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问题(整理8篇)由网友“支付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地理高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问题,欢迎阅读分享。
篇1:地理高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问题
与季节有关的地理问题
一、地球运动
1、近日点在1月初,远日点在7月初。
2、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3、北半球夏半年白昼长于夜,冬半年白昼短于夜。
4、北半球(无极昼的地区)和赤道夏半年日出于东北,日落于西北。日出时间早于地方时6点,晚于地方时18点。
5、从窗户射入房间的阳光,夏季少,冬季多(因为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6、日影朝向。北半球夏半年赤道以北(含)日出时影朝西南,日落时日影朝东南。
二、气候
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2、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南亚季风:夏季吹西南风,高温多雨;冬季吹东北风,温和少雨。澳大利亚北部夏季吹西北季风,冬季吹东南季风。
4、辐射逆温现象冬季较多。
5、气压带风带夏季(北半球)北偏,冬季(北半球)南偏。
6、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草木茂盛,冬季受信风影响,草木枯黄。(天文四季,不是气候四季)。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但冬雨稍多。
8、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夏季北凸,冬季南凸。
9、北太平洋夏季夏威夷高压强盛,冬季阿留申低压较强。亚欧大陆上的活动中心夏季是印度低压,冬季是亚洲高压。
10、北半球夏季被分割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被分割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11、华北春季干旱。长江中下游6月中旬到7月上旬梅雨,梅雨后伏旱。北方秋高气爽。
12、昆明准静止锋在冬半年影响云贵高原东部,使贵阳等地冬半年阴雨连绵。
13、对流层高度夏季高于冬季。
14、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华西秋雨。
15、我国的飞船发射一般在北半球冬半年(便于南大洋上测量船的作业)。南大洋也叫“南极海”, “南冰洋”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由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各一部分,连同南极大陆周围的威德尔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别林斯高晋海等组成。
三、海洋
1、一般情况同一海区夏季温度高,盐度也高,冬季则反之。
2、河口处径流量大时盐度小,径流量小时盐度大。如长江口夏季盐度小,等盐度线向海洋凸出明显。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或夏季自西向东流,冬季自东向西流)。
4、索马里沿岸夏季是寒流,冬季是暖流。
5、舟山渔场夏季墨鱼汛,冬季带鱼汛。
6、长芦盐场晒制海盐最好的季节是雨季来临前的一段时间(春-夏-之-交)。海南和台湾的盐场晒盐则是夏天最好。
7、南大洋冬季封冻线范围比夏季大,南半球夏季时南大洋上漂浮的冰山较多。
8、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北半球冬季(圣诞节前后)。
四、河流
1、一般情况是丰水期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或湖泊水,枯水期则反之,但有些地区不是这样,比如说地上河。
2、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大的季节是夏季。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一般在春季。
4、凌汛发生在该地初春和冬初,结冰期一般发生在该地的冬半年。
5、汛期时间与该地降水季节变化有关,如季风气候区夏季形成汛期。
6、枯水期时河口处容易形成咸潮。如珠江口的广州附近冬季易形成咸潮。
7、雪线(夏季固体降水与融雪平衡点为雪)严格来讲没有季节变化,但有些试卷上经常有类似题目,如遇到则夏季高,冬季低。
8、黄淮海平原:春、秋积盐,夏季淋盐,冬季平稳。
9、含沙量在汛期大,枯水期小。
10、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一般在汛期来临前的6-7月。
五、植物的季相变化
有季相变化的植被类型如落叶阔叶林和热带草原等,一般夏季荣,冬季枯。
六、动物迁徙
1、非洲草原上动物的迁徙与植物的枯荣相关,植物的枯荣又受该地的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每年的5月至10月,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正处于夏季,气候湿润,形成湿季,草木茂盛,吸引羚羊等动物来此生活,非洲南部热带草原与此相反。
