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绿叶》第二课时 之一(共5篇)由网友“Gabrielleeee”投稿提供,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爱绿叶》第二课时 之一,供大家阅读。
篇1:《我爱绿叶》第二课时 之一
《我爱绿叶》第二课时 之一
《我爱绿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上海市紫荆小学 张莉
一、教学构思:
以“没有绿叶是不是等于地球没有生命”为争议话题,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话题,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师生的共鸣中升华主题,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炽热的感情说明绿叶的功能。
2 体会作品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绿化家乡、绿化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争议话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一片小小的绿叶随处可见,它是绿色的摇篮,是绿色的银行,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我们已经感知了17课《我爱绿叶》,那么没有绿叶,是否意味着地球没有生命了呢?就这个话题大家先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
(二)探讨话题,学习课文:
过渡:对这个话题,大家的见解有分歧,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去看看绿叶对人类有些什么作用。大家快速朗读课文2~5节,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之处。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随机指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过程中完成目标任务:
(1) 让学生知道科普作品措词的严谨性。
(2) 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 在朗读中感悟本文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抒情地赞美绿叶的特点。
(4) 在明白绿叶具有制造有机物、维护生态、制造氧气、制服污染这些功能的过程中结合家乡护绿的实际,进而明确“没有绿叶=地球没有生命”。
(三)反馈话题,师生共鸣:
(1)师.总结全文,完整板书。
(2)学生抒发对绿叶的情感。
(3)师引读绿叶功能作结。
附板书:
范例简介
本课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融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研究、论证话题,并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共鸣中,让主题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本课还配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为探究型语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 ◆
《我爱绿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我爱绿叶》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思:
以没有绿叶是不是等于地球没有生命为争议话题,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话题,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师生的共鸣中升华主题,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炽热的感情说明绿叶的功能。
2体会作品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培养学生绿化家乡、绿化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争议话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一片小小的绿叶随处可见,它是绿色的摇篮,是绿色的银行,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我们已经感知了17课《我爱绿叶》,那么没有绿叶,是否意味着地球没有生命了呢?就这个话题大家先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
(二)探讨话题,学习课文:
过渡:对这个话题,大家的见解有分歧,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去看看绿叶对人类有些什么作用。大家快速朗读课文2~5节,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之处。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随机指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过程中完成目标任务:
(1)让学生知道科普作品措词的`严谨性。
(2)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在朗读中感悟本文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抒情地赞美绿叶的特点。
(4)在明白绿叶具有制造有机物、维护生态、制造氧气、制服污染这些功能的过程中结合家乡护绿的实际,进而明确没有绿叶=地球没有生命。
(三)反馈话题,师生共鸣:
(1)师总结全文,完整板书。
(2)学生抒发对绿叶的情感。
(3)师引读绿叶功能作结。
篇3:课文《我爱绿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我爱绿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思:
以“没有绿叶是不是等于地球没有生命”为争议话题,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话题,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师生的共鸣中升华主题,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炽热的感情说明绿叶的'功能。
2 体会作品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绿化家乡、绿化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
(一)争议话题,激趣导入 :
师:同学们,一片小小的绿叶随处可见,它是绿色的摇篮,是绿色的银行,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我们已经感知了17课《我爱绿叶》,那么没有绿叶,是否意味着地球没有生命了呢?就这个话题大家先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
(二)探讨话题,学习课文:
过渡:对这个话题,大家的见解有分歧,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去看看绿叶对人类有些什么作用。大家快速朗读课文2~5节,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之处。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随机指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过程中完成目标任务:
(1) 让学生知道科普作品措词的严谨性。
(2) 了解科普作品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的特点。
(3) 在朗读中感悟本文优美的语句,整齐的句式抒情地赞美绿叶的特点。
(4) 在明白绿叶具有制造有机物、维护生态、制造氧气、制服污染这些功能的过程中结合家乡护绿的实际,进而明确“没有绿叶=地球没有生命”。
(三)反馈话题,师生共鸣:
(1)师总结全文,完整板书。
(2)学生抒发对绿叶的情感。
(3)师引读绿叶功能作结。
附板书:
范例简介
本课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融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交流中探索、研究、论证话题,并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在明白绿叶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家乡实际,感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共鸣中,让主题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爱绿叶、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本课还配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为探究型语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
篇4:《我爱绿叶》
《我爱绿叶》
【想一想】
1、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是苍翠的座座山峰?是香味四溢的奇花异草?还是碧泼荡漾的湖水……至于我,我却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
“我”为什么要像绿叶献上一片痴情?绿叶都有哪些作用?
提示:
(1)“我爱绿叶,因为她是大自然最宠爱的儿女?……叶绿素和太阳光结合起来,把阳光变成化学能……共给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
(2)“我爱绿叶,因为她是生态环境最勇敢的维护这。当狂风扑来……当暴雨打来……当骄阳无情的炙烤大地时……”
(3)“我爱绿叶,还因为他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一天之内,1公顷的树林可以放出700多千克的氧气……”“……一公顷树林可吸附、阻滞30吨粉尘;10米厚的书墙可使噪音减少一半以上。”
2、这篇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手法,把绿叶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
(1)形象生动。“当狂风扑来时,绿叶挺直身躯,阻挡肆虐的流沙。当暴雨打来时,绿叶紧紧的抱住大地……”……
(2)吸引读者。“……至于我,却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
(3)有亲切感。
【做一做】
1、绿叶制氧实验
课文中说绿叶是一位“制造氧气的专家”。一天之内,1公顷的树林可以放出700多千克的氧气;城市中每50平方米的绿化区就可供一个人呼吸和生活的全部氧气。
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绿叶的制氧能力?
要求先设计好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思考,得出结论,书写实验报告。
附:实验报告样式(仅供参考)
关于绿叶制氧实验的报告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材料
实验方案设计(可附图)
实验过程纪录
实验结果
实验的发现
【读一读】
阅读提示:
种子的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
注:本文作者夏衍,选自www.jngoo.com/
【写一写】
篇5:《我爱绿叶》
“我”爱绿叶,是因为绿叶能够造福人类。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造福人类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森林、河流、树木、草地等等。
《我爱绿叶》这篇课文最可贵之处在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这篇课文变得通俗易懂、亲切生动。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难学,就是像童话一样,把动物、植物或其他东西当作人来写,让他们有人的动作、有人的语言、有人的装饰打扮等。
现在,我们一起来仿照课文的习作方法,写一写生活中其他造福人类的事物。题目就是《我爱……》
《我爱绿叶》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广玉兰教学设计
★ 我爱绿叶教学设计
★ 我爱妈咪教案设计

【《我爱绿叶》第二课时 之一(共5篇)】相关文章:
我爱绿叶小学生作文2022-11-10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作文650字2022-10-15
一株紫丁香课后反思2023-01-27
苏教版我的老师教学设计2023-08-07
广玉兰的作文2023-06-22
春游日子作文2023-02-18
《春风吹》综合资料2023-04-15
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2023-08-11
[思品论文]电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2023-09-08
收获绿色作文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