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得舒畅,学得快乐(精选6篇)由网友“wi”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教得舒畅,学得快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教得舒畅,学得快乐
教得舒畅,学得快乐
教 得 舒 畅,学 得 快 乐――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总结
广东碧桂园学校英语初小部 吴小霞
我校是今年秋季9月份开始启动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使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短短3个多月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积极投身于课改的过程中,饱尝了甘甜与艰辛。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喜人的变化。教师教得舒畅,学生学得快乐,我们在探索中求取课改的真谛。
一、观念的探索――求新
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真正确立,潜能能否得到充分的挖掘,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都将关系到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让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入教师的体内,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实现两个转变”“提供五个机会” “创设四种氛围”。
“实现两个转变”是:变主导者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变注重数学知识技能为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
“提供五个机会”是:创设情境,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组织丰富的数学游戏活动,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适时组织讨论,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尊重学生,给学生展示算法多样化的机会;注重联系生活,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创设四个氛围”是:民主和谐的氛围,生活数学的氛围,大胆创新的氛围,理论联系实际的氛围。
为了使教师的观念尽快转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培训措施。
培训对象多元:参与课改的数学教师(一年级教师)、非参与课改数学教师(二、三年级数学教师)、以及家长和领导。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我们除学校内部进行教师培训外,我们还积极利用家长会、校园网、报纸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课改思想,求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配合。
培训内容广泛: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改革目标、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新教材分析、信息技术等。课改培训特别注重新理念转变和体验,使转变观念和转变行为互促互动,帮助教师比较顺利地步入实验轨道。
培训形式多样:有专家报告(李一鸣专家的《新标准、新教材、新观念》;有专题讲座(王永教授的《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解读》与《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分析》);与专家对话;案例教学;论文、经验交流;说课评课;课题研究;上网学习等。
观念的改变是痛苦的,但是幸福是伴随着阵痛而来的。我们在一次次碰撞中醒悟,一次次受伤中站起来,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了,路也越走越宽了。
二、课堂教学的探索――求活
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观念融
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我们主要做了下面几件事。
1、跳出来――鼓励教师创造
[1] [2] [3] [4]
篇2:教得舒畅,学得快乐
教得舒畅,学得快乐
教 得 舒 畅,学 得 快 乐――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总结
广东碧桂园学校英语初小部 吴小霞
我校是今年秋季9月份开始启动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使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短短3个多月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积极投身于课改的过程中,饱尝了甘甜与艰辛。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喜人的变化。教师教得舒畅,学生学得快乐,我们在探索中求取课改的真谛。
一、观念的探索――求新
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真正确立,潜能能否得到充分的挖掘,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都将关系到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让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入教师的体内,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实现两个转变”“提供五个机会” “创设四种氛围”。
“实现两个转变”是:变主导者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变注重数学知识技能为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教育观。
“提供五个机会”是:创设情境,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组织丰富的数学游戏活动,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适时组织讨论,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尊重学生,给学生展示算法多样化的机会;注重联系生活,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创设四个氛围”是:民主和谐的氛围,生活数学的氛围,大胆创新的氛围,理论联系实际的氛围。
为了使教师的观念尽快转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培训措施。
培训对象多元:参与课改的数学教师(一年级教师)、非参与课改数学教师(二、三年级数学教师)、以及家长和领导。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我们除学校内部进行教师培训外,我们还积极利用家长会、校园网、报纸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课改思想,求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配合。
培训内容广泛: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新教材分析、信息技术等。课改培训特别注重新理念转变和体验,使转变观念和转变行为互促互动,帮助教师比较顺利地步入实验轨道。