2、在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活动的动物夏季北迁到苔原带,冬季迁至亚寒带针叶林带,如驯鹿。
3、北半球候鸟夏季北迁,冬季南迁。
4、天山高山牧场,夏季牧场在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林带以下。
七、农事活动
1、越冬作物如冬小麦和油菜等是秋天种,次年初夏收;一般的作物是春种秋收,如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早稻收割一般7月中旬前后,晚稻秋天收割(10月底11月初)。
2、棉花在秋季收摘。
3、剪羊毛一般在冬季,因为羊毛品质好。
八、资源利用
1、水资源一般丰歉与降水季节变化、河流补给类型相关,如长江夏季水资源丰富。
2、三峡水库运行:蓄清排浑,一般10月份水库开始蓄水,11月末蓄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以充分发挥发电与航运效益,汛期前排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
3、风能利用一般是冬季好于其他季节。
4、沼气利用夏季优于冬季(气温高)。
5、太阳能利用一般是夏季优于冬季,沼气也是夏季好于冬季。
6、伏季休渔。夏季,一般在6-9月左右,各海区不完全一致。
九、自然灾害
1、寒潮在冬半年发生,秋冬春都有可能,以秋季、春季的危害为大。台风、暴雨一般在夏半年发生,旱灾则要注意发生的地区,如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我国台风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
2、地质灾害的滑坡、泥石流看它的诱发因素暴雨发生的季节。如川滇黔交界处夏季强于冬季。
3、水土流失一般在雨季严重,如黄土高原在夏季严重。
十、环境问题
1、赤潮一般发生在夏半年。
2、沙尘暴发生在冬半年(春季较多)。
3、南极臭氧层空洞发生在9月-11月份(南半球的春季,北半球的秋季)。
十一、重大科考活动
南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选择在该地的夏季,此时温度高且有极昼现象(长城站没有极昼)。
十二、旅游
1、青海鸟岛观鸟5月是最佳时机。
2、南方高山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多云雾。
3、北方的园林宜夏季观赏。
4、冰雕、雪景、雾凇宜冬季观赏。
篇2:怎么学地理高中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再难的科目也会学好。开学第一节课,我给他们上的是“走进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内容丰富,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同学们知道了为何“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常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了解了每天的天气预报,电视新闻,出行旅游,高考报志愿都需要地理知识,从传统英国绅士的标志:礼帽加雨伞反映当地的气候,由此推导气候原因主要受西风的影响,可探知英国的高级住宅一般选在城市的西边。再引出湛江买房哪里的风水好等等,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增,饶有兴趣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会倍感轻松愉快。
二、学会读书
高一有九个科目,学习任务重。还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已远远不能应付。故高中强调自主学习,我认为首先应学会阅读地理教科书,所以高一的第一节课,就教学生如何读书:
1.看书本目录(了解本章本节书在书中的地位);
2.看书本标题(由大标题到小标题,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看学习指南(看书中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看书,有针对性)
4.浓缩书本内容(把本节课的要点、精华用划线法划出来)。
这种读书方法预习、复习都可行。这样读书,预习,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听课时目标性强,听课效率更高。复习,把本章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三、用好地图
地图是地理科的最大特色,“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我们提倡“左书右图”,但同学们没有养成应用地图的好习惯。
没有哪位地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是离开地图学习地理的,地图是最直观、
最简明的地理“书”,它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臵,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等,它使书本的文字更具体化,更直观,叫人一目了然。我一方面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教同学们如何去读图。
下面以必修2为例。必修2人文地理
人口统计图很多,有折线图、曲线图、金字塔图、
柱状图、分布图、三维图等,“如何读人口统计图”呢?
