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3-06-30 07:29:57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精选18篇)由网友“Zephy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

篇1: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

关于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

一、教材简析

《苦柚》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讲的是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价钱把柚子卖给一位老华侨,并如实地介绍了自己的柚子,还拒收老华侨的赠款,受到人们赞扬的事,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该课与《古井》、《峨眉道上》、《渡船》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了解一边读一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要知道读一篇课文应该怎样一边读,一边想,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并逐步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由于本课内容多以对话形式表现,并注重人物外貌描写,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中重点词、句、段,联系全文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做人的道理。为下篇课文《渡船》的学习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实际是小学语文基本功的同义词。这个基本功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而且是两者的结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 是:

1、学生字新词,会用赞叹、崭新造句。

2、体会人物外貌的描写,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经过,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学会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3、依照课文,学写对话,突出表现人物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上述四项教学目标 ,既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

教学重点: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全过程,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体会老华侨被小姑娘真诚所打动时说的两句话的含义。那两句话是老华侨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对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心灵的赞叹,要正确地理解和体会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必须联系上下文,分析小姑娘言行并反复地品味,才能领悟到,所以把老华侨说的这两句话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我采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阅读教学法,并辅以电化教学,通过个人读、集体读、轻声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在品析训练中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教学过程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科学地安排教学结构。我们讲读一篇课文,都要把握住教学重点,讲读时才能省时高效。一般说来,课文重点句、段(中心句、段)明显的,可以用直奔中心的讲读方法进行教学,《苦柚》的重点句是明显的,运用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合理而科学的,所以我讲读这篇课文时,一开课就直奔课文的重点部分--第5节至第25节。讲读了重点部分,然后比较粗略地讲读开头第1节至第4节和结尾的第26、27节,这种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突出了重点,也容易突破难点,主次分明,结构完整,又节省了教学时间。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直奔重点(第5节至第25节);再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2)解决思考练习1和3中(1)题,并且用崭新造句。

第二课时:粗略讲读开头的第1-4节和结尾的第26-27节,解决思考练习2和3中的(2)和(3)题,并用赞叹造句。

第三课时:复述课文,理清层次,把握结构,概括中心,总结写作方法,布置作业 。

下面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围绕老华侨与小姑娘的对话,抓住关键的语句,巧设问题激发思维,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课文的中心以及人物的品质,然后再居高临下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品析语言,内化语言,形成语言的能力。

讲读时我紧紧抓住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一)以老华侨与小姑娘的对话为主线;

(二)以读代讲贯穿始终;

(三)语言训练贯穿其中。

关于主线,我抓住这样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

1、幻灯出示:一边读一边思考,苦柚能变甜吗?听对话录音,在课文中划出重点词和重点句。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句子反映小姑娘诚实,善良?针对这个问题,我又设计这几个小问题:

(1)小姑娘怎样向老华侨介绍自己的柚子?

(2)小姑娘为什么劝告老华侨少买她的柚子?

(3)从上面对话部分小姑娘的语言中,你觉得小姑娘是怎样一个人?

借助这些问题,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接着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读老华侨拉着小姑娘的手连声说的那句话,体会老华侨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以问促读是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熟读精思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好办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词句,分析语言为中心,加强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的以读代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层层深入,使语言训练步步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大纲提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那这个能力和习惯是如何培养的呢?当然要靠读书训练。所以大纲又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而语言分析法和朗读法是语文学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旨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这两种方法,抓住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辨析句子,改换句式等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在品析中加深理解内容,提高语言能力。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朗读法教学,加强读的目的性,通过读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和对人物美好心灵的感悟,这样也避免步入串讲串问,耗时低效的误区。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通过课文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本课,我指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联系全文,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做人道理。以读为主,以问促读,贯穿全课时始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结合幻灯出示的迁移题,让学生试说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课堂训练与作业 设计

语文课要借助字、词、句、段、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已是大家达成的共识。本课教学中,听的训练是--听对话录音,把握朗读的基调,听同学朗读,听清问题,听出精彩之处。说的训练是在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时结合幻灯出示的迁移题,让学生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读的训练是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教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作业 设计,写的训练抄写生字、新词。解释重点词语赞叹、崭新、郑重其事、意味深长,并用崭新造句。

六、板书设计

板书不在多,贵在精要。精要的板书就是力求使静态的文字和符号变成学生头脑中积极而有效的思维活动。这就是静中有动。我在板书设计 时,抓住老华侨买柚子(也就是小姑娘卖柚子)这个重点,在教学中紧扣买和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再具体看板书,可以立刻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图示,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七、说课小结

我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两个特点:

1、握住教学重点进行教学。体现教学的目标性和实践性。

2、把握住训练重点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全面训练。

篇2:《苦柚》教案

《苦柚》教案

[作者]  河北承德市教研室 孙晓飞

[内容]

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2.给课文列提纲,进行有条理地叙述事情的训练。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学习小姑娘的优秀品质。

2.理解伯父语言的意义。

三、教具:教学挂图、录音带。

四、教学时间:建议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2.读课文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三段1.读第二段,以小姑娘卖柚子的语言和表现为重点,联系有关内容设计提问。在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把第二段分成三层,逐层进行学习。

①读第一层(第3―12自然段),思考:小姑娘是怎样向伯父介绍自己的柚子的?(引导学生抓住小姑娘“一毛钱”、“其实里面肉不多”、“有点苦”这些语句,弄清小姑娘是怎样卖柚子的。)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卖柚子的呢?(把“不是柚子上市的'旺季,一筐筐黄澄澄的柚子摆在街道两旁”、“卖的人在吆喝”和“我们东瞧瞧、西看看,不知买谁的好”、“指着小姑娘的柚子问”这几种情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姑娘是在市场上的柚子很多,竞争又非常激烈,而伯父在精挑细选之后又恰恰相中了小姑娘柚子的情况下这样卖柚子的。)再思考:你觉得这个卖柚子的小姑娘怎么样?(使学生认识到小姑娘诚实的品德。)读小姑娘介绍柚子的有关语句,体会她诚实的品质。

②第二层(第13―22自然段)抓住小姑娘劝阻伯父的话,联系上下文,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可以先思考:得知客人要买自己的柚子,小姑娘是什么态度?(少买一点儿吧。)接着思考:小姑娘是在了解到什么情况下让客人少买一点儿的呢?(把伯父“我买十个”、“我住在圣地亚哥……离这一万多里呢”这些语言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小姑娘是在了解到伯父买苦柚子的数量多,带柚子路途远的情况下劝伯父少买一点的。)小姑娘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朗读第20自然段小姑娘的话,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原因。)最后思考:你觉得小姑娘怎样?(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姑娘不仅诚实,而且善良的美好品质。)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读伯父拉着小姑娘的手连声说的话,深入体会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③读第三层(第23―27自然段),可以抓住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要”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先思考:从哪些语句看出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要?(联系“把100元钱还给伯父”、“飞快消失在人流中”这些语句,理解小姑娘不肯要的态度是那样坚决。)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也不肯要的呢?(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是在伯父把100元钱塞到她手里,并祝她幸福的情况下,说什么也不肯要的。)再思考:学到这里,你对小姑娘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层意思,深入体会小姑娘坚决不肯要的态度和伯父被小姑娘感动后的激动心情。

