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山歌》(明)冯梦龙

时间:2023-06-06 07:33:5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序《山歌》(明)冯梦龙(推荐6篇)由网友“千山万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序《山歌》(明)冯梦龙,供大家阅读参考。

序《山歌》(明)冯梦龙

篇1:序《山歌》(明)冯梦龙

书契以来[1],代有歌谣,太史所陈[2],并称风雅[3],尚矣[4]。自楚骚唐律[5],争妍竞畅[6],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7],荐绅学士家不道也[8]。唯诗坛不列,荐绅学士不道,而歌之权愈轻[9],歌者之心亦愈浅。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谱耳[10]。虽然,桑间、濮上[11],国风刺之[12],尼父录焉[13],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山歌虽俚甚矣[14],独非郑、卫之遗欤[15]?且今虽季世[16],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于太史者为彼,而近代之留于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林云尔[17]。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18],其功于《挂枝儿》等[19],故录《挂枝词》而次及《山歌》。

注释:

[1]书契:文字。[2]太史所陈:《礼记.王制》有“天子……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的记载。陈诗,就是将搜集的民间歌谣呈给天子。[3]风雅:《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的合称。[4]尚:崇尚、推崇。这里指对歌谣很推崇。[5]楚骚:楚国屈原《离骚》所创制的骚体诗。唐诗:唐代的律诗。[6]争妍(yàn)竞畅:争相比美、竞相流传。[7]野竖:乡村少年。矢口:随口。[8]荐绅:缙绅。指士大夫有官位的.人。[9]权:这里指轻重程度。[10]私情:这里指男女爱情。[11]桑间、濮上:《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郑玄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亡国之音于此水出也。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已而自沉于濮水。”桑间、濮上本是河南的地名,因有上述传说,就成为靡靡之音和淫靡之俗的代称。[12]国风刺之:《诗序》认为:《诗经.国风》中收录《郑风.溱洧》、《卫风.氓》一类诗是讽刺“淫风大行”。[13]尼父:孔子,字仲尼。人们尊称他为尼父。[14]俚:粗俗。[15]郑、卫:《诗经》中“郑风”和“卫风”。多收录情歌。[16]季世:末世。[1]倘:或者。[18]发名教之伪药:揭发封建礼教的虚伪性。[19]《挂枝儿》:作者编的另一部民歌集。大多是情歌。等:相同。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词奴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屡考科举不中。崇祯三年(1630)取得贡生资格,任丹徒县训导,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十一年归隐乡里。晚年参加过抗清斗争。

他重视戏曲、小说、山歌等通俗文学。编辑有拟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还编印了民间歌

曲集《挂枝儿》和《山歌》,收录盛行于吴中的民间歌曲800多首;又编有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等。对明代小说、戏曲和民间歌曲的繁荣有很大贡献。

今有《冯梦龙诗文》,橘君辑注。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本文选自《冯梦龙诗文》,是为《山歌》这部民歌集所写的序文。文章论述了山歌的起源和发展情况,指出了山歌“情真”的特色,并说明编辑《山歌》的目的,就是为了“藉以存真”,“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文章反映了作者对民间歌曲的重视,和对文人诗坛上“假诗文”的批评。

篇2:山歌,山歌明无名氏,山歌的意思,山歌赏析

山歌,山歌明无名氏,山歌的意思,山歌赏析 -诗词大全

山歌

作者:明无名氏  朝代:明 不写新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这般心事有谁知!

篇3:滕王阁序 方明

《滕王阁序》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

篇4:明序・入情・悟理

明序・入情・悟理

[作者]  广东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   梁绍琛

[内容]

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按顺序复述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2)帮助学生了解克莱谛和“我”的具体表现,并从而得到启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3)认识生字词,读写“思考・练习”中指定的词语,并能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写成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按顺序具体复述故事情节,归纳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能读通一些长句。领会最后一段里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师:前面学习过《她是我的朋友》,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要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我们同学之间往往因为一些小事争吵得难分难解,甚至把同学当成仇人,这值得吗?让我们学习新课《争吵》,看看应该怎样做。(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

2.初读明序。①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故事的顺序,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②学习生字,正音。(检查预习情况)③学生议论,初步给课文分段。④指定学生按段落顺序,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3.细读入情。了解“我”和克莱谛的表现,领会一些长句或句群的意思。

①师:“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板书“嫉妒”并解释)你能按课文把吵架的起因具体说说吗?(要求学生把“小石匠……骂了他一句”这个句群的顺序和关系说清楚)师:“我”为什么要进行“报复”?如何报复?(板书“微笑”、“报复”)②师:过后“我”气全消了,又有什么想法?(学生齐读“我很后悔……怎么也说不出来”一段。要求读出后悔想改正、又没有勇气改正的复杂心情。)师:为什么说克莱谛是个“好人”?(指导学生读通“我想起……的情形……种种情形”这一长句)师:为什么“我”明知克莱谛是个“好人”,自己做得不对,并想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教导,却不肯去“向他认错”呢?(爱面子)学生默读第6――8自然段。师:为什么克莱谛眼里表示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为“我”坚持错误而难过,板书“悲哀”)克莱谛说“我在外边等你”与“我”回答“我也等着你”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的含义?“我”作了什么思想准备?(作出“防御”准备。板书“防御”)

