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时间:2023-03-25 07:59:3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共10篇)由网友“恶魔黑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篇1: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的方法

一、给予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因为婴幼儿时期想象的特点是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营造美术活动环境。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也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在进行教室内外的装饰、墙壁的美化时,一定要做到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比如:在墙面装饰中,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制做贴立体感较强,色彩鲜艳的墙面,如“海底世界”“梦幻宇宙”等。孩子对此类东西比较感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观察与共鸣。

此外,增设美术区,为幼儿提供白板、记号笔、五彩胶泥、卡纸等,方便幼儿随意涂抹,使他们的想象及所见所闻都能在这块园地里得到充分展示。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不仅能够随时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而且能够及时表现美、创造美。这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2.丰富美术活动内容。

通过主题画、想象画教学,促进幼儿思维活动的发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题画、想象画教学可以使想象的范围扩大,有利于发展幼儿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创造力。在进行主题画与想象画教学时,内容应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能引起无限联想的题目,通过幼儿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画出“我的最爱”,小朋友兴趣浓厚,画面内容也极为丰富,色彩鲜艳,画完后我让幼儿分别讲一讲自己的画,幼儿往往会把实际不存在的现象创造性表现出来,有的滑稽可笑,有的离奇古怪。老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要过分强调绘画的比例、结构的正确性,也不要用老师的意图去代表幼儿想象,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体现幼儿个性的作品。

3.以游戏形式组织绘画教学。

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孩子想象的物质基础。要多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游戏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相应的想象。如,一副几何图形,可促进孩子自由想象,他能组成自己喜爱的各种形状与物体。要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加工、制造、想象。在游戏中,要启发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去想象。比如,在孩子玩娃娃家时,你假装摸布娃娃的肚子,故做惊讶地装做娃娃生病了,那么,玩布娃娃的孩子就会围绕“娃娃生病”的问题展开无穷的想象。不仅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还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了生活常识。由此,不仅为孩子绘画内容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最重要的是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4.给合其他艺术形式教学

音乐与美术相给合活动是发展孩子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可提供一些有益展开丰富想象的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编动作,调动各种感官,通过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让孩子画意愿画、主题画、填充画、涂物画,鼓励孩子自己想,自己画,大胆想象,大胆去试。

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活动也是发展想象力的一种手段。如:看图故事。老师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幼儿可以看着图画,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如:大班集体教学活动——《西游记》连环画,幼儿本身对于《西游记》中的神话故事很感兴趣,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欢的人物,在连环画创作中,幼儿在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增加有趣故事情节,从而让画面更加丰富。

在美术活动中给孩子一个展现想象力的空间

一、给孩子提供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

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美术教育。想象力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重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现想象力的空间,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我在教学中不随便扼杀孩子作品里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活动不同于其它的活动,不像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种答案,美术作品的美是多样性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如果条条框框太多就会限制幼儿的思路,使幼儿的作品千篇 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孩子的作品无论是夸张还是平淡或者是超出我们常人的眼光,它都是有内在的含义,是孩子思维创造的结晶,是他们想象力的结果。

二、 幼儿生活经验是想象力的基础

孩子的想象力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自由、灵活、开放。选择幼儿身边的最熟悉、最喜欢的题材作为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的经验,适合学生年龄的心理特点,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欲望。比如:中班上学期领域活动中《落日》这节课而言,我让幼儿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自己的想法,我前几天就布置了观看日落的作业,由于我们幼儿园是位于城郊的一所幼儿园,每一个幼儿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不大一样,有的幼儿是住在繁华热闹的城区,有的幼儿住在宁静的乡下。所以,他们看到的落日就不同了。城里的孩子是高楼大厦为背景,而乡下的孩子是以大山、树木、稻田为背景,这样课堂就活起来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就得到了发展,我对幼儿细微的观察都给与充分地肯定。同时,鼓励孩子用手中的笔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都表现出来。结果,孩子们的作品没有雷同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所以说孩子的想象力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 情景导入激发想象力

想象力的前提关键是兴趣,兴趣是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幼儿智慧的动力。教师要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幼儿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是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在导入新课时,我都要创新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ppt。比如:《我是妈妈的发型设计师》这节课,我首先导入的是视频“美发店”,让幼儿了解美发的程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使老师和幼儿教与学和谐同步,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点”和“线”的涂鸦符号是年龄比较小的幼儿经常出现的,但大多数的孩子对这些点和线是无法控制的,怎样让幼儿很好的运用这些点、线,让他们保持兴趣。我在《下雨了》和《好吃的面条》这一情景中让幼儿有目的的运用点和线,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引起幼儿的浓郁兴趣。孩子们饶有兴致地绘画在情境的驱动下孩子们实现着从无控制的乱涂向有控制的涂鸦过渡。

在设计活动过程中,更把孩子作为主体,一个好的活动过程,就像是一次超市购物,老师就是超市的“经理”,孩子就是“顾客”,经理要了解顾客需要什么物品。根据孩子的需要来经营,如超市没有根据顾客要求来提供,那这次购物就会失败,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设计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吃透材料,吃透孩子,精心的去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鼓励幼儿大胆地去发现、感悟、发挥想象力,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使幼儿真正发挥主体的能力。

四、 课件的灵活运用使想象力插上翅膀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片、音乐、视频进行整合,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孩子实现教学活动的生活和高效,达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一段《海底总动员》的视频能将孩子带入奇妙多彩的海底世界。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画出海洋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一面。一段小小的游戏的视频能唤起幼儿无限的想象,让幼儿在画《我们玩的真快乐》的主题画时展示出不同寻常的内容和手法。所以,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准备充足的图片,另外配上声音、视频、动画进行制作和设计。如果没有充分的教学资料,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我们教师应该手中都要有个小小的资料库,这些资料库里的资料就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的收集和整理材料。看到优秀的美术作品,及时的存入u盘里、电脑里、灵活应用我们的手机,经常拍一些孩子的作品和孩子活动的情况,这样我们在需要时只要调用,制作就可以了。

