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一片散文

时间:2023-08-28 09:33:2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蛙声一片散文(共9篇)由网友“JohnSnow”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蛙声一片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蛙声一片散文

篇1: 听取蛙声一片散文

听取蛙声一片散文

万物,应该都已经沉入梦乡了吧?只有窗外的车声和池塘里的蛙声还在相互辉映着。本想关上这扇窗子,可是关上了它,便吹不到那凉爽的晚风了。我想,即使关上了这扇窗户,也还是会听到车声,而那倍感亲切一片蛙声便也会听得不真切了。

我喜欢这睡梦中的蛙声,仿佛每个夜晚,都能回到儿时的故乡。躺在麦田边上的草垛旁边,同样是幸福的梦着,也在静静地等待着一场收获的喜悦。而这场梦,我通常是不愿醒来的。大抵是因为夏天太炎热,阳光太强,所以我才不愿意睁开眼睛吧。其实,在父亲起床开始农忙的时候,我的意识就已经跟着清醒了。只是我还在等待着什么,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母亲喊一声起床了的时候,我才渐渐的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母亲已经从家里带来了热腾腾的早饭,而不久后,便会看到父亲从热辣辣的太阳下面走到树荫下,端起饭碗……通常在这个时候,他都会长篇大论地跟我讲一些不要学坏之类的大道理,会声情并茂,告诉我说谁家的孩子因为偷了谁的车而被关进了派出所、谁家的孩子因为独自在外面跑而失踪、谁家的孩子因为喜欢玩水而溺死等等。这样的情节对我造成了一种坏人不会长久、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好奇害死猫等的印象。虽然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但只进了小学一年级一天的父亲却能够讲得绘声绘色,这一直是我最敬佩父亲的一点。这天他什么也没有讲,可能是夏天太炎热,又正值农忙吧。

农忙的意义,就在于农民一直都很忙。进入芒种以后,就是收割、收割结束后,就要开始翻土播种下一季的农作物。我们那里以小麦、大豆为主,玉米、棉花、绿豆等其它农作物为辅。但无论是哪种,都需要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劳动者的细心呵护。很多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而我要说,民以土为天。农民们几乎每天都在与土地打交道,农民与土地之间,也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我的父亲和其他的农民一样,从春天的时候,他就开始犯愁,一直愁到下一个春天。几乎每天清晨,他都会往农田里跑一趟,仔仔细细地检查一下有没有害虫、杂草、缺肥生病之类。除此之外,和其他农民一样,他关注的更多的`就是天气了。一直以来,天气都是农民们心里最大的一道阴影!干旱了,就意味着颗粒无收,洪涝了,也预示着饥荒来临……因此在干旱时,很多家庭宁愿自己家少用水,也要优先灌溉庄稼。有些有抽水机的家庭便会借着这个机会发一笔小小的横财。而洪涝的时候,许多的农民就真的没办法了,家乡的水利建设并不是很好,而住在下游的不负责任的村庄,经常会干一些故意堵水的勾当。

每次洪涝总会有人死去。这也正是父亲跟我讲那些道理的意义,父亲的解释通常是水里有水鬼,父亲说,在他们那个时代经常能看到鬼,看到最多的,也就是水鬼。父亲所说的水鬼一般都潜伏在水底,一旦出现,通常是脸朝上,闭着眼漂浮在水面上,水鬼会在你下水的时候拖住你的脚,直到把你拖入水底。父亲说,水鬼喜欢把小孩子拖下水,并不是要害死小孩子,而是想让小孩子陪它玩,小孩子被淹死后,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水鬼……从小到大,家乡的洪灾我也经历了数次,但从未见过水鬼的影子,水鬼,也就成为了一个模糊的印象,永远的封存在了我的记忆里。有一天我好奇的问父亲,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鬼?父亲的回答饶有趣味:因为现在人多了,鬼都不敢出来了。

跟父亲的对话越来越少了,而在外面的那么多年,也让我的身上多少脱去了一些农民的气息。但我始终是一个农民,因为我坚信,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一切。而最令我感叹的,就是无情流逝的时光吧,父母渐渐地老了,而我们,也终有一天会老去,在依然贫穷,不能给家里太多帮助的年纪,我想我们能给的最大的礼物,就是多一些关怀和问候吧。

虽然还是一片蛙声,但这跟家乡的蛙声相比,却相差甚远!家乡的蛙声里能听到童年的欢快,收获的喜悦,而这里的蛙声,却听到了太多的伤感!

