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随笔(共13篇)由网友“芒果捞小丸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春江花月夜随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春江花月夜随笔
喜欢戏曲,那得从我小时候说起,而不是现在的跟风,附庸风雅。那是我还没开始启明读书,乡下看电影还是游走露天电影。第一次看所谓的电影,就是戏曲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以为所有电影里的人说话都是用唱的方式与人对话。后来大人干活去了,一个人披着铺盖田心在屋里咿咿呀呀,学着电影里腔调和兰花指,也来几个溜步圆场。再后来,我跟父亲一块送当兵的大哥到县城,父亲又一次带着我去了川剧团。也许,喜欢戏曲就是在几次相遇里加深印象,从此就在记忆里扎下了根。
骨子里喜欢的东西,不管你是怎样人生,在你不经意场景再次相遇,终成魔。记得前几年去苏州旅游,无意走进昆曲的发源地。一个见方的戏曲舞台,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苏州的张家五姐妹们。一起斗曲场景,若不是一种热爱,八十岁的张元和与七十三岁的张充和还能联袂在北京演出《游园》?她们那种热爱,是真爱,爱到骨髓里,荣辱共体。记得刚结婚那会儿,还流行买DVD放流行歌曲时,而我家播放的戏曲。每每有客人到我家来,都是用诧异的眼光问我:“你怎么喜欢这些?”我总是习惯性回答:“我心已老。”其实,我喜欢曲里咿咿呀呀,说话的慢,走路的灵巧的颠慢,怯中带喜,掩面一羞。一个离去,水袖的微颤,仿若是水墨丹青里的唯美,空灵,诗意,韵味绵长,不管是唱腔还是装束,给人总是精雕细琢后唯美的享受。
前几天,在电视戏曲频道看到《角儿来了》采访昆曲王子张军,张军《春江花月夜》唱段,着实让我诧异。《春江花月夜》这一首张若虚的诗,我看到过用歌唱、用小提琴、琵琶、二胡、朗诵的形式演绎,还从来没看到过用戏曲,而且还是昆曲方式演绎。一下子就将人带入到梦境,一场词与美的对决,曲的婉转与现代乐曲勾兑,词与昆曲行云流水的交锋。让你不得不赞叹戏曲的博大精深,让你爱到骨髓。
篇2:春江花月夜随笔
今年的中秋节,月亮还是那么圆。看着金轮在天边冉冉升起,依旧可以照见你在月轮上的倩影,让我心中不禁溅起了澎湃的浪花。
牵着你的手,温暖我的梦,因为月中有你,所以,觉得这月亮是宇宙间最美的女人花。
缕着月色,攀着银河白练,登上月华,揽一怀月色,用天堂的无极水,沏一壶月华金辉,在悠然中与您斟酌,品味月华的清幽,尝一尝明媚的皎洁,感一感月色的鲜嫩,辨一辩月色的娇媚,赏一赏青春的妩媚,在如梦似幻的思念中,再让那叶梦似的温柔牵系着缕缕微风,约邀来那团绵绵的情意,在含笑的脉脉中,倾诉诗语中的深沉。听那低徊婉转的月色溢出箫音中的情愫,吟几句“风吹云影碎,魂共美人归”的诗句,那还是魂醉神迷的美妙。
也许,在月华的的附近还有几片淡淡的薄云,在变幻着千姿百态的婀娜情态,我依旧祈愿留驻那柔美娇俏的朦胧,期待倾听你永远停驻在心底的歌吟,回忆那曾经的缠绵。那时,觉得月中莺歌燕舞的广寒仙子舒开了粉色的广袖,她伴着月中韵味悠远的`丝竹,履着那迷人的袅袅之音、在缥缈的音韵中在广寒宫里轻歌曼舞。此时,你也会感到沁人心脾的乐音令你痴迷,使你陶醉。那一曲曲缭绕在心头的仙音玉喉的悠韵,就是永恒在你的耳边身旁萦绕的情愫。微风拂耳,那袅袅歌吟依旧没有离开你的耳畔,会在你的耳畔永远跟随着、陪伴着。即或是痴人说梦,但毕竟没有一丝虚假。于我,这,已经足够了。
