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精选19篇)由网友“拽曳”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学科渗透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它的要求较高,很多教师实施起来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氛围、教学组织形式三方面来考虑,提出了进行学科渗透的有效原则.
作 者:孙远 张大均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刊 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8(6) 分类号:B84 关键词:学科渗透 心理素质教育 整体协调性 情趣性 成功激励篇2:物理课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物理课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物理课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高升宏
甘肃省成县苇子沟学校(742500)
“素质教育”一词,既“熟悉”又“陌生”,全社会呼吁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第一线教师的长期任务。然而,怎样实现转轨?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教学科的不同,当然方法也就不同。就物理教学而言,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已经历时10余年,但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行前景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方法欠佳,影响了教学效果。这里,鄙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点经验,以供诸君参考,或许能够抛砖引玉,助君一臂之力。
1以全面发展学生为根本目标
物理课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揭示自然规律,从而达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造福人类的科学。而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又是人类永恒的课题,需要人类一代一代不停地探索。因此,在中学阶段,物理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方法。固然要教学生识记一些概念、定义、定律和公式,把握一些现象,以及运用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这些都是必要的,但如果仅满足于上述能力的培养,就不能说是素质教育。
如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怪才”,靠死记硬背进入名牌大学,然而毕业后没有实践能力,甚至于不能胜任工作、无生活能力。这正是片面追求成绩带来的严重后果。而素质教育就是旨在消除高分低能,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素养
物理教学中,要通过严密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要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获取知识,同时锻炼能力。要根据物理课的特点,进行科学思想教育,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期盼知识与获得能力之间,读书、实验、思考,自信也会油然而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取得成就也就只是迟早的事了。
3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课更是如此。物理课离开了实验,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或者是有字天书。(数学教学论文 )离开了实验和实际操作,你就是能够倒背如流,也充其量只是两条腿的书柜,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造福人类无缘。就比如滔滔不绝的农学理论演说,比不上目不识丁的一个农民的实干。
上物理课,要善于使用实验器材,并自制实验器材。若能带领学生利用边角废材料自制器材,你的学生将会受到很大的鼓励,也许将导致他们不断进取。在制作器材的同时,也许这种器材的原理、制作方法和其用途、使用方法,都已经不将自明了。虽有这些仪器不够精致,然而在实验效果方面,要远远胜过精美仪器。当然,并不是说仪器非自制不可,而是说非实验不可,没有试验,就不可能上好物理。
在我的物理教学中,每年都有学生是通过制作仪器引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致了他们成功。有一些学生,本来基础差,学习无信心,但是喜欢玩弄小东西,后来看到我自制的`电磁铁、电铃、电磁继电器等器材,引起了他们的好奇。我趁热打铁,就引导他们动手,很快取得了成功,并且引起了他们的求知欲,不断探索,改变了他们的习惯,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此外,物理课不能忽视道德教育,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高尚情感的培养,使其爱祖国、爱人民,激发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他们不断进取。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就要在讲授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注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的培养,注重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培养,不要一味追求成绩,舍本求末,自误误人。当然,也不要无视成绩,它毕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状况。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成就自己,也成就学生,真正提高他们的素质。
篇3: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争创“绿色学校”为契机,根据学科特点,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地球人类的责任感,自觉参与环境科学实践。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建立绿色校园的意识,应该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学科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宜地进行学科渗透,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创造美好家园,建立绿色校园,具体要求如下:
1、挖掘学科教学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潜力
“环境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客观上与普通课程所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数、理、化、生、地理、历史、社会、人口、劳动技术等课程中都有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环境教育就要求我们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时,注意和环境教育的整合交流和渗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确定环境教育的知识点、环境意识培养的渗透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指导行为的结合点。努力挖掘中学各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相联系的潜力。
2、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其它各科教学常用的此法类同,但可充分利用图表、数据、实物等,加强语言的直观性,努力做到用数据说明问题,让事实“说话”。
调查法:调查分自然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前者指到大自然中的调查;后者指到工厂、机关等社会机构的调查。
观测法:所谓“观”,即观察,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识别判断环境的质量;所谓“测”,就是让学生用各种仪器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验法:教会学生在实验室中用仪器对所提取的样品(水样、土样、气样、植物、昆虫等)进行测定、分析,或制造某种“小环境”,观察动、植物在此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等。
参观法:即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
教学模拟法:即通过模拟活动及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运用环保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化教学法:即将有关环境的资料编成录相片或科普电影,放映给学生看。此法能克服时空、微观、宏观的局限,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在短短的时间内演示得栩栩如生,因此,具有极强的直观性。
设计--综合作业法:这是组织学生综合利用环境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运用此法,首先要指导学生选准课题,并设计出方案,然后组织学生实施方案,亲自动手完成各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可组织各种比赛或竞赛,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和结果及时做出评价或指点。最后,应对整个工作做出总结性的鉴定。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课堂上真正体现“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要把全体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课上增加学生小组互动探究学习环节,营造民主、自主、生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体验、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主动与人合作共享自已思考结果,在自学、自练、自评、互练、互评中做自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学校创办成“绿色学校”。
篇4:浅谈科学教学中的心理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随之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重,已进入一个“高心理负荷”的时代.甚至连小学生也不能避免,学生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多数是与心理问题相关的,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抓好了心理问题,注意把心理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收到很好的成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有的学生由于种种社会、家庭的原因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自信心,个人主义比较严重,不愿意和其他人合作等不良习惯,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是很有必要的。在常识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心理渗透策略,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协作精神、创造力、意志力等方面的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
虽然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出已经很久了,但是教师在课堂中处于绝对主导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随之带来的结果就是教师的话没有错的,学生的作业本上是千篇 一律的所谓标准答案,这样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协作精神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自己一样,也是通对课堂上的实验、学习而得到了各种知识,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懂的人,上课只是为了把知识“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很有必要。学生没有答错问题就要受批评,没有一定要答到教师的标准答案才算答对等种种形式的压抑,才能自主地思考,提出问题的假设,才能毫无顾忌的发表意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抱着一种从课堂上学到新知识的想法,和学生站到一条线上,才能和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在教学《蚂蚁》一课时,我提出来要他们观察的问题有:
1.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蚂蚁的头部有什么特点?