五、 尊重孩子的想象力

初学绘画的孩子,开始往往是画小孩,他们总是画一个圆圈做脑袋,头上画上两三根头发,眼睛总是两个黑点,没有耳朵可是嘴巴却画的大大的因为小孩要吃东西、要唱歌、讲故事。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就是身体,二条线就是手臂,两个小圆圈就是手,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圆圈,看到这些孩子的作品,我们老师首先要夸奖他们“ 画的有创意”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想象力,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这样才能挖掘出孩子心底更深的宝藏,不能在孩子刚起步的时候,就打击他们。孩子的兴奋强于抑制,情绪多变,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他们绘画缺乏明确的目的,他们所画的东西都会联想在自己经验中的事,所以,就要求老师读懂孩子,为孩子提供充满丰富感受的活动,这样幼儿才能从无目的涂鸦过渡到有目的的绘画。

什么是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

篇2: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

本本主义(抄袭儿童画教材形象,以简笔画为甚,造型刻板、表现平淡,忽略了个性表现,缺少真情实感及想象)、机会主义(你画我也画,为奖状画、为成为“星星”画,那里热那里画)、机械主义(照抄生活现象,感受、体验缺少升华、提高,表现往往刻板单薄、缺少想象和艺术夸张手段的运用,就事论事、味同嚼蜡,缺少创意)、改良主义(忽视生活感受、从里核到表皮通通拿来,先找命题、再找资料,生搬硬套、霸蛮组合),结果培养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画或生搬硬套,缺乏创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画得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的课程,丧失了童趣,丧失了欢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在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想是动词,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就是图象、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教师对幼儿一些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大班画《一片森林》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树可以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

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四、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幼儿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上海充满了机遇,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常见的就为美术展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请家长带领幼儿前往参观,让幼儿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

篇3:怎样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想象力

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1 组织各种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

在幼儿教育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引起他们注意、让他们产生兴趣、激起他们思考的人物、事件、情景等主题,经常性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科学活动,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中,把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比如:老师在组织小朋友活动前,准备好磁铁、回形针、电池、小灯泡、导线、纸片、放大镜、橡皮泥、海绵、水、小木块、凹凸镜等材料。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各种材料,老师一边指导孩子做各种简单的科学活动,一边启发孩子发现问题。活动结束后,再问小朋友发现什么问题没有,结果孩子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为什么灯泡会发光?为什么海绵会吸水?为什么放大镜看字会放大?为什么纸飞机会飞?等等。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玩一玩、想一想,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好奇心强了,对科学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较长时间地、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探索。因此,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幼儿想象力另一方法是“看图讲事”。具体做法是让孩子们认真观看图片,然后以图片内容出发点,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讲故事。虽然图片记录的只是事物的瞬间,但这些图片本身能给孩子以形象的视觉刺激,使孩子们容易产生联想,图片里面的故事和情景,以及与图片能产生联系的其他事与物,留给孩子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容易引发孩子的想象思维。因此,看图讲事,既可使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感知、理解和讲述图片的内容,收到增长知识的教学效果;活动本身又为孩子们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使每个孩子们有较多进行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2 创设容易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心理环境

幼儿的体质和心理素质都比较脆弱,对环境特别敏感,对老师特别依赖,教师的情绪、语言、行为会直接影响幼儿情绪和心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和蔼可亲的态度,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会让他们产生想表达、想交流的想法,会主动接近老师,会对事物表现出比较好奇。反之,若教师不苟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幽默和情感渲染,则使幼儿产生一种压抑感、甚至产生恐惧,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对事物会表现出比较冷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创设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心理环境主要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态度:首先教师要爱护自己的学生,孩子们说出来的都应该认为是符合情理的,不应该有对错之分,教师不可以武断的态度,轻易地予以肯定或否定;其次是该创设民主气氛,尊重孩子们的看法,以鼓励、亲切的态度,小心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孩子们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孩子们敢想敢说的欲望;再次是认识到由于每个孩子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不同,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自然也就不尽相同,并且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个别引导、分层教学;最后是要客观看待个别孩子不合乎情理、逻辑,甚至荒谬的讲话,不应立即加以指责,应站在孩子们引导者的立场去与孩子沟通,与其指责孩子的过错,不如鼓励孩子进行新的尝试。

3 创设容易引起幼儿产生联想的文化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课程的一部分,良好的文化环境能诱导幼儿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使幼儿在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中获得智力的开发。创设文化环境,应该从幼儿园总体环境设计和班级环境设计两方面着手。总体环境设计着重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格调,同时突出具有阅读特色,浓郁、开放的阅读环境中,让幼儿园充满阳光、洋溢智慧,让孩子们感到阅读无处不在,使孩子们在环境的熏陶下爱上阅读、享受快乐。在班级环境的设计上,应注重教育与审美的结合,力求美而不杂、美而不乱、美而不俗,力求丰富形象,尽可能情景化,具体来说不同年龄段的班级应该有不同的个性特色:小班小朋友的学习要求是“在生活中学习”,特色是“生活常识图画故事”;中班小朋友的学习要求是“在知识中畅游”,特色是“科学知识图画故事”;大班小朋友的学习要求是“在道德中感悟”,特色是“道德启蒙图画故事”。

