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程范文(共17篇)由网友“卫星城”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技术规程范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青蒿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青蒿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蒿原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种子生产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青蒿原种生产.
作 者:杨永康 李卫东 向极钎 覃大吉 戴清堂 郭光耀 曾凡忠 马进 作者单位:杨永康,李卫东,向极钎,戴清堂,郭光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西综合试验站,湖北,恩施,445000)覃大吉,曾凡忠,马进(恩施清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中国现代中药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11(10) 分类号:S5 关键词:篇2: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介绍了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包括选种、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小麦标准化生产.
作 者:张伟 孙娟娟 卢远东 作者单位:张伟,卢远东(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4)孙娟娟(佳木斯市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512 关键词:小麦 标准化生产 技术规程篇3:无花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无花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介绍了无花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适用于河南无花果生产园,以期指导无花果栽培.
作 者:陈建业 葛慧韶 宋娟丽 宁豫婷 作者单位:陈建业(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河南许昌,461000)葛慧韶,宋娟丽(漯河市苗圃场)
宁豫婷(许昌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2) 分类号:S663.3 关键词:无花果 栽培技术规程 无公害:河南省篇4:无土栽培及线虫控制技术规程
无土栽培及线虫控制技术规程
出口的植物体和基质中不能含有被检测对象的生物,各国都禁止土壤入境.植物要带基质出口,只能进行无土栽培,但经检测泥炭土和周围栽培环境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线虫或线虫的二次感染,因此要进行线虫防治,而线虫的自身活动很难传播,每年迁移1~2m(土壤中),主要是靠水流、风和昆虫传播.
作 者:刘良宏 张丽 刘燕珍 杨良玉 作者单位:刘良宏(湖北省成宁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湖北,成宁,437100)张丽,刘燕珍,杨良玉(湖北碧云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咸宁,457100)
刊 名:中国园艺文摘 英文刊名:ZHONGGUO YUANYI WENZHAI 年,卷(期):2009 25(11) 分类号:S6 关键词:篇5:药用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药用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阐述了药用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以及药用玉米生产技术的基础条件、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为药用玉米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作 者:许新敏 刘兰锁 刘玉强 郭贵峰 冯健英 XU Xin-min LIU Lan-suo LIU Yu-qiang GUO Gui-feng FENG Jian-ying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 刊 名:农业科技通讯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5) 分类号:S5 关键词:药用玉米 淀粉含量 生产技术篇6:乐业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乐业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乐业辣椒是会泽县的一个地方红干椒品种类型,现有'乐业羊角椒'和'乐业二角椒'两个品种.此地生产的'乐业辣椒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认证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已建成辣椒种植面积6666.6hm2,年产干椒2万t,年产值1.6亿元的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现将其主要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作 者:毕明芸 陈坤发 作者单位:毕明芸(云南省会泽县水果站,云南,会泽,654200)陈坤发(云南省会泽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会泽,654200)
刊 名:中国园艺文摘 英文刊名:ZHONGGUO YUANYI WENZHAI 年,卷(期):2009 25(11) 分类号:S6 关键词:篇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目 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性能要求 5 设计与施工
6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技术要求 6.1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6.2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6.3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6.4 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6.5 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7 工程验收
附录A 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组成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B 现场试验方法 本规程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的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外墙外保温工程。 1.0.3 外墙外保温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件等)构成并且适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
2.0.2 外墙外保温工程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on walls
将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组合、组装、施工或安装固定在外墙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实体。
2.0.3 外保温复合墙体 wall composed with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由基层和外保温系统组合而成的墙体。 2.0.4 基层 substrate
外保温系统所依附的外墙。
2.0.5 保温层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由保温材料组成,在外保温系统中起保温作用的构造层。 2.0.6 抹面层 rendering coat
抹在保温层上,中间夹有增强网,保护保温层,并起防裂、防水和抗冲击作用的构造层。抹面层可分为薄抹面层和厚抹面层。用于EPS板和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时为薄抹面层,用于EPS钢丝网架板时为厚抹面层. 2.0.7 饰面层 finish coat 外保温系统外装饰层。
2.0.8 保护层protecting coat 抹面层和饰面层的总称。
2.0.9 EPS板expanded polystyrene board
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
2.0.10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 insulating mortar consisting of gelatinous powder and expanded polystyrene pellets
由胶粉料和EPS颗粒集料组成,并且EPS颗粒体积比不小于80%的保温灰浆。 2.0.11 EPS钢丝网架板 EPS board with metal network
由EPS板内插腹丝,外侧焊接钢丝网构成的三维空间网架芯板。 2.0.12 胶粘剂 adhesive
用于EPS板与基层以及EPS板之间粘结的材料。 2.0.13抹面胶浆 rendering coat mortar
在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用于做薄抹面层的材料。 2.0.14抗裂砂浆 anti-crack mortar 以由聚合物乳液和外加剂制成的抗裂剂、水泥和砂按一定比例制成的能满足一定变形而保持不开裂的砂浆。
2.0.15界面砂浆 interface treating mortar
用以改善基层或保温层表面粘结性能的聚合物砂浆。 2.0.16 机械固定件 mechanical fastener 用于将系统固定于基层上的专用固定件。 3 基本规定
