教会你一些事情,那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又难得的事情了。
最最开心的是跨年那晚。我们在洋人街吃完烤全羊,决定去解放碑,但是奇怪的是没有人要打车的意思,所以大家一路步行打打闹闹,吹着江面的风,和着跨年夜璀璨的夜景,将近12点到达解放碑对面却因为交通管制过不去。于是带着《游褒禅山记》式的遗憾,回学校,溜进男生宿舍,在小鹏哥那里喝酒吃东西聊天,跨过16年到达。那天晚上我默许了两个愿望,后来在17年里,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17年跨年的时候,那天我的身边没有人,我们在不同的城市,我窝在家里像一个中老年人一样看跨年演唱会,和你们视频时,我说去年跨年的时候,许的两个愿望都实现了,那我今年的愿望就是希望的今天我不是一个人过,我想应该也会实现吧。
七个人再怎么亲密,每个人还是藏着各自的秘密和难处。那些无法言语的,爱,遗憾,失望,疲惫和恐惧,好像往往是最迫切最真实的感情都被深深的隐藏和伪装起来。毕业之后有一次我问郭宝,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努力藏起来自己一个人承受的事情。他说就是在我们那学位证的时候。其实当时的我是有过这方面的对他的担心。那天看见他,我怕他难过或者不开心,见到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我记得是问他打算哪天走,他好像一点都没有此时焦虑难过一样,嘻嘻哈哈的和我聊了一路回寝室,我放下自己的担心,倒觉得自己多虑了。但其实所有的恐惧和忧虑都是自己慢慢消化。我知道除此之外,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脆弱的可爱的小孩,我希望以后的生活里,会有人来发现你的可爱和脆弱,懂得你的所有无法言说,呵护你内心那个小孩。
我记得当时我从深圳实习回去,和你们抱怨这一个月里的孤独和不顺利。快毕业的时候,刘浏说,以后还是回家考个轻松的公务员吧,深圳的工作和生活不适合我。但是至今为止,对于那句话我现在并没有考虑在内,我还是很开心的。可能我心里就是偏执地觉得,我决不会让那句话成真。
避来避去,还是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你。其实也没什么需要回避的对不对。反正,我觉得我挺酷的,做的最对的事情,就是当时跟你说了一句“你给我滚”。自那才慢慢地在尝试着放下过去。既然那么痛苦,当初为何要做那个决定呢。其实我们两个人当时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感情这种事情就像水龙头一样开开关关的收放自如滴水不漏。对于你的感情,本来一直处于可控的范围内,我知道它存在,我也知道这种喜欢可能没啥好结果也没必要说出来了,并且我这不是一直都伪装得很好么。毕业典礼那晚在彬彬烤鱼之后,就变成了不可控。我知道那天晚上你说的那些话可能是受我们在别墅吃散伙饭的那天晚上的影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因为我说的那些话让你对待这份感情也从可控变成了不可控。虽然那时候我们都说好不想以后,只享受现在的时间,可是人都是贪心的,有了今天,还会奢求明天,我想要的越来越多,事情最后都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关于分手你可能预谋了很久,而我也是很早就感受到了。但是我仍旧一次又一次地欺骗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在很多小事里面寻找你爱我在乎我的证据,以此来麻醉自己。
爱,想念,怨恨,想不通……所有的都渐渐淡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会顺着群聊点开你的个人主页,在这短短的一页里面找到些许关于你现在生活的蛛丝马迹,直到某天看见你突然出现群聊发言里,想起好像很久很久没有重复那个点开你个人主页的事情了。可能有的人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意义仅仅在于给你上一课。而你就是来告诉我,我想要的爱是写在所有的眼神里,言语里和小动作里面,不需要去猜测和怀疑,心里只有确信。
所以不管是对于什么,我没啥遗憾和后悔的,真的,要是一定要说一件后悔的事情,那就是大三五月半夜凌晨出去摘枇杷吃烧烤那晚我没有和你们一起去……
篇9:散文:老家二三事
散文:老家二三事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的,已经有些许陌生的故乡。自外公离世,舅舅把外婆接去城里,我便很少前来,在老家的大舅和四舅,向来并不欢迎他们的妹妹——我的母亲一家在过年时期来老家的。妈妈除了给外公送葬那天,还有几年后因亲戚不在家,悄悄在清明节带着我到外公坟前扫墓,大过年,她并无机会去看一眼她的父亲。
对于大舅四舅家的封建迷信,我向来不肯多言,嫁出去的女儿不准到娘家坟前磕头行跪拜之礼,这等荒谬,我一直不愿承认,是他们骨子里的封建,还是对我母亲的偏见之言。
一大早从城里开车回老家,不近的距离,路途不平,晃得我的脑袋晕晕沉沉的',经哥哥反复提醒我到了,我才下车。
到外婆家的那条从前看着堆砌的水泥石块铺就的平坦小道,两旁的荒草无人打理。我搀扶着外婆小心翼翼地往家里走,还有些雾气缭绕,屋前有片大鱼塘,阳光并不刺眼,映射在水面上,还有些磷光闪闪,耀烁着光芒。屋前还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柑橘树、柚子树居多,未散的雾气和在阳光里,恍若仙境,有一丝美意和不真实感。
我却无心观赏风景,我知道这些年来,外婆内心也是孤寂的,外公离世后,她跟着小儿子到过工地,跟着三儿子住过城里,跟着女儿去过外地,也被大儿子嫌弃过,也为四儿子家操心过,也为大女儿家担忧过……
她一生操劳,我知道现在这种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年过八十,身体大不如以前,她想要的只是一份安稳,可是这份安稳,七个子女,谁又能真正地给她呢?