1.看图名(了解图表表示的内容);
2.看坐标(明确横轴、纵轴的变化,注意单位);
3.看变化趋势(了解数值的变化特征,注意“拐点”);
4.必要时要画辅助线和加以计算。
除了学会读图外,还应学会变图(图图转换,图文转换),用图和画图,
当你达到这种境界时,地理无图考图的试题,对你来讲,已不成问题,因为你已构建了一幅“脑图”。
四、学以致用
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对象上至宇宙空间,下至海底深处,大可关注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小到关注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可以学以致用的学科。如:运用地图可以让学生判断某地的地理位置,由此可推断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地的农业、工业、交通、聚落分布的特点等,推测当地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如学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算出湛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学了气旋的知识,我们可知台风到来时,当地吹什么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对生活有用。这样,我们把学过的地理原理应用到生活中,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五、及时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有三本书,必修1是自然地理,学习难度最大,它和物理、化学、数学联系密切,应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学习难度大大降低,但记忆内容多,强调会应用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拿高分不容易。无论学那本书,当天上完地理课,就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午休或晚休前后),马上复习,可以躺在床上,默想课堂学了几个大的要点,每个大要点包含几个小点,想不起来的可翻开书本看看;也可以几个同学一问一答复习,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防止遗忘。如时间充分时,就应先看书,然后做作业或练习。练习应先做,后对答案,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效果会更好。一周后,再作小结。学完一章,将本章书归纳总结,构建它的知识框架。这个复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跟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不要“积少成多”等到考试一起复习,那样是学不好地理的。
高中地理学习十大口诀
1.一近快,七远慢。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特别注意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而非远日点;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而非近日点。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极昼时间比南极极昼长。
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在地球绕日公转示意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冬至位置确定了,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3.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4.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在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低值;等值线向低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高值。这种方法对所有等值线都适用。
5.凹坡通视,凸坡不通视。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高向低,等高线由密变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由疏变密为凸坡不能通视。
6.河流向凹,洋流向凸。在等高线图上,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即向凹;在等温线图上,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相同的,即等温线往哪个方向凸,洋流就往哪个方向流。
7.凹岸冲刷坡度陡,凸岸堆积坡度缓。较弯曲的河流,由于河水运动的惯性,河流对凹岸冲刷严重,凹岸坡度较陡;凸岸流速慢,泥沙堆积,坡度较缓。特别注意曲流处不能用地转偏向力。另外,凹凸岸的判断必须站在河中来看。
8.北逆南顺,冬逆夏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南极看为顺时针;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冬季呈逆时针方向。
9.低反高同。①受洋流影响,在中低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同。②中低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同。③中低纬度洋流呈现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中高纬度洋流呈现气旋型洋流。
10.左增右平,右增左平。在三角坐标图上,读取某一数轴上的坐标时,若该轴的数值向右增大(即逆时针增大),则作该轴左轴的平行线,平行线与该轴的交点即为读数;若该轴的数值向左增大(即顺时针增大),则作该轴右轴的平行线,平行线与该轴的交点即为读数。
篇3:脑筋急转弯地理问题
脑筋急转弯:逆水行舟(打一地理名词)
答案:上海;上游
益智脑筋急转弯
1. 走四方 (打一字)——答案:儿
2. 大尾巴,尖嘴颏,蹦蹦跳跳采松果,夏天树上去乘凉,冬天树洞里面躲。 (打一动物)——答案:松鼠
3. 买来黑又黑,用时红又红,用完灰又灰。 (打一生活物)——答案:木炭
4. 一来就是三口人 (打一字)——答案:圆
5. 叶公惊倒,心跳停止。 (打一成语)——答案:来龙去脉
6. 重上九霄炼仙丹 (中药名)——答案:回天再造丸
7. 东施和西施一同跳楼,谁先到达地面?——答案:围观的人
8. 切望 (打一成语)——答案:不闻不问
9. 乌乌黑黑乌乌,脚踏船沿走江湖,人家当我吃饱饭,饿了肚皮贴工夫。 (打一动物)——答案:鸬鹚
10. 一字九横六直,天下书生难识,颜回去问孔子,孔子猜了三日。 (打一字)——答案:晶
11. 寄人篱下 (打一字)——答案:禽
12. 有点曲折 (打一字)——答案:之
13. 脱贫致富 (打《三字经》二句)——答案:光于前,裕于后
14. 两姐妹,对面坐,我勿看见你,你勿看见我。 (打一人体器官)——答案:耳朵
15. 一物真奇怪,随人同过桥,雨淋它不湿,火烧它不焦。 (打一自然物)——答案:影子
16. 为什么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一个“难”字?——答案:他的字典是法文的
17. 读了两遍便记住 (打一成语)——答案:念念不忘
18. 百里挑一 (打一节日)——答案:重九
19. 取暖费 (中药名)——答案:款冬花
20. 活像水中烂木头,一双小眼狠狠瞅,龇牙咧嘴拖长尾,人畜怕它躲着走。 (打一动物)——答案:鳄鱼
21. 绿林军 (打一成语)——答案:草木皆兵
22. 在吃什么东西之前不用洗?——答案:冰棍
23. 手和脚谁最受招人喜欢呢?——答案:手
24. 吃尽苦头三十日 (打一字)——答案:胡
25. 横看像把尺,竖看像根棒。年龄他最小,大哥他来当。 (打一数字)——答案:1
26. 老王每天都要刮很多遍脸,可脸上还是有胡子为什么?——答案:他是在替别人刮脸
27. 一只大鸟真古怪,有翅不飞跑得快,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堆外。 (打一动物)——答案:驼鸟
28. 前腿短小后腿大,尾巴长长当支架,孩子装进口袋里,澳洲草原是它家。 (打一动物)——答案:袋鼠
29. 献点爱心带好头 (打一字)——答案:安
30. 向空中撒大米 (打一字)——答案:奥
经典脑筋急转弯
1. 鸡蛋壳有什么用处?答案:用来包蛋清和蛋黄。
2. 不必花力气打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打哈欠
3. 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答案:做梦
4. 什么事每人每天都必须认真的做?答案:睡觉
5. 什么人始终不敢洗澡?答案:泥人
6. 小明从不念书却得了模范生,为什么?答案:小明是聋哑学生
7. 什么车子寸步难行?答案:风车
8. 哪一个月有二十八天?答案:每个月都有天
9. 你知道上课睡觉有什么不好吗?答案:不如床上舒服嘛
10. 什么酒不能喝?答案:碘酒
11. 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能吃?答案:考试得的零蛋“”
12. 火车由北京到上海需要小时,行使小时后,火车该在什么地方?答案:在车轨上
