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的讲读内容范文

时间:2023-03-30 07:30:3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图画书的讲读内容范文(共19篇)由网友“mamoru”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图画书的讲读内容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图画书的讲读内容范文

篇1:动画片和图画书

目 标

使幼儿对阅读发生兴趣。

准 备

画书。

过 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动画。例如:

《雪孩子》

《葫芦娃》

《米老鼠和唐老鸭》

《猫鼠大战》

《兔子和狼》

2、师生一起回忆动画片的内容,讲述动画片的情节。

3、请幼儿观看根据动画片改编的图画书。告诉幼儿,图画书能将动画画面保

存下来,供大家反复地仔细地看,使幼儿对阅读发生兴趣。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欣赏图画书的'传神之处,并启发幼儿注意电视、电影

中一闪即逝的画面。

篇2:动画片和图画书

动画片和图画书

目 标

使幼儿对阅读发生兴趣。

准 备

画书。

过 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动画。例如:

《雪孩子》

《葫芦娃》

《米老鼠和唐老鸭》

《猫鼠大战》

《兔子和狼》

2、师生一起回忆动画片的内容,讲述动画片的情节。

3、请幼儿观看根据动画片改编的`图画书。告诉幼儿,图画书能将动画画面保

存下来,供大家反复地仔细地看,使幼儿对阅读发生兴趣。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欣赏图画书的传神之处,并启发幼儿注意电视、电影

中一闪即逝的画面。

动画片和图画书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心经》讲读

关于《心经》讲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藏经大般若部六百卷的核心,通常简称《心经》,它不是一部完整的佛经。

我们都知道佛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一时……” 最后都是“信受奉行”。我们看《心经》不是这样,它只是六百卷般若的轴心。藏文《心经》要比汉传佛经大藏经中的《心经》要长一些。通常意义上说《心经》表现的是观世音菩萨对舍利弗说的一段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无相无分别之智慧,它是由“智”而来的慧,这个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聪辩”,世俗的智慧是知识经验的积累。般若空慧,不能说不是智慧,但又不是简单的“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之意,“心”是核心的、重要的意思,“经”就是经典,是讲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用般若智慧之船,渡众生由此苦岸到达乐的彼岸的核心经典”,《心经》就是这个经典。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指观世音菩萨,翻译时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所以写作“观自在菩萨”。另一种解释是说菩萨都已经解脱,是菩萨都可以称为“观自在”。“观”是一种深入地认识,观的层次有深浅,所以后面说“行深”。“自在”来自解脱,解脱之后才能自在。凡有所成就的菩萨都是自在菩萨。“菩萨”全称菩提萨埵,是“觉有情”的意思,它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因位上的“正在修行觉悟路上的人”;一个是果位上的菩萨,就是“已经修行觉悟了的菩萨”。“行深”就是“深行”,就是慢慢深入地行。菩萨应该进入波罗蜜多的境界——到彼岸。“照见五蕴皆空”的“照”不是看,不是看见五蕴皆空。和佛光普照的照相似,用“光明”一下子显现出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积聚,为什么说“五蕴皆空”呢?“五蕴皆空”并不是说什么也没有了,五蕴消失了。五蕴皆空的空就是不恒定,不永恒,刹那不停在生灭变化,就像我现在说出上一句话“五蕴皆空”时,我就和刚才的我不一样了,有变化了,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刚才的我了。佛经上讲“无我、无自性”,实际上就是马克思讲的运动的绝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那么空就是瞬息万变,我们是抓不住的,所以说无我无自性,但是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先照见五蕴,然后才能皆空。

“度一切苦厄”

度即“渡”,用船摆渡的意思,也就是解脱。度一切苦厄是谁“渡”呢?佛讲《金刚经》时说“众生度尽”,还说“实无众生被度”,不是他“渡”的,那是谁“渡”的呢?自己“渡”自己。佛“渡”不了你,只有自己“渡”自己。怎么“度”呢?照见五蕴皆空即“渡”,五蕴既然都空了,哪里还有什么苦厄?照不见五蕴皆空,就度不了苦厄,那就被烦恼缠缚。禅宗讲明心见性,净土宗讲一心不乱,密宗讲即身成佛,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找到自己的真心。表述不同而已。度一切苦厄首先要“渡”自己的自性,不是说外在的(境状)。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这八苦怎么度?首先要知道这八苦是由于有五蕴才有的,如果照见五蕴皆空了,这八苦也是假象,也就自然“自渡”成功,也就知道这八苦也是梦幻泡影了。为什么会我们的心“缘”境界呢?不能定呀!就是禅定功夫不够。禅定功夫就是要我们不被外境所牵,不着相。那么什么是禅呢?永信师父说,“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就是禅”,实际上就是制心一处,如净土宗念“阿弥陀佛”制心一处,禅宗说参禅,通过参“念佛是谁”制心一处。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了,自身一切烦忧苦厄自然皆自度尽。

“舍利子”