家里已经很久不住人了,是石块建造的房子,外公在世时,三舅家翻新过,刷了一遍水泥,加建了二楼,但后来搬去城里,也有几年未住过了。院坝已经长了青苔,之前未过人头的风景树,如今却需要抬头仰望。我从屋里搬出来一把椅子,擦拭了灰尘,让外婆坐在院坝里晒晒太阳,暖和一下身子。
上午回老家烧年纸的亲友都到齐了,母亲留在家里同三舅妈一起做饭,并不前去,我却知道她的目光在跟着我们前行。
我们一群人去老家坟前烧纸钱,端着全鸡、猪尾肉、白酒,背着年纸和鞭炮,一个坟茔一个坟茔地走扫墓、烧纸钱和放鞭炮。最后到外公坟前。坟茔四周的草快没过坟头了,大家一起用带来的镰刀割掉一些草,拔掉坟头的枯枝桠,站了一排排人在坟前,各自陷入沉思。
外公一生,向来与人为善,受人尊重,只是生病早,拄了拐杖二十余年,因此外公也算享了多年的清福,小时候,表哥表姐哥哥和我,都由外婆带大,家中五六个孩子,苦了外婆一人操持家务琐事。
那时候,作为家中最年幼的孩子,外公最疼我,教我读书写字和数数,宠我像个小公主。他喜欢一个人在家对面去看别人打牌,拄着拐杖,蹒跚着清瘦的背影穿过几条田埂,在稻谷生长之际,他会站在田边,看看青翠的稻谷生长成何样。
小小的我站在院坝边,看着外公佝偻着身体认真看稻谷的背影,我双手放在嘴边做喇叭状,大声喊“外公,外婆叫你回家吃饭啦”,外公早年便开始耳背,我反复叫几声他才应声,拖长了声调“好嘞——”
有时候不到吃饭的时候,我叫外公,外公回来了,故意做生气状,扬手要打我,高举的手心里却握着一块糖,或者一把瓜子递给我,我接过,嬉笑着跑开……
小小年纪,不谙世事,无忧无虑地在外公外婆宽厚的怀抱中长大,享受着他们对我的好。我却遗憾自己未能够在外公生前见到他一眼。离世时,他的身旁,仅仅只有外婆一人陪伴,想来,这是何般的凄凉。外公向来喜欢热闹,那时的他,内心一定孤单不已。
前几年,我还在读高中,趁着清明假期,母亲带我回老家给外公扫墓,那时候,三舅家已经搬走了。下着雨,母亲去借了镰刀和锄头,我们一起把坟前和坟头上的荒草除掉。雨水打湿了我和母亲的衣衫,我们也毫不在意,回老家的事情目前并没有告诉大舅,母亲只想着垒完土,烧好纸,就离开。
干活到一半,大舅来了,我们有些惊讶,他脸色并不好看,他让母亲别垒土了,去家里吃饭,母亲很坚持,说还有一会儿就好了。
后来,拗不过大舅,垒好了土,没有给外公烧纸钱,母亲和我就跟着大舅回他家了,我听到大舅和母亲在交谈,内容我并不知道,我只清楚地看到母亲和大舅脸上谁都没有笑容,一顿饭,吃着也是索然无味,饭后,只听母亲拜托大舅去拿店里订好的纸钱,烧给外公。
我和母亲并未过多逗留,告别大舅一家,撑着雨伞,回家了。
后来很久,我都没有看到母亲去外公坟前,即便是大过年,也是我和哥哥代表我们家去给外公烧纸钱祈福。我知道母亲不再去,其中定有大舅的原因,而我,不再过问了,因为我明白母亲内心一定很难过。
如今,又一次站在外公坟前,过往的事情历历在目。《史记·汲郑传赞》里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其间,也不过短短一两年,自从外婆不在家后,家中更是无人关注,无人过问,想必也算是人之常情了,自古便有“门前自扫各家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言。外公也会理解的吧。
罢了罢了,除了回老家看看外公,其余时候,谁又会再来呢?