3.0.1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 3.0.2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3.0.3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3.0.4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耐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3.0.5 外墙外保温工程在罕遇地震发生时不应从基层上脱落。 3.0.6 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3.0.7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3.0.8 外保温复合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CB 5017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CJ 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l34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 75的有关规定。
3.0.9 外墙外保温工程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外墙外保温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3.0.10 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外墙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不应少于25年。 4 性能要求
4.0.1 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2节规定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耐候性检验。 4.0.2 外墙外保温系统经耐候性试验后,不得出现饰面层起泡或剥落、保护层空鼓或脱落等破坏,不得产生渗水裂缝。具有薄抹面层的'外保温系统,抹面层与保温层的拉伸粘结强度不得小于0.1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4.0.3 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7节规定对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抗拉强度检验,抗拉强度不得小于0.1MPa,并且破坏部位不得位于各层界面。
4.0.4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按本规程附录B第B.2节规定做现场粘结强度检验。
4.0.5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粘结强度不得小于0.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EPS板内。
4.0.6 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他性能应符合表4.0.6规定。
表4.0.6 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要求
4.0.8 胶粘剂与水泥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在干燥状态下不得小于0.6MPa,浸水48h后不得小于0.4MPa;与EPS板的拉伸粘结强度在干燥状态和浸水48h后均不得小于0.1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EPS板内。
4.0.9 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12.2条规定对玻纤网进行耐碱拉伸断裂强力检验。 4.0.10 玻纤网经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均不得小于750 N/50mn,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均不得小于50%。
4.0.11 外保温系统其他主要组成材料性能应符合表4.0.11规定。
表4.0.11 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性能要求
4.0.7 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8节规定对胶粘剂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检验。 4.0.12 本章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应为型式检验项目,型式检验报告有效期为2年。
5 设计与施工
5.0.1 设计选用外保温系统时,不得更改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 5.0.2 外保温复合墙体的热工和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层内表面温度应高于0℃;
2 外保温系统应包覆门窗框外侧洞口、女儿墙以及封闭阳台等热桥部位;
3 对于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考虑固定件、承托件的热桥影响。
5.0.3 对于具有薄抹面层的系统,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3mm并且不宜大于6mm。对于具有厚抹面层的系统,厚抹面层厚度应为25~30mm。
5.0.4 应做好外保温工程的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确保水不会渗入保温层及基层,重要部位应有详图。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处理。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
5.0.5 除采用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应在基层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5.0.6 除采用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外门窗洞口应通过验收,洞口尺寸、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门窗框或辅框应安装完毕。伸出墙面的消防梯、水落管、各种进户管线和空调器等的预埋件、连接件应安装完毕,并按外保温系统厚度留出间隙。
5.0.7 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应具备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5.0.8 基层应坚实、平整。保温层施工前,应进行基层处理。
5.0.9 EPS板表面不得长期裸露,EPS板安装上墙后应及时做抹面层。
5.0.10 薄抹面层施工时,玻纤网不得直接铺在保温层表面,不得干搭接,不得外露。
5.0.11 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 5.0.12 外保温施工各分项工程和子分部工程完工后应做好成品保护。
6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技术要求 6.1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6.1.1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EPS板薄抹灰系统)由EPS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涂层构成,EPS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图6.1.1)。
图6.1.1 EPS板薄抹灰系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一基层;2 ―胶粘剂;3一EPS板;4― 玻纤网;5一薄抹面层;6―饰面涂层;7一锚栓
6.1.2 建筑物高度在20m以上时,在受负风压作用较大的部位宜使用锚栓辅助固定。
6.1.3 EPS板宽度不宜大于1200mm,高度不宜大于600mm。 6.1.4 必要时应设置抗裂分隔缝。
6.1.5 EPS板薄抹灰系统的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找平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面层不得有粉化、起皮、爆灰等现象。
6.1.6 应按本规程附录B第B.1节规定做基层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检验,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3MPa,并且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应大于50%。
6.1.7 粘贴EPS板时,应将胶粘剂涂在EPS板背面,涂胶粘剂面积不得小于EPS板面积的40%。
6.1.8 EPS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EPS板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松动和空鼓。
6.1.9 墙角处EPS板应交错互锁(图6.1.9a)。门窗洞口四角处EPS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块EPS板切割成形,EPS板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200mm(图6.1.9b)。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6.1.10 应做好系统在檐口、勒脚处的包边处理。装饰缝、门窗四角和阴阳角等处应做好局部加强网施工。变形缝处应做好防水和保温构造处理。
6.2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6.2.1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保温浆料系统)应由界面层、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抗裂砂浆薄抹面层和饰面层组成(图6.2.1)。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经现场拌合后喷涂或抹在基层上形成保温层。薄抹面层中应满铺玻纤网。
图6.2.1 保温浆料系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一基层;2一界面砂浆;3一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4―抗裂砂浆薄抹面层;5一玻纤网;6―饰面层
6.2.2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设计厚度不宜超过100mm。
6.2.3 必要时应设置抗裂分隔缝。
