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明年绿鉴赏及原文注释(精选6篇)由网友“甜芝士”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春草明年绿鉴赏及原文注释,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美文:春草绿
去岁野火,草木灰烬
一冬的风也不曾吹尽痕迹
依稀可见,留在大地的淡淡的灰
春风吹过
好似沉睡的生命,闻到了讯息
解冻了的土,不再是心头的压力
而是和旧日的灰融在了一起
分也分不清彼此
成了新生的感动,茁壮日日
虽、只是那一点点绿
远望去,却也是丹青一卷
春色万里
春风柔、春草绿
所有的灰色有了生命的色彩
忽有细雨湿过
洗去了眼内一冬的疲惫
再也分不清灰和土
只有、日胜一日的绿
满了心内眼内
好像沉睡了千年的相思
温柔的一吻,便解了所有的锁咒
蓬勃而起,弥漫时空天地
窒息了所有的无情无义,虚好伪爱
而绿尽人间
我愿化身一抔土灰,与你溶化在一起
不眠不休、不迁不移、不弃不离、不悔不怨
春风吹过,青青原上
绿了的、不仅仅是一朝一夕
也不仅仅是今生今世
篇2:美文:春草绿
吹面不寒杨柳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与四月箭乡大地亲密接触后的贴心暖意和脉脉温情。县城、郊外、乡村小路、伊犁河边随处可见外出踏青游玩的人们。有的在郊外的空地或树林中专心寻觅采挖野菜,多为常见的蒲公英和荠菜等,为春天的餐桌增添了一道养生的美味。有的背上臃肿的户外装备结伴或徒步或骑车去游春。若是拖家带口的也就只好玩起自驾游了。上周,我才见蒲公英施展开碧绿低矮的身姿,没过两天,金黄明媚的蒲公英花就已遍地绽放,到了今天早上再看,有些蒲公英花已经有了明显的凋谢迹象。在徐徐的和煦东风吹拂下,柳树的嫩绿枝条愈发怡人养眼,随风飘摇,仿佛芊芊细指拨弄着天然的'竖琴,呼唤着春鸟的回归相伴。榆树枝条上的绿色叶片也争相竞发,绿意葱茏,仿佛要与柳树的淡绿一争高下。在四月的春风催促下,很快毛绒绒的柳絮缀满了柳树枝头,而垂榆树青春焕发的伞状树冠上已偷偷开满了圆圆的榆钱花。沙枣树、槐树、梓树等依旧面容枯槁,耐心十足等待着春天的最后召唤。
郊外和乡村的整齐麦田为大地涂抹了最浓重的一抹靓丽春色,路边的一排排胡杨林在骄阳和暖风抚慰下也陆续换上淡绿的优雅新装,地上的青草开始勃发张扬,尽情扫荡着残冬留下的最后气息,在春雨的助力下士气高昂,所向披靡。路边或庭院里随处可见的杏花开始怒放,开成一片璀璨的云霞。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白色的杏花花瓣中央伸出丝丝娇柔的淡黄花蕊,花影重重,清香诱人,招引蜜蜂嗡嗡地前来采蜜。与素衣风尘的杏树同时出场的榆叶梅也已灿烂盛开,粉色娇羞的花朵压满了层层枝头,显得活力四射,光彩照人,与杏花一道将四月的箭乡大地装扮得缤纷多姿、春意盎然。
小河里、池塘边、渠水中一群群鸭子悠闲地在水面游弋觅食,使人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也许春水还略带凉意,但水下的生命已随着水温的缓缓上升开始暗暗涌动复苏。春草在阳光普照下疯长蔓延,用无边的绿色汇成了生命的海洋,吹响了春天的嘹亮号角,让大地洋溢出充满希望与幸福的容颜,也让人们心中自然升腾起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满心期待与渴念。
篇3:牧童原文注释鉴赏
牧童原文注释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李涉
原文: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朝(zhāo):早晨;日出的时候。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荷:披着,背上。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黄犊(dú):小牛。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朝(zhāo):早晨;日出的时候。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荷:披着,背上。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黄犊(dú):小牛。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朝(zhāo):早晨;日出的时候。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荷:披着,背上。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黄犊(dú):小牛。
篇4:黑云压城城欲摧鉴赏及原文注释
黑云压城城欲摧鉴赏及原文注释
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如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压城:笼罩着城墙。摧:垮塌。
赏析
本诗描写北方边塞上一座城池被外族军队包围后,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守城将士下定决心,坚决守卫,誓死报国;诗人李贺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对出击外族侵略热烈将士赞颂。这句诗意思是:战事急危得就像浓厚的`乌云笼罩,象要把整个城头压毁一样。“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诗现在多用来形容邪恶势力一时猖獗所造成的紧张局面。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李昌谷。因擅长写鬼魂,被世人称为“诗鬼”。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篇5:春夜喜雨注释及鉴赏
春夜喜雨注释及鉴赏
春夜喜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篇6:《登鹳雀楼》原文注释及鉴赏
《登鹳雀楼》原文注释及鉴赏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春草明年绿鉴赏及原文注释(精选6篇)】相关文章: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鉴赏2023-11-01
晚坐寄友人,晚坐寄友人温庭筠,晚坐寄友人的意思,晚坐寄友人赏析2023-05-26
山中杂书的诗词的鉴赏2022-05-06
忆王孙·春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05-14
唐诗五言绝句《听弹琴》赏析2023-08-05
王维送别诗的特点2022-08-10
《忆王孙·春词》诗歌赏析2023-04-22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训练及答案2022-06-14
少年游·草注释鉴赏及译文2023-10-12
杨柳枝词刘禹锡赏析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