篇10:春节二三事散文
春节二三事散文
又一年了,流失的时间,年长的岁月,似曾相识的童年模样,我们是否还一一深记?看着我们都长大,曾经的一切早已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之题,不过也津津有味。这一年,我们不谈过去,我们说说现在。
(一)
年三十才放假,这班上得有些纠结,还好领导开恩,请了半天假,提前点回去,都这个点,兄弟们早已回家,一路早已惦记着快点回家。今年尤其特殊,家里建起了运动场,这场地已是兄弟们多年来的心愿,得以落成,也是大家一起出力筹建,必须让我们自豪了一回。一回到家,大中午的便草草吃个饭,接着就赶紧贴春联,这活几乎年年包在我身上了。没得说,小堂弟也跟着遭殃,跟着一起忙前忙后,虽说不多,但也得忙那么一时半会,还好今年日晒天热,要是碰上个大冷天,那浆糊沾手的冷,真够哆嗦的。招前呼后地叫堂弟动作快点,可以齐刷刷地一下子搞定,那样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如此匆忙地赶着贴春联,只为了能够赶得上下午好好去篮球场玩一把,不在乎篮球玩得好或不好,只想站在那块场地上跟兄弟们好好地乐一回。因为运动,和村里的兄弟们有了更多的共同的语言。
(二)
足球装备打篮球,早已成为我们踢足球的惯例,业余就罢了,完全就是个凑人数,少个人时,顶上去是没问题,但也只能就玩玩就好,一到正式比赛,必须还得很自觉的往场边站,做个老老实实的助威团成员。为了能赶在正式比赛前能上场溜达下,马上招兵,一起赶在初一前上场玩一回,一兄弟说了,前天服装、球鞋都穿得齐整整的,看到其他兄弟上场玩,脚手都痒,只是碍于技术能力各方面的问题,无颜上场。回头,我说了,我都上场了,你就别不好意思了。果真,第二天又着装专业的来球场,看到我在,二话不说就跟着跑了,为了能让彼此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里铺垫,我拉着他,并排同队上场。还真别说,兄弟们打起来,虽说动作很业余,投篮也是10投8不准,倒动真格了。跑动、防守之类的足球场上的规定动作,在篮球场还有用武之地,5人上场,4人踢足球的,兄弟啊,还好,我们的对手也很业余。我们赢得不痛快,但玩得很开心。这也够了,欢笑和汗水一起出,兄弟情啊,不在乎篮球,在乎是可以一起笑着,一起乐着。
(三)
今年春节的天气也是热得出奇,直接短袖短裤的都无妨。大白天,约了几个兄弟的村过来打篮球,初一大早就在篮球场集中,篮球放在下午,上午的时间就可以自由安排。四人足球的球门架子早早就放好在篮球场,对于一帮足球爱好的兄弟们来说,有球踢总比没得踢好,不在乎是4人、7人还是11人。大家说了,能在家乡父老的面前踢下球,也是种满足啊。球踢了,场边还真站着很多的父老乡亲,好多年,甚至从未有过的热闹场面,今年的此刻得以实现,满心欢喜。足球踢了,又安排了一场拔河,兄弟们真就为了一条绳子,你来我往,场面够热闹,够欢乐,若干年的某天,如果,我们还能拧成一条绳子,紧紧握着那便够了。村里的老乡亲们,还有我们这样的80后,甚至90年后,感叹着,今年真不容易,真难得,真热闹,过年真好。再简单不过的话语,吐出了多年来,我们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所谓过年能有过年的味道,今年,我们似乎实现了,也许印证那句话,有梦不怕路远,明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更美好。
(四)
村内对抗,总缺少点激情,春节几天,约了几个兄弟村过来打篮球,那种对抗,那种场面才够刺激。今年第一次主场迎战,兄弟们似乎不怎么习惯了在乡亲们面前打球的感觉,虽说连续几天下来,战绩不佳,但人气暴涨。谁谁家的孩子打球真不错,谁谁家的孩子在哪工作的,读什么书的,场外类似的声音,让场上的兄弟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豪感,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值了!比赛输了,收获的更多的认可和欣慰,相信来年的我们会更强大,兄弟第一,比赛第二。