4 创设能够开启幼儿想象力的语言环境

教师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游戏或自由活动,教师每时每刻都必须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有利于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但是,老师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切忌随心所欲、放任自流,具体来说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4.1 以“天真无邪”的心态与孩子接触

4.2 营造轻松的氛围

鼓励和支持他们去探索、思考,为他们提供条件,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不管其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用自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去干扰他们的想象力。

4.3 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和记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大部分孩子而言,每一次活动或每一节课之后,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去理解、感知和思考,才能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全部内容。

4.4 放慢说话速度让孩子们适应

5 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谈不上想象力的培养。只有让幼儿不断的摸索实践,幼儿才能产生创造灵感。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幼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认知发展上的个性差异。比方说在学习速度上,有的幼儿领会得快,经过老师的讲解基本就能掌握;有的幼儿仅靠老师讲解还不能领会,必须亲自示范或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因此,要注重幼儿个体的差异,对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幼儿必须进行耐心引导,使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才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

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1、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新的事物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需要,还能对头脑里保留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某种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比如在幼儿园绘画《未来的汽车》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各种新型的汽车图画,有的幼儿会把轮船、飞机、火箭还有看过动画片中的内容联合在一起画出来的汽车,这种汽车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改造画出来的,这就属于想象。

2、想象和发明创造紧密相联在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称:想象力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3、想想在幼儿的学习、活动、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在游戏、绘画、听故事等方面都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幼儿在过家家的游戏中会把自己当成爸爸或妈妈,布娃娃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饿了他们会给孩子喂饭,生病了会给孩子喂药和打针。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了游戏中的重要角色,这就是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关系到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关系到幼儿新知识的学习。我们应特别强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多接触生活不断积累经验,使幼儿的头脑中储备丰富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条件。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方法

1.阅读激发灵感

阅读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选择那些拥有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的书籍,对孩子来说文字内容并不重要,尽可能让孩子根据图片自己编故事。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创造情节,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感。

2.创造自己的故事

有时候,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也能非常吸引人。你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出发创造一个小故事,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让孩子变成故事里的超级英雄。最终,他也会给你讲他的故事,故事里他自己就是主角。

3.唱歌、敲打、吹口哨

结构化的音乐类型确实不错,但是给孩子准备玩具乐器,让他随着音乐跳舞,和他一起唱歌,甚至鼓励他即兴演奏等过程,都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能够无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4.限制屏幕时间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玩手机或IPAD,玩游戏或看视频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减轻家长带孩子的压力。但专家建议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美国儿科协会建议,不要给2岁以下的婴幼儿玩手机、IPAD或其它电子产品,2岁以上的幼儿每天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以内。

5.玩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不仅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更能让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角色扮演能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甚至能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悲伤或害怕。

家长可以帮孩子多准备角色扮演所需要的道具,如一些特殊角色的服装、用品等,让孩子在扮演角色时更有代入感。

6.接受孩子的小怪癖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让我们难以理解,也许你的孩子某一天想穿着他的小披风去幼儿园。你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但孩子们却不这样想。当你想要反对时,先静下来想一想,他这样做会有人受伤害吗?不会,那么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篇4: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诱发幼儿的想象。

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而且具有绘画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则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第一步。因此我对活动室的布置,墙壁的美化都注意了构思的形象夸张,画面的栩栩如生,色彩的鲜明调和,且符合童趣。因为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如我在教幼儿学画鱼时,事先在墙上贴了鱼类的各种图片,在自然角养了各种鱼,把玩具角布置成鱼的世界,让幼儿随时欣赏,激起他们无限的想象。课上我与幼儿一起欣赏“鱼游”的音乐,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对乐曲的理解。幼儿情绪高涨,都想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结果全班小朋友都画出了各种鱼的故事:鲨鱼的一家、小鱼旅行记、海底音乐会……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各自的独创性。在美术角我提供了一块方便幼儿随意涂抹的白色瓷砖,让幼儿把园内外、节假日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充分展示在这块园地上,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观察美、欣赏美,还能随意及时地表现美、创造美,从而诱发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新。

(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

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地让幼儿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如在画“冬天的运动”前,首先老师得启发幼儿交流、讲述自己了解的冬天的运动,教师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有特色的冬季运动项目;其次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演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引导幼儿观察身体各部位和动作的关系,为接下来的绘画做铺垫。结果幼儿绘画出了做各种运动的人的姿势,如拍球时的弯腰、踢足球时脚的位置……这些画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充满了童趣。再如在画“漂亮的围手套”前,首先我准备了许多种类的围巾、手套,幼儿可以三五一群交流,然后向小朋友介绍自己喜欢的围巾、手套,并手出理由。幼儿通过感知和自由的交流,不仅感受到商品的琳琅满目,而且很感兴趣。为做画做了很好的铺垫。画完后还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真所谓“见多识广”。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幼儿增长了知识,在绘画活动中表现无比的热情,还促进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激起了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三)进行合理的作品评价,保护幼儿的想象。

讲评是沟通教师和幼儿之间交流的桥梁,能起概括、分析、提高的作用,它既是美术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孩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评价幼儿作品,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幼儿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与“不像”,“对”与“不对”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多地是让幼儿相互审视、交流、发表见解,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你觉得自己的画好在哪里?”……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及自己的不足,并能从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绘画中加以改进。教师应听取孩子们自己对作品的表达设想,给予每位幼儿展览作品的机会和权力,注意发现作品的独创性,从而维护和肯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我学会了跳绳绘画中,有个小朋友在“小朋友”的身后画了一些黑颜色,本来和谐的图画加上了黑色,不觉有点逊色。讲评时我让这位幼儿自己说,原来他认为在太阳下跳绳应该有影子,那黑色正是画的影子,多好的创造想象,我及时表扬了他。当孩子们有了点滴进步,我们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信心倍增,更激起了想象和创新的积极性。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好处

