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筹笔驿》(精选8篇)由网友“气吞天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李商隐的《筹笔驿》,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李商隐 筹笔驿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赏析:
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很多诗人留下了以筹笔驿为题材的怀念诸葛亮的作品。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不过此篇艺术手法上,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别具一格。
诗写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集中写“恨”字。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扬交替的手法。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其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一以贯之。以其威智,霸业理应可成,然而时无英主,结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然而时无良将,结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
古典诗歌中,常有“众宾拱主”之法。李商隐这首诗的首联,用的就是这种手法。出句“猿鸟犹疑畏简书”。是说,猿(一本作“鱼”)和鸟都畏惧诸葛亮的军令,说明军威尚存;对句“风云长为护储胥”是说,风云还在护卫诸葛亮的营垒,说明仍有神助。正如范仲温《诗眼》所说的:“惟义山‘鱼鸟’云云,‘简书’盖军中法令约束,言号令严明,虽千百年之后,‘鱼鸟’犹畏之;‘储胥’盖军中藩篱,言忠义贯于神明,‘风云’犹为护其壁垒也。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这里没有直接刻画诸葛亮,只是通过猿(鱼)鸟风云的.状态来突出诸葛亮的善于治军。猿鸟风云的状态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诸葛亮引起的反应,这些都作为“宾”,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主”。这些作为宾的自然景物。是拟人化,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猿鸟风云,作为筹笔驿的实景,还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人有肃穆之感;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以宾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风烈”这一主体。
李商隐好用典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云:“李商隐诗好积故实。”他爱把古人罗致笔下,自由驱使,不问时代先后,都可以在他的诗境中同时出现。“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此题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可称为“奇”,然而却又不足为奇。
篇2:李商隐的《筹笔驿》
李商隐的《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作品赏析】
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很多诗人留下了以筹笔驿为题材的怀念诸葛亮的作品。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不过此篇艺术手法上,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别具一格。
诗写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集中写“恨”字。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扬交替的手法。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其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一以贯之。以其威智,霸业理应可成,然而时无英主,结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然而时无良将,结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
古典诗歌中,常有“众宾拱主”之法。李商隐这首诗的首联,用的就是这种手法。出句“猿鸟犹疑畏简书”。是说,猿(一本作“鱼”)和鸟都畏惧诸葛亮的军令,说明军威尚存;对句“风云长为护储胥”是说,风云还在护卫诸葛亮的营垒,说明仍有神助。正如范仲温《诗眼》所说的:“惟义山‘鱼鸟’云云,‘简书’盖军中法令约束,言号令严明,虽千百年之后,‘鱼鸟’犹畏之;‘储胥’盖军中藩篱,言忠义贯于神明,‘风云’犹为护其壁垒也。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这里没有直接刻画诸葛亮,只是通过猿(鱼)鸟风云的状态来突出诸葛亮的善于治军。猿鸟风云的状态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诸葛亮引起的反应,这些都作为“宾”,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主”。这些作为宾的自然景物。是拟人化,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猿鸟风云,作为筹笔驿的实景,还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人有肃穆之感;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以宾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风烈”这一主体。
李商隐好用典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云:“李商隐诗好积故实。”他爱把古人罗致笔下,自由驱使,不问时代先后,都可以在他的诗境中同时出现。“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此题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可称为“奇”,然而却又不足为奇。
篇3:古诗筹笔驿李商隐
chóu bǐ yì
筹笔驿
lǐ shāng yǐn
李商隐