排球场由于各种原因,做得类似沙滩排球场,但不妨碍我们可以尽情投入去玩,六六对抗、三六对抗,各种方式,一局定胜负,一箱红牛为底,球没打完,场边都几箱红牛饮料了,比赛继续,欢乐不断。不玩不发现,一玩起来,周围的兄弟几乎的体育全能啊!业余也罢,至少能摆得上台面。大家尽情玩一场是完全没问题的。排球,好多年前的小坑满地的红土场,场边的电线杆还有一木柱子,加一张破了大洞的球网,童年时,就站在场边看着,今年,那些年打球的已老去,轮到我们上场,我们是长大了,还是渐渐老去。曾记得,往年的春节,初三一过,村里就几乎冷寂,没几人走动。外出的外出,下田干活的下田了。今年,到初六了,至少还能听到篮球场传出的篮球敲地板的声音,不说热闹,至少人气还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为我们的村做了件好事,也相信有人气的村庄明天会更好。
(五)
似乎每年春节,麻将桌上的运动成为了必选项目,只是今年有些改变,白天的打球实地运动占用了大半的时间。往年时,大白天还是一窝子钻进某兄弟的家里的麻将桌,一台不够,两台凑,旁边还站几位观战的兄弟,买码的,后勤买水倒茶的,吹水聊天的,啥都有,当然,麻将归麻将,一年到头兄弟聚聚难得玩一次,娱乐多过于。性质重于欢乐,轻于输赢。今年,是物价整体上涨还是大家工资逐年增加,大家麻将台上也大方多了,但对于一些用定义打麻将的人来说,算是最小的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能改变我们打麻将的初衷,这也是兄弟们一直延续下来的好习惯,一般情况不跟年长的玩,只跟年纪相仿的同龄人玩,输多少赢多少都在几个人的身上来回转动,无谓也无妨。聚聚玩玩欢乐多,来来回回趣味足。家里找不到属于我们汗滴的绿茵场,我们只好在绿色的的麻将桌上,让手运动运动,腰也酸一酸,累并快乐着。兄弟们说了,过年我们最累的是通宵,最缺的是睡眠,最想的是睡觉,但最不能放下的是打麻将。
(六)
一兄弟,年还没到,就说要请大家一起聚聚吃吃东西了,说这钱是打麻将赢的.。一直念叨着去吃,因为人不齐到了初三晚上才得以成行。初一晚上的全村性质的集会,桌面的水果、酒水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还不完全能尽兴。不管怎么说,在座谈会的基础上,对初到镇上吃点东西,喝喝小酒有了更多的期待。若干年前,还是在学读书的年纪,春节的某天晚上,三五成群,偶尔骑车上镇上吃吃东西,那时也是我们春节期待的事情之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这样的期待慢慢在记忆里淡去。今年,我们又重拾那份期待,有赖于兄弟的用心。开着三部车,不到20分钟的时程,20左右的人,围成两桌,摇色子举杯欢饮,说笑逗乐,顾不上桌面上吃的东西,没有吃货也没有酒鬼,只有一帮志趣相投的好兄弟,只为那一份依然保持的纯真,聚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满心欢喜而归就够。也许有一天,我们都成长,都已成家,不再有那份激情,但相信,如果我们一路走,一路坚持,情会在,兄弟还在。
(七)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传统更是一个不得不走的一个程序。小的时候,喜欢跟着爸妈屁颠屁颠去亲戚家的那份激情早已不再,反倒慢慢觉得淡漠到反感。也许小的时候单纯着不用顾虑太多,不用去倾听的太多话,更不用去说,还有红包拿,是件乐事。现在要听,更要说,还得派红包,是件琐事。总有一天,我们都在学着长大,走亲访友成为了必然之选,更是一年到头,彼此感情维系的最好的方式。今年,跟着家人到处了走了几处亲戚,看着那些长辈日渐老去,看着他们的子女也长大成人,还有他们看到我们的那份激动,这一趟来回,还是值得走一走,毕竟这些都算是亲人,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不变还是那个“亲”字维系着。常回家看看,亲情经不起等待,不能等到我们有空了珍惜。而常有时,就因为忙字,往往疏忽了很多,你是,我是,我们大家都会有。好多年没收过红包,今年收了几个红包,别样的感觉,别样的感动,爱与你们同在,希望来年讨个好兆头,马年我们大家都健健康康的,顺顺利利的。