舍利子这里就是指舍利弗,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另外,舍利也喻佛的灵骨,不仅指释尊灵骨,也包括一些高僧大德圆寂后留下的彩色灵骨。舍利分三种:毛舍利、肉舍利、骨舍利。也有人质疑某些舍利是结石,这个我们暂不讨论。从前孔子的一位学生被置疑一年三季还是四季的问题,吵闹到孔子跟前打赌理论。孔子居然服输说一年有三季,让弟子理亏赔罪磕了三个头。完事跟弟子解释说,蚂蚱精从生到死不过秋,当然不知道一年有四季,你跟他计较、解释有意义吗?发人深思。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的东西不常有,随缘起、依他起,随起随灭,空指不恒定性,比如我们现在的禅堂讲座,缘来即聚,缘散成空。二祖见达摩祖师时“觅心了不可得”,心就不可得,色又何曾可得?望梅止渴,想到酸梅,酸梅尚未入口,即能生津止渴,这不是空不异色吗?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不好理解吧?“如是”就是说也像这一样,举一反三。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总而言之,色受想行识都是空。当然《心经》讲空不是一无所有,不是让我们消极颓废,而是让我们不要执着于相,即佛经说“真空妙有”(相上空,理上有)。比如一个没装水的杯子,我们世俗说它是空的,装满水即不空,不空即是有,那么“空”消失了吗?没有啊,空没有消失啊,空也不实在,此时空和水是融为一体的。它非空非有,不能分开。若说空消失了,那水在哪里装呢?分明杯子里有水,如果说没有了空,那么水在哪里装着呢?水何能容?其实,空有是相辅相成,没有分开。佛教不是哲学方法论,也不是唯心主义,更不是唯物主义,而是究竟圆满的根本教育。马列、科学通常把物质和意识分开来讲,说物质决定意识,其实物质和意识是一体的,即佛经上讲的色空不二。物质世界即色,但凡物质世界的相都可以呈现出颜色形态,所以,色代表物质。那么空就相当于马克思主义中的意识,当然这不是纯粹的概念化。比如说桌子,它是物质,但是并没有和意识分开,桌子是个和合概念,如果没有意识,那么这个桌子也是不存在的。意识反映物质,物质是意识的作用对象,不然,物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说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的,那么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其实是不完善的。佛教是唯心论的说法更是错误的,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有案可证的一段达摩传说,达摩祖师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去拜见梁武帝,遭国师“顽空”诘难,一巴掌打悟了国师的“心空妙有”。所以佛经讲空,是说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并非是什么都无(没有)。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的功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则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度尽,然后才见到诸法空相。“是”:代词,指前面所讲的五蕴等等。“空相”就是通常所说的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佛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藏空性本无异,但并不是说众生皆是佛。皆有佛性即具有能修成佛道的种性,不是说现在就是佛。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是佛,我为什么又说不是佛呢?皆因妄想执着分别不能证得。因为人有妄想、执着、分别心,所以常被外在的境遇迷惑、牵引,导致佛性蒙灰不能显现。五蕴也叫五盖,他蒙蔽了众生的佛性。如神秀大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是“有”的境界。六祖慧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观“空”。六祖亲得禅宗五祖弘忍师父点化,夜披袈裟讲《金刚经》,因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悟彻达,得传五祖衣钵,应照其前作偈。师问:“米舂否?”答:“米已舂,只欠筛矣。”可见师徒两人是如何地用心良苦、心照不宣、妙理圆融。所谓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都知道“性质”是不能用大小多少、善恶、生灭、垢净、增减来衡量的,比如金属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有经过外在的触着互动以色相变化而体现出来。没有物质(金属)本身,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是表现不出来的,这是讲“性”空,所以,佛性空相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这是说六根六尘,和合变化十二触。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功能产生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化味、身触、意法。六根、六尘加上六识即生十八界,至此,以上还是在说空相、空性、空无。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界是界限、范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就是说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乃至无意识界。修到空的境界,就打破了眼能观色,而能闻声等等的界限,佛陀在世时弟子中就有瞎子能观色、聋子能闻声的弟子。这个不是我们的境界,暂且不说,大家如果有兴趣就去读经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楞严经》中有记载。明是光明,无明即黑暗。“无无明”就是说没有不明白的。亦无无明尽,既然“无无明”了,也就“亦无无明尽”了。“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里的“老死”非指人的物理“生死”,而是“心无生死”。那么,人到底有没有生死呢?色身是有生死的,法身无生死。六道轮回讲的是业识轮回,不是色身轮回。有人说灵魂不灭,咱们且不管灵魂之说,但是我们的色身一定有生死。我们再来看看做梦这个事清,做梦这个过程,眼睛看到了吗?没有用眼,但是梦境一样能看到。你说梦是有是无?没有?我们明明看到了梦中的境象怎么会没有?有吗?你拿来我看看!《金刚经》中,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也说所有这些相确实是幻相,都是意识心在起作用。那么什么是真心?不妄作即真心,怎么不妄作?不被五蕴所蒙蔽啊。妄作即妄心,其实心只有一个,并且是空性。例如刀,切菜用是厨具,杀人用即成凶器,刀的本体只有一个,刀就是刀,无善无恶。这里说了体和用的哲学关系。再比如我们佩戴的金饰品中有观音、有佛,还有小狗、小猪,外在的形象虽不同,其本体都是金。所以,我们学佛讲修心,就是要回归本心,使心不妄作才是修心。昨天的事情今天还记得,那么,前世的事情理论上也是可以想起来的。现在却想不起来了,就好像镜子被蒙蔽了一样,所以,看不到镜子,也看不到自己。如果,我们能像六祖那样明心见性(擦净镜面)的话,一定可以看到久远的前生后世。时下广为人知的催眠和深层心灵沟通,都是通过类似禅定的方式手段使人们打开了潜意识的大门,从而可以看到过去遗忘的,甚至是前世的那些东西。

篇4:魔力图画书作文

魔力图画书作文

有个小男孩叫浩浩。他是个小淘气,每天像小猴子一样,爬高爬低,屁股总是坐不住。

妈妈为了让他安静一些,给他买了好多图画书。浩浩不爱看书,随手翻了翻,把书一本本扔到书架上。

一天,浩浩想折一架纸飞机。他找不到合适的纸,就拿来一本图画书,刷!撕下了一页。他趴在书桌上正要折,忽然,书页上有人喊:“住手!快住手!”

紧接着书页里跳出两个人,一个是一脸严肃的老爷爷,一个是满脸慈祥的老奶奶,他俩都穿着黑袍子,戴着尖顶帽,拿着魔法杖,像是两个魔法师。

魔法师爷爷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小淘气,害得我们连住处都没了。今天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你,看你以后还撕不撕书。”

他用魔法杖一挥,嘴巴叽里咕噜一念。哎呀,浩浩一点点变小了,最后变成了只有手指那么大的小人。

天呀,我变得这么小,爸爸妈妈还认得我吗!浩浩知道自己闯了祸,害怕得差点哭出来。

“快点把这张书页粘回书里,不然你就别想变回来。”魔法师爷爷说。

“对不起,魔法师爷爷!对不起,巫婆奶奶!我一定把书粘好,让你们住回去。” 浩浩可怜兮兮地说。

可是,胶水在书桌上,现在书桌对浩浩来说,就像大山一样高。

巫婆奶奶心肠软,使了个魔法帮浩浩。她嘴里叽里咕噜地念着,那张书页上的汉字,一个个飞出来,串成了一条汉字绳索,挂在书桌上。

正在发愁的.浩浩,看见书桌上垂下来一条绳索,赶忙跑过去,抓住绳索往上爬,幸亏他平时喜欢爬上爬下,这次可帮了忙。

不过,“书桌山”真的好高呀,浩浩费了好大的劲才爬上去。

爬上书桌,找到胶水,剩下的事就简单多了。

那张书页刚粘回书里,奇迹发生了:浩浩呼地一下恢复了原样;那条汉字绳索不见了;魔法师爷爷和巫婆奶奶呢,在书页里一动不动,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不过,浩浩觉得他们在对自己说:“小淘气,以后可不许撕书喽。我们的故事非常有趣,你怎么不看一看呢?”

浩浩捧起书,认真读起来:从前,在一个森林里,住着魔法师爷爷和巫婆奶奶……

篇5:图画书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

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四、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第二课时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五)主观表达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课件出示同一画

面不同颜色的两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主观设计

第三课时

(六)欣赏提升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八)展评拓展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第二课 俯仰之间(1)

一、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二、教学重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三、教学难点

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四、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泰山吗?谁来说一说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2.老师也爬过泰山,这是前几年老师在泰山上拍的风景照片,课件展示泰山图片

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

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课件展示各自定义。

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

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1)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江南地势平缓,山峦不大也不够连贯,因此属于丘陵地带;而塞北山峦壮阔,连绵不断,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

课件:比较西北两处自然地貌与人文地貌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自然地貌给人以自然、、荒凉之感,线条随意、夸张,完全随心所欲;而人文地貌――农用网络,则给人以清新、整齐之感,让人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但人类也要警惕再造过头造成的危害! 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a. 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b. 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2)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

(3)示范引导

篇6:图画书美术教案

《自己做图画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图画书;2、透过手工图画书制作,让儿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认识图画书;教学难点:尝试制作图画书,并体验制作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我;二、出示范本,猜读激趣;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图画书”)看,这是什么?;生:一本书;师:这可不是一般

《自己做图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图画书。

2、透过手工图画书制作,让儿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听、说、读、写、画等多元智能,从“做一本书”去认识书、爱上书,爱上阅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认识图画书

教学难点:尝试制作图画书,并体验制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我知道同学们最爱看书了,所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

二、出示范本,猜读激趣

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图画书”)看,这是什么?