培训形式多样:有专家报告(李一鸣专家的《新标准、新教材、新观念》;有专题讲座(王永教授的《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解读》与《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分析》);与专家对话;案例教学;论文、经验交流;说课评课;课题研究;上网学习等。
观念的改变是痛苦的,但是幸福是伴随着阵痛而来的。我们在一次次碰撞中醒悟,一次次受伤中站起来,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了,路也越走越宽了。
二、课堂教学的探索――求活
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观念融
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我们主要做了下面几件事。
1、跳出来――鼓励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我们过去把教材视为,
《圣经》,教材上的东西都要讲,在严格遵循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灵性与创造性磨灭了。课程改革,强调老师要有自主意识,教材只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依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完全可以跳出教材的框框,创造性地使用,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和重构。如:在教学《摘果子》这一课,教师就创造性地将情景图动态化,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提着小篮子亲自表演摘果子,并可自主选择摘的个数,列出不同的减法算式,学生在这种动态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中深刻理解了减法的含义。这样处理教材,达到情、知、趣的有机统一,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沉下去――沉下心来,走进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在实施新
教材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任何人都没有现成的答案。为了加强研究,我们采取集体备课形式,由一人写出简案,再由个人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共享的简案进行修改补充,突出个人备课的详案。在集体备课中,大家带着问题而来,带着多种答案而归,没有预先准备的系统发言,更没有权威性的结论,只感到有了更为开阔的思维空间,有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个人修改教案过程中,又能深入研究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的教学设计,也突出了教师的个人风格。
3、打开门――开放课堂,随时推门听课,加强沟通和研究。除开
展每人一节精品课的展示活动,我们还倡导互听推门课。在相互沟通中,大家共同研究,互相吸收,共同进步。如一位教师在上《左右》这节课时编了一首儿歌: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中玩,玩中学,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4、关起门――上完课后,认真写课后反思。《标准》重视教师对
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通过反思进行总结,通过反思加以调整,通过反思实现发展。我们每篇教案后面都专设一栏写课后反思,并进行课后反思征文比赛。现摘录几位老师的课后反思,“在学生看图说话的时候,从小孩子的眼里可以看到一个无垠的童话般的世界,我由衷地感受到当今的小孩们具有无穷的创造力。”“新教材的新理念的实质大概在于充分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当好一个合格的导演和观众是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当问到你怎样知道铅笔和橡皮谁轻谁重的时候,刘声震同学提出将两样东西同时扔下,谁先落地谁就重一些。暂且不管这其中的科学的严密性,几岁的小孩子涉及了这么深奥的科学思考,不能不让人惊叹!”。
5、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数学与
情感整合。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整合。如,我们《前后》这一课里的数学故事,当学生津津有味的讲着兔子和乌龟比赛爬山的故事,学生说:“……,乌龟落后了,乌龟想了一个办法,将头一缩,滚下山去,乌龟又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多么精彩!将数学的思维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教强的表达能力有效地加以整合。在讲《轻重》这课时,当学生手上拿着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反复掂来掂去时,你说这不是在获取数学概念的同时,也获得到了生活的体验吗?另外我们重视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除每节课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外,我们还实现人机交互,让学生上机操作,达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如,进行数学电脑口算比赛,过五关斩六将等。
三、管理的探索――求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改革都要有严格的管理作保证,我们也
制订了一系列要求,使实验教师学有方向,赶有目的,做有规则,为实验的顺利推进提供保证,使课改实验落到实处。
吃透三本:《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使教师尽快熟悉课改指导思想,规范教学。
苦练三功:教材教法功、信息技术应用功、教育科研基本功。
落实三培训:市教研培训(参加3次);教研组内培训(每周一次),外出培训(骨干教师赴湖南长沙学习一次)。
上好三课: 观摩课、精品课、推门课。
评选三优:论文评优、精品课评优、课后反思评优。
四、评价的探索――求发展
评价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查,也是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评价?教师行为如何评价?这些都是课改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也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评价方式多样。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以前以一张试卷评定学生
为多种评价方式。除常用的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 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口试(如讲数学故事等)、电脑口算过关(上机操作,及时评价)、操作实践(整理书桌等)、学科活动(数学迷宫等)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多种评价方式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才能,
2、评价结果形式多种。每月对每位学生本月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
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以分数和评语的方式同时呈现。分数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评语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原则是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采取以等级和口头评价等多种方式呈现评价结果。