2.读第三段,先理解伯父赞叹的那段话所表达的意思(赞美小姑娘品德高尚)。再进一步理解苦柚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善良、不接受别人馈赠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品质,小姑娘能把这些品质集于一身,品德无比高

[1] [2]

篇3:苦柚作文

冷风过后的深秋,空气中荡漾着微苦的香味。秋去树枯雁南飞,整日的阴霾更添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萦绕在若有若无的苦涩中。

一恍神,我已经站在高三的战场上。一摸后,战友纷纷倒下,又倔强地握紧兵器爬起,坚定而决绝。面对来之不易的战果,心中竟没有半点欣喜。我知道,我想要的不仅如此。骑着车子在清冷的晚风中穿行,茫茫大雾潮湿而凝重,还夹杂着丝丝苦涩。

回到家,母亲笑吟吟地接下书包,没有过问成绩,只是指着桌子说:“刚上市的柚子,快吃吧。”我对柚子一向不感兴趣,总对它的苦味有抵触心理,又不忍拂了母亲的心意,便拿起剥好的一瓣咬了一口。

一如如雾中的苦涩。我愕然,这隐藏在甜蜜中的苦紧紧抓住了味蕾,在舌尖蔓延开,口中的香味仿佛消失了,只剩下淡淡的苦涩。再咬下一口便又被一阵微苦迅速地掩盖。像一面湖,刚在风后归于平静,却又在另一阵风中泛起涟漪。我苦笑,现在的自己不正是如此吗?短暂的满足一闪而过,只有铺天盖地的压力充斥着愈加沉重的内心。

我怔怔地望着手中的苦柚,却觉得口中渐渐有了丝丝清甜,与缕缕苦涩交织在一起,已分不清是苦还是甜。这奇妙的感觉让我不觉一振,这才是苦柚的味道!苦中有甜,甜中带苦。一如我们高三的征途,欢笑与泪水交织。欢笑似一串清脆的风铃,打马而过,耳中仍萦绕着袅袅余音。而这泪水从天而降,蒸腾后融进空气,呼吸之间便将泪融入体内。无论泪水有多少,风铃的.叮咚浅笑仍轻轻撩动心弦;无论风铃如何笑靥如花,泪水已随呼吸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一如苦柚,苦与甜紧紧交融,才给人如此奇妙的感觉。没有泪水的高三又怎么会拥有爽朗清脆的欢笑?

再咬下一口柚子,细细品味,苦中的甜愈加清晰。

篇4:苦柚作文

金秋十月,故乡的柚子熟了。旅居海外的伯父带着十五岁的女儿从遥远的南美洲回到了浮云镇。

第二天一大早,堂妹就嚷着要我陪她去买柚子。“去,我也去”。伯父笑着说,“她没见过柚子,我也四十年没吃过柚子了,我们都得了思柚病。”

正是柚子上市的旺季,一筐筐黄澄澄的柚子摆在街道两旁,卖的人在吆喝:“买柚子,好甜的柚子!”“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我们东瞧瞧,西看看,不知买谁的好。

往前走,来到一个卖柚子的小姑娘跟前,她大约和堂妹一样年纪。红红的脸蛋上印着两个浅浅的酒窝,胸前,别着一枚中学校徽。她安静地坐在那里,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出神地盯着打开的书,看样子她早已忘了自己是卖柚子的了。

“多少钱一个?”伯父指着她那筐又大又黄的柚子问。“一毛”。“这么便宜”。“今天是星期天,我帮妈妈卖柚子,她说自己家的,卖便宜点”。“这是什么柚子?” 伯父又问。“这叫棉花柚,个儿大,其实里面的肉不多。”姑娘合上书,郑重其事的说。

伯父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接着问:“甜吗?”小姑娘害羞地摇摇头:“有点苦。”伯父有些激动:“好,我买十个!”“十个?”小姑娘睁大眼睛望着老人,仿佛没有听清他的话。“是十个。”“您要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吗?”“是的,我住在圣地亚哥,你学过地理吧,智利,在南美洲,太平洋彼岸,离这儿有一万多里呢。”

“少买一点吧。”“为什么?”“这种柚子确实不大好吃,苦味很浓,人们都不喜欢。”小姑娘站起身来,接着说:“再说,你好不容易从国外回来,要把家乡的柚子带到外国去,应该买点好的,甜的。”“你说得很对。”伯父拉着小姑娘的手,连声说:“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

小姑娘腼腆地笑了。“这筐柚子,我全买下!” 伯父说着更加激动了。我和堂妹打开旅行袋,把一筐柚子装了进去。堂妹付完钱,伯父把一张崭新的一百元钞票塞到小姑娘手里说:“祝你幸福,好孩子!”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要,把一百元还给伯父,提起空筐,飞快地消失在人流中。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海外归客,同时啧啧称赞。

秋阳高照,映红了美丽的山乡小镇。回家的路上,我和堂妹提着沉甸甸的旅行袋,一边走,一边听着伯父意味深长的赞叹: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哪!

苦柚,那一袋苦柚,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篇5:《苦柚》教学概说

《苦柚》教学概说

九年义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7课《苦柚》中的第一课时,本人认为应从以下7个方面去说:

1、剖析教材;

2、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

3、教学程序;

4、教法及学法指导;

5、作业 训练;

6、板书设计 ;

7、说课小结。

一、教材简析

《苦柚》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讲的是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价钱把柚子卖给一位老华侨,并如实地介绍了自己的柚子,还拒收老华侨的赠款,受到人们赞扬的事,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该课与《古井》、《峨眉道上》、《渡船》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了解一边读一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要知道读一篇课文应该怎样一边读,一边想,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并逐步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由于本课内容多以对话形式表现,并注重人物外貌描写,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中重点词、句、段,联系全文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做人的.道理。为下篇课文《渡船》的学习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实际是小学语文基本功的同义词。这个基本功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而且是两者的结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 是:

1、学生字新词,会用“赞叹、崭新”造句。

2、体会人物外貌的描写,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经过,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学会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3、依照课文,学写对话,突出表现人物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上述四项教学目标 ,既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

教学重点: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全过程,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

[4]

篇6:《苦柚》教学概说

《苦柚》教学概说

九年义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7课《苦柚》中的第一课时,本人认为应从以下7个方面去说:

1、剖析教材;

2、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3、教学程序;

4、教法及学法指导;

5、作业训练;

6、板书设计;

7、说课小结。

一、教材简析

《苦柚》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讲的是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价钱把柚子卖给一位老华侨,并如实地介绍了自己的柚子,还拒收老华侨的赠款,受到人们赞扬的事,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该课与《古井》、《峨眉道上》、《渡船》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了解一边读一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要知道读一篇课文应该怎样一边读,一边想,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并逐步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由于本课内容多以对话形式表现,并注重人物外貌描写,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中重点词、句、段,联系全文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做人的道理。为下篇课文《渡船》的学习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实际是小学语文基本功的同义词。这个基本功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而且是两者的结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生字新词,会用“赞叹、崭新”造句。

2、体会人物外貌的描写,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经过,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学会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3、依照课文,学写对话,突出表现人物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上述四项教学目标,既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