yuán niǎo yóu yí wèi jiǎn shū , fēng yún cháng wéi hù chǔ xū 。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tú líng shàng jiāng huī shén bǐ , zhōng jiàn jiàng wáng zǒu chuán chē 。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guǎn lè yǒu cái zhōng bù tiǎn , guān zhāng wú mìng yù hé rú 。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tā nián jǐn lǐ jīng cí miào , liáng fù yín chéng hèn yǒu yú 。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李商隐阅读答案
1、后两联用什么手法表现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前两联概括了诸葛亮生前的那些事迹?对全诗情感的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
1、①用衬托、拟人等手法表现情感。②用昏君庸臣葬送大好河山徒留遗恨衬托诸葛亮的忠诚与功绩,寄托对他的怀念之情。用拟人手法写檐下流水,借景抒情,原本无情的流水也变得如此多情,日日夜夜傍驿流着,仿佛在怀念诸葛亮,更何况人。③这样写把抽象的情感写的具体形象,委婉深沉,耐人寻味。
2、①事迹:走出南阳辅佐刘备,北伐运筹帷幄,赤壁之战借助天时地利大捷,时运不济事业受挫。②作用:这些史实中寄寓了诗人对诸葛亮忠智的`赞扬,对其命运的感慨,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篇4:《筹笔驿》李商隐唐诗鉴赏
《筹笔驿》李商隐唐诗鉴赏
《筹笔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咏怀古迹诗,“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市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赞赏,表示对他的崇敬之情,并为他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志愿而深感遗憾之意。
筹笔驿①
鱼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⑥,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⑦,梁父吟成恨有余⑧。
【注释】
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方舆胜览》:“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
②鱼鸟句:诸葛亮治军以严明称,这里意谓至今连鱼鸟还在惊畏他的简书。疑:惊。简书:指军令。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
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
④上将:犹主帅,指诸葛亮。
⑤降王:指后主刘禅。走传车: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邓艾伐蜀,后主出降,全家东迁洛阳,出降时也经过筹笔驿。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后主是皇帝,这时却坐的是传车,也隐含讽喻意。
⑥管:管仲。春秋时齐相,曾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乐毅。战国时人,燕国名将,曾大败强齐。原不忝:真不愧。诸葛亮隐居南阳时,每自比管仲、乐毅。
⑦他年:作往年解。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⑧梁父吟:两句意谓,往年曾谒锦里的武侯祠,想起他隐居时吟咏《梁父吟》的抱负,不曾得到舒展,实在令人遗憾。
【白话译文】
鱼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
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
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创作背景】
公元856年(大中十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而作的一首咏怀古迹的诗。诗中极力推崇诸葛亮才比管仲、乐毅,却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后主刘禅终于成为亡国之君,自是遗恨千古。这沉痛的历史慨叹,和晚唐政局相关。沉郁悲壮,韵唱深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途经筹笔驿而作的咏怀古迹诗。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并为他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志愿而深感遗憾,同时对懦弱昏庸投降魏国的后主刘禅加以贬斥。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不过此篇艺术手法上,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别具一格。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设想较奇,把鱼鸟、风云人格化,说他们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在他死后还维护他生前的军事设施,正面衬托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古典诗歌中,常有“众宾拱主”之法。李商隐这首诗的首联,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这里没有直接刻画诸葛亮,只是通过鱼鸟风云的状态来突出诸葛亮的.善于治军。鱼鸟风云的状态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诸葛亮引起的反应,这些都作为“宾”,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主”。这些作为宾的自然景物。是拟人化,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猿鸟风云,作为筹笔驿的实景,还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人有肃穆之感;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以宾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风烈”这一主体。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用徒令、终见,反跌一笔,深叹象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物,终于不能挽回蜀国的败亡。诸葛亮大挥神笔、运筹帷幄又有什么用呢?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被驿车押送到洛阳去了。“上将”,犹主帅,指诸葛亮。“传车”,是古代驿站的专用辆。后主刘禅是皇帝,这时坐的却是传车,隐含讽刺之意。魏元帝四年(263),邓艾伐蜀,后主刘禅出降,全家东迁洛阳,出降时也曾经过筹笔驿。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分析蜀国的败亡的原因。首先不忘肯定诸葛亮,就他才比管乐来说,蜀国是可图霸的;但关张命短,没有大将,只靠诸葛亮一人之力,是无所作为的。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 “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可称为“奇”,然而却又不足为奇。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表示对诸葛亮的景仰。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