3、评价标准多层。为了体现课标中提出的激励评价,我们对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每次考试准备两套不同层次的试卷,给在第一次考试中不满意自己成绩的学生第二次考试的机会,采取自主选择的方式。通过这个改革,学生就可以通过第二次考试获得信心,充分体会乐考,学生从害怕考试到喜欢考试。这种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评价改革措施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前进着。虽然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但教师们已渐渐学会在评价他人以及审视自己的过程中进行反思。
五、课改成果扫描
课程改革虽然实施短短的三个月,但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你会
发现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无论是我们的课堂,还是我们校园等等,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去扫描几个精彩的镜头:
教师行为在变化――看,我们的一位40多岁的女老师在戴着小猫头饰,扮演小猫和学生一起兴致勃勃地玩小猫钓鱼的游戏,那情景真让人难忘;再看我们的一位男老师在和学生兴致勃勃地玩着猜数游戏;办公室里几位老师为了一个问题在激烈争论……。课程改革让我们的`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观念的变化带来了教学行为的变化。由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 “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合作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由单师型向综合型教师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再看,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学生情感在变化――一位数学老师欣喜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教这么多年数学,从没见过学生这么喜欢学习数学”。一位老师生病了一天没上课,回来时孩子们都说“你为什么不给我们上数学课?我们每天都要上数学课”。是的,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课程改革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他们不必整天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学题。图文并茂的数学书、生动而又贴近生活的情境、多种多样的数学游戏、以及象朋友般亲切的老师深深吸引着他们。他们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地享受思维的快乐、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参与实践的无穷乐趣。
课堂氛围在变化――“小猫加油,小狗加油!”课堂上学生兴奋地喊着。那是在上数学课吗?两位学生戴着小猫小狗的头饰在比赛扔乒乓球,从而学习“谁比谁多(少)”的数学问题。再走进另一节数学课,全班学生都在认认真真、有条有理地整理着自己的书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上班会课呢,原来是他们在上数学课《整理书包》……。大量的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引入了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贴近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难怪我们的
[1] [2] 下一页
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课。六、存在问题
在探索在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1、更新教师观念还需持续努力。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要改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2、评价改革措施力度还不大。如何让教师和学生走出应试的圈
子,我们正在努力尝试是否可以取消期中考试,淡化终结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
3、急需与专家直接接触。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惑,急需专家指导,要多一些与专家直接对话的机会。
“万水千山只等闲”,习惯思考、习惯开拓的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尽管衣带渐宽,尽管任重而道远,因为我们坚信:课改必会放出熠熠光彩,素质教育定能结成累累硕果。
上一页 [1] [2]
篇3:《教得活学得也就活》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教得活学得也就活》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在贯彻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教师教得活,幼儿才能学得活。
例如,在教幼儿画记忆画“画妈妈”时,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只画一张妈妈的范画来引导幼儿照着画,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怎样才能让幼儿画出自己妈妈的形象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动脑,思考怎样教活幼儿。我们组织了“我们的妈妈”相关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了解了妈妈的兴趣与爱好,体验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与照顾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对妈妈有了进一步了解,产生了爱妈妈的初步情感。这时,我们再组织幼儿画我们的妈妈。教师先示范画我的妈妈,并重点用语言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妈妈的形象,如“我在想,我的妈妈是什么样的脸型。我想起来了,是椭圆形”,然后边画边讲解椭圆形的画法。用同样的方法,教师画出妈妈的发型、五官、服饰等等。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问答,跟随老师的问题回忆自己的妈妈。等老师的妈妈一画完,幼儿就迫不及待地画起自己的妈妈来。由于有了前面的活动作铺垫,幼儿笔下的妈妈“画活了”,不再是以前照着老师的示范画画出的大同小异的妈妈了。
再比如,在组织“不要在河边玩耍”健康教育活动时,以往我们只是给幼儿讲一个相关的故事,通过故事内容教育他们注意安全,但这样做给幼儿留下的印象不深,教育效果并不好。现在,我们同样先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是故事讲完后,组织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讨论:小朋友能不能在河边玩耍?怎样容易落水?落水后怎么办……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高,你一言,我一语,想像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最后,以孩子的思考为基础,教师加以总结,既加深了幼儿的印象.又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实践表明,教师要教得活,就要勤于思考,不断探索,把教育要求、幼儿的特点、教育内容巧妙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学得活的目标,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篇4:减负是探索如何教得有趣学得有效 学习从来都有压力