教学重点: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全过程,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体会老华侨被小姑娘真诚所打动时说的两句话的含义。那两句话是老华侨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对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心灵的赞叹,要正确地理解和体会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必须联系上下文,分析小姑娘言行并反复地品味,才能领悟到,所以把老华侨说的这两句话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阅读教学法,并辅以电化教学,通过个人读、集体读、轻声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在品析训练中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教学过程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科学地安排教学结构。我们讲读一篇课文,都要把握住教学重点,讲读时才能省时高效。一般说来,课文重点句、段(中心句、段)明显的,可以用直奔中心的讲读方法进行教学,《苦柚》的重点句是明显的,运用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合理而科学的,所以我讲读这篇课文时,一开课就直奔课文的重点部分--第5节至第25节。讲读了重点部分,然后比较粗略地讲读开头第1节至第4节和结尾的第26、27节,这种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突出了重点,也容易突破难点,主次分明,结构完整,又节省了教学时间。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篇7:苦柚五年级作文

苦柚五年级作文

雨沙沙地下着,我凝视着天空,呆呆的,傻傻的。当我看到皱鸟的父亲帮它遮雨时,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爱。

我还是一个一年级的疯丫头时,被同学认为是“鸡窝”。我恨,内心中没有一点爱意,望着蚂蚁我想踩死它,望着虫子,我想玩弄它。我恨我的父母,恨我的老师,恨同学,恨这里一切的一切。哭,对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恨爸爸妈妈的无能,恨老师讨厌的眼神,恨同学肮脏的语言。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没有意义。什么皱鸟,什么父亲,一切的一切,假的,全部是假的。

我自抱自弃,当我背着空空的书包上学时,同学们脸上的笑都是不怀好意的。我忍着一切的痛苦,回到家,我的气,我的怒,终究没有被心锁住。“爸,你为什么只知道干你的活,却不管我,你知道吗?”我的语气一次比一次高,越说越气,“爸,你们既然生我,为什么那样无能的养我。爸!……”“啪!”我哭了,哭的更痛了,是内心的痛,而不是单单的脸上痛。我飞奔出去,来到空旷的野地,来到金色的田野间,望着美丽的景色,我心却像坚硬的石头,无动于衷。

沙沙的雨水下起来,我不知何去是我的归所,刚才的冲动,使我变的不理智,可我仍不后悔。因为我一直坚信,我是正确的。雨越下越大,我无力的走在街头,回到家中,桌上放着整整齐齐的200元钱……看着躺在床上,满脸通红的`爸爸,头发湿了,显然是去借钱了,我不知怎的,哭了,是无法制止的,无法从口中说明的哭,泪好热、好热……

当蚂蚁无声地爬着时,我绕道转后,当我看到调皮的男生玩弄虫子时,我会恳求放掉他。爸爸,让我学会自主自立。从小,爸爸从未爱过我,当爸爸粗糙笨拙的手抚摸着我糙乱的头发时,我感到了爱,从未有过的高兴,幸福的感觉。

当你听到沙沙的响声、哭声合成一曲悲伤的乐曲时,记得那是我对爸爸的歉意。

篇8:《苦柚》优质教学说课稿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从小,我们的爸爸妈妈就跟我们讲: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一定也听说过《诚实的列宁》这样一个故事,列宁在姑妈家玩,打碎了花瓶,当时不敢承认。但后来还是鼓起勇气,告诉了姑妈,结果受到了姑妈的赞扬。正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一样:做一个诚实的人是多么好啊!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诚实和信任的故事:“我”深夜驱车回家,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边的小红车的反光镜,于是,“我”留下姓名和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后来,车主打来电话,向“我”表示感谢,双方相互解决了问题,并彼此体会到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诚实和信任。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一共11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三自然段,写作者深夜驱车回家,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他留下了一张纸条设法与车主联系。

第2至10自然段,写“我”和小红车的主人在电话中的对话和相互的道歉与感谢,体现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第11自然段,“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quot;这句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精彩片断

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点评

(1)写出了自己的后悔。

(2)小红车主的那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也使读者难以忘记。

【欣赏】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故事的结局。虽然简短,但却让人印象深刻:小红车主的话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个故事也将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

抓住重点,表现中心

写事的文章,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础U獯蠹叶贾?馈?br> 但能不能就把那一桩桩、一件件事平铺直叙下来呢?答案是不行,如果那样写就成流水帐了。

所以我们写一件事,得围绕要表现的中心,抓住重点来写。

比如《诚实和信任》,课文就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事情发生的起因,结果也很简单,就一句话。而”我“和小红车主的对话却是是 浓墨重彩,一字不拉地进行了描写。这就是因为这部分对话最能表现全文的”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这一中心,它是文章的重点。

再比如一篇名叫《苦柚》的文章,买柚子的经过是重点,作者就用了很大的心思把这部分写得生动感人。首先细致刻画了卖柚子姑娘的外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文静、爱学习的学生;然后又用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小姑娘的真诚与坦率,再写小姑娘为着想的美好心灵和不为金钱所动的高尚品格。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谈诚实的名人名言有很多,你搜集到了吗?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提示:

(1)您必须保持诚实人的立场,这时常是冒险的人需要的勇气。--奥斯特洛夫斯基

(2)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苏轼

(3)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的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陶行知

附课后练习4提示: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课文用《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和思考,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

除了《诚实和信任》,还可以用《诚实比金钱更重要》、《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的心灵》作为题目。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信任

安迪?鲁尼贾

昨天,我从宾西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前往本州80里外的莱韦斯堡。天色已晚,我急着赶路,不料有好几次我开的车被迫跟在缓缓行驶的大卡车后面,我紧握着方向盘,焦急不安。

车子总算驶在了空旷的高速公路上。当我即将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我急忙 把车刹住。我四下看了看,路上没有一辆车,至少1里之内没有第二个人,而我却坐着,等着红灯变成绿灯。我开始对自己为什么没有闯红灯而感到懊悔。我当时并不担心被拘留,因为那儿根本就没有警察,我的车开过去一点事也不会有。

当晚我来到了莱韦斯堡。晚上12点钟上床睡觉时,这个问题又一次在我脑子里出现。我想我之所以停住了车,不但因为这是我们大家彼此遵守的条约,而且也是我们大家的彼此遵守的合约:我们大家都彼此信任,决不闯红灯。

我们一直彼此信任做正确的事,听来很让人惊奇,是不是?我们确实这样做了。信任是我们的首要愿望。我们不能无缘无故地不信任别人,疑虑满腹或相互猜疑,这种态度不是我们天生具有的。

彼此信任真可谓一桩好事,因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结构取决于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我们现在拥有的良好社会秩序,都会因为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彼此不信任而变得混乱不堪。在意大利,向政府纳税真是件可怕的事,有许多人只是牢骚满腹而不交所得税,因为国税务局使用了些法律手段。但是他们多半还得信任一点:我们会支付我们应该支付的税款。我们言而有信;说来就来;说交付就交付;说付款就付款。在这些事情上,我们都相互信任对方所言。如果我们言而无信,就是违背了常规。我们做事也常有不认真或不可靠的时候,这些都被视为背信弃义的行为。假如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辜负了我们的信任之心,就会遭到唾弃,失去信誉。

