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散文(共8篇)由网友“二十二年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千古绝唱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千古绝唱散文
千古绝唱散文
东汉,是一个政局动荡的年代。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文学家蔡文姬出生在那个年代,她的父亲蔡邕是著名的大文学家和大书法家,在父亲的熏陶下,她博学多才,诗词歌赋、口才音律皆出类拔萃。她写的《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作的《胡笳十八拍》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蔡文姬一生命运坎坷,16岁时嫁给望族子弟,不久丈夫病死,她在战乱之中被掳匈奴,被逼嫁给异族,后曹操用重金将她赎回,又在曹操安排之下嫁给田校慰董祀。可董祀对她并不看重,婚后不久犯罪被处以死刑,她蓬首跣足,向曹操苦苦哀求才保住了丈夫的性*命。但是苦难无损她内心的高贵,苦难让她的生命坚如磐石,让她的才华灿若夏花,让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男子相形见绌。
在边塞,被掳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故国在望,但此刻,她悲喜莫名,难舍难留,此一去就要与两个稚子从此天涯海角,相见无期。她不由得抚起手中的胡琴,奏出一曲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借此抒发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一拍,共十八章,反映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据说音乐哀怨惆怅,断人肝肠。
读《胡笳十八拍》,仿如看到这名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她的屈辱和痛苦与琴音一起慢慢流淌……“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蔡文姬的痛苦源于她所处的年代,胡虏强盛,烽火遍地,她被匈奴人掳去,并被逼嫁与匈奴的左贤王,生下了两个胡族的儿子。 “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让她身体倍受摧一残;“毡裘为裳”“羯膻为味”让她寢食难安。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国土,“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她在屈辱之下忍辱偷生,只为有朝一日重返故乡。后来,曹操平定中原,与匈奴修好,想到老师唯一的'女儿还被匈奴人所俘虏,于是派使节用黄金和白玉将她赎回。“回归故土”与“骨肉一团一聚”都是美好的,但她却不能两全,“抚抱胡儿泣下沾衣”,“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屈辱的生活结束了,而新的不幸又刚刚开始,“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一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全诗于感情如排山倒海处嘎然而止,让人沉哀入骨。
后人对《胡笳十八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唐朝人李颀作诗道“蔡女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称“《胡笳十八拍》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那个时代过去了,那个女子却以她的才情征服无数的后来者。
篇2:千古绝唱《长恨歌》
千古绝唱《长恨歌》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篇3:千古绝唱红楼梦
千古绝唱红楼梦
在红楼中,秦可卿这个人物算是重要的。尽管作为一个引子,在十二钗当中出场很早,后来又因病而逝,然这个人物不能小觑!出场虽少,但从作者于她的描写便可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物心存偏爱,贾宝玉是由她带路,去往太虚幻境。自此,牵引出红楼十二钗仙曲,预示了大观园女儿们日后的命运!
秦氏,乳名兼美,表字可卿。长得袅娜纤巧,是贾府重孙媳妇中的第一个得意之人,极受贾母、婆婆公公及下人的喜爱!可儿非常貌美,从名字便知。兼美,却是兼谁人之美?兼林和薛两者,贾宝玉悠游太虚幻境之时,这个可儿便是警幻的妹妹。文章中借宝玉的眼描写她,娇艳妩媚,略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然这两女子是大观园里众女子之首,是贾宝玉心里极为重要的两个女子。而这个可卿,作者居然让她兼两者之美,可说是用心良苦!
宝玉神游幻境中,得到警幻把妹妹可卿许配与之,两人可谓难舍难分。于此,宝玉心目中喜爱女子美于一身的'可卿为之所有。然现实中事与愿违!林和薛却是一分为二,不是合而为一的,是两个人。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酿造了这三个人的悲剧,于读者看来,宝玉最后无论和谁结合,都是空余遗憾的!