3.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然后让他们分组进行观察,结果学生又提出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而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蚂蚁相互之间是如何打招呼的?为什么蚂蚁碰到食物一般都要拖回去吃?蚂蚁有没有长牙齿?蚂蚁有几只脚?有一个学生的蚂蚁只有五只脚,他就提出了蚂蚁的脚断掉之后能不能重新长出来这样一个问题,蚂蚁的家一般在哪里?它是怎样去认回家的路的?我作为其中一组的成员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探究,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剩下几个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和学生约好各自回去后观察,过段时间后互相交流。整节课的气氛十分融洽,大大增多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在活动中学生觉得教师和自己是平等的,大家一起观察一起发现,学生整堂课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更能加深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尽量了解每个人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还远远强于理性思维,他们感官上获得的愉悦性能较有效的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要求强加给学生,而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积极创设愉悦的情境,才能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使学生无顾忌,敢想、敢说、敢为,
[1] [2] [3]
篇5: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原则略论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原则略论
本文就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概括,提出了导向性、主体性、整体性、活动性、渐进性、个性化六个基本原则.
作 者:赵红 颜廷丽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教研部,吉林,通化,134002 刊 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HUA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84 关键词:高师生 心理素质教育 原则篇6: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通过学习《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后,让老师们明白了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自古以来我们教育就有“文道统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传统和基本原则。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较系统的法制政治教育课的学习,有少先队、团员法制活动的培育,有学校物质的、精神的、人际的法制教育环境的熏陶,还有沟通家庭、社区的法制力量而形成的整合型法制教育。然而实施渠道纵然有许多条,课堂教学是实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则是毋庸置疑的。中小学各科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将现行各类学科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开发,并把开发出来的法制因素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渗透,从而在各科教学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唱法制教育的旋律。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3、在游戏中渗透。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在案例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
5、在课堂小结中渗透。结课点睛是教师在课堂结束部分的处理上运用的渗透法。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对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这种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渗”得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篇7: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任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活动,在我乡三个学校已实施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之中,我们始终紧紧围绕省152号文和市119号文件要求,结合毕节市教育局20xx年x月x日会议精神,制定了我乡《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拟定了相关工作计划,一年来,我们始终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进步。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情况
根据工作的需要,我们在学年初就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以校长负总则,副校长分管、由教务处具体操作业务的领导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二、教师用书的配置使用情况
我乡为每一个教师配置了三本教材,供教师们在工作中使用,他们分别是:《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师法制常识分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教师培训手册》。由于教育局没有初中分册,因此,我镇初中教师并没有配置相关的教师用书,在使用中,我们将这几本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划分使用,培训主要使用《教师培训分册》,教师自学主要使用教师法制常识分册,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主要是教师们用来了解和掌握各年级各学科的法制渗透点。通过这样简单的划分,教师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使用。
三、教师的培训方式、效果
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培训工作放在首位,因为这是一项全新的内容,鉴于我乡有教师近50人,并且学校分散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由中心校培训学校领导,再有学校领导培训本校教师的做法展开培训工作。通过这种培训模式,使我乡全体教师都认识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意义,渗透的方式、方法。并且所有任课教师都清楚自己担任学科需要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
四、学校实施情况
我乡辖2个村级小学,通过检查,学校都进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渗透点涵盖了小学所有学科,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明确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开展,教师的各类计划、总结也对实施情况作了具体的陈述,尤其在教学的学科教案中,都体现了法制教育渗透点的具体内容,课堂上进行了法制教育渗透。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若干问题,首先,教师们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运用得得心应手是一大难题,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如何在不影响教学内容的掌握的情况对法制教育内容的渗透做到恰当的选择时机、选择内容、有机渗透。并能使学生在法制教育的渗透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法制教育。
其次,打破了教师原来的教学节奏,老想着要留点时间来渗透法制教育内,经常出现教学内容完不成,法制教育没渗透好的尴尬局面,总而言之,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处理好教学与渗透,教师们还一时适应不过来。
总之,一年来,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其中有收获,有疑虑,有成功,又失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内容,我们将按上级要求,不折不扣的履行好我们的职责,继续探索,加强研究,我想一定会将此项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篇8: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近半年来,在学校和教务处的领导之下,我组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中又迈进了一步,在各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做得更好。在开学初,每个老师都拟出了本学期将要在教材中渗透法制教育,精心设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知识点,为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制知识。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因此,本组老师首先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深深地清楚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开学初,我要求每个科目的老师,分别拟出本册教材可渗透的法制教育知识点,渗透什么样的法制知识,如何渗透,然后分别讨论、归纳,最后确定本学科本册教材所渗透的内容等方面。根据学校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积极推行这项工作,为此我们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参加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及各科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渗透法律知识。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知识以及有关文件、资料,大家的学习自觉性不断增强,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全面贯彻落实有关的精神和理念。
教研组的老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抓好理化生教育教学的常规的管理工作,全组教师关系融洽,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大家对有利于学校、理化生教研组组发展的事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对待学校工作,大家尽职尽责,老师们都为搞好理化生教研组的工作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这个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开拓的集体。为了作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我教研组在开学初根据学校的课题,确定了本组的教研课题,这就是“如何要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每个老师也拟出了自己的计划,并按计划顺利完成了,在此期间,老师们也付出了艰辛,这了更好的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老师们经常坐在一起探讨,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好的经验,找出学科中的渗透点,如何有机地把学科基础知识也法制知识结合下来。在本学期,理化生教育组进行的教研活动有二十多次,几乎每次都会谈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其中有五次是专门的教育课题座谈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在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体会,心声,意见和建议等。在本学期,本组的老师都分别上了一节公开课,并要求公开课必须要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在上课前本学科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精心准备,课后大家一起来评课,找出其中的不足,积累经验。对法制教育的“渗透点”、“渗透内容”、“渗透时机”、“渗透深度”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虽然在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开展得较好,大家也有了很多的收获,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方面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个别的教师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还是很漠视,不积极,也不愿意去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别外对法制教育的渗透不够自然,有点生搬硬套,与课本知识脱节。