我讨厌看什么某某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伪造帐簿的事。因为我信任银行,所以我不会每天都走进银行,让职员把我的钱拿出来,给我看看钱是不是还在银行里。买一罐咖啡或一瓶牛奶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会把它们买回家里后,再称称看是不是够分量。生活中没有时间去猜疑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或与你做生意的每一家公司。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并且把人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与他们在生活中的成功大小相比较,真是件趣事。从长远的意义上说,老实人,涉世不深的人,那些认为别人都像自己一样诚实的人,比疑心重重的人的生活更加美满,更加充实。即使他们偶尔受了骗,也同样比那些谁也恍诺娜诵腋!?br> 我为自己在红灯路口停车而感到骄傲。为了让大家都知道从哈里斯堡到莱韦斯堡的路上我的表现多么出色,我非得一吐为快不可。

(网载)

练习4答案与提示

1、读一读,并比较一下带点字的韵母。

提示:

”拍“与”霞“,”拍“的韵母a在前,i在后;”霞"的韵母i在前,a在后。

其他情况与之类似。

2、比一比,再组词。

提示:

末(期末) 欺(欺负) 状(形状) 陪(陪伴)

未(未来) 期(学期) 壮(壮观) 部(部分)

3、照样子写出成语。

提示:

功勋、业绩和崇高精神永远流传,不可磨灭。(永垂不朽)

形容态度镇定,好像没有那回事似的。(若无其事)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标点。

提示:

当我念到小学三四年级,能够自己翻看《小朋友》、《儿童世界》一类杂志的时候,书籍就开始让我着迷了。一本样子并不起眼的小书,打开一看,里面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

篇9:《苦柚》优质教学说课稿

一、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理解“例话”内容,懂得读课文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一边读一边想。

二、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班不少同学都很爱读书,那么怎样读书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呢?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一边读一边想,边读边理解。

二、反复阅读,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轻声地把“例话”读一遍,找出最重要的一句话。(读课文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

2.默读,看看读课文时应着重想一想的地方有哪些?(应着重想的地方有:①文中重要的地方;②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③读完每个自然段后;④读完全文后。)

3.读“例话”并联系我们平时学课文体会,看看我们读课文时应着重想哪些问题。(①读课题时,可以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②读到重要的句、段应注意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些句、段的意思是什么。③读到不理解的地方,应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④在读完每个自然段后应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与前后的自然段有什么联系。⑤在读完全文后,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些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等。)

三、联系《苦柚》的教学,说说怎样边读边想。

四、提供一篇短文,指导学生实践怎样边读边想。

《苦柚》一文中在描写大街上卖柚子的热闹情景时用了“吆喝”一词,并与下文这位文静的小姑娘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教学时,教师就先让学生想象市场上的小贩的叫卖声,然后,引导学生将文中“买柚子,好甜的柚子!”及“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两句话用小贩叫卖时的语调模仿出来,并进行分组的竞读,看哪一组最像是街上的小贩。于是,学生的情绪高涨,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学生对“吆喝”一词的理解也就更加形象化、立体化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生活实践的再现,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创设了“活”的情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大街上的热闹情景,从而为与下文卖柚子小姑娘的文静进行对比在教学上做了铺垫。

篇10:《苦 柚》小学语文说课稿

《苦 柚》小学语文精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苦柚》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一位老华侨离开家乡四十年,常常思念家乡的特产柚子。四十年后回到祖国,去柚市买柚子时发现了一位诚实、善良、为顾客着想的小姑娘,使他很感动。在回家的途中意味深长地赞叹: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课文记叙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思想教育性很强,是一篇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生动教材。文中老华侨说的两句话,含义深刻,通过品味、思维、体会,可以达到陶冶品格、启迪做人之目的。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训练重点,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2、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理及情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析人物对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小姑娘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本课特点及本训练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的训练重点,我采用整体感知、一点突破、变序设疑等教学法进行教学,始终体现教师“启发点拨”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运用阅读法、讨论法、发散思维法和朗读感知法进行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大纲也指出:语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紧紧抓住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我首先确定了以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为重点。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读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去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品评语言,感悟语言。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确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作为突破口,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找准想象点,引发学生通过联想把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阅读的内容。

课前,我设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我注意让图文并茂的课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观,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发言,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引发其想象力,诱发其思维力,激发其创造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的思维中发展思维,在品味语言中启迪做人,在内容体会中掌握写作技巧。分页标题#e#

总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知道人物,到深入理解人物,到内心受到触动,思想上得到一个升华。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首先总结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肯定学生的自学效果,激发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导入并齐读课题《苦柚》。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快速找出文中既能总结全文内容,又点明了文章中心的句子。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体会内容。

1、运用变序,设疑激情。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变序教学,先讲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设置一个疑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中心句“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啊!”然后让学生齐读感悟其内在的含义。理解“山珍海味”“高尚”、“灵魂”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齐读最后一句话“苦柚,那一袋苦柚,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激发思考:“留在我的记忆里”的又是什么?在这里并不要求学生即可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探究学文,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课件辅助,重点突破。

这一大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我首先提问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感受到小姑娘有着什么样的可贵之处,是怎样体会出来的,请将有关的语句画出来。然后分层学习。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内容,再提问、讨论。

(1)读文理解“旺季”、“吆喝”,引导学生总结出:柚市很热闹,卖柚子的人很多。柚市一片叫“甜”声,为下文小姑娘的言行作了衬托。

(2)由学习小组读书研讨,解决提出的问题。你从这段文字中知道了什么?出示重点句子。通过“出神”“安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学生交流研讨情况,根据学生所谈,教师点拨。特别是以下方面的内容。小姑娘郑重其事地介绍柚子。(板书:如实介绍)表现了小姑娘的诚实。(板书:诚实)理解伯父“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及“我买十个”的原因。这样层层深入体会,启发学生读中感悟小姑娘的诚实、体会老华侨的感动,深深地被小姑娘难能可贵的品质所打动,使思想得以升华。

(4)从小姑娘劝说老华侨少买柚子,体会小姑娘的善良、为人着想。(板书:劝说少买、善良、为人着想)。出示老华侨说的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这一层重点指导朗读,将老华侨的感动和小姑娘的真诚读出来。依然让学生读中感悟,受到做人的启迪。分页标题#e#

(5)让学生自学讨论:老华侨为什么又给小姑娘一张崭新的100元钞票?小姑娘为什么“说什么也不肯要”?(板书:拒收钞票)让学生小组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当学生的回答停留在表面时,通过点拨,帮助深化理解,这一小插曲进一步反映了小姑娘的好品质。使学生真正理解小姑娘做人的`准则:不是自己应该得的,一分钱也不要。使学生真正感悟人生的真谛。

(6)拓宽思维,讨论回答:人们为什么称赞小姑娘?你对小姑娘有何评价?想对小姑娘说点什么吗?通过这两个问题,不但可以归纳出文章中心,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做人。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小结:要像小姑娘一样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人人称赞的人,就得本着做人的原则,不要只认金钱,不要只想自己的利益,更不要只想自己高兴就好;凡事多想想别人,多想想怎样做才会更有利于他人。

(三)以读升情。

这个环节通过小组组合、分角色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感情的升华。体会中心及表达中心的方式,使学生读中悟写,以达学以致用。同时这个环节也照应第一个环节中提出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留在我的记忆里”的是什么,已经能够水到渠成的答出来。