篇2:蛙声一片……_作文

蛙声一片……_作文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慢步在池塘边,只见天空中无数闪烁的星星,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盏盏银灯照亮着大地,一阵阵微风夹带着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徜徉在这宁静的池边,却觉得少了些什么,仔细一想,原来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曲“呱呱呱”的蛙叫声呀!爸爸说,现在青蛙越来越少了,有些人大量捕杀青蛙,它们成了桌上的美味佳肴。

放学路上,我看见池塘边有一群小朋友在抓小蝌蚪,我连忙跑过去严肃地对他们说:“小蝌蚪长大后是除害高手,专门吃害虫,是庄稼的保护神,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不能伤害它们呀!”他们对我作了个鬼脸不理我,我急中生智,使出绝招,大声喊到:“老师来了。”只见他们丢下瓶子连忙跑开。随即我捡起瓶子一看,里面装有几只小蝌蚪,有的尾巴都受伤了,只见它们痛苦地挣扎着,我就把它们带了回家。回到家中我轻轻地把它们放入水盆中,并拿了一些青菜,切成碎片后撒入水中。小蝌蚪嘴巴一张一合就细嚼慢咽地吃起来。我每天都照看着小蝌蚪。望着小蝌蚪黑幽幽的身子,拖着又细又长的尾巴,长着圆圆的大脑袋,真可爱!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小蝌蚪的伤逐渐好了,都能在“小天地”中自由自在地游着。过了几天,小蝌蚪长长的尾巴下长出了两只小小的后腿,我真替它们高兴。可以让它们回到妈妈的身边,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第二天,看着它们在池塘里欢快地畅游着,我默默地祝福它们。我真希望初夏的夜晚能看见小青蛙神气地蹲在小河边、田野里“呱呱呱”歌唱着……“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

篇3:听取蛙声一片优美散文

听取蛙声一片优美散文

川端康成曾说:“一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初读到此语,我心田里,虽未像川端一样,装满月夜的美景。但记忆深处,那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声,终究是再一次穿透心灵,在这烦乱的城市的夜幕中,清晰地浮显了出来,嘹亮而宏阔。

真正的乡间的夜晚,其实是寂寥而冷清的。特别是早些年,物质生活尚不丰裕时。从末秋到初夏,在这段漫长而乏味的时光里,每入夜人定后,往往,就只有零落的鸡鸣犬吠,可聊作静夜里的些许儿点衬――犹如“蝉噪林愈静”一样,这“点衬”的结果,非但没能增添出一丝儿热闹欢快的气氛,反倒让乡村的夜晚,显得越发的漫长,冷清。

但到春末夏初,天气渐渐地暖热起来时,情形就大不同了。首先是各种鸟儿,麻雀、布谷、斑鸠、喜鹊之类,从早到晚,都在房前场院里,或屋后竹林中,切切烈烈地歌吟着,翩舞着。那样地喧嚷,富于生气和活力,逗惹得那各色的花儿,也要不甘寂寞地裂嘴含笑,纷纷绽放了。桃红,李白,菜花黄,你先我后地撵着趟儿。便是到夜晚,也还有此伏彼起的悠悠虫鸣,不知疲倦地响吟着,还有盈盈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落寞的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那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其实,早在春风初拂,春水甫暖时,蛙们就已从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洞穴里钻出来,抬脚动手地四处活动了。只不过,那时,它们多半沉滞着,静默着,像破晓时的一段残梦,混含着酣眠和骤醒的恍惚,却终究还是悄无声息。但在池塘边,或沟渠畔,那一茎茎水草,或被水浸濡着的树枝上,已能见到一团团密密麻麻的黄褐色的籽粒了:被一网似有若无的膜状物,粘连着,浮拥着,仿佛正藏孕着一个个梦幻般的未来――那便是“蛙卵”了。再过些日子,就会有一群群墨黑墨黑的小蝌蚪,破卵而出,在乍暖微寒的水中,娇憨可爱地摇摆着尾巴,游来游去。阳光很好,水也静净得不着一尘。蝌蚪们倏停倏游的动作,看起来,便格外的真切,像一枚枚逗号。我们就叫它们“摆尾子”,或“摆逗子”,现在想来,还是很“象形”,也很写真的。