绛珠草与神瑛侍者缔结木石姻缘,缘定三生,情意之深自不必说!然作者笔下宝玉的至情至性,刻画出他对宝钗也心存些许爱慕,文章中曾有相关的描写。当然,这份爱慕比起宝玉对黛玉的心思,还是微乎其微的。贾与薛林,一个是金玉良缘,一个是木石前盟。两份姻缘如同两道枷锁,无时无刻不笼罩在他头上。然金玉良缘是他一苦苦要躲蔽的!他与黛玉两人,日久生情,以致达到心灵相通!他一直争求的是木石前盟,但话又说回来,即便宝与黛结合,宝玉夙愿得偿,他会因此十分地满足吗?就照林的个性,怕也是相爱容易相处难啊,更何况他们两个于平时就动不动拌嘴吵架。或许到那个时候,宝玉会不由得想起宝钗的百般好处,沉稳大方,宽厚待人,处事周全。如此优点,是夫妻间和睦相处的基石,而黛玉所缺乏的便是这些。可谓爱情是把双刃剑。世上少有完美之事,一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会让贾、林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难相处。因爱而恨,极为可能的事。
兼美,然现实如此残酷,凡事难随人愿。因此,可卿的名字预示着文章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将以悲剧收场。如同那首终身误: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篇4:千古绝唱经典诗句
1.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唐书》)
2.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3.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4.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5.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8.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9.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1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篇5:千古绝唱经典诗句
1.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3.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4.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5.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7.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10.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11.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1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13.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1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6.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7.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9.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0.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21.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22.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23.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
2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四)》)
26.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晚眺》)
27.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2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9.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3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篇6:千古绝唱经典诗句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梅须谦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5. 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6.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7.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11.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2. 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
13.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14.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15.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6.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8.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19.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20.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篇7:千古绝唱诗歌
千古绝唱诗歌
(一)白蛇传
江南的雨是断桥的泪,在六朝的琼花中飘来
红尘中的华彩乐章,凝成了观音座下不朽的莲台
兰花指推开了艳情春梦,青丝剪短,情丝不断
雷峰塔已倒,什么才是羁绊
匆匆的过客,留不下感伤的泪串
用清明时节的雨线,串起清秋的霜叶
雾色里的药香,化成血色的幽兰
前世今生的牵挂,谁人送伞
(二)梁祝
男人是梁,女人是柱
梁祝撑起了坟墓里的誓言
一只蝴蝶死去,另一只蝴蝶飞到花间
诀别的瞳仁含着深褐色的泪
死亡,是一场盛宴
饥渴的人们从严冬等到了春天
坟墓不断向下延伸,修到了黄泉边
却依然有彼岸花睁开惺忪的双眼
允许一只蝴蝶抖动翅膀,落入自己的心间
翅膀拍出了飓风,刮到了大洋彼岸
天空明亮,乌云染黑了桃花瓣
蝴蝶从爱的遗址里飞起来,奔向了爱人的花园
(三)高山流水
谁说爱情只发生在男女之间
高山流水是一页硕大的情笺
朝朝暮暮,用太湖石留白
我不是濠濮间的'游鱼,你不是云雾遮挡的巫山
安静地卧入你诗意的松涛里
迟暮的落日总被过雨云含泪打去
多年后,一颗星就从银河上殒落
青青两岸间闪烁着知己的磷火,烧到了天涯彼岸
(四)羊左之交
借一尊红泥小火炉,煮一罐绿蚁酒
挡不住四面风声如楚歌
窗外的雪花列队经过
一手是刀剑,一手是龙槊
听见了青草的声音,附耳在你心间
寒冷执意不走,只好摘下些并蒂的雪末
用雪花埋葬了故人的理想
泡两壶绿茶,此生再无执念
注:指羊角哀、左伯桃
(五)红拂女
剑花在白雪中料峭
落叶在秋风里萧萧
哒哒的马蹄,走在没有归期的路上
这次我绝不松手,哪怕日暮心伤
剑气划破美人愁的睫毛
香火烧透古寺外的凌霄
饮马冰河,生命如昙花般轻盈飘渺
在自己的影子里,刺落绿林里的风霜
黄叶仍风雨,躲过了多少暗箭
青楼自管弦,灌入了几杯迷汤
路见不平,只是易水边遗落的一个梦想
追逐被剑气洞穿的石头,只为再见你一笑
篇8:500句千古绝唱(1)
500句千古绝唱(1)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1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9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1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2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20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20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20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2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2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2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2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21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2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21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22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2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2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2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22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2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2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2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唐·李白·行路难)
2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李白·北风行)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2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251、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唐·高适·封丘县)
252、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253、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25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25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5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杜甫·月夜)
25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26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 少年情长散文诗
★ 坟墓散文
★ 赤壁赋教学设计
【千古绝唱散文(共8篇)】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23-04-11
爱在心头,羞在口头散文2023-08-17
赤壁赋高中语文教案2022-07-24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全文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2022-10-01
高二新教材Unit 5 The British Isles2022-06-11
常识小学作文2023-12-07
赤壁赋教学设计人教版2023-12-13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2023-06-16
阳关雪读后感2023-08-23
课文《赤壁赋》教学设计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