13. 时钟什么时候不会走?答案:时钟本来就不会走
14. 书店里买不到什么书?答案:遗书或秘书
15. 什么路最窄?答案:冤家路窄
16. 什么东西不能吃?答案:“东西”方向
17. 一个人从飞机上掉下来,为什么没摔死呢?答案:飞机停在地上
18.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答案:塑料花
19. 什么英文字母最多人喜欢听?答案:CD
20. 什么人生病从来不看医生?答案:盲人
篇4:地理高中知识
水利工程的评价
1.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
水利工程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1)可行性评价
①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
②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
(2)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 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调节库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
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2.评价水利工程影响的典型案例
案例(1)三峡工程
有利影响:
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②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⑤调节局地气候;
⑥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不利影响:
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
②移民开发及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污染问题;
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增加;
④库区和库尾(远离大坝的水库末端)泥沙淤积加重;
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影响;
⑥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产生一定影响;
⑦水库蓄水可能导致蚊虫滋生,给人体健康带来影响等。
案例(2)阿斯旺大坝
有利影响:
①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效益。
②利用水电产生环境效益,主要是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废渣的少排放可少占土地;废水的少排放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水污染;废气的少排放,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危害。
不利影响:
①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
②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
③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
篇5:地理高中知识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
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纬度对气温的影响: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2)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
3.地形: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另外,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
4.洋流: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主要指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
7.人类活动: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
篇6:地理高中知识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至60°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地处温带地区,且终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带的影响而形成。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全球各大洲的分布主要位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如果我们从分布的面积上来看,位于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远远超过另外三大洲的分布面积之和。
为什么欧洲会形成世界上最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呢?
1.从地理位置看。本区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地区的大陆西部,大气环流以中纬西风带影响为主,西风来自大西洋,经过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决定了本区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点显著。
2.从地形角度看。本区中部为辽阔的平原,南、北部的山脉接近东西走向,使西风更易深入影响内陆,海洋性气候分布也就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广、更典型。
3.从面积和轮廓角度看。本区陆地面积不大,加上海岸线曲折、破碎,多半岛、海湾,使本区各地距海较近,受海洋的影响较大,增强了本区各地气候的海洋性。
篇7:地理高中知识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概念辨析
1.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的内涵大体相似,但在答题要求上有明显的思维差异:
指出区位因素,一般说出影响因素既可,不必展开阐述与分析。
分析(评价)区位条件,则要从人地关系入手,从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发展变化的视角进行具体描述与阐释,强调过程分析。
2.光照与热量
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越大,晴天越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3.春小麦与冬小麦
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冬小麦:往往前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二、农业区位因素原理
三、我国主要农业区气候条件的比较
四、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五、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
1.农业区位选择的要求
2.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基本思路
3.答题技巧
(1)全面客观,瞄准重点
①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思考,避免遗漏要点;②抓住主导因素,重点分析;③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找出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④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因地制宜,学会变通
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与评价,切忌机械套用思维模型、罗列所有要素,应根据设问要求和区域特征,从图文材料中选取体现实例个性的主要方面加以评价,各项内容的详略程度可以不同,也可以增加评价内容。
篇8:地理高中怎么学好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1、学会善于使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