“古人未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往今来,文擘诗圣们都对月亮充满着景仰和崇拜。那些崇月爱月的大家巨擘,用最动人的诗词,歌颂月色、赞美月色、寄心于月色、眷恋着月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以他优雅绝妙的诗言,把对明月的挚爱和感怀推崇到极致。他用空灵而玄妙的诗言,从永恒的明月,到代代无已的人生,从男女相思相恋,到深挚的痴情,到不离不弃,赞颂了爱的圣洁与美好。他们常常把对月轮的气质,摄魂夺魄魅力,与明月联系起来,用自己的诗句吟哦、称颂古往今来丽媛俏女们的婀娜妖娆,借以表达对明月的深情挚爱,借以讴歌人们对月色的感怀与赞叹,隐喻对美女的称赞。
今夜的月色,是我此生永无泯灭的陶醉。而你那人性中永无阻遏的瑰丽,好似沉淀着万载千年的积淀,那高悬在无极飘渺之上,垂照万丈红尘之中的月轮,永远是一曲不朽的红尘恋歌,是一支不息的尘寰乐章,而你的美丽也在月轮中透出,似乎你那一首诗语,也会永恒地光照人间,也是大写在蓝天上天章云锦似的赞歌。是的,你玲珑的魂气、你深蕴的才气,美丽端庄的体态。使人们感受到你的俊靓、真挚、爽朗、质朴和温柔,使人不由把你和月中人联系在一起。
用心品尝月色,会体察我淋墨的字里行间的心语哝哝,体察出我素笺浅画中的红尘际遇的美妙。因为有你,寂寞也很美丽。对你,我要用心灵呵护,使你的令天地生辉的丽质琼香形象,完美地驻在人们的心海。祝愿你的琼姿玉影象一叶扁舟似的,永远在人们的心海中飘航、荡漾、潇洒、停靠。
互相斟上满杯的月色,你会感受到青春在生命中无限地延长,使你在生活的道路上感受了青春的精彩,生命的焕发,步履的轻捷,活力的生动。因为,在那斟满杯中的月色里,有着无穷无尽的钟灵毓秀,可供你汲取、吸纳,滋养你的精神、心灵和魂魄。你会感受到月色不仅形态可人、意念含蓄,而且在你嗅觉里缭绕的永远是清新、甘怡与舒爽。
饮下杯中的月色,你会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你会把握住真诚的爱,和你的结缘人一路同行,把你们同行的背影留在大地上,留给时光,留给朝霞和晚黛,留给春风,你会用那一条条晶莹的雨丝串起的一串串美好、感动、情趣、欢畅,将细微的真情和深深的感动都小心地珍存起来,留待今后时时观看。你会时刻用脚步踏着花朵轻轻舒放的节奏前行,你就会在生命每一程都能嗅到鸟语花香的美妙,春花秋月的浪漫,杨柳轻飏的婀娜。每一刻,你都会感受到青春不会老、花香不散、真爱不泯的吉祥。
饮下杯中的月色,你更会希冀读更多的好书,把自己锤炼成气质高贵、举止雍雅、满腹经纶的心性,让你那动人的诗章生出强劲翅膀,让你的笔笺飞到天的尽头、在白云落脚的地方,在山青水秀的海角天涯,在峰峦峡谷都能看见你的身影,听得到你那青春的美妙乐章。你妙曼的身材、高挑的玉颈、垂腰的长发、炯炯有神的目光、你天真的笑脸,会和你的诗文融汇交织在一起。
饮下沏在壶中的月色,你会期望把深情种到梦里,你会希冀听着时光的节拍,弹奏起轻绝的回音。在天雨如丝,碧水如玉中丝丝潜入你的心腹,在润物无声中闪烁着你心腹中那份柔婉。那每一息,每一念,都将生成静美瑰丽的山花,在似乎停滞的时光中,迤逦着你清丽、婉转、妩媚、旖旎的温婉,令你悠远的香馨,在辽阔的原野里和摇曳的山花的萦润中,歌吟着红尘里永远迤逦着的你的最美形象。
饮下这杯中的月色,你也许会懂得,当已逝的丝缕缠绕的往事,已经散洒在云外天际时,就任它带着岁月的叹慨逝去,让别样的安好,陪你在每个日子里。让青春的光鲜,依旧纯净曼妙,让落魄没有归期,让春光驻扎心底,把已经收获了的回忆放在眼前,演绎在文字里,让生命花圃中的一串串故事,尽在笔下笺中化蕾、吐蕊、绽放。你要用““罗衣恣风引,轻带任肩摇”和“娇歌逐软声,薄裙傍日开”的丰采去面对前边的一切。就能扫荡你每一丝暂短的孤独、惆怅、失意与落寞。