记得那时,在野地里玩耍之后,总喜欢捧捉一些回家,养在盆或瓶里,想看它们如何在那狭小的天地里,嘬水,嬉戏,一点点地长大。但往往,刚见着它们要褪尽尾巴,长出双脚,一眨眼,或一转身,再看,就不见了那熟悉的影踪。小蝌蚪到哪里去了呢?我们那时,是颇觉疑惑的。后来,读了书,才知道,是“找妈妈”去了。

这时节,走在旷阔的野地里,便随处可见鼓突着晶亮眼睛的蛙们,蹲伏在路边的草丛中,或树荫里,老僧入定一般,冥思玄想着。偶尔,也会怯怯地唱几句,零零散散地,不成气势。一旦听得人的动静,便倏地蹦跃而起,在空中,划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咕咚一声,潜入水中。只在平静的水面上,留下一圈圈微漾着散开的涟漪。

惊蛰后的第一声蛙鸣,极像时令的“揭幕鼓”。猝响在煦暖的阳光中,或微温的夜色里,是颇能让人恍悟出季节的更迭和变迁的。印度人在其上古诗集《梨俱吠陀》中,曾以“默默地沉睡了一年/似婆罗门守着誓言/青蛙现在说话了,说出/这雨季最潮湿的语言”这样动情的抒叙,来表达他们初闻蛙鸣时的愉悦和欣喜。字里行间,饱含着物的启悟,心的悸动,和物心混忘,天人感应的.“东方式的智慧”,令人每每读之,都不免迷离惝恍,沉吟沉醉。

但是,真要听取那成片成片的蛙声,却得在更为暄暖的夏天。那正是割麦插秧,抢收抢种的大忙时节。“乡村四月闲人少”,连蛙们,也会自昏至晨,热情昂奋地呐咕着,喧噪着,似欲为这大地上的节气和农事,鸣鼓添威,助阵加油。

凡亲近过乡间的人都知道,蛙们并非只是被“拟声”了的那般单调的呱呱,或咕嘎。细细辨听,蛙鸣其实也颇丰繁,缤纷。有唧唧呱,也有咕咕咚;有阁阁阁阁,也有咣咣咣咣;还有唧咕唧咕,阁呱阁呱,咣咚咣咚――或独奏,或合唱,或粗亢,或清越,或远或近,或高或低,都沉雄嘹亮,澄澈明朗,疏密有致,意趣天成。再与田园之清翠、沟渠之潺潺、星月之辉光,融溶汇集着,其境界之恬静、纯粹,意蕴之深邃、迥阔,是再高妙的乐师,也难以合成的天籁。而如此丰繁、缤纷的声音,充斥于原本寂寥的乡夜里,又随着暖暖荡荡的水温、水汽,在满满盈盈的旷野里,铺排开去,再弥散开来,也是很容易让人沉醉动心的。

有时,夜梦中恍惚醒来,谛听着窗外,如鼓乐般响响歇歇的阵阵蛙鸣,想象着沟边渠畔,或一株株正拔节、含苞、孕穗的稻棵间,那一只只正摇其长舌,鼓其白腹,尽情尽兴地吟唱着的乡间歌手――总觉得,它们,似乎只有它们,才是那寂寥田野的真正主宰。而那广袤的乡村大地,其实更像一个襁褓中的幼婴,正浴浸在那恬恬生动的翠绿色的蛙声里,做着自己甜暖的酣梦。

早年在乡间,还听说过“蛙声如潮带雨来”的谚语。那往往是久热苦旱,万物望雨之时,闷热已极,骤雨将至的夜晚。蛙鸣声比起平常,就更其激切,喧腾。那四野遍响的气势,也真是闻之惊心:如鼓,阵紧一阵,似不可止;又如潮,浪高一浪,摇魂荡魄。