(八)
春节七天乐,我们都有些乐不思返了,不想返工,不想到远方,只想着在离我们心最近的故乡好好待着。梦在远方,我们都不想流浪。看着兄弟们签名版上写的都是不舍和留恋,这个家,这个故乡,看来都深埋在我们彼此的心里,兄弟情分也扎根心底。不得以背上行囊,我们脸上写着不舍还有祝福,相聚时间很短,离开却就在眼前。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只要还记得我们一起走过的曾经,出外漂泊的那份艰辛,就为春节那几天相聚,我们也可以忘却在外时的不容易,苦过累过,我们依然可以很自信地、放纵地挥洒着属于我们的欢乐。没有隔阂的情谊,我们出身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红土地茅草房,光脚丫、破裤裆,我们无法选择或者逃避那样无知的童年,但今天,也能用双手在外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苦点累点,那又何妨?
天边夕阳斜照
没有话别
就这样告别
生我养我的故乡
一个人的远方
背着行囊
不想轻易把眼泪流下
异乡的兄弟
祝福你
一个人的街头不要孤单
我的心里
你就是故乡
别把我的思念搁下
不管什么地方都不再荒凉
在每个归乡的路上捎上
漫长无尽的旅程
家的方向一定要记得
兄弟
你的兄弟就在那里
篇11:酒事二三散文
酒事二三散文
【一】
对于酒,我是心怀感激的。首先想说明一点的是,从本质上说,我是一个内向怯懦的人,总是过于羞涩、胆怯、出不得阵,心里有话,宁可烂在肚里也不吐。所以,家人和朋友都有点担心我找对象的事,说现在的女孩子大多不喜欢过于腼腆沉闷的男孩,说如今的丫头都好“疯”,喜欢敢追敢求的小子,而我却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的婚姻却是我追求来的,而且她,是一个别人都认为比我强的妹子,怪也不怪!很多人都只能慨叹“命里有时终须有”。其实,这里有一个秘密,是我从未对人说过的,那便是酒,是酒的力量,准确地说是酒给了我力量,使我战胜了羞怯。这段姻缘于我,酒是功不可没的。
这件事,在我的日记本上记得明明白白,但这件事在我脑子里记忆深刻,是并不用翻日记的。那天,碰巧我有幸吃到了她二十岁的生日酒。进她家时,她问我:“小彭,请喝茶。”很是客气,谁知她父——我同室办公的顶头上司却训道:“什么小彭,没得礼貌!”“那,那就叫‘彭哥’吧。”她害羞得脸上绽起两朵红云,那模样直拨动我心弦,但终究不敢再想。直到家人客人围坐桌前,举怀祝她生日快乐时,我才明白是她二十良辰。后来,酒是自然喝了些,回到家却不似往常倒头昏睡,倒是有一种情感在心头跳动,竟还反复煎了几个“烧饼”,脑子里想了许多许多,最后决定借补送一件生日礼物。迷迷糊糊睡去,醒来后,想起昨天的胡思乱想,却没了勇气。
奇怪的是,心中自有这种念头后,一种难以抑郁的激情,使我整日失魂落魄。难道真是一见钟情?不过,她的确是我喜欢的那种女孩子,文静、温良、端庄。一日过去,夜不能寐,我尝到了煎熬的滋味,恨只恨自己太怯懦。
翌日中午,喝友人婚宴喜酒,新人甜美幸福的笑颜,让我羡慕且又想起她,想起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却仍是形只影孤,不免猛喝了几杯。酒终人散之时,勇气骤然回到了我的身上,便按早已想好的思路,到商店购得影集一个,在扉页上挥笔提上那暗藏爱意的“七绝”诗作,赶到她上班所在,歉意道:“那天不知是你生日,没啥礼物,很抱歉,今日送上这份迟到的祝福,不要见怪。”然后不等她说什么,就转身上车走了。这一路,心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还禁不住哼了几句什么歌来。
接下来是沉闷的等待。虽然我有点紧张,但并不难受。因为我已作出努力,命运的“绣球”已握在她的手里。答应,则是我之幸;否则,只叹无缘份。但是,日子一长,这种无言的局面,又让我有点难耐。或许我的“诗”太隐晦,她瞧不明白;或许瞧明白了,因为是“暗”,她也不好“明”。又一次恼恨自己。这日,团内活动中,又吃了几多酒,那个充满勇气和智慧的我,再次出现,连夜写了封信,既谈爱意,更谈缘份,颇有点文采和哲理,记得有这么一句:“有时候,一封信能改变两个人的一生,你说呢?”并趁着勇气投入了邮筒,兴奋得一夜未眠。