6.2.4 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空鼓、疏松部位应剔除。 6.2.5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宜分遍抹灰,每遍间隔时间应在24h以上,每遍厚度不宜超过20mm。第一遍抹灰应压实,最后一遍应找平,并用大杠搓平。
6.2.6 保温层硬化后,应现场检验保温层厚度并现场取样检验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
6.2.7 现场取样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不应大于250kg/m3,并且不应小于180 kg/m3。现场检验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负偏差。
6.3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6.3.1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无网现浇系统)以现浇混凝土外墙作为基层,EPS板为保温层。EPS板内表面(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表面)沿水平方向开有矩形齿槽,内、外表面均满涂界面砂浆。在施工时将EPS板置于外模板内侧,并安装锚栓作为辅助固定件。浇灌混凝土后,墙体与EPS板以及锚栓结合为一体。EPS板表面抹抗裂砂浆薄抹面层,外表以涂料为饰面层(图6.3.1),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
图6.3.1 无网现浇系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现浇混凝土外墙;2―EPS板;3一锚栓;4―抗裂砂浆薄抹面层;5一饰面层 6.3.2 无网现浇系统EPS板两面必须预喷刷界面砂浆。 6.3.3 EPS板宽度宜为1.2m,高度宜为建筑物层高。
6.3.4 锚栓每平方米宜设2~3个。 6.3.5 水平抗裂分隔缝宜按楼层设置。垂直抗裂分隔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在板式建筑中不宜大于30O,在塔式建筑中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宜留在阴角部位。 6.3.6 应采用钢制大模板施工。
6.3.7 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不宜大于1m,混凝土需振捣密实均匀,墙面及接茬处应光滑、平整。
6.3.8 混凝土浇筑后,EPS板表面局部不平整处宜抹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修补和找平,修补和找平处厚度不得大于10mm。
6.4 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6.4.1 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有网现浇系统)以现浇混凝土为基层,EPS单面钢丝网架板置于外墙外模板内侧,并安装φ6钢筋作为辅助固定件。浇灌混凝土后,EPS单面钢丝网架板挑头钢丝和φ6钢筋与混凝土结合为一体,EPS单面钢丝网架板表面抹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形成厚抹面层,外表做饰面层(图6.4.1)。以涂料做饰面层时,应加抹玻纤网抗裂砂浆薄抹面层。
图6.4.1 有网现浇系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l一现浇混凝土外墙;2―EPS单面钢丝网架板;3一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厚抹面层;4―钢丝网架;5一饰面层;6―φ6钢筋 6.4.2 EPS单面钢丝网架板每平方米斜插腹丝不得超过200根,斜插腹丝应为镀锌钢丝,板两面应预喷刷界面砂浆。加工质量除应符合表6.4.2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心板》JC 623有关规定。
表6.4.2 EPS单面钢丝网架板质量要求
6.4.3 有网现浇系统EPS钢丝网架板厚度、每平方米腹丝数量和表面荷载值应通过试验确定。EPS钢丝网架板构造设计和施工安装应考虑现浇混凝土侧压力影响,抹面层厚度应均匀,钢丝网应完全包覆于抹面层中。
6.4.4 φ6钢筋每平方米宜设4根,锚固深度不得小于100mm。
6.4.5 在每层层间宜留水平抗裂分隔缝,层间保温板外钢丝网应断开,抹灰时嵌入层间塑料分隔条或泡沫塑料棒,外表用建筑密封膏嵌缝。垂直抗裂分隔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在板式建筑中不宜大于30O,在塔式建筑中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宜留在阴角部位。
6.4.6 应采用钢制大模板施工,并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EPS钢丝网架板和辅助固定件安装位置准确。
6.4.7 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不宜大于1m,混凝土需振捣密实均匀,墙面及接茬处应光滑、平整。
6.4.8 应严格控制抹面层厚度并采取可靠抗裂措施确保抹面层不开裂。
6.5 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6.5.1 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机械固定系统)由机械固定装置、腹丝非穿透型EPS钢丝网架板、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厚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图6.5.1)。以涂料做饰面层时,应加抹玻纤网抗裂砂浆薄抹面层。
图6.5.1 机械固定系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l一基层;2一EPS钢丝网架板;3―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厚抹面层;4―饰面层;5一机械固定装置
6.5.2 机械固定系统不适用于加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基层。
6.5.3 腹丝非穿透型EPS钢丝网架板腹丝插入EPS板中深度不应小于35mm,未穿透厚度不应小于15mm。腹丝插入角度应保持一致,误差不应大于3°。板两面应预喷刷界面砂浆。钢丝网与EPS板表面净距不应小于10mm。 6.5.4 腹丝非穿透型EPS钢丝网架板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JC 623有关规定。
6.5.5 应根据保温要求,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EPS钢丝网架板厚度。
6.5.6 机械固定系统锚栓、预埋金属固定件数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且每平方米不应小于7个。单个锚栓拔出力和基层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6.5.7 用于砌体外墙时,宜采用预埋钢筋网片固定EPS钢丝网架板。 6.5.8 机械固定系统固定EPS钢丝网架板时应逐层设置承托件,承托件应固定在结构构件上。
6.5.9 机械固定系统金属固定件、钢筋网片、金属锚栓和承托件应做防锈处理。 6.5.10 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抗裂分隔缝。
6.5.11 应严格控制抹灰层厚度并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抹灰层不开裂。
7 工程验收
7.0.1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规定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7.0.2 外保温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应按表7.0.2进行划分。
表7.0.2 外保温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
7.0.3分项工程应以每500~1000O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O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每100O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O。 7.0.4 主控项目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保温系统及主要组成材料性能应符合本规程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型式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2 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插针法检查。
3 EPS板薄抹灰系统EPS板粘结面积应符合本规程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
4 无网现浇系统粘结强度应符合本规程要求。 检查方法:本规程附录B第B.2节。
7.0.5 一般项目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EPS板薄抹灰系统和保温浆料系统保温层垂直度和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规定。 2 现浇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规定。
3 无网现浇系统EPS板表面局部不平整处的修补和找平应符合本规程要求。找平后保温层垂直度和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规定。 厚度检查方法:插针法检查。
4 有网现浇系统和机械固定系统抹面层厚度应符合本规程要求。 检查方法:插针法检查。
5 抹面层和饰面层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规定。 6 系统抗冲击性应符合本规程要求 检查方法:本规程附录B第B.3节。
7.0.6 外墙外保温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交下列文件:
1 外保温系统的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和洽商记录; 2 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3 外保温系统的型式检验报告及其主要组成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检报告和现场验收记录; 4施工技术交底;
5 施工工艺记录及施工质量检验记录; 6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
7.0.7 外保温系统主要组成材料复检项目应符合表7.0.7.规定。
表7.0.7 外保温系统主要组成材料复检项目
