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时间:2022-05-06 11:31:4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立冬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合集8篇))由网友“桂花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立冬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冬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篇1:立冬下一个节气是什么节气

立冬下一个节气是什么节气,立冬之后是小雪。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小雪为十月中,此时雪还未盛。雨遇寒,将霰为雪。雨凝先为霰,霰成微粒,霰为霏,飞扬弥漫为小雪。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此刻,华北部分地区正雪花飞舞。冬天,你好!

雨雪纷飞,寒潮至

小雪三候

虹藏不见:小雪之日“虹藏不见”。阴阳交才有虹,此时阴盛阳伏,雨水都凝成阴雪了,虹当然不见。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小雪后五日“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各正其位,不交不通。

闭塞而成冬:再五日“闭塞而成冬”,冬为藏,冬为终。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 (朱伟著)

小雪习俗,美味迎新年

忙腌菜,过年正好吃

南京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以及鸡鸭鱼肉等,以备过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有俗语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

“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最有农家乐趣。

十月豆,肥到不见头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刨汤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包头农村的风俗习惯是,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杀了猪,东家要用腌酸菜、卤豆腐、宽粉条、沙土豆做一锅猪烩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少数民族也有类似习俗。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篇2:立冬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立冬的后一个节气就是小雪,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也是冬天所有节气的第2个。进入小雪之后,中国很多地区开始刮大风,温度急剧下降最终达到0℃以下。因为地面没有冷到极致,所以虽然会下雪但是比较小,称之为小雪。

这个时候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世界万物都开始逐渐衰败,寒冷的冬天也要到来了,人们应该做好防范。

小雪如何养生

1、多吃叶酸食物

小雪时节代表着冬天的开始,同时这个寒冷的季节容易诱发抑郁症。那么可以多吃含有叶酸的食物,10种治疗抑郁症的.食物也是富含叶酸的,另外作为人体最缺乏的10种维生素中的一种,叶酸是人们比较需要的。

可以多吃全麦面包谷物等等,可以更好改善人的情绪,对于抑郁症有比较好的改善,可以让人更加平和舒缓。

2、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小雪的时候已经开始冷了,可能会刮风很冷。所以要做好防护工作,带好帽子等等,避免遭受风寒。

是否应该加衣服要根据实际天气情况来定,不过一次不要加太多衣服,感觉差不多了不冷了就可以不加了。假如感觉穿多了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冬天天气相对干燥应该多喝水补水,同时室内保持一定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进行辅助。

3、早睡晚起

小雪节气需要增强体质,让身体更加强健一些。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最好在十点之前就睡觉,超过凌晨睡觉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也比较容易受寒。早上可以适当晚起一些,避免生病。

可以每天晚上坚持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更好刺激穴位让身体舒服。其实泡脚还可以让人睡眠质量更好,第二天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

篇3:寒露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答: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作为冬季和冬季之间过渡的一个节气,气候变化较大,需要特别注意健康养生,及时进补,根据气温变化来增添衣物,为即将来临的寒冷的冬天做好准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是指到了农历的九月中旬,我国很多地方的气温都降至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而在南方地区,虽然中午的气温依然高达20多度,但一早一晚的温度很低,昼夜温差较大,需预防感冒。

寒露节气温度大概是多少

寒露正值公历10月,气温降得快,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

寒露节气,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寒露的禁忌

1、适时添衣,脚不外露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一条很好养身之道,而“一场秋雨一场凉”,提醒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2、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3、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4、忌刮风和霜冻

寒露时节,对于农作物来说最忌刮风。寒露刮风,地里的庄稼会遭殃。根据其天气特点,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种是干冷型寒露风,以晴冷、干燥为特点,日平均气温比较低。白天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而夜间气温低,受冷空气南下影响,相对湿度小。低温干燥会影响晚稻正常抽穗、扬花、灌浆,形成空壳粒,降低结实率,甚至出现“包颈穗”等现象,稻谷产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另一种是湿冷型寒露风,以低温阴雨、少日照为特点。连日的低温阴雨和光照不足,使晚稻生长受阻、颖壳闭合、花药不能开裂、无法授粉,不利于晚稻的光合作用,影响晚稻抽穗、开花、灌浆,形成空秕粒。民间有谚语云:“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形象地指出了寒露风的较大危害。有的地区寒露时忌霜冻,“寒露有霜,晚谷受伤”,即下霜会冻伤晚秋即将收割的稻谷。