沏一壶月色,会使你掬一帘悠悠心事,摇曳在柳梢上。当那片片朦胧的浮云在飘然间,带你到曾经到过的那遥远的地方,那份牵恋着的痴情会在倥偬的月色里逡巡。尽管山高水远,但在不眠的之夜,总是能感受到彼此的心的牵系、思念、怀恋,会让两颗有灵犀的心越过山长水阔的时空,展开爱的双翼,让潮湿的情隐去心中的荒芜,把自己引向往昔的回忆,让那颗舒爽的心在温媆中轻飏……
虽然,离我最近的梦,是最遥远的梦,却又是最酣香的梦,有着我最深的情。咫尺天涯,离得越远,思恋越深,爱会更切。朝夕的呼唤,让心中的依恋、期盼的宿愿,那么刻骨铭心。苦涩,也是享受;煎熬,也是甜蜜。因为,爱就是心灵的守候,而思念则是爱的凝聚。
饮下壶中的月色,是品位,是情趣,是含蓄。把这壶月色品饮,为相逢,可以在中秋月圆时谈叙;为关怀,可以在一勾残月时相互叮嘱;为体谅,可以在繁星满天的无月时相互理解。为理解,需要交流。以月色为佳酿,斟酌品饮,是会有如柳永在《浪淘沙慢》中所说的:“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的感受的。
晏殊在《木兰花》中的“美酒一杯谁与共?往事旧欢时节动。不如恋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虽有他自己的意味,但终不过是感情的浅薄,心情的落寞,灵魂的孤寂,且有及时行乐的嫌疑,我以为不可取。
所以,还是留下过去、留下记忆、留下怀念。因为留恋最精彩、是高格调、最香醇、也最美妙。
篇3:春江花月夜随笔
1.春
一枚绿叶,氤氲着春天的新奇
归来的燕子,轻轻掠过水面
留下了一串串的水纹
婉约着当年的痕迹
墙角的草儿,枯了又绿
迎春花儿,盈着雨滴的晶莹
蜜蜂在花丛中,嬉戏
低声呢喃,耳畔私语
诉说着爱的缠绵
采撷一份悠然诗意
岁月的风,吹绿了经年
田野里,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给美妙的大自然
平添了几许惬意与舒爽
一串串纯白如雪
在蓊蓊郁郁的叶子中隐藏
透过俗世的屏障
沁出一阵阵暖心的芬芳
安暖那一季又一季的怀想
在和煦阳光的折射下
闪闪发亮,发出耀眼的光芒
游曳的思绪,回归花香满怀的景象
魂牵梦萦,阡陌小径
尘世喧嚣,有故土的地方
就是梦的天堂
故乡的春天,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激荡着心底的那一方情天
这情里面
有着我对故乡的思念
秀色满园,我爱故乡的春天
2.江
陶醉于这样静谧的时光
坐在江边,坠入夕阳
眺远,拥抱粼粼波光
一壶冰心,将光阴惊艳
江心一片,孤帆远影
礁石上,有望穿秋水的期盼
红尘里,天涯尽头
看流光逝去
百舸千帆,何处有卿意
欲将心事付瑶琴,谁与同听
情深处,素笺红袖
折字为酒,谁与聊叙
江南烟雨,雨水轻漾江不平
淡墨里,谁又在深情描摩一笔
乌蓬船里,浅墨难书情重
天青色烟雨
我在江边等你
盈盈子期,石像依然伫立
面朝归来的港口
相思引,泛滥于眸
等你,和我一起走
3.花
推开心中那扇窗
在季节转角,轻触时光
花开成海,绽放成葱茏模样
情思深种,悄然回望
在花的世界里
我看见了属于我们的白月光
那个你,温婉女子
如一朵花,在我的心海
悄然绽放,以一种独特的姿态
流动的空气中,洋溢着深情期待
打量着窗外的这朵花
欲放含羞
有着江南女子般的无限温柔
在红尘中行走
美丽身影,心动笑颜
我想把每一刻精彩瞬间
痴心挽留,暗香盈袖
在一朵花开的光阴里
时光真的开始倒流
4.月
皓月星光,跌落一地的怀想
悠悠月华,融入我生命
那日不落的篇章
研情思入墨,写到宣纸泛黄
弥留中
我看见了月儿
在向我痴痴回望
那醉心的回眸,在时光里绵长
月光那么亮,回忆那么长
一轮明月,抬头即是思念
想念你手心的柔软
想念你娇羞的模样
清浅的时光