回顾过往的减负之路,从全国的“减负十条”,到地方的“八个严格”“六个不准”“四个禁止”……从严控作业量、考试频率、在校时间,到针对违规行为提出严厉惩治措施,一些地区甚至使出了降低高考难度的“杀手锏”。但是,“学校减负、社会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仍比比皆是。
如何有效减负和缓解焦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看来,“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压力的学习,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减负不是目的,要让家长和学生明白压力的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让减负从单纯物理时间上的减少,升级为单位时间所获价值和效果的提升,这才是减负的根本所在。”
真正该减的应是那些低效的、与学生个体不匹配的学习
提及减负,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常会指向两个方面:一个是因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的生理负担过重;另外一个是因各种压力导致的心理负担过重。很多专家指出,这两种负担的产生其实与“第三种负担”有关,即由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的适宜度所引起的负担。“如同人体消化不良,原因有多种可能性。可能由于吃得过量,可能由于情绪障碍,还可能是进食方式不当造成。这种学习负担,既有别于客观的认知量负荷,也不同于主观的心理负担。”有学者分析。
洪明解释,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同样听老师讲课,在有的学生看来,太过简单,吃不饱,可在另外一部分学生看来,则过难,不好理解,久而久之会成为压力,甚至负担。这就需要在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优化。
“首先要从课堂突破。就教学系统来说,课堂是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的场所,要让学生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就没有过重负担,是实现有效减负的突破口。”对此,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健敏教授曾指出,要深化学习方式变革。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是探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系统的根本。
高明的老师,往往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学习活动,以核心知识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当学习变得有意义,负担的概念自然而然也就淡化了。
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于减负,有一个概念深入人心,即从“他主”学习提升为“自主”学习,从“为他人学”到“为自己学”。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变得更有效率、更有价值。对此,石家庄一中教师吕学功分析,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日前,在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一门名为“动物的窝”的主题课上,数学、语文、英语、科学老师齐上阵,把同学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一组分别从生物、地理、英语、写作、艺术等角度查找资料、深入探究、呈现结果。有的同学是利用美术和科学的知识,在展板上绘制了团队所选择的动物巢穴的思维导图,有的团队则现场写剧本排演了一个相关主题的舞台剧,并用英语表演出来。课堂上的交叉学科知识与内容的精彩呈现,则是基于孩子们在课下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搜集和深入探讨。
如何评估这样的教学模式?有的家长认为这是给孩子们在作业之外额外增加的负担,而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们进行这样的准备,看似付出的时间更多了,但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果。
有这样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很多在学校内不会学习、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在教育培训机构却找到了兴趣。“3个小时的课程,短得就像3分钟一样。”在学而思上奥数培训班的清华附小四年级学生李彦宇的话很具代表性。对此,有学者分析:原因在于他们实行的评价方式是让学生和自己比,把这个阶段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比,只要有一点进步,教师就大加鼓励,而不是拿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来打击、挖苦成绩较差的学生。
“减负不仅是减学业负担,更是通过评价手段的改变来减小心理负担,学生的心情一旦放松了,学习上反而会变得主动。”吕学功分析。“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说过,“要努力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努力使学生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减轻学生负担和缓解家长焦虑,就是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信心。”洪明说,当学生大多因兴趣而学,更加积极主动,家长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借助科技手段的进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
高考结束当天,一场特殊的高考答卷工作在百度公司进行。全国上百名教师汇聚于此,根据真题完成答案,所有考生可根据这份答案,在线估分,并且能了解自己在在线的几百万名考生当中所处的位次,为即将进行的志愿填报做参考。
“高考后第一时间考生便能及时地获取参考答案,评估名次,在出分报考前为志愿填报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有效避免了以往‘蒙着报’‘试着报’的状况,这是互联网为现代教育带来的改变。”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校长于学书说。
这个场景描述的,正是技术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带来的变化。不仅如此,在教、学、评、测等流程,技术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今天的教学模式,而这也为减负这样的教育顽疾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
传统的课堂,老师们需要通过让同学们举手,或者通过看孩子的表情、眼神来了解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是否掌握,但基于新技术支撑的课堂,老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随时掌握,一目了然。猿题库联合创始人李鑫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积累教学经验,知道哪个知识点学生更不容易掌握,然后凭借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工作。这种经验,正是一种数据的积累。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年轻的教师也可在短时期内获得类似‘经验’,从而让教学变得更有的放矢,更因材施教,这是为学生和老师同时‘减负’的前提”。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不同学生进行能力测评,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案,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样能起到减负的效果。”百度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张高认为。