父亲就说:“是青蛙,在向天求雨呢。”起初,我是颇不相信的。但很快,大雨果真就在蛙声喧响中,雷鸣电闪间,挟风而来了。瓢浇桶倒一般,如泼如泻,淋漓酣畅。蛙们便悄然沉寂了,仿佛正和那一株株渴雨的禾苗一起,静心享受着甘露的淋洗,滋濡。直到雨歇风住,凉意渐生,才蛙声再起。先是东几句,西几句,清晰可数,似在试探动静。紧接着,便汇聚成片,又是密不可分的如潮蛙鼓了。

我因此自小就知道,在农业中国,蛙是益虫,又是祥物。古人曾筑庙祭之,作诗颂之。宋人赵师秀《有约》一诗中,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之句,对仗工稳,寓意涵咏,向来为人称道。但最令我动情喜爱,感慨系之的,却是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寥寥数语,不仅描摹出了一幅8前的田园风景,更藉此述说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渴望丰收和成熟的话题。它也不仅是在咏诵蛙声,更是在表达一种真诚的祈愿,一份对土地和农事的深广而善良的关怀――这种关怀,我以为,正是诗人道义和良知的体现,也是那两句素朴简洁的诗句,能让我怦然动心、愀然动容的根本原由。

我固然明白,在不少文士诗人眼里,那翠绿的蛙声,是有着浓郁的诗意和音乐的禀赋的。而倾情于蛙声,也便是倾情于那份恬淡、善美的诗意,倾情于那种祥和、雍容的感怀。但我,却始终不能超然于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它们与那片寂寞旷阔的田野,总是贴得很紧、很近),超然于节气、墒情、庄稼和农事之外,带着禅意和虚静,去聆听或欣赏那成片的蛙声――事实上,每当蛙鼓如潮的季节,我总是以一颗虔诚的农人的心,甚或,以一株水稻、一杆苞谷的纯朴的心,去观望天地,虔敬地祈愿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或许只有我知道,这一点,对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珍贵。

篇4: 听取蛙声一片的散文

听取蛙声一片的散文

故乡的夜,在蛙声中湿润,我循声走去,那是一片水草茂密的水田。夜色暗浓,我轻步如尘,一心沉醉于蛙声的美妙中。

夜静如止水,流淌的夜色染黑我的双眼,杂草里,是生命的欢唱,可我独爱蛙声。蛙声简单,每一句都似乎是对我的呼唤。我知道,今夜我该归来,那些被蛙声装饰的夏夜,是我最初的心。

我喜欢水田里密密麻麻的小蝌蚪,游来游去,摇动着小尾巴,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后脚的长出,小尾巴的脱落,它那鲜艳的外表,如稻谷秧苗般的翠绿。两只大眼睛直视着前方,不时鼓着气囊鸣叫着。看上去有呆萌,着实惹人喜爱。

蛙声此起彼伏,一场音乐表演刚演奏完,另一场音乐表演又开始了。我有些不知所措,两只耳朵在一片片蛙声倾听,似乎听见了这个世间最美的情诗,又似乎听见了的最痴情的表白。那一声高过一声的鸣叫,是对爱情的执着,是对内心的尊重。

我知道,每一声鸣叫,都是青蛙用最真挚的心演奏的,它们虽然藏身于黑夜,藏身于水田里,但我依然能在红尘的路上遇见它们。它们用最原始的鸣叫,表达自己的心。那如情人间的窃窃私语,听得我是心神飞扬。我有些惭愧,想不到在爱情的路上,我会在一片蛙声中迷了路。

蛙声的美,不仅仅在于其简单的鸣叫,而在于其对内心的坦白。倘若我能从容走过一片蛙声,我相信,我能听见的绝不是只是一片蛙声。我也许能听见稻谷秧苗茁壮成长的喜悦,我也许能听见一年丰收的汗水滴落声音,我也许能听见浑噩的我、从生活的泥土中爬出时的呐喊。

白天的雨后也是能听见蛙声的,一场来去匆匆的滂沱大雨,似乎给它们带来了灵感。田地里,你一言,我一句的交谈着,仿佛在说:远方的姑娘,我在这里为你流浪。对于那些沉默的“哑巴姑娘”,它们在为自己的未来幸福寻觅着,一跳一跳的,来了,又去了,似乎是在说:没房的穷鬼,带着你的诗滚去远方吧!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听见一只青蛙气馁颓废。