(四)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我设计了两个练习题,第一是说出下面句子的含义,即老华侨说的两句含义深刻的话。第二个是填空题。练习题的设置,主要是看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情况,再者,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堂堂有小测,课课有收获。

总之,本节课,我都是“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以拓宽创新思维为本,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把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由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会用。

篇11:课文假如教案设计

课文假如教案设计

一、我的思考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

教学时,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朗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喜读、爱学;接着,通过角色转换,感悟真爱,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意识,进行小练笔,学写诗歌,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结,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却不能实现太多的愿望,这需要孩子从身边做起,关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更美,小动物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会远离。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

4.初步认识诗歌的特点,学写诗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

教学难点:通过强烈对比,感受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同学们听?(从前有个叫马良的穷孩子,他很爱画画,可是买不起笔,他就用树枝在沙地上练习画画。一位神仙老爷爷被感动了,就送给他一枝神笔。马良用这枝神笔画了一条鱼,鱼就活了,马良把鱼送给了几天都打不到鱼的渔夫;他画了好多的粮食,让饿肚子的穷人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马良用这支神笔帮穷人做了好多好的好事。)他的这支笔真神呀!

发散说话:师: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最想帮助谁画什么呢?(指名交流)

揭题假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假如》。

(板书课题:假如并读读课题。)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作者最想实现的愿望吧!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孩子们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

二、读文、识字、感悟

(1)自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借助枫叶和苹果上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马良、缩着、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叹息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指名、带读、

(3)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小苹果)

(4)再读课文

师:同学们生字都读的不错,老师想大家读课文一定更棒,课文里的小作者有哪些愿望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找一找。

(5)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作者愿望是什么吗?(你能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给说说话吗?)(师随机板书:)指名

(6)师:你能把刚才3位小朋友谈的话并成一句话来说吗?(引导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给、给和给说话)。指名

(7)师:作者想实现很多愿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3个愿望

[设计意图:在认读生字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比赛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给的句式,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的课文与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又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给、给和进行句式的转换,让学生初步感受同一意思可用同的方式来表达。]

三、指导朗读,诵读课文

创设情境,出示句子。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一)第一小节

(1)我为什么要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呢?

反馈交流:冬天,小树不会觉得冷了,可以快活地成长。(答案多元化)

(2)没有太阳的时候,小树会怎样呀?小树在可怜地说话,课文里用了哪个词告诉我们呀?(轻轻叹息)现在有了太阳,他们就不会再叹息,他们就可以在太阳底下快活地成长了,怎样是快活地成长呀?(树叶、树干伸伸手,踢踢腿,一个劲地向上长)小树好高兴呀。

(3)相信小朋友们看到小树快活地成长也一定很高兴,你能不能用高兴地语气自己先来读读看这一小节呀!出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自读,指名。

点评:大家都是个爱护小树的好孩子。齐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结合字词理解,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让孩子体会小树没有太阳时,那种寒冷、缩着身子,叹息,叫喊着:好冷呀,冻死我了,快要被冻死了这种情感,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二)第二小节

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1)反馈交流:小鸟不会挨饿,鸟妈妈不用再去遥远的地方寻食。(答案多元化)

四人小组合作画一画:鸟妈妈辛苦、小鸟痛苦的画面

(2)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能通过画面讲述当时情境。

A:听了小朋友讲述的画面,我觉得鸟妈妈真辛苦呀,你为什么这么画呢?课文里哪些地方给了你提示?(遥远、寻食)

我们教室到校门能算遥远吗?那怎样可以用上遥远呢,鸟妈妈还用翅膀飞翔,一天要飞很多的来回,画上的鸟妈妈已经筋疲力尽飞不动了。你画得真像。那寻食呢?(要用心的寻找食物,也很累很辛苦)巡场时针对性地挑选好与寻食有关的图画。

B:介绍完鸟妈妈,看得出小鸟在家等着妈妈也很痛苦。你这么画小鸟一定有你的理由,你又从哪里找到你的依据呢?(等待、哭泣)随机教学:哭

现在有了马良的神笔,鸟妈妈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小鸟就能吃到好多的食物,如果你是鸟妈妈,你是小鸟这时你的`心里会怎样想呢?(开心,高兴)小鸟开心什么?鸟妈妈开心什么呀?此时他们的高兴的心情,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价

(3)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四人小组的自学,由扶到放,讲究学习方法,从读中学,培养合作精神,能通过画面讲述故事,练说,从情境中体会情感,知道鸟妈妈的辛苦,小鸟挨饿的痛苦,通过强烈的对比从而体会有了谷粒后的那种喜悦的心情,知道小作者是个很有爱心,爱护鸟类的好孩子。]

(三)第三小节

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小节,自主选择上两节学习方法学习。思考:为什么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反馈交流: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有健康的身体了就能和我们一起玩,一起快乐地成长。(答案多元化)

朗读的方法:西西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呀?(我们可以奔跑、跳跃,自由地游戏,但西西只能呆在家里,一个人孤单的和小树小鸟做伴)(答案多元化)

西西真不幸啊,太可怜了。现在好了,有了马良的神笔,西西恢复了健康,那你们一定很高兴,你能用高兴快乐的感觉来读读吗?

A:自读、指名读、生评价、同桌读、齐读

B:如果你是西西,你的好朋友帮你恢复了健康,让你可以自由快乐地成长,你最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什么话呢?

C:感悟后再读。

四人小组合作画画:上台讲述画面,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画?

[设计意图:文章的段落简洁明了,前两小节由扶到放已有了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加深印象,发挥个人所长,发散思维]

四、小练笔

学到这,我们知道了小作者三个美好的愿望,他那时的心情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兴奋,那么你有什么最想实现的愿望吗?能学着课文的样,也来当当小作家吗?

写作交流,师生互评。及时反馈孩子的爱心,给予最高的荣誉和肯定。

[设计意图: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进行小练笔,提高写作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五、生字教学,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良、缩、遥、寻、食、泣、健、康、操

开火车读,(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写),良和食你有什么发现?(捺、点、人),泣其实就是哭的意思。

2.指导书写

比较难写好的字是操、场。操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写好,而写好右边的关键是把上面品字写好。写品时,三个口要小而扁,要给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场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的横折折钩写好:横宜短;第二折要与横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假如》不但帮小作者实现了愿望,还让大家也实现了许多美好的愿望,老师看得出***班的小朋友都是很有爱心的好孩子,希望我们齐心协力一起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让我们的家园变的更加美好!(补充板书,突出爱心。)

板书:23.假如

课后反思

1.紧抓训练主线,两种学习方法并行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从情出发,喷发爱心。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单一的朗读训练与指导,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更能加深印象,诵读课文后,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理解描画当时的情境,并上台讲述画中内容,边说边有动作演示,更加生动,更加入境入情,效果不错!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将孩子真善美一面展现出来,课上孩子的假如,让我感受到一颗无私而又纯真的爱心。

3.疑惑和不足:

教学设计时想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课文,但语文教学总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总有所欠缺。教学时,我不放心地抱着学生走,自己的体会比学生多,将自己的感情强加给学生,似乎就是我一个人的课堂,这实在是一个败笔。

怎样从文本出发,最后又回归文本本身,并有阶梯性的,层层渐进,这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推敲,不断地钻研。