生:一本书。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书噢,这是我自己做了一本书,奇怪的是,这本书居然没有名字。还是让我们打开看看吧!

(画面:一轮满月)

师:这是什么?我又为什么要画这个东西?

生:这是月亮,因为你喜欢美丽的月色。

生:这是一轮圆圆的月亮,因为月圆之夜便是团圆之时,老师很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的情景。

师:究竟是什么呢?我暂不揭开谜底,大家继续往下看。

(画面:一幅窗帘)

师:这又是什么?

生:这是一幅漂亮的窗帘,点缀着好看的流苏,老师喜欢把自己的家装饰得漂漂亮亮的。 生:这有点像老师的长头发。

生:也许噢!我们接着往下看。

(画面:一对星星)

生:这是两颗闪烁的星星,老师是一个浪漫的人,喜欢看窗外天上的星星。

生:这是闪闪发光的钻石,老师可能想要一枚美丽的钻戒。

师:如果能有这样一枚钻戒,确实不错!接着往下看。

(画面:一串珍珠)

生:这是一串晶莹夺目的珍珠,和老师脖子上戴的珍珠一样。

生:老师的牙齿很白,就像一颗颗洁白的珍珠。

师:牙齿如珍珠般美白,怎么听着像广告词?接着往下看。

(画面:一串音符)

生:这是一串音符,老师喜欢唱歌。

生:老师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每天的心情都非常愉快。

师:生活的本质是辛苦的,保持快乐的心情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主选择的。再往下看。

(画面:一条丝巾)

生:这是一条绸带,难道老师喜欢绸带舞?

生:我觉得这是一条丝巾,因为老师很喜欢戴围巾。

师:相处久了,你们都成了我的知音。继续往下看。

(画面:一本书)

生:这是一条书虫,说明老师很喜欢看书。

师:如果说我是一条大书虫,你们就是一条条小书虫,我们一起看最后一幅。

(画面:一个小女孩躺在山坡上的景象)

生:老师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

生:老师喜欢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云,很惬意。

三、介绍有关书的知识,引起学生制作图书的兴趣。

包括书的封面,封底,页面、页码等。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制作图书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书做得最好!

生:独立创作。

师:来回巡视,随机点拨。

四、媒体展示,分享交流

五、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尝试着做了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有的同学动作快,当堂完成了自己的创作,有的同学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没关系,今天回去后,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已经完成的同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没来得及上色的,可以给你的作品添上颜色,没有封底的,可以加一个封底,我想尽快看到每一位同学的作品,下课!

篇7:庄子讲读教案

庄子讲读教案

庄子讲读教案(一) 教学内容:庄子其人;《庄子》其书;庄子影响;庄子研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庄周故里的几种说法,了解庄子生平,了解《庄子》一书的内容版本以及研究文献,了解庄子思想、艺术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影响, 教学重点:庄子一书的内容,及其版本。 教学难点:庄子故里及其庄子一书的真伪 教学方法:老师讲读、学生学习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传授 (一) 庄子其人 1、名、字、号 (1)名:周 (2)字:子休(唐) (3)号:南华――“离明英华”(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隐于曹州南华山(宣颖《南华经解》) 2、庄子故里 (1)商丘说 (2)蒙城说 (3)曹县说 (4)蒙山说 (5)东明说 讨论:你们认为这些说法中哪种更可信?说说自己的看法。 3、庄子思想 (1)宇宙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认识论:经由“以明”、“见独”、“坐忘”获得“真知” (3)人生观:鄙弃世俗道德、名利,以远祸全身、逍遥自适;不悦生亦不恶死,以超越死生,获得真正自由 (4)政治观:废弃君臣之分,复归原始 庄子后学:君道无为,臣道有为 (5)美学观:外部形体追求自然之美,内部追求无为朴素之美 文艺观:倡导摒弃一切功利目的,自然而然、合乎本性的文艺创作;要求忘却外物,与“道”相通 (二)《庄子》其书 1、《庄子》版本: (1)古本:崔N本;向秀本;司马彪本;李颐本 (2)郭象本:吸收向秀及当时各家之注,加之以颇富改造性的诠释,为历代所推崇。 2、《庄子》内、外、杂篇 (1)各家划分情况 (2)篇目真伪 3、《庄子》艺术特色 (1)寓言、重言、卮言 寓言:假借形象思维寓理于事,表达己意 重言:借重古人之言以申明作者自己的观点 卮言:依文随势而出现的零星之言 4、《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丰富奇特的形象 (2)宏伟壮阔的气势 (3)生动贴切的比喻 (4)细致传神的描写 (5)散文诗般的语言 (三)庄子的影响 1、将寓言作为文学形式加以自觉运用,直接影响了文人的寓言创作,并直接启发后代小说的产生 2、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影响到包括咏怀诗、玄言诗、游仙文学、山水文学、田园文学、志怪文学在内的.大批文学形式 3以自然为美的美学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蔑视权势利禄、追求独立自由人格和逍遥自适生命境界的精神给中国文人提供了儒家之外的另一种生命追求 (四)历代庄子研究 1、战国、秦汉:改造庄子学说以为己用 2、魏晋:庄子的思想行为成为受标榜的对象,至晋代与佛学渗透,带上佛化色彩 3、隋唐:庄子被大加推崇,庄子学盛行 4、宋明:以儒评庄,引庄入儒 5、清代:义理阐释与文章学研究结合 6、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及重要的庄子学专著 二、新课总结 庄子讲读教案(二) 教学内容:《逍遥游》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熟读《逍遥游》,了解作者的思想,学习庄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逍遥游》使学生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逍遥游》的脉络线索 教学方法:老师讲读、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传授 (一)释题: 逍遥:“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二)结构分析: 1、总论: 大鹏――野马、尘埃、蜩、学鸠、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小大之辩” →宋荣子、列子 →至人、神人、圣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2、分论 (三)寓言、重言、卮言的运用 1、脉络:鲲鹏的寓言→《齐谐》重言→“野马也,尘埃也,……而后乃今图南”卮言→《齐谐》重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卮言→汤、棘重言→“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卮言 2、效果:打破言与意的隔膜,以生动而富有层次的方式,创造出极具浪漫主义感染力的优美文字 (四)庄子逍遥义 1、讨论:你如何理解大鹏形象? 2、庄子的逍遥本义 3、历代的阐释: (1)晋郭象:“适性以为逍遥” (2)晋支遁:“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 (3)宋:以《周易》阐释《庄子》,运用易学象数派理论阐释庄子逍遥义 林希逸:儒释化倾向 罗勉道:执“化”字寻绎逍遥游本旨 (4)明清:以“大”为逍遥 二、新课总结 三、作业 1、分析“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一段文字喻中有喻的特征; 2、明陆西星认为本篇行文有纩中线引,草里蛇眠的特征,清刘熙载认为有断续之妙,请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篇8:《图画书》读书心得