天可怜见,她答应了我。她说她父经常说起过我的好处,也喜欢我刊在报上的文章云云。我的高兴自不待说,但思量成功之因,酒乃功臣也。相恋三年,终成眷属。其实,她与酒与颇有些相似的,我曾作《致酒》诗作给她:
你是有点苦也有点辣的/我是有点爱也有点恨你/闻你的时候/浑身散发诱人的香味/你的名字该叫香吧/喝你的时候/却有一种很好的苦味/有苦才能知道甜的珍贵/进入我身体时/觉到你辣辣的火一样的热情/一次不要给我太多/让我细细品尝你的真挚/我爱你文静似水的外表/我爱你热烈如火的感情。
【二】
平生第一次生生地把一个带到吴刚的桂花树旁,然后昏然入睡,然后作些入过程的剧烈反应。
俺是“酒精考验”的酒场老将,信奉“酒品如人品”的至理名言。
喝酒是一种交流。酒这东西,因为含有一种催化的因子,学名应该是乙醇,它能激发人体内的血液,使之变热直至沸腾。它会把你的遮挡布一层一层剥落,露出真实的思想,赤裸的你的灵魂。因此,通过酒精作用后的交流,人的思想更简单、更坦诚,所谓:酒后吐真言嘛。愿以酒会友,以饮酒的过程中看人。
这次喝酒,桌上的朋友比较多,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原因是有2个客户争相为东,终因人数不多,凑成一桌,一个言酒,一个言菜,应该说减轻了两个做东客户的负担,节省了费用,对自己而言,节省了时间,本要做两次的应酬,合二为一了。
我是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的,被请的领导是俺的哥们,本没什么事,只是代表其中一做东客户,说些请多关照之类的话,然后礼仪奉陪几杯,开始时,自然是客套话一大堆,整些活跃后气氛的段子,什么喝酒五阶段之类,先是处女阶段——严守死防,点滴不沾;再是少女阶段——半推半就,就喝一小杯云云。谈到这,俺那哥们提醒另一个做东的客户,对了,已经介绍了姓段,四川客商,说小段你们把规矩定好,总量控制好,不要到酒兴来了,控制不住。俺非常赞同这一提议,酒要喝好,不宜过量,否则伤身。作为酒精中人,当然明白。
这段先生一味地应承着,酒是我负责的,就一瓶,只要你嫌我寒酸,正好降我的成本,哈哈,怎样!好,说好就一瓶,上的一瓶剑南春,而且,段兄自称中午陪客喝高了些,晚上请求多高抬贵手,他浅一些。初次打交通,不知其深浅,俺向来亮容,总是担心有人喝高了,因为俺毕竟有过喝高的经历,那种状态总是涅磐,是真正的酒精考验。俺心说话间,一瓶酒结束。可是,在座似乎兴致不减,尤其是段兄,说未能尽兴,这么多新朋友,加深印象。因是他精酒,他说了算,酒真的就上来了。
俺是认真劲也上来了。那说好,总量两瓶,不再上了,这是其一落千丈,其二,为显示公平,段兄要把前面的损失补回来,这理应深一些,他客气了一下,终没什么道理,就多倒了些,大家心理平衡。
也不知那天酒好还是菜好,好家伙,第二瓶剑南春滋滋地又落了肚。按说该席终人散了吧,可不,那位段兄,笑眯眯脸上红润泛光,笑得小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说幸遇幸会,说酒到三,抱金砖,一定要再上一瓶,预示着日后能发大财。
俺心说:“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深浅,俺算是酒精场上见多识广的,且最体谅人的,这次都好像被人死缠烂打粘上了,是不是不服气呀。俺可能借助于酒精的作用,大胆地说,看来今天要整顿酒风了。第三瓶可以打开,但你段兄要光受罚,因为你对朋友不诚实,体现在原该重罚一瓶。现在大大超支,你原说中午喝高了,要求少些,现在你自己又嫌少,欺骗朋友,那么,罚一两。而且三瓶之后,如还未尽兴,不上白酒,用啤酒漱口。”
大家一致拥护。段兄没人支持,很孤立地接受了罚酒。然后大家把白酒平分。
之后,可能有些闹腾了,场面热闹而难以控制。不过,真的在白酒扫荡后,又上了啤酒,俺喝啤酒有招,吹瓶,一口气对瓶吹光。结果,这段老先生当场趴在桌人。有人把他扶出去,回家了。
俺也大伤元气,头在胀痛,语无伦次。
后来听说段兄醉得一塌糊涂,心里又暗暗自责,何必呢?这是俺平生第一次把人送到吴刚大师那里,但绝不快乐。
【三】