篇12: 爱在那一碗苦柚里作文

爱在那一碗苦柚里作文

甜中略带微酸的柚子,清凉爽口,想必很多人都喜欢吃,然而苦中带涩的柚子肯定没人愿意去品尝。恰恰就是这么一碗苦柚,我在里面却尝到了爱。

仍记得那一天,已经接近深秋了,天很冷,虽然是中午,可风刮着脸生疼。妈妈趁中午休息的时间买了个柚子送回家来。她骑得是电动车,回来时手已经冻得有些发红了。我看见妈妈先用水把柚子冲了几遍,用干净的毛巾擦干,然后用刀在柚子上深深的刻了个大“十字”,柚子皮厚,必须划两到三遍刀才能完全穿透皮。她把双手放在“十字”里,用力的向两边掰,脸已涨得有些红了,僵硬的手上不知什么时候冻裂的伤口这时也裂开了,但妈妈好像没有注意到伤口上的疼痛,只是一心放在剥柚子这件事上。这边剥完了,妈妈又从另一个方向用力,又经过一次伤口疼痛的折磨,她终于把完整的柚子皮剥下来了。

皮剥好后,妈妈用刀把柚子切成四瓣,然后一点一点把柚子果肉剥离下来。一个柚子的果肉那么多,妈妈竟如此的.有耐心,将所有的果肉都剥好放在碗里,并仔细的将有字的籽清理掉。

“我上班去了,柚子剥好在碗里,你想吃时就用叉子一插就可以吃了。”妈妈全心全意地为我剥柚子,殊不知我一直在看她。她剥完后,就火急火燎地去上班了,毕竟她中午休息的时间不多,但尽管如此,妈妈还是赶回来为我剥柚子,并提醒我记得吃。因为我不爱吃蔬菜,所以她就买各式各样的水果补充我的维生素。想到这,我不由得感动了,准备按照妈妈说的话把柚子吃完。

柚子肉晶莹剔透,味道肯定很棒。我叉了一大块放入嘴中。天哪!这简直是我吃过最苦的柚子,苦中还夹杂着涩味,舌头都要麻木了。我正想吐掉,突然想起妈妈为我剥柚子的情景,又重新咀嚼起来。不知事柚子太苦的原因,还是我被妈妈感动了,嚼着嚼着,我的眼泪竟然一下子盈满了眼眶。我浑然不顾眼泪的存在,又叉起一片柚子果肉,慢慢咀嚼……

我想,是我“热泪盈眶”的不仅是柚子的苦,而是因为妈妈的爱就喊在了柚子里。只有爱,才会让人为之动容。

篇13:猫课文教案设计参考

猫课文教案设计参考

总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8个新词语,能用“逐渐”、“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

3、感受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要求做到完整、简洁、明确,明白算术根据各段所表达的内容,找准可以概括大意的句子,教会学生验证自己摘录的句子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 :体会难以捉摸的古怪性格及作者对的喜爱之情,了解作者是怎样生动、具体描写的。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出示课题。

2、引导: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集体交流了解的特点,引起新旧知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大声读课文3-5遍,按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进一步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培养自学能力。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的哪些特点?

三、交流自学成果,指导点拨,小组交流。

1、组长汇报,集体交流。解决“的确”、“暖和”、“没完没了”、“枝折花落”的读音,“耍”、“贪”的字形,理解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段落。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的特点)

2、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古怪性格?课文其余部分写了什么?

3、用“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的性格古怪。

第二段(第4自然段)满月小的特点。

五、作业 :

1.完成《作业 本》第1、2、5题。

2、熟读课文。进一步巩固字词,感受课文语言美。

第2课时

一、复习提示:

1、认读词语,说说词中带点字的意思。

丰富多腔( ) 变化多端( )

遭了殃 ( ) 闭息凝视( )

2、回顾课文主要写了那两方面内容。

二、研读第一段。

1、引入:用横线划出你读懂的内容。

2、巡视:辅优补差

3、集体交流,板书读懂的'内容,学会概括的特点,体会作者喜欢的思想感情。

老 实:睡觉的时候 (乖,无忧无虑,不过问)

贪 玩:玩儿的时候 (任凭,一天一夜不回来)

尽 职:捉鼠的时候 (闭息凝视,非……不可)

高 兴:温柔可亲 (蹭、伸、跳、踩、叫唤)

不高兴:一声也不出

胆 小:总想藏起来

勇 猛:也敢斗一斗

4、小结第一段,完成课后习题2,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1)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重点掌握抓住段落中跟全文意思关系密切的句子,准确、简明地概括段落大意。

(2)讨论课后习题2,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摘录“的性格实在古怪”为段落大意,因为这句话能概括全段的主要内容;而“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则是第2自然段的内容。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6、学习本段的写作特点。(抓住事物的特点,采用对比的方法。)

三、作业

1、完成《作业 本》第3题。

2.按课文内容填空。

的性格( )。既( ),又( );虽然( ),但是( );它有的时候( ),有时候又那么( );它高兴的时候( ),不高兴的时候( )。

板书设计 : 老实 贪玩 尽职

(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吭

胆小 勇猛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古怪 老实 无忧无虑 贪玩 尽职 闭息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二段。

1、引入:用横线划出你读懂的内容。

2、巡视:辅优补差

3、集体交流,板书读懂的内容,学会概括刚满月小的特点,体会作者喜欢的思想感情。

活动地点:逐渐开辟,从“屋子里”到“院子里”。

活动尽兴:没完没了(摔、跌、跑、摔跤、打秋千)。

玩的物品:从“鸡毛、线团”到“花盆、花枝”。

4、看图,说说小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怎么玩?

5、读课文“它们到院子里来了……”理解“遭了殃”是什么意思?花草怎么遭了殃?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看板书背诵这一段。

7、讨论课后习题2,概括第二段段落大意。

摘录“满月的小更可爱。”作为段落大意。因为第一句只写了“摔跟头”这一个方面,而“更可爱”的表现还有“摔跤、打秋千”等。

三、质疑: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录音范读 ,选择喜爱的段自由读,读出的可爱来。

4、自由联读,感受作者对的喜爱之情。

五、积累

1、背诵第四自然段。 积累词语,感受课文语言美。

2、摘录自认为优美的词句。

3、模仿课文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学有作力的学生可以把它写下来。

六、完成《作业 本》第3、6题。

教学后记

在学习“单元学习提示”时要讲清概括段意的好处与要求;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课文内容 中心。段落大意是一段文章的主要意思,要求做到:明确(不用提纲,不能用疑问句)、集中(联主舍次),完整、简要。

篇14:春酒课文教案设计

春酒课文教案设计

《春 酒》教案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春 酒》教案。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过程与方法:以激发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领悟文章意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qi3)门槛(kan3)过瘾(yin3)凑(cou4)齐酬(chou2)谢 煨炖(wei1 dun4)两颊(jja2)家醅(pei1)

2.解释下列词语。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作者简介:琦君。19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教案《春 酒》教案》。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学习课文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明确: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②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③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④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⑤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⑥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五、拓展训练

(一)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这两句写的是羁旅之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苏轼对相隔一方弟弟的思念,也给了天下人最诚挚的祝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琦君<故乡的桂花雨)琼瑶<剪不断的乡愁>萧乾<枣核>