《图画书》读书心得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觉得这肯定是一本花费了大力气的书。书籍出版得精致。写作者、出版者的每一个心思每一片激情,都如愿地闪烁为可贵的细节,成为了翻开间的乐趣。

这本书从形态到表现,透过实例告诉读者如何从头至尾阅读一本图画书,从比得兔到兔子朋友,跨越百年解读具重要影响的`60种世界经典。300000文字,内容准确,讯息及时,生动易读。900幅插图,风格多样,印制精美,目不暇接,183种图画书参考67种国际知名重要奖项、排行榜及权威推荐书目介绍和举例,83个主条目和专题深入图画书艺术发展的方方面面,800条名词索引帮助读者轻松穿行于各个主条目和专题之间。

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而一般故事书中的插图只是使故事更形象直观的辅助手段。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孩子读书的目的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世界以强大的姿态迫使孩子们学习被要求的一切。而在图画书的世界,这一切恰好调了个个儿,成人世界后退了一步,孩子们可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世界里面自己去摸索,去发展。

图画书将文字形象化,一个没有见过“摩天大楼”的孩子,如果只看到文字是无法想象出它为何物的。阅读图画书时,他可以通过想象将画面连贯起来。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称的“图画读物”“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相同。

对于刚刚兴起的图画书,这本漂亮的指南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祝福。只有等到某一天家长们真的不再需要一本图画书指南了,这场关于阅读的改变才能算真正完成。

篇9:图画书作文:不只是误会

图画书作文:不只是误会

图画书作文:不只是误会

周益民

这个故事产生于误会。

甲龙宝宝出生了。“嘿嘿嘿嘿,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一头霸王龙流着口水,正要猛扑过去,甲龙宝宝叫了一声“爸爸”就抱住了霸王龙。霸王龙吓了一跳:“你怎么知道我是你爸爸呢?”“因为你叫我的名字呀。知道我名字,就一定是我的爸爸。”甲龙宝宝告诉霸王龙,“我的名字叫‘很好吃’。”

残暴的霸王龙跟温和的甲龙一向是天敌,就在我们担忧一场血腥悲剧即将上演时,富于戏剧性的误会使得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当然,也让霸王龙自己吓了一跳。接下来,霸王龙就扮演起了父亲的角色。

吉兰泰龙袭击小甲龙时,霸王龙奋力保护,不惜自己受伤。

小甲龙“失踪”时,霸王龙着急、担心:小甲龙回来后,霸王龙不问理由地生气,大叫,夸张地吃下了小甲龙采摘的'红果子。

霸王龙开始教小甲龙各种各样的本领:撞击、甩尾巴、吼叫……

确实,霸王龙在保护、教导着幼小的甲龙宝宝,可是,这又何尝不是甲龙宝宝对他的一种唤醒与拯救?

霸王龙身体坚不可摧,牙齿锋利无比,面目狰狞可怕,他一个朋友都没有,他孤独的心没有享受过被关爱的滋味,不知道亲近的感觉,。小甲龙的到来,让他有了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他的内心变得丰富敏感。他会为了别人而搏斗,会为了别人而担忧、焦急,会为了别人而勇于离开。

看着甜甜睡在星空下的小甲龙,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种比背上伤口都要战栗的疼。他沉睡的父爱被唤醒了。

这是一场爱的互哺。

霸王龙明白,爱,有时需要离开。最终,他便了小小。汁,让小甲龙头也不回地往对面的山上跑去。“咱们赛跑吧,看谁先跑到那座山上。如果你赢了,我就会一直和你在一起。”我们几乎可以瞧见霸王龙忍不住回头张望时眼睛里的泪花,这就是深沉、温情的父爱!最后,甲龙爸爸妈妈和小甲龙温馨团聚。画面右下角的霸王龙的半条尾巴,透露出一种刻骨的思念与无奈,谁能不动容?

这本图画书叫《你看起米好像很好吃》,作者(文、图)仍是日本的宫两达也。除了温情有趣的故事,速率书的画面同样让入难忘。画面颜色鲜艳浓烈,对比鲜明,显得简洁粗犷。

篇10:如何带宝宝看图画书?

如何带宝宝看图画书?

不怎么识字的孩子,依然能从图画书中有很多收获。他们可以跟随故事的发展,探索故事的细节,也将学会倾听,学习专注,感受美并且得到许多的快乐。并不是所有带图画的书都叫做图画书。它指的是:叙事功能由图画和文字共同完成,甚至,图画的功能要更强一些。

图画书的好处

图画书最明显的好处,是让还不认字的孩子参与阅读。除了听大人读故事,孩子还可以翻看画面,跟随故事的发展,研究故事的细节,慢慢发展出倾听、目力辨识和专注能力。这些能力,都对今后的学业有好处。

除了这明显的好处之外,图画书还有一些我们不常注意到的好处。

图画书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学习交流。国外有研究发现,与大人共读的孩子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关于插图的,小部分是关于故事情节的,只有很少的部分才是关于故事中的词语的。图画给了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线索,使孩子有机会思考。

常和父母共读图画书的孩子,有机会自己细细研究画面,也比较容易逐步过渡到自主阅读。画面中的线索带给孩子疑问或猜测,使他们逐渐对文字产生兴趣,不少大人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开始自己读书。

图画的意义在哪里?

好的图画书,图画不仅准确反映文字,与文字同步,还会延伸文字,图画的本身就有极大的价值。图画的传神,能传达文字难以描绘的幽默感和美感。而幽默感和美感的培育,恰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知名的童书奖项,常颁给绘画作者,他们的名字,和文字作者齐名,甚至更知名。而不象我们常见的绘画作者,只是作为“插图者”,被放到不那么重要的地位。

比如,在《想摘苹果的鼠小弟》里,鼠小弟够不到高高树上的苹果,他看见别的动物各显其能摘到了苹果:小鸟飞上树,猴子爬上树,袋鼠跳高够,大象用鼻子够,犀牛用身体撞,他着急地一一模仿,却屡不成功。海狮来了,他一口气问他一连串的问题:“你会飞吗?能爬树吗?会跳高吗?有长鼻子吗?力气大吗?”海狮都不行。可是,海狮有别人没有的本领,他会顶球--结果,他把小老鼠顶上了树,两个合作,摘到了苹果。 图画的魅力,非语言所能表达。不怎么识汉字的'孩子,看到小老鼠徒劳地摆臂要飞,团身要爬,跳不丁丁点高,拼命揪自己的鼻子,就开始笑,待到心急如焚的鼠小弟眼看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竟学犀牛一头撞上了树,孩子更是乐翻了天!“你看,老鼠弟弟往树上爬得多费劲, 尾巴都抽抽起来了!”“哈哈,撞树的时候,尾巴也使劲呢!”“脸都撞破了吧,贴了创可贴吧!”