这首诗把诸葛亮和他的事业放在尖锐复杂的环境中去考察,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去认识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因此,波澜起伏,跌宕生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5:李商隐《筹笔驿》译文及鉴赏
李商隐《筹笔驿》译文及鉴赏
《筹笔驿》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释:
1、猿鸟句:诸葛亮治军以严明称,这里意谓至今连鱼鸟还在惊畏他的简书。疑:惊。简书:指军令。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
2、储胥:指军用的篱栅。
3、上将:犹主帅,指诸葛亮。
4、降王:指后主刘禅。走传车:魏元帝景元四年(二六三),邓艾伐蜀,后主出降,全家东迁洛阳,出降时也经过筹笔驿。
5、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后主是皇帝,这时却坐的.是传车,也隐含讽喻意。
6、管:管仲。春秋时齐相,曾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7、乐:乐毅。战国时人,燕国名将,曾大败强齐。
8、原不忝:真不愧。诸葛亮隐居南阳时,每自比管仲、乐毅。
9、他年:作往年解。
10、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2、梁父吟:两句意谓,往年曾谒锦里的武侯祠,想起他隐居时吟咏《梁父吟》的抱负,不曾得到舒展,实在令人遗憾。
译文:
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
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
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
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
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
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
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赏析:
这也是一首凭吊诗。张采田以为诗是大中十年(856)冬,诗人罢去梓州幕府,随柳中郡还京,途经筹笔驿时所作。
诗中盛赞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为他未能统一中国而惋惜。同时对懦弱昏庸、终于投降魏国的后主刘禅加以贬斥。
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精炼的笔墨描绘诸葛亮长于治军,军纪严明,余威犹存,用以展示出他作为一个历史上著名军事家的形象特征。接着以刘禅和关张这两类不同典型人物与其构成鲜明对比。由于刘禅的昏庸,使诸葛亮一生的谋划付之东流。关羽违反了诸葛亮抗魏的策略,而使蜀汉兵挫地削,招致自己和张飞的亡身之祸。通过对比,更显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之卓越。
篇6:李商隐《筹笔驿》审美鉴赏
李商隐《筹笔驿》审美鉴赏
【作品简介】
《筹笔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咏怀古迹诗,“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市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赞赏,表示对他的崇敬之情,并为他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志愿而深感遗憾之意。
【原文】
《筹笔驿》
作者: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解】
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方舆胜览》:“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
②猿鸟句:诸葛亮治军以严明称,这里意谓至今连鱼鸟还在惊畏他的简书。疑:惊。简书:指军令。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简上。
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
④上将:犹主帅,指诸葛亮。
⑤降王:指后主刘禅。走传车: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邓艾伐蜀,后主出降,全家东迁洛阳,出降时也经过筹笔驿。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后主是皇帝,这时却坐的是传车,也隐含讽喻意。
⑥管:管仲。春秋时齐相,曾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乐毅。战国时人,燕国名将,曾大败强齐。原不忝:真不愧。诸葛亮隐居南阳时,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春秋时齐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乐毅是战国时燕国的统帅,曾大败齐师。《三国志·蜀志》;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唯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不忝:无愧,不逊色。关张无命:关羽守荆州,被孙权所杀。张飞被部下张达范强谋害。无命:不能长寿。这两句说诸葛亮确有管、乐之才,无奈关、张命短,不能辅助他,他孤掌难鸣。《潜溪诗眼》称此二句”属对亲切,又自有议论,他人亦不能及也。"
⑦他年:作往年解。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⑧梁父吟:两句意谓,往年曾谒锦里的武侯祠,想起他隐居时吟咏《梁父吟》的抱负,不曾得到舒展,实在令人遗憾。
【翻译】
猿鸟现在还害怕诸葛的军令,风云聚集守护着军营的'壁垒。空教诸葛挥笔筹划,终于刘禅还是被传车送走。才智不亚于管仲和乐毅,关羽和张飞都不济,又能怎么办呢?那年我经过成都武侯祠,吟唱完了梁父吟,感到更多的遗憾。
【韵译】
猿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
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划算,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澜?
往年我经过锦城时进谒了武侯祠,曾经吟诵了梁父吟为他深表遗憾!