附录A 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组成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A.1 试样制备、养护和状态调节
A.1.1 外保温系统试样应按照生产厂家说明书规定的系统构造和施工方法进行制备。材料试样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配制。
A.1.2 试样养护和状态调节环境条件应为:温度10~25℃,相对湿度不应低于50%。
A.1.3 试样养护时间应为28d。 A.2 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
A.2.1 试样由混凝土墙和被测外保温系统构成,混凝土墙用作基层墙体。试样宽度不应小于2.5m,高度不应小于2.0m,面积不应小于6O。混凝土墙上角处应预留一个宽0.4m、高0.6m的洞口,洞口距离边缘0.4m(图A.2.1)。外保温系统应包住混凝土墙的侧边。侧边保温板最大厚度为20mm。预留洞口处应安装窗框。如有必要,可对洞口四角做特殊加强处理。 A.2.2 试验步骤应符合以下规定:
图A.2.1 试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 EPS板薄抹灰系统和无网现浇系统试验步骤如下: 1)高温一淋水循环80次,每次6h。 ① 升温3h
使试样表面升温至70℃,并恒温在(70±5)℃(其中升温时间为1h)。 ② 淋水1h
向试样表面淋水,水温为(15±5)℃,水量为1.0~1.5 L/(O?min)。 ③静置2h
2)状态调节至少48h。
3)加热一冷冻循环5次,每次24h。 ① 升温8h
使试样表面升温至50℃,并恒温在(50±5)℃(其中升温时间为1h)。 ② 降温16h
使试样表面降温至-20℃,并恒温在(―20±5)℃(其中降温时间为2h)。 2 保温浆料系统、有网现浇系统和机械固定系统试验步骤如下: ① 升温3h
使试样表面升温至70℃,并恒温在(70±5)℃,恒温时间不应小于1h。 ② 淋水1h
向试样表面淋水,水温为(15±5)℃,水量为1.0~1.5 L/(O?min)。 ③ 静置2h
2)状态调节至少48h。
3)加热一冷冻循环5次,每次24h。 ① 升温8h
使试样表面升温至50℃,并恒温在(50±5)℃,恒温时间应小于5h。 ② 降温16h
使试样表面降温至-20℃,并恒温在(―20±5)℃,恒温时间不应小于12h。 A.2.3 观察、汜录和检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4次高温一淋水循环和每次加热―冷冻循后观察试样是否出现裂缝、空鼓、脱落等情况并做记录。
2 试验结束后,状态调节7d,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规定检验抹面层与保温层的拉伸粘结强度,断缝应切割至保温层表面。并按本规程附录第B.3节规定检验系统抗冲击性。 A.3 系统抗风荷载性能试验方法
A.3.1 试样应由基层墙体和被测外保温系统组成,试样尺寸应不小于2.0m?2.5m。
基层墙体可为混凝土墙或砖墙。为了模拟空气渗漏,在基层墙体上每平方米应预留一个直径15mm的孔洞,并应位于保温板接缝处。
A.3.2 试验设备是一个负压箱。负压箱应有足够的深度,以保证在外保温系统可能的变形范围内能使施加在系统上的压力保持恒定。试样安装在负压箱开口中并沿基层墙体周边进行固定和密封。
A.3.3 试验步骤中的加压程序及压力脉冲图形见图A.3.3。
每级试验包含1415个负风压脉冲,加压图形以试验风荷载Q的百分数表示。试验以lkPa的级差由低向高逐级进行,直至试样破坏。 有下列现象之一时,可视为试样破坏: 1 保温板断裂;
2 保温板中或保温板与其保护层之间出现分层; 3 保护层本身脱开;
4 保温板被从固定件上拉出; 5 机械固定件从基底上拔出; 保温板从支撑结构上脱离。
图A.3.3加压步骤及压力脉冲图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A.3.4 系统抗风压值Rd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Rd =Q1 Ca Cs /K (A.3.4)
式中 Rd――系统抗风压值,kPa;
Q1――试样破坏前一级的试验风荷载值,kPa;
K――安全系数,按本规程第4.0.6条表4.0.6选取; Ca――几何因数,Ca = l;
Cs――统计修正因数,按表A.3.4选取。
表A.3.4 保温板为粘接固定时的Cs 值
A.4 系统耐冻融性能试验方法
A.4.1 当采用以纯聚合物为粘结基料的材料做饰面涂层时,应对以下两种试样进行试验:
1 由保温层和抹面层构成(不包含饰面层)的试样; 2 由保温层和保护层构成(包含饰面层)的试样。
当饰面层材料不是以纯聚合物为粘结基料的材料时,试样应包含饰面层。如果不只使用一种饰面材料,应按不同种类的饰面材料分别制样。如果仅颗粒大小不同,可视为同种类材料。
试样尺寸为500mm?500mm,试样数量为3件。
试样周边涂密封材料密封。
A.4.2 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冻融循环30次,每次24h。
1)在(20±2)℃自来水中浸泡8h。试样浸入水中时,应使抹面层或保护层朝下使抹面层浸入水中,并排除试样表面气泡。
2)在(―20±2)℃冰箱中冷冻16h。
试验期间如需中断试验,试样应置于冰箱中在(―20±2)℃下存放。 2 每3次循环后观察试样是否出现裂缝、空鼓、脱落等情况,并做记录。 3 试验结束后,状态调节7d,按本规程第A.8.2条规定检验拉伸粘结强度。
A.5 系统抗冲击性试验方法
A.5.1 试样由保温层和保护层构成。
试样尺寸不应小于1200mm?600mm,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玻纤网不得有搭接缝。试样分为单层网试样和双层网试样,单层网试样抹面层中应铺一层玻纤网,双层网试样抹面层中应铺―层玻纤网和一层加强网。
试样数量:
1 单层网试样:2件,每件分别用于3 J级和l0 J级冲击试验。 2 双层网试样:2件,每件分别用于3 J级和l0 J级冲击试验。
A.5.2 试验可采用摆动冲击或竖直自由落体冲击方法。摆动冲击方法可直接冲击经过耐候性试验的试验墙体。竖直自由落体冲击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 1 将试样保护层向上平放于光滑的刚性底板上,使试样紧贴底板。
2 试验分为3 J和l0 J两级,每级试验冲击10个点。3 J级冲击试验使用质量为500g的钢球,在距离试样上表面0.61m高度自由降落冲击试样。10 J级冲击试验使用质量为1000g的钢球,在距离试样上表面1.02m高度自由降落冲击试样。冲击点应离开试样边缘至少100mm,冲击点间距不得小于100mm。以冲击点及其周围开裂作为破坏的判定标准。
A.5.3 结果判定时,10 J级试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不超过4个时,判定为10 J级。10 J试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超过4个,3 J级试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不超过4个时,判定为3J级。
篇8:保护地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保护地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为了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从产地环境条件、土壤肥力要求和生产技术等方面提出保护地辣椒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作 者:梁继龙 作者单位:甘肃省正宁县蔬菜生产工作站,甘肃正宁,745500 刊 名:中国园艺文摘 英文刊名: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年,卷(期): 25(2) 分类号:S6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 保护地 辣椒 栽培技术篇9:优质高产花生种植技术规程
优质高产花生种植技术规程
一、选用良种 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豫花七号、豫花九号、8130等优良大果花生品种.
作 者:刘光武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453700 刊 名:农家参谋 英文刊名:ADVISER OF PEASANT FAMILIES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 关键词:篇10:台州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园林绿化中的乔木、灌木、藤木、竹类、花卉、草坪、地被、古树名木等的养护管理规范以及检查验收标准,适用于台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各级绿地的养护管理. 2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2.1 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2.1.1 修剪
2.1.1.1 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需要和设计要求,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2.1.1.2 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2.1.1.3 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2.1.1.4 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2.1.1.5 修剪时期
2.1.1.5.1 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2.1.1.5.2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树种的修剪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2.1.1.5.3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树种的修剪宜于早春进行.
2.1.1.5.4 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2.1.1.6 乔木修剪
2.1.1.6.1 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能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2.1.1.6.2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自然式种植除外.
2.1.1.6.3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2.1.1.6.4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8m.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道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2.1.1.7 灌木修剪