图画书也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美感――而亲子共读同时也培养了大人的审美力,这是我们看了不少世界级优秀图画书之后的发现。好的图画书,在线条、设色、视角等各个方面,都给人清新的体验。看多了好的图画书,审美力自然会提高,会不再满足于那些线条毫无变化、视角单一、用自以为孩子喜爱的鲜艳色彩均匀涂满所有空间的卡通式图画,会看得出好画的好处,美术趣味会更多元。

美国图画书的最高奖项Caldecott奖,颁给优秀儿童图画书的插图作者。这个奖很有生命力,许多几十年前获奖的图书至今深受孩子的喜爱,畅销不衰。获奖图书的艺术风格各异,令人耳目一新。通过网上书店,在国内也可以买到一些。

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出版社开始介绍国外优秀图画书给我们的小读者,也有一些国内作家开始创作精品儿童图画书,虽然不多,趋势可喜。图画书种类繁多,今后我们可以分专题介绍。

著名的Caldecott获奖书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的作者William Steig,是个我很喜欢的图画书作者,图文俱佳。在颁奖仪式上,他谈起他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艺术,包括儿童文学,有一种力量,可以把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变成宇宙的生活中心。科学往往让我们产生幻觉,自以为明白了实际上并不懂的东西。可是艺术与科学不同,艺术使生活仍然保持神秘。艺术增强了惊奇感,而惊奇感是对生活的尊敬。艺术也激发冒险精神和幽默感,使我们用活泼的方式前行,进行有益的发现。”

篇11:图画书阅读团圆反思

较满意的地方是:

在活动过程中一共提到了七大问题。每一个问题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小问题。能在许多的小问题里面找到一个重点问题引导孩子讨论猜测进行提问,让孩子真正的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微妙丰富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介绍封面时,引导孩子,你在封面上都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第一页上只有我和妈妈,爸爸到哪里去了?一方面培养了孩子敢想敢猜的学习精神,另一方面也给故事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孩子对故事的情节充满了好奇,有一睹为快的欲望。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教学中,我的重点是抓住本图画书的情感线索,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温暖。那一幕幕看似平静却动人心魄的画面,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幸福而快乐的一幕:女孩帮着爸爸贴对联;爸爸用心地把硬币包在饺子里;跟着爸爸补屋顶;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看大街上的舞龙队伍,处处透出春节的节日气氛,更衬托出浓浓的父女情。从这些画面中,孩子们结合自己的节日经验,仿佛身临其境,能真切感受女孩内心的幸福和愉快。

心酸而动人的一幕:女孩的硬币突然找不到了,她疯狂地寻找着,着急地坐在雪地上嚎啕大哭。无论是寥寥无几的文字还是形象逼真的画面都让人从内到外地感受到小女孩的焦急和绝望,也让读者心里泛酸。此时,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无需教师太多语言,孩子已能从那动人的画面中感受到那枚银币在女孩心中沉甸甸的分量。有的孩子已经哭了,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温馨而不舍的一幕:可是爸爸在家三天就要走了,毛毛把那一枚幸运硬币送给爸爸,让它给爸爸带来好运,还对爸爸说:“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喔。”她和妈妈目送着爸爸远去,画面仅仅是女孩和妈妈俩人的背影,形单影只,前方是一辆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思量。我问:看,这幅图一个文字也没有,可我们却从这幅图中看到了很多文字外的东西,你从这副图中看到什么了呢?此时他们已经有很多生成的情感:爸爸,我真的不想让你走!爸爸什么时候你才能再回来呢?爸爸,希望那枚幸运硬币带给你好运?

不足的地方是:

提问问题时语言不够简洁,有些嗦。

今后的我一定会积极探索,共同交流,集思广益,真正有效的上好图画书阅读课,让孩子在经典阅读中获得快乐,在分享交流中感受童趣,感悟人生!

篇12:动画片和图画书幼儿教案

动画片和图画书幼儿教案

目 标

使幼儿对阅读发生兴趣。

准 备

画书。

过 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动画。例如:

《雪孩子》

《葫芦娃》

《米老鼠和唐老鸭》

《猫鼠大战》

《兔子和狼》

2、师生一起回忆动画片的内容,讲述动画片的情节。

3、请幼儿观看根据动画片改编的图画书。告诉幼儿,图画书能将动画画面保存下来,供大家反复地仔细地看,使幼儿对阅读发生兴趣。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欣赏图画书的.传神之处,并启发幼儿注意电视、电影中一闪即逝的画面。

篇13:享受图画书读书心得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我师傅向我推荐了一本名为《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是她们早期阅读工作小组的老师向她推荐的,她说看了觉得很不错,因此也推荐给了我。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图画故事书。本书由上篇、下篇和附录构成,将具体介绍什么是图画书以及图画书的历史, 大量的插图提供生动直观的实例,详尽的图片注释、交代图书的版本记录和读者须注意的细节。还专门在上篇介绍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比如可以关注“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等,除开这些大家都关注的显性因素外,作者认为还可以关注 “潜在的节奏、方向性、空间与时间、艺术风格”等隐性的信息。上篇以123本图画书为实例,从开本、图画与文字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深入浅出地探讨图画书的各种形态和表现。

图画书进入中国也有段时间了,但真正得到认可,就是这两年的事。尽管宣传攻势很猛,但在书店里是基本看不到绘本的,因为绘本文字量小,插图多,为了突出插图,印刷都很精美,价格比较贵,中国家长买书一般认为字越多越值钱,字这么少在书店一会儿就看完了,就觉得不值得买。于是书店里的绘本很快就会翻烂了,绘本就是这样,人们只会买新的,旧的再好也没有人买,而书店呢,旧的还没买出去,那能进新的呢?于是书店对经营绘本并不感兴趣。想买绘本一般就只有上网,没有书店的支撑,就影响了绘本的销售量。好的绘本就成为少数喜欢童书的大人的专利。

其实绘本不仅孩子们爱看,大人也同样喜欢,真正的经典是没有年龄国界限制的。这本书不仅详尽的向我们介绍了我想象中的内容、更让我了解到了以前极少关注的图画书的构成、形态和表现。平时读图画书时,我多少会关注一下图画书的表现,但是对于图画书的表现并没有做到系统化了解与分析,特别是碰到一本图画书的留白和空白页之时,心里时常嘀咕作者一定有其用意,但是却又猜不透具体的原因。通过这本书的上篇,我才了解到图画书的阅读方法,也更加意识到自己原来看图画书是多么的粗心大意、走马观花。下篇则向我们展示了60篇经典图画书,这部分的构成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但我还是被“作品解读”部分的精湛分析折服了,也许会看图画书的行家并不认为这样的分析“精湛”,但是对于我来说,它让我看到了一本简单图画书的精髓,这些精髓需要你用眼认真看,用心亲切感受。

从这本书中我也得到了启发: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源泉;图画书是让人先看图,而不是先看文字。孩子一边看图,大人一边将文字念给他听,孩子的脑海中就会清楚地浮现出对故事的整体印象,这是使用图画书最理想的方式;父母不好好负起在家教育孩子的责任,将孩子的教育工作推给别人,还埋怨别人,这是彻头彻尾的自私。保育人员应该慎重考虑,拒绝承担这种原本应该在家里完成的教育。

篇14:走进图画书-图画书的几个理念

走进图画书-有关图画书的几个理念

有图的书就是图画书吗?