你送我的那一束风铃
悬挂在窗前
摇曳记忆最深处的回响
于是,我沉迷于一杯琉璃月光
在月光里,我仿佛
看见了熟悉的脸庞
牢牢占据着我的心房
因为你,我忘记了如何去淡忘
只记得,有你的故事
每一个情节,都不同寻常
5.夜
夜凉如水,华灯初上
思绪被拽向远方
在这别致的夜间
我亲手把对你的思念
折成千纸鹤的模样
飞向远方
安暖在你身旁
让它捎去我的念念不忘
静谧的夜里
覆盖着轮回的幽香
相思情愫,穿越无数个音符
在云水之巅
轻吟,浅唱
和你一起去过的地方
还是当初的模样
那棵树下,我们的名字
依然很倔强
用手触摸,还有当年的温度
夜里,这醉心的记忆
在时光的缝隙里
悄然酝酿
在某个特定的时候
沾染月光的往事被一遍遍翻唱
倾覆本是平静的时光
终究难眠于流沙的海洋
夜深了,城市安静了
不知不觉的,我便沉醉了
篇4:春江花月夜随笔
这是一首优美的长篇抒情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结构精妙严谨而又自然天成,韵律圆美流转而又富于变化,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尽管作者留诗只有二首,但仅凭这首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朦胧的月光,如清溪之流水。如薄薄之纤纱,笼住静静的春江、春花、春夜。还有在月楼上盼君归来的多情思妇。迷蒙的情怀,隐约的物象。情景交融,景中流情,情中寓景,浑然一体不可拆分。这一切皆如柔柔的小夜曲,浮于春江之上,如雅雅荷香飘于流水之间。含蓄婉转而不拘泥;轻润细腻如思妇之心,心欲静而思不止。富于清幽恬雅,隽永和谐的意境。
全诗以月光为神魂。月色赋予春夜灵气,使所有的意象,物象,情态连为一体。成为诗中诗,画中画,顶峰上的顶峰,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唱。
月光与江潮同升,江潮浩瀚,月色恬谧。月光浮于春江之上,滟滟粼粼,闪耀不已,如思妇跳动的心。孤月皎皎悬空,流光似飞霜,心底积蓄了一丝凉意,思更甚,愁更浓,一声叹息,一抹惆怅。人生苦短,却代代无穷;江月永恒却,年年重复。君呀!胡不归?如白云远去的游子哟!可曾知妇在月楼上徘徊。桃花依旧,可人面在何处?
春江中孤月下,帆影漂泊,江边闺楼中思妇凭阑瘦。鸳鸯成纹已作枕,泪湿烛边春衫袖。月光入帘,卷不开,拂不去。浓浓相思难以排遣,挥之不去,拂之不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春光随水渐东去。君之归途呀!茫茫千万里。盼眼望断流云,君,胡不归?“不知乘月几人回”,君呀!乘月归来吧!妇已望尽天涯路。残月、冷辉满江树;江风移,枝依依,堤上影离离。银河浩瀚,牛郎织女能相望,可我与你相隔千里,飞鸿难连。看此情,此境怎能不教人流泪。
本诗没有露骨的相思之句,未著粉黛,自有腴恣,月光神魂统领幽思。缠绵蕴藉,一意萦纡,调法多变,可谓神来之笔。
月下流着憧憬与悲伤,一种少年初识愁滋味的憧憬与悲伤,“独上高楼,楼上有人愁”而非为赋新词强愁
篇5:春江花月夜随笔
化心为蝶,翩然于亘古。
蓦然,停翅,盘桓于江边钟鼓楼旁。
江心微起波澜,还未细听涛声,远处便传来一令能凿穿风貌的鼓声,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那鼓声啊,可像一个急速而行的老人,正赶着生命的班车,却为千古绝唱拉开了序幕。
下,一位男子怀抱琵琶,临江而坐,修长的手指在弦上滑动,落下一片音符在江上荡漾,流水亦温柔入音。
江边有一个轻纱长带的女子随音起舞,时而轻盈,时而凝重,喜时似三春之燕,哀时又像临寒之蝉。然竟是哀多于乐。
怎能不哀?怎能不哀?