(三)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六、小结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篇15:课文《秋天》教案设计

课文《秋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点评

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

课前安排有绘画和有微机特长的同学参与课件或画片制作,极富创意。制作的前提是吃透课文内容,并且要融入自己的想像,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他们都有一种被认同的喜悦,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刺激和鞭策。教师只做点拨,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新鲜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从教学流程看,开头用秋瑾和宋玉的文句精心导入,在感情上与《秋天》一诗形成鲜明的反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研读赏析部分设计看图想像、描绘画面、体会意境的环节,激发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拓展延伸部分进行比较阅读,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安排摘抄写秋的诗文,并做点评,是培养学生养成做摘抄的习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特色鲜明。

篇16:《再别康桥》课文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课文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这首诗将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化作缕缕情思,融会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

【教学目的】

1、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

2、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

【教学重点】

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并析题

二、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1、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先自行了解作者。

2、学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创作”。

3、补充知识: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创作出版的作品有:

诗集4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4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集1部《轮盘》,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

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康桥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桥”实际上是在英国东南部的剑桥。196月,24岁的徐志摩,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19,认识了狄更生,并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当特别生。1922年10月从英国返回中国。

康桥之美:

古风古色,桥影藻密,

妩媚河身的两岸,

穆静腾辉的晚景,富丽的温柔;和缓的钟声

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

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黄昏,“远树凝寂,象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

村里姑娘腮红颈白;屏绣康河垂柳婆娑,

此地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

“康桥”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时光,而这两年,却是那么魂牵梦萦的两年。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选自《我所知道的康桥》)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

“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

“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汝左右,”

“任地中海疾风东指,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

“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我必首数康桥,”

“赖你和悦宁静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阴,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听自然音乐,哺啜古今不朽”

“我此去虽归乡土,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

别时之情景:

“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雨色凄清,小鸟无欢,怅别情深,涕泪交零,”

别后愿望:

“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

三、观赏动画课件,反复诵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四、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诗风: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康桥之美: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 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鉴赏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达之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诵读课文

二、研讨

1、作者再来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轻轻地、悄悄地。

2、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

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5、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篇17: 《虞美人》课文教案设计

《虞美人》课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及词作者的相关情况;

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

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网络下的协作式教学。师生相互质疑、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

2、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的音韵美;

3、当堂背诵本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投影显示“欣赏”片断)

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1、提问学生

2、教师补充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多媒体显示词的相关知识)

三、简介作者

由学生简介后,教师补充。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四、配乐朗诵(范读)

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五、集体朗诵(多媒体显示朗读MTV)

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指导。

六、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讨论词的字面意思,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质疑、答疑。(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相互质疑解答)

七、品味诗歌

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宇宙之永恒不变“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对比手法

人生之短暂无常“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学生思考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

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协作讨论,发言。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教师点评: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以水喻愁

(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5、知识延伸讨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

启发学生思考,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由“月”而“柳”、“长亭”。

教师点拨: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柳:同“留”,依依惜别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送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八、播放歌曲《虞美人》

屏幕播放邓丽君演唱的MTV。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体会词的意境。

九、学生背诵全词。

加深体会词人的感情

十、延伸阅读(课堂练习)

1、课后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练习: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象东流水一样滚滚东去,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无忧了。

2、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这首词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词作之一。

B、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疾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的哀伤。

C、词的下阕,抒写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D、这首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1、D2、A

十一、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写情。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

十二、播放歌曲《虞美人》

学生学唱,体味词的意境。

十三、课后思考

试分析本词的主旨,找出词的“词眼”。

篇18:乡愁课文教案设计

乡愁课文教案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乡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诵读欣赏课。它是一首文字浅显但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新格律诗。它语言质朴却富有生活气息,它意象简单却自有摇曳的韵致,它运笔平常却蕴含着荡气回肠的爱国情怀。从课型上看,《新课程标准》对诵读欣赏课的要求是“学生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从所在单元教学的总目标来看,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从编者的意图来看,《乡愁》放在《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论诗》三篇极富个性的评论性文章后面,目的是将这首诗作为学生阅读实践,形成阅读感受,学会评价作品的材料。

二 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县城的棚户区及农民家庭,他们的课外阅读积累有限,语文基础薄弱。从知识占有角度来说,他们必竟接受过八年正规的语文学习,对于诵读并积累这首诗,不成问题;从人生阅历来看,学生们缺乏深厚的感情体验,不能完全理解诗歌中逐渐递升的情感,要真正理解这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把余光中的乡愁变成自己的乡愁。这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从学生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看,要把《乡愁》作为阅读实践材料,尝试着写评价性文章就更不容易了。我的设计理念是浅文深教,整体把握,重在领悟,将这首文质兼美的诗镌刻在学生心中。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诵读欣赏课的要求及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学会现代文的朗读技巧,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听读,品读,想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作品的独特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点

在学生反复诵读中加深体会,形成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完成本单元的主题要求。

五 教学难点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说明中谈到: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看清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及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性地使用教材。如果让学生写《<乡愁>诗评》太难,有四分之三的学生达不到要求,如果像以往散文或诗歌阅读那样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乡愁是…”的仿写,又没有体现出九年级学生的教学梯度,不利于学生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此,我制定教学难点为:向朋友推荐《乡愁》诗,并说出推荐理由。

六 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学》理论中指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创新和智慧的欣赏者。本堂课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思想的碰撞,富有个性的品味表达,争论,点评,画面、音响等辅助手段,促进学生学习。

七 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八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打开多媒体屏幕,播放画面。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水中,水面波光粼动,伴随耳侧的是陈立新的《思乡曲》)

《乡愁》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诗行之间充溢着荡气回肠的浓浓的情绪,而这种浓浓的愁绪正是我们首先要让学生领会的东西,只有在理解这种愁绪的基础上,一切的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为此创设情境,创设激发情境的导语很关键。

我们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寄宿在亲戚家或是陌生人家里,有的十几天或者是一两个月才能回去一次,所以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中有一些孩子离家在此地求学,今天老师想采访他们一下。“你们想家吗?”“想家的心情是怎样的?”(略)“是啊,想家。老师也想家,我从家乡来到林甸工作已经十七年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想家的时候。我想家中的父亲身体可好,我想院门前的柳树是否已经发芽……家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最浓重的牵挂,夜不成眠时,我就在心里默念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课件展示诗歌,师配乐诵读)

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 /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想家的心情谁也说不清,但想家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电话问候一声平安,可以坐上汽车常回家看看。可是啊——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之隔而亲人不得团聚,他们想家的心情才称得上真正的乡愁。下面我们就来朗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听一听他发自内心的呼唤。

(二)初步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画出重音、停顿,力求读准读顺,然后说说文章四个诗节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感,四个诗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在学生诵读过程中强调停顿、重音,明确”啊“的变音和叠词重音却轻读的处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掌握了诗歌诵读的语气、语调、重音和停顿,完成了知识与能力这个教学目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明确了——这是一首抒发不同年龄段的乡愁诗,是按照时间顺序成文的,各诗节之间的顺序不能调换。(板书关键词)

小时候——思念母亲

长大后——思念妻子 时 间

后来啊——孝子之心 顺 序

而现在——热爱祖国

(三)合作探究

1、捕捉细节,再读文本

《新课程标准》第四阶段(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指出: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设计的问题是,讨论:我们看黑板上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是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行文的,如果我将“后来啊”改成“中年时”,将“而现在”改成“老年后”怎么样?试读着看看。