其实青蛙之间没有物质,只有谁的声音更动听,谁的声音更响亮?它们以此来判断雄蛙是否健壮,这也是“哑巴姑娘”们择偶的唯一条件。有时候,难免碰上脸皮厚的,一副死不要脸的的样子执着追求。老天终会眷顾有心之人,大多数的有情人都能情遇知心人。

当然,我还是更喜欢夜里的蛙声,黑夜遮住双眼,只有声音的世界,安静中带着几分简洁,不做作,简单明了。与人心相比,蛙声实乃一剂疗愈浮躁的良药。白天知了的声音在耳朵里,似乎依旧嗡嗡作响,只有蛙声才能带给内心平和。

若要论蛙声对于我的重要性,我不得不提起我的童年。我的童年尽管没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但我却有一片蛙声可以保留。蛙声从过去一直响起,如今深入了我的.记忆,深入了我的耳朵,似乎没有了蛙声的岁月,我便不再确定,我是否度过了一个个酷热的夏天?

蛙声像流水,潺潺流过我的生命,它们即将到达一片荷塘,调皮的水珠在荷叶上自成一个世界,而它们只需要穿梭于一片片田田的荷叶间,便能在几缕清幽的花香中,唱出一整个夏天。我在岸上漫步,用耳朵去尊重,它们却用声音去诠释。实际上,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青蛙,可我却总能听见它们,即使它们安静下来,我的脑海中也会响起一片蛙声。可惜的是,我脑海中的蛙声,不是情感的表达,也不是爱的告白,而仅仅是一种心灵的倾诉,以及美好落空后的幻象残影。

如果你非要我给蛙声一个定义,那我只能说,它是每一个人渴望的声音。如果你听见了,那将是一次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如果你没听见,它只是田野间缥缈的歌声。

到如今,我也只是听过一片蛙声,它们在外婆家的屋前徘徊。我想,我的生命中能有一片蛙声,已经知足了。倘若以后的日子里,有幸听见了另一片蛙声,可能我不会再喜欢上。因为声音的味道,已经被调好。

篇5:听取蛙声一片作文

关于听取蛙声一片作文

白天,细雨如织,夜晚,蛙鸣一片……

学校围墙以东,旷野莽苍,此起彼伏的蛙鸣如在枕边,不歇的蛙声竟聒噪出一段童年的往事——

小的时候,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方圆大概有几百平米的水塘,因为是三角形的,我们都称它三角汪,周围长满了一种称之为棉槐条的灌木,那里面生活着不少的青蛙,每到放暑假的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去那里钓青蛙回家喂鸡。

钓青蛙不像钓鱼,钓鱼要静,钓青蛙要动。钓青蛙的饵料也不是用蚯蚓,要用黄色的丝瓜花或者方瓜花。钓青蛙也不需要钓钩,只用钓竿拴上一根细绳就可以了。然后在绳子的一头拴上丝瓜花或者方瓜花,就可以把细绳甩到灌木丛中开始钓青蛙了。

钓的.时候要不停的轻轻上下抖动钓竿,(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抖动,只是知道那样能够让青蛙快速上钩,现在才明白,青蛙的视觉是对运动着的物体才比较敏感的,它把抖动的丝瓜花当成昆虫了,呵呵,真是生活处处有学问。)当觉得钓竿突然发沉的时候,要快速的向后甩动钓竿,随着钓竿的甩动,钓绳也甩过头顶,快速的向后飞去,这时就会听到身后传来“噗”的一声闷响,那贪嘴的青蛙已被摔晕,仰面向天,四肢抽搐,抖个不停,这时上去抓它简直就是探囊取物了。

钓鱼的动作要领,突出了一个“熬”字,在鱼上钩以后,要“以静制动”,通过放线收线,慢慢的把鱼儿“玩累了”“熬倒了”,才能让它服服帖帖的出水。而钓青蛙的动作要领,突出了一个“甩”字,要“以动制动”,讲究的是眼疾手快,一击而中。像高手过招,钓鱼用的是武当掌门张三丰的太极推手,是后发制“鱼”;钓蛙用的是雪山飞狐胡斐的必杀绝技,是先发制“蛙”。

在我的家乡,钓蛙之“甩”,可谓妇孺皆知,且形成了一歇后语:家后面钓蛙——“甩”到家了。“甩”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含义比较特别。说某人“甩”,就是指这个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有点流流氓氓得意思。因此,老人家教训青年人的时候往往会说:别整天砸蛤蟆,钓蛙子,不干正事!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三角汪早已不复存在。钓蛙生涯虽然潇洒,但总是不务正业,且不够环保。把它折叠起来吧,放到记忆的沟回中,每每想起,倒觉得不是“甩”,而是“帅”,是家后面钓蛙子——“帅”到家了!