分别在即,生离死别啊。
江水亦为之动容,听得哀伤,看得热泪盈眶。
月下江上,万物皆醉。轩谢,石、松、柳、花、草,全然默默。醉去吧,让这别情舒展成一个樊篱的童话,待千百年后,无伤无悲地在风中重复,如何?
乐声加紧,女子亦急舞。
望江边,水天一色,江中有月,月中有水,含着几多神秀,几多痴情……
许久,许久,江上归来一叶扁舟,似从星河降落凡尘,那么悠悠然。船夫与船娘扬唱着天上的渔歌,叫人羡煞。
岸上,男子停了乐声,女子亦停了舞步,凝神叹息。
渔歌渐去,箫声消逝在夜的寂静之中。
篇6:春江花月夜的随笔散文
春江花月夜的随笔散文
月亮升起的时候,我听到潮水在月光里走动的声音。
那声音轻轻的,轻轻的,被一棹兰桨拨动着,从乳白色的烟花里走来,当它叩响一扇封锁着寂寞的门窗时,我看到那连海接天的月光,如情思积压的潮水在无垠的江面上涌动着。
月光是在液体里流动的生命。月转清光,水涌银波,绕过季节的芳甸,在花草遍地的蒲岸,在多情脉脉的水湄,泻下一层洁白的霜花。于是,那蛰伏在黑暗里的世间万物,被笼罩在一个镀满银辉的梦幻中,无一处不空明,无一处不灵动。
徘徊在明净无尘的江边,任思绪随着流动的月光起伏飞扬。
玉盘瑶台镜,白兔捣桂香。那曾经抚过秦砖汉瓦、诵过唐诗宋词的月亮,今夜会在谁的梦寐里耀亮?暮从海上来,旦向云间去。那曾经越过大漠疆场、淌过江南水乡的月亮,今夜又会迷离了谁的目光?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那颠沛流离了一生的诗人,是否还在独自凭栏,寻找灵魂寄居的地方?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那两地相寻,隔岸遥望的影子,是否还在竟夜的相思里,数着如梦的佳期?
江天一色,净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清轮。在如此清明澄澈的意境中行走,再烦琐的心思也没有理由不走进一个宁谧纯净的世界。
沉浸在月色里,思绪却在天地间穿行,难道真的是“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吗?站在江边,我不知道是谁最初看见了月亮,而月亮又是在哪一年开始照人的?但有一点我是明白的,不管尘世的.风雨如何变幻,不管岁月的容颜如何苍老,这江边的明月会年年如期而至,用一颗纯洁不变的情怀安慰着每一个来来往往的灵魂,传递着古老的情感和精神。
屈原问月,月让后人记住了一颗不甘沉沦的灵魂;李白邀月,月让后人学会了人生豪迈的气派;杜甫吟月,月让后人读懂了一颗悲悯忧患的诗心;而苏轼举酒遥问“明月几时有”,月亮又让人在阐悟了悲欢离合之后,更懂得珍惜人间真情。
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则是永恒的。人的一生就像这一轮明月一样,只要心中有所期待,还有什么能够阻止它追求的脚步呢?你看那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好象是在等待着什么,却又永远不能如愿,因而它才一直在行走着。而那月光下的江水呢,它日夜不停地奔流着,到底要向哪里去呢?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既然人世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一切事物又何时会抵达生命的终极呢?
风中,一片片白云早已悠悠地飘走了,而那青枫浦上,是谁衣带渐宽,数着离愁?那扁舟之上,是谁泪湿青衫,独自漂流?还有那清冷的楼台,又是谁凭栏远眺,相思担忧?
月亮在空中徘徊着。那柔和的清辉,扶过妆镜台上那清秀的面庞,走进玉帘深卷的幽梦,揉进捣衣石上拂不去的清音,此时此刻,远方,是否也有人擎着月光孤酌独醉?是否也有声音对着清影轻吟低回?