今后,我组将努力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做好本组的教研工作,使本组的教学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方面更好。
篇9: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实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小学阶段侧重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法律常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行为;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要指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学,结合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和语文等学科教学,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知识;在社会品德及其他等学科教学,渗透《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知识。
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通过宣讲法律故事,进行典型案例审理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依靠居委会、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活动,并协助家长做好监护工作,共同做好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学习后进的学生,往往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也是后进的,我们要求学校加强领导,成立转化后进生工作指导小组,排出转化后进生工作计划,排出后进生名单,分析后进生现状、原因、家庭情况、在校外交往人员,填写后进生情况登记表,确定负责帮教的教师。
篇10: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xx年11月21日年我校举行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学习会议。听了2节不同学科的示范课说课并进行了讨论。总的感觉,这次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题明确,突出了学科如何渗透法制教育;二是学习形式注重示范性,2节示范课说课分别从不同学科演示说明了学科如何很好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的问题。我认为,作为教师应有如下要求:
一、每个教师都应树立和强化学科渗透的观念和意识。把“学科渗透”的观念牢牢地扎根在心里,化为内心信念,再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凡事只要我们用心了,效果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学科渗透问题,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对学校有用、对学生有益的如何“做人”的问题。
三、用力实践和探索。给力就是要不遗余力,不怕吃苦和受累,不怕劳心劳力,只要有利于学生“做人”的养成,在所不惜。“教育必须对生命丰富的、差异的、深刻的内涵作出回应。”执着是生命中最美的东西。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们的生命航程中,因教育而赋予了我们许多的亮点和精彩。
四、毫无疑问,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创新的意义在于不断适应学校法制教育的新形势、解决学校法制教育的新问题、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每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并致力于学校法制教育的创新。这需要我们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自我反思,需要我们有敢于打破传统、置疑一切的勇气。
五、教师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成为他自己,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其次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他们、感染他们、影响他们。简单地说,要教育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人,你首先是一个遵纪守法者。
总的感觉,这次学习主题明确,突出了学科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形式注重示范性,分别从不同学科演示说明了学科如何很好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的问题;突出了参与与互动,讨论很热烈,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很投入。
通过这次学习,有很多的收获的启发,我相信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观念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在具体操作上有了更多一些的感受,在今后的工作思路上更加清晰,从而为今后更加搞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篇11: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总结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总结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总结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15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黔教法发〔2011〕334号)文件及省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会精神,要求从培训中去学习,从实践渗透中去总结,循序渐进,步步落实,做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这项工作。对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能作用。
为确保我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各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行政管理办室和教学业务管理指导办公室在我校教导处。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常管理事务,相关文件下发,督促检查等;教学业务管理指导办公室设在各教研组,负责此项工作的教学业务管理指导、检查以及相关教学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
二、制度保障。
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对我校年度目标考
核,将考核结果与校长、领导班子和教师的绩效考核、评先选优挂钩。
三、配齐配足教师用书
我镇配置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册并提前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
四、加强培训,提高认识,重抓落实。
我校制定了实施方案,层层组织教师培训,做到全体教师人人参加培训、学习,人人参加教研教改,人人贯彻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良好局面,9月15日以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开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教研组通过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方法把法制教育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我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各项任务,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五、教师的评价
通过近几年教师们对《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培训、学习、运用,普遍教师都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是一种似有意又似无意地在教学过程中植入了法制知识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值得推广的。通过近几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对法制教育的实施运用,学生们的意识行为有所改变;原先那些老是损坏公共财产,不爱护公物的学生的意识形态提高了,不在随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产了,甚至当他们见到极少部分低年级学生有此行为时,他们还会加以劝告、阻拦;平时爱流言蜚语的那部分学生,也好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但还是有一部教师认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推广,不外乎加重了教学任务。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如何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得心应手,是非常重要的一大难题,也是大部分教师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有效地把法制教育自然的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与课堂的学科
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法制知识系统化、简明扼要化地融入教学中去,既不去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法制知识、受到教育,这确实是需要去做精心的设计、安排,才能做到相互照应,相互兼顾,才如实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其次,如何才能打破原先那种只为教学而教学,只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教学中渗透教育,导致教育和教学分了家、脱了节的教学方法。已走成的轻车熟路,现在要突然之间在学科教学中去处理好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有的教师可能一下适应不过来。
七、下一步的打算
为了解决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这种教育教学方法能在我县得到更好的推广和运用,针对问题初步打算用以下解决方法:
1、继续深化培训学习。采用培训或者自学等方式,使
每一位教师对法制知识、对渗透方法掌握得更加熟练,能在教学中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2、组织上公开课、听示范课。公开课上要求上课教师
必须使用渗透法,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讨论,指出优点及不足之处。
3、组织或要求各校组织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或要
求开展一些关于法制知识演讲比赛。
8月20日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总结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精神,拓宽思路,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和法制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扎实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作用,我校全面推进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现将这学期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强化措施
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制定了《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校切实做好教师用书配置和培训工作,抓好县示范校建设,
为了我校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
处,我校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考核和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同时也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常规检查中,
二、扎实开展工作
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开展二级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培训手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和《教师法制教育常识》读本,教师结合本学科渗透点逐渐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设计,尊重教学,科学导入,通过对法制渗透点的把握,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领
会和应用,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和效果。