因工作需要,决定请某部门的人吃饭,这种请吃,少不得要准备酒,忽然想起早几天,这个部门一位仁兄喝酒喝高了,发生了叫人哭笑不得的事故,并且我把故事讲给同事听,只见同事们都笑了,但笑得有点怪异。
早几天的晚上,这位仁兄应酬喝酒,本来是不打算去,因为请吃的.太多,已成为一种负担了,况且,按潜在的饮食文化,酒是必要喝的,所谓“无酒不成席”嘛。但架不住中间人朋友的盛情与面子,只要自己临场把握了,一般问题不大,何况自己毕竟是“酒”经沙场了。但是,这酒的德性,可不是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当酒过三巡之后,喝酒处于守势时,请客之人感觉你不爽的酒风之中隐含了对业务不利的成分,就会循循善诱地劝你喝够意思才罢手的。
这仁兄最终像任何一次应酬一样,酒比任何一次喝得不少,终于和朋友告别。他骑上摩托车往家赶,在路过医院门口时,对面一辆汽车的大灯出奇地亮,把他眼睛给晃了一下,他突然觉得眼前一片空白,头就晕了。接着感觉自己的身体重心在右倾,下意识地刹车,只听到刹车制动尖利的摩擦声,然后就知道自己的头碰到了地上,剩下就不知道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夜已深了,到底是几点钟,这仁兄也不清楚。
当他醒来时,觉得浑身都不是自己的,但很快想起是夜里喝多了骑车摔了跤,可是摩托车呢,摩托车摔到哪去了?这下,脑子很快醒了,眼睛四处搜寻,视线范围没有车的踪影,确定摩托车丢了。摸摸口袋,钱包还在,手机也在,可还是动弹不得,摔得不轻。这仁兄想找个人来帮忙,这深更半夜找谁呀!找朋友或同事显然不合适,那会看笑话的,就找刚刚请客的朋友吧,让他们来看看也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损失,不但摔伤,而且摩托车也丢了,看他们怎么办。还好,那朋友的手机没关,接了电话说马上过来,还真够朋友,不到10分钟,朋友就到了。好在离医院近,就到医院要了担架推车,就把这仁兄送到医院挂号。
在医院的灯光下,这朋友才发现,这仁兄摔得的确不轻,头发里冒出了几缕鲜血,医生看过之后,说酒精中毒,头部外伤,还什么软组织挫伤等。总之要留院观察。
这位仁兄的朋友,实际上酒也喝得相当高了,在帮这仁兄的过程中,自己也是摇摇晃晃的,医生看过之后,对他们不屑地摇了摇头,想笑却又笑不出。医生说:“先送观察室。”这位仁兄的朋友,按医生的命令,把他弄上担架车,就往外推。推着推着,穿过了医院后院的整条大路,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路灯光也是幽幽的。过来一个值班人员,问是几病室的,有没有死亡证,这位仁兄一直迷糊状态,同时与疼痛在作艰苦的斗争。听到“死亡证”这词,全身一激凌,睁开眼一看,门口的标牌明明写着:太平间。他一下跳下担架车,往外疯跑......
篇12: 江南二三事散文
江南二三事散文
藕花深处一直躺着一帘不愿被打搅的幽梦:这便是中国的“江南”。在今天的世界上,除了江南以外,我们恐怕再也找不出一片土地:她既代表着富强、文明、倾国倾城,又诉说着怅惘、沉沦、不堪回首。你若问江南的美丽延续了多少年?答案是数千年:这里有繁花似锦的江都、虎踞龙盘的建业、风华绝代的临安、水路通衢的襄樊。你若问何以造就了这样的胜景?那是永嘉南渡、靖康之耻后的无奈,亦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的缩影。
从来没有过这样一片土地:她繁华如“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她秀颀如“花褪红残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她沉沦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时人对此一声浩叹“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浩叹之余,却不禁吟哦“当时忘了邯郸道”,自此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千年的江南,是谁成就了你,你又养育了谁?