青鸟有翼,却无法飞抵远方的窗前;鱼龙藏书,却只能在水面激起波澜。就在昨天晚上,我又梦见家乡的桃花开了,那花朵艳艳的,一瓣一瓣地落在潭上,悠闲地飘着,一如你闲雅的姿态,盈盈地在水中曼舞,以至让我醉在花的梦里,久久不愿离开。
而现在,江面无声,星汉俱寂,我站在水边,守候一轮孤月,陪伴它走过天心,数着走远的日子,春天又过去了一半,我却依然没有归期。江水流春,流走了一个个青春和梦想;月落江潭,又将带走一片片憧憬与怀念。斜月沉沉,海雾渺渺,高山无顶,流水不止,那一双疲惫的脚步呵,何时才能抵达久违的故里?
清风花满树,明月水千江。今夜,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而我如一叶孤舟,泊在无人的渚岸,听一江春水低诉落花的情思,看月光将无边的落寞挂在林间枝头,凄清地摇晃着,迷离这……
篇7:戏曲《春江花月夜》的杂文随笔
戏曲《春江花月夜》的杂文随笔
喜欢戏曲,那得从我小时候说起,而不是现在的跟风,附庸风雅。那是我还没开始启明读书,乡下看电影还是游走露天电影。第一次看所谓的电影,就是戏曲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以为所有电影里的人说话都是用唱的方式与人对话。后来大人干活去了,一个人披着铺盖田心在屋里咿咿呀呀,学着电影里腔调和兰花指,也来几个溜步圆场。再后来,我跟父亲一块送当兵的大哥到县城,父亲又一次带着我去了川剧团。也许,喜欢戏曲就是在几次相遇里加深印象,从此就在记忆里扎下了根。
骨子里喜欢的东西,不管你是怎样人生,在你不经意场景再次相遇,终成魔。记得前几年去苏州旅游,无意走进昆曲的发源地。一个见方的戏曲舞台,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苏州的张家五姐妹们。一起斗曲场景,若不是一种热爱,八十岁的张元和与七十三岁的张充和还能联袂在北京演出《游园》?她们那种热爱,是真爱,爱到骨髓里,荣辱共体。记得刚结婚那会儿,还流行买DVD放流行歌曲时,而我家播放的戏曲。每每有客人到我家来,都是用诧异的眼光问我:“你怎么喜欢这些?”我总是习惯性回答:“我心已老。”其实,我喜欢曲里咿咿呀呀,说话的慢,走路的灵巧的颠慢,怯中带喜,掩面一羞。一个离去,水袖的微颤,仿若是水墨丹青里的唯美,空灵,诗意,韵味绵长,不管是唱腔还是装束,给人总是精雕细琢后唯美的`享受。
前几天,在电视戏曲频道看到《角儿来了》采访昆曲王子张军,张军《春江花月夜》唱段,着实让我诧异。《春江花月夜》这一首张若虚的诗,我看到过用歌唱、用小提琴、琵琶、二胡、朗诵的形式演绎,还从来没看到过用戏曲,而且还是昆曲方式演绎。一下子就将人带入到梦境,一场词与美的对决,曲的婉转与现代乐曲勾兑,词与昆曲行云流水的交锋。让你不得不赞叹戏曲的博大精深,让你爱到骨髓。
篇8:浅析《春江花月夜》
浅析《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诗人借对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五种良辰美景的描绘,尽情赞美了大自然,构成了境界非凡的奇丽景色。“‘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诗真绝诗,才真绝才也”。
“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全诗以“月”为主体,14个“月”字统摄全诗。在结构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江水、沙滩、夜空、原野、花林、飞霜、扁舟子、恩妇、高楼、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画面及场景,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一、该诗在创作上有三个重要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以春江潮水和月夜做为开始,作者就“江”、“月”即景抒情。将“春江花月夜”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继而又引出对花林美妙景色的描绘:“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犹如一股清爽之风扑面而来,刹那间便感觉到那种清爽美的存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在这种淡静如水的环境中,灵魂仿佛被净化,使人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圣洁心情。
2、含蓄表述,意蕴悠长。
“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面对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诗的后半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和思妇的离恨闺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种过渡非常的自然,没有丝毫的牵强附会之状,情和景高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意蕴是非常深远的。浓浓的离别相思之情在澄澈空明的孤月中,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愁别绪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感情色彩,营造了梦幻般的意境。然后,作者推出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情思哀愁。“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春江花月夜》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它并没有直接书写游子思妇的感情,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景色表述,而后很自然的过渡到的。以景喻人,以景衬托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的那一份悠长的相思之情寄托于明月和春潮。
3、语言清晰,结构严谨。
《春江花月夜》全诗语言清晰,对仗工整,韵律婉转,浓淡相宜。共三十六句,四句换一韵,共换九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有强烈的节奏感;又由于顶针句式的灵活使用,使语言清新流畅,琅琅上口。
艺术中国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艺术中国