教导处组织牵头,分学科,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示范课、优秀教案(教学案例)、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各学科各年级教师对本学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可借鉴的模式,促进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中的成长。且学生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和专题教育学习,对相关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法治意识和遵守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另外积极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探索。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在常规检查中,要求教导处认真检查教师教学设计,重点检查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法制教育,并要求教师写出教学实践中运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渗透反思总结。
三、实施情况
(一)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工作得到各地各校高度重视,各校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一书,将小学法制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法制教育与各个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
(二)与其他各种专项教育相结合,努力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的法制教育新局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一是将一
些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作成固定宣传材料上墙,营造法制校园气氛;二是结合每个月的班级黑板报设立“法制专栏”,开展法制教育和宣传;三是邀请法制组长到学校进行法律宣讲,丰富法制教育内容。
(三)组织专题教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题教研活动,如“法制教育专题教研会”,就“如何有效的实施法制教育”“如何让法制教育更有效地开展好”等课题进行了大讨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通过大半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普遍认为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此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大部分老师都能按照《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的指导进行教学。学生方面,由于法制教育内容进入课堂,学生在接受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丰富了法制知识,增强了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这些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公平正义的理念,明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渗透法制教育,净化学生心灵
在语文学科数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结合起来,把握分寸,适时渗透。
例如:教“赡养”一词时,教师要与“抚养”联系起来,而“赡养”则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长辈的养老行为,在理解词义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从而让学生明白享受权利就要尽义务的道理,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
在语文《沙漠中的绿州》一文中讲的是人们不惜一切代价买水、买土、买树苗、花草、种植绿地,改变生存环境,让生活更加美好。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水法》、《环境保护-法》等让学生知道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同时明白保护树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同时教育学生力争做环保小卫士。
在思想品德课“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中可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知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五、教学中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老师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个别老师认为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才重要,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只会加重教学任务。 二是教师队伍系统培训学习不够。对学科教师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不够,教师对相应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相应法制渗透点在教学中渗透不够到位或把握不够好。部分教师研究探讨相关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受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还不能很好地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融合,教学中只
能“照本宣科”,不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三是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影视、图书室等资源来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特别是我校村小学受条件限制,不能通过网络等资源及时查阅法制渗透点的相关知识,不能及时开展与相关教学科研工作互动。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重在落实。要深刻认识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法制渗透教育全面、有序、整体推进。
(二)加强督促、检查。教导处要深入开展督促、检查与指导。搞好县示范校创建工作,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以点带面,不断强化措施,深入推进我学校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篇1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七月份,我校请来了市教育局法制科的赵科长对全校老师作法制教育讲座。
在我校普法教育过程中,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前提.自觉学习法律、宣传法律、贯彻法律,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有多深,决心就有多大。我认为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具体应该做到:一是依法治国有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写进了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这就需要有一支法律素质较强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二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先后制定了近四万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有80%以上是由政府执行的,特别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时代的要求.三是自身建设有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是学校建设的骨干力量,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自身法制观念强不强,严格执法做不做得到,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管理水平和班风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益,对教师的素质提高同样有很大的帮助.四是学生家长有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学生家长既要求学校依法治校,同时也要求教师合理管理好班级和学生.据统计,在上访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涉法,同时“家长告学校,老师”的案件也逐年增多,这进一步说明教师学习法律不是可学不可学,而是非学不可,势在必行,必须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二、坚持与时俱进,讲究学习方法,是学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础.学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础。在学法上,我坚持紧贴实际,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扎实高效,法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法要突出重点。我重点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以及教师法,教育法等有关内容.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正确理解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明确了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班级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学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各项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学法用法过程中,我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论行动符合法”。在用法方面,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依法进行决策。我把遵守法律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管理法制化,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确保了班级管理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二是坚持依法推动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小学教师言行举止是无声的命令,身教远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为搞好班级的管理,推动全面工作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三是坚持依法解决问题。班里的学生出问题是正常的事情.不出问题才不正常.每当这时候,我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教育,使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到防微杜渐,确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13: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让人该过自新.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由此说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觉得学好法制教育就是学会做人,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教会我们遵守守则,小学生要遵守《小学是守则》,员工要遵守公司条例,而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它教会我们不要迷恋电子游戏机,不吸烟,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电子游戏会让我们成绩下降,也浪费金钱;吸烟喝酒有害身体,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为。它还教我们怎样防火与自救,城市不能随便放鞭炮等等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好法制教育,做个有文化、讲文明的国之栋梁。
犯罪,犯法它们是兄弟?不,不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
犯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一件事。
而犯罪呢!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
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是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关系。”在此,我要严肃地告诉你:“不,你说错了。18周岁以下的我们是不能犯这5种罪的:杀人、放火、抢劫、投毒、故意伤害造成他人重伤。”
不也不要满不在乎地说:“我一定不会做这些事情。”因为,就拿我们认为离我们最遥远的投毒来说吧。
曾经有多少人这么认为过:毒品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写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坚强的人。但是,又有多少这么认为过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认为它离我们遥远,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呀。说不定,在无意中,毒品已经走进你的生活。