寒露节气的天气特点

气温降得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篇4:白露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传统的老黄历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这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重,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由于天气已凉,候鸟也逐渐开始准备过冬了。

<<<返回目录

白露养生吃什么

喝白露米酒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湖南一带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风俗,每年白露节,家家户户都以称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温热,最适秋天。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吃龙眼

福州人在白露这天吃龙眼的习俗由来已久,认为龙眼很补。白露这天老福州人喜欢将剥了皮的龙眼泡在稀饭里,龙眼晶莹剔透,孩子们可以为此多吃一碗饭。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另外,白露时龙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

喝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所以老茶客们特别喜欢。

石榴、鳗鱼

白露节气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这时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在瓯江口外的洞头岛,照例要吃鲜鳗鱼熬白萝卜,鳗鱼营养丰富,而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红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节令至此,正当仲秋季节,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特别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古诗云“日照窗前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但此时节,地球上的许多有生命的东西,会在萧瑟秋风中随之由荣而衰。不过,万物兴衰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舜亡。

白露节气、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复发,特别是对于那些体质容易过敏的人而言更要注意,在饮食上尽量少吃海鲜。吃海鲜易引起疾病,海鲜中含有过量组织胺会造成人身体不适,少数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组织胺的酵素,吃了现捞的新鲜鱼或海鲜,就会引起过敏,甚至诱发哮喘,此外,海鲜大都性凉,白露时节温度又较低,不适宜多吃,以免脾胃受凉,诱发胃溃疡。

白露时节的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这些饮食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白露节气喝白露茶

爱喝茶的茶友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返回目录

白露养生注意事项

1、衣: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这是在说,天气将逐渐变凉,日常穿衣服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需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因此,对于老人孩子最好能够及时加衣。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寒都是从脚开始的。

2、食:注意养肺润燥

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空气变得干燥起来,肺为娇脏,易被秋燥所伤,使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此时养生应当以养肥润燥为主,日常饮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以及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如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梨、苹果、葡萄、橘、柚、柿子、龙眼等都是秋季适合吃的水果。

3、住:夜晚莫贪凉

俗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节气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但日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较低,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夜间睡觉最好不要再开着空调,也不能袒胸露背,一定要注意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工作,以免着凉带来一些疾病困扰。

4、行:外出锻炼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适合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节气的运动养生可以在“秋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不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爬山、太极、散步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为主,要量力而行。

5、防:呼吸系统疾病要预防

在这个节气中,鼻咽部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都比较高发,在工作、学习、出行和饮食方面都应该注意调养,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明显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患有慢性咳嗽的人也最容易加重咳嗽,最好的预防措施除了食补之外,就是要避免过敏性的接触,避免接触花粉之类的过敏原。另外,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麻痹症。

<<<返回目录

篇5:立冬是什么节气

立冬是什么节气

最开始的时候“立冬”并非就是冬天开始的意思。寻根究底。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相同,是建立、开始的意思。然而“冬”字有很多意义,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意是说秋季作物都已收晒完毕,收藏人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由此可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到来。全面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含义。

立冬和冬至有何不同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篇6:立冬是什么节气

立冬是什么节气

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古时民间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最开始的时候“立冬”并非就是冬天开始的意思。寻根究底。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相同,是建立、开始的意思。然而“冬”字有很多意义,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意是说秋季作物都已收晒完毕,收藏人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由此可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到来。全面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含义。到了立冬,太阳继续向南移动,地处北半球的我国,日照时数逐渐减少,日照强度也比以前降低,气温下降幅度增大,冷空气或寒潮南下次数开始增多。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出现冰冻,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衅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也有可能降到零度左右。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冬节气温下降较多,雨量稀少,平均气温8一iO~C,降雨量10毫米,与立秋相比,气温降低16~C左右,降雨量减少50毫米。海南岛平均气温22℃,黑龙江北部为一14~C,南北温差36℃。