室外,蛙声依旧,陋室,思绪如潮……

篇6:蛙声优美散文

蛙声优美散文

走进田野,抬头仰望夏夜静谧的星空,仰望天空繁星点点耳边却响起一片清脆的声音,一群田园歌唱家在安静的夜晚演奏起一曲曲和谐而热闹的歌曲,夏夜的凉风习习吹来送来了一阵阵稻花的清香,萤火虫打着小灯笼在田野上空轻盈的飞舞……

走进稻田深处悦耳的音乐渐渐清晰的传入我的耳朵里,我停下前进的`脚步细心聆听起这一曲曲优美的音乐,伴随着微风的轻抚稻谷们摇晃着小脑袋跟随音乐的节拍跳起了欢乐的舞蹈。音乐越奏越快,仿佛能感觉到它的心中的呼喊,欢悦,兴奋……田埂上花儿正在精心地装扮着自己露出了因欢快而有些微红的脸颊,它们似乎在等待着激情,一个个已经迫不及待了伸长它们娇嫩的脖子也跟着节奏摆动起来。

边听音乐边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随着风儿的吹送渐渐与音乐接近了,那群音乐家好像乐此不疲的继续演奏着一曲曲不同而又近似相同的音乐。稻谷们好像是跳舞跳累了似的低垂着微微泛红的脸庞跟随着音乐轻轻的摇摆着衣裙,萤火虫也似乎多了起来,手中的小灯笼一闪一闪的像是舞台上的闪光灯照亮了田野间的万物。风儿再次吹起我的发梢和裙角,似乎要把我带到一个更有趣的地方,我仍然陶醉于眼前的“世外桃源”对风儿的邀请被抛之于脑后,只有沉默的风儿送来一曲曲清脆悦耳的音乐使我清醒过来。

我随着美妙的歌声越行越远,音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逐渐在我脑海里生成一幅和谐而又静谧的图画。我跟着越来越大的音乐继续前行,一不小心闯进了这片演奏家的天地。一个泥浴的沼泽,荷叶上蹲着一个伟大的歌唱家,在岸边的草丛上高高的站立着一个小提琴手,在稻谷上还有一位向下俯视的指挥家。这群优美的演奏者丝毫没有察觉到我的到来,我不忍心打破这宁静而安详的夜晚便沉默的退出了这只专心的队伍。

抬头仰望星空,银河映入眼帘,低头却见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稻谷低头,风中含有稻香的气息,忽然想起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点评:此文语言清新优美,意境高远,读着它,我仿佛找到了六十年代家乡农村美丽的景象。亲切、美好!

篇7:故乡蛙声散文

故乡蛙声散文

蜗居县城十余载,城市生活纷繁芜杂,喧嚣浮躁,蒸蒸夏日,热浪不已,使我情不自禁地念起恬静淡雅、清新自然、闲情适意的故园。那里有父母含辛劳作的身影,有伙伴成群结队的嬉戏,有乡亲真挚友善的问好,有生我养我的水土,更有夏日蛙声不绝于耳。

炎炎夏日,子夜时分真想侧耳聆听蛙声一片,可惜蜗居小城这不过是一种奢望,是一种怀想,是一种神往。

故园村口古槐旁有一湾水塘,是一段早已淤泥的.池水,我的童年与之息息相关、纠缠牵绊,那里有同伴笑语甜甜,有伙伴戏水嬉闹,更有蛙声连绵成片。

故居的夏夜,皓月千里,晚风习习,乡亲们惯于闲情惬意的纳凉,让清风消除周身的疲倦不堪和仆仆风尘。月夜的我惯于侧卧凉席,在习习清风中小睡酣眠,院外蛙声此起彼伏,声声不息,给幽静的子夜带来一线生机,一种灵性,一段乐声。也不知何时才能归宁消停。而池塘边的蛙声嘹亮雄浑,如鼓声阵阵,蛙声雷动,美其名曰“蛙鼓”。