2、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我们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课外同学们也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地理信息。这不仅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学们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祖国的生产建设、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4、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学习地理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地理问题。如运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地理事物,观察现象、分析联系、找出规律;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判断地理事物,比较异同、认识本质,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学习时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质疑,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5、学会研究地理问题
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观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会科学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是学好地理的法宝,也是终身学习和发展必备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地理时,要善于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或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然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规律原理、地理观点不断进行分析论证,从中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观点。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科学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乐于合作、团结向上的精神。
学好高中地理方法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再难的科目也会学好。开学第一节课,我给他们上的是“走进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内容丰富,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同学们知道了为何“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常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了解了每天的天气预报,电视新闻,出行旅游,高考报志愿都需要地理知识,从传统英国绅士的标志:礼帽加雨伞反映当地的气候,由此推导气候原因主要受西风的影响,可探知英国的高级住宅一般选在城市的西边。再引出湛江买房哪里的风水好等等,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增,饶有兴趣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会倍感轻松愉快。
二、学会读书
高一有九个科目,学习任务重。还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已远远不能应付。故高中强调自主学习,我认为首先应学会阅读地理教科书,所以高一的第一节课,就教学生如何读书:
1.看书本目录(了解本章本节书在书中的地位);
2.看书本标题(由大标题到小标题,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看学习指南(看书中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看书,有针对性)
4.浓缩书本内容(把本节课的要点、精华用划线法划出来)。
这种读书方法预习、复习都可行。这样读书,预习,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听课时目标性强,听课效率更高。复习,把本章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三、用好地图
地图是地理科的最大特色,“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我们提倡“左书右图”,但同学们没有养成应用地图的好习惯。
没有哪位地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是离开地图学习地理的,地图是最直观、
最简明的地理“书”,它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臵,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等,它使书本的文字更具体化,更直观,叫人一目了然。我一方面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教同学们如何去读图。
下面以必修2为例。必修2人文地理
人口统计图很多,有折线图、曲线图、金字塔图、
柱状图、分布图、三维图等,“如何读人口统计图”呢?
1.看图名(了解图表表示的内容);
2.看坐标(明确横轴、纵轴的变化,注意单位);
3.看变化趋势(了解数值的变化特征,注意“拐点”);
4.必要时要画辅助线和加以计算。
除了学会读图外,还应学会变图(图图转换,图文转换),用图和画图,
当你达到这种境界时,地理无图考图的试题,对你来讲,已不成问题,因为你已构建了一幅“脑图”。
四、学以致用
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对象上至宇宙空间,下至海底深处,大可关注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小到关注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可以学以致用的学科。如:运用地图可以让学生判断某地的地理位置,由此可推断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地的农业、工业、交通、聚落分布的特点等,推测当地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如学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算出湛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学了气旋的知识,我们可知台风到来时,当地吹什么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对生活有用。这样,我们把学过的地理原理应用到生活中,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五、及时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有三本书,必修1是自然地理,学习难度最大,它和物理、化学、数学联系密切,应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学习难度大大降低,但记忆内容多,强调会应用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拿高分不容易。无论学那本书,当天上完地理课,就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午休或晚休前后),马上复习,可以躺在床上,默想课堂学了几个大的要点,每个大要点包含几个小点,想不起来的可翻开书本看看;也可以几个同学一问一答复习,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防止遗忘。如时间充分时,就应先看书,然后做作业或练习。练习应先做,后对答案,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效果会更好。一周后,再作小结。学完一章,将本章书归纳总结,构建它的知识框架。这个复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跟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不要“积少成多”等到考试一起复习,那样是学不好地理的。
★ 地理教学论论文
★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 高中地理课件

【地理高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问题(整理8篇)】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论文格式2023-06-02
高中地理《大气》说课稿2023-10-04
高中地理优质课课件2023-12-07
高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2022-07-27
高中地理人教版植被教学设计2024-03-20
地理教案-高中地理教案 第八章2024-02-10
地理生活论文2022-08-09
地理高中知识2022-05-23
地理教学新论论文2022-10-10
高中地理现代旅游教案教学设计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