立冬气候

立冬是这样的根据气象学划分,候平均气温在10C以下为冬季的标准对照。这时黄河流域一带基本接近这个温度。但长江流域的真正冬季,要比黄河流域晚半个月。江南一带在立冬节俗称“十月小阳春”,这时江南天高云淡,风和日暖,堪与上半年的阳春三月媲美,故有“小阳春”之称。立冬第一候应为“水如冰”,作为冬季开始的标志。我国冬季也和秋天一样,由北方逐渐向南推移。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在9月初就入冬了。10月初黑龙江、吉林,10月底京津地区,11月中旬淮河、汉水两岸,陆续进入冬季。11月下旬越过长江,12月初冬季到武夷山和南岭北坡,1月初到了南方的无冬区。

北京立冬

北京立冬的样子北京冬季时间长。按气象学划分冬季的标准计算,北京平均10月26日入冬,来年3月29日春暖花开,冬长155天,为四季中最长者。北京不仅冬长,而且特别寒冷。如果以五天平均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土壤结冻,作物生长完全停止的期间作为严冬的话,北京从11月30日至2月28日,严冬期长达91天。立冬节寒风加强,气温下降。从白露开始,从北方来的冷空气就影响到北京地区,冷空气活动一次比一次增强。到了立冬,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气温显著下降,北京地区11月平均气温4℃,11月上旬乎均气温6.9℃,11月平均降水量6.9毫米。结语:现如今我们说的立冬节气是冬天开始的意思,但其实,在古人的眼中,冬,应该是“终”的意思,是万物收藏的寓意。

篇7:寒露过后下一个是什么节气

寒露的下一个节气是霜降,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寒露时间

月8日04:33:20,农历年九月(大)初八。

寒露时间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8.318,20世纪C=9.098,

举例说明:2088年寒露日期=[88×0.2422+8.318]-[88/4]=29-22=7,10月7日是寒露。

寒露期间天气气候特点

气温降得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篇8:大寒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它的后面没有节气。但是按照轮回,那么大寒后面就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代表着一年的`开始,时间是公历2月3-4日。

立春是万物萌生的时期,也被称为打春。在中国民间牛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农事的象征,古代立春的前一天官府会用彩杖打牛,打春原来意思就是打春牛。

立春时候,中国日照时间逐渐增加,地面可以接受比夜晚更多更多的热量。这个时候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万物逐渐复苏。不过立春和大寒挨得比较近,所以温度还是比较低,有时候可能会特别寒冷。

立春吃什么

在民间立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可能会吃萝卜、姜、葱、面饼等等,在南方地区可能会吃春卷。

春卷是一种福州民间的流行小吃,历史相当悠久了,是古代的春饼演变来的。这是中国的一种比较传统的习俗,主要是为了迎接春天希望丰收。另外在民间还会在这一天吃新鲜蔬菜等等,不仅更好补充营养同时更好迎接春天的到来。

立春有哪些习俗

1、打春牛

某些地区还保留着打春牛的习惯,所谓春牛就是用桑木当做骨架制作成功的像牛一样的架子。在李春之前,人们会先祭祀然后开始用鞭子打春牛,并且喊出一些比较吉利的话语,只是为了更美好的祝愿。

2、迎春

迎春一般都是在立春当天进行的,时间也不一定主要看比较好的时辰。一般会有一只比较大的队伍抬着上春官进行游行,显得相当威风,虽然看着有些搞笑,但是主要也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

3、贴字画

春天要到了,为了迎接春天就在门上或者墙壁上面贴着春天的字画,这种习俗在唐代就有,现在依旧有人会这样做。

立冬微信暖心文案说说

关于立冬的作文

关于立冬的作文500字

一夜入冬的经典语录

立冬作文

立冬节气养生艾灸的穴位

处暑节气起居养生

立冬标语

处暑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深秋立冬唯美句子

立冬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立冬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立冬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合集8篇)】相关文章:

立冬的知识点2022-12-12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升旗仪式发言稿2022-12-07

二十四节气作文2022-08-08

关于立冬的初中作文600字2023-04-29

别在冬天里哭泣-生活随笔2023-01-15

大雪节气的祝福语2022-12-27

二十四节气冬至活动方案2024-01-31

描写暖冬的优美句子2022-12-28

写给情人的生曰祝福语2023-01-23

圣诞平安夜温馨文艺的朋友圈说说祝福语精选2022-07-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