蛙声混匀交错,或尖利,或高昂,或流连,或清鸣,或亢亮如天籁之音,清婉动人;如交响声乐,此起彼应,这余音波动着朦胧月色,动静呼应,相映成趣,天然一幅夏夜闲逸美妙的水墨丹青,激荡着寥廓苍茫的帷幕,在寂寥无边的天地间滚滚轰鸣、不绝于耳,犹如集齐万架锣鼓,响彻苍穹。时而流连婉转,时而轰鸣雷动,时而清脆雄浑。形成夏夜中最具生机的主旋律,最具共鸣的交响乐,凄切悱恻,缠绵不绝。这是天然的乐声,动人心神,让人不由的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大自然真是包罗万象,天生神韵。就连蛙声都是那么风情万种,妙不可言。

伙伴们在蛙声中渐消稚气,由于生性好奇,对捕蛙兴趣盎然,我在蛙声悦耳中成长,却对河蛙肆意捕杀,正是为了一己之利,忘却善念,杀鸡取卵,或许是年幼无知,童心未泯。但我仍旧触目伤怀,惭愧至极。

青蛙是极具诗意的灵物,古今往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挥斥书豪,赋诗颂吟,国画宗师齐白石就有“蛙声十里出山泉”之真迹墨宝,南宋爱国词宗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连红楼梦中都有“隔巷蛙声听未真”之绝唱。

由此观之,蛙不仅具有诗情画意,而且是极具天赋的灵虫,或是天生百益无害,或是音如天籁,或是生机灵动,或是人类挚友。

蜗居闹市,耳边终日汽笛轰隆,鞭炮振振,嘈杂喧嚣,浮躁纷扰,不免惦念蛙声鸟语,天籁之美。

或是由于人类贪婪肆意捕杀,或是由于农田大肆施肥喷药,或是由于水草渐少河塘干涸,使青蛙剧减,蛙声也渐鸣渐消,如果人类就此与蛙绝别那是一件多么悲悯之事,凡事自有因果,人类一意孤行的同时给自己种下忏悔的苦果。

人类,但愿我们不再一味地盲目自大,人为破坏自然之和谐法则。但愿蛙声鸟语组成的天籁,不至于成为子孙后代无从聆听而成为奢望。人总要在贪心摄取的同时不能忘却生后的日子。

蛙声是一种自然和谐的天籁,蛙声是伴我童年的一帘幽梦,蛙声是天地间精灵所赋,蛙声是天然赋予它的宿命和尘缘,或许蛙声自有它的心声和夙愿。

愿乡村的夏日,蛙声鼓鼓而不绝,鸟语长鸣而不息。一派祥和恬静,清新闲雅之景长存于世,长存于心,长存于天地间。

篇8:蛙声悠扬散文

蛙声悠扬散文

夏日里的几场大雨,驱走了暑天的热浪。走在乡村的便道上,悠悠的凉风从暑气围裹的空间里挤出来,夹杂着泥土湿润的气息,飘来阵阵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秋作物养花吐蕊的芳一香。深深吸上一口,浑身舒坦,好不惬意。

忽然,一种声音吸引了我,“呱、呱……”那不是青蛙的叫一声吗?多么熟悉,多么清脆,多么悦耳。顺着蛙鸣走过去,只见村头池塘边鲜一嫩滴翠的绿草丛中,一只只黄|色*、青色*、绿色*、褐色*的青蛙,瞪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匍匐在水面上。有的蛙头上还顶着雨水冲来的柴草。这些小精灵们得到了雨水的滋润,争相鼓噪,亮嗓欢歌,喧闹鸣噪一浪高过一浪,多时连成一片,响在一起,像滚滚而来的.洪流,直入耳际;少时只有一声,如越众而出的独唱;近时激越爽脆,远时舒缓悠扬。说来蛙声算不上清音雅乐,更谈不上美妙绝伦,比蛙声动听的声音多的是。但最让我倾心和难忘的是夏日里悠扬的蛙声,她在我的童年就已打下了记忆的烙印。