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进行了调查,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篇14: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
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既涵盖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素质”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习得、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集中反映。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陶冶教化,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诸多学科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学生感觉自己、感觉生命、感觉到人的喜怒哀乐、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韩军老师说过:“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因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担负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
第一、观念的内化
“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法国人米亚拉雷说:“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是法国人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爱国主义主题为米亚拉雷的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事实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特别看重母语的学习。因为母语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联,子子孙孙在母语习得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中华民族,向重语文,尤重其于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母语学习除了是升学和就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外,更有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全人格的深层意义。”“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国民的基本义务”——香港大学施仲谋教授如是说。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国家民族观念,努力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语言载体背后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感的萌生和观念的内化,则可以说是自己的基本义务了。
第二、以德育人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中学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另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无不开人心智,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现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勇敢无畏地把“匕首和投枪”刺向黑暗势力的鲁迅;品质象荷花一样纯洁、“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更为每个学生树立了做人的光辉榜样。教学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教育。
第三、潜移默化
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使字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的训练,做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悉心耕耘学生意识、情趣的土壤,指导学生发掘教材中饱含的内在美,立志把人类许多世纪创造的美变为学生的心灵财富,使学生着魔一样地跟随他渐入文章的佳境,与种种高尚的人物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其思想情操、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培养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既科学地遵循了语文学科的特殊规律,也完美地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境界,充分显示出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否则,就无法恰到好处地体现这一切。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在讲授《雨中登泰山》一课时,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方法到方法。对于雨中泰山的特点,学生是通过文字“知道”的;对于比喻句的巧妙运用学生是通过分析、讨论“明白”的。或许这样的训练能达到教师预定的目标,但值得怀疑的是,学生在学课文中是否真正感受到了雨中泰山的美?是否激发起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呢?当然,或许一节课没有什么大碍,但久而久之,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掉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真正发挥语文课人格熏陶的功能。
第四、以情感人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课文进行不厌其烦的理性分析,强行灌输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以至于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糟蹋成面黄肌瘦的瘪三,学生兴趣全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的这段论述精辟地阐述了诗文产生的规律,并启示语文教师,采取多种富于形象性、情感性的教学手段动心动情地进行教学,创设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在感情共鸣的良好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第五、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教师除了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讨厌教师用空泛的概念强行嫁接课文丰厚的内涵。什么《长江三峡》表达的是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什么《猎户》是歌颂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空话套话既出,味同嚼蜡。难怪一些厌烦语文课的学生,一拿起《少男少女》便爱不释手,一接触张爱玲、刘墉便乐不思蜀,由于应试为目的的语文课无法贴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于是他们只好不加选择地走精神自助的路子。其实,优秀的文本都是开放的“召唤结构”,语文教师应该潜心揣摩,从而选择一个既吻合本意又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述,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教读《荷塘月色》,通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可以让学生体味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教读《项链》,可以让学生反复玩味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生活教人求真,解读课文更应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实际,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对课文生出百味不厌的感受,他们的心灵深处被真正触动。
中科院院士杨淑子先生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精当地阐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执着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究,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和领略祖国传统。
篇15:班级管理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
班级管理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
班级管理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深入,适龄少年学生,都被一“簸箕”搬进初中,他们良诱不齐,而且受改革“洗礼”,思想较开放单纯,又受社会“金钱论”等方面刺激,这些都都有给班级管理工作增添了莫大的难度,再加上有些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陈旧滞后,更是制约着管理的效益,以致班级管理不力,甚至出现混乱局面。这一切亟待班主任提高全面素质,特别是提高创新管理能力,渗透创新素质教育,以适应时代之要求,因知识经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取决于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而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一个棋子”管理方法,将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和禀赋,所以班级管理中实施创 新素质教育渗透已是迫切要求。这就要求管理中竭力树立创新意识,培植创新精神,实施主体性教育,使之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并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培植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少年儿童时期正是形成创新基本品质的最佳时机,我们班主任要提高管理效果,就应树立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型的集体氛围。
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改进方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创新要求,使教育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
同时要着眼于学生的一切发展,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不仅要提高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而且更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是灵魂,起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还要抓法制教育,自我教育等,且要寓教育于乐学之中,递进式落实内容。在教育中,不要一手硬,一手软,要多管齐下,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创新教育大体系,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创新意识,含有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全面发展意识、健康意识等,在培植过程中,要多元化、多层化来衡量创新,多激励性评价,以此倡导创新,塑造创新型的集体氛围。这样,师生“双边共振”,才能催化促成创新意识及精神的产生。
其次,实施主体性教育,挖掘管理潜能。
班级管理与经济改革中解放社会生产力实质在于解放劳动者一样,也必须解放学生,充分开发他们在管理方面的发展潜能。这就必须重新认识学生,重新审视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模式行为中:学生在管理中究竟应该处于什么地位?是否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针对当前存在的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作用“越位”,学生被动,管理效率低的种种弊端,我们实施了主体性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他们是班级的主人,更应发扬他们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于是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导和谐的接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
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自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让学生讨论自制班规,自发组建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检查纠察小组,培养小助理,轮流值B,让他们做主人,享受管理成的喜悦,使学生由单纯的“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这样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又发展学生个性,很好地挖掘学生管理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第三、实行自我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坏习惯一辈子吃它的亏。”学习语文是如此,我们班级管理也是同理。如能从初一开始就注重抓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一旦养成良好习惯,那就达到“不管”(即“自管”)的目的。而且少年儿童时期是学生男心急剧变化发展的时期,容易受外界各种各样的影响,可塑性很大;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教师的教育引导对他们习惯养成起关键作用。