克服孩子的恐惧感

孩子在模仿扮演不同角色的时候,认为扮演的巨大的怪兽是可以被制服的,这样怪兽就不显得那么邪恶以及庞大,这样孩子的面对一些恐惧和担忧的时候,就会应付自如。

锻炼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在模仿扮演不同角色的时候,也在学习人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交往的,从中学会很多之前不曾接触到的事情,这样就慢慢地锻炼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练习语言能力

孩子的语言是慢慢地在生活中学会的,孩子们可以想象与伙伴们扮演的角色,需要用到很多的词汇,一起模仿扮演不同的角色,需要各种各样的沟通交流,这样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促进智力的发育

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发挥想象力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比如在沙滩上堆起国王城堡等一些想法就是孩子在学习形象思维的过程。

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潜能

毕竟孩子的生存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跟每一个大人一样,孩子也需要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自豪感,孩子可以想象自己是摩天大厦的建造者,这样就会赋予孩子强大的力量,对于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以及潜能都是非常有利的。

3个秘诀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丰富的阅历是想象的基石

想象是在脑海中对场景、事物等进行架构的活动,不以丰富阅历为基础的想象必然是苍白空洞的。也许你会想,宝宝这么小,“阅历”怎么可能丰富?那我们不妨多带宝宝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于无法亲身体验的部分,可以用书本来加以补充。这些都是属于宝宝的“阅历”。

除了可以给予丰富的感官体验外,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提升想象力的游乐场。

雨后的野外,到处都是构建“想象”这座花园的素材。

几块小石头垒一垒,就是猪小弟(《三只小猪》)的石头房子了。

宝宝嫌房子太单调,没有花园?挑几朵新鲜落花摆起来,再移栽几朵小蘑菇,花园和菜地就都有啦!

啥?宝宝还想要青蛙?老妈子只好先用泥巴围一圈,浇些水做成池塘,再丢一片绿叶充当荷叶。接着趁宝宝不注意,丢进一块小石头,大叫道:“哎呀!青蛙跳下去游泳了!”

然后就拉着懵懂的宝宝开唱:“一只青蛙一张嘴……扑通一声跳下水……”

家长们还可以带宝宝去河滩漫步,在满地的卵石间挑选自己心目中的“玛瑙”或“山峰”;或者带宝宝去海边挖沙,一起塑造一个童话中的城堡。户外开阔的视野和清新的空气也有助于开发宝宝的想象力哦。

用童心为宝宝的想象力护航

每个宝宝都有一双想象的翅膀,虽然美丽却也稚嫩,家长们需要用心启发,精心呵护,宝宝才能迎来羽翼丰满,展翅翱翔的一天。

珍惜宝宝的异想天开

宝宝的脑子里总是存在着各种“鬼主意”,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就能让宝宝的想象萌芽得以茁壮成长。

帮助宝宝播下想象的种子

用绘本叩开想象之窗

用绘本来启发想象,大致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1、有些绘本本身就是用于开启想象的,我们只需照着书本的内在逻辑向宝宝一一呈现即可。

比如时下很火的《Peek-a-who》系列。国产绘本也不乏精品,一套叫做《香香的花瓣》的绘本就很不错。

香香的花瓣可以穿成花瓣窗帘,当成美丽的披风;瓢虫飞到小兔子手指上旅行,变成它的戒指……有兴趣的家长不妨看看哟。

2、对于其他形式的绘本,则需要家长们循循善诱,在给宝宝们读绘本时加入适当的停顿或疑问,给孩子留下想象的空间。

比如《小马过河》,讲到小马犹豫要不要过河时,先问问宝宝:“你觉得小马能不能过去呀?”讲到《白雪公主》里小矮人的床,可以问宝宝:“小矮人的床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像宝宝的小床一样,上面也有个布娃娃呀?”

用玩具构建想象的世界

“彩色积木搭呀搭,搭出一个娃娃家……”,如果你也喜欢这首《娃娃家》,那就快快动手,和宝宝一起搭起来吧!

除了积木,市面上还有不少有助提升想象力的玩具,比如时下很流行的乐高,磁力片,太空沙等等。

和小伙伴一起,碰撞出想象的火花

家长们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我们毕竟告别童年太久了,跟不上宝宝的思维也在所难免。每个宝宝都需要通过和小伙伴们的接触来互相学习,尤其在培养想象力方面,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往往能起到1+1>2的效果哦。

篇5:如何培养幼儿想象力

如何培养幼儿想象力

打电话

带小孩坐车外出时,装着互相打电话,发出电话铃声,当他应答时,问他窗外看到了什么、目的地是哪里,如“你在商店里干什么?你喜欢去商店吗?”

捏橡皮泥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橡皮泥,教孩子揉、压、卷、捏等动作,接着塑造各种人和物的形象。家长可适当给予指导。孩子刚开始学时,可先做些简单的造型,如面条、筷子、皮球、饼干等,等孩子再大些,可教他们学塑胡萝h、麻花、饺子、茶碗、糖葫芦、小兔、小鸭、苹果、柿子、飞机、坦克等复杂的造型。

堆雪人

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雪天可玩雪塑,让孩子用雪堆塑成各种形象,如雪人、雪山、雪屋、雪船等。雪塑的形象既可以是模拟的现实事物,也可以是想象的未来事物或童话世界中的人和物

折纸

折纸是一种很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以锻炼手的技能。折纸需要的材料极其简单:废旧纸张和剪刀。教会孩子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连续几次向中心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等,并在此基础上折成各种玩意儿。小一些的孩子可折钱包、房子、船、飞机,再大一些可学折青蛙、鸭子、金鱼、手枪、裤子、书包等。