她是田园生活中最富有神韵的风情,她是夏季夜空下最动情的交响乐,她是沉浸在我梦境里最优美动人的绝唱。听到蛙声就让人呼吸到了乡土气息,就让人融入了温馨宁静的乡野田园,就让人感觉到吉祥、幸福、安康。蛙声带着乡村的泥味、土腥味,还有禾苗、绿草的清香味,撞开了农家的门槛,激活了农人的心绪,唱出了农民的心声,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唱得心花怒放。如今的农民不再像古人那样只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他们将蛙声赋予了一种新的内容,多少代人翘首期盼的新农村正在建设;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正在实现;富裕文明的小康生活即将到来。

蛙声传递着农民们丰收的喜悦,传递着对新农村的赞美,传递着对新生活的热爱。

篇9:《听取蛙声一片》阅读答案

① 我家门前紧挨着水塘,绿树婆娑,水草丛生,在繁星闪烁的夏夜,常有阵阵“呱呱“的蛙声伴着夜风飘进屋里。此时,我总想起宋朝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 青蛙,又叫田鸡。它的家族很多,有黑斑蛙、泽蛙;有大到半斤重的虎纹蛙;有小至蚕豆一样的浮蛙;有鸣声如琴的弹琴蛙;还有背上布满疙瘩的蟾蜍,俗语称癞蛤蟆。各种蛙都有出色的捕虫本领。

③ 说到青蛙的捉虫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很特别,舌根生在口腔的前部,舌尖是向里伸向咽喉的。捕食的时候,它只要认准目标,立即闪电似的突然向外一翻,就把食物卷到口中。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止的东西却几乎看不见。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飞向何方,青蛙都能分辨清楚;同时能判断在什么时候跳起来把虫子吃掉。如果虫子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青蛙养在一只笼子里,拿一大堆死苍蝇来喂它,结果青蛙一只也不吃,不几天就活活地饿死了。后来又把死苍蝇拴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摇晃,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苍蝇一样。

④ 另外,青蛙的食谱很丰富。甲虫、蝗虫、稻螟虫等好几十种害虫,都是青蛙所爱吃的。有人做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昼夜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如果按青蛙每年活动期六至八个月计算,可以消灭各种害虫15000只左右。全国各地青蛙千千万万,帮助人类消灭的害虫是多么可观啊。

⑤ 青蛙的幼虫蝌蚪,不少画家常爱以此为题进行创作……一只蝌蚪大约经过五六十天就发育成蛙。

⑥ 青蛙在文学家的笔下,也有一些不好听的字眼。例如:”井底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癞蛤蟆跳秤盘“等,这实在是冤枉了。它们只知道终日在田野里捕捉害虫,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尤其是夜间,食虫的益鸟纷纷归巢,这时更靠它捕食各种害虫。

⑦ 在丰收季节里,联想起青蛙对于人类的功绩,我们要更加赞美和保护这可爱的两栖动物。

1.解释文中加点词或短语的.含义。(2分)

婆娑: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2.青蛙捉虫的本领,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4分)

3.已故著名画家齐白石曾根据”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了幅画,把无形的蛙声描绘成有形可见的画面。根据选文的提示,想象一下,这幅画画的是、流水、乱石、远山。(1分)

4.作者为什么要举文学家笔下有关青蛙的一些不好听的字眼?(2分)

5.第⑥段中,作者在为青蛙”鸣冤“时运用了举例子、________ 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6.在”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一句中,”一般的"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

7.请结合本文的内容,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写一条公益广告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听取蛙声一片散文

蛙鸣的散文

辛弃疾的西江月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诗歌赏析

夏夜蛙鸣萤舞散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

西江月古诗辛弃疾

辛弃疾的西江月

童年的泥哨子的抒情散文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现代文阅读答案

蛙声一片散文
《蛙声一片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蛙声一片散文(共9篇)】相关文章:

西江月辛弃疾2023-04-30

西江月辛弃疾古诗鉴赏2024-03-29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教案2023-07-14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023-01-06

荷塘月色阅读心得2022-08-10

抒情散文:九月,如期而至2023-07-08

荷塘月色 教案2023-08-15

半朵尤怜的散文2023-12-07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散文原文2022-05-07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设计2022-08-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