习惯的养成并非靠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经过不断地反复、肯定等“疗程”。要养成好习惯:
首先一点就要教会学生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我教育乃是教育的真谛和核心。”它是调动学生进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内在动力。
其次我们应以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燃起学生立志养成好习 惯的火花。
再次,平时就经常寻找契机,明示好习惯的内容,养成凡事认真的“牛劲”。
还应推行激励机制,以表扬代替批评,理直气“和”代替简单粗暴,善于去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班级管理中要创新就要学会偷懒艺术,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劳永逸。
第四、尊重热爱学生,达成融洽和谐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尊重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同样又是对学生的鞭策和鼓励,它能很好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去呵护创新。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并尊重和信任学生。管理时创设民主、宽容的教育气氛,减轻心理压力,平等对待他们。如果发现学生屡屡犯错或成绩差,就恨铁不成钢,一味训斥,就会伤害学生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坚信那些学生也是向往进步的,是能够进步的,多鼓励,多谈心,和他交朋友,倾听心声,拉拉钩,多引导而诲人不倦。这样通过我们感化,他定会“亲其师,信其道”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育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在这种师爱的情 感基础上,达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和谐关系,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重要的前提,这定能有助于学生创造潜能发挥,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益。
第五。还需做好心理辅导,使之丢包袱,轻上阵。
在班级管理及学习中,随着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地增强,但对社会复杂性缺乏认识,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往往造成理想与现实,理智与 情感,交往与闭锁的矛盾;而且另一方面由于生理的迅速发育,特别是性的不断成熟,大脑皮层容易出现兴奋状态而不易调控,出现青春焦虑症、恐怖 症等,我们应如何让他们消除矛盾、症状,顺利度过青春黄金期?这就需班主任适时地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进行心理指导。
“没有青春期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针对学生青春期出现症状,可通过讲座、录像或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让他们既了解知识,消除神秘,并做好自我保护,帮助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针对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可用周记中赠言、平常谈心等方式,理解他们的感受,分担他们的压力,协助学生一起经历痛苦,成胜痛苦;激励学生调整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结构,帮助纠正不正确的认知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提高自信,从而使学生健康乐观地对待人生。
行之有效的心理指导,能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努力学习,无形中为提高班级管理效果,注入一针创新的强心剂。
除此之外,班级管理中也还应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勤严结合等,在此就不赘了。总之,多年的班级管理的创新教育生涯中,所带的班级学生十分自觉,纪律明显好于其它班级,而且学习成绩尤为突出,重高的升学率达20%以上,平均升学率达86%以上,已初步尝到创新的班级管理的甜头。
探索是无止境的,学习管理也是无止境,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成时代的“弄潮儿”。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让我们做好绿叶的事业吧!做好铺路的泥土和路石,造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篇16: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更新观念,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英语教学发展的大好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大好形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交流和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社会大环境对英语的重视,促进了英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事业的发展,从新东方的四、六英语辅导班,研究生班、出国培训班,到剑桥少儿英语班、精诚英语、假日英语等,各种英语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呈现出千百万人学英语的热潮。各种版本的英语教材――引进版的、国内自编的:英语900句、灵格风英语、新概念英语、许国璋英语、陈林电视英语、3L英语、SBS英语等几百种英语教材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方便和条件。同时无数家庭和家长对子女的`英语学习给予更多的关注、寄予深切的期望,纷纷送子女参加各种英语班,盼望他们尽快提高英语水平,为今后的升学、就业或出国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形势客观上也促进了学校英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规模和程度,使英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有了较大的发展。
申办奥运的成功和加入WTO使英语学习再一次掀起高潮,英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显示出的发展和变化如下:
第一,社会对英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要求和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英语学习的行列中来,英语素养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公民,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英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更直接面向大众,面向每一个学生。
第二, 英语教学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用语言做事情”。代之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途径正在被广泛地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1] [2] [3] [4]
篇17: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更新观念,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英语教学发展的大好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育的大好形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交流和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社会大环境对英语的重视,促进了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新东方的四、六英语辅导班,研究生班、出国培训班,到剑桥少儿英语班、精诚英语、假日英语等,各种英语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呈现出千百万人学英语的热潮。各种版本的英语教材――引进版的、国内自编的:英语900句、灵格风英语、新概念英语、许国璋英语、陈林电视英语、3L英语、SBS英语等几百种英语教材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方便和条件。同时无数家庭和家长对子女的英语学习给予更多的关注、寄予深切的期望,纷纷送子女参加各种英语班,盼望他们尽快提高英语水平,为今后的升学、就业或出国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形势客观上也促进了学校英语教育的规模和程度,使英语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申办20奥运的成功和加入WTO使英语学习再一次掀起高潮,英语教育显示出的发展和变化如下:
第一,社会对英语教育的要求和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英语学习的行列中来,英语素养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公民,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英语教育更直接面向大众,面向每一个学生。
第二, 英语教学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用语言做事情”。代之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途径正在被广泛地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第三, 社会需求和实践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哑巴”英语的倾向开始得到纠正。在中小学,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被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指标和训练内容。中、高考中加试听力和口语,许多单位招聘有英语级别和口语的要求。
第四, 英语教育更注意努力使学习者了解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学习者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 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育和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远程教育和空中英语课堂,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个性化学习,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第六, 英语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代替了单纯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倾向,培养的目标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英语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式,为了使英语教育与国际接轨,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要正视现实,认真分析现行教育教学中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寻求最佳方法,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选择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有时代特色的新教材;一方面重新审视现行教材,做必要的删减、修改、和补充,使之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现行的英语教学中确实有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这些现象和与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格格不入,极大地阻碍着人的发展。
第一,多数教师教学受教材的限制,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不能将最新的、有用的、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教给学生,导致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拓展。
第二,学生没有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无论读、背、抄写、练习、作业、测验都一种模式,都要达到同样的标准,学同样的句子和词汇。评价学生也是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导致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
第三,课堂上教师煞费苦心地讲解、传授,要求学生认真地倾听、理解、记忆,规范地模仿拼读、朗读、拼写,机械地背课文、背句子、背单词、背语音。英语教学被简化成为背词句、默词句的教学,忽视了学习主动性、“做中学”、和学生观察、想象、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四,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抄写作业,有时是惩罚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