【鉴赏】:
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很多诗人留下了以筹笔驿为题材的怀念诸葛亮的作品。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不过此篇艺术手法上,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别具一格。
诗写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集中写“恨”字。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扬交替的手法。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其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一以贯之。以其威智,霸业理应可成,然而时无英主,结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然而时无良将,结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是说,昔日经过锦里(成都城南)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
古典诗歌中,常有“众宾拱主”之法。李商隐这首诗的首联,用的就是这种手法。出句“猿鸟犹疑畏简书”。是说,猿(一本作“鱼”)和鸟都畏惧诸葛亮的军令,说明军威尚存;对句“风云长为护储胥”是说,风云还在护卫诸葛亮的营垒,说明仍有神助。正如范仲温《诗眼》所说的:“惟义山‘鱼鸟’云云,‘简书’盖军中法令约束,言号令严明,虽千百年之后,‘鱼鸟’犹畏之;‘储胥’盖军中藩篱,言忠义贯于神明,‘风云’犹为护其壁垒也。诵此两句,使人凛然复见孔明风烈。”这里没有直接刻画诸葛亮,只是通过猿(鱼)鸟风云的状态来突出诸葛亮的善于治军。猿鸟风云的状态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诸葛亮引起的反应,这些都作为“宾”,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主”。这些作为宾的自然景物。是拟人化,有某种特别的象征意义。猿鸟风云,作为筹笔驿的实景,还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人有肃穆之感;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以宾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风烈”这一主体。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李商隐好用典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云:“李商隐诗好积故实。”他爱把古人罗致笔下,自由驱使,不问时代先后,都可以在他的诗境中同时出现。“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此题所咏乃诸葛亮,则此联对句中的关羽、张飞为其同时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时人,乐毅是战国时人,远在三国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对,出句以古人比拟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人关、张,即以古对今,以虚对实,而且对得极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以管仲、乐毅直指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谓“管乐”可以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可称为“奇”,然而却又不足为奇。
篇7:李商隐《筹笔驿》翻译赏析
李商隐《筹笔驿》翻译赏析
筹笔驿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题解:
李商隐常常借对历史人物的怀咏来表达自己感时伤世的情怀,贾谊、王粲、汉高祖、诸葛亮等人便成为他诗歌中常见的题材。这首《筹笔驿》和《武侯庙古柏》都是写诸葛亮的名篇。
诗文解释:
猿鸟现在还害怕诸葛的军令,风云聚集守护着军营的壁垒。空教诸葛挥笔筹划,终于刘禅还是被传车送走。才智不亚于管仲和乐毅,关羽和张飞都不济,又能怎么办呢?那年我经过成都武侯祠,吟 唱完了梁父吟,感到更多的遗憾。
词语解释:
忝:愧。
关张:关羽和张飞。
句解: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诗人来到筹笔驿,面对诸葛的遗迹,肃然起敬:六百多年过去了,猿猴和飞鸟还犹豫着不敢靠近,似乎依然畏惧诸葛亮森严的军令;风起云涌,聚集变幻,像是为古人长久护卫着当年的军营壁垒。“犹疑”,畏缩不前的样子。“简书”,即文书,因古人把字刻在竹简上而称之,这里专指军令文告。“储胥”,篱笆,栅栏,这里指军营的壁垒。
“猿鸟”、“风云”作为筹笔驿的实景,渲染了一种肃穆的气氛。由于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自然环境的描写中融入了个人浓厚的感情。说猿、鸟都畏惧诸葛亮的军令,是赞扬其治军严明,至今军威尚存;说风云还在护卫营垒,是肯定诸葛亮为一代英杰,风云仍为之变色。
这两句以虚写实,尚未正面着笔就已经使人复见诸葛孔明的.风烈神威。“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清·况周颐《蕙风词话》),李商隐的这两句诗就是极好的代表。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可是,诸葛亮大挥神笔,运筹帷幄又有什么用呢?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被驿车押送到洛阳去了。“上将”,犹主帅,指诸葛亮。“传车”,是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后主刘禅是皇帝,这时坐的却是传车,隐含讽刺之意。魏元帝景元四年(263),邓艾伐蜀,后主刘禅出降,全家东迁洛阳,出降时也曾经过筹笔驿。
这两句,诗人的感情突然由景仰变为激愤。尽管诸葛亮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尽管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最终的结果呢?诗人在种种赞叹之后,继之以痛惜之情。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诸葛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可是关羽和张飞早死,他又能怎么办呢?