拼贴画

让孩子把一些零散的东西,如细绳、毛线、小塑料片、彩纸片、烟盒纸、包装纸、羽毛、树叶、贝壳等粘在纸上,不能用浆糊粘的也可用胶带粘。任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去创造,怎么摆都行,最后构成一幅图画。

想象字母

在纸上写下一些字母并运用字母的外型创造其他事物。将大写的“M“当作骆驼,将大写的“B”当作蝴蝶的半边翅膀。让孩子自由地想象和创造。这个游戏锻炼字母辨认与记忆技能,激发想象。

木偶

根据孩子最喜欢的书中角色做一个彩色木偶。先在木棍上画出脸蛋,加些纤维当作头发和衣服。下一次你们一起阅读时,让孩子利用木偶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游戏完后,将木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苹果里的星星

下次吃苹果时,切开果芯,看一下里面的种子是如何排列的。问孩子这像什么形状?一朵花?一颗星星?现在,将所有的种子从果芯中拿出,数一下共几个。画一个苹果,让孩子将种子粘到苹果中心。

制作玩具

游戏离不开玩具,给孩子的玩具并不在于它价格是否昂贵,重要的是看它能否满足孩子想象力发展的需要。所以有时利用废旧物品和孩子一块制作玩具,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制作过程就是激发孩子想象的绝佳时机。

如何提高成人的想象力

第一,要积累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想象无非是对已有的知识、表象和经验进行改造、重新组合、创造新形象。因此头脑中储存的表象、经验和知识愈多,就愈容易产生想象。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是很难经常产生奇想的。

第二,要善于把不同种类的表象加以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形象。《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就是用这种组合法想象出来的。

第三,要善于把同类的若干对象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普遍特征分析出来,然后集中综合成新的对象。“阿Q”的形象,就是鲁迅先生用这种方法想象出来的。阿Q的原型“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第四,要善于抓住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想象。想象可以通过比喻的途径来完成。如人们常常把“爱心”比作滋润心田的雨露,从而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比喻的关键在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第五,要善于把适合于某一范围的性质扩展到整个等级。想象也可以通过夸张的途径来完成。夸张的关键在于通过用具体的局部去代表未知的整体从而使整体具体化。如当人们只看到月牙时,他们就认为自己看到了整个月亮,这就是通过夸张来想象。

想象力的特点

具体描述

在创造性想象中,你运用你的想象力去创造你希望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你继续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想象力的伟大是我们人类,能比其他物种优秀的根本原因。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爱因斯坦之所能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经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想象到万有引力这一个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因为有了想象力。

科学推论

根据现科学推论人类最早的想象力原于火,我们的祖先曾经过着和动物一样的生活茹毛饮血的生活,食物都是生吃。一次闪电产生森林大火烧死了很多动物,我们的祖先有跑出来的,也有部分烧死在森林里面。因为肚子实在太饿只有拿那些烧熟的已死亡的动物来吃。 发现很好吃,煮熟的食物能让人体更好地吸收营养,另一方面动物体内的寄生虫也因为火的作用而杀死,从而减少人类疾病的发生。食物的吸收产生大脑含量的增加,看着跳动的火苗就开始想象,想怎么样把火保持下来,想怎么样利用火取暖,想怎么利用火。就能开始想象很多东西,渐渐就通过想象力创造文字、语言、科技,发明一些新的事物。火烧过食物使人类体能增加,其他的动物都是很怕火,我们利用火战胜的很多动物。能力的增加就开始对未知事物很感兴趣,就开始探索之路。

篇6:幼儿想象力培养

一.日常生活中多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随时随地引导幼儿观察。观察可以获得感性经验。多观察能不断丰富孩子的表象,为想象活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种观察不是 漫无目的的瞎看,它是要让小朋友记住,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由于幼儿的自主意识较差,所以要想吸引住他们,还得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中动脑筋,鼓励他们多观 察、多探索。二.听说训练中多思考

幼儿喜欢听故事,通常我们总是在 孩子听完故事以后,让孩子学着重新复述故事,其实这样只不过是在训练幼儿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却起不了多少帮助。好奇是孩子的天 性,它可以引发孩子思考。在讲故事时,注意在故事情节的某些转折处,适时的引导和鼓励孩子来预测或者创编出合乎逻辑的故事情节,是有利于打开幼儿想象大门 的。

如在《小红伞》这则故事中,小刺猬要摘树上的苹果,可是小刺猬太矮了,摘不到苹果,怎么办呢?在这 个时候让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象请谁来帮忙,有的说请小猴子帮忙爬到树上去摘,有的说请大象帮忙用长鼻子卷下来,还有的说用小兔的小红伞的伞柄钩下来……这 样一来孩子自然而然就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不仅发散了思维,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孩子向这方面发展,并逐步使其养成勤于思 考、乐于想象的习惯的话,那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因为它开启了幼儿想象的大门,为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际操作中多鼓励

幼儿的想象是离不开活动的。因此让幼儿多参加活动,就等于为幼儿提供思维、想象的多种机会与环境。如绘画,它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它可以表达孩子的内心愿望和感受,我们切不可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幼儿绘画作品的好坏,而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事物形象。

四.游戏活动中多启发

认知心理学认为,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7:幼儿想象力培养

爱美的小骆驼

一只小骆驼来到了小溪边,在溪水中照着自己的影子。从远处跑来一匹小马,喷着响鼻说:“哈!没见过有这么丑的家伙!”