不是!

图画书,是指以大量图画为主体,结合较少文字或没有文字,以图画来讲故事,或向幼儿传递信息的书。

图画书不等于有插图的书!图画书是几乎每一页都有图画,而每一页上文字很少或者没有,图画直接在讲故事了,图画成为“语言”。

在一本书中,即使图画再多,如果孩子无法通过图画来了解故事的内容,就不叫图画书。

所以,判断一本书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图画是否能够讲述故事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形象地说:  文 + 画 =  有插图的书

文 × 画 =  图画书

较贵的图画书买给孩子值吗?

值!

人们通常认为阅读可以多让孩子认一些字,增加一些知识,有利于上学以后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这些想法不无道理,但图画故事书阅读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

如果孩子在识字之前,就在听故事和欣赏图画之中受到熏陶,知道图画书里有不尽的乐趣,就会主动地看书,根本不用大人说:“快看书去!”

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图画书能在孩子心中创造故事的世界,当它把愉快和乐趣带给孩子们时,它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的东西带给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以及语言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

儿童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图画书与儿童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

(图画书制作成本高,所以较贵,一本图画书的制作成本,往往比全部都是字的书高上几倍!)

图画书中的画一定要鲜艳吗?

不一定!

图画书中的图画的首要目的是讲故事,不论鲜艳与否,只要它能让孩子进入故事,就是好。

图画讲故事,这是图画故事书的主要特征。

单纯追求形象可爱,画面精美、鲜艳,是大人的误解,强加的观念。

如何判断图画的好坏?―― 多看优秀的图画书。鉴赏力是训练出来的,不是生来就有的。

许多家长无论是挑选图画书,还是指导孩子阅读图画书,都更注重故事的文学性,忽视了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的东西--图画。

请高度重视图画!

图画书是“教科书”吗

不是!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也不要把它用来“道德说教”和“智力测验”,这会极大挫伤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这也太委屈图画书了,图画书的作用远远超越了实用的功利层面。

图画书是让幼儿体会到快乐的书,是帮助孩子精神成长的书。

非读图画书不可吗

有条件,就尽量读!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4岁左右是图形认知的关键期,从图画中获取故事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要依靠孩子在认真的阅读中,逐渐熟悉并理解画家的.艺术语言--“视觉文字”,这对于幼儿来说特别具有学习的意义。

即使对成人来讲,能够很好地欣赏图画书这种视觉艺术,也不像阅读文字那样轻而易举,有时候孩子的目光比起成人更加敏锐。

不是所有的孩子最后都能喜欢阅读图画书,主动走进图画书的世界。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阅读图画书的能力不是孩子先天具有的,必须经过训练。只要引导得当,我们的孩子都有潜力成为一个成功的图画书阅读者,这种阅读对他终身的发展会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图画书阅读的关键期是幼儿期,错过了就错过了。

国内与国外

用上述的标准来检验我国目前的图画书,就可以发现,我们的图画书,无论图画在篇幅上占得怎样大,究其实质,它是插图,是文字的图解,而不是用图来讲故事。

中国的出版社出的大多是大人喜欢让孩子看的书,而不是小孩子真正自己想看的书。孩子首先是通过图画书知道读书的乐趣的,但中国的儿童图画书出版很弱,主要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读图画书。

在西方和日本的父母那里,用图画书作为儿童的早期读物,可以说已是常识,一些优秀的图画书灌溉了几代儿童的心灵,如巴顿的《小房子》、多哈蒂的《安迪和狮子》、马蒂斯的《蓝眼睛和小猫咪》等等,这些书一直是长销不衰的儿童读物。

国外对儿童图书的定位,具有“重图性”,这就是为什么一年一度的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必然要同时举办插图作品展,两年一次的IBBY安徒生奖评选,除了评安徒生文学奖外,还要评安徒生插图奖的原因。

特约编辑  黄 玮

篇15: 享受图画书读书心得

作为一个从小没有和父母一起长大的妈妈,小时侯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夏天的夜晚,早早地坐在屋外听外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说着那些古老而有趣的故事:《三字经》《百家姓》《嫦娥奔月》,《西游记》。。。那些时光是童年里最最美好和快乐的记忆。。。

直到自己做了妈妈,因为童年记忆中对母爱的空缺,有时真的不知道如何做个好妈妈。但是仍然记得那些故事那些书,一一买来读给女儿听,女儿确实很喜欢。也让我这个不太会做母亲的妈妈开始有了一些充实的感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开始接触到了一些和那些古老的故事有些不同的书,那些大大的画面和温暖的文字改变了我们每晚的读书形式,让原来只躺在被窝里专心聆听的女儿再也不会象那么”听话“了,而是坚决要求依偎在妈妈的身边,眼睛目不转睛地跟随着妈妈手中的书,不时地随着书的翻动,紧张着、惊喜着、感动着、或者开心地笑着,这样带给我们充实和温暖的感觉的阅读陪伴着我们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让每一个夜晚都变得那么地温馨那么地美好!

在所有的图画书中,和女儿读的最多的是那一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以前在临睡觉的时候,女儿为了表达对妈妈的依恋总是要抱着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呀”,妈妈也感动地回答:“是呀,妈妈也爱你呀”后来女儿开始问:“妈妈,你到底怎么爱我啊?”的时候妈妈发现只能在爱的前面加上一个个的“好”,然而这对于妈妈和女儿来说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但真的没法说清楚。直到那一天我们看到了这本书,妈妈和女儿真的太兴奋了,我们一个晚上至少读了五遍,并且还学着书上的画面不停挥动着手臂比划着,啊,真的太高兴了,我们终于感到了释然的欣喜,为我们终于表达了彼此的爱。从此以后我们爱上了这样的阅读,爱上了图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一天天的独立,渐渐和妈妈也开始有矛盾开始逆反,于是妈妈总是不动声色地找来这本书,宁静的夜晚中包含着爱的的对白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冲突,最后小兔子总是在妈妈温暖的臂窝中甜甜地睡着了。因为这本书让小小的女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被妈妈爸爸误解或委屈的时候甚至在走丢了之后,依然坚强,因为她无论什么时候总可以感受到妈妈不变的爱,对我这个从小没有和父母一起长大的妈妈来说,我开始惊讶于爱的伟大也开始相信这份爱一定可以一直陪伴着女儿,陪着她一天天长大,陪着她越过万水千山。

女儿最喜欢的图画书应该算是那套《鼠小弟》了,起先我也觉得买这样的书,看那些大大的空白,简短的文字,小而简单的人物,相似的书名。。。是不是太浪费了一点,我真的曾经犹豫过,不过也许是因为自己对好书的“迷信”吧,在我认为畅销世界的优秀书籍一定有着它优秀的原因,所以在女儿的坚持下我还是怀着疑惑和好奇将他们带回了家。啊,等我和女儿一本本地读起来,才发现每本里面都会有一些惊喜,每本都有出乎意料,翻页之间总给我们带来恍然大悟的欢笑,所以在女儿生病的时候,总是说把我的鼠小弟拿来吧,我想再看看。。。

最让女儿感动的就是那两本〈恐龙的故事〉了,〈你看起来很好吃〉和〈我是霸王龙》讲的本来就是孩子喜欢的恐龙的故事,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女儿将刚刚买来的书第一时间带到幼儿园和同学们分享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很多孩子都感动得哭了。。。回家以后和女儿一起重读这两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爱可以化敌为友,爱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这个世界真的可以因为爱而变得更和平更美好,想想有什么比让孩子相信爱的`力量和保持一份纯真更让人欣喜的事情呢?