京沪线上,窗边的风景一行行褪下去,只留下远方朦胧的群山掠影。在河北、山东,积雪掩盖了荒芜的田畴,如给天地披上一层惨白的纱衣,弥散开止不住的阴冷。向南、向南。自过了徐州、蚌埠,入眼的开始是星火一样的绿,薄薄的田亩、薄薄的土地上柔弱而坚定地铺上一抹生气。山也开始青翠而多姿、溪水变多、池塘变多、小桥变多;青墙黛瓦取代了原先的红砖。这就到了江南。
江南的云脚很低,能看到层云从天穹俯下身来,挽住葱绿的土地和潺绵的溪水。不高的山顶装点着常青的'松柏和刚吐丝的野草兰花,也被收束到云里雾里。这里看不到日光,灰白的天空让江南变得平静、变得儒雅,也变得逼仄。行走在这样的风景里,不自觉地也便成了风景。像江南一样的风景。
江南多水,所以我们常说“江南水乡”。南京的十里秦淮、苏州的山塘街、杭州的西湖、绍兴的乌篷船。踏着刚刚被春雨浸润的石板路,身旁一带清溪、曲苑深巷、流水人家,惟四字形容:风物潇洒。
当西湖下起雨时,三三两两的行客走过白堤。春风吹乱细柳,水波荡漾出涟漪。水雾腾起、踊跃、弥漫,遮住了残阳、天幕,看不清雷峰塔。于是整个西湖便仿佛有一种气韵:悠远的、绵长的、不施粉黛的让人安详。凭栏望去,远远能看见苏堤,一行树木;水面上漂着几叶轻舟,就再没有其它的色彩---这是真正的水墨画,在画面的背景里特别隐约地能勾勒出远处的山的痕迹。游人稀落地走过,如同无人。
绍兴近郊的兰亭,依山邻水、钟灵毓秀。“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而最打动我的却是一座不起眼的茶舍。茶香、水香凝成一股静气,在水雾中缓缓蒸腾、依依转动,最终不见。竹林茅舍,诗酒清茶,“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江南的城市,很多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样的古城,便很容易拥有自己的品格。譬如绍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座城市,是开辟在自然风光中的;而非像施舍一般地建几座园林、栽两行树木,给城市吸收烟尘。
绍兴除却鲁迅先生笔下脍炙人口的乌篷船,便是随处可见的香樟树。尤其在刚下过雨的时候,轻轻一嗅,就能感受到香樟那淡雅而沁人心脾的芬芳。这如同一种美丽而不骄恣的品格。
这样的品格,也适合江南人。
戴望舒先生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江南的女子,便是这样的美丽、温婉和儒雅。她们散开秀发,垂到肩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江南温和的水土养育出她们娇丽的容颜,肤如凝脂、唇如朱砂;她们纤腰束素、迁延顾步,行走在青石板路上,背靠着古老的白墙。说来也怪,江南千百年的悠久的城镇巷陌,恰好映衬她们年轻而生意盎然的身姿。她们从烟雨中迎面走来,嫣然一笑;待回眸凝视,她们早已重新回到了饔晡砝铮如惊鸿一瞥。
北国正积雪皑皑,江南已桃花盛开。粉红的花瓣被风吹落,弄皱了一池春水,便如同那温婉的江南女子的粉红色的裙摆。
★ 春节二三事作文
★ 及早的早晨散文
★ 家庭二三事作文
★ 草尖的早晨散文
★ 老师的二三事
★ 上海早晨散文
【夏收二三事散文(锦集12篇)】相关文章:
初中生活二三事初二作文2022-10-11
初中生活二三事初中生作文2023-08-21
初中生活二三事作文2023-08-06
同桌的窘事作文2023-03-29
安妮宝贝人性经典语录2023-10-01
安妮宝贝经典语录摘抄2023-12-28
安妮宝贝小说语录2022-09-19
安妮宝贝颓废悲伤经典语录2023-08-03
安妮宝贝 《八月未央》经典语录2024-01-19
落寞的麦场散文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