第五,个别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理想或不努力的学生讽刺、挖苦,刺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羞辱学生的人格,(部分家长还有打骂、惩罚等现象)导致学生丧失信心,自暴自弃,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仇恨英语学习。
第六,由于学生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呈良性循环状态,成绩优秀,充满自信和创新精神。而部分学生则处于学习的困境中,缺少学习的动力、方法、良好习惯和学习环境,不达标的成绩使他们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使学习呈恶性循环状态。由此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现象。
第七,某些学校对于英语教学的特点、方法和要求不甚了解,不能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单纯用考试成绩衡量评价英语教学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以教学秩序混乱为由限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给英语教师排的课时过满或过杂,致使英语教师没有充分的备课和自身提高的时间,英语课教学效率低,难于适应社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八,部分教师仍坚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惟恐不满堂灌学生就学不会。他们认为掰开了、揉碎了讲是对学生负责任,任何细微的地方都不能疏漏,否则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损失。然而这些教师却没有想到,成长是不能代替的。学生一旦有自学的习惯和方法,有了发现问题、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的愉悦情感体验,就能对今后的学习、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基础。包办代替只能培养出不善思考、不俱个性、不思创新、因循守旧、听任别人指挥的老实学生。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反思,迅速转变观念,改变教学的方法、策略,是思想达到与时俱进,开创英语教育教学的.新局面,从而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英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创造条件
关注情感发展,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新英语课程的内容与目标是: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自信心等情感问题,爱国主义、世界意识以及智能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被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学会交往、合作学习、用语言做事情等学习策略和语言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的形成,成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化差异、加强双向文化交流等,充分体现了英语课程目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和谐教育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本。这种观念的转变,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新课标中阐述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特点,以及对人才要求的新内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一代必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我们要冲破“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智育第一”、“知识第一”、“分数第一”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努力追求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实现新的教育理念。
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身心健康。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儿童从6岁进入小学,经过六年的学习,进入中学。又有六年的学习,进入大学。学生们要坚持十几到近二十年的在校学习,走入社会还要继续学习。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感到学习的沉重压力,心情压抑、失却自信、厌倦学习,非但不能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还会造成一大批人精神、心理不健康。现在大、中、小学生中存在高比例心理障碍人数的严重现实,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在我们的各科教学中都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长和比较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特长: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能注意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情景,自然导入新课;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读、背、唱、画、表演等各种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在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多种潜能,渗透中外文化和其他学科知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行动,将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外,他们自编了大量图文并茂的英语报、学习
[1] [2] 下一页
>课件、有趣的作业和学习档案。能影响学生逐步树立科学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形成学习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理念:教师要关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和培养人的工作,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儿童,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有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失败,关心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完整人格的发展,不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自信,人人有动力,人人有方法,人人有成就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解放他们的大脑和双手,使之成为有创新精神,有独立人格,有良好道德修养,自强、自立、自信、自尊、自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人。
作者简介:
刘莹:女,1949年生,五十二周岁,教龄3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学士,中教高级职称。北京市海淀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校英语主任教师,中共党员。北京市教育学会会员,1985年曾参加中华创造教育函授学习,成绩优秀转入研究班。被选入中国世界语出版社《二十一世纪人才库》,被海淀区教委聘为新教材编写课题组组员,并参与电视师范远程教育和教育部中小学英语教材审查工作。
(北京石油附小特级教师 刘莹
上一页 [1] [2]
篇18:心理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渗透初探
心理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渗透初探
指导老师:丁家永(副教授)
一、序言
(一)心理教育的提出及论文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竞争压力增大,新旧观念不断撞击,各种新现象、新矛盾纷至沓来,使如今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增多。在校生因病休学、退学的病种中,心理疾患已大大超出传染病,名列榜首。更令人悲叹的是在校生自杀事件、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十分严峻,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学心理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首先,心理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要健康发展。当前中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教育占重要地位。其次,现在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当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健康观念时,就迫切需要中学开展心理教育。最后,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妒忌、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及至犯罪、自杀等,也迫切要求开展学校心理教育。
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不仅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改善教育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提高全民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活动基础,其健康状况如何在诸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和健全发展。总之,我们不得不承认心理教育的意义。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良好个性培养,巨大潜能挖掘的教育误区,把心理教育尽快纳入学校教育的日程上,并当做一项重要任务下大力气去抓。
(二)心理教育的几种形式
学校工作是心理教育的中心环节。心理教育政策的落实,工作的开展,最终要归结到学校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中去。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有两条途径: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另一条是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两条途径功能互补,各有侧重。学校应以此为依据,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心理教育。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最直接的一种手段,它为所有学生能直接接受基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证。心理教育课程应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等课程。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如对高一学生就应侧重“学生适应新环境,改变学习态度与方法”的心理辅导。
2.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咨询是指对同类心理疑问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在心理咨询老师的主持或参与下,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引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个别心理咨询
学校个别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咨询即意味着存在毛病的不正确认识,鼓励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咨询工作。既可采取学生与教师直接面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不记名反映问题。
4.学科渗透
心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对各门学科的渗透作用自然已是不可言喻的。将心理学知识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科教育为主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从监狱实施的具体过程来看,一切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都要通过学生心理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心理因素无疑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学科教育要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特点,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学生能积极接受学科教学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进行学科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将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个性的形成、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的熏陶。