小骆驼心里很难过,跑回家对妈妈说:“都怪你把我生的太丑了,要是有小马那样的身材,别人就不会笑话我了。”妈妈说:“孩子,明天跟我去沙漠,到那时你会什么都明白了。”

第二天,小骆驼跟妈妈进了沙漠。他们走啊走,走了很远也没有看见水和草。

小骆驼问妈妈:“走了这么远的路,我们不吃也不喝吗?”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驼峰里储存着养料,身体里存着水分,足够我们路上用的。”

小骆驼那又大又厚的脚掌稳稳地踏在沙漠上。妈妈说:“多亏我们长了这样的脚掌,如果象马蹄那样,陷在沙子里就拔不出来了。”

走着走着,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了过来。妈妈让小骆驼闭上眼睛,关上鼻孔。风沙过后,小骆驼的眼睛和鼻孔里没进一点儿沙子。

小骆驼默默地想:“为什么要为自己的长相害羞呢?我们就应该长成这副模样,其实这也很美呀!”

故事点评:其实每个人的长相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们都有着不同的优点。为什么要自卑呢?容貌既然无法改变,我们就更应该去丰富自己的内心,让所有人都能发自内心的觉得你很美,心灵美才是永恒的。

如何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1.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手和脚动起来。手脚的每一条神经都与大脑链接、受大脑支配,而手脚不同的动作又可促进大脑的发育。研究表明,勤于动手的孩子更富创造性和想象力。生活中,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地为了节约时间让孩子学习、写作业,而把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家务活包揽下来。让他自己收拾文具、床铺、卧室,自己洗袜子、内衣,自己背书包等等。要知道,孩子在动手做事时,脑子也在动呢。

当孩子能够自己用手拿勺子的时候,就培养他自主吃饭,大人不要再喂了;让他享受步行、奔跑、识途、记路、冒险走新路的乐趣,即使你有车,也不要让四个轮子成为孩子的“腿”;让他接触使用各种大人用的工具,比如家里的工具箱,钳子、螺丝刀、扳手、锤子、剪刀等。椅子的螺丝松了,试着让四五岁的孩子去紧紧;组装的小家具,让他自主去试试;需要烧水时,让孩子试着打开煤气灶。

2.让孩子尽量体验各种感觉。孩子每天更多地生活在视觉的世界里,对其他感觉缺乏体验和锻炼,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灵感对想象力和创造力同等重要。不妨让孩子戴上眼罩,依靠听觉、触觉等感觉世界。闭着眼睛听故事,肯定会和睁着眼睛有不同的感觉。 音乐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尤其是没有歌词的音乐。你可以和孩子讨论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是鸟语花香,还是狂风暴雨?是宇宙漫步,还是时空穿越?这是对孩子听觉想象力的锻炼。

现在的图画书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但孩子多是被动地“看”,却很少思考。你可以让孩子想一想,如果让他来画,这幅画会有什么不同?会增加什么形象、变换什么色彩?

3.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想象力拓展的游戏。可由生活中一件具体的物品来展开。比如:喝完饮料的瓶子还能做什么用?能当球踢吗?能做擀面杖吗?透过玻璃瓶看字会缩小还是变大?

也可以多让孩子做假设,展开联想和想象。比如: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怎样才能发芽?会怎样发芽?发芽后是什么样的?能用肢体比划出来吗? 闲暇时,家长不妨和孩子来个“吹牛”比赛,比如“嘴大——上嘴唇接着天,下嘴唇贴着地”之类;还可以讨论或运用有夸张意味的成语,如“胆大包天”——这个天怎么包?

4.阅读与想象。阅读是由连续的、富有形象性和逻辑性意义的组合,可以促使大脑主动去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土壤。

引导孩子多看一些童话、神话、科学幻想,孩子稍大后(能够分清幻想与现实的区别)可以看科学发明等图书和文章,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

让孩子成为“故事大王”,续编或改编故事。当故事讲完开头或讲到一半的时候,家长不妨停下来,让孩子展开自己的想象,为故事编写不同的情节和结尾,过一把“作家”瘾。

篇8:学美术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在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想是动词,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就是图象、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教师对幼儿一些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大班画《一片森林》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树可以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

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四、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幼儿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上海充满了机遇,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常见的就为美术展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请家长带领幼儿前往参观,让幼儿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

篇9:幼儿想象力培养方法

一、鼓励积极追求,不要消极活动。想象力就像肌肉,需要我们锻炼,不练就会萎缩。读书、画画、在户外散步,都是积极的、对想象力有帮助的活动,看电视则是消极的,因为电视上是别人的形象,别人的观点和生活。

二、提供各种文具、工具和道具。比如无毒颜料、笔、折纸、橡皮泥等。孩子喜欢做饭的,父母应该提供小厨具、小围裙。孩子喜欢玩穿衣游戏的,父母则配合准备各种衣服、帽子进行多种搭配。

三、不怕麻烦和脏乱。父母不要总是限制孩子的手脚,在孩子玩的时候唠叨“别把地板弄脏了”、“这个不应该放在这里”之类的话。

美国一所公立学校的艺术老师说,她可以轻易地认出来哪个学生是在家长“这不让干、那不让弄脏”的环境下长大的,因为这样的学生在创作的时候“犹豫不决,缩手缩脚”。

四、家长积极参与。即使过家家这样的游戏也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说不定他们今天编出来超人逃亡的故事,明天就会成为电影编剧。只要家长玩得乐在其中,孩子会玩得更带劲儿。

五、期望不要太高。小孩子能创作出来的作品质量总是有限的,家长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望子成龙。家长不要逼孩子去模仿某件原作,即使孩子的作品在你看来很不怎么样,也要表扬鼓励他,把他的作品放在书桌或冰箱上。

六、别强迫。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永远不要强迫他学某项艺术项目。家长也应该明白,即使孩子表现出对某类艺术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可能总是集中在这方面。

6大方法培养孩子想象力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喜欢问为什么,这是他们想象力萌芽的标志。家庭教育只有顺应孩子的天性,才会真正有效,这就要求父母面对孩子怪异离奇的想法时,要懂得尊重孩子自由想象的权利,这是对孩子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

慧慧很喜欢画画,一天,她正在专心画画,爸爸走到她身后,看见她正在画一个小孩和一只小兔子玩。

爸爸饶有兴趣地赞美道:“孩子,你画得真好,你可以告诉爸爸小兔子正在和谁捉迷藏吗?”孩子抬起头,开心地说道:“和我啊。”“爸爸和妈妈都想参与到你们中间去,怎么办啊?”