女儿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提姆和莎兰》和《莎娜》系列故事总让女儿爱不释手,以往的图画书,女儿总是希望妈妈读她依偎在一边看,她说这样的感觉太好了,可对于这两套书,也许是图画太美又比较符合小姑娘的心思吧,女儿竟然不用我做什么解释总喜欢一个人一遍遍地翻来翻去。也好也好,就让孩子拥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吧,让她在这样的书中慢慢地体会做个小姑娘的细腻和暇思,做个美美的梦吧!

给我们带来快乐的还有那一本《大老虎和小老鼠》,书中充满了幽默和惊喜,从那大老虎歪戴着帽子装牛仔时的神情,刚刚开始分馅饼时总是受欺负的小老鼠的一脸无奈,一直到最后小老鼠终于赢得了大老虎平等的友谊后那神气的样子,张张图画都是那么活灵活现好精彩,让爱不释手的女儿每天都逼着爸爸和她表演一番。元旦的时候妈妈和女儿终于说服了不喜欢“抛头露面”的爸爸一起借来大老虎和小老鼠的服装和道具真的上台表演了一次,我们的女儿也从一个声音低低的有点腼腆和紧张的小姑娘变成了勇敢大方的小演员了,这个表演让看过和没看过这本书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们好羡慕啊,原来一本小小的书居然可以给孩子带来这么多快乐!

好书陪伴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时时感觉到生活的甜美和温馨,尽管女儿一天天长大,就快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我们仍然舍不得和看似为小孩子而做的图画书说再见,因为我们得到的太多太多,那些优秀的好书让我们体会到生命中最最美好的爱,让孩子的想象力长上翅膀,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发自内心的笑声,甚至让孩子更自信更勇敢,还有什么比和孩子一起享受这样的亲子阅读,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的回忆,为孩子埋下一生爱的种子,更值得做的事情呢?

真的很庆幸我们在那无尽的书海中发现了图画书,因为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精彩。

篇16: 享受图画书读书心得

我师傅向我推荐了一本名为《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是她们早期阅读工作小组的老师向她推荐的,她说看了觉得很不错,因此也推荐给了我。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图画故事书。本书由上篇、下篇和附录构成,将具体介绍什么是图画书以及图画书的历史,大量的插图提供生动直观的实例,详尽的图片注释、交代图书的版本记录和读者须注意的细节。还专门在上篇介绍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比如可以关注“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等,除开这些大家都关注的显性因素外,作者认为还可以关注“潜在的节奏、方向性、空间与时间、艺术风格”等隐性的信息。上篇以123本图画书为实例,从开本、图画与文字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深入浅出地探讨图画书的各种形态和表现。

图画书进入中国也有段时间了,但真正得到认可,就是这两年的事。尽管宣传攻势很猛,但在书店里是基本看不到绘本的,因为绘本文字量小,插图多,为了突出插图,印刷都很精美,价格比较贵,中国家长买书一般认为字越多越值钱,字这么少在书店一会儿就看完了,就觉得不值得买。于是书店里的绘本很快就会翻烂了,绘本就是这样,人们只会买新的,旧的再好也没有人买,而书店呢,旧的还没买出去,那能进新的呢?于是书店对经营绘本并不感兴趣。想买绘本一般就只有上网,没有书店的支撑,就影响了绘本的销售量。好的绘本就成为少数喜欢童书的大人的专利。

其实绘本不仅孩子们爱看,大人也同样喜欢,真正的经典是没有年龄国界限制的。这本书不仅详尽的向我们介绍了我想象中的内容、更让我了解到了以前极少关注的图画书的构成、形态和表现。平时读图画书时,我多少会关注一下图画书的表现,但是对于图画书的表现并没有做到系统化了解与分析,特别是碰到一本图画书的留白和空白页之时,心里时常嘀咕作者一定有其用意,但是却又猜不透具体的原因。通过这本书的上篇,我才了解到图画书的阅读方法,也更加意识到自己原来看图画书是多么的粗心大意、走马观花。下篇则向我们展示了60篇经典图画书,这部分的构成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但我还是被“作品解读”部分的精湛分析折服了,也许会看图画书的行家并不认为这样的分析“精湛”,但是对于我来说,它让我看到了一本简单图画书的精髓,这些精髓需要你用眼认真看,用心亲切感受。

从这本书中我也得到了启发: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源泉;图画书是让人先看图,而不是先看文字。孩子一边看图,大人一边将文字念给他听,孩子的脑海中就会清楚地浮现出对故事的整体印象,这是使用图画书最理想的方式;父母不好好负起在家教育孩子的责任,将孩子的教育工作推给别人,还埋怨别人,这是彻头彻尾的自私。保育人员应该慎重考虑,拒绝承担这种原本应该在家里完成的教育。

篇17: 享受图画书读书心得

《我的图画书论》这本书是日本作家松居直先生的杰作,许多图画书爱好者都喜欢读这本书。我看到其他老师读这本书了,我不觉的也有了很大的好奇心。我也要读一读。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我就我读过的一部分与大家分享一下,以便让更多的老师和家长熟悉、了解。从而引导更多的孩子喜欢读图画书。

“孩子们阅读的是图画书的插图”孩子们虽然年龄小,认识的字不多,完整的读下来是不可能的,但看图画书时,他们可以看图画,用看插图的方法来理解故事内容。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优秀的插图会将故事的世界充分表现出来,所以孩子们确实能够通过阅读图画书的插图来理解故事内容。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让孩子在晨间活动时读图画书时,孩子们读图画书时那认真的态度和那专注的样子,中班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也不是很大。怎么会看的这么专注呢?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了孩子看的专注的原因。所以,即使孩子还很小,识字量还远远不够,当我们读故事给他们听的时候,当他们自己看图画的时候,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也算是读书。

和孩子一起读图画书还可以促进亲子间的交流。在《我的图画书论》中,他很强调阅读图画书时的亲子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或者只是肢体动作上的。即使没有过多的对话,当爸爸、妈妈用温柔的声音,一点点读给孩子听,孩子们会听的很认真很投入,故事进入到孩子的耳朵、大脑时,让孩子收获的,除了故事的内容,还有亲子间的感情。其实当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所谓的读书就是在听大人们讲。大人把书买来,看着书,把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会感到非常快乐,同时孩子也受到教育。

《我的图画书论》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每个家长,每个老师都读的好书,我要继续把这本书读完,这对我有着很大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班的孩子也为了我自己的孩子。