③学生默读第9――13自然段,默读时画出描写克莱谛和“我”的不同表现的词语,并深入领会。师:“我”只是想“防御”,不还手,为什么当克莱谛走近来,又“举起戒尺”?(克制不住自己,错误越陷越深。板书“拿着”、“举起”)克莱谛面对“我”举起的戒尺,有什么表现?(板书“微笑”、“拨开”、“温和”)他们终于怎样?(学生齐读“我愣住了……高高兴兴地分手”,板书“愣妆、“觉得”、“高高兴兴”。注意引导学生领会“愣转―觉得――高高兴兴”的心理过程。)由学生分角色朗读9―13自然段,读后评议。

④指定一个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父亲为什么听了“我”的话反而不高兴?你对父亲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小组议论。板书“既然……就……更……”,齐读,指导学生领会这个长句子的深刻含义。)

4.三读悟理。(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思想认识。)

①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归纳段落大意,写出段落提纲,用幻

[1] [2]

篇5:明序・入情・悟理

明序・入情・悟理

[作者]  广东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   梁绍琛

[内容]

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按顺序复述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2)帮助学生了解克莱谛和“我”的具体表现,并从而得到启发教育。(3)认识生字词,读写“思考・练习”中指定的词语,并能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写成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按顺序具体复述故事情节,归纳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能读通一些长句。领会最后一段里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师:前面学习过《她是我的`朋友》,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要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我们同学之间往往因为一些小事争吵得难分难解,甚至把同学当成仇人,这值得吗?让我们学习新课《争吵》,看看应该怎样做。(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

2.初读明序。①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故事的顺序,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②学习生字,正音。(检查预习情况)③学生议论,初步给课文分段。④指定学生按段落顺序,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3.细读入情。了解“我”和克莱谛的表现,领会一些长句或句群的意思。

①师:“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板书“嫉妒”并解释)你能按课文把吵架的起因具体说说吗?(要求学生把“小石匠……骂了他一句”这个句群的顺序和关系说清楚)师:“我”为什么要进行“报复”?如何报复?(板书“微笑”、“报复”)②师:过后“我”气全消了,又有什么想法?(学生齐读“我很后悔……怎么也说不出来”一段。要求读出后悔想改正、又没有勇气改正的复杂心情。)师:为什么说克莱谛是个“好人”?(指导学生读通“我想起……的情形……种种情形”这一长句)师:为什么“我”明知克莱谛是个“好人”,自己做得不对,并想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教导,却不肯去“向他认错”呢?(爱面子)学生默读第6――8自然段。师:为什么克莱谛眼里表示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为“我”坚持错误而难过,板书“悲哀”)克莱谛说“我在外边等你”与“我”回答“我也等着你”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的含义?“我”作了什么思想准备?(作出“防御”准备。板书“防御”)

③学生默读第9――13自然段,默读时画出描写克莱谛和“我”的不同表现的词语,并深入领会。师:“我”只是想“防御”,不还手,为什么当克莱谛走近来,又“举起戒尺”?(克制不住自己,错误越陷越深。板书“拿着”、“举起”)克莱谛面对“我”举起的戒尺,有什么表现?(板书“微笑”、“拨开”、“温和”)他们终于怎样?(学生齐读“我愣住了……高高兴兴地分手”,板书“愣妆、“觉得”、“高高兴兴”。注意引导学生领会“愣转―觉得――高高兴兴”的心理过程。)由学生分角色朗读9―13自然段,读后评议。

④指定一个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父亲为什么听了“我”的话反而不高兴?你对父亲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小组议论。板书“既然……就……更……”,齐读,指导学生领会这个长句子的深刻含义。)

4.三读悟理。(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思想认识。)

①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归纳段落大意,写出段落提纲,用幻灯订正。指定学生按提纲具体复述课文。

②师:读了这篇课文后,你对克莱谛和“我”两个人物有什么认识?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在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讨论后回答。教师围绕“板书”帮助学生归纳两个人物的特点:克莱谛――谅解同学,主动团结同学。“我”――嫉妒,多疑;有进步要求,能认识错误,但没有勇气改正错误。)

③课堂上练笔:按课后练习要求,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写一个片段,把“诚心诚意”、“缘故”这两个词用进去。(先说后写。用幻灯显示一个同学写的片段,集体评改,其他同学互相交流,教师抽查。)

三、板书设计:21争吵(chǎo)克莱谛“我”(安利柯)微笑报复悲哀后悔微笑防御温和拿着――举起拨开愣转―觉得(高高兴兴地分手)“既然……就……更……”

篇6:文征明滕王阁序全文

文徵明(1470-1559),明湖广行省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东县)人,成化六年十一月六日(1470年11月28日)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县),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1559年3月28日)去世,享年90岁。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号“ 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官至翰林待.

南昌(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略论冯梦龙的民歌观

冯梦龙的名人名言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及答案

国风经典励志句子

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随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历史典故

宽容的古诗文名句

南昌滕王阁风景小学生作文

古诗文名句

游滕王阁观后感800字

序《山歌》(明)冯梦龙
《序《山歌》(明)冯梦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序《山歌》(明)冯梦龙(推荐6篇)】相关文章:

议论文素材:26.理想2023-08-07

励志古诗词经典名句2022-05-08

属于中国古代名人的座右铭2022-08-24

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2023-04-24

励志霸气诗句2023-08-22

形容人物的四字词语2023-05-14

励志古诗词有哪些2022-12-27

我的美术“百宝箱”教学设计2022-12-11

古人是如何读书的2023-07-23

闺智部·总序原文及翻译参考2022-07-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