孩子托着下巴想了想,说:“那我把爸爸妈妈都画上去吧。”“嗯,慧慧真聪明。”爸爸说着摸了摸慧慧的头。慧慧从爸爸那里得到了鼓励和支持,对绘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爸爸的做法不仅保护了慧慧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且引导孩子在画画的同时提升想象力。当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要尊重孩子,抓住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机会,不可对孩子敷衍,更不要嘲笑孩子。给予孩子合理的解释,在尊重孩子原始想法的基础上,试着反问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更丰富的想象。

父母尊重孩子的想象力,也就是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孩子的想法,父母要真诚地鼓励,不要有不重视的表情或做法,让孩子在父母积极的回应中,学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方法二:引导孩子进行主动想象

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具有想象力,也是最容易形成思维模式的阶段,一旦形成,就会长期保持,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主动想象,及时鼓励孩子做出充满想象力的回答,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同时,多让孩子接触诸如美术、音乐等领域,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父母还要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为孩子的想象力增加材料储备。

四岁的李丁正在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看着看着,突然从沙发上跳起来,做着大头儿子的动作。爸爸看着活泼的儿子,也和孩子一起到处跳上跳下,父子俩一起做着动画片里面的动作,还为动画片添加了很多情节。父子俩玩了一个多小时才停下来。 李丁的思维和思想明显比同龄孩子要开阔得多,正是得益于平时这些模仿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要使孩子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锻炼,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超越已有知识的限制,完善和发展创新能力。

方法三:拓展孩子的知识经验

想象力是建立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之上的,如果孩子大脑中没有足够的表象储备,就不会激发起他们的想象力。表象是外界事物在孩子头脑中留下的影像,它们是很具体的、形象的,是想象的基础和材料。

当父母为孩子读一篇散文的时候,孩子的头脑中会形成自己的想象。但是不同孩子的想象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孩子的知识经验是不同的,表象越丰富,想象也就会越丰富。 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更多地接触新鲜的事物,使孩子尽可能对事物产生基本的认识,然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今后遇到类似的事物时,就可以调动自己的想象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记忆,孩子接触和认识的事物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此外,父母还要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词汇,因为即使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是要靠语言表达出来。词汇贫乏的孩子,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表达词汇而缺乏想象力。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些有想象色彩的书籍和作品,在家庭中进行类似于故事接龙的游戏,让孩子自己编故事的结局等,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孩子的想象能力。

方法四:用游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一般都喜欢游戏,游戏时,孩子会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想象力也会得到发挥。孩童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男孩或女孩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玩得越好,想象能力就会越强。

李跃问爸爸轮船是怎样发明的,爸爸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说要和孩子进行一个游戏。爸爸端来了一盆水,并把一只很轻的鞋子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鞋子立即漂起来了。

爸爸看着孩子好奇的神情,顺势问道:“如果我们将水盆看成大海,那么那只鞋子就是什么?”孩子马上回答说是轮船。于是,爸爸接着给孩子讲起了古人如何在看到漂浮在水上的木板后,想到用木板制造船只,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了用更结实的钢板来制造轮船。

孩子看着水上的鞋子,在爸爸的引导中,想象力也随之调动起来。

父母也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扮演一定的角色,使游戏变得更加复杂,这样孩子的想象能力也会变得更加丰富。比如父母和孩子玩打电话的游戏时,父母鼓励孩子编电话内容,孩子也许会联系到自己最近听到的大灰狼的故事,对妈妈说自己的门口有只大灰狼。游戏的时候,孩子特有的想象力会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也会给父母带来惊喜。

与此同时,玩具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物质基础,也是游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孩子选择恰当的玩具。玩具不必以价格来评价好坏,而要看是否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智力。父母也可以为孩子提供玩具的原材料,让孩子自己在制作的过程中发挥非凡的想象。

方法五:教孩子学会幻想

幻想是想象的基础,喜欢幻想的孩子,一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幻想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给自己赋予不同的角色,体验喜怒哀乐,丰富孩子的人生。在幻想的过程中,孩子会假设遇到棘手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因此,父母必须呵护孩子的幻想能力,鼓励孩子幻想。

凡尔纳是美国的著名科幻作家。他曾在自己的一部小说中描绘了一幅想象的图景: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即将建立一个火箭发射站,火箭在那里被发射,飞向人们心中向往的月球,去拜访嫦娥、吴刚、玉兔,他还具体描述了宇航员在飞船中失重的情景。

没想到,1后,美国真的在佛罗里达州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而且据飞行员描述,失重的情况竟和凡尔纳幻想中描写的一样。除此之外,直升机、雷达、坦克等,也都可以在凡尔纳的小说中找到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制造的潜水艇,与凡尔纳小说中描述的也相差无几。

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中,提供了神奇的想象,给无数后人巨大的启迪,这就是幻想的乐趣和力量。