2.1.1.7.1 灌木造型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
2.1.1.7.2 灌木内膛小枝应适量疏剪,强壮枝应进行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及地表萌生的地蘖应彻底疏除.
2.1.1.7.3 栽种多年的丛生灌木应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内膛密生枝,培育新枝.栽植多年的有主干的灌木,每年应采取交替回缩主枝控制树冠的剪法,防止树势上强下弱.
2.1.1.7.4 生长于树冠外的徒长枝,应及时疏除或早短截,促生二次枝.
2.1.1.7.5 花落后形成的残花、残果,若无观赏价值或其他需要的宜尽早剪除.
2.1.1.7.6 成片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形成中间高四周低或前面低后面高的丛形。
2.1.1.7.7多品种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突出主栽品种,并留出适当生长空间。
2.1.1.7.8造型的灌木修剪应保持外型轮廓清楚,外缘枝叶紧密。
2.1.1.7.9花灌木修剪应特别注意:
a)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薇、木槿、月季、珍珠梅等)休眠期修剪时,对于生长健壮枝条应在保留3个~5个芽处短截,为控制树木高度,促发新枝。一年可数次开花灌木(如月季、珍珠梅、紫薇等),花落后应及时剪去残花,促使再次开花。
b)隔年生枝条开花的灌木,(如:碧桃、榆叶梅、连翘等),休眠期适当整形修剪,生长季花落后10天~15天内将已开花枝条进行中(或重)短截,疏剪过密枝,以利来年促生健壮新枝。
c)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荆、贴梗海棠等)应注意培育和保护老枝,剪除干扰树型并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弱枝、枯枝或病虫枝。
2.1.1.8绿篱及色带修剪
2.1.1.8.1修剪应使绿篱及色带轮廓清楚,线条整齐,顶面平整,高度一致,侧面上下垂直或上窄下宽。每年整形修剪不少于2次。
2.1.1.8.2绿篱及色带每次修剪高度较前一次修剪应提高1cm,到一定高度后适当回缩。(道路分隔带色块高度以不阻挡行车视线为限。)
2.1.1.8.3修剪后残留绿篱面的枝叶应及时清除干净。
2.1.1.9藤木修剪
2.1.1.9.1吸附类藤木,应在生长季牵引至吸附墙体,剪去未能吸附墙体而下垂的枝条,未完全覆盖的植物应短截空隙周围枝条,以便发生副梢,填补空缺。
2.1.1.9.2钩刺类藤木,可按灌木修剪方法疏枝;生长到一定程度,树势衰弱时,应进行回缩修剪,强壮树势。
2.1.1.9.3生长于棚架的藤木,落叶后应疏剪过密枝条,清除枯死枝,使枝条均匀分布架面。
2.1.1.9.4成年和老年藤木应常疏枝,并适当进行回缩修剪。
2.1.1.10园林树木修剪时,落叶树一般不留橛,针叶树应留1cm~2cm长的橛。修剪的剪口必须平滑,不得劈裂,并注意留芽的方位。直径超过4cm以上的剪锯口,应用刀削平,涂抹防腐剂促进伤口愈合。锯除大树杈时应注意保护皮脊。
2.1.2灌水、排涝
2.1.2.1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土壤保水、植物需水、根系喜气等情况,适时适量进行浇灌,促其正常生长。浇灌前应先检查土壤含水量(一般取根系分布最多的土层中的土壤,用手攥可成团,但指缝中不出水,泥团落地能散碎,就可暂不浇水)。
2.1.2.2浇灌树堰高度不低于10cm,树堰直径,有铺装地块的以预留池为准,无铺装地块的,乔木应以树干胸径10倍左右、树冠垂直投影的1/2为准,并保证不跑水、不漏水。
2.1.2.3用水车浇灌树木时,应接软管,进行缓流浇灌,保证一次浇足浇透,严禁用高压水流冲毁树堰。
2.1.2.4喷灌时应开关定时,专人看管,以地面达到径流为准。
2.1.2.5在雨季可采用开沟、埋管、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时对绿地和树池排涝,防止植物因涝至死。绿地和树池内积水不得超过24小时;宿根花卉种植地积水不得超过12小时。
2.1.3中耕除草
2.1.3.1在植物生长季节要不间断地进行中耕除草,应除小、除早、除了。除下杂草要集中处理,并及时清运。
2.1.3.2在具野趣游憩地段可采用机械割草,使其高矮一致。
2.1.3.3在绿地内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时,应先试验,再应用。
2.1.4施肥及土壤改良
2.1.4.1应根据园林树木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平衡土壤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结构。
2.1.4.2在树木休眠期以有机肥为主,在与土壤拌匀后,采用穴施、环施和放射状沟施等方法。施肥后压实,并平整场地。
2.1.4.3在树木生长季节可根据需要,进行土壤追肥或叶面喷肥。
2.1.4.4园林树木施肥量应根据树木大小、肥料种类及土壤肥力状况而定。施用时要用量准确,并充分粉碎,与土壤混合后要撒施均匀,随即浇水,严禁肥料裸露。乔木胸径15cm以下的,每年每3cm胸径应施堆肥1.0kg,胸径在15cm以上的,每年每3cm胸径施堆肥1.0-2.0kg,树木壮年期欲扩大树冠及观花观果植物,应适当增加施肥量。
2.1.4.5用铁篦子等完全封闭的树埯,应预留专门的灌溉和施肥口。
2.1.5更新、调整和伐树
2.1.5.1种植结构调整和伐树应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2.1.5.2具备以下条件上报批准后再移植或伐树:
2.1.5.2.1密植林的调整与间伐。
2.1.5.2.2更新树种。
2.1.5.2.3枯朽、衰老、严重倾斜、对人和物体构成危险的。
2.1.5.2.4配合有关供电、建筑或市政公用工程。
2.1.5.3伐除树木时,应设安全员,划定安全范围并围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伐除的树干、树枝等要及时清运;树桩高度应尽量降低,并必须在两日内刨除树桩,并及时采取补种或铺装措施,做到场光地净,确保绿化景观的完美和行人、车辆的安全。
2.1.6病虫害防治
2.1.6.1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2.1.6.2应科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护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以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
2.1.6.3及时清理带病虫的落叶、杂草等,消灭病源、虫源,防止病虫扩散、蔓延。
2.1.6.4应加强病虫检查,发现主要病虫害应根据虫情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危险性病虫害,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并迅速采取扑灭措施。
2.1.6.4.1生物防治
应保护和利用天敌,创造有利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微生物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螨治虫、以激素治虫,以菌治病虫等。
2.1.6.4.2物理防治
主要包括饵料诱杀、灯光诱杀、潜所诱杀、热处理、截止上树、人工捕捉、挖蛹或虫、采摘卵块虫包、刷除虫或卵、刺杀蛀干害虫、摘除病叶病梢、刮除病斑、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等。
2.1.6.4.3化学防治
a)应选用高效、低毒、无污染、对天敌较安全的药剂。严禁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杀虫脒、蝇毒磷乳粉、除草醚、久效磷、对硫磷等对人毒性较大、污染较重、对天敌影响较大的明令禁止化学农药。用药时,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应抓住时机,对症下药、安全用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注意不同药剂的交替使用,同时,尽量采取兼治,减少喷药次数。(对梅、桃、李、樱花、榔榆、榉树、忌用氧化乐果防治。)
b)选用新的药剂和方法时,应先经试验,证明有效和安全时,才能大面积推广。
2.1.6.5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及《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2.1.7防寒
2.1.7.1加强肥水管理,并浇足浇透。合理安排修剪时期和修剪量,使树木枝条充分木质化,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抗寒能力。
2.1.7.2对不耐寒的树种和树势较弱的植株应分别采取不同防寒措施。
2.1.8防台风
2.1.8.1及时接听收看台风预报,密切注意台风动向。
2.1.8.2做好防台预案,成立抢险突击队,备足防台物资。
2.1.8.3台风前加强防御措施,合理修剪,加固护树设施,以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台风吹袭期间迅速清理倒树断枝,疏通道路。台风后及时进行扶树、护树,补好残缺,清除断枝、落叶和垃圾,使绿化景观尽快恢复。同时要求随着树木的长大,及时将护树带或铁箍放松,以免嵌入树皮内。遇雷风雨、人畜危害而使树木歪斜或倒树断枝,要立即处理、疏通道路。
2.2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2.2.1应根据不同花卉植物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应用要求和周围环境状况,进行养护管理,使其适时开花,花繁色艳。
2.2.2宿根花卉萌芽前应剪除上年残留枯枝、枯叶。
2.2.3花坛、花径和各种容器栽植花卉应及时灌水,矮牵牛等忌水涝花卉应注意排涝,花池应在适当位置加设排水孔。
2.2.4及时中耕除草,作业时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宿根花卉萌芽期应特别注意保护新生嫩芽,同时及时剪除多余萌蘖。
2.2.5结合浇灌和中耕适量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结构。
2.2.6宿根花卉花谢后应及时去除残花、残枝和枯叶,并加强肥水管理;1年生草花花后失去观赏价值的应及时更换。
2.2.7及时清理死苗,并按原品种、原规格补齐。
2.2.8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清理株间的枯枝落叶,对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
2.2.9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并参照《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2.2.10对不耐寒的宿根花卉应分别采取覆土等不同防寒措施,确保安全越冬。
2.3草坪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2.3.1草坪的养护管理,应在了解各草种生长习性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草坪的功能进行。