二、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渗透模式
中学开展心理教育的路在何方?目前,学校主要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与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的形式来实施心理教育,这无疑是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两种重要途径。但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应该是从多渠道多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心理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积极性,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语文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牵涉到整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将心理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去,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于语文教学过程,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同教材教法的关系,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实施心理教育。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心理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与语文学科相互渗透的模式,试图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社会的思想和道德标准认识的过程中,产生包括感知、情绪、意志等因素,正是这些因素,使学生产生自觉的态度和积极的动机,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评价,并转化为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个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一)心理教育中情感教育对语文学科的渗透
1.知、情、意的理解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过程。在心理学上,通常把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情绪过程是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是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认识、情绪与意志活动不是彼此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绪活动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就说明认识对情绪的影响作用;而“知识就是力量”则说明认识对意志活动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人的情绪活动和意志也影响认知活动。积极的情感,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能推动人的认知活动,相反,消极的情绪,萎靡不振,畏难苟安就会阻碍人的认知活动。再者,情绪和意志两者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此,着重阐述的是心理教育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利用语文学习的认知活动培养情绪与意志。
2.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古今中外教育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教学中情感的心理作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应是语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而无论是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因为情感和态度教学不只是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或心理教育课的任务,学校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这方面的任务,因为学生在学校内学习的任何知识、技能或行为、习惯都不能离开一定的价值标准。如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热对真理的追求。”
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洋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同志亲友、对大自然的深挚情谊,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这些文字作品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数字和X、Y无论经过怎样巧妙的组合,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教语文就是要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在“情”的熏陶、冲击、融会之中,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达到“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说,在这一过程中,都是情感信息的传递,并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引起学生的共鸣,乃至是情感扩散、泛化,实现情感的积极迁移,这一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使让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应伴随着种种情感活动,感之愈深,知之愈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
3.情感教育的实际运用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保持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情感,就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引起积极思维的特定情境。教师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在教学中天衣无缝地予以结合,通过各种文章的阅读和教学,从字里行间,人物言行,事物经过,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在心理上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接受前途理想、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等教育,体现文道统一的实质。
以初中一年级课文《驿路梨花》为例,阐述在进行该文的教学时,可以将心理教育很好地渗透到语文实际教学中去。
《驿路梨花》这篇小说,通过解放军同志以及梨花等哈尼族姑娘在瑶山设立一个驿站,方便了过路行人的故事,歌颂了雷锋精神。文章结句引用了陆游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并以“驿路梨花”为题,这“梨花”,既是指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又是指具有美好心灵的哈尼族小姑娘,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通过层层设问,使学生在掌握文章的基础上使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教师可就下面两个问题请学生研究讨论,使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间自然而然得到心理教育。
问题1: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叫《驿路梨花》?
问题2: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关于这篇文章的标题,学生有这样几种理解:第一,驿路上有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哈尼族姑娘叫梨花,标题指的是人。第二,驿路上白色梨花开满枝头,有一片美丽的梨树林,指的是物。第三,环境有梨花其物,服务有梨花其人,标题是一语双关。第四,本文赞扬的是梨花一样洁白、美丽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标题是虚写。
关于本文主人公也有两种看法:第一,本文的主人公是主动为路人服务照料林间小屋的哈尼族小姑娘梨花;第二,解放军战士修建小屋是为人民服务,梨花姑娘照料小屋也是为人民服务,梨花的妹妹接了姐姐的班继续照料小屋也是为人民服务,“我”、老余、瑶族老人既是林间小屋的受惠者
[1] [2] 下一页
,又是林间小屋的照料者,都是为人民服务,所以这些人全是本文的主人公。学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期待老师言明正误,做出结论。这时,老师可以另辟蹊径,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例,点明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篇课文的标题“驿路梨花”,这既是指梨花姑娘其人,又是指路边的梨花事物,这既是因为因物的写实之题,又是以梨花寓意人们美好心灵的写虚之题。
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可以说是梨花姑娘,因为她是驿路上为人民服务的主要人物;也可以说是众人,因为解放军战士、梨花的妹妹、瑶族老人、“我”和老余等人,也都是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的。这样全面地看问题,就可以懂得本文歌颂的是包括梨花姑娘在内的、具有美好心灵的人民群众
上一页 [1] [2]
篇19:心理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渗透初探
心理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渗透初探
指导老师:丁家永(副教授)
一、序言
(一)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提出及论文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竞争压力增大,新旧观念不断撞击,各种新现象、新矛盾纷至沓来,使如今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增多。在校生因病休学、退学的病种中,心理疾患已大大超出传染病,名列榜首。更令人悲叹的`是在校生自杀事件、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十分严峻,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学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首先,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要健康发展。当前中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实现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转变,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占重要地位。其次,现在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当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健康观念时,就迫切需要中学开展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最后,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妒忌、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及至犯罪、自杀等,也迫切要求开展学校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仅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改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提高全民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今天,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活动基础,其健康状况如何在诸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特殊意
[1] [2] [3] [4]
★ 高三物理教学总结
★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 书法教学反思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精选19篇)】相关文章:
学困生工作计划2022-07-29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反思2023-03-17
少儿书法教学反思2023-09-18
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随笔2022-05-15
生命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渗透――《我与地坛》2022-06-26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2022-09-25
学前班语文教学计划2023-02-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堂教学反思2022-08-04
小学班主任学困生转化的工作计划2023-06-19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