幻想是发展想象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往往脱离现实,跨越时空,创造出新形象。孩子在自己的幻想中,会想象出很多事情的出现及解决的方法,从而减少自己走弯路的次数,想象能力也会从中得以提升。

父母要鼓励孩子进行幻想,即使孩子的幻想有常识性错误,也不要制止,因为那是孩子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萌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方法六:经常给孩子讲故事

孩子在听父母讲故事时,想象力会很丰富。他们会在父母的故事中想象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景,也会想象故事以后的情节发展。当父母讲的故事不符合他们的想法时,他们会想象其他的结局。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的想象力会得到发展。

歌德的妈妈在他小时候,就经常给他讲故事,但是她讲故事的方式很独特,她会在讲故事的中途突然停下来,给歌德留下想象的余地,让歌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妈妈的故事继续讲下去。歌德在妈妈的培养下,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

篇10: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创造性想象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想象力的培养应从婴幼儿开始,针对幼儿想象的生理心理特征,探索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中的形象,并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

幼儿在一岁之内是没有想象的,一至两岁出现想象的因素。二至三岁想象有所发展,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三岁以后,幼儿的想象也没有预定目的,没有主题,常有外界刺激直接不自觉而产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有意性和创造性的想象初步发展。基于这些特点,笔者建议通过下述途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的多少。

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指导孩子去感知客观世界,使其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幼儿的想象增加素材。

有一次我带领我班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当看到蓝蓝的天上有片片白云时,有个小朋友不禁大声喊:“老师,我真想采下一片白云。”我问“为什么啊?”“我想吃啊,好甜。那是棉花糖啊!

”我抬头望去,这片片白云蓬松、柔软,多象一块棉花糖!看来这个小朋友一定经常吃棉花糖。

而另一个小朋友则说:“那不是棉花糖,那是我爷爷放的一群绵羊”,原来这个小朋友的爷爷在农村,养了一群羊,怪不得幼儿对羊的记忆表象特别清晰。可见,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

二、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

幼儿园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学艺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

首先,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活动。想象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需要经过分析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和语言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通过言语,幼儿得到间接知识,丰富想象的内容,幼儿也能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想象。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故事,诗歌等可以丰富幼儿的再造性想象,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比如在学习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小鼹鼠克拉在外面蹦蹦跳跳的玩,迷路了,怎么办呐?

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想象,幼儿会争先恐后为小鼹鼠想办法,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找警察叔叔啊?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拔打110啊?

有的则说,搭辆出租车吧,有的则说,雷锋叔叔就爱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幼儿各抒己见,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想象力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次,美术活动更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特别是意愿画,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构思出奇特、新颖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灵感,放飞幼儿的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鼓励幼儿大胆做画,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

要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更不能以“象不象”为标准。即使幼儿画的四不象,也要与幼儿交流,知道幼儿所想,有一次我们画意愿画《梦》,有个小朋友画上了月亮还有星星,并且画得月亮有个大缺口。

说月亮不象月亮,

说星星又没有棱角,我就问:“你怎么把月亮画成这样子啊?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小朋友受到鼓励,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我奶奶说,天狗吃月亮,这不是从这儿咬了一口。”小朋友边说边得意的指着缺口。我恍然大悟,及时表扬了这个幼儿,并用稚趣的故事讲述了月食的形成过程。

再次,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所塑造 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艺术形象。

比如,音乐欣赏时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当教师播放情绪激昂的进行曲时,孩子们会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踏步前进,还说自己是解放军,自己是小海军等,当你播放一段轻音乐时,孩子们会很安静,有的说:“老师,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个蝴蝶,在花丛中飞啊飞啊,我好美啊”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的情绪兴奋愉快,想象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说,音乐和舞蹈也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

三、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

比如,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幼儿会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叫着“笛笛……嘟嘟……”边唱着儿歌:“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你瞧,幼儿已经置身于自己的想象中去了,俨然就是一名列车员。幼儿园应当经常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在轻轻松松的游戏氛围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玩具在幼儿想象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玩具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能引起大脑皮层旧的暂时联系的复活和接通,使想象处于积极状态。玩具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从而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去创造,促使幼儿去想象,有时幼儿可以长时间的沉湎于自己的玩具想象中。

比如幼儿抱着布娃娃

做游戏时,会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自言自语的说“娃娃不哭,妈妈抱抱,娃娃睡觉”等,这些有趣的游戏,能够活跃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五、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

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不要定格幼儿的思维,更不要扼杀幼儿的想象。让孩子们异想天开。传统的教育往往很死板,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太阳是圆的。

这样不好,没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孩子想象的天性。当今的素质教育,正是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歌德的妈妈就很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歌德小时侯,妈妈给他讲述故事时,讲一段总是停下来,让歌德自己去想象故事的未来,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最终使歌德成为世界上著名大作家。

可见,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不仅很重要,还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儿想象发展的生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愿各幼儿教育的研究机构和一线的幼儿教师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浅谈对幼儿美术教学的认识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幼儿美术论文]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练习说话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园美术教学心得

美术培训年度教学计划

小学绘画教学计划

幼儿园美术教学总结

试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论文

少儿美术班教学计划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共10篇)】相关文章:

高中美术课的教学计划2022-12-23

幼儿美术教学工作总结2023-11-02

音乐教育中少儿创造力的培养论文2022-06-03

美术创作教学难在哪里2022-04-30

美术大班教学计划2023-07-21

美术教研的总结2022-08-28

幼儿园美术的教学总结2024-02-21

五年级美术课程教学计划格式示例2022-09-07

美术教案.发现与创造docx2022-04-30

美术欣赏论文2024-03-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