2.3.2修剪
2.3.2.1草坪的修剪应根据不同草种的习性和观赏效果,进行定期修剪,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
2.3.2.2剪草的高度以草种、季节、环境等因素而定。一次修剪高度不大于草高的1/3。 冷季型草坪(如高羊茅等)生长季宜控制在8cm,休眠期宜控制在10-12cm;暖季型草坪生长季宜控制在4-6cm,休眠期控制在4cm。
2.3.3浇水
2.3.3.1人工草坪应适时进行浇灌,每次要浇足浇透。雨季应注意排水,干热天气尤其是冷季型草应适当喷水降温保护草地。
2.3.4施肥
2.3.4.1草坪建植时应施基肥,之后每年应根据草坪草的生长状况进行适当追肥。
2.3.4.2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冷季型草坪返青前,可施腐熟粉碎的有机肥,施肥量
50g/m2~150g/m2,或施10g/m2尿素或10g/m2磷酸二铵等;生长期应视草情,适当增施磷、
钾肥;晚秋时期,可施氮、磷、钾复合肥或纯氮肥2次~3次,每次约10g/m2~15g/m2。暖季型草,如马尼拉草等可于5月和8月各施10g/m2尿素。
2.3.4.3草坪施肥须均匀,撒施后及时灌水。
2.3.5除杂草、补植
2.3.5.1人工建植的草坪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草坪纯度。
2.3.5.2使用除草剂必须慎重,应先试验,再应用。
2.3.5.3对被破坏或其他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草应及时更换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面。
2.3.5.4补植时应补种与原草坪相同的草种;适当密植,并加强管理养护,尽快与周围草坪一致。
2.3.5.53年生以上草坪应采取打孔透气、疏草等措施。
2.3.6病虫害防治
2.3.6.1草坪的病虫害防治,应在加强养护管理的基础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2.3.6.2草坪化学防治应在4月下旬开始,此后根据病情适时喷药。
2.3.6.3草坪害虫主要有:蛴螬、斜纹夜蛾、草地螟等,其主要防治方法可用挨打、灭扫利等农药进行防治。
2.3.6.4草坪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并参照《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2.4 园林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2.4.1 草本类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参照草坪和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2.4.2 木本类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参照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2.5竹类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2.5.1本标准是以本市引种成功的淡竹、玉竹、孝顺竹、雷竹等养护管理草本类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参照草坪和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木本类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参照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技术术措施。
方法为主,其它品种可参照执行。
2.5.2间伐修剪
2.5.2.1竹林的间伐修剪应在晚秋或冬季进行,间伐按照以保留4-5年生以下立竹,去除6-7年生,尤其是生以上老竹的原则进行。使竹林立竹年龄组成为1度~2度竹占40%左右,3度~4度竹占45%以上,5度竹占15%左右。
2.5.2.2应及时清除枯死竹干和枝条,砍除老竹、病竹和倒伏竹。
2.5.2.3竹林过密应适当间伐或间移,使留竹分布均匀,并及时用土杂肥回填土坑。
2.5.3施肥
2.5.3.1竹林应以施有机肥为主,并适量加入含铁的复合肥料,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以4:2:4为宜。宜于早春3月和11月~12月施肥。
2.5.3.2应在竹林计划延伸的位置,深翻土地,并压入青草或填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杂肥。
2.5.4浇灌
2.5.4.1应于每年春季出笋前(3月左右)浇足(俗称催笋水)。雨季可视降雨情况浇灌,秋季(11月、12月上旬)浇足(俗称孕笋水),冬季过于干旱时可适当喷水。
2.5.5管理
2.5.5.1竹林每经过3年~5年,应深翻、断鞭,将4年生以上的老鞭及每年砍伐后的竹蔸挖出。
2.5.5.2竹林应于每年初冬适量培土。
2.5.6病虫害防治
2.5.6.1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应以控制红蜘蛛、蚜虫等为主,经常检查,掌握虫情发展规律,及时防治。
2.5.6.2竹林应加强抚育管理,保留适当密度,使竹林通风透光、生长健壮。
2.5.6.3应注意因干旱、水湿、冷冻、日灼、风害、缺肥等所致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2.5.6.4竹林主要病害防治
2.5.6.4.1竹丛枝病:加强抚育管理,3月~5月清除病枝或病株。
2.5.6.4.2竹杆锈病:合理砍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及早砍除病竹。
2.5.6.5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并参照《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2.6园林绿地管理要求
2.6.1保持绿地内无垃圾杂物,无鼠洞和蚊蝇滋生地等,发现鼠洞要随时堵塞。及时清除“树挂”等白色污染物及绿地内水面的杂物。
2.6.2清除垃圾杂物后应注意保洁,集中后的垃圾杂物和器具应摆放在隐蔽的地方,严禁焚烧垃圾和枯枝落叶。
2.6.3应保护好绿地内的花草树木,保持绿地的完整。经批准临时占用的绿地,应按时收回,并监督恢复原状。
2.6.4加强监管,严禁绿地内堆放杂物和停放与绿化作业无关的一切车辆;严禁在绿地植物上贴挂标语、晾晒衣物等。
2.6.5应保证围栏、护网、绿化供水及观赏、游艺等设施的完整美观,防止绿化用水等被盗用。对损坏的园林设施,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2.7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2.7.1针对古树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古树生长的特点,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实现科学管理和养护。
2.7.2古树生长各项环境指标控制范围。
2.7.2.1土壤有效孔隙度不得低于10%。
2.7.2.2土壤容重不得超过1.3g/cm3。
2.7.2.3土壤含水量控制在5%~20%之间,以15%~17%为宜。
2.7.2.4土壤中固相、液相、气相比控制在5:3:1左右。
2.7.2.5夏季土壤温度控制在15℃~29℃之间。
2.7.2.6平衡营养,防止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短缺或过量,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1%。
2.7.2.7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
2.7.2.8太阳光照强度不低于8000Lux。
2.7.3古树与周围其他植物之间关系。
2.7.3.1松柏类古树周围可适量保留壳斗科树种如栎、槲等,以利菌根菌的活动,促进古树生长。
2.7.3.2古松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严禁种植核桃树、榆树,避免对其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2.7.3.3除对古树生长有利的部分植物可进行适量保留外,须对古树周围生长的阔叶树、速生树和杂灌草进行控制。
2.7.4保持古树及周围环境的清洁。
2.7.5加强古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2.7.6因地制宜地设置围栏保护古树,孤立树或树群围栏与树干的距离不小于3m。
2.7.7古树保护范围内(树冠垂直投影外沿3m范围内)禁止动土或铺砌不透气材料。各种施工范围内的古树必须在其保护范围边缘事先采取保护措施。
2.7.8古树根系分布范围内严禁设置临时厨房或厕所等有污染气体、液体的设施和排放污水的渗沟;严禁在树下堆放污染古树根系、土壤的物品,如石灰、人粪尿、垃圾、废料或倒污水等。
2.7.9严禁在树体上钉钉子、绕铁丝、挂杂物或作为施工的支撑点。严禁攀折、刮蹭和刻划树皮等伤害古树的行为。
2.7.10有纪念意义和特殊观赏价值的古树,应保留其原貌,对枯枝采取防腐处理。需修剪的应制定修剪方案,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古树树体上的伤疤或空洞应及时填充修补,防止进水。
2.7.11古树树体及大枝有倾倒、劈裂或折断的可能时,应及时采取加固或支撑等保护措施。
2.7.12高大树体必须安装避雷装置,以防雷击。
2.7.13坡林地环境的古树应有下木和地被植物伴生的自然生态环境。应对坡坎进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平地古树林地应适时适地栽种豆科地被植物。浇水应一次浇透浇足。
2.7.14古树复壮要严格采用成功的方法,吸收和运用新的研究成果,及时报请主管部门审查。
2.7.15古树复壮和移植工程必须是具有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企业方可承担。古树移植必须确保成活。施工技术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报请市建设规划局审查批准后,并在园林部门监督下实施。移后要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制,及时制定养护方案,并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质量。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3.1一级养护质量标准
3.1.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完善,管理得当,绿化充分,植物配置合理。
3.1.2园林植物