“管乐”,指古代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管仲和乐毅。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毅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曾大败强大的齐国,帮助燕昭王成就大业。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常常自比为管仲和乐毅,出山后果然奠定了魏、蜀、吴天下三分的局面,为蜀汉立下不朽功劳。诗人以肯定的语气说:诸葛亮真不愧有管仲和乐毅的才干。“忝”,愧。
可是紧接着诗人又来了一个转折:诸葛才高,纵使有千般能耐、万般雄心,可是关羽和张飞早早丧命,失去了得力臂膀,又能怎么样呢?后主孱弱,手下得力大将又相继战死,诸葛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艰难地支撑着局面。诗人既为他势单力薄、不得天助感到惋惜和同情,也是在暗中赞叹他独撑局面、能力非凡。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锦里”,在成都城南,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就建在那里。李商隐大中五年曾前往拜谒。《梁父吟》本是古代的一首挽歌,歌词悲凉慷慨。诸葛亮早年躬耕南阳时“好为《梁父吟》”,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今天我们见到的《梁父吟》托名为诸葛亮所作,未必是当年他所吟诵的。诗人在这里用“梁父吟”指代自己寄托政治感慨的诗篇,即《武侯庙古柏》一诗。
昔年诗人经过锦里瞻仰武侯祠时,曾经写下了为诸葛亮抱恨的诗篇;今日经过丞相出师的故地,深感余恨未尽。是啊,这区区纸笔怎能道尽武侯的千古遗恨,怎能述尽自己的吊古伤今、感时伤世的情怀。这最后一联,同时寓有诗人怀才不遇、彷徨无依的感慨。正如纪昀所说,此诗“结局隐然自喻”。
评解: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在于善于用抑扬交替的手法,在对比中显示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然而这种种铺垫最后都是为突出一个“恨”字。
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是极写其威严,是扬。颔联却说他徒有神智,终见后主投降,蜀汉归于败亡,是抑。颈联出句称他无愧于管仲、乐毅,又是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诸葛亮失去羽翼,又是一抑。抑扬之间,更见遗憾之深。正如何焯所说:“议论固高,尤在抑扬顿挫处,使人一唱三叹,转有余味。”抑扬顿挫的唱叹和大开大阖的议论归结到最后是“恨有余”的浩叹。因此,本诗蕴含着“大厦将倾,一木难支”的宿命悲凉,有着浓重的末世情怀。
除了悲剧意味这种鲜明的个性特色外,以咏叹贯穿始终的本质上的抒情性,也使本诗一看即为商隐诗。从字面上,本诗抒情、议论、叙事、写景几种表现手法都有,并且议论更为突出。作者往往以个别虚词点缀其间,以见言外不尽之意。如“徒令”、“终见”,前后呼应,蕴藏着诗人深沉的感慨;“真不忝”的极度推崇和“欲何如”的苍凉追问,同样也蕴含着诗人惋惜、激愤与无奈相交织的情感。
《筹笔驿》沉郁顿挫、笔力雄健,看似与杜甫的《蜀相》一脉相承,实际上有更多的个人情感和身世之悲。
赏析:
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划军事。大中九年(八五五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诗人在这首怀古诗中抒发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 仰之 情,赞颂了诸葛亮的才能与功业,并为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婉惜。全诗写景叙事,议论、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高度的艺术感 染力。
筹笔驿,地名,唐代绵州绵谷县境内,在今天的四川广元县北。相传诸葛亮出师伐魏时,曾驻扎在此筹划军事,挥笔书写公文,因而名为“筹笔”。驿,是驿站的意思。
大中九年(855),柳仲郢结束东川节度使的任职,被征为吏部侍郎。李商隐随他一块回长安,途中经过筹笔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该诗的主题虽然与大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相似,亦是盛赞其政治、军事才能,抒写“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在为其事业未竟深表惋惜的同时,寓有自己志向不遂的感慨;但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有其独到之处,自成面貌。
篇8:筹笔驿,筹笔驿李商隐,筹笔驿的意思,筹笔驿赏析
筹笔驿,筹笔驿李商隐,筹笔驿的意思,筹笔驿赏析 -诗词大全
筹笔驿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言律诗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释】 ①筹笔驿,又名朝天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
②管仲,春秋时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曾为燕昭王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大破强齐,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常以管、乐自许。【译文】猿鸟现在还害怕诸葛的军令,风云聚集守护着军营的'壁垒。空教诸葛挥笔筹划,终于刘禅还是被传车送走。才智不亚于管仲和乐毅,关羽和张飞都不济,又能怎么办呢?那年我经过成都武侯祠,吟唱完了梁父吟,感到更多的遗憾。【赏析】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划军事。大中九年(八五五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诗人在这首怀古诗中抒发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仰之情,赞颂了诸葛亮的才能与功业,并为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婉惜。全诗写景叙事,议论、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 李商隐《筹笔驿》
★ 李商隐 霜月
★ 李商隐的爱情诗
★ 诗人李商隐的故事
★ 李商隐的诗词名句
【李商隐的《筹笔驿》(精选8篇)】相关文章:
读李商隐诗集的感悟2022-05-06
李商隐诗集2022-05-06
表示时过境迁的诗句2022-05-08
唐朝诗词2022-04-30
唐宋诗词2023-03-26
含鸟的诗句2023-06-19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2022-09-27
表达人生哲理诗句2023-10-05
唐诗《池上》赏析2022-05-22
描写月的古诗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