二、该诗的艺术价值
艺术中国
1、对唐朝后期作家的影响
《春江花月夜》对民族审美积淀的形成,对后世的诗歌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来写月亮的诗歌中,《春江花月夜》当属第一。曹公的那句“何处秋窗无雨声”与“何处春江无月明?”如出一辙。从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能窥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影子。
历史上咏月名句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来月有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张孝祥的“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等。虽然都是旷世杰作,但都不如《春江花月夜》那样浑然天成。
2、对其它姊妹艺术的影响
唐诗《春江花月夜》对音乐,舞蹈等相邻艺术也有其深远影响,有著名的舞蹈《春江花月夜》、还有一首著名的民族器乐曲的名字也叫作《春江花月夜》。据说此曲用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唐诗《春江花月夜》命名,是因为作者受到张若虚所作《春江花月夜》开头的一段诗句的启发,乐曲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花影层叠的迷人景色。尽赞大自然的绮丽美色,尽情赞赏了江南水乡的风姿意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古典音乐中的杰作,她表现了祖国山川的秀丽隽永和优美宁静,她用中国特有的音乐旋律来表达了中国人的情感,她也是一首世界名曲,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点,也是西方文化中所不具备的。她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难得的佳作。张若虚仅凭这首《春江花月夜》便足以千秋扬名。
历代文人都给这首诗以高度的评价:
艺术中国
清末王凯运评此诗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较为公允地指出了它的源流、地位和影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近代文人闻一多先生则评价这首诗: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赞扬张若虚的贡献是“无从估计的”。
篇9:《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六、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导: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
3、学生描绘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2、出示幻灯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七、课文译文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
篇10:《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
篇11:春江花月夜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篇12:春江花月夜
任课年级:初 一 任课教师:刘老师课题:中国古曲 民族管弦乐合奏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古曲,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的主题。教学过程 : 一、导入 :(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 二、作品简介:(8分钟)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三、的结构特点:(20分钟)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1、 江楼钟鼓: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片段。(5分钟) 五、小结: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共同感受这首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六、作业 :背唱的主题。
篇13: 春江花月夜
今夜星光灿烂。这是我在奶奶家的最后一个美丽的夜晚。这几天吃完晚饭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院子里欣赏那和蔼可亲的月亮与眨着眼睛对我笑的繁星。
在太原的夜晚,总是暗淡无光的,令人十分失意;而来到这里,每一颗星星,都是那么的灿烂,慈祥。给了我憧憬美好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看着这群星闪烁的夜空,我十分留恋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呼吸这里新鲜的空气,我突然感到十分惬意,让人总是喜欢它,它是那么的可爱,让我总有说不出的感觉。月亮愈来愈暗,像有一层轻纱隐住了它那冰清玉洁的肌肤,惹人十分怜悯这位讨人喜欢的纯洁少女。
许久,天空的星星更加明亮,似乎每一颗星都在向我诉说着一个个美好动听的故事。忽然,我发现了北斗七星在天边高高地矗立着,这个发现使我惊喜万分。
寒风涩涩地向我袭来,我该回屋了。走时,我轻轻地摸着皎洁的月亮与为它增光添彩的繁星,对她们说;"我喜欢你们,宝贝儿!“
★ 读与评的散文随笔
★ 随笔 云
★ 望月思乡情感随笔
★ 水随笔作文
★ 戏曲随笔300
【春江花月夜随笔(共13篇)】相关文章:
心情随笔:一枯一荣愁华年2022-07-16
迷人的洱海游记随笔2022-06-16
夜月-随笔写作2022-05-16
如何划分语文段落层次 教师随笔(人教版综和)2023-03-07
随笔感想:明月夜2022-08-28
我的教先生活心情随笔散文2022-05-08
夜的随笔日记2022-04-30
三剑楼随笔 pdf2022-09-25
时光清浅一纸情伤散文随笔2023-01-05
能走过去的-随笔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