篇18:图画书《我爸爸》课堂教学反思

图画书《我爸爸》课堂教学反思

关于讲述父亲与孩子的书籍,我平时看过很多,但是当我初次读到《我爸爸》这本图画书时,一下被它吸引,并深深地记在了脑海中。绘本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儿童的眼光,用儿童的口吻,描绘了一位即强壮又温柔的爸爸,描绘了一位万事不能的爸爸,如太阳一样温暖的父亲形象树立在眼前,让我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热爱与崇拜。

深深打动着我的绘本,我如何通过课堂的形式,让孩子们体会到,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一份温暖呢?我想西方人的表达方式,越是爱得深刻,就越用轻松快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尽量做到节奏明快,逻辑清晰,情感丰富,引领的孩子在通过看图讲述上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首先,我从图画书的封面入手,通过学生观察后的表达,与作者“我爸爸真的很棒!”形成反差,激发孩子们阅读的.欲望。接着,我将绘本讲述分为三节,层层深入,引导观察,鼓励孩子们发表观点,慢慢将父亲形象勾勒出来,如:勇敢、强壮、快乐、灵活等。相机,我抓住作者的语言特点,即排比句式,进行语言训练。再次,通过质疑“爸爸真的是能飞过月亮吗?爸爸真的能跑赢世界冠军吗?”体会作者对爸爸深深地爱。

最后,迁移到学生们的生活中,“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爸爸爱你的细节与情境,用画笔画下来,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孩子们去体验、发现、表达真实的生活世界。当我看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认真地绘画着自己心目中爸爸时,真的非常感动!

篇19:第十八讲读龙寻睛

第十八讲 读龙寻睛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积极模仿的写作途径。我们说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逐渐地看出越来越多的文章的“门道”,把作文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积极地模仿好的文章。以前我们还说过,要丰富作文材料,开拓作文思路,必须读好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真实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社会、自然)。不仅如此,读书,也是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条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学作文,还是学做人,都离不开读书,离不开读好书、会读书。当然,我们在这里,主要地还是要研究读书和作文的关系。

为了提高作文技能,我们应当怎样来读书呢?

我们都知道成语“画龙点睛”,别人写好了书、写好了文章,画好了“龙“、点好了“睛”,让我们读,我们怎么读呢?我们就要“读龙寻睛”,找到别人写到文章里的“眼睛”。

一本书,一篇文章,我们读了之后,要体会它的整体思想、意境,这好比看到了“龙”的全貌,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让大家适当地读长篇,主要意义就在于此;但是,思想和意境的核心、要记忆的东西、对你启发最大的东西往往只有一点或者几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睛”。

“读龙寻睛”只是个比喻,严格讲,文章的眼睛和画龙的眼睛是不一样的,真正找到文章的眼睛还是不容易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画龙的眼睛可以一目了然,而文章的眼睛却要你思考寻找,读了书,不思考、不总结分析,你就不知道文章的眼睛在哪里,严格讲,你的书也就白读了,你想通过读书提高写作技能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

2、画龙的眼睛只有一只或两只,而文章的眼睛却可以是多只。这是什么意思呢?同样一篇文章、一本书,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的感受,谁的感受最深刻、最新颖、最能解决他的实际问题,谁找到的眼睛就最漂亮。

下面,我们来读两篇作文,这两篇作文都是读《画蛋》的读后感。《画蛋》说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的故事,达·芬奇小时候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他成为画坛上一代宗师。下面这两篇作文找到的《画蛋》的“眼睛”就不一样。一篇是练好基本功,一篇是“名师出高徒”——老师要会教、学生要会学。

从画蛋练功想到的

我读了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受益不浅。达·芬奇童年开始学画画儿时,他的老师总是让他画鸡蛋。他画得不耐烦了,于是问老师:“您天天让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那就错了,在一千只鸡蛋中,没有两只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一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要看得准画得快。”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是学画画儿基本功,达·芬奇按照老师的教导苦练基本功,从简单到复杂,最终才成为世界著名的绘画大师。由此可见,要想做好一项工作或学习一门技能,必须先得练好基本功,只有练好了基本功,才能逐步提高技能、技巧,最终达到奋斗目标。

我们现在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上更需要练好基本功。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要想使学习成绩提高,必须先要打下坚实的基础,练好基本功。比如数学中的计算能力,语文中的读写能力都是基本功。而这些基本功又必须认真耐心地去练习,不然就不会有真才实学。

回忆我在小学学习语文时,老师常布置我们抄写字词和拼音。我有时就不耐烦,觉得做这种练习没什么用处。其实,老师是在训练我们的基本功,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基础。升入中学以后,我按着老师的要求继续练习,词汇渐渐丰富起来,在阅读时,障碍就少多了,作文也比以前通顺了。渐渐我悟出了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在小学,我们所学的一切是为上初中打基础。升入初中后,我们所学的课程又是为上高中或走向社会打基础。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认真学好各门课程。只有现在练好基本功,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读《画蛋》有感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例。

当达·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这是佛罗基奥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告诉他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日后得以功成。

我也曾有过一位“有方”的老师,不过她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只是一个大我几岁的女孩子。几年前,我请她教我拉小提琴,她先问我做事有无耐心,我不明白她的意思,自然是回答“有”。开始学习了。她先给我做了示范,看着她那娴熟的表演我真羡慕。可轮到我时,她却让我练习拉空弦。几天过去了,她给我的任务还是如此。她告诉我,拉空弦是基础,只有练到了运弓自如了,才可拉曲子。现在想想,她这话实在有理。是的,她不是什么“名家”,却也是个会做老师的人。

然而,我并没有成功,又拉了几天空弦,我听到的总是那单调的“拉拉”的声音。哪有一点儿我为之陶醉的乐声呢?我一烦之下,一弓挑断了琴弦,发誓再不学了,于是我的提琴只好休息了。由此我想到,师固然要有方,更重要的是徒要不怠。芬奇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在这里。他刻苦地练习,用心学习,正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而我的失败,恰恰也在这里。怕艰苦,在困难面前懈怠,终究要失败。

不仅学习艺术是这样,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学起,只有打好基础方可学出成绩。

我喜欢写作,真羡慕那些作家,而我的老师却要我天天记札记,把所见所闻的小事都记下来。当时我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只是坚持了。现在,当我一本本地翻看那一摞札记时,方悟出了老师的用意:她是让我练基础,积累材料,一点点地提高啊!所以,我在写作上的进步——虽然它微小——是老师教之有方的结果,同时也是自己没有懈怠的结果。

芬奇画蛋直至学画成功和我的失败与进步,都说明不仅教者要有方,学者更应不怠,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能有什么知识学不会,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

我们读书找到多只“眼睛”,正常不正常呢?正常的。就一个人而言,读同一篇文章,根据不同的需求,就可

欣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策略论文

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七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

课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等奖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等奖

举行学年“师徒结对”暨新教师汇报展示活动的通知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图画书的讲读内容范文
《图画书的讲读内容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图画书的讲读内容范文(共19篇)】相关文章:

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2023-06-30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2023-09-30

跳水教案2024-03-27

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2023-01-07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2022-08-24

海上日出 教案教学设计2023-06-29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激趣2022-12-11

跳水运动员中班教案2022-12-13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23-10-16

小学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说课稿2023-06-0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