“题海战术”是导致学生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细细分析,之所以采取“题海战术”是因为老师和学生们都苦于没有途径获得一套个性化的试卷,对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评测,只能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一套又一套同质化的试卷当中。记者了解到,基于大数据的积累,不少在线教育机构已经开展了“个性化+自适应”式的测评体系,力求通过在线评测,实现随时评估一个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为其“对症施治”,再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试题。
“政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技术往往可以实现成为突破口。”洪明认为。
如何从根本上实现减负?最重要的,是要扼住应试教育的咽喉,优化考试招生选拔制度,培育更多的优质资源。同时,树立理性的“减负”观,理性看待“压力”,并通过技术手段的变革,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测的优化,从而真正实现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这,也恰恰是技术手段的进步为教育带来的最显性的推动。
篇5:心情快乐舒畅的词语
1、胜任愉快:胜任:能力足以担任。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2、怡性养神:怡悦精神,使之安适愉快。
3、一室生春: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4、安居乐业:安:安定;居:居所;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其职业。
5、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6、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7、心存芥蒂: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8、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9、心余力绌: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
10、满面春风: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11、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12、愀然无乐: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13、亲密无间: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14、旧愁新恨:愁:愁苦;恨:遗憾。指久未排解的苦闷和新起的愁怨。
15、消愁释愦:指消除烦闷,愉快身心。
16、娱心悦目: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17、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18、怡情悦性: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19、神怿气愉:形容欢欣愉快。
20、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21、安生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22、春风满面: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23、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24、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25、乐业安居: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篇6:心情快乐舒畅的词语
1、太阳不会因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只有想不到的人,没有做不到的事。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
2、摔跤了,不要哭,再爬起来,站直一笑,拍拍尘灰,继续奔跑。正视人生的每一个挫折,适应人生的每一回起伏,吸取人生的每一场失败,利用人生的每一个坎坷。努力给自己一个最美好的心情,平衡住自己的气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急于成功之事,就算摔了再大的跤,也一样能成为明天的更好。
3、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4、人生总是在失落中思索、遥望。如果人生没有了忧悲苦恼,没有悲欢离合,那么人生就是一场空白,一场惨淡。花季的烂漫,雨季的忧伤,随着年轮渐渐淡忘,沉淀于心的,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曾经看不惯,受不了的,如今不过淡然一笑。成熟,不是看破,而是看淡。
5、人生就是从烦恼走过,去寻找人生的智慧,揭示人生的真谛。没有缺点的人生,只是一个童话。把自己抬得过高,别人未必仰视你;把自己摆得过低,别人未必尊重你;没有人是完美的,无须遮掩自己的缺失。做人要能抬头,更要能低头。一仰一俯之间,不仅是一个姿势,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
6、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7、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肯定是有思想的人;能忍受孤独的人,肯定是有理想的人;遇事能屈能伸的人,肯定是有胸怀的人;处事从容不迫的人,肯定是个淡定的人;经常微笑的人,肯定是有头脑的人;看透天下事的人,肯定是个有智慧的人。
8、一个人,先得受伤才能明了,先得跌倒才开始成长,生活有时令人沮丧的,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言论,我们总是争强好胜,其实那只是自己虚荣心太强。其实,人生就那么简单,多点快乐,少点烦恼,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闲了就发微博,做一个最单纯的人,走一段最幸福的路。
9、很多时候我们的无所谓,只为了隐藏心里那一点在乎感。别因为寂寞而错爱,别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好久没有联络,那并不是距离远了。好久都是没有消息,并不是关心没了。从成为朋友那刻起你就不曾远离,就注定扎根在我心里。其实朋友也就是这样的,我们无需想起,因为从都未忘记。
10、不要悔,路是自己选择的,走过的,错过的,都是自己的情愿。很多事,不是我想,就能做到的。喜怒哀乐,牵着年轮的手,永无停止的前行,是健康,是平稳,把这几种原生态最本质的东西,拧成了一股绳,拴住了心脏当做纸鸢放飞,一跃升空,看见了天空的蓝,看见了大地的绿。
★ 儿童的名人名言
★ 我的幸福满满的
★ 音乐教学
【教得舒畅,学得快乐(精选6篇)】相关文章: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论文2022-11-30
精选幼儿园教师寄语2022-07-29
《探寻课堂密码》出版有感2023-04-10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2022-08-22
学习《有效上课》心得体会2022-04-29
大班音乐教师学期总结2023-12-01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2023-02-03
音乐有效教学心得体会2022-07-26
国培学习感言2022-11-20
《校园绿色》教学反思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