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抒发自己的个性解读,明确不能更改的原因“后来啊”有种绵延的哀伤,仿佛凝聚了作者一生的乡愁。诵读时语气要低沉,压抑,语速要缓慢,音调要延长。黄土的内外是天人永隔,坟墓虽矮却无家书达意,此时的乡愁更悲哀,更浓稠。“而现在”中的“而” 字是转折关系,文章由乡愁升至爱国,是全诗的高潮,诵读时语调要上扬。

教师总结: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条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领悟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乡愁。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热爱祖国,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思乡情感的跌宕和高潮。(指名生读后齐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加深文本的解读,顺序不能调换还因为空间的转换和感情的递增。(讨论时要注意品味与朗读指导相结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抒发情感,即兴诵读)

2、联系背景,加深感悟

我们再读文本,感情色彩增进了许多,各诗节的语气语调也有了极大的区别。但我觉得还是少些什么,少些什么呢?我们听一听余光中亲自诵读的《乡愁》,找找其中的差别。学生静听、静思、点评、分析,得出结论:余光中的诵读情绪更饱满,听起来更能感染别人,“矮矮的坟墓”用了颤音,多了一份诀别的凄凉和痛楚,“浅浅的海峡”多了一份恨别的沧桑和无助,多了一份自己的经历。(学生通过品评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诵读,不仅再次强化了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而且更深刻地感受了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那么这份经历是怎样的?

小组合作,共同归纳梳理课下搜集的关于余光中的资料。

诗人的创作与他的生平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写作背景一味由老师来介绍,不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我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然后,老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在课堂上作适当的补充,应该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3、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余光中把几十年的情感沉淀下来,在十几行短诗的创作之中瞬间爆发。他许多作品都习惯于将说不清道不尽的细腻感情浓缩在几个简单的意象中,这种高度的凝练和抽象在余光中的《乡愁》中尤为明显。那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意象?你能具体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小组分工合作:一组:第一诗节、二组:第二诗节、三组:第三诗节、四组:第四诗节,老师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特别说明的是:以下各组情况都是当堂生成的,“例如”是为了方便各位评委老师了解课堂情况,是根据自己的课堂讲解后生成的

例如:第一诗节:乍暖还寒时,一盏昏黄的油灯下,一个身材瘦弱的书生正在写信,信写好了,他又读了很多遍,有泪花滴下,溅在桌上,绽成一朵花。想起母亲,他向窗外望去,凝视的双眸写满憧憬和牵挂。

第二诗节: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他的妻子站在码头上,手中挥舞着洁白的手绢,依依不舍的目光就象悠悠的流水,脉脉的晨辉……

第三诗节:“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快步跑向自己家的祖屋,兴奋地推开房门,可是一切却都空荡荡的,再也看不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再也听不到母亲慈爱的叮咛,再也不能享受到母亲温柔的抚摩,母亲用过的茶碗还在,母亲拄过的拐杖还在,母亲坐过的摇椅还兀自在风中摇动,但母亲却永远地去了,“我”跪倒在母亲的坟前,失声痛哭......

第四个诗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隔着浅浅的海峡,眺望着大陆的方向,心底在一遍遍地呼唤:“祖国,母亲,我要回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它出生的地方,动物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能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呢!每当老师读到第四个诗节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国民元老于右任先生的画像。(课件出示于右任晚年图片)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但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望大陆》(课件出示,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同学们,乡愁是余光中一个人的独特感受吗?“不是”“乡愁是所有台湾人共同的心声。那么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诗,共同企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我要求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文本的领悟,更重要的是在假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加进自己的情感体验,把余光中的乡愁迁移成自己的感受,完成教学目标2,突破教学重点。

4、归纳《乡愁》的背诵秘诀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思念母亲,乡愁可人;夫爱妻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系祖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应该背下来。不要死记硬背,看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快速背诵?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讨论。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这首诗四个诗节都很整齐,字数相等,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乡愁是——’与 ‘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每个意象前面的修饰语虽不一样,但都是叠词,分别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还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量词的使用位置相同”“每节诗都借助了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此环节是学生归纳本诗结构特点的过程,也是强化教学难点.为后文推荐理由寻找切入点。

(四)拓展延伸

1、推荐《乡愁》,阐述理由

《乡愁》选择了四个独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意象不仅含蓄深刻,富有美感,而且与作者的经历紧紧相连,富有时代与历史气息,是诗人对乡愁的独特感受。那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向朋友推荐这首诗,你打算怎么写推荐的理由?学生思考后发言。(强调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富有个性)

例如:我推荐余光中的《乡愁》,我推荐的理由是:它将抽象的乡愁化为具体的意象,感染力很强。乡愁本身是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空间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借助他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刻感人。

我推荐的理由是:《乡愁》中的四个意象典型而贴切,虽然简单却自有摇曳的韵致,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邮票”让人联想到寄信、写信,联想到信上倾诉的思念,联想到孩子想家的心情,联想到母亲凝眸的.眼睛,联想到寂静的深夜,一轮明月下,母子天各一方的思念。

我推荐的理由是:《乡愁》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这首诗四个诗节都很整齐,字数相等,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结构均衡匀称,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形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

2、归结所得,深刻领悟

同学们的推荐理由中包含了你们自己对这首诗的独特评价,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还要了解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要善于独立思考,有不拘于前说的精神。乡愁是一生的文化,老师相信,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你们对《乡愁》这首诗还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和认知,因为好诗是不倦读的。最后让我们在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中,再次领悟感受一下余光中的乡愁吧!让我们在心中默默地期盼,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回报,千千万万个台湾人民不再饱受思乡之苦。

教师的总结是对本课教学重点的再次强调,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为今后孩子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乡愁四韵》的播放,渲染浓浓的愁绪,与课堂开头相呼应,使这首文质兼美的诗歌深深地隽刻在学生们的心理。

(五)作业(选择其中的一项完成,体现分层教学的特点)

1、搜集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古诗与现代诗均可),按照意象进行分类

2、比较阅读席慕容的《乡愁》,从思想内容、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找其共同点,辨其不同点,品其表达效果。(从主旨、意象、意境等方面把握。)

3、尝试着写一首“乡愁诗”的评论文。

(六)板书设计

小时候——思念母亲 时间顺序

长大后——思念妻子 空间转换

后来啊——孝子之心 情感递增

而现在——热爱祖国

拓展阅读:乡愁解读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 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苦 柚》小学语文说课稿

苦柚的教学方案

描写柚子树的作文300

初中作文题目精选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初中材料作文题目及解析范文

初中作文题目

基础训练7

初中材料作文题目

小猫圆舞曲大班音乐教案

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
《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课文苦柚的教案设计(精选18篇)】相关文章: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文2023-01-18

第十册基础训练2022-11-21

小升初满分作文:老师颂2024-04-18

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学生管理思考论文2024-01-11

观察能力培养尝试的作文指导2022-05-07

《背影》阅读以及答案2023-01-10

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四点尝试2024-01-28

一边读,一边想2024-01-06

把握教材特点优化教学过程2022-05-28

我最好的老师小升初作文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