3.1.2.1生长势好。生长超过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待以后调查确定)。新建绿地各种植物2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3.1.2.2叶、枝、干健壮:①叶色正常,叶大而肥厚;②在正常的条件下不黄叶,不焦叶、不卷叶、不落叶,叶上无虫尿、虫网、基本无灰尘;③被啃咬的叶片最严重的每株在5%以下(含5%,下同)。④无明显枯枝、死枝、枝条粗壮,过冬前新梢木质化;⑤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⑥介壳虫最严重处主枝干上100平方厘米1头活虫以下(含1头,下同),较细的枝条每尺长的一段上在5头活虫以下,株数都在2%以下;⑦树冠完整,分支点合适,主侧枝分布均称和数量适宜、内膛不乱、通风透光。
3.1.2.3行道树无缺株。
3.1.2.4草坪覆盖率应基本达到99%;草坪内杂草控制在5%以内;生长茂盛,颜色正常,不枯黄;每年修剪次数:暖地型6次以上,冷地型15次以上;无病虫害。
3.1.3行道树和绿地内无死树,树木修剪合理,树形美观,能及时很好地解决树木与电线、建筑物、交通等之间的矛盾。
3.1.4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沫等):重点地区路段能做到随产随清,其它地区和路段做到日产日清;绿地整洁,无砖石瓦块、筐和塑料袋等废弃物,并做到经常保洁。
3.1.5假山、亭、廊、园路、牌饰、井盖和电器设施等园林设施完整,保持整洁,及时维护和油饰。
3.1.6无明显的人为损坏,绿地、草坪内无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树树干基本无钉栓刻画现象;树下距树干2米范围内无堆物堆料、搭棚设摊、圈栏等影响树木养护管理和生长的现象,2米以内如有,则应有保护措施。
3.2二级养护质量标准
3.2.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比较完善,管理基本得当,植物配置合理,基本达到黄土不露天。
3.2.2园林植物
3.2.2.1生长势正常。生长达到该树种该规格的平均生长量。新建绿地各种植物3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3.2.2.2叶、枝、干正常:①叶色、大小、薄厚正常;②较严重黄叶、焦叶、卷叶、带虫尿虫网灰尘的株数在2%以下;③被啃咬的叶片最严重的每株在10%以下。④无明显枯枝、死枝;⑤有蛀干害虫的株数在2%以下;⑥介壳虫最严重处主枝主干100平方厘米2头活虫以下,较细枝条每尺长一段上在10头活虫以下,株数都在4%以下;⑦树冠基本完整,主侧枝分布均称,树冠通风透光。
3.2.2.3行道树缺株在l%以下,并适时补种。
3.2.2.4草坪覆盖率达95%以上;草坪内杂草控制在10%以内;生长和颜色正常,不枯黄;每年修剪次数:暖地型4次以上,冷地型10次以上;基本无病虫害。
3.2.3行道树和绿地内无死树,树木修剪基本合理,树形美观,能较好地解决树木与电线、建筑物、交通等之间的矛盾。
3.2.4绿化生产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绿地内无明显的废弃物,能坚持在重大节日前进行突击清理。
3.2.5假山、亭、廊、园路、牌饰、井盖和电器设施等园林设施完整,基本保持整洁,及时维护和油饰。
3.2.6无较严重的人为损坏。对轻微或偶尔发生难以控制的人为损坏,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绿地、草坪内无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树树干无明显地钉栓刻画现象,树下距树2米以内无影响树木养护管理的堆物堆料、搭棚、圈栏等。
3.3三级养护质量标准
3.3.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基本完善,植物配置基本合理,裸露泥土不明显。
3.3.2园林植物
3.3.2.1生长势基本正常。新建绿地各种植物4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3.3.2.2叶、枝、干基本正常:①叶色基本正常;②严重黄叶、焦叶、卷叶、带虫尿虫网灰尘的株数在10%以下;③被啃咬的叶片最严重的每株在20%以下。④无明显枯枝、死杈:⑤有蛀干害虫的株数在10%以下;⑥介壳虫最严重处主枝主干上100平方厘米3头活虫以下,较细的枝条每尺长一段上在15头活虫以下,株数都在6%以下;⑦90%以上的树冠基本完整,有绿化效果。
3.3.2.3行道树缺株在3%以下,并适时补种。
3.3.2.4草坪覆盖率达90%以上;草坪内杂草控制在15%以内;生长和颜色正常;每年修剪次数:暖地型2次以上,冷地型6次以上。
3.3.3行道树和绿地内无明显死树,树木修剪基本合理,能较好地解决树木与电线、建筑物、交通等之间的矛盾。
3.3.4绿化生产垃圾主要地区和路段做到日产日清,其他地区能坚持在重大节日前突击清理绿地内的废弃物。
3.3.5栏杆、园路和井盖等园林设施比较完整,能进行维护和油饰。
3.3.6对人为破坏能及时进行处理。绿地内无堆物堆料、搭棚侵占等,行道树树干上钉栓刻画现象较少,树下无堆放石灰等对树木有烧伤、毒害的物质,无搭棚设摊、围墙圈占树等。
4附则
4.1有关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注解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
4.2本技术规程自1月1日起实施,由台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处负责解释。
4.3术语和定义
4.3.1乔木
具有一个直立主干的木本植物。
4.3.2灌木
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
4.3.3藤本
是一类需要其他植物或岩石或特殊地上物支撑、扶摇而上,以获得阳光的攀援植物。
4.3.4花卉
凡是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特别是花朵美丽,色彩鲜艳,以观花为主以及根、茎、叶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或木本植物,统称为花卉。
4.3.5地被植物
是指用于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
4.3.6草坪
即草皮植被,通常是指以禾本科草或其他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4.3.7树冠
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4.3.8花蕾期
植物从花芽萌动到开花前的时期。
4.3.9叶芽
形状较瘦小,先端尖,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4.3.10花芽
形状较肥大,略呈圆形,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4.3.11不定芽
在枝条上没有固定位置,重剪或受刺激后会大量萌发的芽。
4.3.12生长势
植物的生长强弱。泛指植物生长速度、整齐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蘖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4.3.13行道树
栽植在道路两旁,并构成街景的树木。
4.3.14古树名木
树龄达百年以上或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以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4.3.15分枝点
乔木主干上开始出现分枝的部位。
4.3.16主干
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枝点之间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4.3.17主枝
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4.3.18侧枝
自主枝生出的较小枝条。
4.3.19小侧枝
自侧枝上生出的较小枝条。
4.3.20春梢
初春至夏初萌发的枝条。
4.3.21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对园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
4.3.22整形修剪
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长成特定形状的技术措施。
4.3.23冬季修剪
自秋冬至早春植物休眠期内进行的修剪。
4.3.24夏季修剪
在夏季植物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
4.3.25伤流
树木因修剪或其它创伤,造成伤口处流出大量树液的现象。
4.3.26短截
在枝条上选留几个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达到减少枝条,刺激侧芽萌发新梢的目的。
4.3.27回缩
在树木二年以上生枝条上剪截去一部分枝条的修剪方法。
4.3.28疏枝
将树木贴近着生部或地面的枝条剪除的修剪方法。
4.3.29摘心、剪梢
将树木枝条剪去顶尖幼嫩部分的修剪方法。
4.3.30施肥
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为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采取的肥料施用措施。
4.3.31基肥
植物种植或栽植前,施入土壤或坑穴中以作为底肥的肥料,多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4.3.32追肥
植物种植或栽植后,为弥补植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不足而追加施用的肥料。
4.3.33病虫害防治
对各种植物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
4.3.34人工防治病虫害
针对不同病虫害所采取的人工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饵料诱杀、灯光诱杀、潜所诱杀、热处理、截止上树、人工捕捉、挖蛹、摘除卵块虫包、刷除虫卵、刺杀蛀干害虫以及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摘除病叶病梢、刮除病斑等措施。
4.3.35除草
植物生长期间人工或采用除草剂去除目的植物以外杂草的措施。
4.3.36灌溉
为调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而采取的人工引水浇灌的措施。
4.3.37排涝
排除绿地中多余积水的过程。
4.3.38冠下缘线
由同一道路中每株行道树树冠底部缘线形成的线条。
4.3.39黄土不露天
利用草坪等地被植物或树皮等其它材料,对绿地内和树冠下的裸露土地进行覆盖,以期达到绿化、美化、抑尘和保墒的目的。
4.3.40分级养护管理
根据园林绿地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和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将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分成不同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级养护管理、二级养护管理、三级养护管理等三个等级。
篇11:无公害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一)
无公害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一)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尢公害食品黄瓜生产. 二、产地环境 应符合本汇编中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作 者:山东省农业厅质监处 作者单位: 刊 名: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KNOWLEDGE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篇12:蚌埠地区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蚌埠地区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发展无公害大豆生产,利国、利民、利己.蚌埠市怀远县的'沿淮湾地和五河县沿淮地区具有非常适宜发展无公害优质高蛋白大豆的土壤、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本文参照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DB34/2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了蚌埠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主要技术有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安排茬口、精细整地施肥、加强田管和适时收获储藏等.
作 者:潘虹 作者单位: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蚌埠,233000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9 15(14) 分类号:S565.1 关键词:蚌埠 大豆 无公害 技术规程篇13:无公害食品西瓜生产技术规程(一)
无公害食品西瓜生产技术规程(一)
一、范围 一.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无公害食品西瓜的生产. 二、产地环境. 无公害西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本汇编中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的要求.
作 者:山东省农业厅质监处 作者单位: 刊 名: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KNOWLEDGE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篇14: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分析论文
1.1 存在问题 存活率=(存活下来的个数)÷(原有的总数)*100%。园林施工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植被存活率严重影响着园林技术管理质量水平。目前,就技术管理来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植被存活率较低。较低的成活率加大了园林建设的返修工作量,在补栽过程中,可能会上海已经成活的其他植被,增加了园林施工建设的整体施工成本。要想提高覆盖植物的成活率,必须了解影响植物成活率的因素。植被存活率低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从外地引进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第二,没有在植物最适宜成长的阶段进行种植;第三,土壤元素遭到破坏,不适应植被的成长。其次,没有对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在进行园林施工工作的时候,选取的施工地点对城市环境的要求特别高,一是施工场地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二是空气中的灰尘不能太多,且不能有太多建筑施工垃圾,最好选择没有经过污染的土地进行建设;三是引入的外来植物不能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改变;四是施工场地要健在居民区附近,且在有一定风景基础的地方。最后是地形问题。虽然现在的施工管理技术可以根据地形建立优美的园林艺术,但是地形不能过于复杂,地质情况也不能过于恶劣,最好是建在易于施工的地形。
1.2 管理措施 对应着出现的相关问题,总结了4个主要应对措施。第一,要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此外,施工人员之间要加强交流,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互帮互助,争取顺利、安全、和谐地完成项目工程;施工方要和设计者加强交流,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修改设计方案,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栽种植被这一环节进行的过程中,种树和种花种草的工作是不同的,种植人员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了解相关技术,或者与设计者沟通,做到植物的比例与大自然的成长比例协调统一,使园林建设实现自然的目标。因此,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是必要的。第二,管理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建立针对绿化员工的奖惩制度,促进施工人员对自我技术的提升。第三,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要学会施工技巧,安排好各个程序需要的人员,做到整个工作的有序和整齐。第四,针对原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措施,即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这对于整个园林施工活动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专业的管理技能、优秀的'协调能力是园林工程建设成功的基础,把握好园林施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是园林施工建设成功的关键,将每一个环节和施工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合理规划是园林施工建设成功的主要措施。
1.3 技术管理 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从我国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4个方面。一是技术人员没能和施工人员积极进行配合,专业人员没有进行对非专业知识的了解,非专业人员没有做好对专业知识的基本了解,两者在进行融合时,会出现比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管理者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二是园林施工的建设制度不健全,且技术管理手段落后。三是外部环境对园林施工的整个过程有较大影响,施工工期随时可能由于自然灾害原因和认为原因造成拖延,这种情况施工技术管理者根本无法进行相应管理。四是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规范得不到完善,园林的养护方式目前还较为粗放,没有先进的养护技术作为依托,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园林施工技术的开展需要以植物的栽培作为载体,栽培的植物大多数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因此,园林施工质量在施工工作刚刚完成的时很难发现。对园林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的把握是提高园林施工整体质量的关键,必须将两者进行合理地融合贯通,把握好园林施工的每一个细节,做好对细节的技术管理。
篇15: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规程
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规程
蔗糖业是孟连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提高蔗糖业的科技水平,走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之路,应加快甘蔗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升旱地甘蔗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实现高产、高效.
作 者:沈忠祥 作者单位:孟连县植保植检站,665800 刊 名:云南农业 英文刊名:YUNNAN AGRICULTURE 年,卷(期): “”(10) 分类号:S5 关键词:旱地甘蔗 抗旱节水栽培 槽植技术篇1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总则有哪些?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总则有哪些?
,
篇17: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针对马铃薯在低海拔地区容易发生因病毒感染而导致品种种性退化的现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甘南州高海拔地区种植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系列),总结提出了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作 者:朱君 尚永芳 陈玉花 吴雪莲 作者单位:甘南州农科所,甘肃甘南,747000 刊 名:农业科技与信息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S5 关键词:甘南 高海拔地区 脱毒马铃薯 栽培技术规程★ 采煤工作总结
★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生产规程
【技术规程范文(共17篇)】相关文章: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024-01-30
采矿技术员岗位职责2024-04-08
设备保养管理规章制度2023-10-31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2022-09-18
技术员个人年终述职报告2023-12-02
安全生产责任制范本2022-05-22
学校设备设施维修维护制度2023-03-30
电厂员工个人专业技术总结2022-09-03
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制度2023-09-03
设备管理总结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